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考試大綱_第1頁
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考試大綱_第2頁
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考試大綱_第3頁
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考試大綱_第4頁
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考試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章近五年考情分析】

涉及題型和數量

總計考題

年度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分數

考分總數

/分數分數

2012年5分43道/3分1道/2分

2011年5分43道/3分1道/2分

2010年5分43道/3分1道/2分

2009年5分43道/3分1道/2分

2008年5分43道/3分1道/2分

【本章教材結構】

「效ffl不可分地

rI

,如抗S與妙則政懿]取得歷年競例

[提供目的宏盈砒

<r

夕做應

與^?m?

I蟻笳環公

11經齊疲動與失街

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財政資凝造職能

I財政的蹄一財政收入分部睢

I桀楣定赫

【2013年本章教材變化】

1.刪除“構建我國公共財政體系”

【本章內容講解】

第一節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

本節考點:

1、公共產品的4個特征

2、市場失靈的表現

本節內容:

公共財政的理論基礎是“公共產品”和“市場失靈”理論。

一、公共產品的概念和特征

1、含義:

美國經濟學家薩謬爾森的定義:

純公共產品是指這樣的產品,即每個人消費這種產品不會導致他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減少。

如:國防、環保、防疫、行政管理等。

2、特征:

特征?一公共產品私人產品

效用不可分割性可分割性

受益非排他性(核心特征)排他性

取得方式非竟爭性(核心特征)竟爭性

提供目的非盈利性盈利性

具體理解如下: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公共產品是向整個社會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與消費的特點,其效用為整個社會的成員所共同享

有,不能將其分割為若干部分,分別歸個人或社會集團享用。

依據受益范圍的大小,可以將公共產品區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的公共產品。

2.受益的非排他性。

某個人或集團對公共產品的消費,并不影響或妨礙其他個人或集團同時消費該公共產品。也不會

減少其他個人或集團消費該公共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管是否付費,都會消費而且

必須消費這種物品。

3.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某一個人或經濟組織對公共產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礙其他人或組織同時享用。即增加一個消費

者,其邊際成本等于零。如國防,航海中的燈塔。

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提供公共產品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追求社會效益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產品的上述四個特征是密切聯系的,其中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與取得方式的非競爭

性。

注意〃混合產品〃的概念,比如教育。

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的區別主要是消費該產品的不同特征,并不是指產品的所有制性質。

公共產品的特征決定了市場在提供公共產品方面是失靈的,它必須由政府提供,因此,這就決定

了政府財政支出的范圍。

【例題:2012單選】某個人或集團對公共產品的消費,并不影響或妨礙其他個人或集團同時消

費該公共產品,這是公共產品的特征之一,通常稱為O。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D.提目的的非盈利性

【答案】B

【例題:2012年多選】公共產品所具有的特征中占據核心地位的有O,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收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D.提供目的的非營利性

E.外部效應

【答案】BC

【例題:2011年單選】關于公共產品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公共產品效用可以分割

B.居民不付費便不能享用公共產品

C.增加一個消費者,公共產品的邊際成本等于零

D.公共產品的提供應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答案】C

二、市場失靈與公共財政

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市場失靈”是財政存在的前提,從而也決定了財政的職能范圍。

市場失靈表現在許多方面:

1.公共產品缺失

2.外部效應

外部效應是指私人費用與社會費用之間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之間的非一致性,其關鍵是指某個

人或經濟組織的行為活動影響了他人或經濟組織,卻沒有為之承擔應有的成本或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C

補:從定義中可看出,外部效應分為兩類

(1)正外部效應:某個人或經濟組織的行為活動使得其他人或經濟組織受益,但沒有得到相應

的補償,則稱之為正外部效應。對于具有正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由于得不到合理收益而會出現供

應短缺,即供不應求。

(2)負外部效應:某一個人或經濟組織的行為活動使得其他人或經濟組織受損,但沒有承擔相

應成本,則稱之為負外部效應,對于具有奐外部效應的物品或服務,由于無需支付必要的成本,會造

成過度生產,出現供過于求。

3.不完全競爭

4.收入分配不公

5.經濟波動與失衡

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分配的范圍是以“市場失靈”為標準,是以糾正和解決“市場失

