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專題01聲現象1、(2024·河南中考真題·T1)甲骨文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如圖,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長柄,敲擊樂器發聲。這說明古人很早便知道聲音與碰擊有關,蘊含了聲音是由物體______產生的道理。請你寫出一個能表明這一道理的現象:______。【答案】①.振動②.正在發聲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解析】[1]手持長柄,敲擊樂器時,樂器振動產生聲音,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說明正在發聲的音叉在振動,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2023·河南中考真題·T2)簫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樂器,如圖所示、演奏者吹簫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空氣柱的_______而產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________。【答案】①.振動②.音調【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簫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柱振動產生的。[2]演奏者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則發聲的空氣柱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因此主要是改變聲音的音調。3、(2022·河南中考真題·T4)小利在7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個水瓶琴,如圖所示。對著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音是由瓶中_______振動產生的。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越靠近______(選填“左”或“右”)端音調越高。【答案】①.空氣柱②.右【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從瓶口向瓶內吹氣,聲音是由瓶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2]質量大的物體較難振動,頻率較低,則音調較低,由圖知道,從左往右瓶內水的質量逐漸減增大,空氣柱長度逐漸減小,所以,聲音的音調會變高,則最右邊水瓶發出聲音的音調最高。4、(2021·河南中考真題·T3)豫劇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如圖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伴奏,梆子受敲擊時由于______而發聲;人們聽到“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就知道是《花木蘭》選段,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______。【答案】①.振動②.信息【解析】[1]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伴奏,梆子受敲擊時由于振動而發聲。[2]聲可以傳遞信息,告訴我們這是《花木蘭》選段。5、(2020·河南中考真題·T2)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會看到水花飛濺,這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_產生的。頻率為256Hz的A音叉和頻率為440Hz的B音叉中______(選填“A”或“B”)音叉聲音的音調較高。【答案】①.振動②.B【解析】[1]正在發聲的音叉是否振動,不容易觀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夠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飛濺,就能夠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音調的高低與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故B音叉聲音的音調比A音叉音調高。一、單選題1.(2024·河南周口·二模)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圖:乒乓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B.乙圖:吹笛子時用的力越大,笛聲的響度越大C.丙圖:防噪耳機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D.丁圖:大象之間相互交流時利用的是次聲波【答案】C【詳解】A.發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該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吹笛子時用的力越大,空氣柱的振動幅度變大,發出的笛聲的響度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噪聲的減弱途徑有: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以及人耳處,防噪耳機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符合題意;D.次聲波是一種聲音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大象之間相互交流時利用的是次聲波,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4·河南信陽·三模)大山深處的44名孩子,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用希臘語唱起《奧林匹克頌》,如圖所示。