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查_第1頁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查_第2頁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查_第3頁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查_第4頁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查

一、血液學的一般檢查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1.非病理因素

男性:

血紅蛋白增高:高海拔居住者、服用地塞米松,

(Hb)130~174g/L;紅細胞生成素,右旋糖酊或鐵會增

女性:高。

減低:妊娠者、服用別喋吟醇、對氨

113—157g/Lo基水楊酸、消炎痛會減低。

2.病理性因素

增高:脫水、骨髓紅細胞生成增多和

嚴峻肺病等。

減低:貧血,肝硬化,近期出血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紅細胞計男性:增高:脫水、肺病、先天性心臟病、

數(shù)(RBC)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腎臟病、大量輸

4.0~5.5X1012/L;注全血和組織缺氧。

女性:減低:創(chuàng)傷、燒傷、溶血性貧血、出

血性感染、胃腸道或其他血管出血、

12

3.5~5.0X10/Lo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或葉酸缺

乏、代謝性疾病和慢性炎癥。

紅細胞比男性:0.38-0.50;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血液濃縮、

積(HCT)女性:0.35-0.47肺氣腫末期、短暫性腦缺血、子癇、

創(chuàng)傷外科和燒傷。

減低:各種貧血、白血病、血液稀釋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網(wǎng)織紅細成人:相對值為1.非病理因素

胞(Ret)0.5~1.5%,肯定增高:高海拔居住、吸煙、妊娠者、

計數(shù)值為10~80X服用抗瘧藥、退熱藥、促腎上腺皮質(zhì)

IO7L;新生兒:激素、吠喃哩酮和左旋多巴等。近期

相對值為W7%。輸血者也會干擾檢測結(jié)果。

減低:服用硫口坐喋吟、氯霉素、放線

菌素D和甲氨蝶口令等藥物。

2.病理性因素

增高:出血、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

血性疾病、缺鐵性貧血或惡性貧血治

療后。

減低: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惡性貧血、放療后或骨髓衰竭。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紅細胞指男性:貧血形態(tài)分類

數(shù):紅細MCV:80~100fl,貧血類型RBC指數(shù)常見疾病

胞平均體MCH:26-34pg,

正細胞正急性失血/

積(MCV),MCHC:31-370g/LoMCV、MCH、

色素MCHC正常溶血性貧血

紅細胞平女性:

均血紅蛋MCV:79?98fL小細胞低MCV、MCH、缺鐵性貧血

白量MCH:26?34pg,色素性MCHC減小地中海貧血

(MCH),MCHC:30-360g/Lo

大細胞正MCV、MCH巨幼細胞性

紅細胞平/高色素增高貧血

均血紅蛋

性MCHC正常

白濃度

單純小細MCV、MCH感染、中毒、

(MCHC)胞性減低炎癥、尿毒

MCHC正常癥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紅大大小較一樣1體積增大:維生素BI2或葉酸缺乏性

細小貧血、骨髓增生異樣綜合征

胞異2體積減小:缺鐵性貧血或珠蛋白生

異樣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

形雙凹,圓盤狀刺形紅細胞:腎衰竭、缺鐵性貧血或

形irz

態(tài)肝病;橢圓形紅細胞見于遺傳性橢圓

態(tài)*

異形紅細胞增多癥或各類貧血;角形紅

樣細胞見于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

或人工心臟瓣膜;鐮形紅細胞見于鐮

形細胞貧血;靶形紅細胞見于血紅蛋

白病、地中海貧血;球形紅細胞見于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或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貧血。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紅染粉紅色低色素紇細胞見于珠蛋白生成障礙

細色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胞異高色素紅細胞見于脫水;多色素紅細

異樣胞見于未成熟紅細胞從骨髓過早釋

樣放。

形結(jié)紅細胞內(nèi)無可見有核紅細胞見于重度貧血、骨髓纖維

態(tài)構(gòu)結(jié)構(gòu)化、地中海貧血、粟粒性結(jié)核、骨髓

異轉(zhuǎn)移癌或慢性缺氧;嗜堿性點彩紅細

樣胞見于重金屬中毒、養(yǎng)分缺乏或骨髓

纖維化;Howell-Jolly小體見于鐮

狀細胞貧血、溶血性或巨幼細胞性貧

血或脾切除術(shù)后;卡伯特(Cabot)

環(huán)見于各類貧血。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白細胞計成人:(4.0?非病理因素

