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二年級第一次階段性測試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近些年來,“新中式”的流行,成為令人矚目的現象。從表面上看,這種中國潮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它不是海外知名品牌的西化流行,而是馬面裙、宋錦外套、香云紗襯衫等風靡本土,并逐步遠銷海外。而且,在服飾流行之外,這種熱潮早已延伸到家居、飲食、旅行等生活領域,無論是“圍爐煮茶”還是“國風攝影”都已成為被追捧的對象。但從深層觀之,“新中式”在當代盛行,顯現出的是中國“生活美學”的復興,因為對這種生活方式的追求并不是單純為了實用,而是有著對美的追求。“新中式”的走紅,也被網友們戲稱為“血脈覺醒”。實際上,所謂“血脈覺醒”乃是一種“文化自覺”,其背后凸顯出來的乃是中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當一名青年人,使用“新中式”、消費“新中式”、分享“新中式”的時候,他內心所蕩漾的自豪感與享受度,大概就是對“血脈覺醒”的最佳展現。但僅有“文化自覺”還是不夠的,自覺之后還要有“文化自信”,自信之后終會有“文化自立”。只有當我們以本土文化的自立姿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時候,才能真正實現被全球認同的文化復興。實際上,歷史上的復古大都包含創新。歐洲文藝復興表面上是為了復古希臘羅馬的“古”,但創作出來的是文藝復興的“新”,唐宋的“古文運動”也是如此,所開啟的乃是一代新的文風。“新中式”看似是在復古,其實更是創新,它所實現的恰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轉化性創造。“新中式”并不是要回到昔日傳統中國,而是力求以傳統文化外在的“形”來復興其內在的“神”。在創新的過程中,抄襲成風、缺乏新意、東拼西湊的現象必然會出現,但這只是短期現象,可以通過規范產業的方式“開源節流”——開優質之源,節劣質之流,無需進行過于激越的文化批判。如今,到了“揚帆出海”的時代了,但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并不是去“送文化”,而是要“種文化”。這一“送”與一“種”,其實有著本質差異,“送文化”只能消費一時,“種文化”卻可以生生不息。所以,這一輪的文化出海,就是要去海外播撒“新中式”的種子。當然,現在本土只有“新中式”產業的集聚,卻沒有高品質的品牌,只有文化形象而缺乏文化內蘊,因而在世界上難以爭得高端品牌的一席之地,這是需要加以改變的現狀。(摘編自劉悅笛《“新中式”:中國傳統生活美學的復興》)材料二:海水江崖紋飾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其影響廣泛滲透至繪畫、服飾、陶瓷等多個藝術領域,是我國傳統吉祥紋飾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陶器上以簡潔線條形式呈現的圖案,象征著海洋的浩瀚與力量。隨著歷史的演進,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其圖案結構亦逐漸趨向復雜化。至漢代已成為服飾上的裝飾元素,在貴族與官員的服飾中,它不僅作為裝飾存在,更具有標識身份的功能。唐宋時期在服飾領域的應用達到了成熟階段,紋飾注重線條的流暢性與動態感,常與云紋、龍鳳紋等其他紋飾相結合,創造出層次分明、立體感顯著的裝飾效果。明清時期在宮廷服飾中的應用達到了頂峰,紋飾設計趨向規范化與程式化,細節處理更精細,色彩運用更豐富,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傳統紋飾風格。造型方面,圖案將海洋與山脈的元素融合,圖案底部由眾多斜向排列的曲線組成,被稱為“水腳”。水腳之上,波濤洶涌的海浪翻滾,山石矗立于波濤之中,周圍裝飾有祥云。海水江崖紋飾以對稱美學吸引人。色彩上,藍、白、金等高飽和色調反映自然美,符合中國傳統審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海水江崖紋飾蘊含著深厚的象征意義。此圖案不僅象征著“福祿壽喜”,還蘊含著“一統天下”的深層寓意,在古代中國被廣泛應用于皇家服飾及宮廷器物。