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環評報告_第1頁
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環評報告_第2頁
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環評報告_第3頁
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環評報告_第4頁
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名稱: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建設單位: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公示環境影響報告表。本環境影響報告表書中涉及商業機密的有:表一中“各原輔材料成分”,涉及國家機密的水文地質圖等資料及相關附圖附件等資料,內容保密,不予公開。公示的環境影響報告表以本《公示本》為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具有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資質的單位編1.項目名稱—指項目立項批復時的名稱,應不超過30個字(兩個英文字段2.建設地點—指項目所在地詳細地址,公路、鐵路應填寫起止地點。3.行業類別—按國標填寫。4.總投資—指項目投資總額。5.主要環境保護目標——指項目區周圍一定范圍內集中居民住宅區、學校、醫院、保護文物、風景名勝區、水源地和生態敏感點等,應盡可能給出保護目標、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6.結論與建議—給出本項目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的分析結論,確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說明本項目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給出建設項目環境可行性的明確結論。同時提出減少環境影響的其它建議。7.預審意見—由行業主管部門填寫答復意見,無主管部門項目,可不填。8.審批意見—由負責審批該項目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復。1項目名稱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建設單位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通訊地址錦江區柳江街道辦事處潘家溝村2組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建設地點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新材三十路北側立項審批部門新津縣經濟和發展局批準文號川投資備[51013214031101]0008號建設性質新建行業類別及代碼其他塑料制品制造(平方米)50099(約75.15畝)綠化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其中:環保投資(萬元)356.2環保投資評價經費(萬元)4.0投產日期2016年7月福建省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在國內率先引進現代化造紙、制膠、涂布生產流水線及與之配套的印刷、分切、復卷、包裝等先進設備,生產各種規格BOPP封箱膠帶、印字膠帶、彩色膠帶、美紋膠帶、和紙膠帶等產品。目前公司擁有員工4700人,在國內建有12個生產基地,擁有膠粘帶全自動生產流水線52條,產品先后通過了ISO9001、ISO14001體系雙認證。福建省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在成都市設立了成都友誼包裝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最早位于錦江區柳江街道辦事處潘家溝村8組,并于2004年搬遷至錦江區柳江街道辦事處2組,目前該廠正在正常生產,該廠建成了480t/年的乳液型壓敏膠水及年產300萬卷的BOPP封箱膠帶、文具膠帶、美紋膠帶、牛皮紙膠帶及泡棉膠帶等各類膠帶生產線。隨著市場發展和城市發展的需要,福建省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擬在四川新津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內,新建廠區進行工業封箱膠帶、環氧類特種膠帶、纏繞膜等項目產品生產,項目初步確定的生產規模為工業封箱膠帶10303噸/2年,環氧類特種膠帶8490噸/年,纏繞膜4050噸/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253號令《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第2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之規定,本項目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業主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于2014年3月委托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編制該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我院在接受委托后,組織人員對工程實施現場環境情況進行了全面踏勘,并收集了相關資料,按照環評技術規范,編制完成了《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本項目的建設內容為:建設工業封箱膠帶、環氧類特種膠帶、纏繞膜等項目的生產設施及配套公輔工程,項目建成后形成工業封箱膠帶10303噸/年,環氧類特種膠帶8490噸/年,纏繞膜4050噸/年。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本項目建設內容不屬于其規定的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項目,依照國務院國發[2005]40號文件,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的鼓勵、限制和禁止類項目均為允許類建設項目,因此,本項目為國家現行產業政策中規定的允許類建設項目。本項目經新津縣經濟和發展局備案(川投資備[51013214031101]0008)審核,符合《四川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暫行辦法》要求。綜上分析,本項目符合國家當前產業政策。1、項目所在成都市產業功能區規劃簡介規劃區面積: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是全市13個市管產業功能區之一,規劃位于新津縣城南面,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規劃總用地面積33km2,其中:近期發展區約16km2、中期發展區約8km2、遠期發展區約7km2,其中產業核心區規劃面積5.23km2。規劃區的產業定位:充分利用成都及周邊在資源、原材料、市場、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以建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輻射力的新材料產業項目3為核心,以培育和構建上、下游產品鏈為支撐點,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資源配置合理、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環境友好的產業功能區。以硅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合成樹脂(塑料)及功能改性材料、稀土材料為重點,形成新材料產業集群,促進新材料上下游縱向及橫向產業鏈的發展,并推進新材料領域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將該規劃區建成成都市新材料產業核心基地、西部領先國內一流新材料產業發展基地。規劃區經濟發展目標:第一階段(2010-2015年)。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以上,新材料產業鏈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初具規模,成為西部領先新材料產業示范園區。第二階段(2016-2020年)。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新材料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商貿物流、總部經濟等配套功能強勁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復合型新材料產業基地。第三階段(2020年以后),新材料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在全球占據重要地位,成為國際影響力廣泛的新材料產業城。