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XXXXX—XXXX地球定向參數(EOP)測量與服務第1部分:測量本文件規定了地球定向參數測量的測站要求、測量步驟及要求、觀測數據格式和質量要求、數據處理基本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地球定向參數測量。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9267北斗衛星導航術語GB/T17159-2009大地測量術語GB/T39611-2020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術語GB/T39397.1—2020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iGMAS)文件格式第1部分:觀測數據GB/T39396.1—2020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iGMAS)質量要求第1部分:觀測數據GB/T39396.2—2020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iGMAS)質量要求第2部分:產品GB/T39787—2021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坐標系GB/T15314—2024精密工程測量規范GJB×××地球定向參數確定方法GB/T28588—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CH/T2016—2018衛星激光測距數據獲取規范CHT2016—2018衛星激光測距數據處理規范3術語和定義GB/T39267和GB/T17159-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地球定向參數earthorientationparameters;EOP用于地球坐標系與天球坐標系之間轉換的地球空間指向的參數,包括世界時UT1-UTC、極移、日長、歲差章動和天極偏移。3.2世界時1universaltime1;UT1地球繞天球中間極CIP軸的轉動角,以地球自轉確定的時間。3.3極移polarmotion;PM地球瞬時自轉軸相對于地球慣性軸的運動。GB/TXXXXX—XXXX23.4日長變化lengthofday;LOD反映地球自轉速率變化的一種度量。3.5歲差章動precession-nutation天球中間極CIP在地心天球坐標系GCRS的運動,其中歲差是這一運動的長期部分加上26000年周期項,章動是天球中間極運動中未納入歲差的部分。3.6天極偏移celestialpoleoffsets;CPO觀測確定的歲差章動模型的改正量dX和dY。3.7常規觀測模式regularmode利用多個(不少于3個)VLBI臺站組成的觀測網,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進行VLBI觀測,每次觀測時長24小時,解算所有EOP參數。3.8加強觀測模式intensivemode利用2~4個VLBI臺站組成觀測基線,每次觀測時長至少1小時,僅測定UT1。3.9并置站co-locationsites至少兩種空間大地測量技術在同一站點或者相距很近的站點。3.10本地連接測量co-locationobservation利用經典的測量方法測定不同技術并置站的參考點在全球框架中的地心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差,以SINEX格式提供成果。3.11完整數據full-ratedata剔除觀測異常后的SLR觀測數據,主要包括觀測時刻、距離、方位角及高度角、氣象參數、系統標校、測站信息和目標信息等內容。3.12標準點數據normalpointdata將SLR完整數據按時間均分為若干時間段,根據一定的算法提取該時間段內表征其特性的數據,主要包括時刻、距離、數據精度、數據數量、氣象參數、系統標校、測站信息和目標信息等內容。