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知識清單)-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_第1頁
第一單元(知識清單)-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_第2頁
第一單元(知識清單)-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_第3頁
第一單元(知識清單)-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_第4頁
第一單元(知識清單)-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二下第一單元基礎復習知知識e梳理一、易讀錯的字黃鶯(yīng)堤(dī)岸醉(zuì)酒梳妝(zhuāng)嫩(nèn)芽觸(chù)摸裹(guǒ)著絢(xuàn)麗懊(ào)悔沮喪(sàng)年齡(líng)茁(zhuó)壯二、易寫錯的字綠:右下部是“”,不要寫成“水”。柳:右部是“卯”,不要寫成“卬”。局:“”不要寫成“可”。禮:左部是“礻”,不要寫成“衤”。滿:左右結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休:右部是“木”,不要寫成“本”。三、一字組多詞。詩(shī)(古詩)(詩歌)(詩人)(詩句)村(cūn)(農村)(鄉村)(村子)(村民)童(tónɡ)(兒童)(童話)(童年)(學童)碧(bì)(碧綠)(碧玉)(碧空)(碧石)妝(zhuānɡ)(化妝)(補妝)(紅妝)(妝臺)綠(lǜ)(綠色)(綠葉)(綠豆)(綠化)絲(sī)(雨絲)(絲瓜)(粉絲)(吐絲)剪(jiǎn)(剪刀)(剪紙)(剪斷)(剪彩)沖(chōnɡ)(沖動)(沖破)(沖出)(沖向)尋(xún)(尋找)(尋人)(尋思)(尋求)姑(ɡū)(姑娘)(姑姑)(姑媽)(村姑)娘(niánɡ)(新娘)(大娘)(娘家)(奶娘)吐(tǔ)(吞吐)(吐絲)(吐痰)(吐話)柳(liǔ)(柳枝)(柳樹)(楊柳)(柳條)蕩(dànɡ)(回蕩)(掃蕩)(飄蕩)(晃蕩)桃(táo)(桃花)(桃子)(桃樹)(核桃)杏(xìnɡ)(杏花)(杏子)(杏樹)(銀杏)鮮(xiān)(鮮花)(新鮮)(鮮紅)(鮮艷)郵(yóu)(郵遞)(郵票)(郵局)(郵件)遞(dì)(傳遞)(快遞)(郵遞)(遞給)員(yuán)(隊員)(員工)(演員)(學員)原(yuán)(原來)(草原)(高原)(原因)叔(shū)(大叔)(叔叔)(叔父)(表叔)局(jú)(郵局)(局長)(局面)(出局)堆(duī)(土堆)(沙堆)(堆放)(扎堆)禮(lǐ)(禮物)(禮品)(隊禮)(軍禮)鄧(dènɡ)(鄧氏)(鄧師)植(zhí)(植樹)(植物)(種植)(培植)格(ɡé)(格外)(格子)(及格)(表格)引(yǐn)(吸引)(引用)(引號)(引人注目)注(zhù)(注意)(關注)(注入)(注視)滿(mǎn)(滿意)(滿分)(充滿)(豐滿)休(xiū)(休息)(休學)(午休)(退休)息(xī)(氣息)(出息)(消息)(信息)四、多音字。①必須掌握的多音字“啊”用在句首時,單獨成句,是嘆詞,有4種讀音。啊à例句:①讀ā,表示贊嘆或驚異:啊(ā),出彩虹了!②讀á,表示追問:啊(á),你說什么?③讀ǎ,表示疑惑:啊(ǎ),怎么會有這種事?④讀à,表示應諾或醒悟(音較短):啊(à),原來是他!怪不得挺面熟的。表示驚異或贊嘆(音較長):啊(à),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啊”用在句中、句尾時,是助詞,讀輕聲a(讀時還要有變音)。“這是誰在我家門前種的花?多美啊(a)!”“這是誰在我家門前種的花?真美啊(a)!”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貍在那里快活地蹦啊(a)跳啊(a)。這是多么美好的禮物啊(a)!讀時變音:“多美啊”“真美啊”(讀變音ya);“跳啊”“禮物啊”(讀變音wa)鄒Iù(綠色)Iù(綠林)吐tǔ(吐露)tù(吐血)喪sàng(喪命)字歌:綠(Iù)林好漢傳說中,馬路綠(lǜ)燈可通行。春來綠(lǜ)色染塞北,鴨綠(lù)江畔春意濃。例句:我們的語文老師談吐(tǔ)文雅,愛崗敬業。一次,他因腸胃感冒而上吐(tù)下瀉,但仍堅持給我們上課。字歌:罪犯解(xiè)數已用盡,解(jiě)除武器被生擒。解(jiě)救人質民歡喜,押解(jiè)回城立功勛。字歌:無辜卻喪(sàng)生,喪(sāng)鐘為誰鳴?喪(sàng)魂落魄者,奔喪(sāng)腳不停,。辨析:表示“限于某個范圍”“唯一,僅有”時,讀zhǐ,如,只好、只是、只有;表示“單獨的,極少的”或用作量詞時,讀zhī,如,只身、一只。②拓展積累的多音字長zhǎng(長輩)cháng(長處)散sàn(散步)sǎn(散文)吐tǔ(吐露)tù(吐血)地de(飛快地)dì(空地)吐tǔ(談吐)tù(嘔吐)看kàn(看書)kān(看門)著zhe(朝著)zháo(著火)空kōng(空調)kòng(空閑)要yào(重要)yāo(要求)興xìng(高興)xīng(興奮)得de(跑得快)dé得意děi(得虧)五、形近字詩(古詩)裁(裁剪)沖(沖動)姑(姑娘)持(支持)栽(栽花)腫(腫大)故(故事)逃(逃走)娘(姑娘)禮(禮品)局(局長)桃(桃花)糧(糧食)扎(扎實)居(居住)堆(土堆)注(注意)值(值日)體(體育)推(推開)柱(支柱)植(植樹)休(休息)六、重點詞語1.必須掌握的詞古詩兒童趁早碧玉剪刀吐出柳枝禮物沖出尋找姑娘春天野花眼睛鮮花先生桃花杏花原來大叔郵局快活去年驚奇東西太太做客美好植樹滿意格外公園休息汗珠小心柏樹樹苗筆直綠絲絳鄧爺爺郵遞員蕩秋千2.四字詞語(含成語)引人注目萬里無云碧空如洗叮叮咚咚絢麗多彩草長鶯飛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五顏六色興致勃勃花朵簇簇碧空如洗萬里無云引人注目七、近義詞尋找—尋覓害羞—害臊仔細—細心原來—本來懊喪—沮喪絢麗—絢爛驚奇—驚異奇怪—奇特知道—了解滿意—滿足美好—美妙格外—分外挑選—選擇茁壯—強壯美麗—漂亮趕緊—趕忙興致勃勃—興高采烈五顏六色—五光十色八、反義詞早晚忙閑垂下抬起仔細馬虎趕緊遲緩害羞大方探出縮進懊喪興奮驚奇尋常快活難過筆直彎曲休息忙碌絢麗多彩暗淡無光萬里無云烏云密布引人注目視而不見興致勃勃無精打采九、詞語積累。