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基礎知識模擬試卷5_第1頁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基礎知識模擬試卷5_第2頁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基礎知識模擬試卷5_第3頁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基礎知識模擬試卷5_第4頁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基礎知識模擬試卷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2025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基礎知識模擬試卷5單選題(共98題,共98分)(1.)生殖權利的兩個獨立要素是指A.法律權利和社會權利B.自然權利和法律權利(江南博哥)C.行為權利和法律權利D.自然權利和社會權利E.自然權利和行為權利正確答案:D(2.)可導致漏出液產生的原因是A.細菌性感染B.靜脈回流受阻C.外傷D.淋巴瘤浸潤E.化學物質刺激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導致漏出液產生的機制包括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減低、淋巴回流受阻、鈉水潴留等。(3.)前列腺液中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的物質是A.卵磷脂小體B.紅細胞C.白細胞D.精子E.淀粉樣小體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淀粉樣小體,體積較大,約為白細胞10倍,圓形或卵圓形,呈微黃色或褐色的同心圓線紋層結構。正常人前列腺液中可存在淀粉樣小體,并隨年齡增長而增多,一般無臨床意義。(4.)急性心肌梗死時,最先恢復正常的酶是A.ALTB.LDC.CK-MBD.ASTE.ALP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時,CK-MB出現早,持續時間短。(5.)關于血液葡萄糖來源與去路的描述正確的是A.短期饑餓時,肌糖原分解為葡萄糖B.短期饑餓時,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C.葡萄糖去路為大部分轉變成肌糖原D.葡萄糖去路為大部分轉變成肝糖原E.葡萄糖去路為大部分轉變成乳酸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因為葡萄糖的來路中,肌糖原不能分解為葡萄糖,只能無氧酵解或有氧氧化。葡萄糖去路大部分是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脂肪,短期饑餓時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6.)Km值反映酶與底物的親和力A.Km值越小,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大B.Km值越大,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大C.Km值適中,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大D.Km值適中,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小E.Km值適中,酶與底物親和力適中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Km值越大,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小,Km值越小,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大,用1/Km表示酶與底物的親和力更加直觀,1/Km越大,酶與底物親和力越強。(7.)急性病毒性肝炎時AST/ALT比值A.小于1B.大于1C.等于1D.大于3E.大于2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時ALT明顯增高,AST較高升高且恢復早,AST/ALT比值小于1。(8.)LDL受體的配體是A.含Apo-B100的脂蛋白B.含Apo-B48的脂蛋白C.含Apo(a)的脂蛋白D.含Apo-C的脂蛋白E.含Apo-A的脂蛋白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LDL受體對含Apo-B100和Apo-E的載脂蛋白有高度的親和力。(9.)父母血型基因型為BB和OO,則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A.A型B.B型C.O型D.B型或O型E.AB型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父母血型基因型為BB和OO,則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BO,顯示為B型。(10.)當患者排尿困難,且尿標本需做尿培養時,常采用A.中段尿B.導管尿C.隨機尿D.晨尿E.3小時尿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患者排尿困難情況下,由醫務人員操作完成采集尿標本。(11.)在脫落細胞標本涂片制作過程中,為保持細胞的自然形態,防止細胞自溶或腐敗,應采取的步驟是A.自然干燥B.細胞洗滌C.收集到細胞保存液中D.固定E.快速染色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固定能沉淀和凝固細胞內的蛋白質,并能破壞細胞內的溶酶體,從而使細胞結構清晰并易于著色,所以固定愈快,細胞越新鮮,染色效果越好。(12.)與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檢查結果特點不符的是A.MCV>92flB.MCH>31pgC.RDW<15%D.MCHC320~360g/LE.中性粒細胞分葉核增多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檢查MCV>92fl、MCH>31pg、MCHC320~360g/L、中性粒細胞分葉核增多。由于存在紅細胞體積的顯著差異,故RDW顯著增高。(13.)胞質中開始出現嗜堿性顆粒的階段是A.原始粒細胞B.早幼粒細胞C.中幼粒細胞D.晚幼粒細胞E.