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創新題(含解析)_第1頁
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創新題(含解析)_第2頁
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創新題(含解析)_第3頁
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創新題(含解析)_第4頁
中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創新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分類:創新題

1.請完成下列思維導圖。

例[⑴白蕾

再"H_7(填或“=今

(3)金剛石

物史瓦)例X組成的元素

如成符號為

質|(2).

旺吾物例:(4)五氧化二磷

化學式為一

【答案】(1)<(1分);⑵純凈物(1分);(3)C(1分);⑷Pz()5(l分)

【解析】(1)白醋是酸,PR7;(2)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3)金剛石含有C元素;(4)

五氧化二磷的化學式為P205O

2.歸納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圖示正確的是為()

一化包以及

7人分■以理

■'一

汽料反卜

A化學反應分芙

【答案】A

【解析】化學反應的四種法木類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物質的

分類:純凈物和混合物,純凈物包括單質和化合物;地殼中元索含量:氧〉硅>鋁>鐵;金屬

的化學性質:活潑金屬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金屬與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不能生成

鹽。故選A。

3.小明筆記中有處錯誤你認為是圖中的哪一處()

A.a處B.b處C.e處D.d處

【答案】B

【解析】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魚2。3);用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氧化鐵,利用了一氧

化碳還原性把鐵從氧化鐵中還原出來,一氧化碳發生了氧化反應,氧化鐵發生了還原反應;

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Bo

4.如圖為三種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與對應濃度的鹽酸反應的曲線。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所用鹽酸濃度越大,V時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線所示的實驗中,若用酚酣做指示劑,酚酸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C.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反應速率相同

D.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溶液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b>c

解析:A、由圖可以看出是向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

恰好完全反應,即pH=7時,需要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相等,因此所用鹽酸濃度越大,需要加

入的氫氧化鈉溶液濃度也越大,V時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該選項說法

正確;

B、是向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在a曲線所示的實驗中,若用酚配做指示劑,酚配溶液

由無色變為紅色,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由于反應物濃度不同,反應速率不相同,該選項說

法不正確;

D、在a、b、c三種曲線所示的實驗中,隨著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別顯酸性、

顯中性、顯堿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o

5.如圖物質經一步反應轉化的兩種途徑,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氧化物為SO?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屬于復分解反應

解析:A、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氧化物應為三氧化硫,故選項

說法錯誤。

B、氫氧化鈉與三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X不一定只能是硫酸,故選項說法錯誤,

C、氫氧化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②可能有沉淀生成,故選項說法

正確。

D、非金屬氧化物與堿的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o

6.某課外活動中,學生利用下圖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實驗,杠桿已調至平衡。

(1)實驗1中,較長時間后,左邊鐵粉布包下降,是因為鐵粉與發生了反應。將鐵粉換成下

列物質中的(填序號),杠桿也會出現相似現象。

A.NaClB.NaOHC.CaO

(2)實驗2中,通入CO?一段時間,右邊乒乓球(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氣瓶中滴

入足量NaOH溶液,杠桿重新平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水和氧氣(或也0和Ch)BC(2)下降C02+2Na0H=Na2C0#H20

【解析】(1)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生成鐵銹,使杠桿左側下降;NaOH與空氣中的CO?發生反

應,CaO與比0反應都使七桿左側下降;(2)由于CO?密度大于空氣,左側乒乓球受到浮力

大,使乒乓球上升,而右側乒乓球下降,杠桿失去平衡;再往集氣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即CO2+2NaOH=Na2c0出攸),使得左側乒乓球下降,杠桿重

新平衡。

7.對比實驗是化學研究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CO?通入NaOH溶液

是否發生了反應,設計了下列二組實驗。請和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探究并回答問題:

【設計與實驗】

實驗實驗

實驗步驟一實驗步驟二實驗步驟一實驗步驟二

序號序號

1…

實驗I屋實驗II

【探究與結論】

(1)實驗I中步驟一看不到明顯現象,步驟二產生的現象是(.(2)

實驗II中步驟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則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實驗II的步驟一中CO,和NaOH溶液一定發生了化學反應,但卻看不到明顯的現象,

原因是o

【拓展延伸】現有下列信息:

資料卡片一

20℃Na0H、Na£0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質溶解度(S)/g

NaOH109

Na2co321.8

資料卡片二

20℃Na01KNa。),在乙醉?的溶解度

物質溶解度(S)/g

NaOH17.3

Na2C03<0.01

請你和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設計實驗HI,證明CO?確實與NaOH發生

了化學反應。

實驗in的操作為:<,

看到的現象是。

【答案】(D.有氣泡冒出(2).CaCk+NazCOhCaCO」I+2NaCl(3).CO2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易