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BCD:二進制編碼十進制(Binary-CodedDecimal)BDT:北斗系統時間(BeidouTime)CCD: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Device)CGCS2000:2000中國大地坐標系統(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CRD:綜合激光測距數據格式(ConsolidatedLaserRangingDataFormat)EOP:地球定向參數(EarthOrientationParameters)FITS:靈活的圖像傳輸系統(FlexibleImageTransportSystem)GB/TXXXXX—XXXX3FTP:文件傳輸協議(FileTransferProtocol)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ICRF:國際天球參考框架(internationalcelestialreferenceframe)IERS:國際地球自轉與參考系服務(InternationalEarthRotationandReferenceSystemsService)iGMAS:國際GNSS監測評估系統(internationalGNSSMonitoringandAssessmentService)IGS:國際GNSS服務(InternationalGNSSService)ITRF:國際地球參考架(InternationalTerrestrialReferenceFrame)LOD:日長變化(LengthofDay)MJD:簡化儒略日(ModifiedJulianDay)RFI:射頻干擾(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RMS:均方根誤差(RootMeanSquareError)SINEX:解自主交換格式(Solution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SLR:衛星激光測距(SatelliteLaserRanging)UPS:不間斷電源(UninterruptedPowerSupply)UTC:協調世界時(CoordinatedUniversalTime)VDIF:VLBI數據交換格式(VLBIDataInterchangeFormat)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ry)5基本要求5.1測量手段a)VLBI、GNSS、SLR是EOP測量的常規手段;b)數字天頂照相望遠鏡可作為另一種手段,獨立測量EOP;c)大型光學陀螺作為EOP測量的潛在手段,可進行EOP實時測量。5.2時空基準a)EOP測量和數據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地球參考框架應采用ITRF、天球參考框架應采用ICRF,但與位置相關的測量成果應采用CGCS2000,如測站坐標,本地連接測量等;b)VLBI、SLR、本地連接測量和數據處理中的時間系統應采用UTC;c)GNSS測量和數據處理中的時間系統應采用BDT;d)VLBI、GNSS、SLR各單技術測量成果的時間基準應統一采用UTC。5.3國際聯測a)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積極組織或參與VLBI、SLR國際聯測,維持臺站精確坐標,測定更高精度的EOP產品;b)當VLBI、GNSS、SLR、DORIS的境外站測量數據可用時,宜引入這些數據參與EOP解算。6測站要求6.1VLBI站6.1.1基本要求GB/TXXXXX—XXXX4參與EOP測量的VLBI站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a)測站應具備長期穩定運行、測量數據采集能力;b)天線環視高度角10°以上至少90%的視野內無遮擋物;c)天線周邊無大功率無線電信號發射裝置,或無線電裝置不影響觀測信號正常采集;d)天線所在地的地質構造穩定,觀測設施基礎穩固,不易發生變形、傾斜、沉降等;e)測站應為多技術并置站,至少和一個GNSS連續運行站并置;f)天線周邊布置至少3個GNSS觀測墩,且相互通視,用于本地連接測量;g)測站應具備連續、穩定的供電能力,配置UPS,在電力供應中斷的情況下,保障氫鐘、制冷系統等關鍵設備運行8小時;h)測站應具備高速率互聯網通信能力,滿足設備遠程操作和數據傳輸需求;i)測站應具備觀測綱要解析的功能。6.1.2系統構成VLBI測站按照功能可分為天線分系統、接收分系統、采集與記錄分系統、時間頻率分系統、氣象數據采集分系統。