其波濤洶涌的形態,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堅不可摧。特別是在明清兩代,該紋飾成為皇帝龍袍上的標準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山與水均為國家穩定性的象征。海水江崖紋飾常將山石、云紋等元素融合,構成了一幅江山穩固、國泰民安的圖景。時至當下,在新中式服裝設計領域,海水江崖紋飾作為一種具有特色的視覺符號,為設計師群體提供了廣闊的自主創新空間。通過對傳統圖案進行現代詮釋與重塑,海水江崖紋飾在新中式服裝設計中展現出獨特的視覺沖擊力。早在2014年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會議中,各國領導人穿著的新中式服裝采用海水江崖紋飾圖案,該圖案經過簡化組合,引人注目。在米蘭時裝周2025春夏系列的展示現場,某女裝品牌推出了其2025春夏系列,在服裝的細節處理上,巧妙地融入了海水江崖紋飾以及苗族的藍染工藝,實現了現代工藝與傳統工藝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不僅增添了獨特的藝術韻味,也迎合了現代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對于個性化和時尚化的需求,進而促進了新中式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海水江崖紋飾在新中式服裝中的應用,使得產品從眾多服裝品牌中脫穎而出,增強了品牌的識別度和市場吸引力。展望未來,海水江崖紋飾在新中式服飾設計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它將超越單純的圖案裝飾功能,轉化為一種文化象征和設計理念,引領新中式服飾設計的新趨勢。(摘編自周婷婷彭星星《海水江崖紋在新中式服裝中的應用》)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中式”中國潮的最大特點,在于流行的范圍從服飾領域向家居等生活領域的全方位延伸。B.青年人體驗“新中式”時,內心涌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這是一種“血脈覺醒”。C.海水江崖紋飾起源可追溯到陶器上簡潔線條呈現的圖案,發展中融合了山石、云紋等元素。D.海水江崖紋飾蘊含了深厚的寓意,寄托了古人對江山穩固、國泰民安的政治圖景的向往。2.根據材料相關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中式”并不是要回到昔日傳統中國,所以是否做到對傳統文化外在的“形”的復原并不重要。B.與“種文化”不同的是,“送文化”只能消費一時,可見這里的“送”只是追逐“流行”跟風之舉。C.如果有自媒體聲稱在某漢代遺址中發現大量繡有海水江崖紋飾的平民服飾,這個消息大概率為真。D.海水江崖紋飾對稱穩重,色調飽和,符合中國傳統審美標準,這應該也是其長久流傳的一個原因。3.下列對兩則材料論述與說明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第一段由表層到深層指出“新中式”的流行實質上是對中國“生活美學”的追求。B.材料一以長遠眼光看問題,對“新中式”流行過程中出現的抄襲等現象持理性的態度。C.材料二按照時間順序,著眼于古今海水江崖紋飾內涵的不同,展開了多角度的對比闡述。D.材料二中海水江崖紋飾在當下的應用,體現了材料一“新中式”看似復古實則創新的觀點。4.與傳統的海水江崖紋飾相比,新中式服裝中的海水江崖紋飾有哪些特征?請根據材料二簡要概括。(4分)5.海水江崖紋飾在當今世界舞臺綻放了獨特的魅力,這對我們如何“種文化”有哪些啟示?請根據兩則材料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陶淵明寫《挽歌》陳翔鶴用晚飯的時候,陶淵明看見他兒媳端出兩大盤風雞和糟魚來。“嘿,了不起,哪里來的這許多好東西?”陶淵明驚疑而又奇怪地問。“還不是爹帶來的。兩邊都是老人家,真是收下不好,不收下也不好。”這個聰敏的兒媳婦知道,如果公公一不高興,他是連筷子也都不會去動的,于是她才這樣惴惴地解釋。近些年來,特別是在有了孫兒以后,陶淵明對于兒媳的神態不覺已經變得柔和、溫存得多了,有時甚至有意去揣摩和投合她的心意。“總是這樣時常地道謝他老人家。