①AABB式詞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類似的詞語:整整齊齊高高興興開開心心嘻嘻哈哈②ABCC式詞語:興致勃勃類似的詞語:小心翼翼兩手空空白發蒼蒼③含有數字的四字詞語:五顏六色類似的詞語:三心二意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五成群④動詞:脫掉棉襖沖出家門類似的詞語:奔向田野尋找春天蕩秋千⑤量詞:一個包裹一片鮮花類似的詞語:一個樹坑一棵柏樹苗⑥修飾詞:害羞的小姑娘開滿鮮花的小路類似的詞語:絢麗多彩的鮮花美好的禮物難忘的日子綠油油的小柏樹滿意的笑容仔細地找驚奇地說精心地挑選⑦形容春天的詞語:萬紫千紅萬象更新類似的詞語:含苞欲放春回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高頻考點詞語搭配常見的題目形式:①把搭配合適的詞語進行連線。②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小竅門一解答這類題時,先理解詞語的意思,再想一想用什么詞來修飾這個詞語比較合適。小竅門二解答連線題時,先把確定正確的搭配連起來;再把不太確定的搭配連起來,最后讀一讀,檢查一下是否合適。解答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這一類題型時,先要認真思考被修飾的對象的特點,如顏色、形狀、大小等;再準確、恰當地使用修飾詞。十、句子積累。1.比喻句(1)一棵綠油油的小柏樹栽好了,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這句話將小柏樹比作戰士,寫出了小柏樹筆直挺拔的姿態。(2)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句話運用比喻的手法,將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寫出了春天剛剛到來時的景象。“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說明初春的景象不太明顯,需要我們仔細去發現,去尋找。2.擬人、比喻句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連用四個問句,寫出了春天的景象。“小草探出頭、野花開了、樹木吐嫩芽、小溪解凍”是春天里的景象,作者將這些常見的景象比作“眉毛、眼睛、音符、琴聲”,寫出了這幾種事物的特點,非常生動形象。3.感嘆句這是多么美好的禮物啊!這句話用感嘆的語氣,表達出了松鼠太太看到那些美麗的鮮花時,對這份禮物的贊美之情。4.擬人句、排比句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仿寫:她在小溪里散步,在花叢中飛啊飛;她在蜜蜂、蝴蝶翅膀上跳舞,在梨花、迎春花枝頭笑……5.動作描寫鄧爺爺精心地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仿寫:開始炒菜了。我先把切好的蔥花扔進鍋里,等蔥花變黃,聞到一股香味,再把菜倒進鍋里,抄起鍋鏟,不停地翻動著。等菜慢慢由白變黃,我再依次倒入醬油、醋,撒上鹽,接著用鏟子翻動了幾下,撒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鍋端下來,翻炒了幾下,就出鍋了。十一、課文回顧。1.《古詩詞二首》《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寫人,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詠柳》通過豐富新穎、妙趣橫生的想象,對早春的柳樹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描繪,贊美了春天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2.《找春天》描繪了“我們”尋找春天的經過,展示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寫出了小朋友們尋找春天的喜悅之情,贊美了無限美好的春天,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3.《開滿鮮花的小路》中“美好的禮物”指的是長頸鹿大叔寄給鼴鼠先生的花籽。能夠給他人帶去快樂,能夠溫暖人心的禮物就是美好的禮物。生活中美好的禮物還有:貧困山區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的熱心人捐送的棉衣,懂事的孩子為勞累的媽媽端來一盆溫熱的洗腳水等等。4.《鄧小平爺爺植樹》講述的是1987年4月5日,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柏樹的情景,體現了鄧小平爺爺做事一絲不茍的精神和綠化環境的意識。十二、單元復習要點十三、“1+X”閱讀推薦篇目:陳木城《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推薦理由:春天的小雨是一個音樂家,瞧,他拿著小鼓“咚咚咚、啪啪啪、淅淅瀝瀝……”,整座森林就像一座音樂廳。那些美妙的比喻句、擬人句也像帶著音響似的,來參加這場音樂會。讓我們也來加入這場閱讀盛宴吧。閱讀方法:這篇優美的散文適合邊讀邊想象其中的畫面。我們可以在想象中感受畫面的美,感受春雨帶來的樂趣。十四、素養與能力1.《古詩二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注意語氣和重音。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描述的春天美景。2.《找春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注意語氣和重音。