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2物態變化
目錄
01挑戰中考題?查知識漏洞
02回顧教材?補知識漏洞
03知識通關演練
挑戰中考題?直知識漏洞
1.(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測量液體溫度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答案】C
【解析】A.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完全浸沒在被測液體中,故A錯誤;
B.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錯誤;
C.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沒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并且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
相平,故C正確;
D.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D錯誤。
故選C。
2.(2023?四川資陽?中考真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我國民間不少諺語、成語均蘊含了豐富的熱學知識。
有關熱現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積雪融化時會吸收周圍環境的大量熱量,導致溫度降低
B.“真金不怕火煉”是因為金的熔點比較高,一般爐火溫度達不到金的熔點,不能使金熔化
C.“揚湯止沸”,通過將開水舀出來又倒回去的方式,提高了水的沸點,達到了“止沸”的目的
D.“釜底抽薪”,說明水在沸騰之后,要繼續吸熱才能保持沸騰狀態,“抽薪”以后停止了加熱,便
能制止水的沸騰
【答案】C
【解析】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為積雪熔化吸熱,導致環境溫度降低,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熔化的條件是溫度達到熔點,持續吸熱,“真金不怕火煉”是因為金的熔點比較高,一般爐火溫度達不
到金的熔點,不能使金熔化,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揚湯止沸”,通過將開水舀出來又倒回去的方式,降低了水的溫度,達到了“止沸”的目的,故C錯
誤,符合題意;
D.水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持續吸熱,“抽薪”以后停止了加熱,便能制止水的沸騰,故D正確,
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3.(2023?江蘇南京,中考真題)關于熱現象,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檢查口腔前,將金屬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烤一烤是為了防止水蒸氣液化
B.水燒開時,離壺嘴較遠的地方“白氣”較濃,是因為較遠處溫度較高
C.生長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葉子呈針狀是為減慢水的蒸發
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銀溫度計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較高
【答案】B
【解析】A.檢查口腔前,將金屬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烤一烤是為了提高小鏡子的溫度,防止口中的水蒸氣
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小鏡子上,看不清口中的情況,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水燒開時,離壺嘴較遠的地方“白氣”較濃,是因為較遠處溫度較低,有利于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珠,
形成“白氣”,故B錯誤,B符合題意;
C.生長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葉子呈針狀是為了減小水的表面積來減慢水的蒸發,從而應對干旱的環境,故
C正確,C不符合題意;
D.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銀溫度計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較高,在較低的溫度下容易凝固而導致無法使用,故
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4.(2023,遼寧鞍山,中考真題)物態變化讓物質世界多姿多彩。關于物態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樟腦丸變小是汽化現象B,清晨,樹葉上出現的露是液化現象
C.秋天,地面上出現的霜是凝固現象D.濕衣服被曬干是升華現象
【答案】B
【解析】A.樟腦丸變小是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現象,故A錯誤;
B.清晨,樹葉上出現的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確;
C.秋天,地面上出現的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
D.濕衣服曬干屬于汽化現象,衣服中的水蒸氣吸熱汽化成水蒸氣,故D錯誤。
故選Bo
5.(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物態變化的實例中,屬于液化的是(
A.山上的“白霧”銅水鑄造青銅器
深冬樹枝上的“霜”D.冰正在減少
【解析】A.山上的“白霧”,是水蒸氣變成液態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
B.銅水鑄造青銅器,是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深冬樹枝上的“霜",是水蒸氣直接變成固態,屬于凝華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冰正在減少,是固態變成液態,屬于熔化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6.(2023.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瑩
C.白霧彌漫D.霜澗枝頭
【答案】D