他們的歌聲走出了大山,走到了世界面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孩子們的天籟之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我們能從伴奏中分辨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C.孩子們的聲音是直接傳到現場觀眾耳朵中的,不需要介質D.通過電視觀看節目的觀眾,將電視聲音調大,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答案】D【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因此孩子們的天籟之音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因此能從伴奏中分辨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B錯誤;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孩子們的聲音是直接傳到現場觀眾耳朵中的,是通過空氣傳播到耳朵中的,故C錯誤;D.響度,表示聲音的大小,將電視聲音調大,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故D正確。故選D。3.(2024·河南周口·三模)有關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氣象局通常通過監測次聲波來預測沙塵暴、海嘯等氣象災害B.發聲體的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C.一般情況下,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D.摩托車排氣管上加裝消聲器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答案】D【詳解】A.很多大型氣象災害發生的同時會伴隨著次聲波的產生,次聲波在空氣中能傳播很遠的距離,氣象局一般會通過監測次聲波來預測氣象災害,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音調由物體振動頻率決定,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故C正,不符合題意;D.在摩托車排氣管上安裝消聲器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D。4.(2024·河南新鄉·一模)詩人李白曾寫有詩句“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分辨出笛子在發聲依據的是聲音的()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音高【答案】B【詳解】不同的發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李白能分辨出是笛子在發聲,依據的就是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獨特音色。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2024·河南周口·三模)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音調來判斷的B.公路旁安裝隔音墻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C.節日我們先看到空中絢麗多彩的禮花而后聽到響聲是因為聲速比光速小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音叉發聲的音調會不同【答案】C【詳解】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辨別發聲者的,因為不同的人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可能接近,但音色一般不同,因為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故A錯誤;B.公路旁安裝隔音墻,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錯誤;C.禮花和聲音是同時產生的,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所以先看到空中絢麗多彩的禮花而后聽到響聲,故C正確;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擊同一音叉,改變了振幅,所以音叉發聲的響度不同,故D錯誤。故選C。6.(2024·河南周口·三模)豫劇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經常在央視節目里播出。小明收看節目時將音量調大,是改變聲音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答案】B【詳解】小明收看節目時將音量調大,就是使聲音的變得更強,是改變聲音的響度,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7.(2024·河南南陽·二模)對教材上的四幅圖解釋正確的選項是()A.圖示中看手指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看遠處的景物是倒立縮小的虛像B.大象交流用的是超聲波C.小“人”起舞是因為空氣的振動引起的D.冰棍“冒出”的“白氣”向上飄【答案】C【詳解】A.放大鏡是一個凸透鏡,將手指靠近凸透鏡,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二倍焦距以外,是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會聚成實像的光線繼續沿直線傳播,進入人的眼睛,眼睛看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B.大象能夠發出和聽到次聲波,且大象交流時是利用次聲波來傳遞信息的,故B錯誤;C.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傳播時引起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引起小“人”的振動,故C正確;D.“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白氣”向下飄,故D錯誤。故選C。二、課內填空8.(2024·河南駐馬店·二模)如圖所示是生活中的兩個情境,左圖是居民小區噪聲監測器,顯示環境噪聲為55.5分貝。右圖是鋼琴調音師正在用手機上的一個調音軟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
