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隧道施工門禁管理制度?一、總則(一)目的為加強隧道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規范人員、車輛進出行為,保障施工安全和秩序,特制定本門禁管理制度。(二)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隧道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門禁管理。(三)基本原則1.嚴格準入原則:未經許可的人員和車輛嚴禁進入施工現場。2.憑證通行原則: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和車輛必須憑有效證件通行。3.安全第一原則:確保門禁管理措施能夠有效防范安全風險,保障施工安全。二、門禁系統設置(一)門禁設施1.在隧道施工現場進出口設置門禁通道,安裝門禁設備,包括道閘、讀卡器、攝像頭等。2.門禁設備應具備人員身份識別、車輛車牌識別、圖像抓拍等功能,并與公司內部管理系統聯網。(二)門禁區域劃分1.施工現場劃分為不同的門禁區域,包括施工區、材料堆放區、機械設備停放區等。2.根據施工安全和管理需要,設置不同級別的門禁權限,如施工人員只能進入施工區,材料運輸車輛只能進入材料堆放區等。三、人員門禁管理(一)人員準入1.施工人員新入場施工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由安全管理部門頒發臨時出入證,并錄入門禁管理系統。施工人員應佩戴本人有效出入證,通過門禁通道時,主動接受門禁設備的身份識別。2.管理人員項目部管理人員憑工作證進入施工現場,工作證應注明姓名、職務、部門等信息。外來參觀、檢查人員由項目部相關負責人陪同,經登記后發放臨時參觀證,方可進入施工現場。(二)人員權限管理1.根據人員工作崗位和職責,設置不同的門禁權限。如項目經理可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區域,施工班組長只能進入本班組施工區域等。2.門禁權限應根據人員崗位變動及時調整,確保人員權限與工作范圍相符。(三)人員進出登記1.門禁系統應記錄所有人員的進出時間、地點等信息,形成人員進出記錄。2.項目部應定期對人員進出記錄進行分析,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調查處理。四、車輛門禁管理(一)車輛準入1.施工車輛施工車輛應辦理車輛通行證,通行證應注明車輛所屬單位、車牌號、車型、核定載重等信息。施工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在門禁通道前停車,接受門禁設備的車牌識別和檢查。2.外來車輛外來車輛因工作需要進入施工現場的,必須提前與項目部聯系,經批準后發放臨時通行證,并按照指定路線和時間進入施工現場。外來車輛應嚴格遵守施工現場的交通規則和安全規定,嚴禁隨意停放。(二)車輛權限管理1.根據車輛用途和行駛區域,設置不同的車輛門禁權限。如混凝土攪拌車只能進入混凝土澆筑作業區,材料運輸車輛只能進入材料堆放區等。2.車輛門禁權限應根據車輛使用情況及時調整,確保車輛權限與工作任務相符。(三)車輛進出登記1.門禁系統應記錄所有車輛的進出時間、車牌號碼、車型等信息,形成車輛進出記錄。2.項目部應定期對車輛進出記錄進行分析,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調查處理。五、門禁管理職責(一)安全管理部門1.負責制定和完善門禁管理制度,并監督執行。2.負責門禁設備的選型、安裝、調試和維護,確保門禁系統正常運行。3.負責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和車輛進行資格審查和登記,發放相應的出入證和通行證。4.負責對門禁管理工作進行日常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二)項目部1.負責組織本項目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提高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門禁管理意識。2.負責協助安全管理部門做好門禁管理工作,配合安全管理部門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檢查和登記。3.負責對本項目門禁管理工作進行日常檢查和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向安全管理部門報告。(三)施工班組1.負責本班組施工人員的管理,督促施工人員遵守門禁管理制度,佩戴有效出入證進入施工現場。2.負責對本班組施工車輛的管理,確保施工車輛按照規定的路線和時間進出施工現場。六、門禁管理流程(一)人員進入流程1.施工人員新入場施工人員參加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合格后,填寫《人員信息登記表》,提交身份證復印件等資料。安全管理部門審核人員信息后,頒發臨時出入證,并錄入門禁管理系統。施工人員持臨時出入證通過門禁通道,門禁設備識別身份后放行。2.管理人員項目部管理人員持工作證直接通過門禁通道,門禁設備識別身份后放行。3.外來參觀、檢查人員項目部相關負責人提前與外來人員聯系,確定參觀、檢查時間和人數。