【解析】A.冰雪消融,固態的雪變成液態的水,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露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
C.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霜滿枝頭,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固態的白色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D符合題意。
故選Do
7.(2023?陜西,中考真題)下列圖中的自然現象,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冰凌消融
露珠晶瑩
【答案】C
【解析】A.冰雪消融,是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樹枝上,故B不符合題意;
C.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附著在葉片上,故C符合題意;
D.雪是由高空中的水蒸氣經過凝華形成,是凝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8.(2023.山東威海.中考真題)中華大地,河山錦繡,隨著四季更替,水在不同的形態之間變化,形成了
多彩的自然奇觀,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暖春…冰雪消融
C.涼秋….紅葉生霜
【答案】A
【解析】A.冰雪消融屬于熔化,熔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
B.霧的形成屬于液化,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
C.霜的形成屬于凝華,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
D.水結冰屬于凝固,凝固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9.(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醫生搶救中暑病人時,有時會在病人額頭上大面積地擦酒精。這種療法的
依據是()
A.酒精蒸發會放熱B.酒精蒸發會吸熱
c.酒精升華會放熱D.酒精升華會吸熱
【答案】B
【解析】醫生搶救中暑病人時,有時會在病人額頭上大面積地擦酒精,是因為酒精蒸發變成酒精蒸氣時要
吸熱有致冷作用,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0.(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題)青藏高原某地區學生利用如圖裝置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觀察到水
中形成的大量氣泡上升、變大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且不變。他們用橡膠塞塞住瓶口,發現水中氣泡先減
少再增多,溫度計的示數升高至85C。后又保持不變,撤去酒精燈,水中氣泡逐漸消失。下列有關此實驗的
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B.氣泡上升過程中所受液體壓強減小
C.此實驗說明水沸騰時需要吸熱,但溫度不變D.此實驗可以解釋高壓鍋的原理
【答案】A
【解析】A.給水加熱,水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A錯誤,符合題意;
B.氣泡上升過程中,氣泡在水中的深度越來越小,因此受到的液體壓強越來越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溫度計的示數升高至85C。后又保持不變,撤去酒精燈,水中氣泡逐漸消失,水停止沸騰,說明水沸騰
時需要吸熱,但溫度不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高壓鍋的原理是通過增大鍋內氣壓來提高液體沸點,原來觀察到水中形成的大量氣泡上升、變大時,說
明水開始沸騰,用橡膠塞塞住瓶口,發現水中氣泡減少,說明水停止沸騰,因此整個過程說明氣壓越大,
沸點越高,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2023?山東淄博?中考真題)商周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熟練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工匠將青銅原料
加熱化為青銅液體,然后將液體倒入模具中冷卻成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固態青銅原料加熱化為液體的過程是液化B.青銅液體倒入模具中冷卻成青銅器的過程是凝華
C.青銅液體冷卻成青銅器的過程放出熱量D.模具中的青銅液體冷卻成青銅器后質量變大
【答案】C
【解析】A.固態青銅原料加熱化為液體,是固態變液態的熔化過程,故A錯誤;
BC.青銅液體倒入模具中冷卻成青銅器的過程是液態變固態的凝固過程,凝固過程需要放熱,故B錯誤,C
正確;
D.模具中的青銅液體冷卻成青銅器后,物態發生變化,但質量不變,D錯誤。
故選Co
12.(2023?四川樂山?中考真題)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采用新技術打造“最美的冰",其原理中
有一步驟是將液態二氧化碳打入地板管道,液態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動并迅速變為氣態。這一步驟中發生
的物態變化是()
A.熔化B.凝固C.液化D.汽化
【答案】D
【解析】液態二氧化碳在管道中流動并迅速變為氣態,由液態到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現象。
故選D。
13.(2023?江蘇鎮江,中考真題)能用紙鍋燒開水嗎?小華帶著疑問進行了如圖的實驗探究。她驚奇地發現:
水真的能燒開!對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紙鍋
A.水燒開時水中的氣泡是液化形成的B.水面上方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
C.水燒開時紙鍋底部溫度低于水的溫度D.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故紙沒燒著
【答案】D
【解析】A.水燒開時水中的氣泡是水變為水蒸氣形成的,是汽化現象,故A錯誤;
B.水面上方的“白氣”是水燒開時產生的大量熱的水蒸氣遇到外界較冷的空氣液化形成的,故B錯誤;
