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鶴樓崔顥導入
說到唐詩,我們頭腦中會閃現出許多或洶涌奔騰或靜謐甜美的畫面,說到唐代詩人,我們就會想到有“詩仙”之稱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可是你知道嗎?有一個人的一首詩,曾經讓才華橫溢的李白佩服之至,并為之擱筆,那就是崔顥所作的《黃鶴樓》。這首詩究竟好在哪呢?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學習目標1、背誦并課后默寫這首詩。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3、體味情景交融的特點和遣詞造句的妙處。作者
崔顥,汴州(開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長于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里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以《黃鶴樓》詩,頗令李白折服。從詩意看,崔顥還是思念故鄉,并有回鄉歸隱、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終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長安,死于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這可能正是崔顥的故事在開封流傳不多的主要原因。寫作背景
唐代詩人崔顥的題詠,使黃鶴樓贏得“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黃鶴樓》這首詩運用了優美的神話傳說,寫出黃鶴樓的來歷、登樓所見以及觸景生情引起的鄉愁。宋代人把這首詩推為唐人七律第一。
唐朝大詩人李白經過武昌,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到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崔顥題詩,使李白擱筆,崔顥從此名氣大盛。大約黃鶴樓邊的“擱筆亭”就是因此而建的。寫作背景
東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東吳主孫權下令“城江夏山”,也就是下令在武昌江邊倚著蛇山建一座城池。當時,孫權的主要對手曹操與東吳隔江而制。因此,長江天險的防守對東吳來說非常重要。為了隨時掌握江上的情況,在修建武昌城的時候,還在沿江一處叫做黃鵠磯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望樓。這座望樓,就是黃鶴樓的雛形。隨著歷史的演變,黃鶴樓逐漸失去了它的軍事價值,而成為人們飲酒消遣,欣賞風景的好去處。在一千七百多年的漫長歷史中,黃鶴樓可以說是飽經滄桑,受盡磨難。它先后十余次毀于戰亂,或意外失火。先后十余次被毀,又十余次被重建。黃鶴樓最后一次被毀是在公元1884年,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81年動工,1984年建成的。黃鶴樓圖片黃鶴樓圖片朗讀詩歌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離開只,僅一旦一經千年飄飄蕩蕩的樣子晴日里的原野分明的樣子草木茂盛的樣子故鄉①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②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譯文】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首聯:借傳說起筆,為黃鶴樓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費祎的傳說】作者感嘆物是人非,抒發了寂寞、惆悵之感。【譯文】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復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載依舊。頷聯:承上聯進一步寫歲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襯人生短促、世事茫茫。③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④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譯文】天氣晴好,江北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的芳草長得繁茂濃綠。頸聯:寫登上黃鶴樓所見的實景。【譯文】日近黃昏不知何處是我的家鄉?面對煙波浩淼的大江令人發愁!尾聯:借景抒情,以日暮途遠抒發漂泊思鄉之情。詩歌首聯扣題,從神話傳說落筆,可謂起筆高遠。詩人先懸想“昔日”仙人費祎乘黃鶴經過這里的情景,再從遙遠的古代回到現實中來,寫現在的鶴去樓空。一個“空”字,似有無限的感慨。讀首聯,仿佛看到詩人憑欄遠眺,吊古傷今陷入無限沉思之中的形象。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頷聯緊承首聯來寫,是首聯的延伸。黃鶴己經飛走了,“一去不復返”。詩人似在極目遠望,試圖追尋黃鶴的蹤影,卻杳然無得;看到的只有天際飄浮的白云,這些白云,千百年來都是這樣悠悠閑閑地浮動著。這兩聯四句,虛中有實,撫今追昔,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話傳說起筆,增添了黃鶴樓的神異色彩,大大豐富了詩歌的內容。兩個”空”字,悵惘之情然可見。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頸聯轉寫登樓所見之明麗之景,詩人也從懷古之思中回到現實中來。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長江對岸的漢陽平野中那一棵棵蔥翠樹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鸚鵡洲上,芳草如茵,長得非常茂盛,此聯所寫為登高所見,境界遠大,色彩鮮明,兩句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聲調鏗鏘,音韻清朗,富于音樂美。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尾聯以抒情作結,詩人觀賞佳景,吊古傷今,思緒綿綿,不覺已是傍晚,煙霧升騰,明凈的江面,早已是一片凄迷,白日里可一望千里,歷歷在目;但現在凝眸遠望,己不知鄉關何處,漂泊異鄉的人,見此情此景,不禁惹動滿懷愁緒,這一聯由景生情,形象鮮明,詩人憑欄遠望,故鄉卻為暮靄所隔,望不可見而生無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見。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歌題為《黃鶴樓》,處處寫樓,懸想乘鶴仙人,是寫黃鶴樓之悠久歷史與神異色彩,黃鶴杳然不見,白云悠悠而生,是寫黃鶴樓之聳入云端,白云繚繞:樹之歷歷,草之萋萋,是寫黃鶴樓之位置獨特,氣象恢宏:煙波凄迷,惹動鄉愁,寫黃鶴樓之景物多變,宜乎憑吊,詩人因景生情,由吊古到懷鄉,先感概而后生愁緒:景象前后三變,先是神異渺茫,接下來明麗如畫,最后歸于朦朧凄迷,風貌有別,詩意也生波瀾。
前兩聯都是先寫神話傳說,再寫眼前景物,虛實結合,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的感慨。
以神話傳說起筆,既寫出黃鶴樓的歷史悠久,又增添了神異色彩,豐富了詩歌內容。1、本詩是怎樣把神話傳說和眼前景物融為一體的?