外來人員到達施工現場前,項目部相關負責人在門禁管理處填寫《外來人員登記表》,注明外來人員姓名、單位、參觀或檢查內容等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審核登記信息后,發放臨時參觀證,外來人員持臨時參觀證在項目部相關負責人陪同下通過門禁通道,門禁設備識別身份后放行。(二)人員離開流程1.施工人員施工人員下班后,持臨時出入證通過門禁通道,門禁設備識別身份后放行。門禁系統記錄施工人員的離開時間。2.管理人員項目部管理人員下班后,持工作證通過門禁通道,門禁設備識別身份后放行。門禁系統記錄管理人員的離開時間。3.外來參觀、檢查人員外來參觀、檢查人員參觀、檢查結束后,將臨時參觀證交回門禁管理處。項目部相關負責人在《外來人員登記表》上注明外來人員離開時間,外來人員在項目部相關負責人陪同下通過門禁通道,門禁設備識別身份后放行。(三)車輛進入流程1.施工車輛施工車輛車主到項目部辦理車輛通行證,填寫《車輛信息登記表》,提交車輛行駛證復印件等資料。項目部審核車輛信息后,發放車輛通行證,并錄入門禁管理系統。施工車輛持車輛通行證到達門禁通道前,停車接受門禁設備的車牌識別和檢查。門禁設備識別車牌信息和車輛通行證信息無誤后,道閘開啟,車輛進入施工現場。2.外來車輛外來車輛車主提前與項目部聯系,說明車輛用途、進入時間等信息。項目部批準后,外來車輛車主到門禁管理處填寫《外來車輛登記表》,注明車輛所屬單位、車牌號、車型、進入時間、進入區域等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審核登記信息后,發放臨時通行證,外來車輛持臨時通行證到達門禁通道前,停車接受門禁設備的車牌識別和檢查。門禁設備識別車牌信息和臨時通行證信息無誤后,道閘開啟,車輛按照指定路線進入施工現場。(四)車輛離開流程1.施工車輛施工車輛完成施工任務后,持車輛通行證到達門禁通道前,停車接受門禁設備的車牌識別和檢查。門禁設備識別車牌信息和車輛通行證信息無誤后,道閘開啟,車輛離開施工現場。門禁系統記錄施工車輛的離開時間。2.外來車輛外來車輛完成工作任務后,持臨時通行證到達門禁通道前,停車接受門禁設備的車牌識別和檢查。門禁設備識別車牌信息和臨時通行證信息無誤后,項目部相關負責人在《外來車輛登記表》上注明車輛離開時間,道閘開啟,車輛離開施工現場。七、門禁系統維護與管理(一)日常維護1.安全管理部門應安排專人負責門禁系統的日常維護,定期檢查門禁設備的運行狀況,確保設備正常運行。2.每日對門禁系統的數據庫進行備份,防止數據丟失。(二)故障維修1.門禁系統出現故障時,安全管理部門應及時通知設備維修人員進行維修。2.在故障維修期間,應采取臨時措施,確保施工現場的人員和車輛進出不受影響。(三)設備更新1.根據門禁系統的使用情況和技術發展,適時對門禁設備進行更新升級,提高門禁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2.新購置的門禁設備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并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八、監督與檢查(一)安全管理部門監督1.安全管理部門定期對門禁管理工作進行檢查,重點檢查人員和車輛的出入登記情況、門禁設備的運行情況等。2.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相關責任單位限期整改。(二)項目部自查1.項目部應每周對本項目的門禁管理工作進行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2.項目部應將自查情況形成報告,上報安全管理部門。(三)違規處理1.對違反門禁管理制度的人員和車輛,安全管理部門將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罰款、暫扣或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圓柱頭機械螺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調神止痛針法治療緊張型頭痛臨床療效觀察
- 購房定金合同模板分享
- 條紋投影三維成像相位計算關鍵技術研究
- 苗木進貨合同模板
- 考慮樁土接觸非線性的單樁沉降計算方法研究
- 旅游項目合同風險評估與控制措施
- 智能教育學習成果推廣服務合同
- 電子設備安裝服務合同
- 木工單項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監測規范(正式版)
- 醫學檢驗項目管理制度
- DBJ-T 15-98-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
- 鳶飛魚躍:〈四書〉經典導讀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四川大學
- MOOC 統計學-南京審計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考作文標準方格紙-A4-可直接打印
- 《陸上風電場工程設計概算編制規定及費用標準》(NB-T 31011-2019)
- 毛澤東詩詞鑒賞
- 肛腸科的中醫特色護理【醫院中醫護理及保健知識】
- 《高溫熔融金屬吊運安全規程》(AQ7011-2018)
- 商場糾紛和解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