的標準音來校準琴音。人們以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頻率低于Hz的聲波是次聲波,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較,Hz的聲音音調更高。【答案】分貝202048【詳解】[1]聲音的強弱用響度來表示,人們用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強弱的等級。[2]人耳能聽到聲音頻率的范圍是20Hz~20000Hz,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是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超聲波。[3]聲音音調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較,2048Hz的音頻率更高,音調更高。三、填空題9.(2024·河南周口·三模)智能手機的功能非常多,可以通過按鍵調節手機的通話、鈴聲、媒體等音量,這是改變聲音的(填聲音的特性)。在開會時,需要將手機調成靜音,這屬于在控制噪聲。在乘坐飛機時,為了安全,需要將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這是為了防止手機在通話時產生的對飛機與地面的聯絡信號產生干擾。【答案】響度聲源處電磁波【詳解】[1]音量開關控制的是聲音的響度,改變聲音的大小聲。[2]手機調成靜音,是讓聲源不發聲,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3]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手機會接收與發送電磁波,將手機調成飛行模式,這是為了防止手機在通話時產生的電磁波對飛機與地面的聯絡信號產生干擾。10.(2024·河南周口·三模)立春之后,柳樹發芽,我國有折柳吹“滴滴”的傳統。如圖所示,折一根柳條,把皮和芯擰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兩端修齊,就制成了“柳笛”,該“柳笛”是利用振動發聲的;邊吹柳笛邊用剪刀將其剪短,你將聽到聲音的音調(選填“變高”“變低”或“不變”)。【答案】空氣變高【詳解】[1]物體發聲是因為物體振動產生的,吹柳笛發聲,是柳笛內的空氣振動發聲。[2]邊吹柳笛邊將其剪短,振動的頻率發生變化,頻率變大,則將聽到的音調變高。11.(2024·河南周口·三模)手工竹蟬又名響蟬,是一種傳統的民間玩具。在小竹筒一頭蒙上一張牛皮紙,吊上線便可制成竹蟬,如圖所示。玩耍時,旋轉甩動竹筒便發出聲音,發出的聲音是由牛皮紙產生的,聽起來像蟬鳴,這是人們根據聲音的判斷的。【答案】振動音色【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玩耍時,旋轉甩動竹筒便發出聲音,發出的聲音是由牛皮紙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音色不同,旋轉甩動竹筒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像蟬鳴,這是人們根據聲音的音色判斷的。12.(2024·河南新鄉·一模)人類的聽覺和視覺存在一定的限度范圍,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聽不到,紅外線和紫外線人的肉眼也看不到。地震局預測、分析地震時常利用,因為它會伴隨地震產生;氣象衛星預測天氣和災害時常利用,這是因為它的熱作用強,穿透性好,常用于遙感。【答案】次聲波紅外線【詳解】[1]地震時伴有次聲波產生,它低于人類的聽覺下限,我們感知不到。[2]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輻射紅外線,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多,因此利用紅外線可以用來遙感。利用紅外線可以進行熱譜分析、拍紅外線照片、進行遙控等。13.(2024·河南南陽·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發現,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發聲的物體是否在。【答案】見詳解振動【解析】【小題1】[1][2]將正在發聲的音叉放入水中,會發現發聲的音叉在振動從而帶動周圍的水振動,從而激起水花。這個實驗可以探究正在發聲的物體是否在振動。14.(2024·河南鶴壁·一模)如今,國產大飛機C919訂單總量就已經突破了1200架,有超過14萬名乘客體驗到了C919大飛機的安全和舒適性。飛行中,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產生的,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這是在減弱噪聲。【答案】振動人耳處【詳解】[1]一切聲音都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乘客聽到的轟鳴聲是發動機振動產生的。[2]為了安靜地休息,乘客帶上了耳罩、可以防止噪聲進入人耳,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15.(2024·河南南陽·二模)在停車場,小明注意到當車輛倒車入位靠近墻壁時,倒車雷達會發出“嘀——嘀”的蜂鳴聲,同時可以直觀地顯示出汽車與墻壁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倒車雷達顯示的信息,此時探頭從發出聲波到接到回波所用的時間是s,同時說明聲能傳遞。(聲速)【答案】0.02信息【詳解】[1]根據倒車雷達顯示的信息可知車與后方障礙物的距離s=3.4m,則探頭從發出聲波到接到回波,超聲波通過的距離為s1=2s=2×3.4m=6.8m由可得,所用的時間為[2]利用了超聲波的回聲定位原理,表明聲能傳遞信息。16.(2024·河南周口·二模)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4年1月23日2時9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這是地震臺通過地震時產生的(選填“超聲”或“次聲”)波進行測定的,說明聲音可以傳遞(選填“信息”或“能量”)。【答案】次聲信息【詳解】[1]地震會伴隨著次聲波的產生,地震臺網通過地震時產生的次聲波來監測地震。[2]遠處的地震監測站可以據此確定地震的方位和強度,這說明聲能夠傳遞信息。17.