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SAIA 004-2023 抗菌玻璃杯標準_第1頁
T-CNSAIA 004-2023 抗菌玻璃杯標準_第2頁
T-CNSAIA 004-2023 抗菌玻璃杯標準_第3頁
T-CNSAIA 004-2023 抗菌玻璃杯標準_第4頁
T-CNSAIA 004-2023 抗菌玻璃杯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NSAIA004-2023I 2 3 4 6 7 8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由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團體標準專家委員本文件起草單位:希諾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富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五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武義超野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嘉特保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思樂得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浙江飛劍工貿有限公司、浙江安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龍工貿有限公司、河北開元天選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杜氏高科玻璃有限公司、永康市亞泰杯業有限公司、浙江匡迪工貿有限公司、浦江壹品家居有限公司、永康市新多杯業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吳愈君、劉鴻、吳婷艷、柯桂沁、翁文武、許崇毅、程武、邱靖濤、王學勝、1抗菌玻璃杯本文件規定了抗菌玻璃杯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本文件適用于杯體以高硼硅玻璃為主要材料生產且具有抗菌功能的日用玻璃杯,其他玻璃材料的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ISOGB/T2829周期檢驗計數抽樣GB/T6543運輸包裝用單瓦楞紙箱和雙GB/T6579—2007實驗室玻璃儀器熱沖擊和熱沖擊強度試GB/T29606—2013不銹鋼真將金屬離子融合滲入玻璃表層,形成富抗菌離子改性層的一種方法。4產品分類25.1材料產品中與食品接觸的玻璃材料應符合GB48b)杯蓋及相關附件應無毛刺和銳角,電鍍件不應露底、起皮和生銹;5.3抗熱震性5.4耐熱沖擊性5.7穩定性5.8蓋與杯的配合經6.8試驗后,采用螺紋旋合結構且具有密封功能的蓋不應有滑牙35.9手柄、提環和吊帶安裝強度5.10密封性5.11外表面溫度經6.11試驗后,雙層杯或多層杯的杯體外表面中部溫度不應大5.12橡膠制件的耐熱水性5.13容量5.14抗菌效果抗菌性能試驗抗菌耐久性試驗5.15耐水色牢度紡織品類附件的材質耐水色牢度應符合GB18401—20產品中使用的食品接觸用材料及制品應按照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試驗方法測4按QB/T4162—2021中6.10按QB/T5035—2017中6.4.4.1按GB/T29606—2013中6.7a)抗菌性能,按附錄A(規范性)規定的方法測定;7.2.1產品出廠檢驗按GB/T2828.1中規定的正常檢查一次抽樣方案進行,也可按供需雙方合同或協7.2.2產品出廠檢驗以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品數表示。出廠檢驗的項目、檢驗水平(IL)和接收質量7.2.3逐批檢驗驗收不合格時,可重新抽樣進行檢驗。再次提交驗收的產品若仍不符合要求,該批產512345.2.157.3.1產品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b)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7.3.2型式試驗的樣本應該從出廠檢驗的合格批1Ⅱ23Ⅱ4567689ⅡⅡ8.1.2產品或最小銷售包裝上應有如下8.1.3產品運輸包裝上應有如下內容的8.2合格證7b)合格證(字樣)及檢驗員(簽名或代號);c)注意事項:本產品存放強酸(堿)性物質或使用強酸(堿)清洗會影響其抗菌性能;9包裝、運輸和貯存9.1包裝9.1.1產品宜采用紙盒等包裝;裸裝時,應采用分隔9.1.2運輸包裝應有防碰撞、防震措施。采用瓦楞紙箱進行包裝,瓦楞紙箱應符合GB/T6543的規定。