C.水沸騰過程中仍需要從紙鍋底部吸收熱量,因熱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從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
溫部分)所以水燒開時紙鍋底部溫度高于水的溫度,故C錯誤;
D.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C。,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并且水的沸點低于紙的著火點,
所以紙鍋沒有燃燒,故D正確。
故選D。
14.(2023?西藏,中考真題)自然界中的物質通常有三種狀態,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轉化
情況如圖所示。根據圖中知識,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霜的形成是熔化現象B.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雪的形成是汽化現象D.霧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答案】B
【解析】A.霜是固態的小冰晶,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故A錯誤;
B.露是液態的小水滴集合而成的,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確;
C.雪是固態的小冰晶,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形成的,故C錯誤;
D.霧是液態的小水滴,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
故選Bo
15.(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水是萬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轉星移,歲月更迭,水的形態會
發生變化。關于自然界水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寒冬,堆好的雪人,過了幾天發現變小了,是因為雪吸熱后熔化
B.洗熱水澡后,衛生間玻璃變得模糊,是因為水吸熱后汽化
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覺冷是因為水吸熱后升華
D.滴水成冰,是因為水放熱后凝固
【答案】D
【解析】A.雪人沒有熔化卻變小了,是因為雪直接升華為水蒸氣,升華吸熱,故A錯誤;
B.洗熱水澡后,衛生間玻璃變得模糊,是因為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熱,故B錯誤;
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覺冷是因為水吸熱后變成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故C錯誤;
D.滴水成冰,是因為水放熱后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16.(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下列有關物態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凝固現象B.夏天在地面上灑水能有效降溫,是因為水蒸發吸熱
C,秋天小草上露珠的形成,是汽化現象D.冬天北方的屋檐上有時會形成冰柱,是凝華現象
【答案】B
【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冰遇熱熔化成水,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故A錯誤;
B.夏天在地面上灑水,地面上的水蒸發成水蒸氣,蒸發的過程中會吸熱,能夠降低一些溫度,故B正確;
C.秋天小草上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C錯誤;
D.冬天北方的屋檐上的冰柱,是屋檐上的水在流下來的過程中遇冷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Bo
17.(2023?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為水的沸騰實驗裝置。水沸騰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
為C。,此時大氣壓____1標準大氣壓。
℃
100
90
【答案】98低于
【解析】田如圖所示,溫度計分度值為1C。,液柱在零上,示數為98C。。
[2]液體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大,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C。,此時沸點低于100C。,因
此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
18.(2023?湖南益陽?中考真題)夏天的清晨綠葉上形成露珠是(填一種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這
一過程需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答案】液化放出
【解析】⑴[2]露珠是液態的,是空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在液化過程中放出熱量。
19.(2023?湖北襄陽?中考真題)水沸騰后可以產生大量氣泡,其情形是圖中的—(選填“甲”或“乙”)
燒杯;小琪同學把溫度計放入另一個正在加熱的燒杯中時,會發現水溫_(選填“升高”、“不變”或“下
降”)。
甲乙
【答案】甲升高
【解析】口]甲圖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乙圖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減
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
[2]溫度計放入另一個正在加熱的燒杯中,由于還沒有沸騰,所以吸收熱量,水溫升高。
20.(2023?寧夏?中考真題)人類的生存和生活離不開地球上的水循環,關于圖中水循環的物態變化,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A.海水吸熱,蒸發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B.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D.云中的小冰晶吸熱,升華形成雨
選擇理由:O
【答案】D
見解析