數(shù)(WBClo.o)XIO9/LO增高:進食后、猛烈運動或驚慌。是

機體對各種刺激產(chǎn)生應激反應動員

儲存池粒細胞進入循環(huán)池。

減低:服用抗驚厥藥、抗感染藥、多

數(shù)抗腫瘤藥、非鑿體消炎藥和治療甲

狀腺功能亢進藥。

病埋性因素

增高:細菌感染、炎癥、白血病、創(chuàng)

傷、心肌梗死或壞疽等組織壞死。

減低:化療、放療、免疫系統(tǒng)疾病、

病毒感染、汞或重金屬攝入、苯或神

暴露、流感、傷寒或單核細胞增多癥。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中性粒細肯定值:L8?增高見于急性感染、缺血性壞死、代

胞(N)7.7X107L謝性疾病、急性出/溶血、和炎癥性

百分數(shù):N:50%~疾病。

70%;減低見于放療或細胞毒性藥物所致

骨髓抑制、感染(如傷寒、肝炎、流

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

核細胞增多癥)、脾功能亢進和葉酸

或維生素B12缺乏癥。

嗜酸性粒肯定值:0-0.45增高見于過敏性疾病、寄生蟲感染、

細胞(E)xIO7L皮膚病、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

百分數(shù):E:減低見于傷寒、副傷寒、手術(shù)后嚴峻

0.5%?5%組織損傷和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后

和庫欣(Cushing)綜合征。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嗜堿性粒肯定值:0-0.20增高見于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慢性

細胞(B)X109/L炎癥、超敏反應或放療。減低見于甲

百分數(shù):0%~1%狀腺功能亢進、女性排卵期、妊娠和

驚慌。

淋巴細胞肯定值:L0?5.0增高見于結(jié)核、肝炎、傳染性單核細

(L)X109/L胞增多癥、流行性腮腺炎、巨細胞病

百分數(shù):20%?毒、白血病、骨髓轉(zhuǎn)移癌或放療。

40%;減低見于細胞免疫缺陷、放射病。

單核細胞肯定值:。?0.8增高見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結(jié)

(M)xIO9/L核、肝炎和瘧疾、膠原病[如系統(tǒng)性

百分數(shù):3?10%紅斑狼瘡(SLE)、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或

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減低見于骨

髓衰竭或某些類型白血病。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白中正常形態(tài)毒性顆粒見于嚴峻感染、化學物質(zhì)中

細性毒或存在其他毒性物質(zhì)C竇勒

胞粒(Dohle)小體見于燒傷、創(chuàng)傷、急

形細性或全身性感染、接觸毒性物質(zhì)(如

態(tài)月包化療藥)。奧爾(Auer)小體見于急

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Pelger-Huet畸形見于遺傳性疾病或

髓細胞性白血病。分葉增多見于維生

素B12或葉酸缺乏性貧血。

淋反應性淋巴細胞見于病毒感染,如傳

巴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毛細胞見于毛

細細胞白血病。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小板100?300X增高:骨髓增生性疾病、出血、感染

(PLT)計IO9/LO或炎癥性疾病、缺鐵性貧血、脾切除

數(shù)后或近期手術(shù)后。

減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消耗

性疾病、血小板生成削減(如慢性出

血性胃潰瘍、革蘭陰性菌敗血癥)、

化療或放療。

平均血小6.5—12.Ofl增昌見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免疫性血

板體積小板削減性紫瘢、血管炎、脾切除以

(MPV)及某些血小板削減的病例。減低見于

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急性白血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及某

些血小板增多的病例。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小板分16%~17%(CV)或增高見于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布體積寬6.8~8.Of1(s)減低見于巨幼細胞貧血及反應性血

度(PDW)小板增多癥。

二、貧血相關(guān)的檢查

(一)紅細胞性生成削減性貧血相關(guān)檢查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造血比色法:成年男增高:見于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

血清性:11.6-31.3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等。

原鐵umol/L;減低:見于缺鐵性貧血、痔瘡出血、

料FeHmol/Lc鉤蟲病、消化道出血、反復鼻出血、

慢性腫瘤和感染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造血清比色法:男性:增高:見于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增多

血總鐵50?77ymol/L,癥和急性肝炎。

原結(jié)合女性:54-77u減低:見于惡性腫瘤、溶血性貧血、

料力mol/L;慢性感染、腎病綜合征、養(yǎng)分不良、

尿毒癥和血色素鎮(zhèn)靜癥。

血清免疫比濁法:TF:增高:見于缺鐵性貧血。

轉(zhuǎn)鐵28.6~51.9mol/Lo減低:見于腎病綜合征、肝硬化、惡

蛋白性腫瘤、炎癥和養(yǎng)分不良等。

血清免疫比濁法:男性用于評估患者體內(nèi)鐵貯存狀態(tài)。用于

鐵蛋15~200ug/L,女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的鑒別診斷。

白SF性12—150Ug/L,增高:見于血色素鎮(zhèn)靜癥、炎癥、肝

病、鐵粒幼細胞性貧血和腫瘤等。

減低:見于缺鐵性貧血和慢性貧血。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造葉化學發(fā)光法:增高:見于惡性貧血和素食者。

