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JYJ 005-2024 醫療機構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南_第1頁
T-NJYJ 005-2024 醫療機構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南_第2頁
T-NJYJ 005-2024 醫療機構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南_第3頁
T-NJYJ 005-2024 醫療機構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南_第4頁
T-NJYJ 005-2024 醫療機構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NJYJ南京市應急管理學會發布前言 1第一章總則 2第二章術語 3第三章安全管理責任體系 3第四章安全風險分級管控 5第五章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6第六章檔案管理 9第七章創新管理 附錄1:編制依據的標準規范文件 附錄2: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檢查表 1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把既有建筑安全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遵循“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和“三管三必須”的原則,落實國家、省市政府關于加強既有建筑安全管理的要求,全面壓實使用安全主體責任,著力構建既有建筑安全全鏈條責任體系,著力消除既有建筑安全隱患,堅決杜絕群死群傷事故發生。根據《江蘇省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方案》、《江蘇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風險管理條例》、《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通用規范》、《既有建筑鑒定與加固通用規范》等法律法規和文件,結合工作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本指南。蘇州市吳江區“7·12”四季開源酒店輔房坍塌事故、湖南長沙“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齊齊哈爾第三十四中學?!?.23”重大坍塌事故等多起由建筑物引發的群死群傷事故觸目驚心。房屋建筑質量差、結構不合理、違法違規加蓋超出極限承載力、對重大隱患未有效處理是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同時暴露出管理上存在排查底數不清、數據嚴重失實、日常監管不力、排查整治不認真走過場、房屋檢測不實、基層安全風險防控能力薄弱等主要問題。隨著既有建筑保有量不斷增加,建筑結構構件、設備設施逐年老化,既有建筑使用安全風險也日益凸顯,但現有的安全管理存在明顯短板,與工作要求不相匹配。產權人不履行改造既有建筑安全責任人的義務,在改建、維修時,不全面掌握建筑結構、建設年代等基本情況,不主動了解基本建設程序,不依法辦理相應審批手續。本指南的編制旨在推動建立健全既有建筑多部門協調聯動和全周期監管機制,推動房屋安全隱患常態化排查化解,嚴格落實定期安全檢查責任,建設既有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并有效運行。本指南共分為七個章節,一是總則;二是術語;三是第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四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五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六是檔案管理;七是創新管理。本指南由南京市應急管理學會醫療機構工作委員會組織編制,并負責具體內容解釋。在實施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至南京市應急管理學會醫療機構工作委員會秘書處(地址:南京市鼓樓區越洋國際716室)歸口單位:南京市應急管理學會。主編單位:南京市應急管理學會醫療機構工作委員會。副主編單位(排名不分先后2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中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江蘇省口腔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第二醫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市中醫院、南京腦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南京市口腔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南京市兒童醫院、南京市中心醫院、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山醫院、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醫院。專家編委會(排名不分先后朱根、商健、虞漢華、孫加彬、馮丁、許云松、石世平、梁勇、劉志英、李頻、李勇強、蘇紅青、何忠健、時孝春、徐大華、梁仁禮、祈松強、葛朝宣、邵蔚、朱一俊、李瑾、盧濤、周莉莉、崔凱、蔣長融、吳琢、楊文全、鄭成林、鐘天鷹、陳敏、陳清秀、王生強、萬小勇、姚一飛、施慧慧、施驍煒、楊茂成、戚永剛、徐嶸、管雯、劉培、王偉航。