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研究方法論 第4版 課件匯 吳溪 第11-20章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術問題 -中國會計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發表_第1頁
會計研究方法論 第4版 課件匯 吳溪 第11-20章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術問題 -中國會計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發表_第2頁
會計研究方法論 第4版 課件匯 吳溪 第11-20章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術問題 -中國會計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發表_第3頁
會計研究方法論 第4版 課件匯 吳溪 第11-20章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術問題 -中國會計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發表_第4頁
會計研究方法論 第4版 課件匯 吳溪 第11-20章 特定研究方法和技術問題 -中國會計學術研究成果的國際發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講人:XXX第十一章特定研究方法和技術問題CONTENTS目錄實證會計研究中對分析模型的運用01特殊的樣本設計04事件研究方法02控制變量的使用05限值因變量模型03復制式研究06文獻綜述的元分析法0701實證會計研究中對分析模型的運用01在實證會計研究中納入分析模型的考慮和收益為了更加簡潔、直觀地展示復雜的概念或關系為了更好地推導出可供檢驗的命題和假設為了更好地引導實證檢驗的設計在實證會計研究中納入分析模型的考慮、收益及挑戰02在實證會計研究中納入分析模型的挑戰構建分析模型面臨較高的成本構建分析模型可能會對研究者感興趣的研究主題造成限制如果一項研究采用了先構建分析模型再實證檢驗的方式,其發表前景可能會面臨由這種方式本身帶來的不確定性在實證會計研究中納入分析模型的考慮、收益及挑戰如何在實證會計研究中運用分析模型用實證分析檢驗分析模型推導出的主要預測比較競爭性的理論預測檢驗分析模型中的特定假設,其目的主要在于對現有的分析模型做出改進分析模型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幾類通常用法如何在實證會計研究中運用分析模型如果研究者的目的是檢驗或改進已有的分析模型研究者的目的是理解在某種特定情境下的多重均衡中,到底哪一種均衡更可能發生當研究者希望自己的實證分析與以往的文獻密切關聯,而以往的相關文獻包含分析模型的運用研究者關注的是各種競爭性理論和預期之間的爭端如果實證會計學者希望自己的研究發現及其含義也能夠吸引擅長使用分析模型的理論研究者在實證會計研究中運用分析模型合適的情形如何在實證會計研究中運用分析模型某個研究問題雖然是重要的,但難以建立分析模型求解當對感興趣的研究情境的了解非常有限時,研究者將難以構建出有意義的分析模型當對感興趣的研究情境非常了解時研究者試圖檢驗的競爭性理論或觀點均未建立在正式的分析模型基礎上當現實情境遠比任何現有分析模型所涵蓋的研究情境豐富時在實證會計研究中運用分析模型相對不合適的情形02事件研究方法1定義某一事件發生前后時期的統計資料,采用一些特定技術測量該事件發生時是否會引起股票價格的異常變動,從而量化該事件對企業影響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事件研究方法概述2假設有效市場假說3歷史1933年,JamesDolley發表《普通股分拆的特征與程序》20世紀30年代早期至60年代末期,事件研究進一步發展20世紀60年代末期,BallandBrown(1968)以及Famaetal.(1969)在會計學研究中的應用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驟事件的確定通??梢苑譃閮深愂录和愂录核袠颖居^測發生的事件是一致的,但各個樣本觀測發生事件的日期并不相同單一事件:不但各樣本觀測發生的事件一致,各樣本觀測發生事件的日期也完全相同01事件日的確定定義:資本市場接收到該事件信息的時點,而并非該事件實際發生的時點分類:單一事件日:事件的發生只在一天內完成多重事件日:事件的發生超過一天,從而圍繞某一事件存在多個重要日期02事件窗口的選定選定估計窗口選定事件窗口事后窗口主要用于考察事件發生后股價(或企業價值)有無異常變化三種窗口的關系:03(一)定義事件與事件窗口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驟研究樣本選擇的標準:樣本數據的可獲得性樣本的行業特征樣本的市值規模要注意樣本選擇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有偏性對正常收益和異常收益的影響(二)研究樣本的選擇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驟統計模型定義:以資產收益行為的統計假設為基礎,不依賴于任何經濟理論統計模型通常包括:常均值收益模型市場模型市場調整收益率法其他因素的調整:如行業和規模,但實際上,這些因素調整的優點比較有限01經濟模型定義:是基于資產收益特征的統計假設來構建的,不考慮任何經濟性的意義比較典型的經濟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套利定價模型(APT)02(三)正常收益模型的選擇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驟異常收益等于事件窗口期的實際收益減去正常收益,即為樣本觀測i在t日的異常收益;

為樣本i在t日的實際收益;為樣本i在t日的預期收益(或正常收益)預期收益的計算首先用估計窗口期間的相關數據以及選定的正常收益模型進行線性回歸,得出正常收益模型的參數估計;然后利用估計出的參數和事件窗口期的數據計算事件窗口期的預期收益計算出異常收益的日數據之后,需要對異常收益在橫截面(不同樣本觀測之間)以及在時間序列(事件窗口)進行匯總。對于整個樣本在狋時刻的平均異常收益(用

表示),以及整個樣本在事件窗口期[T+1,T]的累計異常收益(用CAR表示),其表達式如下:(四)估計異常收益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驟(五)異常收益的統計檢驗檢驗異常收益的顯著性檢驗的原假設通常是:異常收益(或累計異常收益)的均值為0對于異常收益的檢驗可以分為兩類:參數檢驗(如t檢驗)非參數檢驗(如符號檢驗或秩和檢驗)事件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驟(六)實證結果與假設以上步驟可得到可供分析的實證結果對實證結果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者了解被研究的事件對證券價格的影響機制對于實證結果的解釋要注意剔除異常樣本觀測的影響,尤其在小規模樣本中,個別的極端值可能會對最終的實證結論形成重要的影響事件研究方法的計量發展事件研究的計量方法經歷了一系列的修正與改進Kothariand

