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1 聲現象(講義)中考物理一輪復習_第1頁
專題01 聲現象(講義)中考物理一輪復習_第2頁
專題01 聲現象(講義)中考物理一輪復習_第3頁
專題01 聲現象(講義)中考物理一輪復習_第4頁
專題01 聲現象(講義)中考物理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一聲、光、熱專題01聲現象(1-3分)(原卷版)目錄2TOC\o"1-3"\h\u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4考點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4考點二聲音的特性 7考點三聲音的利用 10考點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2考點五聲學實驗綜述 15考點六跨學科實踐:制作隔音房間模型 18題型精研·考向洞悉 20題型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20題型二聲速及其相關計算 21題型三聲音三特性辨析 21題型四探究影響音調高低、響度大小的因素 22題型五聲音傳遞信息與傳遞能量的辨析 24題型六超聲波、次聲波及其應用 25題型七噪聲與樂音 26題型八噪聲控制 26

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預測聲音的產生與傳播2.3.1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聲現象》是最簡單同時也是也是中考必考的內容,尤其是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聲音的特征、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等,屬于常考熱點??碱}往往以選擇題(單選較多)、填空題、綜合題的形式出現,分值一般為2分。雖然分值不高,但,是最容易得分的考題??疾榍榫爸饕菍W生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和課堂上觀察或總結出的規律,學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備考過程,作為典例應重點理解以下內容:(1)在鼓面上放碎紙屑,敲擊鼓面,觀察紙屑的運動;敲擊音叉,觀察與其接觸的物體的運動。并了解實驗中的物理方法:將微小變化放大的方法(放大法)。(2)將發聲器放入玻璃罩中,逐漸抽出罩內空氣,會聽到發聲器發出的聲音逐漸變小,分析導致該現象的原因。(3)了解超聲波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如超聲雷達、金屬探傷、醫學檢查等。(4)舉例說明如何減弱生活環境中的噪聲,具有保護自己、關心他人的意識。(5)注意聲波與電磁波的區別以及應用時的不同。聲音的特性2.3.2了解聲音的特性聲音的利用2.3.2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噪聲危害和控制2.3.2知道噪聲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產生發聲體的①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②,③聲源正在振動發聲的物體叫做④(1)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成為聲源;(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是不能說振動停止,聲音也消失。因為振動停止,只是不再發聲,但是原來所發出的聲音還在繼續向外傳播并存在探究聲音的產生物理方法:轉換法和放大法驗證聲音產生的常見實驗:(1)輕壓喉部說話或唱歌;(2)撥動橡皮筋時用手捏住橡皮筋;(3)吹響笛子時用手放在笛孔;(4)用筷子攪動水(不要碰觸水盆);(5)敲鼓時觀察鼓面上的紙屑;(6)敲鼓時,觀察鼓面附近的蠟燭火焰;(7)敲擊音叉時附近的乒乓球跳開;(8)用手按住正在發聲的音箱等確定聲源只有⑤物體才叫聲源。一個能夠發聲但沒有發聲的物體不能稱為聲源弦樂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樂器的振動產生的等聲音的保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記錄聲音的方法也在逐步增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把聲音的振動記錄下來,如早期的機械唱片。(2)把聲音的振動轉換成光信號記錄下來,如在電影膠卷的邊上有一條透明程度不同的帶,叫聲道,記錄就是聲音的信息。(3)把聲音的振動轉換成磁信號記錄下來,如電腦硬盤里面存儲歌曲就是利用這個方法記錄聲音的二、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⑥(1)傳播聲音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和⑦,真空不能傳聲;(2)聲音是以⑧的形式傳播的,叫聲波。聲波的傳播也伴隨著⑨的傳播。