圖1VLBI系統組成6.1.3天線分系統天線分系統應滿足以下要求:a)VLBI天線口徑不小于13米級;b)VLBI天線轉動范圍:-270°~+270°(方位),7°~90°(俯仰);c)VLBI天線最大轉速不小于1°/秒(方位),不小于0.5°/秒(俯仰);d)VLBI天線最小轉速不大于0.002°/秒;e)VLBI天線口徑效率應大于50%;f)VLBI天線參考點穩定性應優于0.3mm(RMS);g)具備長期監測射頻干擾(RFI)的能力;5h)VLBI天線跟蹤精度應優于0.1個半功率波束寬度,在以下條件:——溫度:近10年內的最低溫-最高溫——相對濕度:0-100%——風速:小于40km/小時——降雨量:<50mm/小時6.1.4接收分系統接收分系統由饋源、低溫接收機、變頻單元等組成,應滿足以下要求:a)射頻頻率應至少覆蓋X波段b)應配置低溫接收機,確保X波段系統噪聲溫度優于100K;c)具備射頻信號放大功能;d)具備將射頻信號變頻為中頻信號的能力。6.1.5采集與記錄分系統采集與記錄分系統由數據采集終端和數據記錄終端組成,應滿足以下要求:a)應配置數據采集及記錄終端,具備數據實時采集和記錄能力;b)數據記錄應支持MARK5B或VDIF格式要求;c)具備數據采集設備輸出的1PPS與GNSS接收機輸出的1PPS之差的采集和記錄功能;d)具備測量數據傳輸功能。6.1.6時間頻率分系統時間頻率分系統由高性能氫原子鐘、時間和頻率比對設備、GNSS接收機等組成,應滿足以下要a)氫鐘具備高性能10MHz和1PPS信號輸出功能;b)氫原子鐘頻率穩定度應優于1E-13@1s;c)時間頻率比對設備具備鐘差輸出功能;d)與BDT的時間同步精度應小于100ns。6.1.7氣象數據采集分系統氣象數據采集分系統由溫度、濕度、氣壓等傳感器組成,應滿足以下要求:a)具備溫度、濕度和大氣壓參數采集能力,測量分辨率應滿足:——溫度:±0.1oС——大氣壓:±0.1hPa——相對濕度:1%b)氣象數據采樣時間間隔不大于60s;c)具備連續穩定的氣象數據采集和輸出功能。6.2GNSS站6.2.1基本要求參與EOP測量的GNSS跟蹤站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a)應是GNSS靜態跟蹤站,具備連續實時GNSS觀測數據采集功能,如iGMAS跟蹤站、IGS跟蹤站;6b)跟蹤站GNSS天線的環視高度角10°以上至少90%的視野內無遮擋物;c)觀測環境應滿足GB/T28588-2012中7.2.1的規定;d)跟蹤站的觀測墩應建在穩定的基巖上,避開因地質構造不穩定而產生沉降或位移的區域;對于無法建在基巖上的站點,應進行地基處理,保證GNSS天線安裝點位穩定;e)應配備UPS,在電力供應中斷的情況下,確保GNSS接收機連續工作8小時以上;f)具備實時穩定數據傳輸能力。6.2.2系統構成GNSS跟蹤站應由高性能GNSS接收機、扼流圈天線、氣象數據采集設備等構成。6.2.3GNSS接收機GNSS接收機應滿足以下要求:a)應為高性能測地型接收機;b)應至少具備北斗B1I、B3I、B1C、B2a和GPSL1C/A、L1C、L2P、L5頻點信號采集能力;c)輸出的觀測數據應至少包括北斗B1I、B3I、B1C、B2a和GPSL1C/A、L1C、L2P、L5頻點的偽距、載波相位和載噪比,以及導航電文;d)GNSS觀測數據采樣間隔可配置1s和30s;e)觀測數據存儲能力不小于30天(30s采樣間隔);f)應支持FTP數據傳輸協議;g)應支持參數遠程配置、固件升級。6.2.4GNSS天線GNSS天線應滿足以下要求:a)應為抗多路徑效應的扼流圈天線;b)應至少具備北斗B1I、B3I、B1C、B2a和GPSL1C/A、L1C、L2P、L5頻點信號跟蹤能力;c)天線相位中心偏差應小于1.5mm;d)天線應安裝在強制對中基座上,每次拆卸和安裝后天線參考點位置變化小于0.5mm;e)天線安裝完成后應保持水平,與水平面的夾角小于1°;f)天線指北標識應指向真北方向,與真北方位的夾角小于5°;g)天線類型、天線相位中心、天線高等參數應齊備。6.2.5氣象數據采集設備GNSS站上配置的氣象數據采集設備的構成和要求應滿足本文件6.1.7。6.3SLR站6.3.1基本要求參與EOP測量的SLR站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a)應具備長期穩定運行、測量數據采集能力;b)望遠鏡的環視高度角10°以上至少90%的視野內無遮擋物;c)應為多技術并置站,至少和一個GNSS站并置;d)望遠鏡周邊布置至少3個GNSS觀測墩,且相互通視,用于本地連接測量;e)SLR站所在地的地質構造穩定,觀測設施基礎穩固,不易發生變形、傾斜、沉降等;7f)應具備互聯網通信能力,滿足設備遠程操作和數據傳輸需求;g)應具備連續、穩定的電力供應能力。6.3.2系統構成SLR系統按照設備功能分為:望遠鏡分系統、激光器分系統、光電接收分系統、時頻分系統、測距控制分系統、導星分系統、軟件分系統。圖2SLR系統組成6.3.3望遠鏡分系統望遠鏡分系統包括發射望遠鏡、接收望遠鏡、伺服控制器及地靶裝置,應滿足以下要求:a)發射望遠鏡具備發射激光束指向衛星的功能;b)接收望遠鏡具備接收光子信號進入光電接收分系統的功能;c)伺服控制器能夠引導望遠鏡精確指向衛星,經望遠鏡指向模型修正后,指向精度優于5";d)望遠鏡最大跟蹤速度:方位軸不小于6°/s,俯仰軸不小于3°/s,確保能夠跟蹤低軌衛星;e)地靶裝置具備對設備時延標校功能,標校精度優于1cm。