Warner(2006)把這些改進和變化概括為兩點:采用日回報率數據的事件研究比采用月回報率數據的事件研究更為普遍和流行,使短期事件研究計量更精準長期事件研究異常收益的估計及其統計性質的衡量方法變得更為先進事件研究計量方法的改進事件研究方法的計量發展短窗口事件的研究在計量上較為穩定,不存在太大爭議長窗口事件的研究跨度時間長,在計量方法上存在更多問題和爭議預期收益的估計異常收益的衡量短窗口與長窗口事件研究市場有效性投資決策:兼并收購融資決策:發行債券、發行可轉換優先股、配股與增發影響股票異常收益凈資產收益率企業規模財務杠桿利潤率行業市場效率研究投資和融資決策的股價效應研究解釋異常收益的研究010203事件研究方法在會計領域的應用評估股價對會計信息的反應程度會計準則監管法規檢驗思路分類:單一規則整體規則信息含量的研究會計準則及法規的頒布效應研究0405事件研究方法在會計領域的應用03限值因變量模型定義:因變量以某種方式受到限制,此時建立的計量模型稱為限值因變量模型類型二元因變量(binary)的Logit和Probit模型多項(multinomial)Logit模型和有序(ordered)Logit模型Tobit模型泊松回歸模型截取回歸模型斷尾回歸模型限制因變量模型定義與類型(一)Logit模型二元因變量模型G是對數函數,是一個標準的Logistic隨機變量的累計分布函數。其中實際應用中,取對數,得到線性化模型:,其中,稱為機會比率對概率p的邊際影響為,隨解釋變量的取值不同而變化。其中,為的估計值表示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機會比率的變化百分比模型描述:(一)Logit模型二元因變量模型模型應用場景:審計師選擇模型被審計單位選擇國際四大還是選擇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意見模型審計師出具非標準無保留審計報告還是標準無保留審計報告財務舞弊模型公司是否發生了財務舞弊(二)Probit模型二元因變量模型G是標準正態的累積分布函數,,其中,,為標準正態密度函數對概率p的邊際影響為,隨解釋變量的取值不同而變化。其中,,為的估計值模型描述:模型應用場景:在二元因變量情況下,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的應用場景與回歸結果十分近似當因變量取值為0和1的樣本觀測數相差較大時,使用Logit模型的回歸結果更好(Maddala,1991)(三)多項Logit模型多項與有序因變量模型對j=1,2,…,J類的無序因變量,多項Logit模型可以通過以下Logit形式描述:式中,稱為對數發生比最后一個類別(即第J個類別)是參照類系數測量的是,在控制其他自變量的條件下,自變量增加一個單位,第j個類別相對于參照類對數發生比的變化模型優點:容易計算,選擇給定方案的概率易于表示,極大似然函數構造簡單模型缺點:對因變量中的任意兩個類別作選擇時,要假設該類別的選擇與其他類別無關模型描述:(三)多項Logit模型多項與有序因變量模型Blouinetal.(2007,TAR)研究內容:安達信破產后,原審計客戶是否及何時跟隨原安達信的審計團隊到新的會計師事務所無序因變量:取值1:未跟隨原審計團隊,且更換新會計師事務所的時機是在安達信被定罪前取值2:未跟隨原審計團隊,且更換新會計師事務所的時機是在安達信被定罪后取值3:跟隨了原審計團隊,且更換新會計師事務所的時機是在安達信被定罪前取值4,跟隨了原審計團隊,且更換新會計師事務所的時機是在安達信被定罪后模型應用場景:(四)有序Logit模型多項與有序因變量模型模型定義:式中,表示觀測現象的內在趨勢,并不能直接測量。當實際觀測因變量有J種類別,相應取值為y=1,…,j=J,共有J-1個分界點將相鄰類別分開:模型回歸系數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自變量增加一個單位,從第1類到第j類的累計概率相對于其余J-j類的累計概率的對數發生比的變化模型描述:(四)有序Logit模型多項與有序因變量模型模型應用場景:Evansetal.(2010,JAR)研究內容:公司CEO變換后,前CEO是否留在公司董事會以及留在董事會中的決策權大小有序因變量:取值1:留在董事會并保留全部決策權取值2:留在董事會至少兩年并保留部分決策權取值3:退出公司,且不保留任何決策權Tobit模型適用情形:因變量在嚴格正值上大致連續,且有一定比例取值為零的情況求解方法:極大似然法估計參數模型:模型應用場景:

CFO年度獎金激勵與公司業績(IndjejikianandMatejka,2009,JAR)01泊松回歸模型適用情形:因變量為非負整數的點數變量數據分布:泊松分布模型:模型應用場景:會計師事務所是否為新承接的審計客戶配置了更有經驗的項目負責人(Wu,2009,CAFR)02其他限值因變量模型截取回歸模型適用情形:因變量低于或者高于某特定值(臨界值)的部分截取為臨界值模型:模型應用場景:BeattyandWeber(2006,JAR)將沖銷商譽比例小于0和大于1的樣本分別截取為0和103斷尾回歸模型適用情形:不能觀察到總體中某一段的信息模型:模型應用場景:MenonandWilliams(2004,TAR)按照盈余管理的方向分為調增利潤的盈余管理公司和調減利潤的盈余管理公司兩組子樣本04其他限值因變量模型04特殊的樣本設計含義:研究者根據事件結果選擇相應的樣本觀測,屬于非隨機樣本設計特殊樣本設計的含義(一)以事件結果為基礎的樣本設計(二)配對樣本設計含義:研究者根據感興趣的特征(即主要的解釋變量)之外的其他特征作為配對依據,為每個樣本觀測都匹配一個或一組觀測設計類型組內設計與組間設計:組內設計:選取同一家公司在某事件發生之前的一個觀測與之后的一個觀測組間設計:選取不同公司的觀測進行配對充分匹配與半匹配:充分匹配:樣本每一個配對組是獨特和唯一的半匹配:產生的配對組并非獨特和唯一的適用情景:研究者關注的事件數量較少,而未發生該事件的觀測很多,研究者需要從其中選取觀測作為對照組設計流程與步驟:研究者需要先識別出感興趣的事件結果按照配對依據選取具有相反事件結果的觀測特殊樣本設計的含義(三)以事件結果為基礎的配對樣本設計配對變量用于選取配對樣本后,在隨后的統計分析中未再納入配對變量配對過程不完美,兩個相互配對的觀測差異較大選擇的樣本觀測數并不與總體的分類規模成比例第一類偏誤第二類偏誤第三類偏誤010203非隨機樣本設計可能伴隨的問題05控制變量的使用控制變量的設置目的與甄選原則遺漏變量問題:由于處理變量()與誤差項()存在相關性,導致單變量回歸因果效應的估計有偏解決方案:從誤差項中提取Z(