背誦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3.《開滿鮮花的小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注意語氣和重音。背誦課文。4.《鄧小平爺爺植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注意語氣和重音。背誦課文。能借助插圖說出鄧爺爺植樹的情景。5.《口語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能用恰當的語氣與別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6.《語文園地一》借助游覽圖,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積極識字。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根據語境補充合適的詞語。先認真觀察,再和同學交流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古詩。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理解課文內容。7.《快樂讀書吧》感受課外閱讀的快樂,樂于與大家分享課外閱讀的成果。課文e課文e梳理第1課:《古詩詞二首》1.課題解讀《古詩二首》編排了兩首古詩,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描寫了春天。《村居》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之情。《詠柳》通過對早春二月柳樹的描寫,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2.作者簡介高鼎,清代后期詩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善于描寫自然景物。著有《拙吾詩稿》。賀知章(659—約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市蕭山區西)人。他的詩現存二十首,其中《詠柳》《回鄉偶書》廣為傳頌。3.課文重點理解(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理解:擬人早春二月,小草嫩芽從土里鉆出,自由地生長,黃鶯在天上縱情飛舞,歡快地鳴叫。楊柳長出了嫩葉,柔軟而細長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擺,輕輕地拂掃著堤岸。(2)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理解:傍晚,鄉間的孩子們放學后早早地回來了,他們正趁著這和煦的東風放風箏呢。(3)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理解: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理解: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運用擬人、比喻、設問的修辭手法,一問一答,既贊美了柳葉,又歌頌了帶來綠色的春天。賦予巧妙的想象,生動地刻畫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4.主題概括。《村居》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再現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圖”,刻畫了兒童放學歸來放風箏的“樂春圖”,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之情。《詠柳》是一首詠物詩。詩中描繪了充滿生命力的柳樹,生動地刻畫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表達了詩人對柳樹的喜愛和對春天的贊美之情。5.學有所得這兩首詩生動地描寫了春天時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將早春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長長的柳條垂落下來,輕輕地拂著堤岸,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兒童在醉人的春光中興致勃勃地放著風箏。看到此情此景,我們感受到了那種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氣氛,感受到了跳動著的春的脈搏。6.結構導圖7.問題探究。(1)字理識字(會意字)醉左邊形狀像個酒壇,表示“酒”;右邊“卒”表示極點、極端。“醉”表示酒喝多了,神志不清。(2)說一說:詩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描寫了什么情景?讀詩句,聯系生活說一說孩子放風箏的情形。傍晚,鄉間的孩子們放學后早早地回來了,他們正趁著這和煦的東風放風箏呢!孩子們來到一片空地上。他們邊跑邊拉線,很快,他們的金魚風箏和蜻蜓風箏就飛上了天。迎著風,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小,好像在和小鳥比誰飛得高呢!其他小朋友也拍手叫好。歡笑聲在空中回蕩。(3)《村居》運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描寫了怎樣的畫面?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采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這首詩描繪了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快樂飛舞歌唱,楊柳拖著長長的枝條隨風搖擺,輕撫著堤岸,好像真醉在這美景之中。