電子產業材料區:電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電子、光電子技術和新型元器件基礎三大類產品領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單晶硅為代表的半導體微電子材料;激光晶體為代表的光電子材料;介質陶瓷和熱敏陶瓷為代表的電子陶瓷材料;釹鐵硼(NdFeB)永磁材料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纖通信材料;磁存儲和光盤存儲為主的數據存儲材料;壓電晶體與薄膜材料;貯氫材料和鋰離子嵌入材料為代表的綠色電池材料等。電子信息產業主要發展:電子信息專用材料、光電子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生物材料和生物芯片、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其中電子信息專用材料,主要發展半導體材料以及配套的高純的化學試劑,激光材料、光學功能材料、光纖材料、光電顯示材料、光存貯材料等光電子材料,電子陶瓷材料中的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中的稀土永磁材料,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電子專用2、項目選址及與規劃符合性分析項目選址于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內,新材30路北側。項目北面隔高壓線50米綠化隔離帶為林海電子項目建設用地,東面緊鄰新津邦得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飼料生產)用地;南面緊鄰建材30路,隔建材30路依次為怡寶純凈水生產企業擬建場址(140米)、東方希望動物飼料待建用地(60米),成都方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從事節能環保建筑幕墻及材料、軌道交通設備和半導4體照明三大產業生產)擬建廠址(50米);西面靠新材大道。西南面距離中糧企業廠址約390m,南廠界距離紅巖社區約405m。本工程所處的區域范圍為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內的電子信息材料產業子區,據現場調查,工程實施區域為園區已征用的土地范圍,其周圍全部分布為園區引進的相關企業,無集中居住點、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點。1)與怡寶純凈水企業的相容性分析項目西南面隔東方希望動物飼料待建用地約140米(本項目廠界至怡寶純凈水企業廠界)為怡寶純凈水生產企業。按食品企業衛生要求,項目周邊不得引入產生粉塵、有害氣體、反射性物質及其它擴散性污染源嚴重的企業。根據本項目的建設內容,本項目在擬選場址進行膠帶項目的生產,在項目前期的生產內容篩選中取消了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大的制膠工藝,膠帶生產所需的原料——乳膠采用購買市場現有成品乳液膠,將對周圍環境空氣的影響降至最低。經評價分析后認為:本項目在膠帶生產過程和印刷過程仍會產生一定量的有機廢氣,因此必須嚴格落實相應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滿足達標排放和減量排放的要求。同時根據類比調查,產生同類污染物的生產企業一般衛生防護距離為100米,而本項目位于怡寶純凈水的西北面140米處,本項目調查了怡寶企業的衛生防護距離:一期工程以企業自建的污水處理站邊界為起點,劃定了50m的衛生防護距離,該衛生防護距離處于廠區范圍之內;二期工程也劃定了衛生防護距離,分別以廠區內的化學品庫邊界為起點劃定了50m的衛生防護距離和以二期工程地埋式污水處理站臭氣脫臭裝置為源點劃定了50m的衛生防護距離,基本上處于廠區范圍之內,可以看出,本工程建設范圍與怡寶劃定的衛生防護距離不矛盾。為環境安全起見,本項目必須合理布局產生大氣污染物的生產車間和生產工序,將怡寶純凈水保證在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之外。綜上所述:本項目在取消制膠工藝,合理布局總平面,并嚴格落實相關大氣污染物治理措施和合理布局的前提條件下,雖然本項目位于中糧產業園的西北面,但屬于怡寶純凈水的側上風向,對怡寶純凈水的正常生產影響程度從風向上而言將相對降至最低。2)與中糧企業相容性分析項目西南面約390米處為中糧企業產業園的北邊界。中糧(成都)產業園(1.33km2)是集米、面、油、糧油食品、肉食、飼料等綜合加工及倉儲物流5為一體的大型產業園,并以此為龍頭,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糧油食品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健康、安全的糧油食品,成為國家糧油食品安全的主導力量,大幅度提升中糧產品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和社會綜合影響力。中糧產業園內主要布置與糧食類產品加工有關的相關生產項目,對于周圍環境空氣質量有一定的要求。根據衛生防護距離計算,本項目以車間二、三、四、五、六邊界外設定50m的衛生防護距離、以儲罐區邊界外設定100m的衛生防護距離,而本項目位于中糧產業園的西北面,兩廠廠界最近相距約390米,中糧企業是在項目衛生防護距離之外。3)與新津邦得科技有限公司用地相容性分析項目東面緊鄰新津邦得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飼料生產)用地范圍。新津邦得科技有限公司現正在進行前期工作中,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尚未啟動。類比同類飼料生產加工,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粉塵及魚粉惡臭的無組織排放,對周邊入駐企業無其它特殊要求。本項目東面布置主要為倉庫、分切車間及涂布車間二,產生的有機廢氣不含苯及苯系物,且位于當地主導風向側下風向,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經治理后達標排放,對該企業飼料產品質量基本無影響,因而選址基本與該企業相容。4)與成都東方希望動物營養食品有限公司相容性分析本項目東南面隔建材30路約60米為東方希望動物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從事動物飼料生產加工,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主要是粉塵及魚粉惡臭的無組織排放,以車間邊界為起點設置了5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并建議今后入駐該項目周邊的企業應將住宿、食堂設置在遠離車間的一側。除此外對周邊入駐企業無其它特殊要求。其要求。本項目廢氣主要是油墨廢氣、烘干廢氣等,不含苯及苯系物,且位于當地主導風向側下風向,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經治理后達標排放,對該企業飼料產品質量基本無影響,因而選址基本與該企業相容。5)與土地利用規劃符合性分析本項目擬選址于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位于公司已征地范圍內。根據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項目用地布局規劃圖,本項目用地屬于工業用地,項目與土地利用規劃相符。同時,新津縣城鄉管理和規劃局對本項目用地進行了審核,本項目符合園區規劃。66)本項目與園區規劃的符合性分析本項目擬選位置處于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內的電子產業材料區內的西南角,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電子產業材料區的產業定位為:電子信息專用材料、光電子材料、電子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生物材料和生物芯片、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其中電子信息專用材料,主要發展半導體材料以及配套的高純的化學試劑,激光材料、光學功能材料、光纖材料、光電顯示材料、光存貯材料等光電子材料,電子陶瓷材料中的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中的稀土永磁材料,項目主要生產工業封箱膠帶、環氧類特種膠帶、纏繞膜等,屬于其他輔助材料生產型項目,與產業園區定位不沖突,不產生制約,屬于園區產業定位允許類綜上所述,項目建設符合園區規劃及用地規劃,與周圍外環境相容,項目1、項目簡介項目名稱、地點及建設性質項目名稱: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建設地點: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新材三十路北側建設單位: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建設性質:新建。2、建設內容及產品方案A、建設內容1)、新建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生產線及附屬設施,主要構建筑物面積36341m2,包括生產車間十幢(車間一:建筑面積2520m2,布置自動分切機、加工紙芯及產品;車間二:建筑面積2520m面積2160m2,布置卷管機、彩印機;車間四:建筑面積2160m2,布置纏繞膜成套設備生產線;車間五:建筑面積2160m2,布置涂布機;車間六:建筑面積預留;車間九:建筑面積1194m2,預留;車間十:建筑面積937.5m2,預留倉庫兩幢(倉庫一:建筑面積1400m2,成品庫;倉庫二:建筑面積2520m2,辦7成品庫),修筑鍋爐房(建筑面積224m2)、門衛室(建筑面積32m2)、機修房(建筑面積160m2)、配電房(建筑面積75m2)、水泵房(建筑面積32m22)、購置生產設備:涂布機20臺套、卷管機1臺、電腦套色彩印機12臺、切紙機1臺、自動分切機22臺,3000mm三層共擠流延膜機生產線一條,4t/h燃氣鍋爐一臺,鈉離子離子交換器軟水制備設備一套以及泵3臺、空壓機1臺、壓敏膠儲罐2個、環氧樹脂膠粘劑儲罐2個、設備清洗廢水收集罐3B、生產規模及產品方案項目建成后形成工業封箱膠帶10303噸/年,環氧類特種膠帶8490噸/年,纏繞膜4050噸/年。