和的共同影響因素),構造多元回歸模型甄選原則:“好”的控制變量是在實驗變量X確定之前就已經形成的變量;“壞”的控制變量則是在實驗變量出現后產生的結果變量定義:同時影響模型中的實驗變量和因變量,并可能對實驗變量和因變量的因果關系存在替代性解釋示例:X為BIG4,Y為AUDFEE,此時客戶規模是一個重要的干擾變量干擾變量可視為“好”的控制變量干擾變量控制變量的甄選方法定義:介于實驗變量和因變量之間,是傳遞或解釋因果關系的機制示例:需要控制中介變量的情形,考察客戶規模對審計費用的直接影響示例:不需要控制中介變量的情形,考察客戶規模對審計費用的總影響中介變量對撞變量定義:實驗變量和因變量的結果變量示例:X為CSIZE,Y為BIG4,此時AUDFEE屬于對撞變量對撞變量可視為“壞”的控制變量同構念變量定義:與實驗變量或因變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相同構念示例:X為CSIZE,用公司資產規模衡量,此時反映客戶規模的股票市值屬于同構年變量納入同構念變量會導致嚴重的多重共線問題,是“壞”的控制變量控制變量的甄選方法控制變量的度量誤差控制變量的度量應盡可能準確地反映變量背后的構念固定效應的使用關注組內變異的來源避免放大反向因果導致的內生性問題控制變量使用的其他注意事項利用因果圖識別因果機制從簡單相關關系出發尋找替代性解釋結合已納入的控制變量對模型進行解讀盡可能減少控制變量的度量誤差形成一套基準控制變量,并展示包含和不包含特定控制變量的結果利用隨機差異估計因果關系(例如準自然實驗)合理設置控制變量的建議06復制式研究廣義:緊密型復制和差異化復制緊密型復制:試圖遵循原始研究中所有的條件和研究設計差異化復制:允許對原始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審慎變化狹義:指緊密型復制復制式研究的界定復制式研究的概念與意義復制式研究是檢驗現有結論的重要途徑復制式研究是偵測數據造假的核心方法復制式研究是實現理論創新的必要前提復制式研究的重要性復制式研究的概念與意義四項參考標準(Salterio,2014):文獻來源原始研究的結論外部影響市場實踐文章符合以上的部分或全部條件時,研究者才有必要對其進行復制如何判斷文章是否值得復制復制式研究的概念與意義六種設計復制式研究的方法(TsangandKwan,1999):對分析過程的檢驗數據再分析精確復制概念性延伸普適性檢驗推廣及延伸如何規劃復制過程復制式研究的概念與意義0102會計學研究中的復制式研究案例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提供了較高的審計質量審計師為審計客戶提供非審計服務是否會損害審計質量會計學研究中復制式研究的現狀與挑戰許多學者指出,會計學研究中對重要結果的復制還遠遠不夠:研究缺乏創新性貢獻大部分期刊主編或審稿人不青睞復制式研究研究成本高昂復制式研究在會計學術研究中的應用07文獻綜述的元分析法01定義:對同一研究領域的多項獨立研究結果進行系統的、定量的綜合性分析起源:雛形:Pearson(1904)

結合概率統計檢驗:Tuppett(1931)?Fisher(1932)和Yates(1938)正式命名:1976年美國教育學學者GeneV.Glass提出命名元分析元分析的定義、起源與發展元分析的優點與基本過程元分析法vs文獻綜述法:元分析法:客觀準確地反映該領域研究的綜合結論文獻綜述法:無法得出確定的結論元分析的基本過程:提出問題檢索文獻收集數據計算各研究的效應度選擇統計模型形成元分析結果核心問題:不同研究不具有可比性可行方案:在選擇納入元分析的研究時,應根據研究目的評估其結構的一致性蘋果與橘子不分控制變量的甄選方法核心問題:不區分研究的品質可行方案:優化文獻納入標準;按研究質量賦權好壞不分核心問題:研究者和期刊主編通常愿意發表在統計意義上具有顯著結果的研究可行方案:盡可能地搜集未發表成果;評估發表偏差的失安全系數發表偏差控制變量的甄選方法核心問題:同一文獻內部結果不獨立,即同一位作者可能在某一領域發表多篇文獻可行方案:盡力剔除相同或者相似度很大的文獻;平均同一研究的多項結果;合并相同或相似定義的因變量文獻結果不獨立謝謝大家主講人:XXX第十二章財務會計領域的研究方法應用盈余管理管理層盈余預測分析師預測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目錄CONTENTS01030204盈余質量的含義與測度0501盈余管理運用判斷或構造交易以改變會計報告結果應計盈余管理利用會計準則賦予的判斷自由度調節盈利折舊方法選擇真實盈余管理操控真實交易和活動改變交易時間或結構盈余管理的含義是否發生何時發生如何發生盈余管理的基本研究主題識別動機資本市場預期與定價基于會計數字訂立的合約反壟斷或其他政府監管計量主觀判斷程度估計應計盈余管理估計實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基本研究思路基于匯總性應計額基本思想基于總應計額與假設的解釋變量的關系識別操控性應計額局限性匯總性金額難以判斷具體項目情況應計盈余管理的研究思路基于特定項目應計額特定研究情境應計項目規模大并涉及較大程度的估計結合特定背景深入理解會計原則和處理慣例應計盈余管理的研究思路以匯總性應計盈余管理模型為例基本思路控性應計利潤=總應計利潤-正常性應計利潤總應計利潤=營業利潤/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徑流量人為估計正常性應計利潤應計盈余管理模型應計盈余管理模型:Jones模型

應計盈余管理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

應計盈余管理模型:業績調整的估計

在Jones模型或修正的Jones模型中直接控制ROA:應計盈余管理模型:業績匹配的估計尋找配對樣本同年度同行業會計業績接近分別估計實驗樣本組和配對樣本組的DA盈余管理=實驗組公司DA-配對組DA應計盈余管理模型:DD模型

關注點操控性支出研發支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生產、存貨和銷售長期資產的處置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操控性支出研發支出模型1:R&D指研發支出S指銷售收人Fund指息稅前盈余EBIT+R&D+折舊費用CAP指資本性支出IR&D指公司i在第t年發生的R&D支出/同行業所有公司銷售收入之和ICAP指公司i在第t年的資本支出/同行業所有公司銷售收入之和GNP指第t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水平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操控性支出研發支出模型2:TA指總資產IntFund指息稅前盈余EBIT+R&D+折舊費用Q指托賓Q值CapExp指資本支出MV指權益的市場價值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操控性支出銷售/管理費用SGA指銷售、管理費用加上廣告費用S指銷售收人SDown為虛擬變量:本年度的銷售收人下降則定義為1,否則為0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操控性支出研發支出+SGA費用DiscExp:研發支出+SGA費用其他變量的定義同前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