6.3.4激光器分系統激光器分系統產生衛星激光測距所需的激光,應滿足CH/T2016—2018中6.2.3的具體要求。6.3.5光電接收分系統光電接收分系統將接收到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應滿足CH/T2016—2018中6.2.5的具體要求。6.3.6時間頻率分系統時頻分系統包含時間頻率基準設備、計數器等,應滿足以下要求:a)具備時間同步功能,同步精度優于100ns;b)頻率穩定度優于1E-11@天;c)計數器具備記錄主波時刻和回波時刻的功能,計時精度優于10ps。6.3.7測距控制分系統測距控制分系統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氣象數據采集設備等,應滿足CH/T2016—2018中6.2.6的具體要求。GB/TXXXXX—XXXX86.3.8導星分系統導星分系統應具備監視激光束、空間目標的功能。6.3.9軟件分系統軟件分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a)根據衛星預報星歷計算觀測方位角、高度角和測站到衛星距離的功能;b)測量數據預處理功能;c)測量數據格式轉換功能;d)測量數據傳輸功能。7測量步驟及要求7.1VLBI測量7.1.1基本要求a)VLBI觀測分為常規觀測和加強觀測;b)每2周至少進行1次常規觀測,組網測站數不少于3個;c)每2天至少進行1次加強觀測,東西方向觀測基線不少于1條,基線長度不小于3000公里;d)應每半年制定(調整)未來1年的觀測計劃,明確常規觀測和加強觀測具體安排。7.1.2測量流程VLBI觀測流程分為觀測綱要制定、系統準備、目標跟蹤觀測、數據整理與提交、相關處理等步驟,詳細流程見圖3。圖3VLBI測量流程7.1.3觀測綱要制定a)應在觀測正式開始前1天制定觀測綱要;b)觀測綱要應明確觀測總時長、參與觀測的觀測站、接收的射頻頻率、接收的極化方式、觀測站的本振頻率、觀測站的接收設備、記錄帶寬、觀測的射電源、各射電源觀測時長等信息。7.1.4系統準備GB/TXXXXX—XXXX9應在VLBI觀測開始前30分鐘做以下準備工作:a)獲取觀測綱要;b)加載觀測綱要進行測試,檢查解析是否正確;c)檢查天線分系統、接收分系統、數據采集和記錄分系統運行狀態是否正常;d)檢查氫鐘、時間頻率比對設備工作狀態是否正常;e)檢查氣象數據采集是否正常。7.1.5目標跟蹤觀測VLBI觀測目標跟蹤的具體步驟如下:a)觀測前5分鐘加載、解析觀測綱要,進入觀測狀態;b)天線分系統根據觀測綱要實時計算天線方位、俯仰信息,引導天線跟蹤射電源;c)接收分系統將獲取的射電源信號放大,變頻為中頻信號,輸出給采集與記錄分系統;d)采集與記錄分系統對中頻信號進行采樣、量化,編碼成Mark5B或VDIF格式并記錄,具體要求見附錄A和附錄B;e)應做好觀測記錄,包括觀測始末時刻、系統故障、其它異常等信息。7.1.6數據整理與提交觀測結束后應整理觀測數據,并提交至相關處理中心,具體要求如下:a)加強觀測結束后,整理觀測數據文件、站觀測日志文件等,并在24小時內傳輸至相關處理中b)常規觀測結束后,整理觀測數據文件、站觀測日志文件等,并在7天內郵寄/傳輸至相關處理7.1.7數據相關處理a)根據觀測綱要和日志文件配置相關處理參數,進行相關處理,生成MarkIV數據庫;b)加強觀測數據傳輸完成后,2小時內完成相關處理;c)常規觀測數據傳輸完成或郵寄到達后,24小時內完成相關處理。7.2GNSS測量a)GNSS跟蹤站連續運行、無人值守觀測;b)衛星截止高度角≤10°;c)每個GNSS跟蹤站的觀測數據應存儲為小時文件和天文件,并傳輸至指定的數據中心(如:iGMAS數據中心);d)小時文件采樣間隔為30s,傳輸延遲應小于5分鐘;e)天文件采樣間隔為30s,傳輸延遲應小于30分鐘;f)應每周對跟蹤站的GNSS接收機、天線、觀測墩、觀測室、觀測環境、供電、網絡、防雷等進行檢查,按需進行維護。7.3SLR測量7.3.1基本要求a)SLR觀測應在晴朗天氣條件下進行;b)在可觀測情況下,每個測站對Lageos、LARES衛星等重點目標的觀測不少于4圈/周;GB/TXXXXX—XXXXc)采用較高精度的衛星預報星歷;d)SLR測站坐標宜及時更新。