孩子們放學后早早回家,趁著春風和煦的天氣快樂地放著風箏。(4)說說詩人眼中的柳樹是什么樣的?《詠柳》中將二月春風比喻成剪刀,裁出細長的柳葉,想象奇特,你認為春風還可以裁出什么?燦爛的桃花嫩綠的小草(5)《詠柳》運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描寫了怎樣的畫面?一詩前二句詩分別描寫了柳樹的整體形象和千萬條垂掛的枝條,第三句在設問問題提出的同時,又有意無意地寫到均勻細致碧綠的柳葉,三個句子分別寫了柳樹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內容,筆筆有特點。另外,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表現手法,詠唱了柳樹,贊美了春天,謳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無限創造力。這首詩寫了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細長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像萬條綠色絲帶。這細長的柳葉是誰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如同一把神奇的、無形的剪刀,將綠色絲帶隨心剪裁。(6)看圖讀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8.課后拓展(1)想一想:春天里除了放風箏,還能進行哪些活動?郊游野營挖野菜植樹(2)紙鳶和風箏的關系紙鳶指的就是風箏。現在我國有些地方還稱風箏為“紙鳶”。古代時,有人在紙鳶上面加了竹笛,風一吹,就發出古箏那樣的聲音,于是就有了“風箏”的叫法。(3)認識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據聯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詠柳》這首詩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柳樹的新葉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綠絲絳,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這樣突出了柳樹的美。我們在寫比喻句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注意比喻的事物一定要合乎情理。(4)有關春天的詩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唐·杜甫《絕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王維《畫》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第2課:《找春天》1.課題解讀本文的課題呼喚著我們──找春天去吧!我們到校園里找一找,也許能在操場邊發現剛探出頭的小草;我們到野外去找一找,也許能在天空中發現飄飄搖搖的風箏;打開課本,我們還會在課文插圖中發現春天的影子;讀著課文,我們會感覺到自己就是那幾個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的孩子,體會到尋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發現春天的欣喜。2.作者介紹經紹珍:兒童文學作家,江蘇省作協會員。曾發表大量詩歌、小說、童話、寓言。主要作品:繪本《兩支冰棒》,兒歌集《基礎事物認知》等。3.課文重點理解(1)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理解:一連串動詞,生動刻畫了“我們”急不可待、激動、興奮的心情。(1)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理解:從比喻句和兩個疊詞可以看出春天剛剛到來,不細心觀察是找不到的。(2)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理解:小草多像一個可愛的孩子,它悄悄探出頭,尖尖的、小小的草芽多像“眉毛”啊!用溫柔綿長的聲音輕讀“眉毛”,“眉”讀音拖長;“毛”讀得輕而短,尾音上揚,把春天的靈動讀出來。(3)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理解:早開的野花十分稀少,藏在草叢中很難被發現。輕風吹來,野花若隱若現,多像春天在眨眼睛啊!(4)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理解:“看、聽、聞、觸”等動詞寫出“我們”是如何找到春天的。同時也說明春天是有色彩、有聲音、有氣味、有形體的,生動、形象。(4)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理解:比喻,把初春小溪流動聲比作婉轉、悠揚的琴聲,突出溪水活潑不張揚的特點。(5)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理解:孩子們在柳枝上,風箏上,喜鵲、杜鵑的身上,桃樹、杏樹上,找到了春天。春天就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春天。4.主題概括。本文通過對孩子們尋找春天的過程的敘述,歌頌了春天的無限美好,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春景的喜愛之情。5.學有所得春天多像和我們玩捉迷藏的小伙伴哪!你看,她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如果我們不找,還真的發現不了她呢。我們在尋找中獲得快樂,我們在發現中得到樂趣。讓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6.