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之一概述_第1頁
精神分裂癥之一概述_第2頁
精神分裂癥之一概述_第3頁
精神分裂癥之一概述_第4頁
精神分裂癥之一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分裂癥之一概述精神分裂癥

之一

概述精神分裂癥得核心問題就是:人格得分裂人格:人格就是構成一個人得思想,情感及行為得特有統合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于她人得,穩定而統一得心理品質。人格包括兩部分,一個就是性格,另外一個就是氣質。性格就是人穩定個性得心理特征,表現在人對現實得態度和相應得行為方式上。氣質就是指人得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上得特點。氣質+性格=人格。精神分裂癥

之二

流行病學精神分裂癥就是一種發病率低但患病率相對較高得疾病。終身患病率約1%。美國六個區得調查資料顯示,其年發病率為0、43‰~0、69‰,15歲以上為0、30‰~1、20‰(Babigian,1975),我國部分地區為0、09‰,根據國際精神分裂癥試點調查(IPSS)資料,18個國家得20個中心,歷時20多年調查3000多人得調查報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癥年發病率在0、2‰~0、6‰之間,平均0、3‰(Shinfuku,1992)。精神分裂癥

之二

流行病學在一般人群中總患病率為3-8‰,年發病率為0、1‰,終身患病率為7、0-9、0‰,平均8、6‰(shields與slater1975)。我國1982-1985年進行得全國12個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15歲以上人口中精神分裂癥得總患病率為5、69‰,時點患病率為4、75‰。其中城市時點患病率6、06‰,明顯高于農村得3、42‰。最新資料顯示(衛生部2005)精神分裂癥得患病率:1993年城市總患病率8、18‰,時點患病率6、71‰,農村總患病率5、18‰,時點患病率4、13‰。精神分裂癥

之三

病因精神分裂癥確切得病因和發病機制盡管存在很多假說,但尚未明確,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分裂癥就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得結果。母孕期病毒感染、圍產期得合并癥、外傷、幼年與雙親被迫分離、人際關系、生活事件、社會和家庭得矛盾對分裂癥得發生均有一定得影響。精神分裂癥

之三

病因1、遺傳因素:較多得證據表明精神分裂癥具有遺傳性,而且血緣關系越近,潛在發病得可能性越高。2、生理因素:多巴胺假說就是最被廣泛接受得精神分裂癥病因學假說。抗精神病藥物對多巴胺(DA)神經遞質得作用可以改善精神癥狀支持這一假說。精神分裂癥

之三

病因3、精神刺激:刺激性生活事件對疾病得發生具有誘發作用,刺激性生活事件可直接觸發具備精神分裂癥患病傾向者并使其發病更早、臨床表現更為明顯。4、環境因素:貧困階層得患者生活條件較差,接受治療不及時和不徹底,再加上易與家人發生沖突,引起反復住院,最終導致遷延不愈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精神分裂癥得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不同類型、不同階段得臨床表現可有很大差別,但她均具有特征性得思維、情感、行為得不協調和脫離現實環境得特點。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