7.3.2測量流程a)SLR測量流程可分為系統準備、衛星軌道預報、目標跟蹤與回波信號識別、系統時延標校、數據預處理、數據整理與提交;b)應在開始正式觀測前1小時完成系統準備工作,工作流程應滿足CH/T2016—2018中6.4節的具體要求;c)衛星軌道預報要求應滿足CH/T2016—2018中6.5的要求;d)目標跟蹤與回波信號識別應滿足CH/T2016—2018中6.6明確的詳細步驟和要求;e)SLR數據應進行系統時延修正,應遵循CH/T2016—2018中6.7明確的原則;f)SLR數據預處理流程包括距離和時間限值設置及異常值剔除、多項式擬合異常剔除、單次測距精度評估、系統延遲修正、時間和距離偏差計算、標準點數據生成,處理方法應滿足CH/T2016—2018中第7節的具體要求。7.3.3數據整理與提交a)觀測完成后,整理、存儲并提交觀測數據,包括原始數據、完整數據、標準點數據、地靶標校數據、衛星星歷數據以及氣象觀測數據;b)觀測數據傳輸應在觀測完成后12小時內完成;c)數據傳輸協議應采用FTP。8測量數據質量和格式要求8.1測量數據格式要求8.1.1VLBIa)VLBI單站原始測量數據應采用Mark5B或VDIF格式,具體要求及示例見附錄A和附錄B;b)VLBI相關處理后的數據格式應采用MarkIV,具體要求及示例見附錄C。8.1.2GNSSGNSS觀測數據文件的文件名、文件頭和數據部分的格式應按照GB/T39397.1-2020的規定執行。8.1.3SLRSLR觀測數據應采用CRD格式,具體要求及示例見附錄D。8.2測量數據質量要求8.2.1VLBIa)單次觀測射電源,基線的條紋信噪比應大于15;b)相關處理后,基線的群時延精度優于100皮秒。8.2.2GNSSGB/TXXXXX—XXXXa)GNSS觀測數據完整率、周跳比、多路徑誤差等數據質量指標應符合GB/T39396.1-2020第4節的要求。b)GNSS觀測數據完整率、周跳比、多路徑誤差等數據質量評定方法應按照GB/T39396.1-2020第6節的要求執行。8.2.3SLRa)地球動力學衛星(Lageos1/Lageos2、Etalon1/Etalon2)激光單次測距精度小于1cm;b)每圈觀測生成標準點數量不少于2個。9本地連接測量要求多技術并置站應進行本地連接測量,具體要求如下:a)應每2年至少進行1次本地連接測量;b)GNSS跟蹤站的坐標精度優于3mm(水平方向)、5mm(垂直方向);c)VLBI站和SLR站參考點空間坐標相對精度優于2mm;d)GNSS測量應使用高性能測地型GNSS接收機和天線,測量數據質量應滿足本文件8.2.2的要e)水平角、豎直角和距離測量使用的儀器和精度應滿足GB/T15314—2024中一級控制網的基本要求;f)本地連接測量數據處理結果應包括:——并置站基本觀測狀況信息:包括并置站信息來源、并置站觀測SINEX格式文件名、并置站測站名、觀測歷元時刻等信息,具體格式和內容應附錄E表1的要求;——并置站觀測SINEX格式文件:包括并置站測量結果、測量質量的方差-協方差信息等,具體格式和內容應符合附錄E表2的要求。10數據處理基本要求VLBI、GNSS和SLR觀測數據處理的相關規定如下:a)數據處理時,應充分利用可用的境外站網觀測數據,如IGS網、IVS網、ILRS網等;b)用于EOP解算的VLBI、GNSS、SLR觀測數據的質量應滿足本文件第8節的要求;c)數據處理中建議使用IERS規范推薦的時空參考系、參考架、物理模型、常數和算法等;d)VLBI、GNSS和SLR觀測數據處理結果應采用SINEX格式文件,具體格式和內容見附錄F;e)各技術的SINEX格式文件,應包含測站坐標、EOP、觀測歷元、方差-協方差等信息;f)各技術獨立生成的EOP產品精度評估基準應采用多技術綜合的事后EOP產品或IERS發布的事后精密產品;g)各技術解算的EOP參數精度和更新率應符合表1中的對應要求。表1各技術生成EOP的精度和更新率//////GB/TXXXXX—XXXX///—該技術不生成對應的參數。GB/TXXXXX—XXXX(規范性)Mark5B文件格式Mark5B數據格式是基于硬盤的VLBI數據記錄的一種數據輸出格式,采樣數據類型為實數,且只有一種固定格式,數據的每1幀包含4個32比特字的幀頭,跟著2500個32比特字的數據隊列。表A.1Mark5B數據幀頭格式TVLBABCD時間碼字1(“JJJSSSSVLBABCD時間碼字2(“SSSS”和16比特的CR字0-同步字“ABADDEED”,確定幀和幀頭的開始。字1-比特31~16為用戶自定義(比如臺站ID號、操作人員編號等);——比特15為標志位(0表示記錄是正常數據,1表示記錄是測試數據);——比特14~0為每一秒內的幀序號(從0開始順序幀序號)。字2-BCD格式的時間碼1,JJJ表示約化儒略日的后三位,SSSSS表示天內秒。字3-BCD格式的時間碼2,SSSS表示秒的小數部分*10000,16比特循環冗余校驗碼(CyclicalRedundancyCheck)。Mark5B數據支持2N(0≤N≤5)比特采樣,每一個秒內幀號為0的數據均為該時間的精確起點。表A.2-表A.7為系統記錄的有效比特流個數分別為1、2、4、8、16和32時數據字的格式,方格代表一次采樣得到的數據比特,數字表示采樣順序,各次采樣值按從低位到高位的順序排列成數據字。