(3)聲音不能在⑩中傳播探究聲音的傳播探究固體、液體和氣體可以傳聲,但真空不能傳聲探究聲音傳播的實驗:(1)固體能夠傳聲:一個同學輕敲桌子的一端,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桌面上,能聽到清晰的敲桌子的聲音;(2)液體能夠傳聲:輕敲水族館里的魚缸體,魚聽到敲擊聲后迅速跑開;(3)氣體能夠傳聲:上課時,我們都能聽見老師的講課聲;(4)真空不能傳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中,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隨著空氣被抽出,聲音越來越小,最后聽不到聲音;再充入空氣,隨著空氣越來越多,聲音又越來越大回聲聲波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人耳能分辨出回聲和原聲的條件是:反射回來的聲音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即:聲源到障礙物的距離大于17m聲波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1)聲音的傳播速度:在15℃,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2)影響聲速的因素:1)介質的種類,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2)溫度,同種介質,溫度越高,聲速越大回聲的應用回聲測距、回聲定位(1)回聲定位:蝙蝠、倒車雷達等;(2)回聲測距:當聲源靜止時,聲音從發出到碰到障礙物反射回聲源處所走過的距離,是聲源到障礙物距離的兩倍,即1.發聲停止≠聲音停止: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時,發聲也停止,注意發聲停止不是“聲音消失”。因為振動停止只是物體不再發聲,但物體原來發出的聲音仍然在傳播。例如,發令槍響后隨即停止振動不再發聲,過一會終點計時員能聽到槍聲,說明雖然聲源的振動停止了,但是聲音仍然在空氣中傳播,并沒有消失。2.對聲音產生條件的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有聲音必然有振動,但有振動并不一定能聽到聲音。例如,航天員在太空中通話時,若不借助于電子通訊設備,則彼此間無法交談,原因是缺少傳播聲音的介質。3.類比法理解聲波的傳播水波聲波圖示分析當我們向水平如鏡的水中投入一塊小石子時,水面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斷地向外傳播鼓面向左振動時,壓縮鼓左側的空氣,使其變密,向右振動時,又會使左側的空氣變疏,所以鼓面的振動使周圍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類比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傳播的,而聲波是以疏密相間的波動形式向外傳播的,水波與聲波具有相似的形式1.【民族傳統文化】(2024·河南)甲骨文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如圖,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長柄,敲擊樂器發聲。這說明古人很早便知道聲音與碰擊有關,蘊含了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道理。請你寫出一個能表明這一道理的現象:。2.(2024·青海)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標志著我國踏上了現代航天事業的征程。1978年8月1日,沉睡了2400余年的曾侯乙編鐘(如圖)首次公開奏響,開篇曲目便是大家熟悉的《東方紅》。關于曾侯乙編鐘的說法正確的是()。A.編鐘的振動產生聲音 B.編鐘的聲音一定是樂音C.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D.敲擊力度越大音調越高3.(2024·湖北孝感·一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小明將長度不同的吸管一端封閉粘在一起制作成了“排簫”,如圖所示,并在班級交流會上進行了演奏,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小明演奏時發出的聲音是空氣柱振動產生的B.吸管長短不同,越短的音調越低C.排簫的聲音能傳遞信息,不能傳遞能量D.排簫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音調會更高4.【生活實踐】下列的實驗和實例,能說明聲音的產生或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

②當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卻聽不見鈴聲

③拿一張硬紙片,讓它在木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較兩次聲音的不同④鑼發聲時用手按住鑼,鑼聲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考點二聲音的特性一、音調、響度和音色概念辨析知識點概念解析影響因素音調聲音的①叫音調聲源振動的②(頻率)響度聲音的③叫響度聲源振動的④決定聲音的響度音色音色又叫音品,反映聲音的品質與特色聲源的材料、結構等因素有關,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不相同二、聲音三特性1.頻率(1)定義: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用字母f表示。(2)物理意義: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3)單位:赫茲,簡稱赫,用符號Hz表示。如果一個物體在1s時間內振動100次,它的頻率就是100Hz,表示f=100Hz。(4)音調與聲源振動頻率的關系:⑤決定聲音的音調的高低。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聲音聽起來越清脆;頻率越低,音調越低,聲音聽起來越低沉。(5)音調高低不同的聲波波形圖2.超聲波與次聲波(1)人能感知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在20Hz—20000Hz之間。