編寫組成員(排名不分先后耿平、施文杰、徐廉政、吳瀚、徐煒、方凌、張文琦、劉凱、劉繼琛、劉盛虎。技術支持單位(排名不分先后南京新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天樞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衛士博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納格鋁業有限公司、紅色建設(江蘇)有限公司、南京愛克斯射線防護技術有限公司。本文件為首次發布。3醫療機構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指南第一章總則第一條適用范圍:本指南適用于醫療機構既有建筑本體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實施管理,其它機構可參照執行。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二條既有建筑安全管理總體要求:壓實責任,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網格化排查、清單化整治,摸清底數、建立檔案,建立動態化清單管控系統。切實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推進事故預防工作科學化、信息化、標準化,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第二章術語第三條安全風險: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固有的危險源或者危險有害因素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組合。第四條較大以上安全風險:安全風險按照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大安全風險、較大安全風險、一般安全風險和低安全風險四個等級,分別使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較大安全風險和重大安全風險統稱為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第五條既有建筑本體安全管理范圍:包括使用管理、承重的結構、非承重的圍護結構和建筑構部件等四大部分組成。第六條建筑事故隱患排查:通過對建筑工程資料、使用情況、場地、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及部件的損傷和變形等進行調查、檢查和檢測,對建筑安全事故隱患作出評估的活動。第七條醫療機構:經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機構。第三章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第八條醫療機構是安全風險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將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管控作為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并將其納入本單位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監督考核。4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風險管理工作負責。醫療衛生機構分管安全負責人協助主要負責人具體負責組織、督導、協調和考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工作實施的全過程。醫療衛生機構安全管理部門是開展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的牽頭組織部門,其主要職責為:負責制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實施方案;負責制定本機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組織關于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的培訓;負責監督檢查各部門(科室)開展危險源辨識及安全風險分析評價活動;負責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工作的資料匯總、工作調度、監督、評估、公示工作等。部門(科室)負責人對本部門(科室)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的全過程負責,其主要職責為:負責組織對職能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負責組織對辨識出的危險源進行安全風險分析評價;負責將危險源辨識及風險分析評價的結果應用于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中;負責將安全評價結果和風險分級管控措施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崗位人員應依據各自崗位安全責任制,積極參與并履行以下職責:負責本崗位的危險源辨識及安全風險分析評價工作;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教育培訓;掌握、落實本崗位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措施。醫療機構的從業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并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網格員(樓長)要結合各類信息線索組織開展每月巡查;醫療機構安全管理部門(科室)每季度組織一次排查;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組織各部門相關人員聯合對醫院既有建筑隱患每年至少一次徹底全面檢查,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每季至少開展一次。