靈”這一問題來界定的。

【例題:2011年單選】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資源配置方面起主導作用的是()。

A.政府

B.市場

C.計劃

D.財政

【答案】B

【解析】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資源配置方面起主導作用的是市場

【例題:2007、2008年單選】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決定財政職能范圍的是

A.政府意志

B.價值觀念

C.市場失靈

D.經濟狀況

【答案】C

【例題:2010年單選】個人或經濟組織的行為活動影響了他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卻沒有為之承

擔應有的成本或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稱為。。

A.成本收益不協調

B.不完全競爭

C.外部效應

D.經濟失衡

【答案】C

【例題:2004年、2008年多選】市場失靈主要表現在()等方面。

A.公共產品的缺失

B.外部效應

C.充分競爭

D.收入分配不公

E.經濟波動與失衡

【答案】ABDE

【本節重要考點總結】

(<效用不可分攤

.取得方式非競爭性

提供目的耀利性

)(

'外獻

公共產品與公共財政理論市坳局與公共財政,不完全競爭

收入分S!不公

I經濟波動與失街

k

第二節財政職能

本節考點:

1、財政職能三大職能:財政資源配置職能、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職能。

2、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必要性、方式、范圍、主要內容

3、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目標、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內容,社會公平準則的含義

4、經濟穩定職能的衡量指標、主要內容

本節內容:

財政職能體現財政的本質要求,可以概括為:資源配置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經濟穩定職能。

【例題:2009年多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職能有()。

A.資源配置職能

B.經濟穩定職能

C.對外經濟平衡職能

D.充分就業職能

E.收入分配職能

【答案】ABE

一、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

(一)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含義

1、資源配置是通過對現有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調配,實現資源結構的合理

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獲得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財政資源配置也可稱為是政府資源配置:

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計劃配置在整個社

會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起主導作用的是市場配置。

財政資源配置指政府決定提供某種公共產品并為之提供資金的職責,主體是政府。資源配置效率

和生產過程效率的統一表現為現實中的效率。

3、財政資源配置的必要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之所以必須進行財政資源配置,兩個原因:

一是許多社會公共需要和公共產品是無法通過市場來提供和滿足

二是市場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經濟活動主體往往容易從自身的當前的經濟利益出發,產生短期

行為,而市場提供的錯誤信息,往往又會使他們走入歧途,這樣必然會影響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

用。

【例題:2005年單選】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的是O“

A.計劃

B.市場

C.企業

D.政府

【答案】B

(-)財政資源配置方式(掌握)

財政資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決定方式和資金供應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政治程序。

公共產品的效率由資源配置效率和生產效率組成,資源配置方式實質上是財政運行機制。提高公

共產品的供給效率,實質上涉及政治體制的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的問題。

【例題:2005年單選】公共產品的效率由()組成。

A.生產效率和供給效率

B.社會公平效率和生產效率

C.資源配置效率和需求效率

D.資源配置效率和生產效率

【答案】D

(三)公共產品效率供給的難點。主要包括:

第一,公共產品偏好表達的困難。

第二,公共產品效率供給的困難。

(四)解決公共產品效率問題的基本途徑

?現公共產品資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徑是完善民主、科學的財政決策體制。包括:(1)決策者(領

導層)的選拔制度;(2)文官晉升制度;(3)決策信息的收集傳送制度;(4)公共產品的效率評估制

度;(5)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制度;(6)審計監督制度。

實現公共產品生芒效率的基本途徑是完善公共部門的組織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確保公共部門的

行為不偏離政府的意圖。

【例題:2008年單選】實現公共產品資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徑是()9

A.完善公共部門的組織制度

B.完善民主、科學的財政決策機制

C.完善所得稅制度

D.完善事業單位撥款制度

【答案】B

【例題:2004年單選】實現公共產品生產效莖的基本途徑是()o

A.完善公共部門的效率評估制度

B.完善公共部門的組織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

C.完善政府的收支制度

D.改變公共部門的壟斷性質

【答案】B

(五)財政資源配置的范圍

1、公共產品:國防、法律設施、環境保護、行政管理服務、基礎科學研究等。

2、準公共產品:如教育、醫療等。

3、天然壟斷行業的產品。

天然壟斷行業的產品有的可以通過財政進行資源配置,有的可以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但實行