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正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水平CFO指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其他變量同前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正常的長期資產處置收益Gain指各項長期資產的處置收益MV指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AssetSale指某會計期間長期資產的出售金額InvSale指某會計期間投資的出售金額S指銷售收人SGrowth指銷售收人的增長率真實盈余管理:經營與投資活動關注點融資活動本身是否構成盈余管理手段融資活動是否觸發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研究方法有無融資活動或融資活動前后帶來的盈余差異是否更可能滿足特定的盈余目標推斷盈余管理真實盈余管理:融資活動盈余分布特征與盈余管理通過盈余分布特征來識別盈余管理行為優點識別實施盈余管理的環境和特定盈余區域局限性難以精確度量操縱方式操縱幅度操縱動機02管理層盈余預測管理層盈余預測的含義管理層在預期報告日前自愿披露其預測的會計盈余本期季報中披露下一期季報或年報的盈余預測值會計期間結束到實際盈余公布日之間披露時點某一季報中定期報告之前的一定時期披露形式定性or定量點估計or范圍估計是否修正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行為特征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變量界定盈余預測概率盈余預測的形式盈余預測的誤差和偏向預測期和預測頻率盈余預測概率采用虛擬變量界定若當年管理層至少進行一次自愿性盈余預測則為1否則為0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變量界定盈余預測的形式定性描述定量估計點估計閉區間估計開區間估計管理層披露預測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變量界定盈余預測的誤差和偏向以上年股票收盤價(P)計算管理層預測誤差(MFE)和預測偏向(BIAS)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變量界定AE:實際的盈余值MF:管理層盈余預測值預測期管理層盈余預測距離年報公布日或會計年度結束日的期間長短管理層盈余預測披露日至年報公布日的天數披露日至會計年度結束日的天數實際天數的自然對數值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變量界定預測頻率特定觀察期內間公司發布盈余預測的總次數樣本期間公司發布預測的總次數管理層盈余預測的變量界定基本的研究設計以管理層盈余預測作為被解釋變量MF為管理層盈余預測預測頻率、預測期預測形式、預測誤差等ExpVar為解釋變量具體研究問題決定Contr為控制變量公司規模審計師質量分析師跟蹤數量等基本的研究設計以管理層盈余預測作為解釋變量EC指經濟后果的變量投資者市場反應、分析師行為特征、資本成本等ME指管理層盈余預測特征變量Control為控制變量不影響管理層盈余預測特征影響具體經濟后果03分析師預測基本功能分析、加工和評價公司披露的信息預測未來狀況基于財務報告等公共信息和經調查訪談獲得的私有信息預測會計盈余判斷和估計公司價值分析師預測有選擇地預測和跟蹤些公司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AFL為特定公司的分析師跟蹤數量FC為公司特征變量公司規模信息披露透明度內部人控股比例分析師跟蹤行為公司報告的實際盈余與分析師一致預測之差的絕對值計算公式FA表示預測準確度AE表示實際盈余FE表示分析師一致預測值P表示股票收盤價分析師盈余預測特征:準確度分析師預測次數為核心變量分析師個體特征對預測次數的影響分析師預測的修正引發的股票市場反應分析師盈余預測特征:頻率分析師盈余預測特征:分歧度各分析師對公司盈余預測的不一致程度反映分析師預測整體上的準確性以同一公司不同分析師盈余預測的標準差度量不適用管理層預測分析師的股票價格預測和投資評級分析師報告盈余預測股價預測投資評級檢驗股價預測與投資評級的經濟后果向投資者提供新信息引起股價反應具有增量的信息含量04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相關理論基礎直接估價理論會計盈余直接計量權益市場價值間接估價理論會計盈余提供信息幫助投資者判斷權益市場價值定義會計盈余與權益市場價值存在顯著相關性的會計數字具有價值相關性價值相關性的含義與理論價值相關性的研究類別相對相關性研究增量相關性研究邊際信息含量研究價值相關性的研究類別:相對相關性對比權益市場價值與各種綜合會計指標的關系檢驗新會計準則是否提高價值相關性將樣本按會計準則變革前后分為兩組擬合優度大則具有更高的價值相關性價值相關性的研究類別:增量相關性某會計數字對權益市場價值具有增量的解釋力會計數字在回歸中顯著異于零適用的研究問題公允價值對歷史成本的增量價值相關性非財務信息對財務信息的增量價值相關性研發支出的增量價值相關性模型x為會計盈余y為權益賬面值v為選擇的會計數字價值相關性的研究類別:邊際信息含量特的會計數字是否增加了投資者面對的信息集事件研究方法關注短窗口內的股票價格反應實證模型:價格模型

易產生異方差、模型設定有偏等問題

模型估計系數產生的估計偏差較小實證模型:回報模型都需要用上一期股票價格進行標準化處理學者建議同時使用價格模型和回報模型05盈余質量的含義與測度與決策相關的財務業績信息盈余的提供水平特定決策框架反映財務業績信息決定因素財務業績與決策的相關程度會計信息系統計量業績的能力盈余質量的含義盈余質量衡量指標分類盈余屬性盈余持續性應計與異常利潤盈余平滑度等投資者對盈余信息的反應盈余反應系數(ERC)ERC與其他指標間的關系反映盈余錯報的外部指標監管機構發布的會計和審計處罰公告

財務重述《薩班斯

奧克斯利法案》要求的內部控制缺陷報告等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應計利潤質量模型回歸殘差的標準差標準差越小,應計利潤質量越高缺點只使用總應計利潤中的一部分忽略了復雜的應計部分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持續性盈余對滯后一期盈余回歸的系數系數越接近1,持續性越高缺點難以區分公司基本業績和會計信息系統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的預測能力過去盈余預測未來盈余的能力度量方式盈余持續性回歸殘差的標準差標準差越大,盈余質量越低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平滑度管理層利用私有信息平滑當期利潤中的暫時性波動的程度度量方式經年初總資產標準化的營業利潤標準差/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標準差一般采用十年期移動窗口缺點難以區分自然狀態與刻意平滑行為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波動性度量方式盈余的標準差來衡量盈余波動性越小,盈余質量越高特點度量方式簡單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反應系數股票回報對水平盈余和增量盈余的回歸系數回歸系數越大,盈余信息含量越高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不透明度公司報告的盈余分布不能真實反映經濟盈余分布的程度度量方式盈余激進度=,TA為經年初總資產標準化的總應計利潤值越大,透明度越差避免虧損=[微盈公司(0≤ROA≤1%)個數-微虧公司(-1%≤ROA≤0)個數]/[微盈公司(0≤ROA≤1%)個數+微虧公司(-1%≤ROA≤0)個數

值越大,透明度越差盈余平滑=負值越大,透明度越差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及時性當期會計收益反映經濟收益的程度會計盈余對股票回報中包含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的反應能力及時性越高,盈余質量越高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盈余穩健性會計盈余反映經濟損失和反映經濟收益的差異盈余反映壞消息的程度比反映好消息的程度更大度量方式C-score=(后進先出儲備+估計的R&D資產+估計的廣告資產)/凈資產值越大,穩健性越高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財務重述上市公司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的行為發生財務重述,盈余質量較低優點不必區分低質量的公司缺點受公司重述公告的信息披露完整性限制盈余質量的測度指標內部控制缺陷報告識別管理層與注冊會計師對內部控制有效性評估的缺陷優點具有較好的公認性缺點受公司和注冊會計師報告完整性限制謝謝大家主講人:XXX第十三章財務管理領域的研究方法應用目錄1.資本結構公司投資決策2.股利政策3.01資本結構MM理論代理理論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權衡理論融資優序理論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基本假設:1.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與風險具有完全相同的預期2.公司的經營風險可以度量,并據此將公司劃分為各個風險等級,同一風險等級適用相同折現率3.企業未來的現金流是永續的4.資本市場是完美的,即市場完全競爭、投資者個人可以按與企業完全相同的條件借債、市場參與者的信息對稱、沒有交易費用、沒有所得稅理論評價:理論假設非常嚴格,結論與現實的差距很大理論發展:有稅MM理論(ModiglianiandMiller,1963)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1.MM理論MM理論的局限性:假設過于嚴格結論都與現實明顯不符權衡理論的提出:KrausandLitzenberger(1973)權衡理論內容:公司價值與債務比例之間呈倒