血酸7.0?減低:見于巨細胞性貧血、維生素

原FOL39.66nmol/LoB12或葉酸攝入缺乏。

料維增高:見于白血病、肝功能障礙。

生減低:見于巨紅細胞貧血、內(nèi)因子缺

素乏引起為維生素口2汲取不良。

B12

鐵染色細胞內(nèi)鐵:鐵粒幼缺鐵性貧血:內(nèi)外鐵明顯減低。

細胞為19%~44%鐵粒幼細胞貧血:較多環(huán)鐵粒幼細

細胞外鐵:+?++胞,內(nèi)外鐵明顯增加。

骨髓增生異樣綜合征:鐵粒幼細胞上

升。硬化癥、感染、腎病、血色病及

反復輸血外鐵明顯增加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可溶性轉(zhuǎn)免疫法:9.6~增高:見于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

鐵蛋白受29.6nmol/Lo減低: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病

體貧血和腎衰竭。

紅細胞游男性:36±增高:鉛中毒、缺鐵性貧血、紅細胞

離原嚇琳16.Img/L,女性:□卜琳癥、慢性病性貧血和缺鐵性貧

51±17.Img/Lo血。

減低:巨幼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

紅白血病。

(二)溶血性貧血相關(guān)檢查

項目參考區(qū)向簡要臨床意義

蔗糖溶血陰性陽性: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試驗

血清酸化陰性陽性: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和

溶血試驗先天性紅系造血異樣貧血。

血漿游離<40mg/L增高見于溶血性貧血,特殊是血管

血紅蛋白內(nèi)溶血,如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

尿、陣發(fā)性冷血紅蛋白尿和冷凝集

素綜合征,也可見于珠蛋白生成障

礙性貧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貧(輕度

增高)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冷溶血試陰性陽性見于陣發(fā)性寒冷性血紅蛋白

驗尿,伴發(fā)于梅毒、傳染性單核細胞

增多癥、流感、麻疹、風疹、天花

和細小病毒B19等疾病。

紅細胞自不加訂正物溶血度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患者溶血

身溶血及<3.5%,加葡萄糖度增加,加訂正物不訂正。葡萄糖

訂正試驗溶血度<1.0%,加-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癥患

三磷酸腺甘(ATP)者溶血度輕度增加,加訂正物可訂

溶血度V1.0%。正。丙酮酸激酶缺乏癥患者溶血度

增加,加葡萄糖不訂正,加ATP可

訂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

溶血度輕度增加。PNH患者試驗結(jié)果

正常。

三、凝血功能和纖溶活性檢驗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活化部分20-40S延長:血友病A、血循環(huán)中有肝素

凝血活酶或狼瘡樣抗凝物質(zhì)存在,血液中存

時間測定在FVDI或FIX抗體等

(APTT)縮短: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高凝期,

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癥等

血漿凝血9-13S延長:先天性/后天性口1、FV、F

酶原時間vn、FX削減或缺乏,口服抗凝藥物

測定(PT)劑量(如華發(fā)令、雙香豆素)血循

環(huán)中有肝素或狼瘡樣抗凝物質(zhì)存

在,纖維蛋白原血癥

縮短: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早期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凝纖維用于判定血栓前狀態(tài)或血栓性疾病

蛋白原測增高: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

定(Fbg)糖尿病、妊高癥、敗血癥、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

減低:DIC、重癥肝炎、肝硬化、溶

栓治療等

凝血酶時14-21s用于判定血栓前狀態(tài)或血栓性疾病

間測定延長:低纖維蛋白原血癥、血中存

(TT)在肝素類物質(zhì)、DIC等

縮短:組織液混入血漿或PH呈酸性

血漿D?二<500ug/L增加見于各種局灶性、充滿性、年

聚體測定齡性的血栓性疾病,提示有深靜脈

血栓,肺栓塞和充滿性血管內(nèi)凝血。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漿魚精陰性陽性:DIC早期和中期。

蛋白副凝陰性:健康人,晚期DIC和原發(fā)性纖

試驗(3P)溶癥。

纖維蛋白<5mg/L增高:原發(fā)性纖溶、DIC、惡性腫瘤、

(原)降解肺栓塞、深靜脈血栓、腎臟疾病、

產(chǎn)物測定肝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

(FDP)栓治療等

四、骨髓細胞學檢驗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正常成人骨髓增極度活躍:各類白血病

生活躍;明顯活躍:白血病、增生性貧血等

增生活躍:正常骨髓或某些貧血

增生減低:再障(慢性)、粒缺等

極度減低:再障(急性)

