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高考地理壓軸訓練之地球上的大氣
一.選擇題(共23小題)
研究人員在海南島東側大陸架水下38米處放置了傳感器,檢測底層海水溫度與海平面變化,記錄了由7
月1日至7月31日的數據,不考慮天文潮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開頭高的為海水溫度,低的為海平
面高度,作圖趨勢更為準確)
------底層水溫
......海平面
7月3日7月8日7月1汨7月18日7月23日
1.7月10日至7月13日時,海南島東部海域的風向為()
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
2.(2023秋?鼓樓區校級期末)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有這樣的描述,南北
朝期間,南朝官府在都城南京覆舟山(小九華山,海拔61米)建立冰房,是一個有氣候意義有趣之事。
冰房是周代以來各王朝備用的建筑,將冬季的冰儲存在地窖中,用以保存食物不至腐爛之用的(主要是
夏季)。回答下面小問題。南京覆舟山冰房所需大量的冰的來源最有可能是()
A.南京本地B.黃河流域
C.錢塘江流域D.人造冰塊
3.(2023秋?鼓樓區校級期末)如圖是世界某區域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甲城市屬于()
卜J河流
、湖泊
加山脈
—國界
。城市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D.高山高原氣候
4.(2023秋?鼓樓區校級期末)如圖,讀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圖1)與三維氣候坐標圖(圖2),回
答小題。圖2中三維氣候坐標圖表示某地所處的地方可能位于()
/匚]氣壓帶2風帶
圖1
A.意大利羅馬B.中國新疆
C.南非好望角D.秘魯利馬
2021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亞的塞梅魯火山發生猛烈噴發,火山灰煙塵迅速上升至1.2萬米的高空,碎
石四處飛濺,熔巖流和火山碎屑流從火山口傾瀉而下,煙塵四處彌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間變成黑夜,當
地人聲稱宛如“世界末日”到來。如圖示意火山景觀(圖1)和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圖2)。據此完成
5-6題。
5.火山灰多日彌漫于空中,會導致該地區()
A.太陽輻射增強B.平均氣溫下降
C.大氣逆輻射作用減弱D.晝夜溫差增大
6.印度尼西亞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其位于()
A.板塊內部B.海陸交界處
C.板塊交界處D.海洋內部
如圖示意南半球某海岸線附近某時刻等壓線分布(此刻甲處海陸風的風向和風力如圖所示,乙、丙兩處
代表風向和風力的箭頭只有一個正確)。完成7-8題。
f
II陸地
匚二I海洋
a---等壓線
---?風向、風力
A.氣溫更高
B.氣壓更高
C.水平氣壓梯度力更大
D.氣流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8.圖示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此刻風向和風力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年,位于內蒙古牙克石市的綽爾河上出現了一個天然大型冰盤,直徑約13.5米。冰盤在水面上緩
慢旋轉,就像一個天然的芭蕾舞者,吸引許多游客前往打卡。水中的渦流和寒冷的天氣是塑造冰盤的重
要因素。據此完成9-10題。
9.圖示冰盤最可能出現在()
A.11月B.7月C.9月D.1月
10.下列有利于冰盤形成的條件有()
①河流流速快
②河道流速慢
③平直的河道
④彎曲的河道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我國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就湖陸風問題進行了研學探究,下圖為四個觀測點(甲圖)與其中某點一天中
風速、風向示意圖(乙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T
西
風
一
—1
東
1風
甲乙
11.對甲圖中湖陸風的示意,正確的是)
海拔(米)
600F|4~
啦=
距向
11IIIIV
A.白天I;晚上IIB.白天m;晚上w
c.白天I;晚上mD.白天II;晚上IV
12.乙圖的風速、風向示意反映的觀測點及其描述正確的是()
A.①湖風持續時間長于陸風
B.②湖風為東風,陸風為西風
C.③湖陸溫差最大約為14時
D.④陸風最大風速大于湖風
圖2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3-13題。
圖1圖2
13.火燒云作為一種天氣現象,發生于右圖所示的()
A.①層B.②層C.③層D.④層