形關系,公司存在最優的債務比例當債務比例較低時,債務的稅盾利益占主導,債務比例與公司價值正相關當債務比例較高時,財務困境成本占主導,債務比例與公司價值負相關其中轉折點即為最優的債務比例,此時公司價值最大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2.權衡理論代理理論的提出:JensenandMeckling(1976):將代理問題納入資本結構分析框架代理理論內容:代理成本:經理人與股東的效用函數不一致,且二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經理人會發生以股東利益為代價謀取私利的行為,這些代理問題導致的委托人監督成本、代理人擔保成本以及剩余損失主要觀點:1.債務比例上升,經理人受到強債務約束,股權代理成本下降,債務代理成本上升常見的債務代理成本:過度投資、投資不足、資產轉移2.應權衡股權代理成本和債務代理成本,選擇兩類代理成本之和最低的債務比例3.公司價值與債務比例之間呈倒

形關系,公司存在最優的債務比例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3.代理理論融資優序理論的提出:MyersandMajluf(1984):放松了信息對稱假設,提出融資優序理論代理理論內容:假設:外部投資者與公司內部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外部投資者不了解公司當前資產與未來成長機會的價值推導結果:股票價值被高估的公司傾向于選擇增發股票進行融資,而股票價值被低估的公司傾向于不增發股票外部投資者推斷:增發股票的公司的股票價值更可能被高估,公司增發股票的理性市場反應是股價下跌主要結論:公司需要資金時將首先選擇內部資金,然后是債務融資,最后才是外部股權融資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4.融資優序理論1.稅3.盈利能力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2.規模4.成長性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5.有形資產比例6.風險財務杠桿一般定義:債務與總資產之比存在兩方面選擇問題:1.使用賬面杠桿還是市場杠桿賬面杠桿是以賬面價值度量的債務與總資產之比,而市場杠桿是以市場價值度量的二者之比許多文獻同時使用兩種度量,或以一種作為主要測試,另一種作為穩健性測試2.使用附息債務還是全部負債西方市場:附息債務度量財務杠桿(絕大多數)或長期

(附息)債務中國企業:應付款項在融資結構中占比很高,常使用全部負債度量財務杠桿,或同時使用附息債務與全部負債度量(一)財務杠桿的度量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1.稅如何影響財務杠桿:權衡理論:公司稅率與財務杠桿正相關常見檢驗角度:1.邊際稅率2.平均稅率3.非債務稅盾4.稅收制度改革如何影響財務杠桿:權衡理論:公司規模與財務杠桿正相關度量方法:銷售收入或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公司年齡2.規模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3.盈利能力如何影響財務杠桿:權衡理論與代理理論:盈利能力與財務杠桿正相關融資優序理論:盈利能力與財務杠桿負相關度量方法:總資產報酬率(ROA):公司盈利與總資產之比如何影響財務杠桿:權衡理論與代理理論:公司成長性與財務杠桿負相關度量方法:資產的市值與賬面價值之比資產增長率或銷售增長率資本支出與總資產之比或研發費用與銷售收入之比4.成長性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5.有形資產比例如何影響財務杠桿:權衡理論:有形資產比例與財務杠桿正相關度量方法:固定資產與總資產之比固定資產和存貨之和占總資產之比如何影響財務杠桿:權衡理論:風險與財務杠桿負相關度量方法:息稅前利潤變化的標準差與總資產之比營業利潤增長率的標準差資產報酬率的標準差市場指標,如股票收益率與財務杠桿換算的資產的市場收益率的方差6.風險公司資本結構是否存在向目標資本結構動態調整的現象公司資本結構調整速度的影響因素資本結構的動態調整公司如何調整其資本結構資本結構的動態調整(一)資本結構的動態調整現象實證檢驗步驟:1估計目標資本結構2.檢驗公司資本結構是否向目標資本結構調整目標資本結構的估計方法:1.歷史財務杠桿的平均水平2.構建資本結構決定因素的回歸模型,以模型因變量的估計值作為目標資本結構的度量資本結構的動態調整(二)資本結構的調整方式Hovakimianetal.(2001)的發現:1.財務杠桿低于目標資本結構水平時,企業會發行債務以提高財務杠桿水平2.反之,財務杠桿高于目標資本結構水平時,企業會減少債務以降低財務杠桿水平3.企業減少債務的調整速度要大于發行債務的速度資本結構的動態調整(三)資本結構調整速度的影響因素資本結構的調整速度研究:資本結構的調整速度很慢(FamaandFrench,2002)資本結構的調整速度非??欤‵lanneryandRangan,2006)影響資本結構調整速度的主要因素:公司規模、盈利能力、成長性

、股票市場狀況、利率水平

、上市時間

、調整成本、財務約束、投資者保護

資本結構的動態調整主要是與破產相關的律師費、行政管理費等費用。部分研究認為,與債務融資的稅盾利益相比這些成本不太重要財務困境的直接成本包括財務困境導致的經營受損、銷售下滑,以及投資不足、資產替代、資產轉移等債務代理成本度量方法:1.直接考察公司在財務困境期間損失的業績2.構建回歸模型考察高杠桿公司受到外部沖擊時遭受的業績損失3.考察破產公告的市場反應財務困境的間接成本財務困境成本02公司投資決策投資的Q理論Q理論內容:邊際Q是決定企業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邊際Q:一單位新增資本產生的未來收益的貼現值與資本投入的比值Q理論實質:公司投資行為只受成長機會的影響投資機會的度量方法Tobin'sQ值法MBA法、MBE法、EP法和CAPX/PPE比率法剩余收益估值模型(RIM)法公司投資的Q理論理論:公司投資決策與融資方式無關實證經驗:公司投資支出與內部現金流量緊密相關融資約束來源: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現象股利支付率企業規模債務評級Kaplan-Zingales指數Whited-Wu指數Clearry指數融資約束的度量方法現金流量與公司投資后續研究改進方法:特殊事件法資產變賣法后FHP法現金流量與公司投資1.如何劃分融資約束嚴重程度2.投資機會的度量問題對FHP法的質疑現金流量與公司投資兩種方法:1.交乘法觀察回歸方程中擬研究變量與現金流量的交乘項的符號2.單個企業投資現金流量敏感度方法Hovakimian,2009非上市公司投資現金流量敏感度計算D’Espallieretal.,2008投資現金流量敏感度的影響因素研究意義:1.在宏觀意義上,可以洞察股票價格能否影響實體經濟2.微觀意義上,有助于完善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股票定價對公司投資行為影響的代表性模型:PolkandSapienza,2009:因變量是公司的投資-資本率,其中I表示企業的資本支出;K表示期初的資本存量,用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的凈值反映;Q值反映企業的投資機會;CF/K反映現金流量對投資的影響;fi和γt分別是企業與年份的固定效應;α是反映股票誤定價的變量股票價格對公司投資的影響股票價格對投資行為的影響股票誤定價的度量方法:1.可控應計2.異質信念3.超預期盈余4.年度累計超額收益5.市賬率6.凈權益發行股票價格對公司投資的影響0102代理問題對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Kangetal.(2006,JB)通過聯立投資等式和薪酬等式研究薪酬結構對公司投資行為影響式中,I表示企業投資額;K表示企業的資本存量;WEIGHT表示權益薪酬占總薪酬額的比重;Q表示投資機會;financialconstraintvariables表示反映融資約束程度的變量;controlvariables表示控制變量;error表示殘差;t表示年份債務及期限結構對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代表性文章:Aivazianetal.(2005,JCF)和Aivazianetal.(2005,FM)基本模型:MATURITY和AVERAGE分別表示債務期限結構與負債率代理、融資與公司投資1.投資-現金流量敏感度法2.投資-Q敏感度法代表性文獻:Chenetal.(2011)3.過度投資或投資不足法Richardson法BHV法投資效率的衡量方法投資效率03股利政策現金股利的衡量指標現金股利衡量指標的分母(不同形式的現金分紅率)的種類:非經常性項目前的凈利潤