產品方案具體見表1-1。表1-1產品方案表日年一噸二噸三噸噸C、其它配套的公輔設施。1)、給水工程給水從規劃道路上的市政給水管道引入,接管口徑為DN250mm。給水管進廠后引至循環水池和生產、生活用水點。項目建成后全廠用水量約230m3/d(小時最大供水量12m3),年用水量為7萬m3。纏繞膜生產線冷卻水約3120m3/d,利用成套生產線設備自帶冷卻水循環系統。消防一次用水量288m3,不計入年市政給水管道能提供的供水壓力暫按0.3MPa考慮。鍋爐給水:項目可研報告推薦使用全自動鈉離子交換器軟化處理裝置,其全廠最大建筑物(車間八)體積約33858m3,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則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為30L/s,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10L/s,2只槍,即全廠消火栓2)、排水工程8本工程的排水對象主要為生活污水、屋面及室外場地的雨水、設備清洗廢水。設計上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對上述排水對象分別組織排放。生活污水量:32m3/d。食堂含油廢水經隔油后,與其他生活廢水一并經預處理池處理滿足紅巖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后(COD≤400mg/L、BOD≤210mg/L、SS≤250mg/L、氨氮≤30mg/L經園區污水管網進入紅巖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最終排入岷江。設備清洗廢水:涂布機的涂膜頭需定期用清水清洗,去除涂布頭上凝固的膠。清洗周期約2個月一次,清洗廢水經廢水儲罐收集、沉淀后,循環利用,少量排放。清洗廢水約1m3/次,項目配置3個清洗廢水收集罐,容積3×1m3。雨水:場地雨水經雨水口收集,通過廠區雨水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各幢建筑的屋面雨水經落水管與場地雨水混合。3)、供電工程項目區域現有尖山500kV變電站和徐家渡220kV變電站供電,另外根據功能區的電力配套情況,規劃有彭山青龍500kV區域變電站和鄧雙220kV變電站,因此,本項目的供電電源是有保證的,項目用電增容有保障。電源:本工程由市政引來一路10kV高壓電源供電,另設一臺250kW柴油發電機作為應急電源。全廠總裝機容量約2507.75kW。全廠年耗電量約1193.672萬kWh。本項目負荷為三級負荷。表1-2項目用電指標表34)、供熱工程9工程新建一臺4t/h的燃氣鍋爐,型號LDZN(S)-5,全廠的用熱情況見表1-3全廠熱負荷統計表序號123年用汽為300天,每天24小時。表1-4鍋爐房主要設備表1臺12臺13臺13、投資規模及經濟效益786.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346.85萬元。建設投資業主自籌8864.35萬元,申請銀行商業貸款8000.00萬元,建設期利息786.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1346.85萬元全部由業主自籌。4、產品質量標準(1)工業裝箱膠粘帶質量標準執行《通用型雙向拉伸聚丙烯膜壓敏膠黏帶》(GB/T22378-2008具體要求如下:外觀要求1)膠黏帶圍繞芯卷取均勻,表面無明顯的變形及凹凸折痕,兩側面平整且無溢膠現象;(2)膠黏帶表面色澤均勻;無色斑.雜質;無褪色等影響使用效果的不良現象3)膠黏帶解卷時背面無殘膠現象4)有害物質限量:用于食品行業包裝的膠黏帶,不允許污物和刺激性氣味,重金屬含量應符合要求下表的要求;表1-5有害物質限量力h項目纏繞膜質量標準執行《運輸包裝用拉伸纏繞膜》(BB/T0024-200-48表1-7尺寸及質量偏差>0.6mm<55<205、工作制度及勞動定員本項目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建成后全廠勞動定員為370人,工程實施三班制,每班工作時間8小時,全年生產天數為300日。6、總圖布置及其合理性分析廠區南端、臨新材三十路設置主出入口、門衛,綜合樓(辦公)布置在廠平面布局圖。工程新建1座分切車間、3座涂布車間、1座纏繞膜生產車間、1座紙管加工彩印車間、2座庫房,1座預留車間(車間九)。靠近貨運大道是車間九和車間十,稱東北西南走向布設,靠近新材三十路為廠區綜合辦公樓和停車場;六、七、八分別自北向南布置在車間九和車間十與車間一、二、三、四之間。工程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體系來美化環境,道路兩側及圍墻邊栽帶;建筑物出入口附近,點綴以小型花臺或水池,栽植四季花卉,形成點狀綠化帶;并大面積栽植形態優美、觀賞性強的樹種及草坪,形成面狀綠化帶。本項目場地標高:460~465m。廠區的西面為貨運大道、南面臨新材三十路,門外緊接公路,交通方便。項目廠前區與生產車間之間為綠化用地,使生產車間和辦公區區分開來。圍繞生產車間形成環形道路,各車間之間間距符合由項目的總平面布局圖中可以看出,本平面布局體現了項目的特點,總平面布置體現了以下布置原則:結合企業加工特點,合理進行功能分區,工藝流貨交通運輸,避免交叉干擾。廠區布置美觀大方,體現現代企業特點。總體上講,廠區總平面布局從環境保護角度可行。1、主要原材輔料本項目主要原材料是BOPP薄膜、水性壓敏膠、環氧樹脂膠粘劑、LLDPE母料、PIB母料、茶版紙、白紙、白乳膠、油墨、工業酒精以及外包裝箱等,國內采購均滿足供應要求。本項目主要原、輔助材料品種、質量及年需要量詳表1-10原材料、輔助材料來源與運輸方式一1tt2tt3tt4tt15tt6tt27tt8個個二1tt2tt3tt4tt15tt6tt27tt8個個三1tt2tt3tt84tt15tt6tt27tt8個個四1t2、主要設產設備表1-11項目設備一覽表一12二12三12四1五12六1泵234563/個3、動力及能源消耗表1-12項目動力消耗12電3水工程項目組成及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見表1-13。表1-13項目組成及主要環境問題36m2)、車間六(60×24m2)為涂布車間,均為輕鋼結5)車間七(72×18m2)、車間八(99×18m2)車間/揚塵、汽車險本項目屬于新建項目,土地平整已經完成,由政府交凈地使用,無環境預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新津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地跨東徑103°43′13″—103°55′59″,北緯30°19′49″—30°31′32″,距成都市區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18公里,位于成都市“半小時”經濟圈內,區位優勢明顯,古有“南方絲綢古道第一站”之譽,今有“成都南大門”之稱。全縣幅員面積330平方公里,東西距30公里,南北距20公里,地境呈圓形,縣境平原占76.6%,屬都江堰自流灌溉區。本項目位于成都市新津縣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項目地理位置見附1、地質、地層巖性、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從地質結構看,新津處于成都新生代凹陷盆地緩坡一側偏南,緊鄰龍泉山斷裂帶西坡,又有蒲江——新津斷裂橫貫縣境,具有發生5.5級地震可能,但不具備發生6級以上地震的地質構造。其他強震區距新津遠,烈度影響小,不具破壞性。龍泉山褶斷束由龍泉山、蘇碼頭——鹽井溝和熊坡等背斜、斷裂及其間的向斜所組成。新津丘陵處于蘇碼頭——鹽井溝和熊坡背斜西側向成都斷陷斜沖的前緣。牧馬山屬臺地丘陵,坡度較緩,遠看像山,近看成川(準平原),個別山丘屬饅頭丘。長秋山丘陵屬熊坡背斜北段,地勢起伏較第四系中更新統冰水—冰磧堆積層(Q2fgl)和白堊系上統灌口組地層(K2g)。地形:成都平原介于龍門山褶皺斷裂帶和龍泉山褶斷束之間,由龍門山前出口的岷江、湔江、西河、南河等八條主要河流所堆積形成的洪積沖積扇聯合而成。新津在成都平原西南前緣,其東南和西南的牧馬山和長秋山屬龍泉山褶斷束,是臺地和淺丘。項目所在地構造部位為牧馬山普興場向斜西翼,構造形跡主要為褶皺構江與總崗山熊坡背斜東西相望;向斜以東為蘇碼頭背斜。項目所在地位于岷江左岸臺地區,區內地形相對平坦,略有起伏。為典型成都平原的東部臺地區域,工程地質巖組屬于松散巖類,為臺地沖擊松散、稍密實粘礫圖、砂礫卵石巖組。地面平均比降為6%,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平原分布在新津的東北部、北部和西北部。以金馬河為界,河西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均比降為1.17‰;河東由東北西向西南傾斜,地面平馬河、羊馬河、西河、南河、楊柳河呈扇狀南流,匯聚于新津縣五津鎮東南,匯合后的河段稱為大南河。河流兩岸為沖洪積土壤覆蓋,溝渠交錯,灌溉便利,經長期耕種,已成為肥沃的水稻土,是新津的主要農業區。淺丘分牧馬山和長秋山丘陵兩區,在地質構造上屬龍泉山褶斷束,占全縣總面積的23.4%。牧馬山表層覆蓋物為第四系中更新統冰水冰漬物,普興鄉以北有白堊系上灌口組棕紅色泥巖和薄層細砂巖裸露,經風化后成黃壤和紫色壤,較肥沃。