桿狀核粒細胞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粒細胞系統中,中幼粒細胞階段胞質中開始出現中性、嗜酸性或嗜堿性顆粒。(14.)中性晚幼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呈陽性反應的疾病是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B.類白血病反應C.急性粒細胞白血病D.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E.病毒性感染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堿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細胞中,除巨噬細胞可呈陽性反應外,其他血細胞均呈陰性反應。在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時,堿性磷酸酶染色積分值減低,但在類白血病時,堿性磷酸酶染色積分值明顯增高,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增強,甚至中性晚幼粒細胞也呈陽性反應。(15.)凝血酶時間延長見于A.凝血酶原含量減低B.凝血酶原活性減低C.巨球蛋白血癥D.組織液混入血漿E.低纖維蛋白原血癥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TT主要反映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肝素或類肝素抗凝物質的存在、血中FDP增高(DIC)。(16.)鑒別原發性纖溶癥和繼發性纖溶癥的指標是A.血漿α2纖溶酶抑制物活性B.血漿纖溶酶原活性C.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活化劑活性D.FDPE.D-二聚體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之一,為繼發性纖溶的特有代謝物。D-二聚體在繼發性纖溶癥時陽性或增高,在原發性纖溶癥時為陰性或不增高。故D-二聚體是鑒別原發性纖溶癥和繼發性纖溶癥的可靠指標。(17.)各期粒細胞均呈陰性的化學染色是A.過氧化物酶染色B.過碘酸-雪夫反應C.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D.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E.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各期粒細胞均呈陰性反應,其他染色從早幼粒細胞至成熟中性粒細胞均呈陽性反應。(18.)成熟中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酶活性增高見于A.再生障礙性貧血B.急性粒細胞白血病C.慢性粒細胞白血病D.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E.放射病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特別是化膿性細菌感染)、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時成熟中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酶活性增高。選項B、C、D、E均為成熟中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酶活性減低。(19.)缺血性腦卒中時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標是A.TXB2B.TFC.t-PAD.PAIE.vWF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t-PA減低表明纖溶活性減弱,見于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而在血栓性疾病或高凝狀態時.由于血管損傷、血小板活化釋放和纖溶活性減弱等改變.TXB2、TF、PAI和FDP均可顯著增高。(20.)惡性組織細胞呈強陽性反應的化學染色是A.堿性磷酸酶染色B.酸性磷酸酶染色C.過氧化物酶染色D.過碘酸-雪夫反應E.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堿性磷酸酶染色陰性,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過碘酸-雪夫反應陰性至弱陽性,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強陽性+++。(21.)區別過碘酸-雪夫反應陽性結果+和++的紅色顆粒數量是A.3個B.5個C.7個D.9個E.10個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為胞質淡紅色或有少量紅色顆粒,通常(22.)葉酸在DNA合成中的作用是A.催化5-甲基四氫葉酸生成四氫葉酸B.缺乏時,則四氫葉酸減少,結果DNA合成障礙C.具有轉運“一碳團”如甲基、甲酰基等的作用D.催化甲基丙二酸輔酶A,轉變為琥珀酸輔酶AE.催化同型半胱氨酸變為蛋氨酸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葉酸經葉酸還原酶作用變為四氫葉酸,它具有轉運“一碳團”如甲基、甲酰基等的作用。(23.)粒細胞缺乏癥患者發生感染時,外周血中粒細胞可有明顯的A.核左移B.核右移C.核質發育不平衡D.中毒顆粒E.鼓錘體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中性粒細胞重度減少時,其細胞核常固縮,胞質內出現空泡,在感染時,粒細胞可有明顯中毒顆粒和空泡。(24.)蛔蟲寄生導致的并發癥中最常見的是A.蛔蚴性肺炎B.腸穿孔C.膽道蛔蟲癥D.蛔蟲性闌尾炎E.似蚓蛔線蟲鉆入氣管,引起窒息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膽道蛔蟲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可引起膽道大出血、肝膿腫、膽結石、膽囊破裂、膽汁性腹膜炎,98%的患者有腹痛。(25.)不屬于黑熱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A.不規則發熱B.貧血C.肝脾腫大D.腹瀉E.血尿、蛋白尿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黑熱病的臨床表現有長期不規則發熱.