物理學中把人類能聽到的聲叫聲音(2)把高于20000Hz的聲叫⑥,把低于20Hz的聲叫⑦。3.人和動物的發聲和聽覺頻率范圍(1)人和動物聽覺頻率范圍各不相同。另外,不同人的聽覺頻率范圍也略有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段聽覺頻率范圍也不同,所以聽覺頻率范圍20Hz—20000Hz僅僅是理論上的。(2)地震、海嘯、臺風、火山噴發等一般會伴有次聲波產生,很多動物都能聽到,如狗、大象等。(3)海豚、蝙蝠等能發出超聲波,而大象能發出次聲波,它們可以用人類聽不到的聲音完成交流和捕食。4.振幅:物理學中用⑧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1)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大;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小(2)人聽到的聲音是否響亮,除了跟發聲體發聲時的振幅有關外,還跟人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3)振幅與波形示意圖甲圖振幅大,響度大;乙圖振幅小,響度小。5.不同音色的聲音的波形圖甲圖是音叉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乙圖是鋼琴發出聲音的音色。6.音色的利用(1)根據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樂器(發聲體)和不同人的聲音。在欣賞交響樂時,人們能根據音色分辨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聞其聲而知其人”也是因為不同人發出的聲音的因素不同。(2)同一發聲體,如果其結構發生變化,音色也將發生變化。因此,可以根據音色來辨別瓷器內部是否產生了裂痕、機器運轉是否正常等。1.音調、響度和音色之間的區別如下表:音調響度音色定義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強弱聲音的品質影響因素聲源的振動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聲源的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聲源的結構、材料聽覺表現音調高:聲音清脆、尖細;音調低:聲音低沉響度大:“震耳欲聾”;響度小:“輕聲細語”不同聲源的聲音,即使音調、響度相同,聽起來也有差異2.超聲波與次聲波(1)超聲波和次聲波也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傳播也需要介質,在真空中不能傳播;(3)在相同條件下,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傳播速度與聲音的傳播速度相同。3.對響度的理解: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聲音的“高”、“低”,有時候指的是音調,有時候指的是響度。例如,“高音我唱不上去”、“低音我唱不來”,這里“高”、“低”指的是音調;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這里的“高”、“低”指的是響度。1.(2024·廣東深圳)2024年6月10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劃龍舟是傳統的習俗,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端午節賽龍舟時,賽事激烈,思考樂財財同學的歡呼聲越來越大,這個“越來越大”是指()。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速度2.【民族樂器】(2024·山東濱州·二模)“石磬(qìng)”是一種中國古代石制打擊樂器和禮器,被稱為“古樂之祖”,演奏時用木槌敲擊,發出古樸典雅的樂曲聲,可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對于如圖所示的一組“石編磬”,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演奏時用木槌敲擊石磬是為了讓木槌振動發聲B.“余音繞梁”是指石磬停止振動也能發出聲音C.敲擊大小不同的石磬主要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D.人們主要依據音色不同來辨別石磬與其他樂器3.【生活實踐】在音樂會上,一男高音歌唱家小聰在放聲歌唱時,一女低音歌唱家小明在輕聲伴唱。下列聲音波形圖中能夠正確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時的聲音特征的是(縱坐標表示振幅,橫坐標表示時間)()。A. B.C. D.考點三聲音的利用一、聲音的利用辨析聲音的利用概念解析典型事例聲音傳遞信息能為人們識別自然界和社會中不同事物而提供的“消息”,就是聲音傳遞信息回聲定位、醫用B超等聲音傳遞能量如果利用聲音做某種事情需要通過一定的“力量”來完成,這種“力量”一般是能量超聲波去污、除塵,次聲波武器等二、聲音的利用常考熱點聲音傳遞信息回聲定位蝙蝠覓食:蝙蝠在飛行過程中,會發出超聲波,這些聲波遇到障礙物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倒車雷達:利用超聲波探測汽車后方障礙物的距離,告知駕駛員周圍障礙物的情況聲吶設備: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廣泛用于魚群探測、船舶導航和海底地質地貌的勘測等醫用B超醫生用B型超聲波診斷儀向病人體內發射超聲波,超聲波遇到組織的分界面(不同內臟器官的分界處、內臟與骨骼分界處以及異物與組織的交界處)時會發生反射,根據反射波滯后于發射波的時間,可以知道分界面在體內的深度等信息,并轉換成影像,