臺地和較裸露,土壤屬紫色土,部分已開辟為梯田和坡地,其余為森林所覆蓋,以馬尾松為主,其次是青岡、柏樹。2、氣候氣象新津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終年溫暖潮濕,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由于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等因素的影響,新津縣又具有本身的氣候特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溫多變,秋多綿雨,日照偏少。常年主要氣象最高月平均氣溫:25.6℃最低月平均氣溫:5.7℃多年平均降水量:963mm日最大降水量:195.2mm多年年平均風速:1.35m/s多年平均氣壓:960.9hPa常年主導風向:偏北風3、水文特征新津境內諸河屬岷江水系,可分岷江正流及其支流。支流中有的是常年性津五津鎮東南匯合。由于新津地勢低,河道比降小,流速慢,故常出現洪災。特別是南河與金馬河洪水對新津的威脅最大。本項目最終受納水體為岷江,現簡介如下:岷江:發源于岷山而得名,是長江上游最大的一條支流。它包括正流——金馬河,分支河——羊馬河、楊柳河。正流兩源,分別發源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岷山南麓的弓杠嶺和郎架山。匯流于松潘縣的紅橋關后向南流經都江堰市、新津,在樂山接納大渡河后,水量大增,至宜賓注入長江。都江堰市以上稱上游,都江堰至樂山段為中游,樂山至宜賓段為下游。項目所在地金華段屬于岷江出區(成都市)河段,根據新津縣水利局的統計數據,據水文觀測資料統計,產業功能區段水文特征為:多年平均流量336m3/s;平均流速0.96m3/s;平均比降1.44%;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90%保證率月平均最枯)50m3/s;枯水期最低水溫6.9℃;地下水:本項目所在區域基巖除了岷江左岸臺地邊緣和小部分切割較深地區呈條帶狀出露外,其它地區均為第四系地層覆蓋。因此,區內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何下伏基巖裂隙水。4、土壤資源新津縣的地帶性土壤為黃壤,但由于全縣土壤受非地帶性因素影響極為強烈,即第四系沖積物的大面積覆蓋和白堊系紅色砂巖的出露,使得黃壤在該縣分布反而不廣。全縣的土壤以水稻土為主,平原地表為第四系全新統河流沖積水稻土,平壩沖積性沙質土、紫色土,黃壤土四類。5、動植物資源新津縣平壩面積廣,丘陵開發較早,人口稠密,不適宜大型野生動物的繁殖棲息。縣境內有野生動物55科134種,主要飼養動長達15公里的天然魚類繁殖場,魚類蘊藏量可達10萬斤,以黃辣丁為主的新津野生河魚遠近聞名。全縣森林面積為4974.7hm2,森林覆蓋率為26%。全縣現有活立木蓄積量221296m3。新津縣屬常綠闊葉林帶,包括亞熱帶長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暖性針葉林和暖性竹林四類。全縣現有木本植物49科137種,草本植物30種。主要喬木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柏木、青岡、楓楊、喜樹、桉樹、榿木、楊銀杏、黃桷樹、柏木等。林中混生少量楓楊等鄉土樹種,林下草本植物分布極少。新津縣盛產竹子,有慈竹、斑竹、毛竹、水竹、刺竹、硬頭黃、白夾竹、種。著名水果有永商姜灣的梨,鄧雙獅子的李,花橋蔡灣、順江張勃山的柚,牧馬山的紅桔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甘蔗、地瓜、生姜、煙葉、茶葉、紅心黑瓜子、茉莉花及藥材等18種。6、礦產資源新津礦產資源較為貧乏,除芒硝和沿河產沙金外,還有少量石油、泥炭,其它礦藏均為空白,但作為建筑材料的河沙、卵石和頁巖卻比較豐富。鈣芒硝礦,探明儲量16個礦段,儲量達98×108t,位居全國第二。礦區分布在楊柳河以東的花園、黃渡、普興和金華4個鄉,相鄰的花橋、興樂和鄧雙,也有分布,面積達30多km2。頁巖礦(磚瓦用頁巖),頁巖資源豐富,儲量在10×108m3以上,縣內永興、黃渡、花源、普興、鄧雙等均有發現。砂石資源(包括河道砂石和非河道砂石):由于五河匯聚,歷史形成的河道改道等,縣境內砂石資源十分豐富,可提供豐富的建筑材料。7、生態環境新津境內五河匯聚、江河如帶,山不高而堆綠疊翠,水不深而蘊秀吐雅,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龍馬寶墩遺址和觀音寺、“天下第一忠孝儒林”——純陽觀、老子歸隱地——老君山,素有“蓉城南路第一景,川西名勝上河圖”的美譽,擁有長秋山、牧馬山兩道天然生態屏障,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6%,是全國綠化模范縣、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環保模范縣,正在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目前,新津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和“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的重大部署,大力推進天府新區建設,加快構建以新材料產業為核心,以突出“大物流、大旅游、大宜居”特征的現代服務業為先導,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縣域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構筑高端產業、生態宜居、自主創新“三個高地”,努力在全市中遠郊地區率先初步實現城鄉一體化,成為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先行區。1、行政區域、人口新津縣屬成都市轄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全縣幅員面積330平方公里,轄11個鎮(五津、花橋、金華、興義、安西、新平、永商、鄧雙、普興、花源、方興)1個鄉(文井),縣人民政府駐五津鎮。人,占35.0%;農業人口200252人,占65.0%;男性人口152230人,女性人口155795人。全年出生人口2746人,出生率8.97‰;死亡人口2194人,死亡率為7.17‰,自然增長率為1.80‰。全縣計劃生育率為90.24%。2、經濟狀況201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1%。其中:一產業增加值14.32億元,增長4.0%;二產業增加值97.95億元,增長16.9%;三產業增加值57.67億元,增長11.9%。三次產業比重8.4:57.7:33.9,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2.4%、69.5%、28.1%。2012年全縣累計完成民營經濟增加值127.38億元,同比增長17.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75.0%。一產業民營經濟增加值6.11億元,同比增長15.9%;二產業民營經濟增加值86.69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工業企業民營經濟增加值80.12億元,占全口徑工業增加值的90.5%,同比增長19.7%;三產業民營經濟增加值34.58億元,同比增長15.8%。年末全縣從業人員(按常住人口統計)20.34萬人,其中一產業從業人員5.30萬人,二產業從業人員7.22萬人,三產業從業人員7.82萬人。再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全縣城鎮新增就業3289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新增轉移就業5233人,城鄉失業人員再就業50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6%。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0%。其中,食品上漲3.9%,衣著上漲11.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9%,交通和通訊下降0.7%,居住價格上漲2.0%。3、工業現狀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8.5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86.43億元,實現增加值79.15億元,增長19.4%;其中主導產業產值257.09億元,增長20.2%。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8.77%。主要產品產量:配合飼料113.3萬噸,增長23.6%;玻璃制品7.4萬噸,增長6.4%;肥皂及合成洗滌劑15.8萬噸,下降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275.14%。資產負債率68.3%,總資產貢獻率12.22%。實現利潤14.67億元,增長33.0%;實現利稅26.95億元,增長51.1%。園區實現工業增加值66.74億元,增長23.1%,工業集中度由上年的83.5%提高到84.3%。4、農業現狀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39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農業產值10.04億元,同比增長4.7%。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6181公頃,油料面積4419公頃,蔬菜面積4535公頃。