粒細胞與紅細胞增高:急性化膿性感染、類白血病、

比值:2-4:1粒細胞性白血病、純紅再障等

降低:粒缺、各種增生性貧血等

正常:免疫性血小板削減性紫瘢、

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粒細胞系統(tǒng)

原粒細胞<2%增多: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類白

早幼粒細胞<5%細胞反應等

中幼粒細胞<9%增多:M2b,慢粒、類白細胞反應

骨晚幼粒細胞<16%增多:急性感染、慢粒、藥物中毒、

髓中性桿狀核<25%類白血病、嚴峻燒傷、急性失血、

象大手術(shù)后、組織損傷等

分中性分葉核<18%增多:穿喇」不佳混入外周血所致的

析血液稀釋

嗜酸性分葉核<增多:過敏性疾病、寄生蟲感染、

4%慢粒、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

瘤、高嗜酸綜合征等

嗜堿性分葉核<1%增多:慢粒、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紅細胞系統(tǒng)

原紅細胞<2.5%增多:紅白血病、紅血病等

早幼紅<3%

中幼紅<11%增多:溶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

骨晚幼紅<14%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

髓血、鉛中毒、紅白血病等

象淋巴系統(tǒng)

分原淋細胞<0.02%增多:急淋、淋巴瘤白血病、慢粒

析幼淋細胞<0.4%轉(zhuǎn)急淋

淋巴細胞<20%增多:慢淋、淋巴瘤白血病、再障、

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傳單、巨

球蛋白血癥、淋巴細胞型類白血病

反應、淀粉樣變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單核細胞系統(tǒng)

原單核<0.02%增多:急單、慢粒轉(zhuǎn)急單、粒-單核

幼單核<0.3%細胞白血病

單核細胞<3%增多:曼單、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

骨病、單核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某

髓些感染等

象巨核細胞系統(tǒng)

分原巨核細胞:0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M7、全髓

析幼巨細胞。5%白血病、脾亢、急性大出血等

顆粒巨細胞10-27%削減:再障、急性白血病、化療后

產(chǎn)板巨細胞44-66%幼巨細胞增加:免疫性血小板削減

裸核巨細胞8-30%性紫瘢(ITP)急性型

顆粒巨細胞增加:ITP慢性型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過氧化物陰性:見于幼紅細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可呈陽性。急性

酶染色胞、漿細胞、巨核單核細胞白血病呈弱陽性。急性淋

(POX)、蘇細胞、淋巴細胞。巴細胞白血病為陰性(少數(shù)細胞可

丹黑染色陽性:見于粒細呈陽性)。組織細胞白血病為陰性。

(SBB)、氯胞、單核細胞再障、細菌感染、術(shù)后,粒細胞POX

乙酸AS-D染色活性增高

蔡酚酯酶

染色

酸性磷酸陽性:粒細胞、T多毛細胞白血病細胞呈陽性但不

酶染色淋巴細胞、漿細被L-酒后酸抑制,T淋巴細胞白血

(ACP)胞、巨核細胞、血病細胞呈陽性,但可被L-酒后酸抑

小板、單核巨噬細制。戈謝細胞陽性,尼曼一匹克細

胞和幼紅細胞胞陰性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堿性磷酸陽性:見于成熟中積分增高見于細菌感染、再障、紅

酶染色性粒細胞胞質(zhì)和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淋巴

(NAP)巨噬細胞。陰性:細胞性白血病,和雌激素、促腎上

見于其他血細胞腺皮質(zhì)激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治療

均陰性。可依據(jù)陽后。積分減低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

性程度進行評分,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陣發(fā)性睡

常用NAP積分眠性血紅蛋白尿癥、紅白血病、骨

髓增生異樣綜合征、急性單核細胞

白血病(少數(shù)病例積分正常)

鐵染色一般鐵粒幼細胞缺鐵性貧血:細胞內(nèi)外鐵明顯減低

為19%?44%鐵粒幼細胞貧血:較多環(huán)鐵粒幼細

胞;MDS細胞內(nèi)外鐵明顯增多+環(huán)鐵

粒幼紅細胞。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過碘酸一席陽性:見于早幼粒紅血病和紅白血病的幼紅細胞呈