好,有了好菜,我們大家都來喝上幾杯。阿通,你用大碗喝我的菊花酒,我喝糯米酒。媳婦兒也不能不喝。只有一個人喝酒就太沒意思啦!”陶淵明的這種興致,顯然是為了要投合他兒媳的心意。三人圍著一張矮飯桌,席地坐下。阿通喝起酒來,正同他種莊稼一樣是個能手。他大口大口地喝著,在曬得黝黑的圓臉上,也不時露出一種開朗的笑容來。在喝過兩杯之后,陶淵明不禁又發起平日愛發的感慨來了。“干嗎爸爸總愛說這些,讀書有什么用?你看顏延之叔叔做了一輩子官,到頭還不充軍似的到始安那去做個什么太守。依我看,還是地不哄人,你挖多少鋤就能有多少鋤的收成!”阿通說罷,大大地喝了一口酒,咂了一咂嘴,又用他粗大的手掌去把嘴唇抹了一下。“爸爸說話,你好好地聽著不好嗎?”那個知書識禮的媳婦想制止丈夫的說話。“不,不。他說得對,說得很對!顏延之是個好人,就是名利心重,官癮大了點。上回他來,還同我吵架呢。他把自己詩寫得不好,歸于公務太忙,沒有時間去推敲。其實哪里是這樣。他一天到晚都在同什么廬陵王、豫章公這一些人搞在一起,侍宴啦,陪乘啦,俗務縈心,患得患失,哪還有什么詩情?沒有詩情,又哪里來的好詩!他的那幾首《五君詠》,還是他官做得不如意的時候寫的。除此之外,可就不大高明啦。”陶淵明理了理胡須,又滿滿地干了一杯。“爸爸昨天上廬山見著那個慧遠和尚沒有?”龐家姑娘擔心地問。“見是見著啦,他們正在做什么法會。這位大法師,就歡喜裝腔作勢,凈拿些什么生啦死啦的大道理來嚇唬人。”“未知生,焉知死?”還是孔老夫子說得對呀。”兒媳婦又在運用她的《論語》知識。“我所看重慧遠和尚的,就在于三件事情:第一,他寫過五篇《門不敬王者論》,而且博通六經,更懂得老莊的道理;第二,他不許可那個架子很大,拿富貴來驕人的謝靈運加入白蓮社;第三,他竟同那個賊頭兒盧循歡然道舊,一點也不怕得附逆之罪的名聲。這些都是要有點膽量、修養、本領的人才能做得到的。不過我同他究竟還是兩路人。關于生死的看法,我就同他有很大的不同。說來說去還是我在《歸去來兮辭》里面說過的那兩句話,‘聊乘化以歸盡,樂乎天命復奚疑’。我主要的意見就在‘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這四句當中。盡,就是完結。凡事有頭就有尾,有開頭就得有個完結這不是很自然的嗎?何況人活在世上多么不容易啊。以咱們家里的事來做個比喻吧,你們死過兩個母親,一個堂叔叔,一個堂姑姑,在我四十四歲的時候大火又把我們的房子燒得精光,在這段時間,幾乎大半要靠向別人借貸口糧過日子。像這樣,沒個完結,行嗎?”這時陶淵明已經有些醉意了,他立起身來,龐家姑娘就趕忙上前去攙扶著他,把他送入室內。陶淵明一覺醒來,時間只不過三更左右。桌上的一盞黯淡的萊油燈更襯托出這秋夜的蕭索和靜寂。他起身把燈芯撥亮了一下。本來打算下床,將自己早已打好腹稿的三首《挽歌》記下來,可是窗孔間的陣陣秋風,卻使他接連打了兩個噴嚏。他又感覺自己四肢無力,實在站不起來。“果然人一到秋天便大不同了啊。腳軟,站不起來,這不正表明我的時間不會太多了嗎?”他心里這樣地嘀咕著,便放棄了要下床去動紙筆的念頭。他從“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起,一直默念到“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止,本來這三首詩寫到這里,他認為便可完結了的,可是廬山法會上慧遠和尚那種專門拿死來嚇唬人的情景,驀地又在他的腦子里閃現出來了。“再在這篇詩里面表示一下我對于生死大事的最終看法吧!”于是他在詩的末尾又加上了“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這兩句。“‘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不錯,死又算得個什么!人死了,還不是與山阿草木同歸于朽。不想那個賭棍劉裕竟會當了皇帝,而能征慣戰的劉牢之反而被背叛朝廷的桓玄破棺戮尸。活在這種爾虞我詐、你砍我殺的社會里,眼前的事情實在是無聊至極;一旦死去,歸之自然,真是沒有什么值得留戀的!‘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好,這首詩,就該這樣結束,不必再做什么添改的啦。”“‘人生實難,死之如何’!唉,腳都站不起來,老了,看來是真正的老了啊!凡事得有個結束。”想到這里,窗外的雄雞,拍了拍翅膀,已高聲啼唱起來了。(有刪改)【注】慧遠法師:東晉著名佛學領袖。法師,對佛教僧侶的敬稱。