幫助醫生判斷人體內的組織器官是否正常無損探傷工業上可以利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如果產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會在缺損處發生反射,根據接收到的聲波信息可以鑒定產品是否合格其他案例遠處隆隆的雷聲:大雨就要來了下課鈴聲:下課時間到了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鋼軌發出異常聲音:有螺栓松動了醫生用聽診器聽心臟跳動的聲音:判斷人體健康狀況利用儀器接收次聲波:檢測地震、臺風的位置及強度聲音傳遞能量醫療醫生利用超聲波碎石機去除病人體內的結石工業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超聲波去污:利用超聲波使清洗液劇烈振動,把物體上的污垢清洗下來而不損壞被清洗的物體,可以用來清洗機器零件、精密儀器、醫療設備等超聲波焊接:利用超聲波的熱效應,人們研制了超聲波焊接機,利用這種焊接機可以焊接塑料制品、縫制化纖紡織品等超聲波除塵:單反相機中的超聲波濾鏡,安置在快門之后,能夠通過每秒萬次的高速振動,將吸附在感光器上的灰塵碎屑震落,達到除塵的目的日常生活利用超聲波清洗牙齒、利用超聲波出去人體內結石等次聲波武器由于次聲波傳播的距離遠、穿透能力強,且較低頻率的次聲波達到一定強度時可以致人死亡,因而次聲波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軍事上1.聲音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辨析聲音傳遞的是信息還是能量的關鍵:凡是聲音能引起其他物體變化的例子都是聲音傳遞能量;聲音未引起其他物體的變化,而是人們根據所聽到的聲音做出判斷的例子,屬于聲音傳遞信息。1.(2024·江西)在50m短跑測試現場,考生聽到發令聲立刻起跑,說明聲音能傳遞(選填“信息”或“能量”),發令聲是由物體的產生的。2.(2024·山東東營·二模)下列四幅圖片與其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通過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可以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B.乙圖中兩列聲波的音色相同C.丙圖中倒車雷達是利用聲音傳遞能量的D.丁圖中工人佩戴防噪聲耳罩是通過防止噪聲入耳來控制噪音3.(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聲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眼鏡店清洗眼鏡的設備是利用______(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使清洗液發生劇烈振動達到去污的效果,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______??键c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一、噪聲的概念樂音人們把物體有規律的振動產生的、聽起來感覺非常舒服的聲音叫樂音在音樂大廳聽音樂噪聲從物理學角度:噪聲通常是指哪些難聽刺耳、令人厭煩的聲音,是發聲體做①振動時產生的從環保的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②的聲音,都屬于噪聲噪聲的來源工業噪聲:紡織廠、印刷廠、機械車間的噪聲施工噪聲:筑路、蓋樓、打樁等社會噪聲:家庭噪聲、娛樂場所、商店、集貿市場的喧嘩聲交通運輸噪聲:各種交通工具的喇叭聲、汽笛聲、剎車聲、排氣聲、機械運轉聲等噪聲強弱的等級人們以③為單位來表示屬于強弱的等級,分貝符號是dB。0dB是人們剛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聽覺下限。40-50dB屬于較為安靜的環境噪聲的危害心里效應:使人煩躁、精力不集中,妨礙工作、學習和休息生理效應:出現耳聾、頭疼、血壓升高、視覺模糊等癥狀,嚴重時會使人神志不清、休克甚至死亡物理效應:高強度噪聲能損壞建筑物,并使一些儀表和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如超音速飛機的轟鳴聲、巨大的爆炸聲會將建筑物的玻璃震碎等噪聲的危害:(1)>90dB,會破壞聽力,引起神經衰弱、頭痛高血壓等疾?。唬?)>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3)>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二、控制噪聲在聲源處控制噪聲噪聲大的機器或換用噪聲小的設備,安裝消聲裝置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傳輸的路徑上隔離和吸收聲波: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聲聲源與外界隔離開在接受處控制噪聲阻止噪聲進入人耳。戴防噪聲耳塞、耳罩、防聲頭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1.(2024·天津)發圖是我國航空母艦上兩位甲板引導員引導飛機起飛的情景。他們工作時要配戴防噪聲耳罩,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屬于()。A.防止噪聲產生 B.監測噪聲強弱 C.防止噪聲進入耳朵 D.減小噪聲傳播速度2.(2024·山東菏澤·一模)在與聲有關的四幅圖中,與控制噪聲無關的是()。A.居民區街道禁鳴喇叭B.飛機旁的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C.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D.