政府管制。究竟采用何種方式,要以效率優先的原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例題:多選】以下屬于準公共產品的有()o

A.國防

B.法律設施

C.環境保護

D.高等教育

E.醫療

【答案】DE

(六)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主要內容

1.調節全社會的資源在政府部門和非政府

體現在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高低上

部門之間的配置

主要是通過稅收、投資、財政補貼和財政體制中的轉移支付

2.調節資源在不同地區之間的配置

等手段和政策來實現

3.調節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配置(1)調整投資結構

0調整國家預算支出中的直接投資

②利用稅收、財政補貼和投資政策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

(2)改變現有企業的生產方向,即調整資產的存量結構

利用稅收政策鼓勵企業兼并重組

【例題:2011年單選】財政在調整投資結構時發揮的財政職能是()。

A.收入分配職能

B.資源配置職能

C.經濟穩定職能

D.經濟發展職能

【答案】B

【解析】財政在調整投資結構時發揮的財政職能是資源配置職能

二、財政的收入分配職能

(一)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含義

收入分配的目標是寞現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

經濟公平: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平等競爭條件下由等價交換來實現。

社會公平:通常是收入差距維持在現階段各階層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圍內。

財政收入分配職能就是指政府在進行財政分配活動過程中,為了實現社會公平,而對市場經濟形

成的收入分配結構進行調整的職能。

【例題:2006年單選】履行財政分配職能的目標是()。

A.實現收入分配效率

B.實現收入分配公平

C.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D.實現公平競爭

【答案】B

(二)社會公平的準則

第一,保證生存權準則。

第二,效率與公平兼顧的準則。

第三,共同富裕準則。

(三)社會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第一,生產要素占有狀況的不公平

第二,制度不完善

第三,個人及家庭狀況的不同

(四)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實現

1、財政的收入分配范圍。

財政的收入分配范圍也就是社會公平的實施范圍。

社會公平的實施范圍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在效率的基礎上盡可能改善初始條件的不公平;

改善初始條件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條件;二是提供公平的公共勞務,如義

務教育、交通、農田水利建設等。

二是完善市場機制,盡可能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三是在個人偏好方面進行適當的干預。

【例題:多選】社會公平的實施范圍包括()。

A.干預市場機制

B.改善初始條件的不公平

C.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D.干預個人偏好

E.實施平均主義

【答案】BCD

2、財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財政的收入分配方式具體內容

(1)在組織財政收入時要考慮社會公平

(2)在安排財政支出時要考慮社會公平①在提供社會公共勞務時要考慮社會公平

②要構建效率市場的制度體系

③要不斷改善市場機制初始條件的不平等狀況

(3)要實行社會保障以利于社會公平的切實實現。

【例題:多選】財政實施社會公平主要包括的方面有()。

A.在組織財政收入方面

B.在安排財政支出方面

C.在實行社會保障方面

D.在發行國債方面

E.在實行財政體制方面

【答案】ABC

【例題:多選】財政在安排支出時要考慮社會公平,主要表現在()o

A.在提供社會公共勞務時

B.構建效率市場的制度體系

C.不斷改善市場機制初始條件的不平等狀況

D.實施政府采購時

E.安排購買性支出

【答案】ABC

(五)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主要內容

財政的分配職能主要是通過調節企業的利潤水平和居民的個人收入水平來實現的。

調節企業利潤水平。

財政收入分配職具體手段說明

能的主要內容

1.調節企業利潤(1)稅收手段、①征收消費稅剔除或減少價格的影響。

水平財政補貼

②征收資源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剔除或減少由于資源、

房產、土地狀況的不同而形成的級差收入。

③征收土地增值稅調節土地增值收益對企業利潤水平的影響

等。

(2)統一稅制,

公平稅負

2.調節居民的個(1)稅收手段①征收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稅一一縮小個人收入之間的差距

人收入水平

②征收財產稅、遺產稅、贈與稅--調節個人財產分布。

(2)轉移支付社會保障支出、救濟支出、補貼

【例題:2012單選】征收遺產稅所執行的財政職能是。。

A.資源配置職能

B.收入分配職能

C.經濟穩定職能

D.經濟發展職能

【答案】B

【例題:2007年多選】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實現途徑包括()<.