全年糧食產量107522噸,比上年減少5.2%;油噸,增長1.5%。2012年全縣畜牧業實現產值14.29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增加值5.96億元,增長1.9%。全年出欄生豬39.03萬頭,下降2.3%;出欄家禽1527萬只,增長1.3%;肉類總產量57487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水產品產量12303噸,增長4.7%。新型農業發展加快。全縣農產品精深加工率達到38.9%,精深加工產值達到67.07億元,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面積達到1萬畝。全年引進示范推廣新技術20項,建成萬畝特色產業高效示范片2個,建成萬畝糧油高產示范片1個。發展社會化農業專業服務機構40個。5、文化教育2012年全縣有小學16所,普通中學16所。年末在校中小學生數29498人,其中小學13539人,初中9322人,高中6637人。中小學專任教師2161人,其中小學910人,初中763人,高中488人。全縣普通高中招生2366人,初中招生2878人,小學招生2319人。6、衛生、文化和體育2012年末全縣衛生機構2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1個。各類衛生機構床位數1932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882張。衛生技術人員197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45人,注冊護師、護士792人。全年孕產婦死亡率為0,嬰兒死亡率5.33‰。(一)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規劃本項目位于新津縣的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是成都市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規劃的13個市級戰略功能區之一,包括普興鎮、金華鎮、鄧雙鎮部分區域,總體規劃面積33km2,重點發展以硅材料、高性能纖維、稀土材料為主的成都新材料產業,包括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軌道交通新材料產業、電子信息材料產業以及其它新材料產業。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包括岷江西岸工業區(生產制造Ⅰ區,面積材料產業功能區總體規劃》(2010年10月本成都市新材總面積33km3,分為三期建設,其中,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I區(生產制造Ⅰ區,面積5.67km2)已經基本建成,該區域內分布有精細化工企業、多晶硅生產企業、芳綸纖維生產及其制品項目,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II區(生產制造II區6.56km2)正在實施。目前確定的新材料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輻射力的新材料產業體系為核心,發展產業高端整個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在功能結構上確定為“一心兩軸三區”。其中,一心是集總部、研發、辦公、會議展覽為一體的總部研發區,作為整個功能區的中心。兩軸分別是沿貨運大道展開的現代產業功能軸和依托普興、岳店組團之間水體沿東北—西南方向展開的生活配套功能軸。三區分別是產業功能區內按照功能分為生產制造區、貿易博覽區和生活配套區三部分。在整個功能區的內部交通組織上,則按照“五橫八縱”的路網骨架進行。“五橫”為第二繞城高速及4條東西向穿越規劃區主干路,主要聯系花源鎮、新津老城區等。“八縱”為成雅高速及7條南北向主干道,主要聯系成都、眉山等地。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入駐企業(項目)70余個,總投資逾300億元。目前已建成5.67km2,并已成為科技部國家高性能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之一。天威四川硅業公司3000噸/年太陽能多晶硅生產線已建成投產;中藍晨光1000噸/年特種纖維生產線基本建成;昊成科技環保材料及催化劑項目即將全面開工,等等。2010年,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實現產值90億元。2011上半年,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8.89億元,同比增長20.9%。經過3年的發展,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的產業聚集發展效應正在顯現。(二)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規劃環評情況2011年7月,成都市環科院編制完成《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①鼓勵進入規劃區的行業: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成辦發[2010]66號<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成都市工業重點產業發展規劃2010年調整方案》的通知>中規定的重點發展項目。文件中明確:“將新津縣布局為新材料核心發展區,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合成樹脂(塑料)及制品、硅鋰材料及制品、稀土材料及制品、其他新材料及制品”。②限制和禁止進入規劃區的行業: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界定的限制類、淘汰類項目;清潔生產水平不能達到行業清潔生產標準二級標準要求或低于全國同類企業平均清潔生產水平的項目;禁止引入單位產品耗水量大、水的循環使用率及重復使用率過低,高的企業;禁止引入廢水、廢氣污染嚴重的企業。潔生產水平必須達到國內同行業平均水平,物耗、能耗、水耗等應當滿足相關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指南中的二級水平”。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1、現狀監測為了解本項目所在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現狀,本項目于2014年4月28日~5月4日對成都友日久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膠粘帶系列產品及相關產品產業化項目所在地大氣環境質量進行了現狀監測。根據項目特征污染物排放情況,于2014年6月18-19日對項目所在地VOC指標進行了現狀補充監測。監測項目:SO2、NO2、PM10、TVOC監測點位:共布設一個監測點,位于項目所在地。監測時間及頻率:常規指標監測時間為2014年4月2日~2014年4月4日連續3天;按照GB3095-1996的要求和規定測定小時及日均濃度。特征污染物TVOC監測時間為2014年6月18-19日。監測方法:按國家規定標準監測方法進行2、現狀評價采用單因子指數法對大氣環境現狀進行評價,計算式如下:式中:Pi——i種污染物的單項評價指數;Ci——i種污染物的實測平均濃度,mg/m3;Si——i種污染物的評價標準,m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表3-1大氣環境現狀監測結果及評價表12341234地2014年4月22014年4月4表3-2TVOC監測數據現狀評價-評價結果表明,監測期間大氣中常規污染物NO2、SO2的小時均值濃度、可吸入顆粒物的日均濃度均低于《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TVOC滿足《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中標準要求。因此,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較好,有較大的環境容量。為了解本項目最終受納水體——岷江的水質質量現狀,委托新津縣環境監測站于2014年4月對項目所在區域的地表水環境現狀進行監測。1、現狀監測監測項目:氨氮、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石油類、總磷共計5項水質參數。監測斷面:新津縣紅巖污水處理廠排入岷江的污水排放口上游和下游共設置2個取樣斷面,見附圖。具體為:1#斷面:紅巖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上游500米;2#斷面:紅巖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下游3000米;采樣時間及頻率:連續三天,每天一次取樣采樣及監測方法: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推薦的方法進行。本次地表水現狀監測結果如表3-3、3-4。執行標準: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域標2、現狀評價項目評價采用單項標準指數法。一般污染物標準指數法表達式為:式中:Si,j-污染物i在j點的污染指數;Ci,j-污染物i在j點的實測濃度值(mg/LCSi-污染物i的評價標準(mg/L)。濃度(mg/LT-水溫(℃)。