夫氏反應及以后階段粒細陽性,其他白血病的幼紅細胞呈陰

(PAS)胞、幼單及單核細性。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

胞、巨核細胞及血性貧血及骨髓增生異樣綜合征的

小板、巨噬細胞、幼紅細胞呈陽性,但巨幼貧、溶貧、

少數(shù)淋巴細胞再障時幼紅細胞一般為陰性。急性

陰性:幼紅細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

漿細胞及大部分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中各類白

淋巴細胞血病細胞呈陽性反應。戈謝細胞為

陽性,尼曼-匹克細胞為陰性或弱

陽性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醋酸AS-D粒細胞、幼紅細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呈強陽性,但

蔡酚酯酶胞、淋巴細胞可呈被氟化鈉抑制

染色較弱陽性,但不被

(AS-DAE)氟化鈉抑制;巨核

細胞、血小板亦可

陽性

a醋酸蔡巨核細胞和血小鑒別急性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白

酚酯酶染板也可陽性。粒細血病為陽性,且被氟化鈉抑制;其

色(a胞、幼紅細胞、淋他急性白血病細胞一般為異型(少

-NAE)巴細胞一般為陰數(shù)陽性反應,則不被氟化鈉抑制)。

性,如有陽性,則另外,巨幼細胞貧血中的巨幼細胞

不被氟化鈉抑制可呈陽性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uT酸酯陽性:見于單核細主要用于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與

酶染色(a胞(可為氟化鈉抑急性非單核細胞白血病的鑒別;急

-NBE)制)、T淋巴細胞、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與急性非T淋

Null淋巴細胞、組巴細胞白血病的鑒別

織細胞(不被氟化

鈉抑制);巨核細

胞和漿細胞可呈

弱陽性

附表:骨髓細胞分類計數(shù)成人各類疾病的骨髓涂片檢查特點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缺鐵性貧血增生活躍。粒紅比例削減或倒置。以晚幼紅細胞增生為

主,胞體較小,胞質(zhì)少,色偏灰藍,邊緣不整齊,可見

紅細胞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區(qū)擴大。粒、巨核系無特異

變更

巨幼細胞性增生活躍。粒紅比例削減或倒置。以幼紅細胞巨變?yōu)橹鳎?/p>

貧血占有核細胞比例30%?50%,可見豪焦氏小體、卡波環(huán)、

點彩紅細胞。粒系也有巨幼樣變,分葉過多

溶血性貧血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明顯削減或倒置。紅系增生明

顯,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原、早幼紅細胞增多,紅

細胞形態(tài)各異。有絲分裂多見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再障增生減低或極度減低。粒紅比例基本正常,造血細胞明

顯削減,粒、紅系均以成熟、近成熟階段為主。血小板

少見,巨核細胞少見。淋巴細胞高達80%,非造血細胞

增多

脾功能亢進增生活躍。粒紅比例正常或輕度減低。各系血細胞增生,

紅系以早幼紅細胞為主。粒系和巨核系伴有不同程度的

成熟障礙

粒細胞缺乏增生活躍或減低。粒紅比例正常或減低。缺乏成熟階段

癥的粒細胞,原、早幼粒細胞多見,幼粒細胞有退行性變。

巨核系正常

原發(fā)性血小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正常。巨核細胞增多,

板削減性紫以幼巨、顆粒巨為主,原巨核細胞多見,產(chǎn)生血小板巨

瘢核細胞少見或消逝,血小板少見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傳染性單核增生活躍。粒紅比例正常。無特異性變更。淋巴細胞較

細胞增多癥多,可見異型淋巴細。組織細胞、漿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生活躍。粒紅比例正常或增高。早幼粒細胞增多,但

類白血病反未達白血病標準。紅系、巨核系正常,血小板正常。堿

應性磷酸酶染色(NAP)積分增高伴有粒細胞中毒變更

骨髓增生異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削減。呈病態(tài)造血特征,

樣綜合征可出現(xiàn)原始細胞比例增高,可見雙核、多核幼紅細胞伴

巨幼樣變。粒細胞成熟障礙。巨核細胞削減或增高,可

見小巨核細胞

急性髓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少數(shù)增生減低或正常。粒紅

白血病-M0比例增高。可見大量分類不明細胞(占30%?90%),細

胞化學染色為陰性,或僅PAS染色微陽性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急性髓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少數(shù)增生減低或正常。粒紅

白血病-Ml比例增高。以異樣原粒細胞為主(占90%以上),早幼

粒少見,中幼粒以下階段罕見。可見奧爾(Aeur)小體。

紅系、巨核系少見

急性髓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少數(shù)增生減低或正常。可見

白血病-M2較多的早幼粒及以后階段粒細胞,其中M2b可見較多異

樣中性中幼粒細胞030%)

