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十五)一、選擇題1.[2018·宜昌一中期末]1927年“八七會議”上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報告,他指出:現在主要的是要從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來,我們的軍隊則完全是幫助土地革命的。農民要求暴動,各地還有許多的武裝,有這樣好的機會,這樣多的力量,我們必然要點燃這爆發的火線,造成土地革命。對此正確的理解是,中共()A.開始認識到農民運動的重要性B.決定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C.對當時革命形勢任務認識不清D.總結國民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答案:D解析:“八七會議”上強調的是“武裝、軍隊”的重要性,并且這些能促進土地革命,可見瞿秋白的報告是對國民革命失敗教訓的總結,故D項正確;A項不是材料的主張,排除;B項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此時,中共已認識到革命的形勢任務,就是搞土地革命,發動農民武裝力量反抗,C項不符合材料旨意,排除。2.1931年9月,國民政府實業部頒布的《獎勵工業技術暫行條例》規定,“凡中華民國人民研究工業技術,對于工業上之物品或方法首先發明者”,得依本條例“給以專利權10年或5年,前項專利權以國家為區域”。這一舉措()A.是抗戰時期的應急措施B.發揮了政府的經濟職能C.不利于民族工業的發展D.限定了官僚資本的膨脹答案:B解析:題干表述的是國民政府對于工業研究專利的保護條例,這是政府在經濟方面發揮自己職能的體現,故選B項;“給以專利權10年或5年,前項專利權以國家為區域”,當時政府還沒有抗戰政策,說明不是抗戰時期的應急措施,故排除A項;保護專利的措施是有利于民族工業發展的,C項不符合題意;上述政策與D項無關。3.中央紅軍長征期間曾經先后設想在湘西、云貴高原、川西、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據地,最后選定在陜北。這表明()A.紅軍戰略轉移計劃周密B.西部地區群眾基礎薄弱C.敵強我弱形勢沒有改變D.北上抗日成為全民共識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湘西、云貴高原、川西、新疆等地”都是國民黨重點控制的地區,敵強我弱,因此不得不一再改變在這些地方建立根據地的設想,故選C項。長征初期,紅軍戰略轉移計劃并不周密,故A項錯誤;B項明顯錯誤;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北上抗日成為全民共識,故排除D項。4.[2018·曲靖一中月考]從1931年開始,南京國民政府在鄂、豫、皖、贛、閩等地大力推行農村合作運動,當地的農村合作社得到空前發展。這反映了當時國民政府想要()A.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B.得到農民對抗戰的支持C.抵制中共農村革命的影響D.把工作重心轉入農村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正處于國共對峙時期,國民黨效仿共產黨進行農村合作社建設,其意圖是抵制中共農村土地革命的影響,C項正確。A項史實錯誤,國民政府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排除。題干沒有涉及農民支持抗戰的信息,排除B項。題干信息沒有體現國民政府把工作重心轉入農村,排除D項。5.“蘇維埃”一詞源于蘇聯,意即革命階級的聯盟。一開始,中共認為其內涵是“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后來又加上“一切其他階級中愿意參加民族革命的分子”。推動這一變化的因素是()A.國民革命的需要B.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C.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凸顯D.推翻國民政府的要求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國共十年對峙。蘇維埃革命指國民革命之后在蘇聯指導下共產黨發動的革命,故排除A項;材料中關鍵信息“民族革命”是指反對帝國主義,故排除B、D兩項;民族革命是抗擊日本帝國主義,可見蘇維埃內涵的擴大是為了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故C項符合題意。6.《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稱:民族主義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戰勝民族,“是以本黨之民族主義主張融合與此人類四分之一人口,以與戰勝民族反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由支持轉而壓制民眾,摧殘民眾團體。這反映了()A.國民黨趨向政治獨裁B.國共兩黨開始出現利益分歧C.資產階級反侵略失敗D.中共民主革命目標發生變化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國共十年對峙。材料反映了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堅持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主張以民族主義為指導,聯合各階層群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轉而壓制民眾、鎮壓民眾團體。這種由聯合民眾到壓制、鎮壓民眾的態度的變化,反映了國民黨趨向政治獨裁,故A項正確。B、C兩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故均排除;材料反映了國民黨政治立場的變化,并未體現中共的民主革命目標,故排除D項。7.重慶談判前蔣介石對國民黨要員提出了與中共談判的總體原則,即通過談判對中共“政治與軍事應整個解決,但對政治之要求予以極度之寬容,而對軍事則嚴格之統一,不稍遷就”。這表明蔣介石()A.企圖消滅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B.滿足了中共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愿望C.以政治民主化換取中共交出軍隊D.借口中共軍事威脅拖延民主進程答案:A解析:國民黨“對軍事則嚴格之統一,不稍遷就”,企圖消滅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故選A項。“對政治之要求予以極度之寬容”,目的是拖延時間準備內戰,而不是建立民主聯合政府,B項錯誤;國民黨企圖以中共交出軍隊換取政治民主化,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中共的軍事威脅,D項錯誤。8.[2018·宿遷期末]解放戰爭時期,根據敵我力量對比變化情況(見下表),中共中央決定()1946年7月1948年7月人民解放軍130萬280萬國民黨軍隊430萬365萬A.簽署雙十協定 B.進行戰略反攻C.進行戰略決戰 D.發起渡江戰役答案:C解析:材料中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的軍隊通過一年時間,軍隊對比發生很大變化,雙方差距縮小,因此中共在1948年下半年決定與國民黨進行大決戰,先后發動了三大戰役,故C項正確。A項發生于1945年,B項發生于1947年,D項發生于1949年,時間不符,故排除。二、非選擇題9.閱讀下列材料:歌曲:《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紅米飯那個南瓜湯喲咳羅咳,挖野菜那個也當糧羅咳羅咳,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羅咳羅咳,咳!餐餐味道香,味道香,咳羅咳。干稻草那個軟又黃喲咳羅咳,金絲被那個蓋身上羅咳羅咳,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羅咳羅咳,咳!心里暖洋洋,暖洋洋,咳羅咳。穿草鞋那個背土槍喲咳羅咳,反“圍剿”那個斗志旺羅咳羅咳,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羅咳羅咳,咳!天天打勝仗,打勝仗咳羅咳。請回答:上述歌詞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革命斗爭某一時期豐富的歷史信息。請根據相關信息確定兩個歷史主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簡要闡述。(要求:主題關鍵詞選用恰當,闡述清晰,史論結合)答案:示例主題一(政治上):農村革命根據地軍民反“圍剿”。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后,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向井岡山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并多次取得反“圍剿”的勝利,鞏固和擴大了農村革命根據地。主題二(經濟上):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土地革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將土地分給農民,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和革命積極性,奠定了革命根據地的物質基礎,鞏固了紅色政權。主題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宜賓市興文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南京中醫藥大學《社會工作技巧工作坊人際溝通技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高三月調研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 2025年度借款合同補充協議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子女租賃公寓合同
- 2025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設計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考前歷史主干知識梳理提綱
- 2025濟南市勞動合同樣本新
- 2025年高考歷史階段特征總結匯編(超全面)
- FITS加氫說明書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49000DWT江海直達成品油船設計
- 建設工程監理費計算器
- X互聯網公司WLAN無線網絡優化方案全解
- 裝配及檢驗規范(修訂版)【新版】
- 合成寶石特征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