當單項評價標準指數>1,表明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表3-5地表水環境現狀評價表(Si)NH3-N由表3-5可知,監測期間,項目污水處理廠尾水排口上游500m處、尾水排口下游3000m各監測指標Si值均小于1,均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的要求,表明本區域地表水水質良好。1、現狀監測為了解本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本次環評引用新津縣環境監測站于2012年10月10日~2012年10月12日對項目所在區域開展地境質量現狀監測。。2012年10月至今,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并無大的環境變化,故引用的監測資料可代表本項目環境概況。監測項目:pH、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硬度、鎘、砷、六價鉻、鉛、汞、鐵。等共10項。監測點位:項目所在地地下潛水層上游設1個取樣點,項目場地設1個取樣點,項目所在地地下潛水層下游設1個取樣點,具體點位見表3-6。表3-6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點布設情況表資料數據統計結果如表3-7。表3-7地下水環境現狀統計表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出mg/L;六價鉻0.004mg/L;汞0.00005mg2、現狀評價評價采用單項標準指數法。(1)一般污染物標準指數法表達式為:式中:Si,j-污染物i在j點的污染指數;Ci,j-污染物i在j點的實測濃度平均值(mg/LCSi-污染物i的評價標準(mg/L)。(2)pH值標準指數用下式計算:當pH≤7.0時,pH>7.0時,式中:pHj-pH實測值;pHsd-pH評價標準的下限值;pHsu-pH評價標準的上限值。(3)DO的標準指數用下式計算:當DOj≥DOs時,當DOj<DOs時,式中:DOf-飽和溶解氧濃度(mg/LDOs-溶解氧的評價標準(mg/LDOj-j取樣點水樣溶解氧濃度(mg/LT-水溫(℃)。當單項評價標準指數>1,表明該水質參數超過了規定的水質標準。表3-8地下水環境現狀評價表(Pi)///////////////②檢出限:鐵0.03mg/L;鉛0.02mg/L;鎘0.005mg/L;六價鉻0.004mg/L;汞0由表中可見:監測期間,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監測斷面所監測的因子中鎘、砷、鉛、汞、鐵均未檢出,其他監測指標Pi值均小于1,均能達到《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1993)III類水域標準的要求,表明區域地下水水質良好。1、現狀監測為了充分了解本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本次環評委托新津縣環境監測站開展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新津縣環境監測站于2014年5月4日對本項目擬建廠址四周環境噪聲進行了監測。監測點位:沿廠界設4個噪聲監測點,噪聲監測點位置分布詳見表3-9及監測項目:LAeq監測時段:2014年5月4日,監測一天,晝夜各一次監測方法:按國家規定標準監測方法進行。2、現狀評價本次噪聲環境現狀監測統計評價結果見表3-9。表3-9噪聲環境現狀監測結果統計表從表中可見:監測期間各監測點晝間、夜間噪聲均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3類標準的要求,區域聲學環境質量良好。本項目所在區域內自然生態已被人工生態所代替,以城市生態系統為主。自然景觀應為常綠闊葉林,大部分植被為次生林和人工林。項目影響區域無珍稀、瀕危野生動、植被分布。項目擬選址于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新材大道以東、新材三十路以北、林海電子西南面。本項目的環境保護目標為項目周圍的散居農戶、中糧基地、怡寶純凈水以及項目所在地的大氣、地表水、聲學環境。1、環境空氣項目施工期和運營期大氣環境保護目標為項目評價范圍內環境空氣,環境空氣應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2、地表水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水經市政污水管網排入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最終排入岷江,因此本項目運營期地表水保護目標為岷江。3、地下水地下水環境保護目標為項目影響區域,項目所在地地下水環境質量應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4、聲環境聲環境保護目標為項目所在地周圍200m范圍,項目所在地聲學環境質量應符合《聲環境噪聲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要求。項目外環境關系和保護目標見表3-10,項目外環境圖見附圖。表3-10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北東東南南境西境/準境1.大氣: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NO2(mg/Nm3)PM10(mg/Nm3)2.地表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域標準NH3-NIII類標準1pH*7鎘2數839汞4鐵鎳5鉛6砷4.聲環境:環境噪聲標準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1.一般廢氣:《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二級標準/鍋爐煙氣: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4表2中新建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4放揮發性有機物VOC參照廣東省《包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限值總VOCS:2mg/m32.廢水:水污染排放標準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NH3-N*8注:*參照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3.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各階段限值,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l2348-2008)3類標準4.固體廢棄物:固體廢棄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指標》(GB18597-2001)及“關于發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等3項國家污染物控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1)廢水總量控制指標本項目廢水經廠區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進入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處理,經處理達尾水排入岷江。根據《主要水污染物總量分配指導意見》(環發[2006]189號),項目廢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納入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總量指標,區域不新增廢水總量控制指標。本評價僅計算項目達到三級標準(排入新津紅巖污水處理廠)和一級A標準(排入岷江)的COD和NH3-N量,供環保行政管理部門審定。排入市政污水管網:COD≤4.54t/a、氨氮≤0.38t/a;紅巖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岷江:COD≤0.63t/a、氨氮≤0.06t/a.(2)廢氣總量控制指標項目廢氣總量控制指標設置為SO2、NOX、TVOC,廢氣總量控制指標由1.33t/a、TVOC≤16.72t/a。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施工期主要建設工藝為基礎開挖、主體修建、內外裝飾、設備安裝等。項目施工期的工藝流程及產污情況見框圖5-1。圖5-1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位置圖項目利用外購薄膜、膠粘劑等原料,經涂布、烘干、分切等工序生產工業封箱膠粘帶、環氧類特種膠帶;利用外購的LLDPE母料、PIB母料,采用流延法生產纏繞膜。1、工業封箱膠粘帶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分析暫存于相應的車間,備用。各車間單獨分割出相應的原料堆場。外購水性壓敏膠,進廠后泵入膠罐暫存,備用。②紙芯加工:紙芯內芯的白紙外委加工,噴涂友日久公司的商標,回廠后在分切車間暫存、備用。紙芯外芯的白紙僅作包裝,不需進行預處理。茶版紙正反兩面涂膠,將內芯、外芯白紙粘合在茶版紙兩面,在卷紙機上卷成紙芯,備用。白乳膠含聚乙烯醇55.1%、去離子水44.9%,在涂膠過程中去離子水揮發,聚乙烯醇屬于無毒無害環保型粉末狀固體。因此在自然干化工程中揮發的氣體成分為水蒸氣。③涂布車間:據客戶需求,部分產品需在BOPP薄膜上噴涂產品logo,噴涂工序在涂布車間完成。