急性髓細胞增生明顯活躍或極度活躍,少數(shù)增生減低。粒紅比例增

白血病-M3高。以早幼粒細胞為主(占30%?90%),Aeur小體較多

見。胞質(zhì)中顆粒較粗的為M3a,較不明顯的為M3b

急性髓細胞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增高。粒、單核系

白血病-M4同時增生或粒、單核雙重特性細胞明顯增生(>30%)。

以原粒和早幼粒細胞為主,M4a單核系細胞>20%,M4b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急性髓細胞為單核系細胞為主,原粒、早幼粒細胞>20%,M4c以

白血病-M4雙重特性細胞為主,M4d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5%)。

各型紅系、巨核系、血小板明顯削減,漿細胞噌多。

急性髓細胞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正常或偏高。單核

白血病-M5系明顯增多,旦形態(tài)各異。M5a以原單核細胞為主,M5b

以幼單、單核細胞為主。可見Aeur小體

急性髓細胞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倒置。紅血病期可

白血病-M6見有核紅細胞>50%,以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為主。

紅白血病期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原粒、早幼粒或單

核系細胞可>30%。巨核細胞、血小板顯著削減

急性髓細胞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正常或增圖。巨核細胞

白血病-M7異樣增生,以原、幼巨核細胞為主,成熟巨核細胞少見,

血小板無明顯削減。粒、紅系細胞削減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急性淋巴細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正常。以原淋為主,

胞白血病可達70%以上。粒、紅、巨核系明顯減低,血小板少見。

退化細胞明顯增多。L1型以小原淋為主,核仁不清楚,

胞質(zhì)較少;L2型以大原淋為主,核仁可見,染色質(zhì)疏

松;L3型以核仁明顯,胞質(zhì)較多,伴空泡原淋為主

慢性粒細胞增生極度活躍或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明顯增高。粒細胞

白血病明顯增多,以中幼粒細胞及以后階段為主,原粒和早幼

粒細胞不超過20隨嗜酸、嗜堿性粒細胞多見。巨核細

胞明顯增多,血小板多見

慢性淋巴細增生極度活躍。粒紅比例正常。淋巴細胞異樣增多,可

胞白血病達80%,原淋、幼淋巴細胞不超過10肌除溶血時幼紅

細胞增多外,晚期粒、紅、巨核系均削減

疾病骨髓涂片特點

多發(fā)性骨髓增生活躍。粒紅比例正常。異樣漿細胞>10%,可達70%?

瘤90%o紅細胞緡錢狀排列。隨瘤細胞增加,粒、紅系削

惡性組織細增生活躍或增生減低。粒紅比例無明顯變更。確診需找

胞病到異樣組織細胞(如多核巨、吞噬性組織、單核樣組織

和淋巴樣組織細胞)

多毛細胞白增生活躍或減低,少數(shù)明顯活躍。粒紅比例正常。多毛

血病細胞可占5%?95%。粒、紅、巨核系細胞削減

其次章肝臟疾病相關(guān)的試驗室檢驗

一、肝功能檢查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丙氨酸速率法:5?非病理因素:妊娠、勞累、心情惡

氨基轉(zhuǎn)移酶40U/Lo化、內(nèi)分泌失調(diào)、心肝腦供血不足

(ALT)測定干化學法:13~注射疫苗或猛烈運動可引起ALT增

69U/Lo高。

病理性因素:明顯增高見于急性肝

炎,如病毒性肝炎;中度增高見于

慢性肝炎、膽道堵塞、肝硬化。某

些藥物毒物:氯丙嗪、異煙骯、奎

寧、水楊酸、乙醇、鉛、汞、四氯

化碳或有機磷等可引起ALT增高。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天門冬速率法:男性:非病理因素某些損傷肌肉藥物、

氨酸氨基轉(zhuǎn)13?40U/L;女性:猛烈運動、妊娠等可引起AST增高。

移酶(AST)10?28U/L。病理性因素明顯增高見于急性

測定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中度增高見

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心臟

病和肌肉損傷。通常心臟病和肌肉

損傷時AST水平高于ALT水平。

AST/ALT比當ALT、AST3均在正常范圍時比值

值無臨床意義

增高:AST/ALT>1,提示肝臟損害較

重,比值越大提示病情越重

降低:AST/ALT<1,輕型肝炎、急

性肝炎、阻黃、慢性遷延性肝炎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堿性磷速率法:女非病理因素

酸酶(ALP)性:1?12歲V增高:見于妊娠、骨折愈合、服用

測定500U/L;15歲以上抗癲)尚藥。兒童和青少年ALP水平

40?150U/L;男較高。減低:見于口服避孕藥。

性:1?12歲V病理性因素

500U/L,12—15增高:見于肝病和骨病,如堵塞性

歲<750U/L,15黃疸、急性或慢性黃疸型肝炎、肝

歲以上40~癌、纖維性骨炎、成骨不全癥、佝

150U/Lo僂病、骨軟化病、骨轉(zhuǎn)移癌、骨折

修復愈合期。

減低:見于重癥慢性腎炎、輸血、

心臟搭橋手術(shù)、甲減、嚴峻貧血、

惡性養(yǎng)分不良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丫-谷速率法:男性:增高:見于肝臟損傷、充血性心力