結構導圖7.問題探究(1)“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尋找春天的?你從第2自然段中哪幾個詞看出來的?從“脫掉、沖出、奔向”等表示動作的詞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是懷著急切、激動的心情去尋找春天的。(2)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說一說。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她在新發芽的嫩葉上跳舞,在蒙蒙細雨中玩耍;她在蝴蝶、蜜蜂扇動的翅膀中,在農民伯伯辛勤的勞動中……提示:仿照語段說話,首先思考這些句子講了什么,有什么特點,如第4~7自然段用相同的句式(問句)和豐富的想象,描繪了春天的美好,第8自然段用了幾個動詞寫“我們”如何找到春天,最后以省略號結尾,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然后把你找到的春天的樣子仿照其中一種句式來說一說,說之前想一下要說哪些景物,理好前后順序。示例:含苞欲放的桃花,那是春天的嘴唇吧?隨風搖擺的柳枝,那是春天的長發吧?明艷嫩黃的迎春花,那是春天的發飾吧?轟轟隆隆的雷聲,那是春天的交響曲吧?(3)讀第8自然段,想一想:孩子們是怎么找到春天的?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孩子們是用眼睛、耳朵、鼻子、手找到春天的,說明春天是有顏色、有聲音、有氣味、有形體的。示例:田野里小草鉆了出來,像彎彎的眉毛。野花一朵兩朵地開放。小溪里的水叮叮咚咚地流著。小朋友們在田野里放起了風箏,桃花、杏花在枝頭綻放,喜鵲、杜鵑在枝頭發出清脆的叫聲,迎接春天的到來。8.課后拓展(1)杜鵑杜鵑是杜鵑科鳥類的通稱,常見的有大杜鵑、三聲杜鵑和四聲杜鵑。大杜鵑叫聲似“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鳥,杜鵑常隱棲樹林間,平時不易見到。叫聲格外洪亮,每隔23秒鐘一叫,有時徹夜不停。(2)把物當作人來寫。把物當作人來寫,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的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人的動作和感情。這樣的修辭手法稱為擬人。文中“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哇搖”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天的調皮。我們在寫句子時,可以根據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這樣能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3)描寫春天的詩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4)實踐活動——找春天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走進大自然,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然后結合實踐,來做任務吧!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寫一寫: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畫一畫: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春天。(5)畫一畫你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第3課:《開滿鮮花的小路》1.課題解讀。《開滿鮮花的小路》是一個溫馨浪漫充滿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長頸鹿大叔給鼴鼠先生寄來郵包,鼴鼠先生不知道里面一粒粒的籽是什么?就去問松鼠太太,到了松鼠太太的家,發現郵包里面是空的,松鼠太太發現了郵包上有個小洞,春天的時候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條開滿鮮花的小路的故事。2.了解作者林頌英,1930年生于上海。著名童話作家,十六歲時因病致殘,一生為兒童文學默默耕耘,著有二百多萬字的作品。文學成就:出版少兒讀物《城堡上的一尊大炮》林頌英科普童話選》等。其中《雄雞大叔》動物園》等圖書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發行,獲得了極大贊譽。主要作品:《布吉熊的魔匣》美麗的千紙鶴》等3.課文重點解讀(1)松鼠太太拿過來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沒有。原來,包裹破了,里面的東西不見了。看來都漏在來時的路上啦!理解:包裹里的東西都漏在了來時的路上,真是太可惜了。包裹里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這條小路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2)鼴鼠先生很懊喪。理解:“懊喪”指的是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緒低落,精神不振。鼴鼠先生之所以心情“懊喪”,是因為長頸鹿大叔寄來的禮物被自己弄丟了。到現在自己還不知道長頸鹿大叔給自己寄來的是什么禮物。(3)鼴鼠先生回答:“我不知道!”理解:鼴鼠先生連續兩次回答不知道,說明他心里有一點兒困惑,但是并不沉重,是快樂氛圍中的疑惑不解。因為他的情緒也被刺猬太太和狐貍太太所感染了。(4)松鼠太太對鼴鼠先生說:“我知道了,去年長頸鹿大叔寄給你的是花籽。這是多么美好的禮物啊!”理解:看到開滿鮮花的小路,松鼠太太猜測到長頸鹿大叔去年送的禮物是花籽。