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20
曹劌論戰一課一法
古今異義詞1.詞義擴大,即今義大于古義。如“江”“河”,古代專指長江、黃河,后來擴大為河流的通名。2.詞義縮小,即今義小于古義。如“妻子”,古義指妻子兒女,今義指男子的配偶。3.詞義轉移,即一個詞由表示某事物變為表示另一事物。如“涕”,古義指眼淚,今義指鼻涕。4.詞義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如“諷”,古義指諷諫,用含蓄的話委婉地規勸,是個中性詞,現在是個貶義詞,指諷刺。5.有些詞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雙音節詞,但在古代漢語中是兩個單音節詞,分別表示不同的意義。如“可以”,在古代漢語中要分開來解釋,“可”解釋為“可以”,“以”解釋為“憑借”。(
對應練習:見第3題。)1星題
積累運用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曹劌(
)
肉食者鄙(
)
弗(
)
敢專也
又何間(
)
焉小信未孚(
)
望其旗靡(
)
ɡuìbǐfújiànfúmǐ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肉食者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齊師伐我______(3)可以一戰__________(4)小惠未遍____________(5)(曹劌)對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軍隊可以憑借遍及,普遍回答。一般用于下對上的回答(6)衣食所安________(7)必以信______(8)小大之獄____________(9)雖不能察______(10)忠之屬也____(11)公將馳之__________指安身實情指訴訟事件明察類驅車追趕(12)神弗福也____________(13)再而衰________(14)既克______(15)懼有伏焉______(16)弗敢專也__________賜福,保佑第二次已經埋伏獨自享有3.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意思。(1)犧牲玉帛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2)弗敢加也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虛夸,夸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誠,誠實。這里指誠心感情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DA.何以戰
必以分人B.公將戰
將軍百戰死C.故逐之
何陋之有D.乃入見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解析:
A項,介詞,憑、靠/介詞,把;B項,將要/將領;C項,代詞,指齊軍/助詞,無實義;D項,于是,就/于是,就。5.填空。(1)《曹劌論戰》選自《______》,這是我國著名的________史書,敘述的是春秋時期各國的重要史實,相傳為魯國史官________根據魯國國史《春秋》所編,故文中稱齊軍攻打魯國為“__________”。左傳編年體左丘明齊師伐我(2)[2024·合肥瑤海區一模]
人的行為,往往和他的認識和追求有著密切的關系。曹劌之所以“請見”是因為他認識到“__________,__________”(《曹劌論戰》);宋濂對“同舍生皆被綺繡”的生活毫不羨慕,一心刻苦求學,原因正如《送東陽馬生序》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曹劌論戰》中曹劌引導國君說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了他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小大之獄
雖不能察必以情(4)時間的流逝不舍晝夜,前進的航程擊鼓催征。前行,我們要把握時機,做事“__________”(《曹劌論戰》),避免“再而衰,________”(《曹劌論戰》);前行,我們將承受磨難,磨難使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前行,我們豪情萬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只有堅定信心,我們才能乘風破浪,到達勝利的彼岸。一鼓作氣三而竭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答案: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2)小惠未遍,民弗從也。答案:(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答案: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誠心處理。(4)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答案:我發現他們的車輪碾出的痕跡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5)夫戰,勇氣也。答案:作戰,靠的是勇氣。2星題
閱讀鑒賞課文研讀[2024·北京石景山區一模改編]
閱讀課文,回答問題。7.同學們完成“每日一字”的文言詞語積累作業,其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
DA.
B.
C.
D.
解析:
D項,“明知故問”指明明知道,還故意問人。故:故意。“非親非故”指不是親屬,也不是老朋友。故:老朋友。8.