幀頭中記錄的時間是每一幀中各有效比特流被第一次采樣的時刻。表A.2比特流的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310表A.3比特流的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9876543210表A.44比特流的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76543210表A.58比特流的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3210表A.616比特流的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10GB/TXXXXX—XXXX表A.732比特流的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0GB/TXXXXX—XXXX(規范性)VDIF文件格式VDIF是一種通用的VLBI數據格式,適用于各種網絡傳輸協議和磁盤文件傳輸。標準的VDIF數據幀(VDIFDataFrame)由數據幀頭(DataFrameHeader)和數據陣列(DataArray)兩部分構成,如圖B.1。每一個數據幀由8個32比特字的幀頭開始,后面跟著一個或多個頻率通道采樣點組成的時間數據序列。圖B.1VDIF數據幀格式表B.1VDIF數據幀頭格式字0-第31比特I是無效數據標志位(0表示這一幀數據有效,1表示無效);——第30比特L是模式標志位(0表示標準的32字節幀頭,1表示為傳統幀頭長度——第29~0比特是參考歷元秒數。字1-第31~30比特未定義;——第29~24比特是參考歷元;——第23~0比特是秒內幀序號。字2-第31~29比特是VDIF版本號;——第28~24比特是數據序列的通道號;——第23~0比特是數據幀長度。字3-第31比特是數據類型標志位(0表示該數據序列為實數,1表示復數);——第30~26比特是每次采樣的比特數;——第25~16比特是線程ID,同一數據集中相同數據頻道的數據幀,取值范圍0~1023;——第15~0比特是測站ID。字4-第31~24比特是擴展數據版本號;——第23~0比特是擴展用戶數據。GB/TXXXXX—XXXX——字5~7-第31~0比特都是擴展用戶數據。按照VDIF幀頭中數據類型和通道數的定義,VDIF規范的數據排列方式可分為單通道實數、單通道復數、多通道實數、多通道復數四種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建議使用單通道模式。數據序列為單通道實數序列時,有效比特流個數為1、2、3、4、20和32時的情況分別對應表B.2-表B.7,其它有效比特流格式可以以此類推。表B.2實數1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310表B.3實數2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9876543210表B.4實數3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xx9876543210——xx表示未使用(設置為0)表B.5實數4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76543210表B.6實數20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未使用(設置為0)采樣0未使用(設置為0)采樣1表B.7實數32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采樣0采樣1數據序列為單通道復數序列時,復數采樣由兩個分量組成,表示為I(同相分量)和Q(正交分量),每個分量的位數相同。有效比特流個數為1、2、3、4、20和32時的情況分別對應表B.8-表B.13,其它有效比特流格式可以以此類推。表B.8復數1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0Q0I表B.9復數2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7Q7I6Q6I5Q5I4Q4I3Q3I2Q2I0Q0I表B.10復數3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xx4Q4I3Q3I2Q2I0Q0I表B.11復數4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3Q3I2Q2I0Q0I表B.12復數20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未使用(設置為0)采樣0I未使用(設置為0)采樣0Q表B.13復數32比特流數據字格式比特31比特0采樣0I采樣0QGB/TXXXXX—XXXX(規范性)MarkIV文件格式MarkIV數據格式為二進制文件,可同時記錄64磁道,數據在每個磁道是連續存儲的,這些數據被劃分為若干邏輯幀,每一幀包括22500bit,每8bit的數據組成一個字節(byte每個字節后加上1個奇偶校驗位。