項目使用醇溶性油墨,溶劑為工業乙醇,比例約為將膠罐中的水性壓敏膠泵至涂布車間,經涂布機將膠涂刷在BOPP膜上,經烘干后,經設備自動收卷成半成品。項目配備1臺4t/h燃氣鍋爐,利用蒸汽作為烘干熱源。蒸汽在熱交換器內加熱熱風,利用熱風與施膠后的薄膜直接接觸烘干。生產中的冷凝水全部返回鍋爐房,補充鍋爐給水使用。油墨廢氣中主要成分為乙醇、醋酸丁酯等,涂布和烘干廢氣中主要含有少量氨氣及有機廢氣、水蒸氣。④分切:半成品用推車送分切車間,將膠帶卷在加工成型的紙芯上,分切成客戶需要的規格,即為成品。裝箱入庫。圖5-2工業封箱膠粘帶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由于本項目使用的白乳膠為無毒無害環保型聚乙烯醇,在施膠、粘合、卷制等工序揮發的物質是水蒸氣。醇溶性油墨噴涂后產生的油墨廢氣中主要含有機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后經15m排氣筒排放;涂布、烘干工業產生的廢氣主要是含有少量氨氣及有機廢氣、水蒸氣,項目使用水溶性壓敏性膠,經水浴(水膜除塵器)后采用活性炭吸收后由15m排氣筒排放。車間設備運行噪聲及分切時產生的噪聲;分切時產生的邊角余料。2、環氧類特種膠帶工藝流程及產污分析環氧類特種膠帶生產工藝流程與工業封箱膠粘帶流程相同,區別是原料不同。該類產品使用BOPP薄膜和環氧樹脂類膠粘劑。其產品廣泛用于電氣、造船、汽車等領域,具有絕緣、耐腐蝕、耐熱等特點。由于本項目使用的白乳膠為無毒無害環保型聚乙烯醇,在施膠、粘合、卷制等工序揮發的物質是水蒸氣。醇溶性油墨噴涂后產生的油墨廢氣中主要含有機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后經15m排氣筒排放;涂布、烘干工業產生的廢氣主要是含有機廢氣,采用活性炭吸附后經15m排氣筒排放。車間設備運行噪聲及分切時產生的噪聲;分切時產生的邊角余料。圖5-3環氧類特種膠帶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3、纏繞膜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分析項目以LLDPE母料、PIB母料為基材,采用流延法生產纏繞膜。其產品可用于電子、化工、食品、機械等行業,應用范圍廣泛。項目采用3000mm三層共擠流延薄膜生產線,該生產線具有以下特點:擠出塑化系統:自主研發的擠出塑化系統,具有更優秀的塑化效果,保證了客戶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能耗。精密的不停機過濾系統:超大過濾面積的快速不停機過濾裝置和轉盤式恒壓不停機過濾裝置,提高了產品的成品率。快速精確冷卻定型系統:薄壁、大流量、交叉雙流道、大直徑快速冷卻定型輥,精確的自動溫控補水系統,確保了產能的提高和質量的穩定。可調節風量的鷹嘴式風刀,能夠上下調節,并附帶有特殊結構的冷卻軟風箱,可旋轉角度調節的清潔輥,充分滿足各種產品的工藝需求。全自動雙工位收卷系統:圓盤式的雙工位收卷站能自動地快速轉換工作,巧妙的氣動機械自鎖機構,提供了精確和穩定的收卷張力,確保高速生產下高品質薄膜的收卷。人性化的操作控制系統:自主研發的數字總線控制系統,簡化了操作程序,合理配備世界一流的電控元件,整線運行可靠精確,操作直觀簡便。圖5-4三層共擠流延薄膜生產線實例圖項目纏繞膜生產工藝流程如下:①備料:外購袋裝LLDPE母料、PIB母料,進廠后在纏繞膜生產車間內暫②紙芯加工:纏繞膜紙芯在分切車間加工,加工工藝參考工業封箱膠粘帶紙芯加工工藝。③擠塑、冷卻:人工將LLDPE母料、PIB母料倒入各自料斗,計量加入擠塑機。項目采用三層共擠設備。物料采用電加熱,溫度250~280℃。熔融態的物料在冷卻輥筒表明形成薄膜,收卷后成半成品。項目采用水冷,冷卻溫度20~30℃,冷卻水在輥筒內部與物料進行熱交換,冷卻水循環利用。聚乙烯和聚異丁烯加熱到150℃~250℃時熱解產物有酸、酯、不飽和烴、過氧化物、甲醛、有機酸、CO等有機廢氣,熱解率約為0.01%。④分切:半成品用推車送分切車間,將薄膜卷在加工成型的紙芯上,分切成客戶需要的規格,即為成品。裝箱入庫。電水電水圖5-5纏繞膜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環節圖LLDPE母料、PIB母料為均勻狀顆粒,在人工倒料過程中不會產生粉塵。冷卻擠膜為間接冷卻,冷卻水循環利用不排放;由于本項目使用的白乳膠為無毒無害環保型聚乙烯醇,在施膠、粘合、卷制等工序揮發的物質是水蒸氣;LLDPE母料、PIB母料采用電加熱時將熱解出少量無組織排放有機廢氣;噴涂產生的油墨廢氣經活性炭吸附后經15m的排氣筒排放;車間設備運行噪聲及分切時產生的噪聲;分切時產生的邊角余料。4、生產輔助工序流程及污染物產生環節項目鍋爐補水需進行軟化,采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的鹽分。離子交換樹脂需定期采用酸堿進行再生,將產生酸堿廢水。(一)施工期污染物產生種類(2)廢氣:揚塵、廢氣;(3)噪聲:施工機械噪聲、車輛噪聲;(4)固廢: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二)運營期污染物產生種類項目運營期各生產工序產生的污染物如下:(1)廢水項目運營期排水包括生產廢水、清凈下水和生活污水。生產廢水:涂布機涂膜頭清洗廢水、工業封箱膠帶生產烘干尾氣水膜除塵器廢水、軟水制備樹脂再生廢水。清凈下水:蒸汽冷凝水、、鍋爐清洗廢水、共擠設備冷卻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量約32m3/d。食堂含油廢水經隔油后,與其他生活廢水一并經預處理池處理滿足紅巖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標準。(2)廢氣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包括燃氣鍋爐煙氣、生產中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的有機廢氣VOC、油墨廢氣、涂布工序烘干尾氣、食堂油煙。涂布機、卷管機、彩印機、分切機、切紙機、三層共擠流延膜生產線、泵等生產設備,以及鍋爐等輔助動力設備運行時發出的噪聲,根據同類企業類比調查,其噪聲值在70~90dB(A)之間。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廢邊角料、廢油墨桶、設備清洗沉淀物、預處理池處理污泥和生活垃圾。(一)水平衡本項目用水包括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項目水量平衡圖見圖5-6。年用水量為6.5萬m3。纏繞膜生產線冷卻水約3120m3/d,利用成套生產線設備自帶冷卻水循環系統。消防一次用水量288m3,不計入年耗水總量。(2)生活用水:本項目生產工人370人,項目生活用水量為40m3/d。損耗3.6損耗3.68預處理池達標排放(二)物料平衡本項目物料平衡見下表:表5-1工業封裝膠粘帶物料平衡表表5-2環氧類特種膠帶物料平衡表表5-3纏繞膜物料平衡表(一)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施工期廢水施工期施工人員最大約100人左右,按每人每天產生生活污水0.05m3計,日排放生活污水5m3/d。項目所在區目前已建成市政污水管網收集及處理系統。生活污水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紅巖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施工廢水主要來源于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攪拌、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沖洗和管道閉水試驗等,主要含泥砂,pH值呈弱堿性,并帶有少量油污。施工廢水10m3/d,主要建設單位需在廠區設置臨時隔油池和沉淀池,經隔油池、沉淀處理后循環使用。在本項目開挖過程中,將會抽取地下水進行降水,主要采用降水井降水,抽出的地下水采用管道收集,并經設置的臨時沉淀池處理,作為施工用水。2、施工廢氣施工期開挖、回填、道路澆注、建材運輸、露天堆放、裝卸和攪拌等過程會有揚塵產生。根據類比調查,揚塵濃度約為3.5mg/m3,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因屬低矮排放源,影響范圍小,時間較短,隨施工結束后消除。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需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要求,采取封閉施工現場、采用密目安全網、定期對地面灑水、對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時清除、施工現場主要場前一律清洗輪胎,用氈布覆蓋,并且在施工區出口設置防塵飛揚墊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減少了施工揚塵對環境空氣的影響。施工期還會產生機械燃油廢氣及裝修廢氣等。其特點是排放量小,且屬間斷性無組織排放,由于其這一特點,加之施工場地開闊,擴散條件良好,因此對其不加處理也可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在施工期內應多加注意施工設備的維護,使其能夠正常的運行,提高設備原料的利用率。在項目施工期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后,其施工期產生的廢氣濃度可得到有效控制,能夠實現達標排放。3、施工噪聲本項目在施工期間,本項目施工用機械設備有:混凝土振搗器、搖臂式起重機、裝載機、鋸切塑料板材的圓鋸機以及運送建材、渣土的載重汽車等,均屬強噪聲源,主要施工機械噪聲見下表:表5-1施工期作業主要設備噪聲建設單位需合理安排高噪聲施工作業的時間,夜間不進行打樁、風鎬等高噪聲機械作業,并減少用哨音調度指揮;在工地布置時,將攪拌機等高噪聲設備安置在離紅巖社區等敏感點相對較遠的位置。