【解析】[口A.海水吸熱,蒸發成水蒸氣上升到空中,屬于汽化現象。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由氣態的水蒸氣變成液態的水,是液化現象。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氣流,由液態的小水珠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粒,是凝固現象。故C正確,不符合題
I
D.小冰晶是固態,雨是液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故D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D。
[2]小冰晶是固態,雨是液態,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才是升華。
21.(2023.遼寧朝陽?中考真題)如圖甲是探究''冰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圖甲器材合理的安裝順序是(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圖乙是根據實驗過程中記錄的數據繪制的圖像,可知冰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第4
分鐘時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分鐘時的內能;
(3)持續加熱,燒杯內的水沸騰后試管里的水(選填"會”或“不會”)沸騰理由是o
【答案】自下而上晶體小于不會試管中的水溫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
吸熱,所以不會沸騰
【解析】(1)⑴酒精燈加熱時用外焰加熱,要先放酒精燈,根據外焰的高度確定石棉網的高度,再放燒杯,
確定試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溫度計,所以圖甲器材合理的安裝順序是自下而上。
(2)[2]由圖像乙知冰有固定的熔點,所以說冰是晶體。
[3]由圖乙可知,隨著時間的增長,物體吸熱越多,內能越大,故在4分鐘時具有的內能小于在8分鐘時的
內能。
(3)[4][5]液體沸騰條件為: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燒杯中的水沸騰后,溫度不再升高,試管中的水溫
能達到沸騰的溫度,但不能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
22.(2023?遼寧錦州?中考真題)小明同學取a、b兩種粉末各50g,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固
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甲乙
(1)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一時間圖像,由圖像可以判斷物質是晶體,第6min時
a物質為態,a物質第9min時的內能(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時
的內能;
(2)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為C。;若a物質在固態時的比熱容為LOxlO,"(kgC。),
則該物質熔化后,液態時的比熱容為J/(kg-C°)o
【答案】a固液共存大于351.5x103
【解析】(1)口][2][3]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由乙圖可知,a物質
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點,屬于晶體;晶體熔化要經過三個狀態,分別是固態、
固液共存態、液態,由乙圖可知,第6min時a物質是正在熔化的過程,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為固液共
存態;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內能不斷增大,故a物質第9min時的內能大于第3min時的內能。
⑵⑷[5]溫度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該溫度計分度值為1C。,故此時的溫度為35C。;該晶由體固態到開始
熔化用時3min,溫度上升30C。,全部變為液體后用時3min,溫度上升20C。,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吸收
的熱量相同,物質的質量不變,于是有
。固根八4=c.xmAt2
公式變形得
CgAr13QDxlO3J/(feg?C)x℃
—=1.5xlO3J/(^7C)
絕一20T
23.(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題)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室溫下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將冰打碎后放入燒杯,溫度計插入碎冰中。圖中溫度計示數為C。;
(2)由實驗數據繪制成圖所示圖像,可知,A2段該物質是態,8C段(選填“需要”
或“不需”)吸熱;由實驗可知,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3)研究表明晶體的熔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晶體的熔點越低,如圖,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將拴有
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冰塊上,金屬絲下方與冰接觸處的壓強(選填“增大”或“減小”),從而
使冰的熔點(選填“升高”或“降低”)了,金屬絲下方的冰塊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
金屬絲穿冰塊而過且不留縫隙。
【答案】-3固需要晶體增大降低
【解析】(1)口]由圖可知,溫度計分度值為1C。,液面在。以下第三個刻度,所以溫度計示數為-3C。。
(2)[2][3][4]觀察圖像可知,冰在B點還未開始熔化,即AB段該物質為固態;在C點已經完全熔化,而
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說明冰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為晶體。
(3)⑸⑹晶體的熔點與壓強有關,壓強越大,晶體的熔點越低。將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冰塊上,壓力
一定,金屬絲下方與冰接觸處的部分受力面積較小,增大了壓強,從而降低冰的熔點,使金屬絲下方的冰