為減輕積雪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哈爾濱市某高檔社區率先在小區內安裝了道路智能加熱系統,可自動融
化路面積雪。某小組安裝立桿,通過桿頂溫度計探頭測量路面上方和雪面上方1米處的氣溫(如圖),
兩者存在顯著差異。據此完成14-15題。
14.甲探頭測得氣溫顯著高于乙,主要因為()
A.太陽輻射更強B.地面反射更強
C.地面輻射更強D.大氣逆輻射更強
15.為減輕該道路智能加熱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建議配套()
A.路緣排水溝B.路面遮光膜
C.路緣柵格護欄D.上空遮陽棚
2024年4月18日10時許,受雷暴天氣影響,廣州“一秒入夜”,短時間內出現大范圍大風暴雨的劇烈
天氣。雷暴天氣是常發生于熱帶或溫帶地區的局地強對流天氣,常伴有閃電、大風,降雨、冰雹等天氣
現象。如圖為廣州雷暴景觀。據此完成16-17題。
16.形成雷暴的必備條件包括()
①不穩定的大氣層
②充足的水汽
③足夠的氣流抬升觸發機制
④沿海濕潤地區
⑤逆溫現象的出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17.下列現象成因與雷暴形成相似的是()
A.焚風B.穿堂風C.盛行西風D.海陸風
如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8.圖中序號表示正確的是()
A.①為太陽輻射B.②為大氣輻射
C.③為地面反射D.④為云層吸收
如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0-120-80-4004080氣溫(七)
19.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是()
①溫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質
②質量和成分
③大氣運動狀況
④天氣變化狀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讀某區域1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及河流分布圖,a與b的溫差為7℃。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40°45°
圖例
?城市
、河流
一,月均溫
(C)
▲山峰
20.若甲地一月均溫為7℃,則甲地與山峰相對高度可能為()
A.3000mB.4000mC.5000mD.6000m
21.與圖示區域東部河流發育較長有關的是()
A.地勢中間高,東西兩側低
B.降水東部多,西部少
C.東部河網密布
D.東部地形較緩
低層大氣主要由干潔空氣、水汽和雜質三部分組成。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等
溫室氣體的濃度升高。如圖示意干潔空氣的組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2.圖中A代表()
A.氮氣B.氧氣C.氫氣D.臭氧
家住揚州的王同學利用暑假和家人一起去拉薩旅行,完成23-23題。
23.如圖中能正確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壓線與風向關系的是(單位:hPa)()
—500.0
497.5/
—1005J
1002."
A.
—500.0
497.5/
—1005.0,
1002.5/
B.
—497.5
500.0/
二.解答題(共6小題)
24.(2024秋?南安市校級月考)閱讀圖文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納木錯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區中部(如圖甲所示),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是西藏第二大
湖泊,也是我國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現湖水水位上漲的現象。湖面海拔4718米,形狀近似長方形,
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區周邊風力較大且季節變化明顯。在
湖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作用下,湖區氣象站檢測該地雨季(夏季)多夜雨(如圖乙所示);同時年內平均
氣溫日較差隨季節變化明顯(如圖丙)。
1
31'
180
60
18
1
2(8>
1
的
卬
如
20
305
W申納水措周邊地區冏圖
,遍(X)
121—I月
R…明
0:004:008:0012;0016:002010024:00叼即
圍丙。氣財測站氣遛平均日至北圖
(1)請結合熱力環流的原理,說明納木錯夏季夜雨量充足的原因。
(2)試分析在湖邊大規模興建城市對湖陸風的影響,并說明理由。
(3)結合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a氣象觀測站8月比1月平均氣溫日較差小的原因。