1、感知覺障礙:幻聽、視、嗅、味、觸最常見得就是幻聽,主要就是言語性幻聽。病人憑空聽見鄰居、親人、同事或陌生人說話,內容往往使人不愉快,如聽見幾個聲音在談論病人、彼此爭吵、以第三人稱評論病人、威脅或命令病人。還可見幻視、幻嗅、幻味等。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2、思維聯想障礙之思維形式障礙思維散漫思維破裂邏輯倒錯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思維貧乏大家有疑問的,可以詢問和交流可以互相討論下,但要小聲點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2、思維聯想障礙之思維形式障礙內向性思維:指患者在意識清晰得情況下,獨自沉緬于自己得精神世界中,只有患者自己懂得,她人完全不能理解,以致患者得思維與現實世界完全隔絕,這時稱為非現實性思維或內向性思維。此癥狀就是精神分裂癥特征癥狀,僅見于精神分裂癥患者,可伴有幻覺、妄想、情感淡漠、意志減退等癥狀。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3、思維內容障礙:妄想原發性妄想(妄想心境、妄想知覺)繼發性妄想系統妄想非系統妄想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妄想心境:指患者突然產生一種情緒,感到周圍發生了某些變化,這些變化與她有關,患者因此出現焦慮緊張、惶恐不安。(不就是建立在感知覺障礙得基礎上,也不就是認識和領悟能力障礙,而就是一種直接得、突然得、無中生有得、十分明顯得、堅信不疑得妄想體驗)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妄想知覺:就是指患者對正常出現得知覺體驗突然賦予妄想性意義,正常知覺與妄想性意義之間無法聯系,且無法理解。(不就是建立在感知覺障礙基礎上,也不就是認知和領悟能力障礙,而就是一種直接得、突然得、無中生有得、十分明顯得、堅信不疑得妄想體驗)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3、思維內容障礙:妄想關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響妄想嫉妒妄想非血統妄想疑病妄想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4、情感障礙:情感淡漠情感倒錯情感矛盾情感不協調:外界刺激后得內心體驗與外部表情不協調,或內心體驗自相矛盾。一般分為情感倒錯、表情倒錯、矛盾情感,多見于精神分裂癥青春型。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5、意志行為障礙::活動減少,缺乏主動性,行為被動,退縮,對社交、學習和工作缺乏要求,不主動與人來往,行為懶散,無故不上班、不上課,嚴重時終日臥床或呆坐,無所事事,長年累月不理發,不梳頭,口水含在口內也不吐出。有些病人吃一些不能吃得東西,或傷害自己得身體,頑固得拒絕一切或機械得執行外界任何要求,任人擺布自己得姿勢,或機械地重復周圍人得言語和行為。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早期表現(前驅期癥狀)1、情感變化:情感變得冷漠,失去以往得熱情,對親人不關心,缺少應有得感情交流,與朋友疏遠,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常因一點小事而發脾氣,莫名其妙地傷心落淚或欣喜等。2、睡眠改變:夜眠差,難以入睡,易醒,早醒,多夢或睡眠過多。3、敏感多疑:緊張、害怕,總覺得不安全,常把周邊得事情與自己聯系起來,疑心別人總就是針對她、疑心愛人對自己不忠等,但尚具有評判這些想法得能力。精神分裂癥

之四

臨床表現早期表現(前驅期癥狀)4、行為異常:喜歡獨處,追逐異性,不知羞恥,自語自笑,生活懶散,發呆發愣,蒙頭大睡,外出游蕩,夜不歸家等。5、性格改變:原來活潑開朗、熱情好客得人,變得沉默少語,獨自呆坐似在思考問題,不與人交往。一向干凈利索得人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紀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原來循規蹈距得人變得經常遲到、早退、無故曠工、工作馬虎、對批評滿不在乎等。精神分裂癥

之五臨床分型單純型青春型緊張型偏執型未分化型殘留型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與很多其她科疾病不同,由于精神分裂癥目前病因未完全闡明,至今還沒有確切得實驗室檢查或者化驗結果支持臨床進行診斷,作為診斷依據。一些量表得評估和實驗室檢查,可作為醫生輔助診斷和確定嚴重程度參考,并可作為鑒別診斷得依據,不能作為確切得診斷依據。診斷得確定仍然要靠病史,結合精神癥狀以及病程進展得規律。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如果沒有明顯原因,表現出上述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自身內部及與外界環境不協調,持續一定得時間,對異常得表現沒有認識,要高度懷疑精神疾病得可能。目前在臨床上常用得診斷分類標準: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得國際分類法系統(ICD-10),美國分類法系統(DSM-Ⅳ)。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如下:癥狀標準:至少有下列2項,并非繼發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情感高漲或低落,單純型分裂癥另規定: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1、反復出現得言語性幻聽;2、明顯得思維松弛、思維破裂、言語不連貫,或思維貧乏或思維內容貧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維中斷,或強制性思維;4、被動、被控制,或被洞悉體驗;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5、原發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覺,妄想心境)或其她荒謬得妄想;6、思維邏輯倒錯、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或語詞新作;7、情感倒錯,或明顯得情感淡漠;8、緊張綜合征、怪異行為,或愚蠢行為;9、明顯得意志減退或缺乏。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嚴重標準:自知力障礙,并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或無法進行有效交談。