脾、肝、淋巴結腫大,其中脾腫大最為常見,出現率在95%以上,貧血也是黑熱病重要癥狀之一:若患者發生腎小球淀粉樣變性及腎小球內有免疫復合物的沉積,可能會出現蛋白尿及血尿:(26.)腎臟遠曲小管及集合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受支配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ACTHC.性激素D.腎上腺素E.前列腺素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神經和體液因素對腎小管和集合管有調節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與ACTH、性激素、腎上腺素和前列腺素無關。(27.)不屬于α1區帶的血漿蛋白質是A.AAGB.AFPC.HDLD.CpE.AAT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血漿蛋白質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分為五條區帶,分別是清蛋白、α1區帶、α2區帶、β區帶和γ區帶。血漿蛋白質由于分子大小不同、所帶電荷不同會泳在不同的區帶上。Cp是在α2區帶的血漿蛋白質。(28.)與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臨床表現不符的指標是A.BE可能升高或降低B.PaCO2升高C.下降D.pH正常E.K-升高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pH正常,、PaCO2升高,BE可能升高或降低。(29.)關于鎂代謝和功能表述錯誤的是A.體液中鎂離子主要分布在細胞內B.鎂離子是多種酶的輔助因子C.血漿中鎂主要是與血漿蛋白結合形式存在D.鎂離子對神經、肌肉有興奮性與抑制作用E.體內鎂50%以上存在于骨骼中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血漿中鎂主要是以離子形式存在,占血漿總鎂量的55%,與蛋白結合的占30%,其余的占15%。(30.)溶血標本對測定結果最有影響的是A.CKB.LDC.ALTD.ALPE.GGT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乳酸脫氫酶(LD)在紅細胞中含量較高,溶血時對測定LD影響最大。(31.)關于鐵代謝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體內鐵可分為功能鐵和儲存鐵B.鐵蛋白中的鐵是可立即被利用的儲存鐵C.在小腸Fe3+較Fe2+易吸收D.鐵主要從胃腸道、泌尿道黏膜脫落及皮屑丟失E.鐵在血漿中與轉鐵蛋白結合運輸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食物中鐵與還原性物質如維生素C同時進食,還原性物質可使Fe3+還原成Fe2+,較易吸收。(32.)Ⅱa型高脂蛋白血癥的血清檢查特點是A.血清透明,膽固醇明顯增加,甘油三酯正常B.血清乳白色,膽固醇正常或稍高,甘油三酯明顯增加C.血清混濁,膽固醇稍高,甘油三酯增高D.血清混濁,膽固醇正常,甘油三酯稍高E.血清透明,膽固醇增加,甘油三酯增加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Ⅱa型高脂蛋白血癥的病因為LDL受體缺陷或活性降低,LDL異化障礙,血清中膽固醇含量較高,TG正常。(33.)ALP在人體各組織中含量最多的是A.肺臟B.心肌C.腦組織D.紅細胞E.骨骼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堿性磷酸酶在骨骼成骨細胞中合成較多,以上其他組織此酶含量較少。(34.)關于酶活性測定描述錯誤的是A.可測定產物生成量B.可測定底物消耗量C.與底物濃度無關D.需最適溫度E.需最適酸堿度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酶活性測定,底物濃度在Km10~20倍之間。(35.)在血糖質控圖中,有連續10個數據落在均值一側者可判斷為A.系統誤差B.隨機誤差C.偶然誤差D.沒有誤差E.其他誤差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系統誤差是由某種干擾物引起的使測定結果恒定地偏向一方,隨機誤差與偶然誤差是同一種,只是偶然誤差這一術語不再使用,表示誤差的絕對值和符號的變化以不可預知方式變化著,時大時小,時正時負。(36.)TSH測定時有免疫交叉反應的激素是A.TRHB.MSHC.GHD.LHE.ADH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TSH、LH、FSH均由α和β兩個多肽亞基組成,這三種激素的α亞基具有高度同源性.其生理活性主要取決于β亞基。用免疫化學方法檢測時易有免疫交叉反應而干擾測定結果。(37.)測定干擾素生物活性采用的方法屬于A.細胞增殖法B.靶細胞殺傷法C.細胞病變抑制法D.免疫化學法E.細胞毒測定法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干擾素生物活性表現為抗病毒效應。以Wish細胞為指示細胞,將細胞、VSV病毒與待測標本孵育,細胞病變程度與干擾素生物活性成反比關系。此種方法屬于細胞病變抑制法。(38.)制備ABC復合物時,A和HRP-B的濃度比為A.1:2B.2:1C.1:1D.1:4E.4:1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ABC復合物中的親和素(A)與生物素(B)有一定的比例關系,才能產生理想的放大效應。A和HRP-B的濃度比為1:4。(39.)分離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常用方法是A.密度梯度離心B.流式細胞術C.親和板分離D.水平離心E.免疫磁珠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單個核細胞的比重與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不同,可通過密度梯度離心進行分離。(40.)散射比濁分析中,多采用A.Mile原理B.Rayleigh原理C.Fahey原理D.ManCini原理E.Sternberg原理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當入射光通過時,如顆粒直徑比入射光波長小很多,則散射光的分布比較均勻,為Rayleigh散射。如顆粒直徑接近入射光波長,則散射光分布明顯不均勻,為Mile散射。(41.)應用單克隆抗體作為診斷試劑,提高了實驗方法的A.靈敏度B.特異度C.重復性D.準確性E.