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見到兒媳端出的風雞和糟魚,陶淵明生出喝上兩杯的興致,這種對兒媳心意的揣摩和投合,是近些年來才產生的變化。B.陶淵明退隱家園,不免要與兒子同到田間勞作,困頓的生活讓他心生不平,因此常常發出些“讀書無用”之類的感慨。C.陶淵明的兒子阿通是種田好手,性情開朗直率;兒媳知書識禮,這可從她的處事方式和言談時引用《論語》內容看出。D.陶淵明在蕭索和靜寂的秋夜感受到強烈的無力感,沒將打好腹稿的《挽歌》記錄下來,而是深入思考了生與死的問題。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通過對阿通飲酒時的神態進行描寫,表現出其在清貧生活中的樂觀和知足。B.小說借陶淵明對顏延之和慧遠二人做出的評價,側面交代出他們的經歷和思想。C.小說以現代視角寫歷史故事,描繪席間閑談等日常生活場景,體現歷史小說的真實性。D.小說語言質樸平實,又將詩詞、佛教用語融入現代漢語敘述中,極具知識分子特色。8.文章前半部分集中敘寫陶淵明的家庭生活,這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4分)9.“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所體現的屈原生死觀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陶淵明的生死觀有何異同?從結合本文及所學進行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贊曰:久矣夷狄之為患也!故自漢興,忠言嘉謀之臣曷嘗不運籌策相與爭于廟堂之上乎?人持所見,各有同異,然總其要,歸兩科而已。縉紳之儒則守和親,介胄之士則言征伐,皆偏見一時之利害,而未究匈奴之終始也。昔和親之論,發于劉敬。是時,天下初定,新遭平城之難,故從其言,約結和親,賂遺單于,冀以救安邊境。孝惠、高后時遵而不違,匈奴寇盜不為衰止,而單于反以加驕倨。逮至孝文,與通關市,妻以漢女,增厚其賂,而匈奴數背約束,邊境屢被其害。是以文帝中年,遂躬戎服,親御鞍馬,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馳射上林,聚天下精兵,軍于廣武,顧問馮唐,與論將帥,喟然嘆息,思古名臣,此則和親無益,已然之明效也。當孝武時,雖征伐克獲,而士馬物故亦略相當;雖開河南之野,建朔方之郡,亦棄造陽之北九百余里……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奮擊之威,權時施宜,覆以威德,然后單于稽首臣服,遣子入侍,三世稱藩,賓于漢庭。是時,邊城晏閉,黎庶亡干戈之役。是故圣王不與約誓,不就攻伐,約之則費賂而見欺,攻之則勞師而招寇。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蓋圣王制御之常道也。(節選自班固《漢書·匈奴傳》)材料二:策者曰:“夷狄相攻,中國之利。”嗚呼!安所得亡國之言而稱之邪!冒頓不滅東胡,不敢犯漢;蒙古不滅金,不敢亡宋。夷狄非能猝強者也,其猝強者,則又其將衰而無容懼者也。劉淵之鷙,不再世而即絕,元昊之兇,有寧夏而不敢逾環慶之塞,惟其驟起也。若夫若爝火在積薪之下日吞其儔類浸以熒熒而中國不知。如或知之,覆以自慰曰:此吾之利也。乃地浸廣,人浸眾,戰數勝,膽已張,遂一發而不可遏。趙充國藉藉稱夙將,而曰:“烏桓數犯塞,匈奴擊之,于漢便。”【注】此宋人借金滅遼、借元滅金之禍本也。霍光聽范明友追匈奴便擊烏桓,匈奴由是恐,不能復出兵,韙矣哉!(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四)【注】公元前78年,匈奴派兵攻打烏桓,大將軍霍光想趁機出兵匈奴,曾分別向趙充國和范明友詢問意見。10. 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若夫A若爝B火在積薪C之下D日吞其儔E類F浸以G熒熒H而中國不知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贊,紀傳體史書篇末的評論性文字,“贊曰”與《史記》“太史公曰”作用類似。B.從,跟從,與《鴻門宴》“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中的“從”字意思相同。C.