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3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單元高效整合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3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單元高效整合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3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單元高效整合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3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單元高效整合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模塊1第3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單元高效整合教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3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對應學生用書第50頁)[縱向梳理]一、19世紀40年頭至20世紀三四十年頭列強侵華的階段特征、影響及相識1.階段特征、影響時期階段特征影響19世紀40年頭至60年頭(1)侵略方式:以發動斗爭打開中國大門為手段,以商品輸出為主要侵略方式(2)國家:英、法為首,俄、美隨后(1)政治:起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經濟: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起先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3)思想:出現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4)外交:國門大開,清王朝被迫對外開放19世紀末20世紀初(1)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到實行“以華治華”;經濟上,由商品輸出為主到資本輸出為主(2)國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奧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獨霸中國(1)政治:民族危機加深,推動了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2)經濟:嚴峻摧殘了中國的民族經濟,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3)思想:維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對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沖擊,新文化運動更是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4)外交: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反動政府成為列強侵華工具20世紀三四十年頭方式從“以華治華”到獨霸中國,主要國家是美、日(1)政治: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峻,促成國共合作抗日(2)經濟:民族工業發展陷入逆境2.相識(1)從起因看,與世界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和程度緊密相關,具有明顯的階段特征。(2)從列強侵華目的看,最終目的是獲得最大經濟利益。不同等條約規定的開埠通商、協定關稅、資本輸出等,都是這一根本目的的詳細體現。(3)從結果看,除了日本的全面侵華斗爭外,其他均以中國失敗告終,這說明白只有全民族聯合起來,才能取得反對外來侵略的成功。(4)從列強侵華的影響看,對中國產生了雙重影響。一方面,造成了中國的貧困落后,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另一方面,沖擊了中國舊的經濟和政治秩序,擴大了中外溝通的范疇和規模。[對點訓練]1.(2024·茂名二模)1853年,由于反清組織小刀會占據上海部分地區,1853年至1854年間外國領事暫代清政府收取上海的關稅。1854年6月清政府與美、英、法三國領事會談并達成協議,成立一個由三名領事代表組成的稅務司署——上海海關稅務司。該機構的設立()A.使得中國的海關收入大量流失B.是清政府面臨政治危機的產物C.緩解了清政府與列強間的沖突D.標記著中國海關走向了近代化B[“1853年,由于反清組織小刀會占據上海部分地區,1853年至1854年間外國領事暫代清政府收取上海的關稅”可得出清朝統治的危機,故B項正確。]二、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探究歷程階級綱領(主見)實踐活動特點農夫階級《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太平天國運動①革命性:農夫階級是民主革命的主力軍;②落后性:其階級屬性確定了農夫階級不能領導革命取得成功“扶清滅洋”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自強”“求富”洋務運動“中體西用”,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資產階級三民主義或新三民主義辛亥革命、北伐斗爭①先進性:是民主革命的動力;②妥協性、懦弱性:確定了資產階級共和國道路行不通無產階級馬克思主義、民主革命綱領、毛澤東思想北伐斗爭、土地革命、抗日斗爭、解放斗爭①中國革命的領導力氣,具有革命性和徹底性;②開創“工農武裝割據”道路;③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成功[對點訓練]2.(2024·衡水中學聯考)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梁啟超的《波蘭滅亡記》、康有為的《波蘭分滅記》為典型代表,亡國史探討持續不衰,僅1901-1910年間,單行本就有30余種。1915年5月9日,因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問題,5月9日被定為國恥紀念日,由此導致又一波國恥史著作出版的高潮。這反映了探討者的()A.創新精神 B.求真意識C.時代情懷 D.全球視野C[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亡國史探討”和“5月9日被定為國恥紀念日,由此導致又一波國恥史著作出版”的高潮都說明民族危機會影響歷史探討,故C項正確。]3.(2024·四川雅安三模)表1935年全國各出版社出版的各類論著數量統計有關社會主義有關辯證唯物主義有關歷史唯物主義有關安排經濟有關國民黨歷史有關三民主義32本23本23本19本8本13本據上表可知()A.民眾丟失了對國民黨的信念B.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主流思想C.蘇聯對中國共產黨限制加深D.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影響力擴大D[由材料“有關社會主義”“有關辯證唯物主義”“有關歷史唯物主義”“有關安排經濟”等關于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論著數量遠遠超出國民黨歷史、三民主義,可知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影響力不斷擴大,故D項正確。]三、國共兩黨關系的發展演化時期階段特征演化緣由結果或影響國民革命時期兩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兩黨共同的革命對象國共合作,共同發動國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土地革命時期(又稱國共兩黨十年對峙時期)兩黨對峙,“圍剿”與反“圍剿”的斗爭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中共起先武裝抗拒國民黨反動派中共建立農村革命依據地,逐步探究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中共走向成熟抗日斗爭時期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日本不斷侵華,中日民族沖突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沖突抗日斗爭成功,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解放斗爭時期兩黨內戰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企圖殲滅共產黨,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統治解放斗爭成功,成立新中國;國民黨退踞臺灣,祖國長期不能統一影響國共兩黨關系改變的主要因素:兩黨的階級性質不同;社會主要沖突的改變;國際政治勢力的看法與國際環境的影響[對點訓練]4.(2024·龍巖質檢)1937年2月,國共就紅軍改編達成初步協議。3月11日,國民黨要求改編后的紅軍聽從南京的“一切吩咐”。八一三事變后,蔣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懷為八路軍正副總指揮。材料表明()A.中共放棄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 B.國民黨沒有真心共同抗日準備C.國共兩黨都敏捷務實調整方針政策 D.國共根本立場和長遠利益趨同C[材料中“1937年2月”“3月11日”“八一三事變后”方針政策的改變,聽從于抗日的主要沖突,說明白兩黨都敏捷務實調整,故C項正確。]5.(2024·遼寧六校聯考)1929年2月中共中心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認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就是否認無產階級對農夫的領導,結果共產黨只有變成小資產階級農夫黨。(你們)在斗爭的布置上有用鄉村包圍城市的企圖,這種傾向是極危急的。”這說明()A.中共中心堅持走蘇俄道路B.中共尚未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C.中共當時存在性質轉變的危急D.此時毛澤東已經離開領導崗位A[依據材料“不要城市就是否認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就是否認無產階級對農夫的領導”,說明中共中心照舊主見城市中心論,堅持蘇俄式的革命道路,故A項正確。][中外關聯]一、20世紀世界形勢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領域表現政治列強侵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從列強共同支配中國到日本獨霸中國再到美國限制中國中國革命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為無產階級,中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走蘇俄(聯)式到走中國式革命道路國際地位中國抗日斗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組成部分,其成功使中國國際地位有所提高,解放斗爭的成功最終使中華民族獲得了獨立經濟民族工業國民政府統治前期中國民族工業經驗了較快發展,但后期由于日本侵華及官僚資本的雙重壓迫使中國民族工業漸漸萎縮甚至破產思想文化思想解放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廣泛傳播思想理論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形成并發展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道路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異同點異同點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同點斗爭對象資產階級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心以城市為中心再到農村在農村建立革命依據地,再包圍城市影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拓了人類歷史新紀元中國進入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相同點方式都以暴力革命為主要形式基礎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廣闊人民參與的人民大革命指導思想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并與本國國情結合結果都使被壓迫人民獲得了解放,做了國家的主子[對點訓練]6.列寧提出的“四月提綱”與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綱領,兩者相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都主見用和平方式建立無產階級政權B.都主見用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C.都結合本國國情,為革命指明白正確方向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