氨酰轉(zhuǎn)移酶11-50U/L,女性:衰竭和酗酒,某些藥物(苯巴比妥、

(GGT)測定7-32U/L苯妥英鈉、安替比林)、口服避孕

藥。

減低:骨病GGT正常或減低,但堿

性磷酸酶(ALP)增高。

血清亮氨酰速率法:男性:增高見于肝膽胰惡性疾病,如胰頭

氨基肽酶1.1?3.4U/ml;女癌、壺腹癌、原發(fā)性肝癌和轉(zhuǎn)移性

(LAP)測定性:1.2~3.OU/ml肝癌;肝膽胰良性疾病,如急性肝

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急性膽囊

炎;其他疾病,如白血病和某些皮

膚病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總蛋白雙縮版法:64~增高:見于脫水、慢性肝病、腫瘤

(TP)測定83g/Lo(如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熱

帶病、肉芽腫病(如類肉瘤病)。

減低:乙醇性肝硬化、心功能衰竭、

腎病綜合征、腎小球腎炎、腫瘤、

蛋白丟失性腸病、潰瘍性結(jié)腸炎、

汲取不良或養(yǎng)分不良、甲狀腺功能

亢進、燒傷和嚴峻皮膚病。

血清白蛋白澳甲酚紫法:34~增高:見于脫水。

(ALB)測定48g/Lo減低:肝硬化、乙醇性肝病、腎病

警告值:<15g/Lo綜合征、腫瘤、蛋白丟失性腸病、

潰瘍性結(jié)腸炎、甲狀腺疾病、燒傷、

心功能衰竭、和汲取不良等。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蛋白電ai球蛋白1-5.7%增高:a球蛋白見于急、慢性感染

泳a2球蛋白4.9-11.2%性疾病和腎病。B球蛋白見于高膽

。球蛋白7-13%固醇血癥、缺鐵性貧血、多發(fā)性骨

V球蛋白9.8-18.2%髓瘤。V球蛋白見于慢性炎癥性疾

百分比為占總蛋病、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

白百分比(%)瘡、肝硬化、慢性肝臟疾病、急慢

性炎癥、巨球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

髓瘤和單克隆丙種球蛋白血癥等。

減低:蟲球蛋白見于先天性肺氣

腫。球蛋白見于甲亢、嚴峻肝病

和溶血。。球蛋白見于養(yǎng)分不良和

肝硬化。Y球蛋白見于多種遺傳性

免疫性疾病和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前白蛋免疫比濁法:增高:見于腎上腺分泌亢進、霍奇

白(PA)測0.25~0.4g/Lo金淋巴瘤等。

定警告值:vo.il減低:見于養(yǎng)分不良、消化障礙、

g/Lo嚴峻炎癥、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

和肝病等。

血清總膽紅重氮法:3.4?增高:見于肝膽疾病[如膽道堵塞、

素(TBIL)17.1umol/Lo肝炎、肝硬化、Gilbert綜合征、

測定干化學法:3~22Rotor綜合征、Dubin-Johnson綜

口mol/Lo合征和Crigler-Najjar綜合征、

警告值:新生兒〉母嬰血型不合、輸血反應、溶血性

257Dmol/L貧血、惡性貧血、肺栓塞和充血性

心力衰竭。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干脆膽重氮法:成人:V增高見于肝臟或膽管梗阻、肝炎、

紅素8.0Umol/Lo新生肝硬化、藥物反應或長期酗酒。

(BIL-D)測兒:<20umol/Lo

定干化學法:0?7H

mol/Lo

血清間接膽計算法:0?17u增高見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

紅素測定mol/Lo疸、輸血錯誤、肝炎和肝硬化等

血清總膽汁酶法:0?9.67u增高見于膽管堵塞、膽汁性肝硬

酸測定mol/Lo化、新生兒膽汁淤積和妊娠性膽汁

淤積。對肝外膽管堵塞、肝內(nèi)膽汁

淤積的診斷,有較高的靈敏度。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5"-核速率法:10~增高見于原膽系統(tǒng)疾病如肝癌、堵

