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15課兩次鴉片戰爭課件高一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前準備:清單、課本、默寫本課前任務:出聲梳理清單P25左上角:近代史時間框架課堂目標:K15兩次鴉片戰爭爭取時間就是爭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數。1.結合中西發展,認識兩次鴉片戰爭發生的原因。2.了解兩次鴉片戰爭的過程,

從政治、經濟、思想層面分析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1840鴉片戰爭1912溥儀退位,清朝滅亡1949新中國成立近代史晚清民國1919五四運動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性質(形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

反侵略

民族革命階級矛盾:本國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

反封建

民主革命

半殖民地: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權。這是相對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個國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實際上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的社會形態;

半封建:發展了資本主義但保留了封建經濟。這是相對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實際上社會狀態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1840鴉片戰爭1949新中國成立近代史

▲近代化就是指資本主義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經濟領域上的工業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學化、自由化和民主化;社會生活上的城市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近代化西方工業文明中國農耕文明沖擊工業文明過渡中國艱難地步入近代化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世界(英國)中國政治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政治(官場腐敗,財政困難,階級矛盾)封建君主專制頑固經濟開展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占主導;重農抑商軍事堅船利炮,裝備先進八旗和綠營作戰能力低下;冷兵器對外殖民擴張閉關自守思想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天朝上國;保守愚昧先進的工業文明VS落后的農耕文明

資本主義經濟的擴張性:掠奪資源和市場1840年的中國和世界形勢思考:19世紀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處境發生了什么變化?法國從越南打開侵入亞洲的缺口。俄國勢力侵及中國東北和新疆地區。英國在美洲、非洲奪取殖民地的同時,把目標對準了亞洲。美國商人活躍于世界各地,積極參與侵華活動。世界主要殖民主義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清政府對世界形勢變化渾然不覺。鴉片戰爭前中英正當貿易情況表年度英國輸華中國輸英中對英貿易總值總值出(+)入(-)超情況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1795-1799537301557997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出超:出口>進口,順差入超:出口<進口,逆差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的工業品具有頑強的抵抗力和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限制,使英國不可能在中國為自己的商品打開市場,因而出現貿易逆差。走私鴉片林則徐虎門銷煙材料:中國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使我們終于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是不可能輕易放過的。”——安得魯·韓德森致拉本特函》直接原因(導火索):林則徐虎門銷煙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鴉片戰爭的實質是英國為打開中國大門,拓展市場和獲取工業原料而進行的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

是工業文明對農業文明的戰爭,是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戰爭!(一)鴉片戰爭(1840-1842)第一階段:1840年6月起攻廣州→陷定海→逼天津第二階段:1841年初-1842.8強占香港島→進吳淞→到南京妥協:清政府派琦善議和

林則徐遣戍新疆伊犁抗爭: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抵御外辱的愛國精神。《南京條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條約內容危害1842《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領土主權賠款2100萬銀元加重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廣廈福寧上)破壞貿易主權(外國商品在華輸出),便利了資本主義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協定關稅喪失關稅主權(最能體現打開中國市場的本質意圖)《虎門條約》《黃埔條約》《望廈條約》領事裁判權(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破壞了中國的貿易主權)通商口岸傳教權(列強在華文化滲透;租界前身)也稱“治外法權”。指外國僑民在中國犯罪或成為民事訴論的被告時,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受本國領事依照本國法律審判的特權。片面最惠國待遇是單方面享受的最惠國待遇,是一種強加給對方國家的不平等條約。最惠國待遇即一國在通商、航海、捐稅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的待遇不低于現在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即最惠國)的優惠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一般必須以條約為根據。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①政治: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根本影響)鴉片戰爭后: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經濟結構變動材料二:鴉片戰爭后的短短幾年,英國輸華商品比戰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紡織品占總值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1845年福州官員奏稱:洋貨“充積于廈口”。洋布、洋棉“其質既美,其價復廉,民間之買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摘自《中國近現代史》材料一《中國土特產產品出口統計表》時間茶葉生絲鴉片戰爭前5000(年平均值)5000(年平均值)1845年8010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淪為列強的原料產地;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淪為列強的商品傾銷市場;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中國開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自給自足、男耕女織被打破①政治: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根本影響)鴉片戰爭后: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②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列強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傾銷市場。

鴉片戰爭接近尾聲時,道光皇帝詢問英國俘虜的三個問題:英吉利到底在哪個方向?從新疆出發,通過陸路能夠到達英國嗎?英國女王是否婚配?