簡便性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單克隆抗體只識別單一抗原表位,減少交叉反應,提高實驗方法的特異性。(42.)在Ⅱ型超敏反應中A.細胞毒性抗體直接引起靶細胞溶解B.Tc細胞參與反應而導致細胞被殺傷C.組胺的釋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D.補體活化導致細胞或組織損傷的機制E.中性粒細胞殺傷作用導致組織損傷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抗原或抗原抗體復合物存在于細胞膜上;介導的抗體是IgG、IgM,有補體、吞噬細胞、NK細胞參與,導致靶細胞破壞。(43.)在檢測TSH時,分析靈敏性可滿足一般臨床要求應達到A.1B.0.1C.0.01D.0.001E.0.0001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方法學上所提及的靈敏性(度)通常包括分析靈敏度(analyticalsensitivity),又稱最低檢測濃度/極限,是反映最低可區別于零值的濃度,功能靈敏度(functionalsensitiVity)為當CV(44.)巨噬細胞吞噬試驗中,共觀察489個吞噬細胞,其中284個巨噬細胞吞噬了不同數量的雞紅細胞,被吞噬雞紅細胞的總數為312個。吞噬率為A.284/489B.312/489C.489/284D.489/312E.284/312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吞噬率為吞噬雞紅細胞的巨噬細胞數量占整個巨噬細胞數量的百分率。因此,答案為284/489。(45.)血清學分型法鑒定HLA,待檢細胞通常為A.腎組織細胞B.淋巴細胞C.單核細胞D.血小板E.紅細胞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淋巴細胞豐富表達HLA分子,獲取容易.可作為待檢細胞。(46.)在檢測非抗原特異CIC的方法中需進行活細胞培養或細胞分離的方法是A.SPA夾心ELISAB.Raji細胞法C.mRF固相抑制試驗D.PEG沉淀法E.C1q固相法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Raji細胞是由Burkitt淋巴瘤患者分離建立的B細胞株。Raji細胞有FcR,能結合免疫復合物。(47.)診斷結直腸癌聯合應用的腫瘤標志物是A.CEA+CA242B.CA125+CA242C.CEA+CA15-3D.CA125+CA19-9E.CEA+CA125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CEA為消化道腫瘤標志物,結合CA242或CA19-9可提高診斷效率。(48.)Levey-Jennings質控圖以為A.警告限B.失控限C.在控限D.誤差限E.系統誤差限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Levey-Jennings質控圖以五±3S為失控限。(49.)能反映T細胞免疫活性的實驗項目為A.淋巴細胞轉化試驗B.T細胞計數C.Ig含量測定D.B細胞增殖試驗E.溶血空斑試驗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T細胞表面具有PHA受體,能與PHA結合,促進體外培養的T細胞發生轉化并增殖。這一過程稱為淋巴細胞轉化,常用于反映細胞免疫的功能。(50.)不屬于細胞免疫功能檢測的指標是A.T細胞數量B.T細胞亞群C.溶血空斑試驗D.OT試驗E.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T細胞介導細胞免疫應答,其功能檢測包括體內試驗(OT試驗)和體外試驗(T細胞及其亞群、淋巴細胞轉化等)。溶血空斑試驗為檢測B細胞功能的試驗。(51.)用碘原子標記多肽或蛋白,是因為這類分子上有一種氨基酸,這種氨基酸是A.賴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蛋氨酸E.亮氨酸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在正1價或0價狀態,碘原子可以取代酪氨酸分子上羥基鄰位的氫原子而標記在蛋白或多肽上。(52.)以磷酸鹽作為包被緩沖液,最佳pH為A.5.6B.7.4C.7.0D.8.6E.9.6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采用磷酸鹽作為包被緩沖液一般選擇中性條件,即pH7.2~7.4。(53.)免疫透射比濁分析應保證A.抗原過量B.抗原抗體復合物分子應足夠大C.抗體抗原反應溫育時間要短D.足夠的觸酶E.固相載體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免疫透射比濁分析實驗要求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分子應足夠大,分子太小則阻擋不了光線的通過。(54.)莢膜腫脹試驗可以快速鑒定的細菌是A.化膿性鏈球菌B.淋病奈瑟菌C.大腸埃希菌D.傷寒沙門菌E.肺炎克雷伯菌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肺炎克雷伯茵有莢膜,當其與相應的抗血清反應時,在顯微鏡下見莢膜明顯增寬。方法:先在玻片兩端加標本,后在一端加肺炎克雷伯茵莢膜抗血清,另一端加正常血清作對照,再各加美藍混勻,加蓋玻片,置濕盒中室溫5~10分鐘即可觀察結果。(55.)關于幽門螺桿菌生化反應正確的是A.氧化酶(-)、過氧化氫酶(+)B.氧化酶(+)、過氧化氫酶(-)C.氧化酶(+)、過氧化氫酶(+)D.氧化酶(+)、凝固酶(+)E.氧化酶(-)、過氧化氫酶(-)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幽門螺桿菌是螺桿菌屬細菌,微需氧菌,革蘭陰性細菌,營養要求高,其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均陽性,快速脲酶試驗強陽性。凝固酶試驗主要用于鑒定葡萄球菌屬細菌。(56.)對副流感病毒敘述正確的是A.單正鏈RNAB.單鏈RNAC.單鏈DNAD.單負鏈RNAE.雙鏈DNA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副流感病毒屬于單負鏈核糖核酸病毒,直徑只有150~300nm,屬于副黏液病毒科。(57.)下列變化中表示DNA酶試驗陽性的是A.培養基變藍色B.培養基變粉紅色C.菌落周圍出現透明環D.菌落周圍出現乳白色混濁環E.菌落周圍出現乳白色沉淀線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試驗陽性菌產生DNA酶,可使長鏈DNA分解為寡核苷酸鏈。