則,表示判斷,與《師說》“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中的“則”字用法不相同。D.覆,反、反而,與《蘇武傳》“置煴火,覆武其上”中的“覆”字意思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班固認為,漢朝臣子針對匈奴之患提出的建議,都只看到了一時的利害,沒有探究匈奴為患的始末。B.漢高祖聽從劉敬建議與匈奴和親,文帝則對匈奴采取武力征伐,策略的改變與國家實力強弱的變化相關。C.武帝征伐匈奴雖有收獲,但人馬損失與匈奴差不多,雖然獲得了黃河以南的土地,但也放棄了一些土地。D.材料二采用了事例論證、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等手法,針對“夷狄相攻,中國之利”的說法展開分析。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妻以漢女,增厚其賂,而匈奴數背約束,邊境屢被其害。(2)元昊之兇,有寧夏而不敢逾環慶之塞,惟其驟起也。14. 兩則材料對于解決夷狄之患的主張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15.下列對節選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章的敘事手法頗似電影蒙太奇手法,寫了三個視覺效果極強的場面: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約期相別。B.氓最初給女主人公的印象是忠厚老實。女主人公接受了氓的愛情,但婉言拒絕了男主人公急于成婚的要求。C.在討論婚事過程中,男主人公表現得急躁、任性,女主人公則溫柔、體貼、情深義重,并主動約定了婚期。D.在戀愛中,女主人公非常癡情,經常登上高處眺望,但男主人公故意不來相見,而且很隨便地應付婚事。16.在《氓》中,女主人公對男主人公的稱呼在不斷變化,試分析稱呼變化與女主人公感情變化二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系。(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過秦論》中,寫秦始皇發展了前代君主的功業而用武力來統治各國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2)王昌齡《出塞》中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與高適《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兩句,都表明了對李廣的追憶與敬仰。(3)《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將莊宗“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和“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對比,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經驗教訓。(4)《<離騷>節選》一詩中“________,_______”兩句,屈原非常自豪地自敘其高貴的族源出身,表明他對華夏文明的發自內心的認同。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本題共5小題,18分)古往今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總是被各式各樣的吉祥圖案裝點著。蝙蝠就是經典的吉祥圖案,在建筑、器物和服飾上隨處可見。而蝙蝠圖案之所以深受歡迎,主要是因為(甲)。蝙蝠還經常與銅錢搭配,因為古代銅錢中間有方孔,俗稱為“錢眼”,所以這一圖案寓意著“福在眼前”。人們也將面貌同樣丑陋的蜘蛛當作吉祥圖案的原因是蜘蛛的別稱“蟢子”中的“蟢”與“喜”諧音。常見的圖案是一只蜘蛛從蛛網上面垂懸而下,寓意著“A”。以上例子都是用諧音法來創造吉祥圖案的。不過,諧音法有可能導致表意不夠明確,尤其是(乙)。比如,一幅圖上面有蓮花、蘆笙、桂花和兒童等圖案,乍一看不知所云;再從讀音的角度細細琢磨,才B:“連生貴子”嘛!除了諧音法,創造吉祥圖案的方法還有象征法、文字法和符號法等。象征法需要利用具有吉祥寓意的事物。