第九條醫療機構將其生產經營場所分割出租給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事生產、儲存活動的,出租方應當按照規定進行統一協調、管理,在公共區域醒目位置公示生產經營場所內較大以上安全風險信息;承租方應當負責其承租場所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和報告等工作,并將較大以上安全風險有關信息向出租單位書面通報。醫療機構將其生產經營場所整體出租給一個生產經營單位從事生產、儲存活動的,承租方應當負責生產經營場所安全風險的辨識、評估、管控和報告等工作。5醫療機構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發包或者出租給其他單位的,醫療機構應當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醫療機構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的,應當及時督促整改。依法設立的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管理服務的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執業準則,接受醫療機構的委托為其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技術、管理服務。醫療機構委托社會服務機構提供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服務的,安全生產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第十條建立激勵、監督與問責機制。醫療機構應當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搶險救護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定期組織相關部門對排查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同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監督員等參與監督,確保排查整治工作公開透明。嚴肅問責。對在排查整治工作中推諉扯皮、敷衍塞責、不作為、慢作為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對因工作不力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第四章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第十一條安全風險管理應當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風險,實現安全風險治理事前預防,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實行全面辨識、科學評估、分級管控。第十二條實行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目錄化管理。醫療機構根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公布的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目錄,對較大以上安全風險進行辨識、評估、分級。醫療機構應當組織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程技術、崗位操作等相關人員,開展全面、系統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確定或者調整安全風險等級,每年不少于一次。醫療機構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應當按照安全風險等級實施分級管控,根據其特點從組織、技術、管理、應急等方面制定并落實管控措施,編制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管控措施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第十三條實行較大以上安全風險報告制度。醫療機構單位應當通過安全風險網上報告信息平臺,報告較大以上安全風險信息。6第十四條實行較大以上安全風險公示警示。醫療衛生機構單位要將較大以上安全風險信息進行公示,應當在本單位較大以上安全風險所處區域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牌。第十五條醫療機構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督促各部門、各崗位落實分級管控措施。第十六條既有建筑安全風險管理的重點:一是重點是人員密集場所,如門急診樓、住院樓、醫技樓等;二是建筑年代較長、建設標準較低、失修失養嚴重危險房屋和老樓危樓等;三是擅自改變房屋建筑結構、擅自改變使用功能的建筑,四是無項目審批、無用地和規劃許可、無資質設計、無資質施工、無施工許可、無(交)竣工驗收的建筑。第五章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第十七條事故隱患排查應全面覆蓋、責任到人,定期排查與日常管理相結合,專業排查與綜合排查相結合,一般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及時發現、不留死角,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第十八條既有建筑特定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雨季前,應檢查房屋建筑的外窗、幕墻的密封性能、屋面與室外排水設施、房屋避雷設施的完好性;雨后應檢查屋面漏雨情況;2、大風、大雪季節前后,應檢查外墻裝飾裝修部分、伸縮縫裝飾板、公共部位的外窗、屋頂外檐以及房屋建筑附屬構筑物等的牢固狀況;3、建筑所處環境有較大變化或發生災害等特殊情況時,應對相應的建筑分部進行特定檢查。