溶于水的Na2c。3(4).將二氮化碳通入盛有一定體積的飽和NaOH乙醉溶液試管中(5).有白色

沉淀產生

【解析】(1)鹽酸和碳酸鈉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鈉,所以實驗I中步驟?的溶液

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氣泡產生現象:(2)實驗I[步驟二中加入的氯化鈣溶液和碳酸鈉反應

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l2+Na2C03=CaC0;tI+2NaCl;(3)C02

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此反應沒有明顯現象;【拓展延伸】有資料卡片中

的信息可知,氫氧化鈉既溶于水,也溶入酒精,而碳酸鈉能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可設計

如下實驗:將二氧化碳通入盛有一定體積的飽和NaOH乙醉溶液試管中,觀察到有白色沉淀

產生.證明一氧化碳與氫軾化鈉發生了反應。

8.【科普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但其儲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與中國能源

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

S石

<M

S煤

JL電

j械也

■具他可再生俺,a

(大陽能.應能予)

由上圖可見,太陽能、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例FI益增多。太陽能

的利用是熱門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過光催化可將冗0、的2轉化為山、CO、CH」、CH30H(甲

醇)等太陽能燃料,示意圖右圖。

隨著科技的進步,能源將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燈、人體散?^中

隨處可見的廢熱發電。我國研發的“柔性、可裁剪碎化鏗(Bi%)/纖維電

池”,能充分貼合人體體表,實現利用體表散熱為藍牙耳機、手表、智能子

設備供電。

在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化學騎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結構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2)血、⑩轉化得到的太陽能燃料中,屬于氧化物的是;該過程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復合熱點薄膜電池中BizTem由種元素組成。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A.能源結構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B.科技進步會促進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D.生活中的廢熱可轉化為電能

答案:(1)石油,煤炭;(2)C0,化學;(3)兩:(4)ABD

解析:(1)化石能源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氣,比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結構中的,

石油由2015年的33%到203()年的31%,到2050年的2鴇,為比例降低;天然氣由2015年

的23%到2030年的26%,到2050年的27%,為比例升高;煤由2015年的30%到2030年24%,

到2050年的18%,為比例降低,故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應為石汕,煤炭;

(2)H2O+CO2零贏川2+C0+CHHHQH,在此、CO、CH.t>CHQH等太陽能燃料中屬于氧化物

的是C0,由于有新物質生成,故屬于化學變化:

(3)BizTes由Bi和Te兩種元素組成;

(4)能源結構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是目前清潔、高效能源的發展方向,故A正確;

隨著科技進步,能源的利用效率會越來越高,故B正確;石油和太陽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一旦用完,就不可以再產生,故C錯誤;能量可以同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生活中的

廢熱可以通過一定設置轉化為電能,故I)正確。

9.某興趣小組在相同條件下,將10.00g下列物質分別置于相同規格的燒杯,并敞

口存放于空氣中,燒杯中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如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質量/g

時間

水飽和石灰水稀鹽酸濃堿酸如化鈉濃溶液氯化鈣濃溶液

1天8.168.378.6411.189.3810.25

2天5.765.946.6912.558.4710.33

(1)下列圖示能反映水在空氣中放置時發生變化的微觀示意圖是(填字母序號)。

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2)石灰水在空氣中久置后有渾濁現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3)為研制一種安全、環保的除濕劑,可選擇上表中的(填溶質的化

學式)。

(4)將10.00g氯化鈉濃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終得到2.26g晶體,則該溶液是(填

“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已知該溫度下氯化鈉溶解度為36.1g)

(5)為進一步研究稀鹽酸敞口久置后濃度變化,該小蛆開展如下探究。

①甲同學猜想濃度可能會變大,理由是o

②為驗證甲同學的猜想是否正確,設計實驗方案:。

【注意:若答對第(6)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

(6)乙同學取20%的氫氧化鈉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部分變質,得到18.80g

溶液,由此能否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組成?若能,請計算其組成;若不能,請補充完成實驗

方案設計,同時說明需要測定的數據(用a表示),并計算a的取值范圍。(不要求寫出計

算過程)

【答案】⑴D(1分)(2)Ca(0H)2+C02=CaC03l+H20(25>)(3)CaCh(l分)(4)

不飽和(1分)(5)①稀鹽酸中水的蒸發量大于HC1的揮發量(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

分)

②取等質量的原鹽酸和久置的鹽酸,均加酚欲溶液,分別滴入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溶液

由無色變紅色時,比較消耗氫氧化鈉的量(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注意:若答對第(6)小題獎勵4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60分。】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