A.調節不同地區之間的收入水平

B.調節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收入水平

C.調節企業利潤水平

D.調節個人收入水平

E.充分利用“內在穩定器”的功能

【答案】CD

【例題:2007年單選】為剔除或減少價格對企業利潤的影響,應采取的財政政策是()。

A.征收增值稅

B.征收消費稅

C.征收企業所得稅

D.征收資源稅

【答案】B

【例題:2006年多選】財政調節居民個人收入水平的手段包括()。

A.征收增值稅

B.征收所得稅

C.征收遺產稅

D.社會保障支出

E.社會救濟

【答案】BCDE

【解析】財政分配職能主要是通過調節企業的利潤水平和居民的個人收入水平來實現的。影響居

民個人收入水平的包括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贈與稅、社會保障支出、救濟支出、補貼等。

增值稅不會影響居民個人收入水平。

三、財政的經濟穩定職能

(一)經濟穩定的含義

經濟穩定通常指:

經濟穩定的含義

標準

(1)充分就①有工作能力且②愿意工作的勞動者能夠找到工作,這里的“充分”就業,并不意味

業著就業人口的100%的就業,而是指就業率達到了某一社會認可的比率。

(2)物價穩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即只要物價上漲的幅度是在社會可容忍范圍內,比如年率在

定3%-5%,即可視為物價水平穩定。

(3)國際收經常性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支合計大體保持平衡,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國際收支平

支平衡衡是經濟穩定的一個重要內容和標志。

經濟穩定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穩定和增長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穩定是在經濟適度增長和發展中的穩定,即動態穩定,而不是靜

態穩定。因此,經濟穩定就包含有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內容,就是指要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的

發展。

增長是指一個國家的產品和勞務的數量增長,通常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及其人均水平

來衡量。

發展比增長的含義廣,是一個通過物質生產的不斷增長來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們的基本需要的概念,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包括消除貧困、失業、文盲、疾病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現象。

【例題:2011年、2003年多選】經濟穩定通常是指()?

A.財政收支平衡

B.信貸收支平衡

C.充分就業

D.物價基本穩定

E.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CDE

【解析】經濟穩定通常指: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

【例題:2010年、2003年單選類似,單選】經濟學中的充分就業是指()。

A.100%的就業水平

B.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家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

C.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能夠找到工作

D.在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就業達到一定的水平

【答案】C

【例題:2003年多選】反映經濟穩定的指標有()。

A.充分就業

B.物價穩定

C.財政收支平衡

D.信貸收支平衡

E.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ABE

【例題:2009年單選】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一國國際收支理想的狀況是()。

A.收大于支,迅速增加外匯儲備

B.支大于收;動用外匯儲備實現平衡

C.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支合計大體平衡

D.經常項目保持平衡,資本項目收大于支

【答案】C

(二)財政經濟穩定職能的主要內容

要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關鍵是做到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包括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

下面對財政在調節社會總量平衡方面的手段加以分析

1、通過財政預算收支進行調節一一逆經濟風向行事

國家預算收入一一是社會供給總量的組成部分

國家預算支出一一是社會需求總量的組成部分

(1)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實行國家預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結余政策進行調節一一緊縮性財政政

給時策,壓縮需求。

(2)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實行國家預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進行調節一一擴張性財政政

求時策,刺激需求。

(3)社會總供求平衡時國家預算應該實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2、通過制度性安排,發揮財政“內在穩定器”的作用。

內在穩定器是指財政收支制度設計具有對經濟總量自動調節的功能,即人們在設計財政收支制度

的時候,使財政收支的擴大與縮小與總需求和總供給呈相反方向的變化,以此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局

面。【如在經濟蕭條時期,工資收入降低,政府稅收減少,政府收入自動減少

內在穩定器調節表現具體內容

(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實行累進所得①當經濟過熱而出現通貨膨脹時,企業和居民收入增加,適

稅制用稅率相應提高,稅收的增長幅度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幅度,可以抑制經濟過熱。

