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二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檢測(學案)_第1頁
高一地理湘教版二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檢測(學案)_第2頁
高一地理湘教版二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檢測(學案)_第3頁
高一地理湘教版二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檢測(學案)_第4頁
高一地理湘教版二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檢測(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第四章檢測一、單項選擇題。1.目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是()A。長期存在的資源短缺 B。嚴重的環境問題C。龐大的人口數量 D。不利的外部環境2.下列問題屬于環境污染的是()A。土地鹽堿化B.大城市郊區的垃圾山C。土地荒漠化 D.水源枯竭3.人類的發展不應危及其他物種的生存,主要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A.公平性原則B.持續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D。綜合性原則4。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是()①人類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②人類向環境排放新陳代謝物質和消費活動的產物③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資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④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5.下列各組選項,三種自然災害或環境問題之間存在著逐級因果關系的是()A.寒潮、霜凍、鹽堿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層破壞,殺傷性紫外線透入D。森林減少、溫室效應、海面升高6.環境問題的本質是()A。發展問題 B.人口問題 C。資源問題 D.協調問題7.衡量生物多樣性豐富程度的基本標志是()A。植物種類B.物種數量C。自然保護區面積D.動物類型8。按地理空間劃分,環境問題可分為()A.全球環境問題、局部環境問題、區域環境問題B。城市環境問題、鄉村環境問題C。陸地環境問題、大氣環境問題、海洋環境問題D。高原環境問題、平原環境問題9。下列有關人地關系思想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早期采獵文明時期,人類對環境的制約作用較強B.農業革命時期,人類對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強C.工業文明時期,人類被動適應自然D.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認始于20世紀80年代10。科學的人地關系觀開始萌芽的時期是()A。采獵文明時期B。農業文明時期C.工業革命以來D.近20年以來11.下列體現可持續發展公平性原則的有()A.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B.世界各國共同開發熱帶雨林C.國際合作解決大氣污染問題D。人類和子孫后代共享資源和環境12。可持續發展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下列言論中蘊含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是()A。竭澤而漁,焚藪而田B。盛世茲丁,永不加賦C.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13。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特征()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B.高投入、低消耗、高污染C.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D。低投入、高消耗、高污染14。提倡購買帶環境標志的產品,主要是考慮()A.政府行為人必為之 B.經濟合算物美價廉C.綠色食品沒有污染 D.安全可靠沒有污染15.下圖為“人類與環境關系協調發展示意圖”,數碼①~④表示的含義依次是()A.B。①人口增長速度適中②人口素質不斷提高③人類社會不斷發展④與環境承載量相當C。①人口增長速度適中②與環境承載量相適應③人口素質不斷提高④人類社會不斷發展D.①人口素質不斷提高②人類社會不斷發展③與環境承載量相適應④人口增長速度適中16。關于下圖的敘述,錯誤的是()丹麥某生態工業園區生產模式圖A。發電廠的燃料中有煉油廠的廢氣 B.該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C。水資源的消耗增加 D.該模式既有利可圖又減少了環境污染17.關于資源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A.短期內不存在資源問題B.雖然世界人口持續增長,經濟持續發展,但由于人們對資源綜合利用程度越來越高,人類對資源的消費量并沒有增加C。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只發生在發展中國家D。當代社會對非可再生資源的巨大需求,加劇了其耗竭速度18。下列關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可持續發展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B。中國可持續發展思想出現于改革開放以后C。中國已制定出國家級《21世紀議程》,這是繼巴西后的世界第二部D。可持續發展問題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并不緊迫19.關于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行動方案的敘述,正確的是()①由于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發展是第一位的②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措施④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是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作為中學生,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從自身做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參與環保活動②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環境教育④積極購買非生態標志的商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判斷題。21。當前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22.城市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生態破壞,鄉村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環境污染。()23。發展中國家由于經濟相對落后,因此環境問題也不嚴重。()24。在工業文明時期,人地關系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迅速激化。()25。選購帶環境標志的產品和使用再生紙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行為。()三、綜合題。26。讀下圖,回答問題:(1)圖中A、B、C三地出現嚴重的酸雨污染,主要來自于大氣中的、等酸性氣體,其污染源主要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①,②。(2)A、B地區酸雨嚴重的原因是。北歐瑞典、挪威等國常降酸雨,經研究所降酸雨與A地區有關,其原因是。(3)我國境內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業集中的東北地區更嚴重的原因是。(4)D地區目前面臨的最為嚴重的環境問題是:土地更加嚴重,其人為原因是、;自然原因是炎熱干燥的風加速了環境惡化,使沙漠日益向南擴展。(5)從以上反映出來的問題看,全球的地理環境日益惡化,人類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應制定和采取的戰略措施為①,②,③。27.讀“世界人口、資源、環境污染相關曲線示意圖”回答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口數量增多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是:①對資源的影響是;②對環境的影響是,其原因是和。(2)三條曲線的相互關系可以看出當今世界人口與環境之間的主要矛盾是:。(3)要擺脫圖中所示的困境,你認為應首先從哪里下手,為什么?.(4)此統計圖對人地關系發展趨勢的預測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響?。28.根據下面的漫畫“我支持不住了”,回答下列問題。地球:啊!我支持不住了!(1)這幅漫畫所揭示的全球環境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2)這幅漫畫示意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________的.(3)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應該是走________道路。(4)如果單純強調經濟發展,沒有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聯系起來,勢必出現________,并潛伏著________和________危機。(5)這種開發利用違背可持續發展中的________的觀念。第四章檢測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C2.B3.A4。A5。C6.A7。B8.A9.D10.B11。D12.C13。A14.D15.B16。C17.D18.A19.C20.A二、判斷題。21。×22。×23.×24。√25.√三、綜合題。26.(1)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工礦企業、家庭爐灶、汽車等燃燒煤、石油等礦石燃料排放減少人為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搞好綜合治理,化害為利(2)工業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燒煤和石油西南風的影響(3)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閉塞,空氣不易流動,多云霧容易形成酸雨(4)沙漠化過度放牧濫墾草原東北信撒哈拉(5)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消除工業“三廢",搞好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