(2024·河南南陽·三模)如圖所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演出中,30秒編鐘獨奏會為貴賓奏獻上了中國最古老的樂音。聲音是由編鐘產生的,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可以改變聲音的(填聲音的特性)。【答案】振動音調【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用編鐘獨奏時,聲音是由編鐘振動產生的。[2]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編鐘振動頻率不同,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18.(2024·河南南陽·二模)中央電視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戲曲節目《華彩梨園》廣邀戲曲名家、“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戲曲演員和少兒戲曲愛好者同臺獻技。通過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不同可以辨別出節目中有哪些樂器發出聲音,演員的聲音高是指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答案】音色音調【詳解】[1]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可以通過音色不同辨別出節目中有哪些樂器發出聲音。[2]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演員的聲音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19.(2024·河南洛陽·三模)“宮、商、角、徵、羽”是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亦稱五音,相當于現代音階中的do(1)、re(2)、mi(3)、sol(5)、1a(6)。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選填“音色”“音調”或“響度”);在傳統音樂中,鼓常為音樂的前奏,鼓聲是由于鼓面發生產生的。【答案】音調振動【解析】【小題1】[1]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每個音階對應的頻率是逐漸增大的。由于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音調。[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陣陣鼓聲是由于鼓面的振動而產生的。20.(2024·河南南陽·二模)2024年春晚舞臺上,一場名為《鼓舞龍騰》的開場歌舞精彩亮相舞臺上,一群身著艷麗服裝的舞者手持龍騰鼓,隨著激揚的音樂節奏,敲擊出雄壯有力的鼓點,仿佛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世界。鼓聲是由鼓面產生的,敲擊鼓面的力度不同,在距離發聲體的遠近相同時,同一觀眾聽到聲音的不同。【答案】振動響度【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2]敲擊鼓面的力度不同,鼓面振動的幅度不同,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在距離發聲體的遠近相同時,同一觀眾聽到聲音的響度不同。21.(2024·河南周口·二模)公共場所標示的“請勿大聲喧嘩”的溫馨提示,是指控制聲音的(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在學校附近有如圖所示的禁止鳴笛標志,目的是在減弱噪聲(選填“聲源處”“人耳處”或“傳播過程中”)。【答案】響度聲源處【詳解】[1]“請勿大聲喧嘩”是指不能大聲說話,聲音小一些,控制聲音的響度。[2]禁止鳴笛,即讓發聲體不再發聲,故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22.(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圖是小明同學們制作的樂器,由兩端開口C處開一小口的竹筒和活塞組成。在A處吹氣并來回拉動活塞,就能發出悅耳的哨音。哨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來回拉動活塞改變哨音的。【答案】空氣音調【詳解】[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哨音是由筒內空氣振動產生的。[2]來回拉動活塞可以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振動的頻率,而振動頻率決定了聲音的音調,因此來回拉動活塞改變哨音的音調。23.(2024·河南南陽·二模)如圖所示,把一個裝有少量水的高腳酒杯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按住高腳酒杯的底座,將另一只手的手指潤濕后沿著杯口邊緣摩擦(手指不要脫離杯口),使其發出聲音,該現象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產生的;當高腳酒杯中的水量增加時,(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會降低。【答案】振動音調【詳解】[1]手指潤濕后沿著杯口邊緣摩擦使杯子產生振動,同時使其發出聲音,該現象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當高腳酒杯中的水量增加時,杯子振動的頻率變低,發出的聲音的音調會降低。24.(2024·河南駐馬店·三模)如圖所示,物理課上老師播放了真空鈴實驗視頻,視頻中鬧鈴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隨著抽氣過程變得越來越弱,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或“不可以”)直接驗證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答案】響度不可以【詳解】[1][2]根據實驗中隨著空氣不斷抽出,鈴聲逐漸變小,直至聽不到聲音的現象,可以通過科學推理的方法得出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而并不能直接證明真空不能傳聲,因為實驗中我們不能真正做到把玻璃罩中抽成真空;聲音的大小指響度,實驗中,聲音越來越小,指的是響度越來越小。