②當經濟蕭條時,企業和居民的收入減少,稅收的降低幅度

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降低幅度,從而刺激經濟復蘇和發展。

(2)在支出方面,主要體現在轉移性支①當經濟高漲時,失業人數減少,轉移性支出下降,對經濟

出(社會保障、補貼、救濟和福利支出起抑制作用。

等)的安排上。

②當經濟蕭條時,失業人數增加,轉移性支出上升,對經濟

復蘇和發展起刺激作用。

【例題:2012、2010、2005類似單選】當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給時,財政預算應該采取的政

策是(

A.收支平衡政策

B.赤字政策

C.結余政策

D.積極財政政策

【答案】C

【解析】2005年、2010年考題

(1)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實行國家預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結余政策進行調節——緊縮性財政政

給時策,壓縮需求。

(2)社會總供給大于社會總需實行國家預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進行調節一一擴張性財政政

求時策,刺激需求。

(3)社會總供求平衡時國家預算應該實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例題:單選】內在穩定器是指()

A.財政收支制度設計具有對經濟總量自動調節的功能

B.最大特點在于借助外力產生直接調控的效果

C.使財政收支與社會總供求同向變化

D.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答案】A

【例題:2009年單選】財政“內在穩定器”在收入方面的調節,主要體現在()。

A.財政預算的調節

B.累進稅制的調節

C.財政補貼的調節

D.社會保障制度的調節

【答案】B

【例題:單選】內在穩定器中的財政支出的自動調節是指()的自動調節。

A.政府采購

B.購買性支出

C.財政補貼

D.轉移性支出

【答案】D

3、財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調節。

財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調節,主要是與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國際收支政策等方

面的政黃配合調節。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主要是松緊搭配的政策。財政政策的松緊主要是以預算規模的擴張與

收縮來衡量和判斷:貨幣政策的松緊主要以利率的下降與上升及信貸規模的擴張與收縮來衡量和判斷。

【本節重要考點總結】

,C桁Hh公共產品、準公期1品、天初玨療立的產品

財畋劃配逐刊「1.網節全社會的融在政商都門和拿政府超ri之間的配就

I主要內春2.詞節透涉在不砒區之間的配通

[[家電節麥源在國較濟各都n之間的配直

'目標,文尻公平分配

社會公平的年”效率與公平”的陽H

共同統毒財

J「在組繳H政牧人酎合虎社會公平

JH政的收人分配方式J在到W*政支出H*壽旗社會公

財政收入分配取船L玄行社會像原

財政收能

{網節企立的徹水平r稅收

L財政補貼

r我收

括民的個人收入水平1統多支丹

帽星指標,充分2、物份號定、國瓊收支平的

社會曾看京好社會豆俱給H?在政版

通過崛候加收支建行網節社會總碇給大于社會曾看求“一~$張隹政版

國會疊碇京平的一_中佳財

廣在收人方也.主要是文行雪遂所初混留

內在而備.在用故支出方面.主整體及在幃尊住支出

【本章重要考點總結】

效用不可分劄性

(£共產品及其管征\受益等桂檢性(核心管征)

,公共產用與公共財政理論]取初方式作叱爭注《核國征》

〔建供目的事效利性

2g失

<外都儂

公M品與公共用裝理論市場失火與公共枷《程全比爭

,收入分配不公

經濟波劫與失所

構建胭公共用政體系

作政變源配或取施,必要性、方式、花用、主要內科

,財政的取能1財政收人分配吸,目標、收入分配方貳、主要內存.社會公¥程則的含義

G濟疆定取版版是指標、主要內存

第二章財政支出理論與內容

【本章近五年考情分析】

涉及題型和數量

年度總計考分考題總數

單項選擇題/分數多項選擇題/分數案例分析題/分數

2012年15分129道/@分3道/6分

2011年15分129道/9分3道/6分

2010年17分139道/9分4道/8分

2009年13分119道/9分2道/4分

2008年19分1511道/n分4道/8分

【本章教材結構】

性支

「補償

支出

消費性

的作用

生產中

社會再

支出在

,財政

(

性支

I積累

支出

買性

「購

質V

濟性

的經

支出

財政

性支

財政I轉移

性支

預防

的分

支出

財政

支出r

的4

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