甘酸酶測定35U/L塞性黃疸。

腺甘脫氨酶速率法:4.0?血清增高:見于肝臟疾病,如肝炎、

(ADA)測定22.OU/Lo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其他疾病,

如前列腺癌、膀胱癌、組織細胞瘤、

淋巴瘤、溶血性貧血、風濕熱、傷

寒、痛風、地中海貧血、粒細胞性

白血病、結(jié)核、自身免疫性疾病、

傳單和心力衰竭。

積液增高:見于結(jié)核性胸、腹腔積

液和結(jié)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

ADA活性正常,顱內(nèi)腫瘤和中樞神

經(jīng)系統(tǒng)白血病ADA輕度增高。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血清膽堿酯速率法:5000-減低:職業(yè)接觸殺蟲劑(如有機

酶(CHE)測12000U/Lo警告磷)、急性殺蟲劑暴露、慢性肝病

定值:活性降低80%和養(yǎng)分不良癥。

可能發(fā)生嚴峻神增高:VitB缺乏癥、甲亢、高血壓、

經(jīng)肌肉綜合征。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等

血漿氨干化學法:9~33增高見于遺傳性尿素循環(huán)酶缺陷

(附)測定“mol/Lo癥(極度增高)、新生兒溶血病、

雷亥(Reye's)綜合征、肝或腎損

害和肝性腦病等。標本采集后

20min送達否則影響結(jié)果

二、病毒性肝炎感染標記物的檢驗

(-)甲型肝炎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甲型肝炎抗ELISA法:陰IgM陽性:急性HAV感染,2-3周

體(HAV)測性達高峰,3-6個月后消退。

定IgG陽性:HAV感染后3-4個月達

高峰,可長期存在。見于暴露于HAV

的非活動性感染。注射甲肝疫苗后

機體會產(chǎn)生HAV抗體。通常經(jīng)糞一

口途徑感染,臨床表現(xiàn)為輕型無黃

疸型或重型黃疸型肝炎,其預后良

好,病死率低。孕婦感染不會發(fā)生

母嬰傳播。

(二)乙型肝炎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表面ELISA法:定陽性見于乙型肝炎感染。HBV傳

抗原(HBsAg)測性:陰性。播途徑有血液、血液制品、性傳

定化學發(fā)光法:定播和母嬰傳播等。大部分人感染

量:VO.05IU/mloHBV后不出現(xiàn)臨床癥狀,在6個

月內(nèi)會自身清除病毒,少部分感

染者會發(fā)展為慢性肝炎,有的會

發(fā)展為原發(fā)性肝癌。

乙型肝炎表面ELISA法:定陽性:注射乙肝;1芟苗后,機體產(chǎn)

抗體(HBsAb)測性:陰性。生抗體;既往感染過HBY,但已

定化學發(fā)光法:定復原,機體產(chǎn)生抗體,是乙肝痊

量:<10mIU/mlo愈的標記。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e抗ELISA法:定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測定項目。

原(HBeAg)測定性:陰性。說明乙型肝炎病毒復制旺盛,具

化學發(fā)光法:定有較強傳染性

量:<1.0。

乙型肝炎e抗ELISA法:定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測定項目。

體(HBeAb)測定性:陰性。HBeAb出現(xiàn)于HBeAg陰轉(zhuǎn)后,其

化學發(fā)光法:定出現(xiàn)比乙肝表面抗體晚,但消逝

量:>1.0o較早。HBV基因變異后可產(chǎn)生

HBeAg陰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此時HBeAb仍呈陽性,病毒仍復

制活躍,病變可以持續(xù)發(fā)展。

降低:急性感染復原期,慢性乙

肝。部分肝硬化肝癌病人可檢出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核心ELISA法:定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測定項目。

抗體性:陰性。陽性說明是乙肝急性感染復原

(Anti-HBc)測化學發(fā)光法:定期或慢性持續(xù)性感染期。

定量:V1.0

乙型肝炎核心ELISA法:定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測定項目。

IgM抗體性:陰性。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急性感

(Anti-HBcIgM)化學發(fā)光法:定染的指標。

測定量:VLO

乙型肝炎病毒ELISA法:陰陽性提示乙肝病毒處于復制期,

外膜蛋白前S1性特殊是乙肝e抗原(HBeAg)陰

抗原測定性時可推斷病毒是否復制。

項目參考區(qū)間簡要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TaqMan熒病毒復制和存在的指標,

核酸檢測(光定量檢測:小于HBV-DNA水平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