每一幀分為四個域(Field如圖C.1和表C.1所示。圖C.1MarkIV磁帶數據幀格式表C.1MarkIV磁帶幀格式1234輔助數據位-每幀都以字段1包含的64位輔助數據字段開始,可以寫成16個十六進制字符的形式,表示為:aaaabbbbrrssttuu,具體說明件表C.2。表C.2輔助數據字段格式bbbbrr50-符號位(Sign),1-幅度位(Magnitude)GB/TXXXXX—XXXX4),uu字段2-同步字:由連續相同的字節組成,每個字節由連續的8個'1'后面跟著1個'0'組成,即字段3-時間碼和CRC:由48bitBCD時間碼,后面跟著12bitCRC校驗碼。時間碼在磁帶上是按照表C.3中的位序依次記錄的。表C.3MarkIV時間碼定義123456789字段4-數據位:包含2480個字節數據和奇偶校驗位,數據位采用奇校驗位。GB/TXXXXX—XXXX(規范性)CRD文件格式D.1CRD文件格式說明表D.1CRD文件格式描述/////////////脈沖能量,單位為毫焦耳(mJ能量變化大于10%/脈沖寬度,單位為皮秒(ps脈沖變化大于10%//////////////////////////////////////0-不適用或“全部”/0-不適用或“全部”////////////0-不適用或“全部”///////////////////////地靶單程距離,單位為米(m如果沒有此數據信息,則記為-1)/////////0-不適用或“全部”//有效測距值減去擬合函數的平均值,得到的測////息///息//D.2CRD文件示例GB/TXXXXX—XXXXGB/TXXXXX—XXXX(規范性)并置站本地連接測量信息GNSS/SLR并置觀測信息如表E.1所示,其他技術并置觀測信息類似。表E.2圖B.3給出了并置站觀測SINEX格式文件示例。表E.1GNSS/SLR并置觀測信息示意*GNSS/SLR*FORMAT(a36,2x,a4觀測歷元時刻10003_IGN_2004-034-RED.SNXTLSETLHA53038.00053038.000010003_IGN_2004-034-RED.SNXTLSETLSA53038.00053038.000010003_IGN_2004-034-RED.SNX53038.00053038.000010202_IGN_2004-248.SNXREYKREYA53252.00053252.000010202_IGN_2004-248.SNXREYKREYB53252.00053252.000010202IGN2004-248.SNX53252.00053252.0000__表E.2并置站觀測SINEX格式文件示例+FILE/COMMENT*FilecreatedbyCATREFsoftware(Z.Altamimi)-FILE/COMMENT+SITE/ID*CODEPT__DOMES__T_STATIONDESCRIPTION__APPROX_LON_APPROX_LAT__APP_H_7640A41719S001Intersectionofaxis2865829.4-365033.7171.0…+SOLUTION/EPOCHS*CodePTSOLNTData_start__Data_end____Mean_epoch__7640A1C03:080:4320003:080:4320003:080:43200…-SOLUTION/EPOCHS+SOLUTION/ESTIMATE*INDEXTYPE__CODEPTSOLN_REF_EPOCH__UNITS__ESTIMATEDVALUE_____STD_DEV___1STAX7640A103:080:00000m20.149205421573959E+072STAY7640A103:080:00000m2-.488796100065146E+073STAZ7640A103:080:00000m2-.380354133690697E+070.59996E-03…-SOLUTION/ESTIMATE+SOLUTION/MATRIX_ESTIMATELCOVA PARA2+0______________PARA2+1______________PARA2+2__________210.918573667981717E-080.660679923045791E-07…-SOLUTION/MATRIX_ESTIMATELCOVAGB/TXXXXX—XXXX(規范性)SINEX文件格式F.1SINEX文件格式說明四種空間大地測量技術(VLBI/SLR/GNSS/DORIS)的SINEX格式文件具有統一的標準格式,主要包括有關硬件信息(如接收機、天線等)、文件輸入/輸出信息、測站坐標/速度、EOP、方差協方差矩陣等重要信息,如果以測站坐標作為平差的觀測值,則可通過SINEX格式文件恢復法方程,通過法方程疊加進行參數解算。