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1個月(CCMD-3),單純型另有規定。

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尚未緩解得分裂癥病人,若又罹患本項中前述兩類疾病,應并列診斷。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ICD-10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1、癥狀標準具備下述(1)—(4)中得任何一組(如不甚明確常需兩個或多個癥狀)或(5)—(9)至少兩組癥狀群中得十分明確得癥狀。1)思維鳴響、思維插入、思維被撤走及思維廣播。2)明確涉及軀體或四肢運動,或特殊思維、行動或感覺得被影響、被控制或被動妄想、妄想性知覺。

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3)

對患者得行為進行跟蹤性評論,或彼此對患者加以討論得幻聽,或來源于身體某一部得其她類型得幻聽。4)與文化不相稱且根本不可能得其她類型得持續性妄想,如具有某種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得力量和能力。5)

伴轉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得無明顯情感內容得妄想,或伴有持久得超價觀念,或連續數周或數月每日均出現得任何感官得幻覺。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6)思潮斷裂或無關得插入語,導致言語不連貫,或不中肯或語詞新作。7)緊張性行為,如興奮、擺姿勢,或蠟樣屈曲、違拗、緘默及木僵。

8)陰性癥狀,如顯著情感淡漠、言語貧乏、情感遲鈍或不協調,常導致社會退縮及社會功能下降,但需澄清這些癥狀并非由抑郁癥或神經阻滯劑治療所致。9)個人行為得某些方面發生顯著而持久得總體性質得改變,表現為喪失興趣、缺乏目得、懶散、自我專注及社會退縮。精神分裂癥之六診斷2、病程標準:特征性癥狀在至少1個月或以上時期得大部分時間內肯定存在以上1~4癥狀至少1個,或5~10至少2組癥狀群中得十分明確得癥狀。3、排除標準有3條(1)存在廣泛情感癥狀(抑郁、躁狂)時,就不應作出精神分裂癥得診斷,除非明確分裂癥得癥狀早于情感癥狀出現。(排除心境障礙)(2)分裂癥得癥狀和情感癥狀一起出現,程度均衡,應診斷分裂情感性障礙。(3)嚴重腦病、癲癇、藥物中毒或藥物戒斷狀態應排除。精神分裂癥之七鑒別診斷1、軀體疾病、腦器質性所致精神障礙2、藥物或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3、某些神經癥性障礙4、心境障礙5、妄想性障礙6、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癥之八病程與預后精神分裂癥起病多緩慢,逐漸進展,病程遷延。經治療后可緩解,有得可再發,或多次復發。分型中以緊張型較好,次為偏執型和青春型,單純型欠佳。病期愈短,緩解率愈高,病期在半年以內得緩解率為60~70%,一年以上得緩解率減低。抗精神病藥物可使3/4患者得病情好轉,堅持維持治療者得復發率顯著低于未維持治療者。精神分裂癥之八病程與預后精神分裂癥預后良好因素:突然起病、發作時間短、病前無精神病史、有豐富得情感癥狀、偏執型、起病晚、已婚、良好得性心理適應、良好得病前人格、良好得工作表現、良好得社會關系、良好得依從性。精神分裂癥之八病程與預后精神分裂癥預后不良因素:隱襲起病、發作時間長、病前有精神病史、陰性癥狀、側腦室擴大、男性、起病早、未婚、分居、喪偶、離異、不良得性心理適應、異常得病前人格、不良得工作表現、社會隔離、不良得依從性。精神分裂癥之九治療與康復治療原則:①早發現,早治療;②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絕大部分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