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7記念劉和珍君學習目標1.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劉和珍這一人物形象。2.圈點勾畫,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品嘗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3.學習劉和珍等愛國青年勇于為真理,為國家而犧牲的精神。自主認知一、整體感知1.讀準字音,把握行文思路。2.查閱魯迅的生平資料,搜集“三一八”慘案的背景資料。二、自練自測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屠戮()寥落()長歌當哭()殞身不恤()菲薄() 躊躇() 桀驁() 立仆()租賃() 黯然() 噩耗() 懲創()攢射() 干練() 不憚()喋血() 尸骸() 浸漬()2.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宏大的、、,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原名,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小說集《》《》《》,散文集《》,散文詩集《》。
三、質疑問難通過預習本文,你有什么疑問,請寫在下面。合作探究1.讀課文,想一想,給每一節擬一個標題。2.本文是一篇紀念性文章,紀念的中心人物是劉和珍。找出課文中集中寫紀念劉和珍君的段落。文章記念了劉和珍的哪些事跡?3.劉和珍君是個怎么樣的人?找出文中的依據。4.作者為什么一再寫劉和珍“她始終微笑著,看法很溫柔”?5.這樣的一個劉和珍,卻死掉了,劉和珍是怎樣死掉的?圈點出相應的段落和語句,讀一讀,分析一下。6.包括劉和珍在內的這樣一群渴求真理與進步,富于斗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溫柔和善而又有思想、有愛國熱忱的青年學生犧牲了,凡有愛國精神的人都會生氣。請在文章中畫出相應的語段,分析一下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感情。7.再讀課文,畫出你認為有深刻含義的句子,品嘗一下。課堂練習一、基礎學問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A.賃屋(lìn)羽翼(yì)微茫(mánɡ)桀驁(ào)B.親善(ǎi) 屠戮(lù) 黯然(àn) 攢射(cuán)C.不恤(xù) 噩耗(hào) 洋溢(yì) 毫不相干(ɡān)D.緋紅(fēi) 浸漬(qìn) 殞身(yǔn) 長歌當哭(dànɡ)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屠戳桀驁銳利無端喋血殞身不恤B.寥落百折不撓初露端倪惡夢連連C.積攢磨煉意志洶涌澎湃永葆青春D.菲薄毛骨悚然毫不氣餒和靄可親3.下面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九·一八”事變之后,為避劫難,國民政府確定“國寶”南遷。一批有愛國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這項的文物大遷徙工程。1939年2月,他們將部分“國寶”于貴州安順嚴華洞,雖然貴州曾遭敵機轟炸,所幸文物安穩無恙。一位當事人說:“事后回想,心有余悸。,在萬里輾轉中,我們一行人的脊梁愈挺愈直了!”
A.史無前例埋藏不過確乎B.絕無僅有躲藏但是反而C.絕無僅有埋藏但是反而D.史無前例躲藏不過確乎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的一項是()A.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左拐;接著向前,走到其次個十字路口,還是左拐,跨過公路,就是圖書館。B.蕓齋主子說:魯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C.蝴蝶有千般不是,還是有一樁特長:不作室中物!飛,則飛于野;舞,則舞于田。D.“血戰長空”以獨特視角關注抗戰時期中國空軍的真實歷史,劇中主要角色均有歷史原型。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12月23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新的地鐵票價方案,新方案由現行的按站點計價調整為按里程計價,采納起步價加里程價。B.北京治堵新規發布,12月24日起購買車輛必需參與明年的搖號。之前已購買、暫未到貨的車輛,需在明年3月底前去注冊登記。C.北京越來越嚴峻的交通擁堵,是中國快速走向城市化所面臨的空間沖突、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的縮影。D.浙江省公安機關對全省見義勇為先進人物進行生存狀況調查。結果發覺,這群為國家為他人做出卓越貢獻的民間英雄,八成以上生活令人堪憂。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第6~9題。時間永是流駛,街市照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愿。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間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傷中永存微笑的親善的舊影。陶潛說過,“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倘能如此,這也就夠了。6.作者用“煤的形成”比方“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反映了怎樣的觀點?7.依據文章的思路,指出下列短語所指的內容。(1)“無惡意的閑人”指哪些人?(2)“有惡意的閑人”指哪些人?8.作者對”徒手請愿”贊同嗎?為什么?(結合原文回答)9.請指出作者在文中引用陶潛的詩的意圖。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題。憶劉半農君魯迅這是小峰出給我的一個題目。這題目并不出得過分。半農去世,我是應當哀悼的,因為他也是我的老摯友。但是,這是十來年前的話了,現在呢,可難說得很。我已經遺忘了怎么和他初次會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唯恐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陳獨秀先生去請來的,到了之后,當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個戰士。