25.(2024秋?福建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河流量居世界第二位,徑流量季節變化小但仍有漲落。該河干流兩次穿過赤道,最終注入大西洋。2024
年1月,受強降雨影響,A河水位達60年來最高,引發洪災,干流沿岸地區大量建筑被沖毀,大片農
田被洪水淹沒。如圖示意A河流域水系特征。
(1)說出A河干流所在地形區的名稱。
(2)指出A河流域內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其形成原因。
(3)簡述A河徑流量季節變化小但仍有漲落的原因。
(4)分析A河干流ab段沿岸洪災較嚴重的原因。
26.(2024秋?永泰縣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半球西風帶冬季南移,受青藏高原阻擋,海拔4000米以下西風氣流產生分支,形成南北兩支
繞行氣流。北支氣流從青藏高原北側繞流后轉為西北氣流,部分經我國東北、華北地區流向太平洋,另
一部分南下與南支繞行氣流于四川盆地東部匯合,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輻合帶,如圖1所示。位于青
藏高原東側的四川盆地,因空氣短缺,低壓較低,風速極小空氣穩定而形成“死水區”,多云霧天氣。
材料二南北支繞行氣流呈顯著負相關,其強弱變化用繞流指數表示。繞行氣流的強弱變化極大地影響
著我國大部地區的冬季氣候。圖2為1979-2019年西風繞流指數變化與我國南方地區冬季降水、氣溫
距平值變化示意(正值表示繞流增強、降水偏多、氣溫偏高,負值表示繞流減弱、降水偏少、氣溫偏低)。
圖1
氣溫距降水距
圖2
(1)說明西風氣流受青藏高原阻擋形成的南北支氣流繞行前后的性質變化。
(2)從地形對西風氣流的阻擋、分流和繞行作用,說明四川盆地“死水區”云霧天氣的形成過程。
(3)說明1979-2019年南北支繞行氣流強弱變化對我國南方冬季氣候的影響,并分析原因。
27.(2024春?福清市期末)某同學利用暑期到新疆塔里木盆地開展研學旅行。如圖為塔里木盆地區域圖。
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將A、B、C字母按正確順序填入序號空格,完成研學活動的思路。
A.撰寫研學活動報告。
B.制定研學活動計劃。
C.實地考察。
(2)該同學對圖中甲、乙、丙三地的地貌進行研究,制作了學習卡片。請依據圖文材料將學習卡片補
充完整。
甲地地貌位于①,乙地地貌主要由③丙地地貌主要由風力堆積形
因坡度減小,流水搬運作用形成,造型獨特,有土墩、成,受風力、風向的影響,
減弱,流水攜帶的部分碎屑壟脊等,水平層理分明。迎風坡坡度④,背風
物堆積而成,形態呈坡坡度⑤,形態為新
月形。
(3)該同學了解到丁地典型植被的特征是葉子為細刺狀,地表植株矮小,根系發達。推斷該植被所屬
的植被類型是,反映當地顯著的氣候特征為o
(4)描述圖示區域城鎮的分布特點。
28.(2024春?鼓樓區校級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拉薩河是雅魯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其下游河段河谷寬達7-8km,形成典型的辮狀水系。由于人類活動
的干預,拉薩河在拉薩城區段形成寬僅幾十米的順直的河道。拉薩河谷地礫石堆積厚達數十米且層理結
構清晰,同一堆積層礫石大小均勻且磨圓度較高,不同層之間礫石差異明顯。研究表明,C-D時期青
藏高原的冰川面積總體保持穩定。下左圖為拉薩河谷等高線地形圖,下右圖為拉薩河谷某時期河床堆積
物垂直剖面圖。
90°E91°E
-4000-等高線河流◎?。鬃殖
(1)據河床沉積物特征,推測拉薩河流域C-D時期氣候特征的變化,并說明判斷理由。
(2)與圖中雅魯藏布江干流谷地相比,拉薩河河谷聚落分布密度、規模較大。請從自然環境角度說明
其原因。
(3)簡述拉薩城區段拉薩河順直河道的形成過程。
29.(2024春?倉山區校級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是一個半封閉海域,阿留申低壓是白令海冬季天氣、氣候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研究表明,阿留
申低壓位置存在東西方向的變化,對海冰范圍有重要影響。海水結冰的析鹽過程加劇冷水下沉,導致海
水層化,影響浮游生物和深海魚類的分布。如圖示意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邊緣線。
(2)與2012年相比,推測2018年冬季阿留申低壓中心的位置(偏東/偏西),并分析說明
其對海冰范圍的影響。
(3)有研究表明白令海海冰面積增加會導致該海域漁業增產,分析其判斷依據。
2025年菁優高考地理壓軸訓練之地球上的大氣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3小題)
研究人員在海南島東側大陸架水下38米處放置了傳感器,檢測底層海水溫度與海平面變化,記錄了由7
月1日至7月31日的數據,不考慮天文潮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開頭高的為海水溫度,低的為海平
底層水溫
?海平面
1.