塊先其它部分的冰熔化。
24.(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利用一次性紙杯研究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裝置如圖甲所示。
c
三
二
7o二7o
-
一
二
二
^一
一E-
6oT二6o
j
n
n
pE-=
n
5Or5o
p
nE-=
n
E-/mi
二
乙
」
(1)實驗中,應使用酒精燈的焰對紙杯加熱。加熱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
的水溫為C0;
(2)當水溫升高到90℃后,每隔30s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如圖丙所示的圖像。
由圖像可知,沸騰時水的溫度特點為;
(3)水沸騰時有大量氣泡產生,此時氣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4)取下溫度計,繼續加熱,在水燒干之前紙杯沒有被燒壞,主要原因是水沸騰需要,使紙杯的
溫度低于著火點。
【答案】外66溫度保持不變水蒸氣吸熱
【解析】⑴[1]酒精燈外焰的溫度最高,所以加熱時應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
[2]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fC,且液柱在零刻度線上方,因此該溫度計的示數是66℃。
(2)[3]圖丙所示的圖像中,水沸騰時圖線變得平直,溫度不再上升,因此水在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
保持不變。
(3)[4]當水沸騰時,水中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放出大量的水蒸氣,所以
氣泡內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
(4)⑸因為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沸騰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并且水的沸點低于
紙的著火點,所以紙杯沒有燃燒。
25.(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小海在勞動課實踐中發現,水滴入熱油鍋中,油花四濺。為何會出現這種
現象?小海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如下探究。
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從水溫達到90C。開始,每隔Imin記錄一次溫度,直至水沸騰并持續加熱一段時間。
(1)小海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描出了相應的點,如圖乙所示;
①請你根據圖乙中描出的點,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②根據繪制的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C。;
(2)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如果被這樣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被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同溫度的水會大量的熱;
(3)小海發現,當試管內的水沸騰時,燒杯中的食用油卻沒有沸騰,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點比水的沸
點所以水滴入熱油中會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濺。
【解析】(1)①口]根據圖乙中描出的點,用線將各點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②[2]根據繪制的圖像,在加熱過程中,水的溫度上升到100C。后不再上升,可知水的沸點是100C。。
(2)[3][4]水蒸氣燙傷時,水蒸氣在人體皮膚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放出熱量,所以比同溫度的開水燙
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液化成同溫度的水會放出大量的熱。
(3)[5]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當試管內的水沸騰時,燒杯中的食用油卻沒有沸騰,表明油沸騰時的溫
度比水要高一些,所以水滴入熱油中會迅速沸騰,引起油花四濺。
26.(2023?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生活中常將牛奶放在熱水中(即“水浴法”)加熱,如圖甲所示。小
明想知道牛奶的沸點,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圖甲
(1)實驗中還需要添加的測量工具是;小明用酒精燈給牛奶加熱,當溫度接近90C。,每隔O.5min記
錄一次溫度,數據如表所示;
時間/min00.511.522.533.54
溫度/C。9092949698100100100100
(2)牛奶沸騰時,內部涌出大量氣泡,在表面堆積,不易破裂,需不斷攪拌氣泡;可見,牛奶的沸騰也是
一種劇烈的現象;同時奶香四溢,這屬于現象;
(3)實驗表明,牛奶在沸騰過程中,溫度,用酒精燈持續加熱,表明牛奶沸騰需要熱量;
(4)小明發現牛奶的沸點與水的沸點接近,但極容易溢出(俗稱“漕(pu)鍋”),用“水浴法”加熱牛
奶的好處是(寫出一條)。
【答案】秒表汽化擴散保持不變吸收方便安全(或省時,受熱均勻,保
持營養等合理即可)
【解析】(1)⑴實驗中要測量時間,實驗室用秒表測量時間,故還需要秒表。
(2)[2][3][4]汽化有兩種表現形式:蒸發和沸騰,其中沸騰是劇烈的汽化現象;奶香四溢,是牛奶分子做不
停息的無規則運動,擴散到空氣中聞到的香味,屬于擴散現象。
(3)[4][5]沸騰的特點是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由表格可知,牛奶加熱到2.5min以后溫度保持不變,故
牛奶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并且沸騰過程中要用酒精燈持續加熱,說明牛奶沸騰時要吸收熱量。
⑷[6]用“水浴法”加熱牛奶的優點是方便安全,不會“漕鍋”,因為牛奶達到沸點后不能從外界吸收熱
量,故不會沸騰,出現“漕鍋”。另外水浴法加熱,牛奶受熱均勻,能有效鎖住牛奶營養。
27.(2023?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大雪過后路面結冰,環衛工人會在公路上撒鹽,使路面的冰