第十九條醫療機構應根據隱患排查計劃,對照隱患排查清單,采取相應的排查方式,按照風險管控內容,組織各相關科室和單位進行事故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評估分級,填寫隱患排查記錄(應記錄相應的部位與損傷程度并配有相應的照片按規定登記上報。第二十條技術力量不足或安全生產管理經驗欠缺的醫療機構宜聘請有經驗的專家指導本機構開展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第二十一條房屋建筑的排查應以一幢房屋作為排查單元,當有變形縫時,宜把變形縫兩側的房屋劃分為2個獨立的檢查單元,房屋地基基礎、建筑結構、建筑構件與部件、建筑裝飾裝修的排查應根據結構形式逐個樓層、逐個房間進行。第二十二條既有建筑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71、擅自改變房屋用途,是否存在擅自變更建筑原設計使用用途,重點檢查實際使用荷載是否超過原設計使用荷載,是否對結構安全造成隱患。2、擅自改變主體結構或承重結構,是否存在擅自拆改結構情形,檢查有無拆改基礎、墻、柱、主梁及屋架等主要承重構件,有無樓板拆改、擅自加層、增加夾層、增設電梯、開挖地下空間等情形,檢查已經拆改的是否申請行政許可、是否進行專業設計、是否有加固措施等。3、是否存在明顯增大使用荷載,檢查有無在樓面增砌墻體、擅自墊高,屋面搭建加層、添加設備、增加水箱或大型廣告牌、增設屋面花園,非上人屋面改為變成上人屋面等情形。4、年代較長建筑,重點檢查建筑年代較長、建設標準較低、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仍然繼續使用的建筑,是否按法規的要求進行了房屋安全鑒定、評估、加固、維護處理。5、是否存在修繕改造歷史,檢查是因何原因進行修繕改造的,有無相關修繕改造資料,是否進行專業設計,是否進行結構拆改,拆改后是否加固,是否辦理相關手續;檢查修繕改造后的結構安全是否存在明顯安全隱患。6、項目建設審批文件,核查既有建筑的規劃許可、施工許可、驗收備案、不動產登記等項目審批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是否存在違規違章建造的建筑,包括無正式審批、無用地和規劃許可、無資質設計、無資質施工、無施工許可、無竣工驗收的建筑。是否存在違規違章改造及加固維修的建筑,包括無正式審批、無資質設計、無資質施工、無施工許可、無竣工驗收的建筑;是否存在違規違章建造的自建房,未依法取得規劃許可、施工許可、消防驗收、備案抽查、消防安全檢查手續的經營性自建房。7、建筑選址,檢查建筑選址是否位于地質災害易發區,場地周邊是否存在地質災害、邊坡不穩定等明顯安全隱患。8、地基基礎、承重構件的變形與損傷,是否存在地基基礎不穩定、出現明顯不均勻沉降,或承重構件存在明顯損傷、裂縫或變形,隨時可能喪失穩定和承載能力的建筑。9、建筑構件與部件的損傷,建筑構件與部件的檢查應關注女兒墻、空調支架、外窗護欄、屋面和外立面廣告牌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失效和破損引起高空墜物以及女兒墻上防雷接地裝置開焊或脫落等情況,并應加強上述建筑構件與部件在人員出入口處范圍內和臨近小區道路的建筑物外墻的檢查。10、建筑裝飾裝修排查,是否存在以下狀況:建筑外墻及其飾面層出現開裂、空鼓、剝落等;外墻保溫系統及其面層出現脫落、開裂、面層局部剝落損壞等;建筑內外裝飾構件松動等情形。8應關注裝飾裝修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失效和飾面裂損、空鼓、脫落以及外保溫、室外裝飾物、門窗、幕墻破損引起高空墜物等情況,應特別加強上述裝飾裝修構件在人員出入口處范圍內的檢查。檢查建筑幕墻的面板出現破碎面板有無破碎、破裂、缺損、墜落等狀況;檢查建筑幕墻的密封膠有無硬化、起泡、脫膠、開裂等狀況;檢查建筑幕墻的埋件連接有無松動、位移、脫落、開焊或嚴重銹蝕等狀況,檢查建筑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組件有無損壞、松動、缺失或嚴重銹蝕等狀況。檢查吊桿、龍骨和面板安裝牢固情況,構配件變形、脫扣、銹蝕、破損情況,主次龍骨連接點專用掛件是否雙向互扣或相鄰相向安裝。檢查主次龍骨連接掛件厚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檢查有無額外較大荷載加載在吊頂上,吊頂龍骨上有無震動源;檢查吊桿、埋件是否防腐處理到位,木質龍骨是否防火處理到位;檢查有無滲漏水浸泡吊頂導致吊頂板材吸水增重;檢查永久性馬道是否單獨吊掛在承重結構上,及受力件缺陷、變形、損傷情況。11、建筑防水排查,房屋建筑的屋面防水檢查應為防水層的裂損和滲漏狀況,重點檢查部位應為煙囪根部、通風道出屋面處、女兒墻根部和雨水斗處等處;檢查房屋建筑伸縮縫是否有嵌縫材料脫落、密封失效出現滲漏狀況;外墻防水檢查外門窗口、穿墻管、外保溫層、陽臺和雨棚等懸挑構件根部的滲漏狀況;檢查地下室外墻內側、地面、穿墻管根和電梯底坑等處是否有滲漏狀況;檢查大型醫療設備的機房、信息機房、配電房等是否有水滲漏的隱患。第二十三條地基基礎的事故隱患排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建筑室外散水與主體結構之間、主體結構或填充墻體中因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出現的裂縫以及建筑傾斜等。