長鏈DNA可被酸沉淀,而寡核苷酸鏈溶于酸,故當在菌落平板上加入酸后,菌落周圍出現透明環。(58.)RDW是反映A.紅細胞數量的多少B.血細胞比容的大小C.紅細胞體積平均大小D.紅細胞體積大小的異質性E.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RDW反映紅細胞體積大小的異質程度,常用變異系數(CV)表示。(59.)下列細菌形態染色一般呈雙球菌排列的是A.金黃色葡萄球菌B.淋病奈瑟菌C.四聯球菌D.化膿性鏈球菌E.表皮葡萄球菌正確答案:B(60.)下列對細菌質粒生物學特性敘述正確的是A.質粒DNA復制為自主復制B.質粒DNA復制為非自主復制C.質粒是細菌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D.細菌內結構相似的質粒都能穩定共存E.質粒DNA不能復制正確答案:A(61.)補體系統經典與替代途徑級聯反應的共同路徑起始于A.C1B.C2C.C3D.C4E.C5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補體的激活途徑主要有經典途徑、替代途徑及MBL途徑。經典與替代途徑級聯反應的共同路徑起始于C3。(62.)屬于耐氧菌的是A.丁酸弧菌B.乳酸桿菌屬C.溶組織梭菌D.彎曲菌屬E.消化鏈球菌正確答案:C(63.)與血細胞生成密切相關的細胞因子是A.白細胞介素B.腫瘤壞死因子C.集落刺激因子D.干擾素E.生長因子正確答案:B(64.)引起新生兒溶血癥的免疫球蛋白類別為A.IgAB.IgGC.IgMD.IgDE.IgE正確答案:B(65.)弧菌科共同特點敘述正確的是A.含有兩個菌屬B.含有三個菌屬C.一群氧化酶陰性革蘭陰性菌D.一群氧化酶陽性革蘭陰性菌E.一群氧化酶陽性革蘭陽性菌正確答案:D(66.)下列不屬于血液感染的常見病原菌的是A.腦膜炎奈瑟菌B.大腸埃希菌C.傷寒沙門菌D.福氏志賀菌E.銅綠假單胞菌正確答案:D(67.)凝血機制的共同途徑是指A.從Ⅶ激活到Fb形成階段B.從Ⅻ到Ⅹ激活階段C.從Ⅻ激活到Fb形成階段D.從Ⅹ激活到Fb形成階段E.從Ⅶ激活到Ⅹ激活階段正確答案:D(68.)為粒-單核細胞共有的標志是A.CD7B.CD8C.CD10D.CD19E.CD68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粒-單核細胞有些共有的標志如CD11b、CD31~CD36、CD64、CD68等,這些標志在淋巴系無交叉表達(個別除外)。其他選項均為T、B細胞標志。(69.)根據Km值大小可以選擇酶的最合適的A.時間B.pHC.溫度D.濃度E.底物正確答案:E(70.)精子活動率檢查時,需要在高倍鏡下觀察的精子數為A.20個B.50個C.100個D.200個E.500個正確答案:C(71.)緩沖液溶質作為影響電泳的重要因素,緩沖液的離子活度直接影響到電泳速度,離子價數與離子活度的關系為A.離子價數低,離子活度低B.離子價數高,離子活度高C.離子價數低,離子活度高D.離子價數與離子活度無關E.離子價數高,離子活度低正確答案:C(72.)放射免疫分析中標記物為A.125IB.131IC.51CrD.60CoE.3H正確答案:A(73.)能夠定量測定待檢標本的試驗是A.間接凝集試驗B.協同凝集試驗C.單向擴散試驗D.雙向擴散試驗E.對流免疫電泳正確答案:C(74.)以下結果符合亞臨床甲減的診斷的是(↑表示升高,↓表示下降,不變表示正常)A.T3↑,T4不變,TSH不變B.T3不變,T4↑,TSH不變C.T3不變,T4不變,TSH↑D.T3不變,T4不變,TSH↓E.T3↑,T4↑,TSH不變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根據亞臨床甲減的定義,是指TSH升高,而甲狀腺激素正常,一般出現在早期甲減,患者無自覺癥狀,故選擇C。(75.)以下衣原體和病毒相似的共同特征是A.含兩類核酸B.專性活細胞內寄生C.獨特的繁殖方式D.對多種抗生素敏感E.細胞質內含有核糖體正確答案:B(76.)Ⅲ型超敏反應又稱為A.血管炎型超敏反應B.細胞溶解型超敏反應C.速發型超敏反應D.刺激型超敏反應E.遲發型超敏反應正確答案:A(77.)關于CO2在血液中的運輸表述錯誤的是A.有少量的物理溶解形式B.有少量的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形式C.大量的進入紅細胞與水結合成H2CO3形式D.H2CO3解離出由紅細胞彌散進入血漿E.紅細胞中的K+隨等量彌散進入血漿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紅細胞中的彌散進入血漿,血漿中就有等量的Cl-進入紅細胞,此現象為氯離子轉移。紅細胞中的K+不能隨HCO3等量彌散進入血漿。(78.)腸球菌區別于肺炎鏈球菌的生物學特點是A.革蘭陽性球菌B.觸酶陰性C.短鏈狀排列D.無芽胞E.在高鹽(6.5%NaCl)、40%膽汁培養基能生長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腸球菌在高鹽(6.5%NaCl)、40%膽汁培養基能生長。(79.)釋放人血的下列成分中生理活性最大的是A.MITB.DITC.T3D.rT3E.T4正確答案:C(80.)紅細胞中還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的原因是缺乏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E.葡萄糖激酶正確答案:D(81.)共用題干分化好的原始單核細胞呈陽性反應,分化差的原始單核細胞呈陰性反應,幼稚及成熟單核細胞呈陽性反應,陽性反應能被氟化鈉抑制。A.過氧化物酶染色B.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C.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D.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E.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氟化鈉抑制試驗僅與酯酶染色相關,但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不涉及氟化鈉抑制試驗;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或弱陽性反應;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或陽性反應。符合本題特征的為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可用于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與惡性組織細胞病相鑒別,異常組織細胞也可呈陽性,但陽性反應不能被氟化鈉抑制。