A.東北風B.東南風C.西北風D.西南風
【分析】地面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等的共同作用下,最終風向與等壓線斜
交,北半球風向偏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南半球風向偏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左側。高空的風向在水
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解答】解:根據圖上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在7月10日至7月13日期間,該時間段海平面和底層水
溫(水深38米)同步降低,這種變化通常與離岸風(即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有關,“離岸風加強一海水
離岸流加強一海平面下降一底層海水補償大陸架海水一大陸架水溫降低”。7月,在海南島“東面大陸
架”,離岸風通常會從陸地的西南方向吹向海洋的東北方,因此,可以推斷出這段時間內海南島東部海
域的風向是西南風,D正確,AB錯誤。
“西北風”也是離岸風,但7月海南島風出現連續4天的西北風且風力較強勁的概率極小,C錯誤。
故選:D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海南島東部海域的風向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
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2.(2023秋?鼓樓區校級期末)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有這樣的描述,南北
朝期間,南朝官府在都城南京覆舟山(小九華山,海拔61米)建立冰房,是一個有氣候意義有趣之事。
冰房是周代以來各王朝備用的建筑,將冬季的冰儲存在地窖中,用以保存食物不至腐爛之用的(主要是
夏季)。回答下面小問題。南京覆舟山冰房所需大量的冰的來源最有可能是()
A.南京本地B.黃河流域
C.錢塘江流域D.人造冰塊
【分析】冰笨重、量大,需要低溫的環境。
【解答】解: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冰房只能在有結冰期的區域就地取材,所以南京覆舟山冰房的冰最有
可能是南京,A正確。
黃河流域冬季有結冰期現象,但由于距南京遠,運輸不方便,B錯誤。
錢塘江流域緯度低,不可能由冰的存在,C錯誤。
古代沒有人造冰技術,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南京覆舟山冰房所需大量的冰的來源,屬于基礎題,根據題干內容分析解答。
3.(2023秋?鼓樓區校級期末)如圖是世界某區域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甲城市屬于()
上河流
、湖泊
所山脈
—國界
。城市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D.高山高原氣候
【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海陸因素、洋流、大氣環流等。
【解答】解:圖示甲城市的緯度大致在北緯40°?60°之間,經度在120°W附近,是北美洲中緯度
的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帶控制,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氣候類型的判斷,屬于基礎題,掌握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即可解答。
4.(2023秋?鼓樓區校級期末)如圖,讀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圖1)與三維氣候坐標圖(圖2),回
答小題。圖2中三維氣候坐標圖表示某地所處的地方可能位于()
i溫(七)
圖2
B.中國新疆
C.南非好望角D.秘魯利馬
【分析】氣候類型的判斷采取“以溫定球、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的判斷方法。
【解答】解:圖2中三維氣候坐標圖中,1月氣溫最低,降水最多,7月份氣溫最高,降水最少,是北
半球雨熱異期的地中海氣候,意大利羅馬位于地中海沿岸,為北半球地中海氣候,A正確。
中國新疆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降水少,溫差大,B錯誤。
南非好望角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C錯誤。
秘魯利馬是南半球的熱帶沙漠氣候,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氣候類型的判斷和分布,屬于基礎題,掌握判斷方法即可解答。
2021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亞的塞梅魯火山發生猛烈噴發,火山灰煙塵迅速上升至1.2萬米的高空,碎
石四處飛濺,熔巖流和火山碎屑流從火山口傾瀉而下,煙塵四處彌漫,火山附近白天瞬間變成黑夜,當
地人聲稱宛如“世界末日”到來。如圖示意火山景觀(圖1)和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圖2)。據此完成
5_6題。
圖1圖2
5.火山灰多日彌漫于空中,會導致該地區()
A.太陽輻射增強B.平均氣溫下降
C.大氣逆輻射作用減弱D.晝夜溫差增大
【分析】大氣受熱過程和保溫作用過程為:由于大氣層中的水汽、塵埃和二氧化碳對太陽的短波輻射吸
收能力較弱,因此大部分太陽輻射能直接到達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陽短波輻射后,不斷增溫的同時釋