非正常性損益前且扣除所得稅和利息的凈利潤稅后凈利潤普通股的市場價值公司現金流公司收入現金股利變量中涉及凈利潤的處理方法:剔除凈利潤為負的觀測值如果公司未分紅,觀測值保留

(指標取值為0)股利政策的衡量方法整體水平支付的衡量指標整體水平支付(相對于其他利潤)的現金,必須考慮加總指標包含三個因素:1.支付給個人投資者的現金股利2.從個人層面的股票回購3.所得款項流入私人層面的兼并收購活動的凈現金股票回購的指標(StephensandWeisbach,1998)CPSP或者Compustat數據庫公布的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的變化在公司現金流量表中公布的用于股票回購的凈現金[AllenandMichaely(2003)推薦]庫存股的變化股利政策的衡量方法投資者保護與股利政策LaPortaetal.(2000)從投資者保護視角拓展了股利政策的代理成本理論20世紀末21世紀初“法和金融”領域的領軍之作現金流不確定性與股利政策ChayandSuh(2009)從理論和綜述中發掘出對股利支付具有重要影響但在實證研究中卻少有涉及的因素作為突破點對研究中尋找新的思路和視角有很大的借鑒意義股利政策的實證研究中國資本市場下的股利政策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的股利政策,需要了解監管機構(如證監會)的各種法律法規變遷2001年:《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已廢止)2004年12月:證監會規定如果公司在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股利分配,再融資需求將不被批準2006年:《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2008年10月:《關于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2012年5月:《關于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2013年11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股利政策的實證研究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股利政策研究Chenetal.(2009,PBFJ)以股權分置狀態導致的不同股東定價為切入點,認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在IPO定價上的區別,使得非流通股股東會使用高股利政策把IPO和再融資中的利益Huangetal.(2011,JCF)檢驗1994-2006年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的不同需求如何影響現金股利的支付Welkeretal.(2017,JAAF)以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要求為背景,研究強制性股利支付監管對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Lietal.(2017,JFQA)以2012年中國股息紅利稅改革為背景,檢驗個人投資者股利稅率是否會影響公司股利支付政策股利政策的實證研究謝謝大家主講人:XXX第十四章管理會計領域的研究方法應用目錄CONTENTS預算管理PART02研究方法在管理會計領域中的應用概覽PART01管理控制系統PART03戰略成本管理PART0401研究方法在管理會計領域中的應用概覽01Hesfordetal(2007)曾對1981-2000年發表在十種主要會計學術期刊上的916篇管理會計論文進行了考察十種會計學刊: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AOS)BehavioralResearchinAccounting(BRIA)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CAR)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JAE)JournalofAccountingLiterature(JAL)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JAR)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IMAR)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MAR)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RAS)TheAccountingReview(TAR)研究方法在管理會計領域中的應用概覽在管理會計研究領域,框架構建類的研究逐漸減少,而具體的研究方法越來越多地從實驗環境轉變到現實環境(包括實地、案例和檔案數據)研究方法的基本分布從總量來看,AOS,JAMR,MAR以及TAR發表的管理會計論文最多研究方法與學術期刊的交互分布管理會計研究的理論基礎通常包括經濟學(economics)、社會學(sociology)、心理(psychology)、生產與運營管理(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和歷史學(history)等。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的交互分布02預算管理不同理論視角下的預算研究不同學科下預算研究的相關學科分支或理論基礎、主要研究問題、關注的焦點、分析問題的層面、基礎假設、預算變量以及非預算變量等傳統預算的缺點和局限問題:預算的編制十分耗時預算對組織內的反饋造成了抑制,往往成為變革的障礙預算通常缺乏戰略性眼光,經常內在矛盾如果考慮了編制預算所消耗的資源,預算的增量價值可能十分有限預算通常關注成本的削減,而非價值創造預算強化了縱向的指令式控制預算往往難以反映組織正在采用的新型網絡結構預算往往誘發了博弈和不端行為預算在現實中的更新太不及時了

(通常一年一次)預算的編制往往基于未經證實的假設和猜想預算強化了部門間的障礙,而不是促進信息共享預算使人們感到自己的價值降低了問題歸類預算中的編制問題預算中的組織問題預算中的參與者問題以美國企業為代表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思想對企業的流程進行控制,它更關注預算對企業運營規劃的支持作業成本預算1歐洲式采用激進的分權化方法放棄預算,總部對一線經理人和員工不作具體的控制,僅通過建立不基于預算而基于標桿的評價體系進行激勵超越預算2傳統預算的缺點和局限的改良方向研究背景:預算制定可概括為三種形式:上級單方面編制預算、下級單方面編制預算、談判預算(negotiatedbudget)。據調查,幾乎所有的大中型公司都有正式的預算項目,且預算往往都是通過談判達成的研究問題:與單方面參與的預算相比談判預算對預算結果有何影響?比如,預算數會有變化嗎?預算引發的經濟后果(包括預算松弛和下級的工作表現)會有變化嗎?影響預算能否達成一致的因素有哪些?預算談判能否達成一致與經濟后果有什么樣的聯系?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研究假設:假設1:有最終決定權的談判方會做出讓步假設2:在上級擁有最終決定權的預算談判中,預算數低于上級單獨做的預算數假設3:在談判預算中,如果是下級發起的談判,預算數比上級發起的談判的預算數低假設4:對于最終達成一致的談判,發起方的初始預算投標與后來另一方的討價還價之間的差異顯著小于未達成一致的談判假設5a:對于上級擁有最終決定權并且最終達成一致的談判預算,其預算松弛的程度顯著大于未達成一致的談判或者上級單方決定的情形假設5b:對于上級擁有最終決定權并且最終達成一致的談判預算,下級的業績顯著好于未達成一致的談判或者上級單方決定的情形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學習中級會計課程的185名本科研究過程:除談判過程,其他操作均通過電腦完成研究設計:6種預算制定機制,被試被隨機分配至6種中的一種,扮演上級或下級的角色。如下圖所示,三種是上級在談判過程中擁有更大權力

(即①,③,⑤);另外三種是下級在談判過程中相對擁有更大權力

(即②,④,⑥)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具體實驗步驟:研究者將計算機實驗室分為兩個實驗區