高架路某些路段兩側設有透明板墻3.【中考新考法】(2024·廣東廣州·一模)聲源與監測器1、2在同一直線,它們的位置如圖所示.監測器1測得聲源發出的甲聲音、監測器2測得聲源發出的乙聲音的特性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聲音聲音強弱的等級/dB頻率/Hz甲701100乙55700A.乙聲音的音調較高B.甲聲音的響度較小C.聲源在發出甲聲音時振動幅度一定比發出乙聲音大D.聲源在發出甲聲音時每秒內振動次數一定比發出乙聲音多考點五聲學實驗綜述一、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探究聲音的產生實驗結論:聲音是由物體①產生的;振動停止,②也停止。圖示觀察體驗總結探究一輕捏喉部,然后說話或者唱歌發聲時,手指感到喉嚨在振動;停止發聲,振動停止聲帶(固體)振動發聲探究二用手撥動張緊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撥動橡皮筋時,橡皮筋發出“嗡嗡”聲,能看到橡皮筋在不停地振動;捏住橡皮筋時,橡皮筋不再振動,不再發聲橡皮筋(固體)振動發聲探究三吹響笛子笛子發聲時,把手放在笛孔處,能感覺到氣流的振動;停止吹氣,沒有振動的氣流,笛聲消失空氣柱(氣體)振動發聲探究四用筷子攪動水(不要碰觸水盆)水發出“嘩嘩”的聲音;當水面平靜下來,水不再振動,不再發出聲音水(液體)振動發聲常見的實驗驗證有:(1)敲鼓時,鼓面上紙屑的跳動;(2)敲鼓時,鼓面附近的蠟燭火焰晃動;(3)敲擊音叉時,音叉附近的乒乓球跳開;(4)敲擊音叉,用音叉接觸水面,觀察水面的變化;(5)說話時,用手按住聲帶,感受聲帶的振動;(6)音箱發聲時,用手按住音箱的紙盆;(7)確定聲源:弦樂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樂器的振動產生的等。2.探究聲音的傳播實驗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③,傳聲的介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和氣體;④不能傳聲探究過程實驗現象分析論證固體傳聲一個同學輕敲桌子的一端,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桌面上能聽到清晰的敲桌子的聲音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氣體傳聲上課時,我們都能聽見老師的講課聲我們通過空氣聽到了老師講課聲空氣能傳播聲音液體傳聲輕敲水族館里的魚缸體,魚聽到敲擊聲后迅速跑開魚能聽到敲擊聲才迅速跑開液體能夠傳聲真空不能傳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中,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再向玻璃罩中逐漸充入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隨著空氣被抽出,聲音越來越小,最后聽不到聲音;再充入空氣,隨著空氣越來越多,聲音又越來越大推理:真空不能傳聲二、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實驗結論:音調高低是由聲源振動⑤決定的。物體振動得快,發聲的音調就⑥;振動得慢,發聲的音調就⑦探究過程實驗現象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分別將鋼尺的長伸出桌面邊緣,用力波動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使其振動發聲,聽聲音高低的變化,觀察鋼尺振動快慢情況鋼尺伸出桌面1/4音調高鋼尺伸出桌面1/2音調較低鋼尺伸出桌面3/4音調低特別提醒1.振動發聲的頻率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材料和松緊程度等有關。(1)弦樂器的音調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程度。一般來說,弦樂的弦越細、越短、越緊,其發聲時的音調越高。(2)管樂音調的高低取決于發聲的空氣柱長短。一般來說,長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低,短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高。(3)打擊樂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2.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女高音”“男高音”中的“高”“低”指的是音調,一般來說,兒童發聲的音調比成年人高,女聲比男聲音調高。三、探究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實驗結論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⑧有關。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⑨;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聲音的響度越⑩實驗如圖所示,把系好的乒乓球細線拴在鐵架臺上,用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乒乓球;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不同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觀察不同情況下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現象用加大的力敲擊音叉時,音叉發出的聲音的響度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大;用較小的力敲擊音叉時,音叉發出的聲音的響度小,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小1.