放長波輻射;近地面大氣對地面的長波輻射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氣增溫后釋放的長波輻射大
部分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氣逆輻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氣層始終保持有一定的溫度,因而
具有保溫作用。
【解答】解:火山灰多日彌漫于空中,會導致該地區大氣反射作用增強,使平均氣溫下降,B正確。
火山灰多日彌漫于空中,會導致該地區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弱,A錯誤。
由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白天氣溫降低,夜晚大氣逆輻射增強,氣溫較高,晝夜溫差減小,
C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火山灰多日彌漫于空中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
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6.印度尼西亞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其位于()
A.板塊內部B.海陸交界處
C.板塊交界處D.海洋內部
【分析】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創建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
該學說認為,地球的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海嶺、海溝等斷裂構造帶分割成若干單元,稱為板塊。
全球巖石圈主要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又可以分為若干個小板塊。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
板塊內部地殼運動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比較活躍,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這一地帶。
【解答】解:根據世界板塊的分布示意圖可知,印度尼西亞地處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
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多火山、地震,所以C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以印尼火山噴發為背景,考查板塊構造學說和板塊構造示意圖,解題關鍵是對板塊構造學
說基礎知識的了解,能夠熟讀板塊構造示意圖,了解各板塊的名稱及分布位置。
如圖示意南半球某海岸線附近某時刻等壓線分布(此刻甲處海陸風的風向和風力如圖所示,乙、丙兩處
代表風向和風力的箭頭只有一個正確)。完成7-8題。
乙}丙
7.與甲處相比,此刻乙處(
A.氣溫更高
B.氣壓更高
C.水平氣壓梯度力更大
D.氣流受到的摩擦力更大
【分析】風速大小與等壓線疏密程度有關,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等壓線稀疏,水
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
【解答】解:根據圖中風向由海洋吹向陸地可知,此時刻同一緯度海洋上的氣壓比陸地上的要高,故海
洋上的氣溫較低,B正確,A錯誤。
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圖示中等壓線分布均勻,水平氣壓梯度力一致,C錯誤。
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海洋上摩擦力比陸地上更小,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等壓線判讀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
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8.圖示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此刻風向和風力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分析】高空的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
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風向與等壓線斜交。水平氣壓梯度力
由高壓指向低壓。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與風向垂直,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
【解答】解:水平氣壓梯度力一致時,與陸地甲處相比,海面摩擦力較小,風力更大;摩擦力小,水平
氣流偏轉角度更大,故圖示箭頭能正確表示當地此刻風向和風力的是②,B正確。
與②相比,④風力較小,故D錯誤。
①③偏轉角度較小,AC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等壓線判讀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
