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用戶高壓電氣裝置規范DG/TJ08一2024一2016J11051一2016主編單位: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批準部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2016上海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文件滬建標定[2016]590號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批準《用戶高壓電氣裝置規范》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由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主編的《用戶高壓電氣裝置規范》,經審核,現批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統一編號為DG/TJ08—2024—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原《用戶高壓電氣裝置規范》(DG/TJ08—2024—2007)同時廢止。本規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負責解釋。特此通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二。一六年七月二十七日—1—本規范根據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關于印發〈2014年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和標準設計編制計劃〉的通知》(滬建交[2013]1260號)編制。本規范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廣泛征求相關單位和專家意見,綜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規范、標準并緊密結合上海地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而成。本規范對用戶高壓電氣裝置的有關設計條件、裝置要求,用戶受電變配電所的檢驗以及接電的實施做出了規定。本規范的編制與實施,將有利于規范用戶高壓電氣裝置的設計、安裝和驗收,在經濟合理的基礎上推廣行之有效的新技術,促進環境保護和安全供用電。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供電;4電能質量;5變配電所;6電氣裝置;7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裝置;8過電壓保護及接地;9分布式電源并網;10環境保護;11受電變配電所檢驗及接電;12電氣試驗及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校驗以及2個附錄。本規范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增加了重要電力用戶的分級標準及相應供電要求;—增加了用戶受電方式內容;—增加了用戶變配電所運行管理基本要求;—增加了部分用戶高壓電氣裝置的選型要求(電力電纜及其附件、架空導線、桿塔及金具和自備應急電源);—增加了分布式電源并網要求;—修改了用戶供電方式內容;—修改了電能質量干擾的限值;—2——修改了高壓配電裝置的選型要求;—修改了無功補償裝置的選型要求;—修改了電氣設備的繼電保護內容;—修改了電氣設備的過電壓保護內容;—修改了環境保護中噪聲限值和電磁輻射限值。本規范在執行過程中如有不足之處,請將意見或建議反饋至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地址:上海市源深路1122號;郵編:200122;電子信箱163.com),或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橋路683號;郵編:200032;電子信箱:shgcjsgf@sina.com)。主編單位: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參編單位:上海交通大學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傅正財高小平邵民杰朱景林俞鈞參加起草人:陳勐孫斌邵靚袁心怡沈曉枉孟瑋園吳丹朱志明周歧斌王繼平陳眾勵夏林陸繼誠上海市建筑建材業市場管理總站2016年7月—1—1總則 12術語 23供電 53.1一般規定 53.2電力用戶分級及電力負荷分級 63.3供電方式 73.4受電方式 114電能質量 144.1一般規定 144.2用戶負荷對公用電網電能質量干擾的限值 144.3諧波及電壓變動防治 195變配電所 225.1一般規定 225.2變配電所總體布置 235.3對建筑物的要求 245.4防火及通風 25 265.6受電變配電所電氣主接線 275.7所用電源 285.8操作電源 285.9運行管理基本要求 306電氣裝置 316.1變壓器 316.2高壓開關設備 32—2—6.3無功補償裝置 356.4電能計量裝置 376.5電力負荷管理終端裝置 406.6電力電纜及其附件 406.7架空導線、桿塔及金具 426.8自備應急電源 447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裝置 477.1一般規定 477.2電氣設備的保護配置 487.3備用電源自動投入 507.4變配電所綜合自動化 517.5受電變配電所保護及測控裝置的布置方式 527.6二次回路 538過電壓保護及接地 548.1過電壓保護 548.2接地 569分布式電源并網 5910環境保護 6111受電變配電所檢驗及接電 6312電氣試驗及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校驗 6412.1電氣試驗 6412.2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校驗 65附錄A用戶內部受電變配電所典型主接線圖 66附錄B自備應急電源技術指標 72本規范用詞說明 76引用標準名錄 77條文說明 79—3—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powersupply 53.1Generalrequirements 53.2powersystemloadandpowerconsumer 63.3powersupplymode 73.4connectionmode 114Electricenergyquality 