他活潑,英勇,很打了幾次大仗。譬如罷,答王敬軒的雙信,“她”字和“牠”字的創建,就都是的。這兩件,現在看起來,自然是瑣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單是提倡新式標點,就會有一大群人“若喪考妣”,恨不得“食肉寢皮”的時候,所以的確是“大仗”,現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約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單是剪下辮子就會坐牢或殺頭的了。然而這曾經是事實。但半農的活潑,有時頗近于草率,英勇也有失之無謀的地方,但是,要商議攻擊敵人的時候,他還是好伙伴,進行之際,心口并不相應,或者暗暗的給你一刀,他是決不會的。倘如失了算,那是因為沒有算好的原因。《新青年》每出一期,就開一次編輯會,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時最惹我留意的是陳獨秀和胡適之。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面豎一面大旗,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當心!”但那門卻開著的,里面有幾枝槍,幾把刀,一目了然,用不著提防,適之先生的是緊緊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武器,請勿疑慮。”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這樣的人——有時總不免要側著頭想一想。半農卻是令人不覺其有“武庫”的一個人,所以我佩服陳胡,卻親近半農。所謂親近,不過是多談閑天,一多談,就露出了缺點。幾乎有一年多,他沒有消逝掉從上海帶來的才子必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艷福的思想,好簡單才給我們罵掉了。但他似乎到處都這么的亂說,使有些“學者”皺眉。有時候,追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寫稿,但試去看舊報去,很有幾期是沒有他的。那些人們指責他的為人,是:淺。不錯,半農確是淺。但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清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倘使裝的是爛泥,一時就看不出它的深淺來了;假如是爛泥的深淵呢,那就更不如淺一點的好。但這些背后的指責,大約是很傷了半農的心的,他的到法國留學,我疑心大半就為此。我最懶于通信,從今我們就疏遠起來了。他回來時,我才知道他在外國鈔古書,后來也要標點《何典》,我那時還以老摯友自居,在序文上說了幾句醇厚話,事后,才知道半農頗不興奮了,“駟不及舌”,也沒有法子。另外還有一回關于《語絲》的彼此心照的不愉快①。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會上見過一回面,那時候,我們幾乎已經無話可談了。近幾年,半農慢慢的據了要津,我也慢慢的更將他忘卻;但從報章上望見他禁稱“蜜斯”之類,卻很起了反感:我以為這些事情是不必半農來做的。從去年來,又望見他不斷的做打油詩,弄爛古文②,回想從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長嘆。我想,假如見面,而我還以老摯友自居,不給一個“今日天氣……哈哈哈”完事,那就或許會弄到沖突的罷。不過,半農的忠厚,是還使我感動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來有人通知我,半農是要來看我的,有誰恐嚇了他一下,不敢來了。這使我很慚愧,因為我到北平后,實在未曾有過訪問半農的心思。現在他死去了,我對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時也并無變更。我愛十年前的半農,而憎惡他的近幾年。這憎惡是摯友的憎惡,因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農,他的為戰士,即使“淺”罷,卻于中國更為有益。我愿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免使一群陷沙鬼將他從前的光榮和死尸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八月一日(選自《魯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注:①1928年魯迅任《語絲》主編期間,選登了一篇讀者來信,這封信訂正了劉半農發表在該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個史實性錯誤。②指劉半農于1933年至1934年間發表于《論語》《人間世》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詩集》和《雙鳳凰磚齋小品文》等。10.在“從去年來,又望見他不斷的做打油詩,弄爛古文”一句中,作者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爛”字?請從字義與情感兩個方面分析。11.從文章看,魯迅對有些人所指責的劉半農的“淺”持什么看法?12.請依據原文概括魯迅與劉半農之間的關系由親到疏的緣由。13.聯系最終一段,談談你對“這憎惡是摯友的憎惡”一句的理解。四、精彩語言運用14.某中學文學社舉辦“感動心靈——我最崇敬的課文人物”評比活動,請從入選的藺相如和劉和珍中任選一位,為其寫一則頒獎詞。要求:①請先將所選人物姓名寫下來,然后寫頒獎詞;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語言表達生動、連貫、得體;④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15.在下面語句的橫線上補寫上兩句話,修辭、句式必需和所給的例句相同。例句:思想家的魯迅,是大海上的燈塔,燈光劃破中國社會的黑暗。(1)文學家的魯迅,是
(2)革命家的魯迅,是