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2023年,位于內蒙古牙克石市的綽爾河上出現了一個天然大型冰盤,直徑約13.5米。冰盤在水面上緩
慢旋轉,就像一個天然的芭蕾舞者,吸引許多游客前往打卡。水中的渦流和寒冷的天氣是塑造冰盤的重
要因素。據此完成9-10題。
9.圖示冰盤最可能出現在()
A.11月B.7月C.9月D.1月
【分析】冰盤出現在極寒冷的地區,在冰冷河邊上出現的正圓形冰塊,隨著水流旋轉。在河流的邊緣邊
緣角落,流動的河水會形成湍流產生漩渦,漂浮在河面上的大量碎冰隨著流水流經漩渦時被卷入,并隨
著漩渦慢慢凝結,最終會凝結成一個圓形的冰塊,并隨著漩渦不停地旋轉。
【解答】解:7月、9月份氣溫較高,河面未開始結冰,BC錯誤。
1月份是一年中當地氣溫最低的月份,河面完全封凍,沒有浮冰,D錯誤。
冰盤形成于河面上的浮冰隨水流集聚、凝結的過程,應該是河面逐漸封凍又未完全凍結時,應該是11
月,A正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以冰盤為載體,考查冰盤的知識,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問題。
10.下列有利于冰盤形成的條件有()
①河流流速快
②河道流速慢
③平直的河道
④彎曲的河道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分析】冰盤出現在極寒冷的地區,在冰冷河邊上出現的正圓形冰塊,隨著水流旋轉。在河流的邊緣邊
緣角落,流動的河水會形成湍流產生漩渦,漂浮在河面上的大量碎冰隨著流水流經漩渦時被卷入,并隨
著漩渦慢慢凝結,最終會凝結成一個圓形的冰塊,并隨著漩渦不停地旋轉。
【解答】解:讀“冰盤”景觀示意圖,結合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冰盤的形成需要冰塊隨水流集聚,
應該水流比較慢,浮冰易匯聚,①錯誤,②正確。
在河道彎曲處,水流易形成旋渦,冰塊更易集聚,④正確。
平直的河道不易形成渦旋,不利于冰盤的形成,③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冰盤”的形成條件,難度適中,獲取圖文中信息即可。
我國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就湖陸風問題進行了研學探究,下圖為四個觀測點(甲圖)與其中某點一天中
風速、風向示意圖(乙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T
西
風
一
—1
東
1風
甲乙
11.對甲圖中湖陸風的示意,正確的是
海拔(*)海拔(米)海拔(米)海拔(米)
60(1▲6(Xp[<A?
300.I
300300
一拒離(「沐)「米):hi泗(「米)
01o
A.白天I;晚上IIB.白天III;晚上IV
c.白天I;晚上mD.白天II;晚上w
【分析】由于陸地與湖泊的比熱差異,白天,陸地氣溫高于湖泊,在陸地近地面形成低壓,湖泊近地面
形成高壓,風從湖泊吹向陸地;夜晚,陸地氣溫低于湖泊,在陸地近地面形成高壓,湖泊近地面形成低
壓,風從陸地吹向湖泊。
【解答】解:晚上湖泊降溫慢,為熱源,盛行上升氣流;陸地降溫快,為冷源,盛行下沉氣流;近地面
氣流由陸地流向湖泊,高空氣流由湖泊流向陸地,W符合;白天湖泊升溫慢,為冷源,盛行下沉氣流;
陸地升溫快,為熱源,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氣流由湖泊流向陸地,高空氣流由陸地流向湖泊,II符合,
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熱力環流原理及相關現象,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
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12.乙圖的風速、風向示意反映的觀測點及其描述正確的是()
A.①湖風持續時間長于陸風
B.②湖風為東風,陸風為西風
C.③湖陸溫差最大約為14時
D.④陸風最大風速大于湖風
【分析】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白天,陸地升溫快,海洋升溫慢,陸地溫度高于海洋,陸地形成低
壓,海洋形成高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為海風;晚上,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陸地溫度低于海洋,
陸地形成高壓,海洋形成低壓,風由陸地吹向海洋,為陸風。影響風向的因素主要有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一天之中最高氣溫在14時前后。
【解答】解:根據課本內容可知,白天吹湖風,晚上吹陸風,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乙地白天為東風,說
明該地位于湖泊的西側;該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偏轉為東風,所以應位于③地。湖陸
風最大風速出現在14時左右,說明湖陸最大溫差出現在14時左右,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海陸風相關內容,屬于基礎題,根據題干內容結合圖分析解答。
圖2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3-13題。
圖1圖2
13.火燒云作為一種天氣現象,發生于右圖所示的()
A.①層B.②層C.③層D.④層
【分析】對流層的厚度不均勻,其中在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
高度增加而遞減;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
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