漏在路上的花籽在春天開成五顏六色的鮮花,給大家帶來了快樂,這真是美好的禮物啊!4.主題概括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鼴鼠先生本想向松鼠太太請教長頸鹿大叔寄來的小顆粒是什么,卻不小心將它們漏在了路上。春天,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原來,長頸鹿大叔寄來的小顆粒是花籽。5.結構導圖6.學有所得讀了這個童話故事,你會發現,播下一顆善意的種子,便能收獲無窮的快樂。我想快樂應該就像那花籽,會開花,快樂了自己,也快樂了別人。同學們,請你們把快樂分享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吧,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收獲更多的快樂。7.問題探究。(1)“啊”的讀音。辨析:讀四聲的時候,表示應諾或醒悟(音較短);也表示驚異或贊嘆(音較長)。讀輕聲的時候,用在感嘆句末,表示增強語氣。讀二聲的時候,是嘆詞,表示追問。(2)課文中的“美好的禮物”指什么?課文中的“美好的禮物”指的是去年長頸鹿大叔寄給鼴鼠先生的花籽;說這是“美好的禮物”,是因為花籽漏在了路上,春天小路上開滿了鮮花,給動物們帶來了快樂。(3)生活中還有哪些美好的禮物?生活中美好的禮物有很多,能給他人帶去快樂,能夠溫暖人心的禮物就是美好的禮物。如,生活貧困的孩子在嚴冬收到的捐送的棉衣是美好的禮物;我們參加植樹養樹活動,也是送給人們的美好的禮物。(4)如果你是鼴鼠先生,看到這一路鮮花,你想對長頸鹿大叔說些什么?長頸鹿大叔,您寄來的禮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與美好,謝謝您!(5)生活中還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禮物?讀了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啟發?能夠給他人帶去快樂,能夠溫暖人心的禮物就是美好的禮物。如:貧困山區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熱心人的捐款。為勞累的媽媽泡泡腳。和大家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能獲得更大的快樂。8.課外拓展(1)學會用形容詞形容詞主要是用來修飾名詞的,表示事物的特征。如本文“絢麗多彩的鮮花、五顏六色的鮮花”,“絢麗多彩、五顏六色”這兩個形容詞突出了鮮花的美麗。我們在描寫事物或人物時,若能恰當地運用形容詞,就能使事物或人物具有不同的神韻和靈性。如:()的鮮花、()的草地、()的大樹。答案:美麗碧綠粗壯(2)描寫花的詞語顏色的:五顏六色絢麗多彩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寫花多的:繁花似錦百花齊放花團錦簇百花爭艷(3)根據小動物做的事情,借助課文插圖講故事。①記住人物角色。②借助插圖,從人物所處的環境、說話時的神態等方面展開想象與聯想。③仿照課文例句“一大片……的……”進行表達。(4)描寫鮮花盛開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杜甫黃四娘家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5)花籽漏在路上,成了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給大家帶來了美好與快樂。假如包裹沒有破,花籽沒有漏,會發生什么不一樣的故事呢?想一想,說一說。示例:長頸鹿大叔寄來一個包裹,鼴鼠先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就去問松鼠太太。松鼠太太熱心地說:“這是花籽。”鼴鼠先生說:“哦,我知道了。再見!”回到家,鼴鼠先生想:我要給你們一個大禮。于是,鼴鼠先生在花園里撒下花籽。春天來了!萬物從沉睡中蘇醒,青草、樹木開始抽出嫩芽。鼴鼠先生趕緊打說:“鄰居們,我這里有好東西,大家來看一看吧!”松鼠太太她們開開心心地來到了鼴鼠先生的家。哇!一進門香氣撲鼻。松鼠太太說:“原來你這幾個月就在忙這個。”最后,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笑了。大家圍著花園,盡情地唱呀,跳呀,花園成了歡樂的海洋。第4課:《鄧小平爺爺植樹》1.課題解讀課文記敘了1987年4月5日,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種下一棵柏樹的過程,表現了鄧小平爺爺做事嚴謹認真的態度以及對植樹的重視。2.偉人資料鄧小平(19041997)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四川廣安人。鄧小平同志是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倡導者和帶頭人。3.課文重點解讀(1)這一天,碧空如洗,萬里無云。理解:“碧空如洗、萬里無云”描繪了春日里陽光明媚的美好景致,這正是植樹的好時光,讓人心情愉悅。(2)在北京天壇公園植樹的人群里,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格外引人注目。理解:點明植樹的地點。“83歲”與“高齡”相呼應,說明鄧小平爺爺年紀很大了。83歲高齡的鄧爺爺為了祖國的綠化事業,不僅倡導全民植樹,還親自植樹,可見他非常重視植樹。(3)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滿是汗珠,仍不肯休息。理解:興致勃勃、滿是汗珠”等一系列描寫神態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鄧小平爺爺雖然已經83歲高齡,工作繁忙,但是依然精神飽滿,熱情不減,不顧勞累,投入植樹活動中。