及時融化,確保了行人和車輛的出行安全。為了弄清其中緣由,小張做了一組關于冰熔化的實驗。
甲
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示數是C。;
(2)加熱一段時間后,小張根據記錄的實驗數據在丁圖中繪制了A圖象,由此可知冰是(選填“晶體”
或“非晶體,,),其在熔化過程中內能(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完成上述實驗后,小張又取了適量淡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再次加熱,得到丁圖中B圖象;
(4)再次取適量濃度更大一些的鹽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熱源加熱,得到丁圖中C圖象;由以上實驗可
知,加入鹽后冰的熔點將會(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答案】自下而上-3晶體增大降低
【解析】(1)⑴實驗中為了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且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到容器底,所以實驗器材需
要自下而上組裝。
[2]由圖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C。,液面在0C。以下,則溫度計的示數為-3C。。
(2)[3]根據圖丁A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說明冰為晶體。
[4]冰在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吸收熱量,內能增加。
(4)[5]分析丁圖C圖線可知,加入鹽后冰熔化時的溫度降低,說明熔點會降低。
第回顧教材?補知識漏洞
JI----------------------------------
回顧核心考點廠
。考點1識別六種物態變化
1.六種物態變化的辨析
區分六種物態變化的關鍵是結合實際情景明確變化過程中物質的初、末狀態,再根據各物態變化的概
念進行辨析,有時候還需要考慮到變化過程的吸、放熱情況。
2.六種物態變化的應用
利用物態變化中的吸、放熱現象,可以解決一些實際應用問題,因此在解答物態變化在生活和生產中
應用類問題時只需結合其吸、放熱情況和所要達到的目的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O考點2物態變化與熱量
六種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
升華(吸熱)
凝華(放熱)
考點3物態變化中的實驗探究
1.探究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
(1)加熱方法:水浴法;優點:使物質均勻受熱
(2)圖像分析
①晶體:圖象上有一段溫度不變的過程對應溫度是熔點;其熔化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②非晶體:圖象一直曲線上升,其熔化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3)晶體熔化時物質的狀態:
①溫度低于熔點為固態
②溫度等于熔點:剛開始時為固態,中間過程為固液共存態,剛結束時為液態
③溫度高于熔點為液態
2.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器材安裝:自下而上
(2)圖象分析
①先上升,處于加熱狀態,再平行橫軸,對應溫度是沸點,處于沸騰狀態;
②氣壓高,沸點高;氣壓低,沸點低;
③沸騰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3)氣泡變化
①沸騰前少,且上升過程中體積變小
②沸騰時多,且上升過程中體積變大
考點4物態變化中的圖像問題
1.物理學中常采用圖象法,把物理現象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它具有直觀、形象、簡潔和概括力強的
獨特優點,能將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物理狀態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2.在研究物質熔化、凝固和液體的沸騰規律時,常用溫度-時間圖象來直觀地表示相關規律。
3.用圖象法解決物態變化問題的思路
(1)明確圖象中橫、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
(2)明確圖象所表達的物理意義
(3)明確圖象中某點的意義是某一時刻對應的物質溫度的高低
(4)明確水平段的意義:表示熔化、凝固或沸騰階段;隱含著熔點、凝固點或沸點的值
(5)明確圖象沒有水平段的意義:是非晶體的熔化或凝固圖象
知識通關演練
1.(2024西藏?二模)念青唐古拉山脈山頂白雪皚皚,冰川廣布,山下綠草如茵,湖光山色,如圖所示。
下列選項中關于該地區水的三態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湖水吸熱升華,形成水蒸氣B.冰川雪熔化,形成溪流匯聚到湖
C.水蒸氣凝固,形成雪花落在山頂D.水蒸氣遇冷汽化,形成小水珠聚集成白云
【答案】B
【解析】A.湖水由液態變為氣態的水蒸氣是汽化現象,故A錯誤;
B,冰川雪由固態變為液態形成溪流是熔化現象,故B正確;
C.水蒸氣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雪花是凝華現象,故C錯誤;
D.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聚集成白云,故D錯誤。
故選Bo
2.(2024.天津和平.一模)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采用24節氣倒計時,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靶『惫潥獾?/p>
來,樹木會披上厚厚的霧淞,如圖所示,霧淞形成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液化B.汽化C.凝華D.升華
【答案】C
【解析】霧淞是空氣中水蒸氣在溫度極低的情況下遇冷放熱后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屬于凝華現象,
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o
3.(2024?廣東惠州?一模)如圖所示的四幅圖象中,能大致體現液態海波凝固特點的是()
【答案】D
【解析】海波是晶體,晶體凝固前放熱溫度降低,凝固時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A.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上升的趨勢,是熔化圖象,又因為有一段時間內物質吸熱,溫度不變,說明有一定