(2024·黑龍江哈爾濱)聲讓我們通過聽覺感知世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圖:發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B.乙圖: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音色C.丙圖:從玻璃罩里向外抽氣,聽到鈴聲逐漸減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D.丁圖:靜止的燭焰隨音箱發出聲音的變化而“舞動”起來,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2.在物理實驗活動中,創新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日常學習中使用的塑料尺進行了探究活動。(1)如圖甲所示,用手掌將塑料尺的一端壓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塑料尺伸出桌面的一端進行相關探究,本實驗所研究的聲源是(填“塑料尺”或“桌面”);(2)先用較小的力輕撥塑料尺,再用較大的力重撥塑料尺。分析比較兩次實驗現象可探究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有關;(3)撥動塑料尺的力不變,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由短變長,用儀器測得兩次實驗聲音分別為1.3×102和1.2×102,兩個數據的單位是(填單位符號);可見隨著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變長,觀察到直尺的振動(填“變快”“變慢”或“不變”),發出聲音的變低;(4)撥塑料尺的力不變,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在塑料尺右端開小孔,開孔前后兩次發聲的波形圖象如圖乙、丙所示。可見結構的不同,會導致發出聲音的改變。3.如圖所示,小組同學完成以下三個聲現象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1)如圖甲所示,該裝置中乒乓球被彈開,說明了發聲的音叉在振動;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將實驗現象放大,這種實驗方法是(選填“控制變量”或“轉換”)法,該裝置還可以探究聲音響度與的關系;(2)如圖乙所示,隨著抽氣機不斷向罩外抽氣,小明聽到罩內鬧鐘鈴聲的(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在不斷變化。如果罩內的空氣被完全抽空則不能聽到鈴聲,由此我們可以推理得出的結論是;(3)如圖丙若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保持不變,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有變化(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若撥動鋼尺的力大小保持不變,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聽到聲音的變低(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键c六跨學科實踐:制作隔音房間模型項目主題制作隔音房間模型項目情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進步,產生了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強的噪聲。為了降低噪聲對我們生活、學習的影響與危害,我們必須合理地實施降噪的措施。比如音樂教室、歌劇院等建筑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降低噪聲,房屋在建造的時候要實施降噪措施等,下面請你和曉豫一起通過制作隔音房間的簡易模型,初步探究哪種材料的隔音性能好提出問題問題一:哪些物品可以充當房間?問題二:選擇哪些聲源比較合適?問題三:隔音材料如何選擇?問題四:隔音材料如何固定和放置?問題五:有哪些評測隔音效果的方法?項目實施1.選擇普通鞋盒充當房間;2.選擇一只鬧鐘放在距離鞋盒適當位置充當聲源;3.選擇幾種合適的隔音材料:隔音板、隔音棉、硬紙板;4.將隔音板、隔音棉、硬紙板剪裁為合適尺寸,用雙面膠在鞋盒的內壁;5.分別測量不同隔音材料中聲音的響度并制作數據表格問題解決1.各種材料隔音效果不同,隔音房不追求把聲音完全隔絕,只要能將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不打擾周圍其他人即可。2.過大的聲音會損壞聽力,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即使有了隔音房,也要控制聲音的大小;3.嘗試制作一個防治社區噪聲或交通噪聲的倡議書,詳細介紹噪聲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并提出解決方案,為控制噪聲做出貢獻1.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B.可能是大雪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2.教科書中對于聲音有這樣一段描述:不同的障礙物表面對聲波的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堅硬光滑的表面反射聲波的能力強,松軟多孔的表面吸收聲波的能力強。