SINEX格式文件由許多不同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結構如表F.1所示,包括開始符、塊結構和內容、塊結束符。表F.1SINEX格式文件模塊結構圖此外,SINEX格式文件每一行最多80個ASCII字符,整個文件分為不同屬性模塊,并且每個模塊都具有固定的格式。如在字符域中,如果沒有任何信息則用“-”標記;如果丟失信息,則用“0”標記。SINEX格式文件中每一行的第一個字符標識該行內容的類型。用于標識的字符共有5類,其含義見表表F.2用于標識的字符類別%*+-“”F.2SINEX格式文件基本內容SINEX格式文件包括如下4部分信息(文件、輸入、測站、解內容分為17個模塊,見表F.3。表F.3SINEX格式文件的基本內容123456789GB/TXXXXX—XXXX陣注2:{type}表示CORR(CorrelationMatrix),或者COVA(CovarianSRIF(SquareRootInformationFF.3SINEX格式文件模塊內容實例表F.4以GNSS技術為例,給出了上述17個模塊的格式和所包含內容。表F.4GNSS技術SINEX格式文件中17個模塊格式和內容1DESCRIPTIONIGSACG-networkCombinationOUTPUT…2CoordinatesareinfreeResultsfrom7-daymergingus160SPOT4-1.659567E…3*AGY______________FULL_DESCRIP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DCentreforOrbitDeterminationinEur…4+SNX1.00NGS8:268:14835NGS8:258+SNX1.00NRC08:268:56360NRC08:258:000…5*Own__Creation____filena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職單招面試培訓
- 服務與教學培訓
- 全國上海科教版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三單元活動三《設計家庭網絡》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教學設計及反思
- 地震救援高級培訓課件
- 材料安全復習測試卷
- 《營養含量》(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
- 【八下HK數學】安徽省桐城市黃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鄉鎮聯考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大氣環境生態信息傳播重點基礎知識點
- CJT244-2016 游泳池水質標準
- 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爐輕質澆注料襯里工程技術規范(正式版)
- HCIA H13-111鯤鵬應用開發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期中基礎鞏固與能力提升練習-解析版
- 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電子版
- 碎石技術供應保障方案
- 2023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
- 衛星互聯網通信技術
- 2023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24年3月四川省考公務員面試題及參考答案
-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策略與模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