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定,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星的運行。
【解答】解:根據圖中各層的高度可知,①為對流層,②為平流層,③④為高層大氣。對流層集中了大
氣質量的四分之三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火燒云是大氣變
化的現象之一,主要形成在對流層①,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大氣層的判斷,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為減輕積雪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哈爾濱市某高檔社區率先在小區內安裝了道路智能加熱系統,可自動融
化路面積雪。某小組安裝立桿,通過桿頂溫度計探頭測量路面上方和雪面上方1米處的氣溫(如圖),
兩者存在顯著差異。據此完成14-15題。
14.甲探頭測得氣溫顯著高于乙,主要因為()
A.太陽輻射更強B.地面反射更強
C.地面輻射更強D.大氣逆輻射更強
【分析】大氣熱力作用過程的順序是:太陽輻射一地面吸收一地面增溫一地面輻射一大氣吸收一大氣輻
射一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有部分被大氣反射、散射和吸收,大部分到達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
太陽輻射增溫,產生地面輻射,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大氣吸收熱量,產生大氣輻射,其
中一部分熱量通過大氣逆輻射的形式返還給地面,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解答】解:圖示甲下方無積雪,地面反射率較低,由于路面硬化為黑色,吸收的太陽輻射多,放出的
地面輻射更多,地面暖大氣環節更強,故C正確,B錯誤。
兩地距離很近,太陽輻射沒有差別,故A錯誤。
兩地距離很近,天氣相同,大氣逆輻射相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影響氣溫的因素,屬于基礎題,讀圖解答問題。
15.為減輕該道路智能加熱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建議配套()
A.路緣排水溝B.路面遮光膜
C.路緣柵格護欄D.上空遮陽棚
【分析】為減輕該道路智能加熱系統對環境的影響的配套措施應從下墊面性質、地表徑流、氣候等變化
方面分析。
【解答】解:據所學可知,積雪融水需要及時排走,否則會再次漫溢結冰,侵蝕邊坡土壤,造成非點源
污染,A正確。
建路面遮光膜、路緣柵格護欄、上空遮陽棚對減輕該道路智能加熱系統的無影響,BCD錯誤。
故選:Ao
【點評】考查了道路智能加熱系統對環境的影響,需根據題意分析解決問題。
2024年4月18日10時許,受雷暴天氣影響,廣州“一秒入夜”,短時間內出現大范圍大風暴雨的劇烈
天氣。雷暴天氣是常發生于熱帶或溫帶地區的局地強對流天氣,常伴有閃電、大風,降雨、冰雹等天氣
現象。如圖為廣州雷暴景觀。據此完成16-17題。
16.形成雷暴的必備條件包括()
①不穩定的大氣層
②充足的水汽
③足夠的氣流抬升觸發機制
④沿海濕潤地區
⑤逆溫現象的出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分析】雷暴為強對流天氣,特征是尺度大,云層厚、運行速度快。
【解答】解:局地強對流天氣需要不穩定的大氣層,逆溫現象出現時,大氣層比較穩定,①正確,⑤錯
誤。
根據材料雷暴天氣會帶來大范圍大風暴雨的劇烈天氣,所以形成雷暴需要有充足的水汽,②正確。
雷暴的產生需要有足夠的氣流抬升觸發機制,使潮濕空氣迅速被抬升到高空冷卻,③正確。
雷暴天氣不一定只發生在沿海濕潤地區,④錯誤。
故選:Ao
【點評】解題關鍵是熟記自然災害的基礎知識:不同類型常見的自然災害,成因、分布、影響等,并提
高讀圖、析圖獲取信息的能力
17.下列現象成因與雷暴形成相似的是()
A.焚風B.穿堂風C.盛行西風D.海陸風
【分析】雷暴是熱帶和溫帶地區可見的局地性強對流天氣。雷暴發生時可伴隨有雷擊、閃電、強風和強
降水,例如雨或冰雹。雷暴可發生于春季和夏季,常見的例子是夏季午后,但也可能在冬季隨暴風雪發
生。
【解答】解:根據題干可知,雷暴是地面受熱或氣流遇地形抬升形成的強對流天氣,海陸風是地表受熱
不均導致氣流垂直運動后形成的大氣水平運動,與雷暴天氣成因相似,D正確。
焚風是氣流下沉增溫導致,與雷暴天氣形成的原因不同,A錯誤。
穿堂風是指穿過建筑物間隙或建筑物內部的風,屬于熱力環流的相關內容,與雷暴天氣形成的原因不同,
故B錯誤。
盛行西風是由副熱帶高壓吹向低氣壓的風,與雷暴天氣形成的原因不同,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雷暴形成的相關內容,屬于基礎題,根據題干內容結合課本知識點分析解答。
如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A.①為太陽輻射B.②為大氣輻射
C.③為地面反射D.④為云層吸收
【分析】大氣熱力作用過程的順序是:太陽輻射一地面吸收一地面增溫一地面輻射一大氣吸收一大氣輻
射一大氣逆輻射。太陽輻射要經過厚厚的大氣層,有部分太陽輻射被大氣反射、散射和吸收,大部分到
達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溫,產生地面輻射,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吸收;大