合作探究
第一個“空”有“只,只有”的意思,強調空間上的虛無,重在寫景。仙人離去,黃鶴樓似乎無所憑依,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獨感。
第二個“空”有“徒然”之意,強調時間上的邈遠,重在抒情。千載白云,空自飄蕩,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失落與惆悵。2、詩歌中有兩個“空”字,請結合詩意進行賞析。
(或兩個“空”字意義和作用有何不同)3、用生動的語言描繪“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展現的畫面。
晴日里從黃鶴樓遙望對岸,漢陽的樹木郁郁蔥蔥,鸚鵡洲上芳草茂盛,這一切清晰可見。4、《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兩句是如何表現詩人的思鄉之情的?
詩的尾聯是思鄉名句,描繪的是江面上已一片暮靄,仿佛籠罩著煙霧一般的景象。“煙”字描繪了一種朦朧、彌漫、飄忽的景象。崔顥在這里用了一個“煙波”,就把水波浩渺、暮靄沉沉的景象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在極有深度的視覺形象中蘊含著醇厚的韻味。“煙波”與“日暮”一同構成一幅灰暗的背景圖,烘托出詩人的懷鄉之情:黃昏時分,忙碌在外的人們都回家了,而自己呢,仕途失意,面對浩浩江水,獨立在蒼茫暮色之中,更添異地漂泊之感。詩作用一個“愁”字作結,點出了全詩的主旨。
5、頸聯寫看到的繁榮景象,而尾聯卻寫清冷的思鄉之情,運用了什么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運用反襯手法,以樂景襯哀情,傳達出詩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對家鄉的思念。
6、詩中最能概括感情的是哪一個字?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愁。全詩以一“愁”字作結,點出了全篇的主旨。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失意漂泊之苦和對故鄉的思念。(或全詩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7、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穎題詩在上頭”來評價該詩,難道這首詩僅在寫景方面有獨到之處嗎?請說說你的看法。
該詩不僅寫景,還有抒情。前四句抒寫了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繪了登樓所見,烘托思鄉之情。
詩人描寫了登黃鶴樓的所見所感,作者從仙人乘黃鶴來此游憩的美麗神話,點出黃鶴樓,接著由仙人已離去,永遠不再回來,只留下黃鶴樓及晴川、芳草、漢陽樹、鸚鵡洲,與白云共悠悠千載,抒發了懷念家鄉的愁思。主旨思鄉詩文知多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
拓展延伸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2“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3“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4“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5“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李白)6“黃鶴樓前春水闊,一杯還憶故人無?”(杜牧)7“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王維)8“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賈島)9“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陸游)10“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劉禹錫)拓展延伸詩詞中的黃鶴樓《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拓展延伸①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譯文】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游憩,鳳凰飛走后只剩下鳳凰臺,但長江依然奔流不息。②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譯文】吳國王宮里,野花雜草埋沒了僻靜的小路,東晉時代的王公貴族們都死去了,只留了一座座荒涼的墳墓。譯文
③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譯文】從鳳凰臺上遠望,三山隱沒于煙霧之中,似有似無,位于江心的白鷺洲把水分開來。④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譯文】天上的浮云遮蔽了太陽的光輝,望不見長安,使人心中無限憂愁。1、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中記述神話傳說,抒發詩人對于歲月流逝,世事滄桑的感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崔顥用對偶的描寫在黃鶴樓上所見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崔顥在《黃鶴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9《正確認識廣告》(第2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編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8第九套廣播體操6-7節5 教學設計-八年級體育與健康
- 《節電小專家:1 家庭用電情況調查》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2024秋八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3 Sports Unit 2 This year we are training more carefully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2024年秋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2.1 學習伴成長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17 氣體的體積和質量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三年級上冊青島版
- 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教學設計1 (新版)新人教版
- 15《八角樓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語文統編版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13《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冀教版
- 幼兒園繪本:《小蛇散步》 課件
- 急性心肌梗死PPTPPT
- 《藝術學概論考研》課件藝術本體論-形式論
- 遵義會議ppt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人文英語3》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北京大學數字圖像處理(岡薩雷斯)通用課件
- 2022年班主任育人故事一等獎兩篇范文
- 用字母表示數——說課稿
- 公文收發文登記表
- 熱固板施工方案
- 彎矩調幅計算例題(共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