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的檢查,應重點檢查下列部位:1、砌體結構外縱墻窗下墻體的豎向裂縫、門窗洞口周邊裂縫;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聯系梁與柱連接部位的裂縫、多跨連續梁的支座部位裂縫;3、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之間的連接處裂縫與變形;4、有地下室建筑地下室的墻、板及其連接部位裂縫與變形;5、房屋周圍散水、地溝與外墻結合的界面處裂縫;6、多、高層建筑防震縫處擠壓裂縫;7、房屋底層陽臺基礎下沉造成陽臺三面墻體開裂等。第二十四條上部承重結構的事故隱患排查,應包括下列內容:結構構件出現裂縫和下垂,混凝土梁、板的混凝土局部剝落、鋼筋明顯外露及鋼筋銹蝕,木梁、板腐朽、蟲蛀等狀況;對懸挑構件,應檢查構件上面根部的裂縫、向下變形狀況。9第二十五條第三方管理工作中隱患排查,是否存在以下狀況:將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未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未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的;未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未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安全問題,未及時督促承包單位、承租單位整改。第二十六條事故隱患治理措施:1、對排查發現的一般隱患,應當立即組織科室、班組進行整改,并如實記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及時向員工通報。2、對排查發現的較大以上安全風險隱患,應及時向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及所在地行業領域的主管部門報告。較大以上安全風險隱患由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組織進行整改,編制隱患評估報告書,評估報告書應包括隱患類別、影響范圍和風險程度以及對隱患的監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議等內容。3、對于不能立即完成整改的隱患,應進行安全風險隱患分析,并應從機構運行、安全管理、個體防護、應急處置及培訓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4、醫療機構應根據評估報告書制定較大以上安全風險隱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應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1)事故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2)事故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3)治理的目標和任務4)采取的方法和措施5)經費和物資的落實6)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7)治理的時限和要求8)防止整改期間發生事故的安全措施9)隱患整改執行方案10)其他關于較大以上安全風險隱患治理的相關文件。5、利用數字信息化手段實現風險隱患排查閉環管理的全程留痕,形成排查治理全過程記錄信息數據庫。第二十七條隱患治理驗收:隱患整改完成后,隱患所在部門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回執,隱患排査組織部門根據隱患整改回執情況對隱患整改效果組織驗收,驗收完成后對隱患進行銷號。重大隱患治理工作結束后,醫療機構應組織對治理情況進行復査評估,對政府督辦的重大隱患,按有關規定執行。第六章檔案管理第二十八條為確保每一棟建筑的安全狀態可追溯、可管理,醫療機構應全面推行“一樓一檔”管理制度。此檔案體系需詳盡記錄以下內容:1、建筑基本檔案,涵蓋建筑名稱、地址、所有權人、使用人、建筑面積和用途、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建設時間、竣工驗收投入使用時間、改擴建時間等的初始信息、變動和現狀信息;2、建筑結構檔案,包括結構類型、抗震設防、結構高度和層數等的初始信息、變動和現狀信息,以及歷次建筑結構的安全性鑒定、抗震鑒定、危房鑒定等的鑒定結論及專業建議;3、改造與維修記錄,詳盡記載維修、加固及改造的原因,以及維修、加固及改造主要內容、實施方案及開工、竣工時間等;4、審批與合規檔案,完整保存規劃許可、施工許可、驗收備案、不動產登記等審批文件,確保建筑從建設到使用的每一步都符合法律法規要求。5、圖紙資料庫,建立建筑、結構、裝飾、機電等全專業設計圖紙、變更圖紙及竣工圖紙的電子與紙質雙重檔案,便于查閱與對比分析;6、隱患排查與治理檔案,詳細記錄歷次安全隱患排查的時間、地點、問題描述、治理措施及復查驗收結果,形成閉環管理。第二十九條醫療機構的安全管理部門應負責所有安全相關文件的收集、整理、歸檔與更新工作。特別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資料,需分類建檔,確保信息的時效性與準確性。同時還應建立電子檔案系統,高效存儲與檢索以下關鍵文件:1、雙重預防機制相關規章制度;2、雙重預防機制運行評審記錄;3、年度及專項安全風險評估報告;4、安全風險清單與公告;5、隱患排查治理臺賬與項目要求清單;6、重大風險與隱患的專項管控與治理方案;7、培訓與教育檔案。第三十條涉及重大安全風險時,其辨識、評估過程記錄,風險控制措施及其實施記錄等,應單獨建檔管理。涉及重大事故隱患,其排查記錄、評估報告書、治理方案、隱患整改復查驗收記錄等,應單獨建檔管理。第七章創新管理第三十一條醫療機構應通過精細化管理手段,對既有建筑風險辨識與隱患排查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精細化控制和管理,確保既有建筑安全運行。