比如,鴛鴦成雙成對,象征著婚姻美滿;石榴籽多,象征著多子多孫;松柏長青,象征著健康長壽……文字法直接用文字來表達吉祥寓意,比如“福”“壽”“喜”等字。經過藝術化加工,這些圖案往往體現書法之美或裝飾之美。符號法通過創造出來的符號表達吉祥寓意。第一種方法是將“喜”“壽”“回”等文字轉換成圖案。①第二種方法是創造合體字,②比如“招財進寶”四個字,③巧妙組合成一個字。④利用符號法創造各類圖案,⑤深受人們喜愛,⑥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喜慶場合。中國傳統吉祥圖案集中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普遍向往,充分體現中國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及高超的藝術水平,具有深入人心的美學價值。18.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寫成以“蜘蛛”為陳述主體的4個短句。可以適當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20.文中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4分)22.學校舉辦“中國福文化”展覽,你是一名志愿講解員。請你結合右邊這幅圖片,把解說詞補充完整,不超過80字。(4分)同學們,圖片正中間的“福”,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有“天下第一福”的美譽。結合文字四周的提示,大家能看出這個“福”字隱藏的奧妙嗎?“天下第一福”果然名不虛傳。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我們更應突破自身的局限性,還是接受自身的局限性?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認識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
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A(“新中武”中國潮的最大特點是“馬面裙、宋錦外套、香云紗襯衫等風靡本土,并逐步遠銷海外”。)2.D(A項“是否做到對傳統文化外在的‘形’的復原并不重要”于文無據:B項“可見這里的‘送'是追逐“流行”、跟風之舉”曲解文意;C項“消息大概率為真”錯誤。根據材料二第一段可知,海水江崖紋飾在漢代成為服飾上的裝飾元素,用作貴族與官員的身份標識。)3.C(“著眼于古今海水江崖紋飾內涵的不同”錯誤,“多角度對比闡述”錯誤。)4.(4分)①成為大眾化的普通紋飾,不再是皇權的象征。②圖案靈活,通過簡化、融合等方式重塑圖案。③工藝多元,實現了現代工藝與傳統工藝的有機結合。④審美上趨向個性化和時尚化。5.(6分)①態度上要有對本土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自立。②甄選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識別度的優質載體,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③自主創新,對傳統文化進行現代詮釋與重塑,豐富文化內涵。6.B(認為“讀書無用”的是阿通。)7.C(席間閑談等日常生活場景,體現歷史小說的虛構性。)8.(4分)通過家庭日常的敘寫,具體表現陶淵明的生活狀態;寫陶淵明溫馨和悅的家庭氛圍,表現出其和易可親的形象特點;寫陶測明家境貧寒卻不幕名利,突出其因窮守節的品質;使陶淵明形象具有煙火氣息,更加貼近大眾,豐滿立體。(每點1分)9.(6分)同:面對現實黑暗,陶淵明的向死而生和屈原的主動赴死,都是文人為自我拯救而做出的人生選擇。異:屈原:1.以死反抗現實黑暗,忠君愛國,保持高尚的政治節操。2.主動赴死,追求正道直行,表現出崇高詩意的生死觀。(2分)陶淵明:1.暗含對世道不公的失望與不滿,表現他對現實生活的憂患和對生死的深度反思。2.面對生死須順應自然,不喜不懼,表現出超脫曠達的生死觀。(2分)(同2分,異每點1分)10.DFH11.B(“從”應翻譯為“率領,帶領”,使動用法。)12.B(“漢文帝時則對匈奴采取武力征伐”有誤,文帝仍然使用和親之策。)13.(1)把漢朝女子嫁給單于,增加送給匈奴的財物,然而匈奴多次違背盟約,邊境多次遭受匈奴侵害。