(一個實驗區為上級,另一個為下級)電腦屏幕會顯示有關生產任務的解釋信息,要求被試完成解碼

(將代碼破解成文字信息)的工作下級需要完成三個訓練時段,每個時段5分鐘,去熟悉任務,以了解他們自己的生產能力在下級的最后一段訓練期結束后,下級會被要求給出自己在5分鐘內能正確解碼的數量的最佳估計,該估計值將用于計算預算松弛電腦屏幕分別展示上級和下級的薪酬方案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具體實驗步驟:研究者向被試介紹預算制定的過程機制被試接下來回答一系列關于上級和下級的薪酬方案、預算制定過程的問題在第三段訓練期結束后,上級和下級會被告知平均生產能力

(在該實驗中為正確破解70.2個代碼),該平均生產能力是所有被試當中的25名被試的平均生產能力預算制定階段:單邊組的被試由有單邊決定權的一方決定預算;談判組的被試開始談判。為了避免個人關系的影響,談判雙方

(上級和下級)是通過電腦終端進行談判的,不面對面交流預算值設定之后,下級將要完成一段5分鐘的工作期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實驗結果:假設1,2,4,5a成立,假設3不成立,假設5b不完全成立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研究貢獻:在選題方面把握住了預算領域文獻的空白區域,將談判和預算進行組合加以研究,找到了預算研究的創新點研究局限:實驗只包括一個預算期間,而現實中大部分公司在多個期間重復編制預算,因此該研究忽略了各期間的潛在相互影響現實生活中雇主與雇員間的薪酬合約一般由雙方協商決定,而實驗中的薪酬合約只是外生給定的現實中的預算談判通常包含談判者之間更多的互動和信息交流忽略了談判成本對預算的經濟影響。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0,TAR)研究啟示:在設計部分考慮談判成本的影響,將預算期間延伸至多個期間,促進上下級之間更充分的溝通等研究背景:個人薪酬往往與團隊業績掛鉤,但團隊激勵會產生一些成本,比如“搭便車”行為,導致不能發揮團隊生產的協同作用研究問題:基于預算的團隊合約對于團隊激勵是否有效預算目標水平對團隊業績的影響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研究假設假設1:線性預算的團隊合約下的團隊業績水平最高,其次是固定預算的團隊合約,最后是計件團隊合約假設2:團隊業績水平隨著預算目標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總體實驗方案基于預算的團隊合約對于團隊激勵是否有效預算目標水平對團隊業績的影響12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具體實驗步驟:在三個訓練時段之后,研究者要求被試給出他們認為的在3分鐘的工作期內自己能正確破解的代碼數量的最佳估計研究者告知被試,他們在訓練期和工作期中會掙得“效用”,每個單位的“效用”可以換取1美分研究者將計算機實驗室分為兩個實驗區研究者告知被試將進入一個8段工作期,在第一段工作期前被試會獲知他們的預算目標值,并以此作為8段工作期的目標值被試完成三個訓練時段,每個時段有3分鐘,去熟悉任務以及獲得工作能力電腦屏幕會顯示有關生產任務的解釋信息要求被試完成解碼(將代碼破解成文字信息)的工作010605020403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具體實驗步驟:被試進行8段連續的工作期被試回答了一系列關于團隊預算目標、激勵合約、分配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的過程、實際的工作期等問題研究者告知被試,在接下來的每個工作時段前,每個組員會有180秒來分配自己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完成8段工作期之后,被試需要完成一份退出問卷研究者告知被試關于其本人以及另一組員的工作能力信息,以及他們在工作期的團隊預算目標值研究者告知被試,在每個工作期之后,他們會得知他們本人正確解碼的數量、另外一個組員正確解碼的數量,以及整個團隊正確解碼的總數791181210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3.團隊業績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而遞減,線性預算的團隊合約下的遞減速度低于另兩類合約,中等難度的預算目標水平下的遞減速度也低于另兩類預算目標難4.線性預算的團隊合約和中等難度的預算目標水平下的團隊內的個體業績差異是最小的1.線性預算的團隊合約的業績顯著高于另兩類合約(計件團隊合約和固定預算的團隊合約的業績之間沒有顯著差異)2.中等難度的預算目標水平下的業績高于另兩種預算目標水平下的業績(容易的和困難的預算目標水平下的業績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驗結果: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提供了不同的預算目標水平如何影響團隊業績的證據某些預算類合約能比計件合約產生更高的團隊績效展示了在中等難度的預算水平和線性預算的團隊合約下,團隊的協作水平是如何提高的010203研究貢獻: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團隊規模和激勵強度會影響團隊協作,因此可進一步考察更大規模的團隊、共享機制和組織結構變化等因素對團隊績效的影響該研究假設團隊總產出是個人產出的總和,未來研究可考察其他計算團隊產出方式的結果研究啟示預算管理實驗研究示例-Fisheretal.(2003,JMAR)該實驗不允許團隊成員間交流,未來研究可考察團隊成員間的交流和互動是如何影響團隊業績研究局限03管理控制系統早期組織學視角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構建控制框架討論了機械組織和有機組織,雖未聚焦于控制,但隱含控制系統的內容1管理控制領域研究的獨立化RobertN.Anthony(1965)將控制細分為三個不同的流程:戰略規劃、管理控制和運營控制2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戰略規劃:面向未來,主要涉及整體戰略和具體實施計劃的確定管理控制:確保有效地獲得和使用資源,以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運營控制:依賴于具體運營環境,主要運用非財務指標來衡量業績三種形式的控制Ouchi(1979)建立控制框架,包括行為控制、結果控制、部族控制等。3四層級的控制框架Simon(1995)提出四層級控制框架,包括信仰控制、禁區控制、診斷控制和交互控制,從不同角度解釋管理控制系統的設計和運行機制。4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信仰系統:確立組織的核心價值(從而決定了組織的整體文化和價值觀)禁區系統:在很多方面與信仰系統相反,通常指出哪些活動和行為是不好的,特單是大量的合規制度和質量控制制度診斷控制:代表差異分析或例外管理報告等控制形式交互控制:分析由于戰略實施不當所引起的戰略性失敗。主要用來對不再適用的戰略和需要修正的戰略進行早期預警五個問題為保證組織學習并根據經驗改進當前行為,需要什么樣的信息交流

(反饋或前饋信息)?為實現以上兩個問題所界定的任務,組織應達到什么樣的業績水平?應如何設置恰當的業績基準或標桿?

組織未來成功的關鍵目標是什么?如何衡量這些目標的實現程度?組織所采取的戰略和計劃是什么?為成功實施戰略和計劃所需的流程和作業是什

么?如何對這些作業進行評價?

010302對實現了業績目標的管理者和其他員工將給予什么樣的獎勵,對沒有完成業績目標的管理者或員工將如何懲罰?