(82.)共用題干分化好的原始單核細胞呈陽性反應,分化差的原始單核細胞呈陰性反應,幼稚及成熟單核細胞呈陽性反應,陽性反應能被氟化鈉抑制。A.真性紅細胞增多癥B.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D.漿細胞白血病E.紅白血病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氟化鈉抑制試驗僅與酯酶染色相關,但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不涉及氟化鈉抑制試驗;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或弱陽性反應;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后的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或陽性反應。符合本題特征的為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堿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可用于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與惡性組織細胞病相鑒別,異常組織細胞也可呈陽性,但陽性反應不能被氟化鈉抑制。(83.)共用題干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A.完全緩解B.部分緩解C.未緩解D.復發E.長期存活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完全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部分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大于5%且小于或等于20%。

完全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部分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大于5%又小于或等于20%。(84.)共用題干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A.完全緩解B.部分緩解C.未緩解D.持續完全緩解E.長期存活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完全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部分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大于5%且小于或等于20%。

完全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小于或等于5%,紅細胞及巨核細胞正常。部分緩解:骨髓象顯示,原始粒細胞Ⅰ型+Ⅱ型(原始單核細胞+幼稚單核細胞或者原始淋巴細胞+幼稚淋巴細胞)大于5%又小于或等于20%。(85.)共用題干原始細胞>30%,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或陽性率<3%,無Auer小體,免疫細胞化學MPO陽性,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種陽性。不表達B系和T系特異性抗原,可表達CD34、TdT、HLA-DR。A.M0B.M1C.M2aD.M3E.M5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M0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細胞≥30%,無T、B淋巴細胞標志,至少表達一種髓系抗原,免疫細胞化學或電鏡MPO陽性。

M0型血象表現為,白細胞數較低,外周血原始細胞百分數較低,血小板可較低或正常,伴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M0型白血病細胞形態較小,亦可較大,核圓形,核仁明顯,胞質少,嗜堿性,無顆粒,亦可透明。無Auer小體,易誤診為ALL的L2型或L1型。(86.)共用題干原始細胞>30%,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或陽性率<3%,無Auer小體,免疫細胞化學MPO陽性,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種陽性。不表達B系和T系特異性抗原,可表達CD34、TdT、HLA-DR。A.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B.單純小細胞性貧血C.大細胞正色素性貧血D.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E.大細胞不均一性貧血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M0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細胞≥30%,無T、B淋巴細胞標志,至少表達一種髓系抗原,免疫細胞化學或電鏡MPO陽性。

M0型血象表現為,白細胞數較低,外周血原始細胞百分數較低,血小板可較低或正常,伴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M0型白血病細胞形態較小,亦可較大,核圓形,核仁明顯,胞質少,嗜堿性,無顆粒,亦可透明。無Auer小體,易誤診為ALL的L2型或L1型。(87.)共用題干原始細胞>30%,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或陽性率<3%,無Auer小體,免疫細胞化學MPO陽性,CD13、CD33、CD14、CD15、CD11b中至少有一種陽性。不表達B系和T系特異性抗原,可表達CD34、TdT、HLA-DR。A.M2aB.M4C.M5D.L2E.L3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M0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細胞≥30%,無T、B淋巴細胞標志,至少表達一種髓系抗原,免疫細胞化學或電鏡MPO陽性。