的熔點,因此為晶體的熔化圖象,故A不符合題意;
B.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上升的趨勢,又因為該物質沒有一定的熔點,所以是非晶體的熔化圖象,故B不符
合題意;
C.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是凝固圖象,又因為該物質沒有一定的凝固點,所以是非晶體的凝固
圖象,故C不符合題意;
D.在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是凝固圖象,又因為有一段時間內物質放熱,溫度不變,說明有一定
的凝固點,因此為晶體的凝固圖象,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4,山東荷澤一模)如圖所示,是某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是非晶體的熔化圖像B.該物質在第4min時是固液共存態
C.在第3min時不吸熱不放燕,內能不變D.該物質的凝固點為80℃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AB段隨著時間的增長,溫度升高,BC段隨著時間的增長,溫度不變,故該圖是晶
體的熔化圖像,故A錯誤;
B.第2min到第4min是該物質的熔化過程,在第4min時熔化完成是液態,故B錯誤;
C.第2min到第4min是該物質的熔化過程,不斷吸熱,故內能增加,故C錯誤;
D.第2min到第4min是該物質的熔化過程,溫度保持80C。,故該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為80C。,故D正確。
故選D。
5.(2024.河北滄州.一模)由于季節轉換,增加了人們患流感的風險,生活中常用酒精進行消毒降溫,噴
在手上的酒精會很快變干并感到涼爽,這是由于酒精()
A.熔化吸熱B.液化放熱C.汽化吸熱D.升華放熱
【答案】C
【解析】物質由液體變為氣態的過程稱為汽化,汽化吸熱。手上的酒精會很快變干,是因為液態的酒精變
為了酒精氣體散發到空氣中,此過程中吸收熱量,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6.(2024?山西大同?一模)周末,媽媽做飯時小晉幫忙打下手,他用瓦罐來煲湯。一段時間后他打開瓦罐
蓋,發現蓋子內表面有許多小水珠,下列四季自然現象的成因與小水珠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B.夏季,薄霧漸起
C.深秋,霜掛枝頭
D.霧淞初現
【答案】B
【解析】蓋子上出現小水珠是高溫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蓋子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
A.冰雪消融是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現象,熔化吸熱,故A不符合題意;
B.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B符合題意;
C.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
D.霧淞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7.(2024.江蘇南通一模)下列現象的形成過程中,物態變化與其他三個不同的一項是()
【答案】B
【解析】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
B.防護窗上的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C.針管中的液態乙醛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乙醛氣體液化形成的;
D.舞臺上的煙霧是干冰升華過程中從周圍吸收熱量,屬于液化現象;
綜上所述,B的物態變化與其他三個不同。
故選Bo
8.(2024黑龍江.一模)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需要安裝的實驗器材有:A.盛水的燒杯;B.酒精燈;C.紙板和溫度計;D.鐵圈和石棉網。裝置
如圖1所示,正確的安裝順序是(填寫器材前的字母);
(2)甲、乙兩同學用同樣的實驗裝置,在相同的實驗環境下,分別用質量為比平和加z的水進行實驗,根
據實驗數據描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分析圖像可知,m申mz(填或
"="),實驗時的大氣壓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6 我的家庭貢獻與責任教案設計
- 2024中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層次人才招聘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常用量檢具培訓
- 大數據培訓的思考與未來展望
- 高速公路事故培訓課件
- 壁紙壁布施工培訓課程大綱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4《古代詩歌四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三年級數學上冊 7 長方形和正方形第3課時 周長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教學設計
- 菜鳥驛站崗前培訓
- 《無人機組裝、調試與維護》課程標準(高職)
-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應急專項預案
- 13人物描寫一組 兩莖燈草 課件
- (正式版)SHT 304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爐熱效率設計計算方法
- 廣東省廣州市2023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數學試卷【含答案】
- 刑法學教全套課件(完整)-2024鮮版
- 專題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題型總結(拔尖篇)-八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解析版)
- 2023流域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編制導則
- 如何提高調查研究能力
- 農產品加工培訓課件
- 城市軌道交通的智能調度與運營優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