0405管理控制系統的整體觀Otlley(1999,MAR)提出的整體觀框架強調從全局考慮控制系統設計,通過五個問題描述控制框架,提供更全面的視角,有助于深入理解管理控制系統的復雜性和多樣性。5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對于整個組織未來的成功來說,什么被認為是核心因素?這些因素是怎樣引起管理者和員工注意的?組織的愿景和使命是什么?組織的愿景和使命如何引起管理者和員工的注意?將組織的首要目的(purpose)和目標(objective)傳達給其成員的機制、過程和網絡是什么?組織的結構是什么?它對業績管理系統設計和運用的影響是什么?它如何影響戰略管理過程,又如何受戰略管理過程的影響?01020312個問題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Otley與其合作者的一篇論文(FerreiraandOtley,2009,MAR)將Otley(1999,MAR)提出的框架擴展為12個問題:從組織目標、關鍵成功因素和戰略規劃中派生出哪些關鍵業績指標?這些指標怎樣具體化和溝通?這些指標在業績評價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有沒有大的遺漏?組織采取了什么樣的戰略計劃?為了保證其成功,需要什么樣的流程和活動?戰略是怎樣修改、產生、傳達給管理者和員工的?對于每個業績指標,組織要達到的程度是什么?組織如何為這些指標設立目標值?這些目標值是否有挑戰性?04050612個問題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Otley與其合作者的一篇論文(FerreiraandOtley,2009,MAR)將Otley(1999,MAR)提出的框架擴展為12個問題:如果經理和員工實現了業績目標值或其他被評價的業績,會獲得什么樣的獎勵(財務的或非財務的)?如果沒有實現,會受到什么懲罰?組織評價個人、團隊和組織業績的程序是什么?業績評價主要是客觀的、主觀的,還是混合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和控制在這些程序中的重要性如何?組織有什么樣的信息流(反饋和前饋)、系統和網絡來支持業績評價系統?07080912個問題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Otley與其合作者的一篇論文(FerreiraandOtley,2009,MAR)將Otley(1999,MAR)提出的框架擴展為12個問題:業績管理系統如何隨組織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些變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響應的?對信息和各種控制機制有怎樣的應用?這些應用能用文獻中的分類法進行描述嗎?控制及其有用在不同的層級有何不同?業績管理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其應用是否協調一致?10111212個問題管理控制系統的分析框架演進與框架研究方法的運用Otley與其合作者的一篇論文(FerreiraandOtley,2009,MAR)將Otley(1999,MAR)提出的框架擴展為12個問題:研究方法實驗研究通過控制變量觀察因果關系,適用于研究真實環境中不存在的現象,但外部有效性存在爭議實地研究用于構建和檢驗理論,通過深入分析真實環境中的公司控制實踐,提供豐富見解,但結論可能缺乏普遍適用性分析性研究通過數學模型尋找最優解,但其假設與現實復雜性存在差距,難以提供全面指導010203管理控制系統領域的研究方法簡評研究方法檔案式研究利用客觀數據進行大樣本實證研究,但需使用間接指標度量關鍵概念,存在不足調查研究可收集大量樣本數據,用于檢驗和修正理論,但難以推斷因果關系,且結果受變量界定和衡量方法影響0405管理控制系統領域的研究方法簡評動機導向推理管理者往往根據自己的偏好來評價、解釋數據,增加他們得出與自己想法一致的結論的可能性。因此平計分卡實施過程中潛在的動機導向推理可能限制BSC評價戰略的作用。研究背景研究問題考察平衡計分卡實施過程中是否存在動機導向推理考察了兩項因素對動機導向推理效應的緩解作用將平衡計分卡的四層面組成要素強調為相互聯系的因果鏈其二是讓經理人參與選擇具體的評價指標管理控制領域的實驗研究示例-Tayler(2010,TAR)研究假設H1:經理人如果參與選擇了一項行動方案,那么當他使用BSC去評價這項

(存在爭議的)行動方案時,他將該行動方案評價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與沒有參與選擇行動方案的經理人相比)。H2a:如果將BSC表達描述成一個因果鏈,參與選擇行動方案的經理人將一項

(存在爭議的)行動方案評價為成功的可能性會降低。H2b:如果把BSC表達描述成一個因果鏈,而且讓經理人直接參與選擇BSC的具體評價指標,那么參與選擇行動方案的經理人將一項

(存在爭議的)行動方案評價為成功的可能性會降低。管理控制領域的實驗研究示例-Tayler(2010,TAR)被試與實驗任務實驗參加者:對平衡計分卡已有基本了解的MTB學員實驗任務:判斷式實驗任務管理控制領域的實驗研究示例-Tayler(2010,TAR)實驗設計采用2×3的設計管理控制領域的實驗研究示例-Tayler(2010,TAR)實驗結果:假設1,2b成立,假設2a不成立研究貢獻:展示了將平衡計分卡組成要素視為因果關聯的潛在效果,這是對平衡計分卡研究領域

(設計層面)的拓展展示了管理者參與平衡計分卡實施過程

(體現為選取具體的評價指標)的潛在效果,這是對平衡計分卡研究領域

(實施層面)的拓展強調了平衡計分卡作為戰略評價工具

(而不僅僅是業績評價工具)的功能展示了可能緩解動機導向推理行為的因素,從而對心理學研究作出了拓展管理控制領域的實驗研究示例-Tayler(2010,TAR)04戰略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以戰略的眼光從成本的源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對價值鏈進行成本管理定義優點以成本效益為指導原則,如能增強企業競爭優勢,適當增加成本也是符合戰略成本管理精神的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研究框架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要素分類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研究企業是否及如何利用會計數據進行Porter(1985)提出的價值鏈分析研究企業戰略和成本結構之間的關系,以及作業水平及所需資源之間的因果關系

(即成本動因)戰略成本管理的實踐執行性成本管理:利用差異分析、性態分析和標準成本等方法分析成本數據,尋找改進的路徑以提高成本業績的方式結構性成本管理:利用組織設計、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等工具建立與企業戰略協調一致的成本結構的方式0102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研究框架戰略與戰略成本管理圖(Anderson(2007)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研究框架PART01Banker和Johnston(1993)以美國航空運輸業為背景,研究產能類成本動因和運營類成本動因對資源消耗的影響發現運營類成本動因與資源消耗顯著相關發現不同航空公司因競爭策略選擇而具有不同的運營類成本動因為航空運輸業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實證依據PART02Dekker(2003)通過實地研究英國零售商Sainsbury與其供應商的供應鏈合作展示了價值鏈分析工具在公司間合作中的應用揭示了公司間合作中的信任、控制和成本分擔等問題拓展了價值鏈分析的應用范疇。戰略成本管理研究示例謝謝大家主講人:XXX第十五章審計領域的研究方法應用

審計生產02審計需求審計市場03目錄Contents審計師變更審計定價04050101審計需求非強制性:審計需求并不是強制產生的,在不受法律管制的自由市場上仍然存在一些公司自愿接受審計異質性:對會計師事務所類型的選擇存在差異審計需求是如何產生的?為什么審計需求具有異質性?代理理論信息理論保險理論審計需求的產生理論預期:自愿接受審計/選擇高質量事務所審計的動機在于,緩解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間的代理沖突,降低委托代理關系中的代理成本實證檢驗模型:因變量:是否接受審計;是否選擇高質量事務所Agency1表示公司的第一類代理沖突,即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代理沖突Agency2表示公司的第二類代理沖突,即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