曹劌與鄉人的對話至關重要,它是情節發展和人物塑造的關鍵。在朗讀鄉人的話時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請說明理由。答案:示例一:應該用勸阻的語氣。鄉人認為應該讓那些“肉食者”去考慮對策,作為老百姓的曹劌,沒必要去操心,表現出鄉人的淺薄,從側面突出曹劌的愛國、護國的責任感和擔當。示例二:應該用嘲諷的語氣。鄉人稱權貴為“肉食者”,既是對權貴的嘲諷,也是對曹劌的揶揄,表現了鄉人的自私與消極,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護國、愛國的責任感和政治熱忱。9.[2024·河南中考]
作戰時,智者能抓住機會,巧者能果斷決策。你認為曹劌是“智者”和“巧者”嗎?請結合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內容簡述理由。答案:示例:我認為曹劌是“智者”和“巧者”。他在齊軍三鼓后,見齊軍士氣衰竭,而魯軍士氣正盛,立即下令進軍;他在齊軍潰敗時,在判斷齊軍沒有埋伏后,立即下令追擊。他能抓住機會并果斷決策,所以是“智者”和“巧者”。10.本文語言精練。請你舉出一例加以分析。答案:示例一:如“齊人三鼓”一句,就包括了齊軍三次擊鼓進攻魯軍而魯軍在前兩次擊鼓未出擊的情況,也寫出了齊軍依仗數量上的優勢企圖取勝的急切心理。示例二:“齊師敗績”四個字就概括了齊軍潰敗的具體情況。示例三:“十年春,齊師伐我”七個字就交代了時間和事情的起因。示例四:“何以戰”三個字直接進入正題,免去了君臣相見的繁文縟節的敘述。11.結合本文,談談你對曹劌這個人物的認識。答案:①曹劌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和高超的作戰指揮才能。他認為“民從”是戰爭取勝的重要保證;指揮作戰謀慮周密,深知軍隊士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善于選擇有利的時機進行反攻和追擊。②曹劌能在國家危亡的時候挺身而出,積極向魯莊公出謀獻策,說明他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獻身精神與愛國情懷。拓展閱讀(一)[2024·合肥168中三模改編]閱讀下面的兩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見課文《曹劌論戰》。
【乙】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節選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有刪改)12.
參考方法提示,解釋加點詞。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望其旗靡詞語推斷法:所向披靡(1)______既克查閱詞典法:①戰勝,攻破。②克制。③限定,約定。(2)____(填序號)倒下①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宋人
既成列字源探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跪坐在食器旁邊的人把臉部向后轉過去,表示吃罷,吃過。(3)______不禽二毛參考文言現象:故患有所不辟也。(4)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經
同“擒”,捉住,捉拿13.請用“/”給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彼
眾
我
寡
及
其
未
既
濟
也
請
擊
之答案:彼
眾
我
寡/及
其
未
既
濟
也/請
擊
之1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答案: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窮盡了。(2)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答案:(楚軍)已經(全部)渡過泓水,但還沒有列車,司馬子魚又請求宋襄公下令進攻。15.曹劌和司馬子魚都是國之賢士,深謀遠慮,可是兩場戰役一勝一敗,結果不同,試從兩位君主的角度分析失敗的原因。答案:魯莊公盡職盡責,取信于民,能夠任用賢能的人,他聽取曹劌的正確建議,抓住了戰爭的有利時機,所以獲得勝利;宋襄公固執迂腐,墨守成規,不能夠接受子魚的正確建議,失去了戰爭的有利時機,因此失敗了。解析:乙參考譯文
宋襄公領兵與楚軍在泓水作戰。宋軍已擺好了陣列,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司馬子魚(對宋襄公)說:“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下令攻擊他們。”宋襄公說:“不行。”(楚軍)已經(全部)渡過泓水,但是還沒有列陣,司馬子魚又請求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回答)說:“不行。”等(楚軍)已經列陣,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衛士也被殺死了。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宋襄公說:“有道德的人(在戰斗中,只要敵人已經負傷就)不再次傷害他,也不捉拿頭發斑白的敵人。古時候的用兵之道,不靠險阻取勝。我雖然是已經亡了國的商朝國君的后代,但是不能去進攻沒有擺好陣列的敵人。”(二)閱讀下面的兩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見課文《曹劌論戰》。
【乙】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__;不知彼而知己,__;不知彼不知己,__。(節選自《孫子兵法·謀攻篇》,有刪改)16.
請結合語境,把下面三個短語的序號分別填到【乙】文相應的橫線上。①一勝一負
②百戰不殆
③每戰必殆答案:②;
①;
③17.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答案: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
一定把它分給別人。(2)夫將者,國之輔也。答案:將帥是國君的助手。18.【甲】文中魯國取勝的原因具體印證了【乙】文的哪些內容?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答案:原因有:①魯國政治清明,上下團結,君民一致對外,這剛好對應【乙】文中“上下同欲者勝”,表示全國上下,全軍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協力的,可以取勝。所以魯國勝。②魯國避其鋒芒,后發制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城市供用電合同(示范文本)
- 淘寶與個人合同范本
- 高中地理第三章同步學案: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 2024年四川華西東部醫院招聘真題
- 2024年連云港市連云區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真題
- 小型店鋪轉讓合同范本
- 2024年兵團第七師胡楊河市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2024年安徽龍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招聘真題
- 菜場攤位租賃合同范本
- 合伙投資框架合同范本
- 貴州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試行)
- (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電子信息類)教案
- 評估-說專業-市場營銷專業
- 三晶變頻器說明書SAJ系列簡約
- 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安全操作規程(最新)
- 教學成果申報
- 談談微電影創作PPT課件.ppt
- 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40頁)
- 空分裝置增壓機大修方案
- 2021年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組織架構和部門職能
- 六層框架住宅畢業設計計算書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