參考答案【自主認知】自練自測1.lùliáodàngyǔnxùfěichóuchújiéàopūlìnànèchuāngcuángàndàndiéháizì2.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周樹人狂人日記呼喊彷徨故事新編朝花夕拾野草【合作探究】1.一、寫作緣起,紀念逝者二、喚醒庸人,牢記血債三、劉和珍概況四、劉和珍遇害五、劉和珍遇害經過六、慘案教訓七、慘案的意義2.一、三、四、五節集中寫劉和珍。劉和珍事跡:(1)生前愛看魯迅文章;(2)生活雖艱難,毅然預定了全年的《莽原》;(3)成為學生自治會成員;(4)經常微笑著,看法很溫柔;(5)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6)不屈勢力,抗拒反動校長;(7)“欣然前往”參與請愿;(8)中彈犧牲。3.劉和珍是一個渴求真理與進步,富于斗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溫柔和善而又有思想、有愛國熱忱的青年學生。依據如下:①“不為勢利所屈,抗拒一廣有羽翼的校長的學生”,此校長是楊蔭榆,是依附于軍閥政府勢力鎮壓學生運動的罪魁禍首,劉和珍勇于抗拒,表現了她疾惡如仇、勇于斗爭的精神;和“我”見面,“始終微笑著,看法很溫柔”,表現了劉和珍的和善;“她慮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現了她的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②“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是一個重轉,強調“銷行”“寥落”中她“預定”“全年”的別出心裁;“生活艱難”,說明她“預定”“全年”須要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須要志氣。從這一事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對革命的憧憬和對真理的渴求。4.第四節“況且始終微笑著的親善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這兩句;第五節“始終微笑的親善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內容,可以看出作者的悲憤之情。作者意在諷刺揭露段祺瑞執政府的野蠻暴行,使歷史上“中國軍人屠戮婦嬰”和“八國聯軍懲創學生”都相形遜色!強調劉和珍君的和善可愛,反襯出反動派的兇殘和反動文人的下劣。5.在第五節中,作者用細致的筆觸描寫了劉和珍的犧牲,劉和珍請愿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執政府前中彈了,從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創傷,只是沒有便死。同去的張靜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彈,其一是手槍,立仆;同去的楊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還能坐起來,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于是死掉了。”作者用了一個“竟”字,可見是任何人都沒有預料到,反映出執政府的殘忍。“從背部入”可見是偷襲,愛國青年沒有想到,“一個兵在她頭部及胸部猛擊兩棍”殺人致死,表現出反動政府的極端殘忍。6.“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表現出作者對劉和珍這樣進步青年的懷念。“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并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四周,使我艱于呼吸視聽,那里還能有什么言語?”表現出作者的生氣。其次節中“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時間會沖淡烈士流血的印跡,而覺得有必要撰文紀念烈士,以抗拒遺忘,警醒“庸人”,讓世人保持記性,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的苦痛感和責任感。“我正有寫點東西的必要了”這樣的苦痛感和責任感促使作者拿起筆來。第四節中“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這一節中描寫了慘案發生的經過,“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表現了作者極端的生氣之情。“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劉和珍和青年們遇害的經過讓生氣的作者忍不住說話,用筆來揭露事實真相,生氣地控訴段政府虐殺愛國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卑劣無恥。“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表現出作者哀痛到了極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不同的人懷有的不同感情,對愛國青年——劉和珍、楊德群、張靜淑、“四十多個青年”,再擴大一點是數百死傷者,請愿的群眾等,奉獻對他們的悲傷和敬重。對反動勢力——段祺瑞執政府、當局者、幾個所謂學者文人、有惡意的閑人、流言家、懲創學生的八國聯軍、中外的殺人者,是生氣地控訴、痛斥。而對處于中間狀態的“庸人”、無惡意的閑人,則是希望能喚醒他們沉睡的心靈,變更他們麻木的靈魂。7.探討示例:(1)“而此后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奉獻于逝者的靈前。”明確:抓關鍵詞“尤”“出離”“濃黑的悲涼”“快意”“奉獻”。這句話有三層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化地體會這“濃黑的悲涼”的“非人間”;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來紀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動派,血債是確定要用血償還的。(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華蜜者?然而造化又經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傷。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傷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終點!”明確:“哀痛者”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凄慘命運而哀痛。