(4)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是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理解:(動作、語言描寫)準確、生動地呈現了當年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情景,“精心、小心、仔細”這些詞語寫出了鄧小平爺爺植樹時的認真、細致。(5)一棵綠油油的小柏樹栽好了,就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理解:“綠油油”展現出小柏樹生機勃勃的樣子,“像戰士一樣”體現出小柏樹非常直。這是鄧小平爺爺認真植樹的結果。從“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一神態描寫中,可以看出鄧小平爺爺對自己植的樹是滿意的。(6)今天,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柏樹已經長大,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理解:樹長得茂盛、漂亮;是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有深遠的意義;鄧小平爺爺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很多人去參觀、懷念鄧小平爺爺……4.主題概括本文真實地記述了1987年4月5日,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下一棵小柏樹的經過,表現了鄧小平爺爺嚴肅認真的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他對植樹和環保的重視。5.學有所得鄧小平爺爺83歲高齡還興致勃勃地來植樹,那份認真,那份執著,讓我們感受到他不僅是在植樹,還是在播種美好的心愿,在精心地描繪著美好的未來。鄧小平爺爺,我們會以您為榜樣,多植樹,讓沙漠變成綠洲。6.結構導圖7.問題探究(1)結合課文內容和插圖說說鄧爺爺植樹的情景吧!鄧小平爺爺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一個坑挖好了,他精心地挑選)了一棵粗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土)。他站到幾步外仔細地看看,覺得不是很直,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滿意地笑了。(2)鄧小平爺爺的臉上為什么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鄧小平爺爺看到一棵綠油油的小樹苗筆直地站在那里,他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后,這棵小柏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他仿佛看到祖國大地到處都充滿了綠色……所以,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3)鄧爺爺那么大年齡了,工作又非常忙還親自參加植樹活動。我們小學生該怎樣做呢?示例:每年的植樹節,我們都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植樹活動。把小樹種下之后,要不定時地給它們澆水,保證它們成活并茁壯成長。(4)鄧爺爺栽種的柏樹現在已經長大了,如果此刻你站在這棵柏樹前,你有什么想說的?當年,鄧爺爺您83歲高齡仍親自植樹,那份認真和執著,讓我感到您不僅僅是在植樹,而是在種一個心愿,在精心描繪祖國美好的未來。我也要像鄧爺爺那樣去植樹造林,綠化祖國。8.課外拓展(1)簡介植樹節植樹節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的理念,并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2)有關植樹的諺語。春天一刻值千金,植樹季節不等人。要想長遠富,莫忘多栽樹。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種下千棵樹,代代子孫富。(3)說說鄧爺爺植樹的情景。他先挖好樹坑,然后挑選了一棵茁壯的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然后揮鍬填上了土。栽好了樹,他退后幾步仔細查看,覺得樹不是很直,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了。(4)植樹節快到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植樹吧!給你的小樹取個名字,還可以做個植樹卡。經常去看看它。年月日,我在種下一棵小樹,我給它取名叫。口口語e交際注意說話的語氣1.主題我來說在交際中注意說話語氣,真正做到語氣恰當,內容清楚。做到語氣委婉不生硬,交流中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2.交際內容。說話的時候,使用恰當的語氣,能讓聽的人感到舒服。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語氣,體會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請您讓一下。阿姨,請您讓一下好嗎?如果遇到下面的問題,你會怎樣說?試一試,注意說話的語氣。媽媽讓我學鋼琴,我想學畫畫。我會跟媽媽說…上學遲到了,老師批評了我。下課后我對老師說……看到同學洗手后忘了關水龍頭,我會跟他說……◎◎說話的語氣不要太生硬。◎避免使用命令的語氣。3.交際思路3.交際妙方法朗讀并比較下面的兩組句子。第一組:①我不是故意的!②我不是故意的。第二組:①阿姨,請您讓一下。②阿姨,請您讓一下好嗎?(1)讀一讀。每組句子的第②句,語氣更柔和。(2)聽一聽。每組句子的第②句,更容易讓人接受。(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周圍的人說話時是否使用禮貌用語,請求別人幫助時是否使用商量的語氣?