小華學了該知識后,對于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興趣,于是他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探究,實驗步驟如下:①先搜集各種材料,如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②把鬧鐘放到盒子里,將衣服蓋在鐘上方,逐漸遠離盒子直到聽不到嘀嗒聲,記下此時人離盒子的距離;③依次將各種材料蓋在鬧鐘上方重復以上實驗,得到如下表的數據。材料衣服報紙平裝書塑料袋襪子聽不見鐘聲的距離/m2.12.83.75.21.2請你回答問題:(1)小華設計的實驗利用了離聲源越遠,聽到的聲音響度越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據實驗數據,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______;(3)根據小華的實驗結果,你能夠得到的結論是______。題型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聲音的產生:所有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但聲源(發聲體)是什么,聲音來源于什么物體的振動是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有的時候為了迷惑學生,會考查一些諸如“高科技產品的聲音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之類的問題,但無論怎么出題、如何表達,所有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是考生需要牢記的。當然,學生在備考過程中,需要結合生活實際,多了解一些有關發聲體的知識。(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是聲現象的基本內容,也是聲現象重要知識點。中考題中,考查聲音的產生的考題出現頻率也很高,但一般不會只考查“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單一知識點,把對聲音的特性、聲音的利用或噪聲控制等內容結合起來的考題較多。1.【民族樂器】(2024·湖南長沙·模擬預測)如圖所示,古箏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下列對古箏演奏的相關描述正確的是()。A.優美動聽的琴聲一定不是噪聲 B.用力撥動琴弦是為了提高聲音的音調C.琴聲越響,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快 D.演奏者聽到的琴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耳中的2.【結合生活實際】(2024·四川成都)在成都地鐵3號線磨子橋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鍵”臺階(如圖),臺階亮燈并響起音樂。關于上述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音樂聲由行人振動產生 B.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樂曲的音色與行人的心情有關 D.樂曲的音調越高響度一定越大題型二聲速及其相關計算對聲速的考查也曾出現,但考查此知識點的考題較少,出現的頻率也不是太高。作為知識點需要考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什么是聲速,聲速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2)在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3)利用回聲可以測距。3.【回聲測距】(2024·四川瀘州)2024年4月10日,雪龍號圓滿完成中國第40次南極科考任務。雪龍號在科考活動中經過某海洋區域時,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從發射到接收到回聲所用的時間為4s,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該處海洋的深度為m;探測器發出的超聲波由聲源的而產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聲波代替激光來探測距離,原因是。4.【跨學科實踐】(24-25八年級上·湖南婁底·階段練習)如圖所示,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駛向正前方的山崖,鳴笛3s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請問:(1)3s內聲音傳播的距離是多少?(2)3s內汽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3)汽車聽到回聲時到山崖的距離是多少?題型三聲音三特性辨析聲音三特性辨析屬于??紵狳c,其主要特點是對聲現象的描述進行辨析。題型大多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甚至有的考題單考聲音三特性,多數選擇題有一到兩個選項考查三特性。辨別聲音三個特性的方法明概念響度指聲音的強弱,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音色指聲音的品質知因素聲源的振幅影響聲音的響度大小,聲源振動的頻率影響聲音的音調,聲源的材料、結構影響音色曉聽覺響度的聽覺的感覺是聲音的大小,音調的聽覺感覺是聲音尖細或低沉,音色的聽覺感覺是聲音品質的差異5.