盡可能減少對周圍地區的影響。通過采取上述措施,施工期間場界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l2523-2011)標準要求。4、固體廢棄物施工期產生的建筑垃圾運至當地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場妥善處置。本項目在已征地范圍內新建生產廠房、倉庫、污水處理站等構筑物。項目新建構筑物建設所需的土石方開挖量較小,約0.4萬m3,挖出的土石方可用于廠區回填,可實現區域內的土石方平衡,無棄方及借方。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為施工現場的建筑廢物和工人生活垃圾,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建筑垃圾量較大(如水泥袋、鐵質棄料、木材棄料等)。施工單元需在場地內設置臨時建筑廢物堆放場并進行密閉處理,并作好了地面的防滲漏處理;建筑垃圾除部分用于回收,剩余部分堆放達一定量時應及時清運到指定的城市建筑垃圾場處理;施工人員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應經過袋裝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運送到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理,可做到清潔處置。5、生態項目所在區域經過長期的人類活動,項目周邊環境已形成城市環境。施工期采取嚴格限制施工活動范圍,對產生的挖方回填,施工建筑垃圾采取及時清運,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環評要求,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需同步開展施工環境監測工作。(二)營運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1、廢水排放情況及治理項目運營期排水包括生產廢水、清凈下水和生活污水。生產廢水:涂布機的涂膜頭需定期用清水清洗,去除涂布頭上凝固的膠,清洗周期約2個月一次。項目基本采用的是水性膠,可直接用水擦洗。清洗廢水經廢水儲罐收集、沉淀后,循環利用,少量排放。清洗廢水約1m3/洗廢水收集罐,容積3×1m3,排放量約0.3m3/次,排入預處理池處理后進入污工業封箱膠粘帶生產涂布烘干工序產生的尾氣中主要氨、TVOC、水蒸氣及少量壓敏膠顆粒物等,亞敏膠是水溶性的,考慮使用水浴(水膜除塵器)吸收后采用活性炭吸收后經15m的排氣筒排放,水浴每天補充水量約10m3/d。根據錦江區監測站于2014年4月對現位于錦江區潘家溝村的成都友誼包裝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屬于福建省友誼膠粘帶集團有限公司在成都投資的公司之一,該公司現有制膠生產工序,除此外其余生產內容與本項目基本一致)的廢水監測值,水質濃度為:PH7.56、SS102m3/L、COD129m3/L、NH3-N0.487m3/L、石油類0.47m3/L、BOD533m3/L、TP0.8m3/L、色度灰白色,由于該廠現有制膠工藝,廢水采用多級絮凝沉淀后排入預處理池處理達《污水綜合排該工藝產生的廢水應好于現成都友誼包裝實業有限公司廢水水質,類比該廠現有處理工藝,水浴廢水采用絮凝沉淀池過濾后,排入預處理池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后排入園區市政管網。軟水制備產生的樹脂再生廢水主要污染物為SS、鹽類,呈排放量約為1.2m3/次,經沉淀后排入預處理池處理。清凈下水:生產中共擠設備冷卻水全部新建循環水池,經冷卻后循環使用不排放;鍋爐房蒸汽冷凝水收集收全部返回鍋爐房補充鍋爐用水,鍋爐補水循環使用,反復多次使用后,鹽分增高,需用酸進行除垢,主要污染物為pH、鹽類、SS,排放量約0.4m3/次,經沉淀后作為清下水排入雨水管網。生活污水:項目生活污水主要源自食堂廢水和衛生間盥洗污水,污水排放量為32m3/d。食堂含油廢水經隔油后,與其他生活廢水一并經預處理池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經園區污水管網進入紅巖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最終排入岷江。表5-5項目廢水污染物排放量13/次23/d3/d34/0收集后全部返回鍋爐房補充鍋5/063/d3/d78經預處理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本項目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見下表:表5-6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涂布后烘干尾氣水膜3/d度5--度3度2---2、地下水污染途徑及防治措施(1)地下水污染途徑本項目用水采用園區自來水系統供給,項目產生的清下水收集于廠區設置的清下水收集池,部分用作廠區及園區道路灑水,多余水經雨水管網排放。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經廠區處理后通過市政污水管網排入紅巖污水處理廠,最終排入岷江。項目的給排水均不會與地下水發生直接聯系,故本項目的建設基本不會對地下水水位造成明顯影響。本項目的建設僅有可能對地下水的水質造成污染物進入地下水的途徑主要是由降雨或廢水排放等通過垂直滲透進入包氣帶,進入包氣帶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下經吸附、轉化、遷移和分解后輸入地下水。根據工程所處區域的地質情況,本擴建項目可能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危廢暫存庫、生活污水預處理池等污水下滲對地下水造成的污染。(2)防治措施為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本項目采取了分區防滲的措施,項目將全廠建構筑物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以及非防滲區三類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域:重點防滲區域:機修房、危廢暫存庫、預處理池、儲罐區,各單元防滲層一般污染區各單元防滲層滲透系數≤10-7cm/s;非防滲區:綜合樓、門表5-7廠區內分區防滲要求采用高防滲水泥混凝土防滲,防滲系數采用水泥混凝土防滲,防滲系數不低于-8cm/s在采取上述防滲、防腐處理措施后,項目對地下水水質基本不會造成明顯3、廢氣排放及治理措施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包括油墨廢氣、涂布烘干廢氣、纏繞膜生產加熱廢氣、生產過程中無組織排放的VOC、鍋爐煙氣、食堂油煙。(1)油墨廢氣本項目采用醇溶性油墨,加入工業乙醇稀釋,比例約為10:3。噴涂后油墨廢氣將揮發有機廢氣(主要成分為乙醇、醋酸丁酯等,以TVOC計),TVOC具有強揮發性,一般情況下TVOC在自然風干的過程中只釋放總量的60%,VOC產量約為2.496kg/h、5.99t/a。彩印機上方設置集氣罩,集氣效率不低于排放量設計為30000m3/h,吸附后排放濃度約為4.07mg/m3,排放量為0.12kg/h、0.294/a,滿足廣東省《包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中VOC排放標準(最高允許排放濃度50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3.78kg/h)。項目在卷管、彩印車間(車間三)設置1根15m的排氣筒。(2)涂布、烘干廢氣工業封箱膠帶生產涂布、烘干均將揮發廢氣,主要成分為氨氣及有機廢氣、水蒸氣,一般情況下TVOC在烘干過程中可釋放總量的80%,VOC產量約為19.76kg/h、47.42t/a。廢氣經集氣罩集氣后處理,集氣罩集氣效率不低于98%。項目使用水溶性壓敏性膠,廢氣經水浴(水膜除塵器)后采用活性炭吸收后由15m排氣筒排放。情況下TVOC在烘干過程中可釋放總量的80%,VOC產量約為119.31kg/h、286.34t/a。廢氣經集氣罩集氣后處理,集氣罩集氣效率不低于98%,廢氣經活性炭吸收后由15m排氣筒排放。有機廢氣進入活性炭有機廢氣處理系統,廢氣中VOC量為132.28kg/h,327.08t/a,采用兩級活性炭吸附,吸附處理效率不低于98%。項目在涂布車間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標準》中VOC排放標準(最高允許排放濃度50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3.78kg/h)。(3)鍋爐煙氣項目設1臺4t/h蒸汽量的燃氣鍋爐,天然氣燃燒將產生鍋爐煙氣。項目天然氣使用量為71.32萬m3/a,根據《環境保護實用數據手冊》(胡名操主編),燃氣鍋爐產生1t/h的蒸汽的煙氣產量約為2300m3/h。本項目所產蒸汽量4t/h,煙氣量約為9200m3/h,折合標準狀態下煙氣量為5938Nm3/h。煙氣中主要污染物為NOx、煙塵和SO2,由于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蒸汽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能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4表2中燃氣鍋爐污染物要求。根據四川省環統數據,燃燒每百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