氣吸收熱量,產生大氣輻射,其中一部分熱量通過大氣逆輻射的形式返還給地面,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解答】解:根據圖中箭頭的指向可知,①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為云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
用,③為大氣逆輻射,④為地面輻射,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如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9.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是()
①溫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質
②質量和成分
③大氣運動狀況
④天氣變化狀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分析】依據大氣的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狀況,將大氣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其中對流層
的厚度不均勻,其中在低緯17-18千米,中緯107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平流層:自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
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
大氣穩定,利于IWJ空飛行。IWI層大氣: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圖
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通信;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衛星的運行。
【解答】解:根據課本內容可知,地球大氣層的垂直分層主要根據溫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質的變化為依據
劃分的,①正確。
不同層次的大氣密度雖然有差異,除臭氧層外,成分差異均不大,②錯誤。
不同層次的大氣由于溫度不同,運動狀態不同,③正確。
天氣變化主要發生在對流層,其他層中沒有,④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大氣層劃分的依據,屬于基礎題,熟記課本內容即可解答。
讀某區域1月平均氣溫等溫線及河流分布圖,a與b的溫差為7℃。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40°45°
圖例
?城市
、河流
一.月均溫
(℃)
▲山峰
20.若甲地一月均溫為7℃,則甲地與山峰相對高度可能為()
A.3000mB.4000mC.5000mD.6000m
【分析】相對高度是指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高度,根據陡崖公式:△!!的取值范圍是:(n
-1)d^AH<(n+1)d,計算即可得出;等高距是指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
【解答】解:由于a與b溫差為7℃,圖中任意兩相鄰等溫線之間相差7℃,圖中有一條已知等溫線為
-5℃,則與山頂相鄰的最近一條等溫線的值應比-5℃還要低7℃,故為-12℃,則山頂的氣溫取值范
圍為-12℃),而甲地一月均溫為7°e,故甲與山頂的溫差為(19℃,26℃),由海拔每上
升100m,氣溫下降0.6℃,可知相對高度:Ah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屋整體出租合同
- 2025勞動合同的規范
- 蛋糕訂購合同范本
- 紹興市個人租房合同
- 玉石買賣合同范本
- 2025電子產品買賣合同樣本
- 華為售后質量協議書
- 2025年03月湖南吉首市事業單位公開引進急需緊缺人才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山東煙臺市棲霞市文旅系統事業單位公開招聘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中級電子商務設計師-2018年下半年(下午)《電子商務設計師》案例分析真題
- 有理數的加法說課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
- GB/T 18655-2025車輛、船和內燃機無線電騷擾特性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 2025年江蘇南通蘇北七市高三二模語文作文分析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三模試題 生物 含答案
- 遼寧省協作校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答案
- 2025年03月中央社會工作部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2025年中高端女裝市場趨勢與前景深度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宣城市廣德縣人民法院招考書記員兼任法警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北京清華附中高三(下)統練一數學(教師版)
- 重慶市南開中學高2025屆高三第七次質量檢測化學試題及答案
- 華能霞浦核電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應屆畢業生招聘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