【民族傳統文化】(2024·湖南)考古人員用兩千多年前楚國的編鐘演奏《茉莉花》時,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如圖所示編鐘的相同位置,主要改變了聲音的()。A.傳播速度 B.響度 C.音調 D.音色6.【新科技新情境】(2024·山東濰坊)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識別主人說出的“指令”,進而調控家庭物聯網中的設施,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指令”時,卻無法調控相關設施,該功能主要依據聲音的(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7.(2024·吉林·模擬預測)小明同學用相同的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水瓶琴,如圖所示,并用小木棒敲擊瓶口,為同學們演奏美妙樂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敲擊水瓶琴發出的樂曲聲是由玻璃瓶和水振動產生的B.敲擊時最左側瓶子發出聲音的音調最高C.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瓶子口可以改變聲音的音調D.同學們聽到的樂曲聲是通過水傳播的題型四探究影響音調高低、響度大小的因素1.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音調的高低可能與多個因素有關,故探究各個因素對音調高低的影響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振動發聲的頻率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材料和松緊程度等有關。(1)弦樂器的音調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程度。一般來說,弦樂的弦越細、越短、越緊,其發聲時的音調越高。(2)管樂音調的高低取決于發聲的空氣柱長短。一般來說,長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低,短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高。(3)打擊樂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2.探究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聲音的響度大小與物體振動的振幅有關。探究會利用控制變量法,改變物體振動的振幅。聲音的響度也就是聲音的大小,響度是由物體振動振幅決定的,物體振動振幅越大,響度越大,也就是說聲音越大。8.(2024·江蘇常州)如圖所示,撥尺發聲實驗中,多次改變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尺端,尺發出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聲音主要指其(

)。A.響度不同 B.音調不同 C.音色不同 D.聲速不同9.【新科技新情境】(2024·上海)如下圖所示的風鈴有七根長短不同的小棍,物理王興趣的同學在敲打小棍時,發現它們發出的聲音不同,經研究可得:如表一所示是同一鐵棍在不同長度L時敲擊的振動頻率f0。實驗序號①②③④⑤L(cm)510152025F0(Hz)700500400300200(1)判斷同一鐵棍長度L與音調的關系,并說明理由。(2)要用這種材料做一個樂器,發出doremifasolaxi的音時,re的音小于500Hz,請你判斷該樂器的長度10cm(選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0.【中考新考法】(2024·廣東廣州·一模)如圖,手機與音叉位置保持不變,先后兩次敲擊音叉發聲過程中用手機軟件測出音叉發聲的數據如表,第2次敲擊的音叉振動比第1次()。記錄時間頻率/Hz聲音的強弱等級/dB第1次25670第2次25650A.振幅小 B.振幅大 C.振動快 D.振動慢題型五聲音傳遞信息與傳遞能量的辨析聲信息與聲能量的判斷技巧:在聲的利用考題中,主要考察方向是聲音傳遞信息、聲音傳遞能量兩個方面。一般來說,能為人們識別自然界和社會中不同事物而提供的“消息”,就是信息。如果某種事情需要通過一定的“力量”來完成,這種“力量”一般是能量。聲音傳遞信息常見的有:回聲定位、醫用“B”超、回聲測距、無損探傷等;聲音傳遞能量主要有:超聲波去除結石、超聲去污、超聲除塵、超聲焊接、次聲波武器等。11.(2024·黑龍江牡丹江)軍隊中號聲就是命令,關于號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號聲是由司號員的聲帶振動產生的 B.士兵通過聲音的響度分辨出號聲C.司號員利用號聲傳遞信息 D.號聲屬于超聲波12.(2024·湖北武漢)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撥動張緊的橡皮筋,能聽到聲音,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B.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鬧鐘的鈴聲逐漸增強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編鐘,發出聲音的響度相同D.超聲波清洗機清洗眼鏡,說明聲可以傳遞信息13.(2024·山西朔州·三模)五月份的太原迎澤公園春和景明,惠風和暢,花香四溢,不僅吸引了大量的蜜蜂(如圖),也吸引了人們紛紛踏青出游,感受春天的美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蜜蜂的“嗡嗡”聲是空氣振動產生的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