M0型血象表現為,白細胞數較低,外周血原始細胞百分數較低,血小板可較低或正常,伴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M0型白血病細胞形態較小,亦可較大,核圓形,核仁明顯,胞質少,嗜堿性,無顆粒,亦可透明。無Auer小體,易誤診為ALL的L2型或L1型。(88.)共用題干一多發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漿PT、APTT延長,血小板數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血漿D-二聚體測定B.血清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測定C.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D.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E.束臂試驗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大約有1/3的狼瘡抗凝物質(LA)陽性的患者發生血栓,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自發性流產、多發性血栓形成和惡性腫瘤等,血栓類型常見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漿中特異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生凝血反應來干擾凝血過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參與,故這些患者在體外試驗中表現為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刺激凝血過程,促進血栓形成。

篩檢試驗為陽性的血漿,若屬于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者,則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長的APTT被糾正,此為確診試驗。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測定值/確診試驗測定值為0.8~1.2。若篩檢試驗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都延長,且比值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被檢血漿中無狼瘡抗凝物質存在,可能有其他異常抗凝物質存在;若篩檢試驗凝固時間延長,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縮短(被糾正),提示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

狼瘡抗凝物質的檢測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釋試驗進行檢測,該試驗不受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受檢血漿中肝素含量(89.)共用題干一多發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漿PT、APTT延長,血小板數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活性B.血漿纖溶酶原活化抑制物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檢測D.血小板生存時間E.狼瘡抗凝物質確診試驗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大約有1/3的狼瘡抗凝物質(LA)陽性的患者發生血栓,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自發性流產、多發性血栓形成和惡性腫瘤等,血栓類型常見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漿中特異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生凝血反應來干擾凝血過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參與,故這些患者在體外試驗中表現為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刺激凝血過程,促進血栓形成。

篩檢試驗為陽性的血漿,若屬于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者,則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長的APTT被糾正,此為確診試驗。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測定值/確診試驗測定值為0.8~1.2。若篩檢試驗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都延長,且比值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被檢血漿中無狼瘡抗凝物質存在,可能有其他異常抗凝物質存在;若篩檢試驗凝固時間延長,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縮短(被糾正),提示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

狼瘡抗凝物質的檢測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釋試驗進行檢測,該試驗不受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受檢血漿中肝素含量(90.)共用題干一多發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漿PT、APTT延長,血小板數量正常,凝血因子Ⅶ、Ⅷ活性正常。A.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B.FⅡ及FX異常的影響C.FⅤ及FⅧ異常的影響D.FⅢ異常的影響E.FⅦ及FⅧ異常的影響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大約有1/3的狼瘡抗凝物質(LA)陽性的患者發生血栓,主要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自發性流產、多發性血栓形成和惡性腫瘤等,血栓類型常見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及大血管血栓。LA并不直接抑制血漿中特異性凝血因子活性,而是主要通過結合磷脂復合物及抑制磷脂表面發生凝血反應來干擾凝血過程。但由于凝血、抗凝血過程均依賴磷脂參與,故這些患者在體外試驗中表現為抗凝效應,而在體內可刺激凝血過程,促進血栓形成。