——摘編自《清宣宗實錄》

鴉片戰爭后,對于協定關稅一款,清政府反而沾沾自喜。作為國家主權的關稅自主權已遭外國削奪,而腐敗的清政府卻陶醉于暫時的關稅增盈的無知經濟滿足之中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戰后中國的反應清朝統治者封閉愚昧,固守天朝上國的思想

英軍登陸后,大多數時間內中國民眾主動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糧食,英軍艦隊在珠江中和清軍作戰時,當地民眾只是以一種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賽龍舟時興高采烈在遠處觀戰。

——梁發芾《晚清百姓為什么不那么愛國》少數人的反思——開明士大夫:開眼看世界普通民眾麻木不仁林則徐:“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1)林則徐——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組織編譯了《四洲志》。(較系統介紹了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分布

及歷史變遷,開了中國近代由愛國而研究、學習西方的先河)(2)魏源——也是放眼世界的先行者:編寫成《海國圖志》,書中明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近代中國最早介紹外國歷史地理的書籍之一,被譽為了解外國知識的“百科全書”。(3)徐繼畬

——《瀛寰志略》

中國近代第一步世界地理著作。評價:積極:林則徐、魏源和徐繼畬是近代中國最早睜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的主張。局限:局限在器物方面,沒有形成完整體系,沒有付諸實踐。①政治: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根本影響)②經濟: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列強的原料產地與商品傾銷市場。③文化: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逐步關注世界,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鴉片戰爭后: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④外交:打破閉關鎖國和朝貢體系,促進外交近代化⑤長期影響了近代中國歷史的進程,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天朝上國的思想依舊深厚鴉戰典題1:徐中約《中國近代史》:“在英國人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是一個捍衛他們的通商權利、維護其國家榮譽、糾正在華英國官員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確保未來開放的必要行動。在中國人看來,這場戰爭主要是一場對鴉片的清剿。”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肯定英國人發動戰爭的正義性B.中國禁煙運動是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C.國家立場決定了戰爭的性質D.都抹殺了鴉片戰爭發生的實質鴉戰典題2:英國學者莫爾頓認為:(鴉片)戰爭表面上看來,雖是為了強迫中國人買印度的鴉片,而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對華自由輸出英貨的障礙。這表明英國發動這次戰爭的目的是()A.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原料 B.與中國平等友好通商C.實現鴉片貿易完全合法化 D.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鴉戰典題3:1843年,中英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附有的《海關稅則》中規定的進口貨物的稅率,比鴉片戰爭前降低了50%左右,有的甚至降低了90%。《海關稅則》還規定,凡未列入本稅則的進出口貨物,一律“值百抽五”。這些規定()A.標志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B.便利了列強的商品輸出C.嚴重違背英國自由貿易理論 D.增強了清朝的主權意識鴉戰典題4:1843年,《南京條約》附件規定,英國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時,“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中國政府無權處理。這一規定嚴重破壞了中國的()A.領土主權 B.司法主權 C.領海主權 D.貿易主權鴉戰典題5:鴉片戰爭前,廣州曾是晚清主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但據史料統計:鴉片戰爭后的1843年廣州港進口的外國貨物總量為近1.2億鎊,以后逐年減少,1848年時,僅有3817萬余鎊。廣州進口貨物的變化()A.出于清政府對洋貨的抵制 B.緣于西方對華貿易重心轉移C.表明西方放松了對華侵略 D.延緩了我國自然經濟的解體鴉戰典題6:鴉片戰爭后,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家庭手工業開始與農業分離

②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產生

③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④中國逐漸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鴉戰典題7:道咸以來,部分文人士大夫將傳教士介紹到中國的世界史地知識梳理成系統,撰成《海國圖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紹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如1876年,郭嵩燾將出洋考察日記匯編為《使西紀程》,對西方的政教、工業、海防、外交做了相對客觀的記載。這些書籍表明()A.國人革新政治的強烈要求 B.西學觀念已被廣泛地接收C.國人的思想眼界逐步打開 D.中國社會保守落后的現實鴉戰典題8:林則徐督粵時曾組建翻譯小組,接任林則徐的琦善則言“我不似林總督,以天朝大吏,經日刺探外洋情事”,并將翻譯小組直接解散。結果在鴉片戰爭及后續談判中,官方文件翻譯全由英國人負責。這一現象說明()A.翻譯水平影響戰爭走向 B.鴉片戰爭沖擊了天朝上國觀念C.清廷外交理念亟待轉型 D.政府情報機構的建立勢在必行1838—1852年英國制造品輸華值①根本原因: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②英法等國向清政府提出修約,遭到清政府拒絕。材料:《南京條約》簽訂之后英國商人的夢想,“只要中國人每人每年需要一個棉織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蘭現有的工廠就已經供不應求了”。根本原因:中國自然經濟根深蒂固亞羅號事件:1856年10月,廣州水師扣押了掛著英國國旗的走私船亞羅號。英國要求釋放船員并賠禮道歉。葉名琛釋放船員,但沒有賠禮道歉。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馬神甫事件:1856年2月廣西西林縣知縣張鳴鳳根據村民控告,經調查核實后,把法國神甫馬賴逮捕并處死。法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派一支遠征軍并通告英國政府。1857年英法聯軍攻占廣州,擴大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以“亞羅號事件”為借口,英法聯軍占領廣州城;1858年,侵入天津簽訂《北京條約》1859年,聯軍再次北上;1860年8月占領天津;1860年10月,占領北京,火燒圓明園;簽訂《天津條約》(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1858年《天津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割地

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款賠給英國400萬兩、法國200萬兩白銀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開埠十口通商增開天津為商埠其他權益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內地傳教權;③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通航(內河航運權)①華工出洋;②英法鴉片貿易合法化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從1858年開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等一列不平等的條約,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政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經濟:侵略勢力由沿海深入內地漢口文化:開眼看世界——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器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