所以作者稱他們是宏大的“哀痛者”。“華蜜者”以勇往直前、投身革命、為人民流血犧牲為最大的華蜜。所以作者又稱他們是宏大的“華蜜者”。這是對烈士熱忱的謳歌。他們何等的宏大,何等的崇高!(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緘默呵,緘默呵!不在緘默中爆發,就在緘默中滅亡。”明確:依據上文,緣由有兩個方面,一是反動派的殘酷鎮壓,一是反動文人惡毒誣蔑。在這白色恐怖下,人們還怎敢說話呢?“緘默”,就是“默無聲息”。這里說的是兩種緘默:一種是“出離生氣”陷于極度悲傷的“緘默”,“于無聲處聽驚雷”,預示著革命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的“緘默”;一種是逆來順受,真正“默無聲息”,不敢抗拒,走向滅亡的“緘默”。同樣的緘默,兩種前途,兩種結果:不在緘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統治,被滅亡,就在緘默中走向革命,走向解放。作者懷著最大的生氣,發出最有力的號召,啟示人們:事情已經到了終點,對中外反動派說什么也沒有用,必需起來和兇殘的敵人作殊死的斗爭。這是作者寫作本文的主要意圖所在。(4)“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明確:魯迅是不支持請愿的。這段話以煤的形成比方人類發展的歷史。人類歷史每前進一步,都須要付出血的代價。徒手請愿雖然付出極大犧牲,但結果對社會進步影響并不大。因此,作者不主見徒手請愿,而希望人們從這次慘案中吸取教訓,采納更有效的斗爭方式。(5)“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望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明確:在前文,魯迅稱自己為“生者”“后死者”,是“茍活到現在的我”,明顯,“茍活”是自我貶抑。這里的“茍活者”應當指那些支持革命,但還沒有投身革命的人。而“真的猛士”是指那些勇毅者。真的猛士為希望所鼓舞,必“將更奮然而前行”。魯迅是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覺醒起來,看到希望,奮然前行,所以這又是戰斗的號召。這句話恰當地評價了慘案的意義,盡管非人間的茍活者許多,但即使茍活者,也會望見一點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們會在烈士精神激勵下,更加威猛地斗爭!先對斗爭的方式進行理性反思,再確定烈士的勇毅對于將來的意義,全文收束在昂揚的情調中,具有鼓舞人心的力氣。【課堂練習】1.D解析:“浸“應讀jìn。2.C解析:A項,“屠戳”應為“屠戮”。B項,“惡夢連連”應為“噩夢連連”。D項,“和靄可親”應為“親善可親”。3.D解析:絕無僅有:極其少有。史無前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文物遷移工作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埋藏:一般指藏在土中,把文物埋在地下,明顯不當。后兩空,依據語境,用“不過……確乎”更妥。4.C解析:A項,其次個“左拐”的逗號應改為分號;B項,不能出現兩個冒號;D項,“血戰長空”改為《血戰長空》。5.C解析:A項,“采納”缺少賓語,在句末加上“的方式”;B項,“3月底前去注冊登記”有歧義;D項,“令人堪憂”語義重復,應為“令人擔憂”。6.答案:人民在為正義而斗爭的過程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取得一點成果。這里也包含著對以往斗爭的方式是否正確的思索。7.答案:(1)庸俗的小市民。(2)走狗文人如陳西瀅之流。8.答案:作者對“徒手請愿”是不贊同的。作者明確指出,“三一八”徒手請愿,死傷的愛國學生“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而“街市照舊太平”,正反映出“請愿”“流血”并沒有震撼賣國政府和喚醒民眾。9.答案:劉和珍等青年的殉難雖沒有在廣闊民眾中引起反響,但她們死得其所,其殞身不恤的精神將與巍巍高山同在。10.答案:①“弄”是“寫”的意思,還有“玩弄”(“嬉戲”)的含義。“爛”是“陳舊”的意思。②從前劉半農投身文學革命,提倡寫白話文,是一名英勇的戰士;“五四”運動以后,思想發生了變更,日益走向保守,寫古文是其表現之一。魯迅用這兩個帶有劇烈感情色調的詞語,是要表現對劉半農的指責。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要求在精確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的基礎上,從字義和情感兩方面作分析。11.答案:①魯迅承認劉半農的確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6 我的家庭貢獻與責任教案設計
- 2024中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層次人才招聘1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常用量檢具培訓
- 大數據培訓的思考與未來展望
- 高速公路事故培訓課件
- 壁紙壁布施工培訓課程大綱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4《古代詩歌四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三年級數學上冊 7 長方形和正方形第3課時 周長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教學設計
- 菜鳥驛站崗前培訓
- 2021年湖北理工學院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消防設備設施維護保養臺賬
- 神奇的植物王國課件
- 員工崗位技能考核評定表
- 項目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 普通沖床設備日常點檢標準作業指導書
- DBT29-265-2019 天津市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 -城鄉規劃法-最新課件
- DB32T 4013-2021 第三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 夏日泛舟海上 (3)
- ESC指南心包疾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