篩檢試驗為陽性的血漿,若屬于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者,則在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長的APTT被糾正,此為確診試驗。狼瘡抗凝物質篩檢試驗測定值/確診試驗測定值為0.8~1.2。若篩檢試驗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都延長,且比值在正常范圍內,提示被檢血漿中無狼瘡抗凝物質存在,可能有其他異常抗凝物質存在;若篩檢試驗凝固時間延長,而確診試驗的凝固時間縮短(被糾正),提示有狼瘡抗凝物質存在。

狼瘡抗凝物質的檢測采用改良的Russell蛇毒稀釋試驗進行檢測,該試驗不受FⅦ及FⅫ異常的影響,受檢血漿中肝素含量(91.)共用題干患者男性,15歲,河北省某縣農民。1985年9月中旬自感頭痛、發熱、乏力,服用APC等藥無效,已持續2周。體溫39.2℃,門診以“發熱待查”收入住院。體檢:血壓12/8kPa(90/60mmHg),脈率120次/分,貧血面容,牙齦少許出血,兩肺有輕度啰音,心臟(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質軟,腋下及腹股溝處可觸及蠶豆大小淋巴結,無壓痛,化驗:RBC220*1010/L(220萬/mm3),WBC2.0*109/L(2000/mm3),血小板5.0*1010/L(5萬/mm3),Hb40g/L(4.0g/dl),A/G=0.58。病原學檢查:檢出杜氏利什曼原蟲。診斷:內臟利什曼病。問題:A.骨髓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體B.骨髓穿刺涂片查到無鞭毛體C.脾臟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體D.脾臟穿刺涂片查到前鞭毛體與無鞭毛體E.穿刺物培養檢出無鞭毛體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蟲的無鞭毛體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器官的巨噬細胞內,骨髓穿刺最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無鞭毛體即可確診。

貧血是黑熱病重要癥狀之一,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都減少,即全血象減少,這是由于脾功能亢進,血細胞在脾內遭到大量破壞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產生貧血的重要原因。(92.)共用題干患者男性,15歲,河北省某縣農民。1985年9月中旬自感頭痛、發熱、乏力,服用APC等藥無效,已持續2周。體溫39.2℃,門診以“發熱待查”收入住院。體檢:血壓12/8kPa(90/60mmHg),脈率120次/分,貧血面容,牙齦少許出血,兩肺有輕度啰音,心臟(一),肝肋下2cm,脾肋下8cm,質軟,腋下及腹股溝處可觸及蠶豆大小淋巴結,無壓痛,化驗:RBC220*1010/L(220萬/mm3),WBC2.0*109/L(2000/mm3),血小板5.0*1010/L(5萬/mm3),Hb40g/L(4.0g/dl),A/G=0.58。病原學檢查:檢出杜氏利什曼原蟲。診斷:內臟利什曼病。問題:A.無鞭毛體可破壞血細胞B.前鞭毛體可破壞血細胞C.脾功能亢進D.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E.無鞭毛體和前鞭毛體均可破壞血細胞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蟲的無鞭毛體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器官的巨噬細胞內,骨髓穿刺最為常用,因此骨髓穿刺涂片查到無鞭毛體即可確診。

貧血是黑熱病重要癥狀之一,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都減少,即全血象減少,這是由于脾功能亢進,血細胞在脾內遭到大量破壞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產生貧血的重要原因。(93.)共用題干患者女性,47歲,四川人,因5天來間歇熱住院。住院前四天早晨體溫正常,但下午發熱(38.8℃),寒戰,晚上退熱。住院前2天再次發作,癥狀同前。兩次發作之間體溫正常。在不發熱期間,患者感覺良好,入院前經醫師診斷為流行性感冒,經治療無效。入院當天左側胸痛伴輕度咳嗽,體溫升至40.5℃伴寒戰而入院。物理檢查:血壓19.42/11.97kPa(146/9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體溫40.3℃,急性病容,心臟檢查正常,左肺可聞及少量啰音,腹部檢查正常。血涂片檢查顯示一個油鏡視野中有4個紅細胞內有原蟲寄生,蟲體均有一個細胞核和多量細胞質,細胞質形態不規則,有空泡和偽足,其上有棕黃色小點,被寄生的紅細胞脹大、變淺,其上有紅色小點。入院后檢查脾可觸及,質軟。A.間日瘧B.黑熱病C.惡性瘧D.弓形蟲病E.三日瘧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瘧疾的一次典型發作表現為寒戰、高熱和出汗退熱三個連續階段,此發作具有周期性,此周期與紅細胞內期裂體增殖周期一致。確診的最可靠依據是從受檢者外周血液中檢出瘧原蟲,其形態為:在紅細胞內可見胞質較多,胞核亦增大,有時伸出偽足,胞質中開始出現瘧色素。被間日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可以變大、變形,顏色變淺,常有明顯的紅色薛氏點。因此可確定該患者所患疾病是間日瘧。

間日瘧原蟲的滋養體有早、晚期之分。早期滋養體胞核小,胞質少,中間有空泡,蟲體多呈環狀,也稱環狀體。以后蟲體長大,胞核亦增大,胞質增多,有時伸出偽足,胞質中開始出現瘧色素,稱為大滋養體,此時被寄生紅細胞脹大、變淺,出現紅色薛氏小點。故根據鏡下所見形態可確定為大滋養體。(94.)共用題干患者女性,47歲,四川人,因5天來間歇熱住院。住院前四天早晨體溫正常,但下午發熱(38.8℃),寒戰,晚上退熱。住院前2天再次發作,癥狀同前。兩次發作之間體溫正常。在不發熱期間,患者感覺良好,入院前經醫師診斷為流行性感冒,經治療無效。入院當天左側胸痛伴輕度咳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