第三十二條鼓勵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提高既有建筑風險辨識與隱患排查工作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例如,采用BIM技術構建醫療機構既有建筑管理的數字底盤;引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等先進科技技術,推動既有建筑風險辨識與隱患排查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升級。第三十三條醫療機構應加強“醫療機構既有建筑風險源辨識與隱患排查數字化監管系統”建設。1、建立健全數字化監管系統框架,明確系統建設的目標、任務、功能和要求,確保系統的高效運行和持續優化。2、對現有建筑進行數字化建模,將建筑結構、設施設備、安全隱患等信息納入監管系統,實現全方位、多角度的監控。3、開發智能識別與預警功能,通過對建筑風險源的數據分析,提前發現潛在隱患,及時發出預警,為決策提供依據。4、實現數據實時更新與共享,確保醫療機構內部各部門、各層級之間信息暢通,提高協同工作效5、強化系統安全防護,采取加密、備份、訪問控制等技術手段,確保數據安全和系統穩定運行。6、建立健全系統運維管理制度,明確運維職責,確保系統長期穩定、高效運行。8、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推動醫療機構既有建筑風險源辨識與隱患排查數字化監管系統與其他相關系統的融合,形成合力,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水平。附錄1編制依據的標準規范文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07〕16號)4、《“十四五”國家安全生產規劃》(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5、《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安委〔2024〕2號)6、《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7、《江蘇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風險管理條例》8、《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既有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蘇政辦發〔2020〕25號)9、《江蘇省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方案》(蘇政辦發〔2021〕39號)10、《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經營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蘇政辦規〔2024〕2號)11、《醫療機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清單(試行)》國衛辦密安函〔2023〕490號12、《自建房結構安全排查技術要點(暫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13、《江蘇省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手冊》14、《南京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15、《風險管理術語》GB/T23694-201316、《風險管理指南》GB/T24353-202217、《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GB/T27921-202318、《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000-201619、《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202020、《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1921、《既有建筑鑒定與加固通用規范》GB55021-202122、《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通用規范》GB55022-202123、《危險房屋鑒定標準》JGJ125-2016附錄2既有建筑事故隱患排查表1地基基礎是□否□2是□否□3是□否□4是□否□5是□否□6砌體結構外縱墻和山墻的豎向斜向裂縫、窗下墻體的豎向裂縫及門窗洞口周是□否□7是□否□8是□否□9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兩層及兩層以下房屋整體傾斜率超過3%是□否□三層及三層以上房屋高度不超過24m,整體傾斜率超過2%是□否□是□否□房屋高度超過60m,整體傾斜率超過0.5%是□否□建筑結構是□否□是□否□混凝土梁跨中有下寬上窄的豎向裂縫,裂縫向上延伸達梁高的2/3,且梁底縫寬大于0.5mm。是□否□是□否□是□否□筑結鋼屋架、網架端部兩跨桿件或連接有縫隙,或焊縫、螺栓、鉚接有拉開、變形、滑移、松動、剪是□否□是□否□是□否□支承梁、屋架端部的砌體墻體出現多條豎向裂縫,或豎向裂縫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承重墻、柱,特別是底層墻、柱出現受壓豎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建筑結構是□否□是□否□梁、板構件出現多條不規則裂縫或單體較長的規則裂縫、梁的支座處出現斜是□否□是□否□是□否□對于沒有全封閉的懸挑陽臺、雨棚和屋檐,應檢查各層陽臺上部與結構連接部是□否□對于全封閉的懸挑陽臺,應檢查各層陽臺上部與結構連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檢查雨篷和屋檐中的鋼結構骨架的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