9.3貯存產品應貯存在干燥通風、無腐蝕性物品和氣體的室內,防止受潮,碼放高度應符合相關規定。8本方法通過定量接種細菌于待檢樣本上,用貼膜的方法使細菌均勻接觸樣本,經過一定時間的培A.2試驗設備和材料A.2.1試驗設備A2型二級生物安全柜、恒溫培養箱、恒溫恒濕箱、滅菌器、電熱恒溫干烤箱(0~250℃)、冷藏冰A.2.2試驗樣本A.2.3培養基及試劑和試驗用標準菌種A.2.3.1普通營養肉湯培養基10g蛋白胨、5g牛肉膏、5g氯化鈉、1000mL蒸餾水,調pH至7.2~7.4,高壓蒸汽121A.2.3.2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10g蛋白胨、5g牛肉膏、5g氯化鈉、20g瓊脂、1000mL蒸餾水,調pH至7.2~7.4,高壓蒸汽121℃滅A.2.3.3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5g胰蛋白胨、2.5g酵母浸膏、1.0g葡萄糖、15g瓊脂、1000mL蒸餾水,調pH至7.2~7.4,高壓蒸汽A.2.3.4含0.1%(體積分數)吐溫80的磷酸鹽緩沖液[PSB,0.03mol/L2.83g磷酸氫二鈉(Na2HPO4,無水)、1.36g磷酸二氫鉀(KH2HPO4)、1.0g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吐溫80、1000mL蒸餾水,高壓蒸汽121℃滅A.2.3.5培養液營養肉湯(NB)/生理鹽水溶液,建議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濃度為1/100(體積比大腸桿菌的濃度為1/500(體積比)。為便于細菌分散可計入少量無菌表面活性劑(如吐溫80)。用0.1mol/L氫氧化鈉(NaOH)溶液或0.1mol/L鹽酸(HCl)溶液調節PH值使滅菌后為7.0~7.2,分裝后置壓力蒸汽滅A.2.3.6洗脫液含0.85%氯化鈉(NaCl)的生理鹽水。為便于用0.1mol/L氫氧化鈉(NaOH)溶液或0.1mol/L鹽酸(HCl)溶液調節pH使滅菌后為7.0~7.2,分裝后置 A.2.4試驗用標準菌種9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ATCC25922。A.3試驗程序A.3.1菌種斜面的制備A.3.1.1菌種活化取干菌種管,在無菌操作下打開,以毛細吸管加入適量營養肉湯,輕柔吹吸數次,使菌種融化分散。取含5.0mL~10.0mL營養肉湯培養基試管,滴入少許菌種懸液,用接種環取第一代培養的菌懸液,劃線接種于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在36℃±1℃培養18h~24h。A.3.1.3純化挑取上述第二代培養物中典型菌落,接種于營養瓊脂斜面,在36℃±1℃培養18h~24h,即為第三A.3.1.4菌種保藏將菌種接種于營養瓊脂培養基斜面上,在36℃±1℃培養18h~24h后,在0℃~5℃下保藏,一般不超A.3.2試驗步驟A.3.2.1覆蓋膜的制備覆蓋膜采用聚乙烯薄膜無菌均質膜袋,尺寸為40mm×40mm(±2mm),厚度為0.05mm~0.10mm。若試驗樣本規格較小,可按其表面積減小該覆蓋膜尺寸,以使菌懸液不溢出為適。A.3.2.2對照樣本對照樣本采用尺寸為50mm×50mm(±2mm)、厚度不大于5mm的平面玻璃片,要求其本身不具有抗菌A.3.2.3陰性對照樣本采用A.2.2樣本,吸取試驗同批次稀釋液,與受檢樣本一起覆膜A.3.2.4樣本的預處理A.3.2.5制備菌懸液取菌種第三代至第八代的營養瓊脂培養基斜面18h~24h新鮮培養物,用接種環取適量(1~2環)新鮮細菌加入相應培養液(A.2.3.5),依次10倍梯度稀釋,選擇菌液濃度為5.0×104~1.0×105CFU/mL。細菌繁殖體懸液應保存在4℃冰箱內備用且保存不得A.3.2.6接菌種液將對照樣本和受檢樣本分別放入滅菌平皿中,吸取0.2mL試驗菌液分別滴加在對照樣本和受檢樣本表面,每個樣本做3個平行樣。用無菌鑷子夾起覆蓋膜分別蓋在樣本表面并且要鋪平,不得有氣泡,使A.3.2.7菌落計數經接觸培養24h的受檢樣本、陰性樣本、對照樣本,分別加入20mL洗脫液(A.2.),次樣本及覆蓋膜,將洗脫液移入三角燒瓶中,搖勻后經適當稀釋,每樣液平行接種2個平皿,傾注48℃±2℃已溶化的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待瓊脂培養基凝固后翻轉平板,將上述平板置于36℃±1℃恒A.3.2.8觀察結果A.3.2.9試驗次數A.3.2.10注意事項a)微生物試驗操作均應在生物安全柜中進行。“0”接觸時間對照組的菌落數應≥1×104CFU/片。b)菌液滴染樣片時,勿溢出片外。A.4.1“0”接觸時間對照組的菌落數應≥1×104CFU/片。陰性A.4.2“0”接觸時間對照樣本的3個平行活菌數值要符合以下要求:EQ\*jc3\*hps24\o\al(\s\up5(數值),平均)EQ\*jc3\*hps24\o\al(\s\up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