評分參考:“妻”1分,“路”1分,大意2分。(2)元昊兇惡殘暴,占據了寧夏地區卻不敢越過環慶的關塞,就是因為他們是迅速興起的緣故啊。評分參考:“逾”1分,“惟”1分,大意2分。14.(3分)①材料一主張:不與夷狄訂立和親盟約,(1分)不主動(一味的)對他們進行攻伐(或者“夷狄來犯就抗擊他們,夷狄離去就防備守衛”(1分),②材料二主張:夷狄相攻之時,不能坐看夷狄強大,應該積極使用武力攻伐。(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作者評論說:夷狄為患由來已久了!所以自從漢朝興起,忠誠善謀的臣子何曾不在朝廷上運籌帷幄、相互爭論呢?每個人持有的觀點,有同有異,但總結他們觀點的要領,概括歸屬于兩類罷了。士大夫中的儒者講求和親政策,披甲戴盛的武士則主張出征討伐,他們都只看到了一時的利害,而沒有探究匈奴為患的始末。從前和親的主張,是由劉敬提出的。這時,天下剛剛平定,又新近遭受平城之圍的災難,所以聽從了他的建議,約定與匈奴訂下和親之策,贈送單于財物,希望以此來救助邊境使邊境安寧。孝惠帝、高后時期遵循(和親)而不違背,但是匈奴的侵擾掠奪并沒有減少停止,而單于反而更加驕橫傲慢。到了孝文帝時期,與匈奴開通邊境市場,把漢朝女子嫁給單于,增加送給匈奴的財物,匈奴多次違背盟約,邊境多次遭受匈奴侵害。因此文帝統治中期,他就親自穿上軍裝,親自駕馭戰馬,率領六郡清白人家的有才能和勇力的人,在上林苑中騎馬射箭,聚集天下的精兵,駐扎在廣武,拜訪馮唐向他咨詢,與他討論將帥,感慨嘆息,思念古代的名臣,這就是和親沒有益處,已經是很明顯的證驗了。在孝武帝時期,征伐匈奴雖然在俘獲人馬上有所收獲,但漢朝士兵和戰馬的死亡損失也大致相當;雖然開辟了黃河以南的土地,建立了朔方郡,但也放棄了造陽以北九百多里的土地。到了孝宣帝時期,繼承了武帝奮勇抗擊的余威,審時度勢采取適宜的措施,用威嚴和恩德覆蓋他們,這樣之后單于叩頭臣服,派遣兒子入朝侍奉,三代都稱藩臣,服從歸順漢朝(在漢朝的朝廷上作賓客)。這時,邊境的城邑很晚才關閉,百姓沒有戰爭的徭役了。所以圣明的君王不與夷狄訂立盟約,不主動(一味的)對他們進行攻伐;如果與他們訂立盟約就會耗費財物而被欺騙,對他們進行攻伐就會使軍隊疲勞而招來敵寇。他們來犯就懲罰抵御他們,他們離去就防備守衛,這大概就是圣明的君主控制抵御夷狄的基本方法。材料二:進獻謀略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回檔與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全面剖析
- 深度學習在數學建模中的應用-第3篇-全面剖析
- 有余數的除法(2位數除以1位數)水平自測例題
- 滑坡處治施工方案
- 河床拋石施工方案
- 三年級數學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質量自測試題大全附答案
- 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單元復習過關練專題22:世界舞臺上的中國(背誦清單+跟蹤訓練)(含解析)
- 公司股東合作協議書新模板
- 線上供應鏈金融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綠色建筑能效提升失敗保險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浙江省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管理實施細則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課件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 機關單位申請要人的請示范文
- 鈾礦冶安全規程
- 國標熱鍍鋅鋼管規格尺寸理論重量表
- 設計方案投標技術標文件
- 圓來如此簡單公開課優質課件獲獎
- (本科)審計(第五版)全套教學課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
-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總復習 教案
- 拖欠貨款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