25.(2024·河南信陽·二模)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河南某校開展了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的活動。如圖所示是同學們演奏時所用的二胡,當二胡的弦停止振動時,弦(選填“會”或“不會”)繼續發聲;演奏時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是為了改變聲音的。【答案】不會音調【解析】【小題1】[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當二胡的弦停止振動時,發聲也就停止了。[2]用手指去按壓弦的不同位置,改變了弦的振動頻率,音調與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有關,即改變了聲音的音調。26.(2024·河南周口·三模)物理老師在課堂上帶領同學們在探究“聲音的特性”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是通過傳到同學們的耳朵里;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這樣做是為了改變聲音的。【答案】空氣音調【詳解】[1][2]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發出聲音,通過空氣傳入人的耳中;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發生變化,即音調發生變化。27.(2024·河南漯河·一模)古詩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許多優美的詩詞中都蘊含著物理知識,如“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中,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來辨別風聲雨聲;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聲是由于鐘而產生的。【答案】音色振動【詳解】[1]音色是發聲體所特有的聲音特色,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音色來辨別風聲雨聲。[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鐘聲是由于鐘振動而產生的。28.(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圖是小明用發卡制作的發卡琴,發卡琴發出的聲音是由發卡產生的。彈奏時用手壓緊發卡,手感到痛是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答案】振動相互【詳解】[1]聲音是由發聲體的振動產生的,發卡琴發出的聲音是由發卡振動產生的。[2]彈奏時一手壓緊發卡,手對發卡有力的作用,手感到痛說明手受到發卡的力的作用,所以這是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9.(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圖,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其中音調最高的是第個玻璃瓶;向瓶口吹氣也會發出聲音,這是由于振動產生的聲音。【答案】8瓶內空氣柱【詳解】[1]敲瓶子時,是瓶子和水振動發聲,水越多,振動得越慢,頻率越低,音調越低;反之,音調越高,所以音調最高的是第8個玻璃瓶。[2]向瓶口吹氣會引起瓶內空氣發生振動發出聲音,這種聲音由于瓶內空氣柱振動產生的聲音。30.(2024·河南駐馬店·三模)如圖所示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箜篌”,又稱坎侯或空侯,其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通過琴弦的會發出優美的聲音,撥動不同的琴弦,發出聲音的不同。【答案】振動音調【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彈奏箜篌,琴弦振動發聲。[2]由圖可知,從左到右琴弦越來越短,則撥動時振動頻率會越來越大,所產生樂音的音調逐漸變高。31.(2024·河南南陽·二模)在科技館的噪聲小屋內。小聰用最大的聲音叫喊,噪聲顯示儀顯示為,如圖所示。而小明只能讓其顯示為,從聲音的特性考慮,小聰最大聲音的比小明大。無論在小屋內如何叫喊,外面幾乎聽不到聲音,這說明噪聲小屋是控制了噪聲(選填“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或“在人耳處”)。【答案】響度在傳播過程中【詳解】[1]dB(分貝)是聲音強度的單位,用于表示聲音的響度或音量大小。由題意可知,小聰用最大的聲音叫喊,噪聲顯示儀顯示為98dB,而小明只能讓其顯示為88dB,這說明小聰最大聲音的響度比小明大。[2]噪聲小屋是一個密閉的空間,無論在小屋內如何叫喊,外面幾乎聽不到聲音,這說明噪聲小屋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了噪聲。32.(2024·河南周口·二模)如圖所示為無憂鼓又叫鋼舌鼓,是通過大小不同的音舌發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置換股份協議書范本
- 銷售產品簽約協議書
- 職工意外保證協議書
- 矛盾和解協議書模板
- 期房權益轉讓協議書
- 聘請瑜伽教練協議書
- 就業協議書補辦格式
- 紀檢保密協議書范本
- 森林賠償協議書范本
- 酒后簽約烏龍協議書
- 2024年山東春季高考語文試題答案詳細解析
- 2024年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中考一模物理試題(解析版)
- 內能的利用教學設計(復習) 人教版
- 《建筑照明術語標準 JGJT119-2008》
- 2024中考化學試題研究專題《實驗室廢液成分的探究及處理》 課件
- 高中數學選修二(人教A版2019)課后習題答案解析
- 公司管理架構及崗位職責
- 蔬菜購銷合同電子版模板
- 2024年遂寧市中考物理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
- 創新創業基礎-理論、案例與訓練(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人性光輝主題閱讀練習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