(4)說一說。你不小心把同學桌上的東西碰到地上了,你會說:“真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幫你撿起來。”你要別人為你讓路時,你會說:“麻煩您讓一下,好嗎?”(5)議一議。你聽到什么語氣的話時心里會感到舒服?為什么?別人和我說話時用禮貌用語或者用商量的語氣,我心里會感到舒服。因為我感覺別人很尊重我。4.范例一起看(1)媽媽讓我學鋼琴,我想學畫畫。我會跟媽媽說……媽媽,您不是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我不太喜歡鋼琴,更喜歡畫畫,您就讓我學習畫畫吧,好不好?(2)上學遲到了,老師批評了我。下課后我對老師說……我今天起床晚了,所以遲到了。對不起,老師,以后我會早點兒起床的。(3)看到同學洗手后忘了關水龍頭,我會跟他說……同學,你好!你洗手后忘關水龍頭了,會浪費水的,以后要記得關喲!語語文e園地1.識字加油站你們在公園或景區里見過這樣的圖牌嗎?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1)看導覽圖面對著導覽圖,上面是北方,下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東方。(2)這幅導覽圖標注了哪些地方,借助拼音讀一讀。咨詢處(“咨”讀zī,不讀zhī),管理處(“管”讀guǎn,不讀guǎng),餐廳(“餐”讀cān,不讀chān)猜一猜,咨詢處是干什么的地方。詢問問題,了解情況的地方。(3)你在景區咨詢過工作人員嗎?請一個同學扮演咨詢處的工作人員,其他同學扮演游客來咨詢問題。①我想去看表演,請問該怎么走?表演在露天劇場,從這兒出去向西南方向走500米就是。②我想去感受一下水上的別樣風景,我應該去哪個景點,你能告訴我最近的路線嗎?③你可以去湖心亭,從這兒出去,經過露天劇場就看見湖心亭了。(4)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像這樣的指示牌?(5)給加點的字注音,并根據導覽圖填空。現在我在露天劇()場,根據導覽圖,餐廳()在我的方,寶塔()在我的方,湖心亭()在我的方。如果要到管理()處,我應該往方向走。答案:jùcāntīng南báotǎ東南ting西北guǎnlǐ西南2.字詞句運用(1)補充合適的詞語,再說說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補充詞語:藍藍的天空暖暖的陽光碧綠的田野溫暖的微風細長的柳條美麗的草坪我看到:我看到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大樹抽出了嫩綠的葉子,柳條像柔軟的絲帶。桃花、杏花等爭奇斗艷,地面上的小草嫩嫩的、綠綠的,小河里的冰雪已經融化了,一群群可愛的小鴨子在水里愉快地玩耍。我感受到:我感覺到處都充滿生機和希望,到處都光彩奪目、鳥語花香,春天真美!我會做:看圖,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語。的太陽的春光的小草的鮮花的小兔子的小鳥答案:明媚美麗綠綠可愛嘰嘰喳喳(2)根據不同的提問,讀讀下面的句子。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種子睡在哪里?種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我發現:同一句話,重音部分不同,表達的意思往往也不同。我會讀(“.”表示重讀)①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種子”重讀)②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泥土”重讀)③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松軟”重讀)我會做:讀一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曉明乘公交車去上學。①曉明乘公交車去干什么?②曉明怎樣去上學?答案:①上學②乘公交車3.書寫提示我發現:這兩組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底、原”是左上包圍的字,“處、遞”是左下包圍的字。我積累:左上包圍的字還有:床扁層左右尼厲局莊左下包圍的字還有:這還過旭邊進連運返4.積累運用我們來學習一首關于春天、關于小草的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1)注釋①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②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③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④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2)詩歌大意長在古原上的野草多么茂盛,每年枯萎以后又長得如此繁茂。熊熊烈火不能把它燒盡,春風吹過它又重新獲得生命。(3)賞析此詩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余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二句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傳誦千古。5.我愛閱讀春風吹綠了小草,春風又是怎么喚醒筍芽兒的呢?我們來聽聽筍芽兒的故事吧——筍芽兒原文略理解: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寫了筍芽兒從地下一直到長大的過程,描寫出了筍芽兒成長的快樂。詞語解釋:【撒嬌】仗著受人寵愛故意作態。【嘮叨】說起來沒完沒了,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