144.1Generalrequirements 144.2Limitofinterferenceofpublicsupplynetwork 144.3Harmonicsandvoltagefluctuationtreatment 195substationanddistributionstation 225.1Generalrequirements 225.2Generallayout 235.3Requirementsofthebuilding 245.4Fireprotectionandventilating 255.5Lighting 265.6Mainelectricalconnection 275.7stationpowersupply 285.8operatingpowersupply 285.9Basicstationoperationrequirements 306Electricalinstallations 316.1Transformer 316.2Alternating-currentmetal-enclosedswitchgear 326.3Reactivecompensationdevice 35—4—6.4Electricenergymeteringdevice 376.5powerloadmanagementterminal 40 406.7overheadtransmissionline、towerandfittings 426.8self-emergencypowersupply 447protectiverelaysandautomationequipments 477.1Generalrequirements 477.2protectionconfiguration 487.3Automaticbustransfer 507.4substationintegrativeautomationsystem 517.5substationprotection 527.6secondarycircuit 538overvoltageprotectionandearthing 548.1overvoltageprotection 548.2Earthing 569Grid-connectionofdistributedgeneration 5910Environmentalprotection 6111substationinspection 6312Acceptancetestofelectricalinstallationsandprotectiverelays 6412.1Electrictest 6412.2verificationofrelayprotection 65AppendixATypicalconnectionmodesofcustomersubstation 66AppendixBTechnicalindexofself-emergencypowersupply 7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76Listsofquotedstandards 77Explanationofprovisions 79—1—1總則1.0.1為規范用戶高壓電氣裝置的設計、安裝、驗收,結合上海地區具體情況及國家有關經濟政策和標準、規范,使用戶高壓電氣裝置符合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規范。1.0.2本規范適用于上海市受電電壓等級為10kv、35kv、110kv的用戶高壓電氣裝置。1.0.3應根據供電技術條件、環境情況、用電負荷特點等,制訂用戶高壓電氣裝置設計方案和選擇電氣設備。對于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應持積極態度,研究采用。1.0.4電氣裝置采用的設備和材料應符合國家、地方和行業的相關標準,進口設備和材料應符合我國相關標準的規定。1.0.5用戶高壓電氣裝置的設計、安裝、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術語2.0.1用戶client依法與供電企業建立供用電合同關系的電能消費者。2.0.2供電方案powersupplyscheme由供電企業提出,經供用雙方協商后確定,滿足用戶用電需求的電力供應具體實施方案。供電方案具體包括接入系統和受電系統等。接入系統中應包括電力用戶重要性等級、供電電源點、供電電壓等級、出線方式、線路走向、供電線路敷設、供電方式、供電容量、供電出線保護方式、供電系統短路容量、系統接地方式、調度通信接入;受電系統中應包括受電側進線方式、受電點位置、受電設備總容量、受電側一次主接線方式、受電側運行方式、受電側保護裝置、電能計量方式、功率因數考核、產權及維護責任分界點。2.0.3重要電力用戶keyclient系指在國家或者本市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斷供電將可能造成人身傷亡、較大環境污染、較大政治影響、較大經濟損失,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用電單位或對供電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電場所。2.0.4保安負荷protectiveload用于保障用電場所人身與財產安全所需的電力負荷。一般認為,斷電后會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為保安負荷:1直接引發人身傷亡的。2使有毒、有害物溢出,造成環境大面積污染的。3將引起爆炸或火災的。4將引起較大范圍社會秩序混亂或在政治上產生嚴重影響的。—3—5將造成重大生產設備損壞或引起重大直接經濟損失的。2.0.5電能質量electricenergyquality供應到用戶受電端的電能質量的優劣程度。通常以電壓允許偏差、電壓允許波動和閃變、電壓正弦波形畸變率、三相電壓不平衡度、頻率允許偏差等指針來衡量。2.0.6公共連接點pointofcommoncoupling(pcc)用戶接入公用電網的連接處。2.0.7受電變配電所distributionsubstation從供電企業電網受電或從受供電企業委托的其他電網受電的用戶變配電所。2.0.8分變配電所branchdistributionsubstation由受電變配電所饋出供電的變配電所。2.0.9受電變壓器receivetransformer高壓側電壓為供電電壓的變壓器。2.0.10配電變壓器distributiontransformer向用電設備供電的變壓器。一臺變壓器,高壓側電壓為供電電壓,低壓側向用電設備供電,則該變壓器既是受電變壓器,又是配電變壓器。2.0.11所用變壓器stationtransformer裝置于變配電所內,專供變配電所內用電的變壓器。2.0.12用戶高壓配電網userHVdistributionnetwork由用戶受電變壓器供電的用戶內部高壓配電系統。2.0.13應急電源electricsourceforsafetyservices用作應急供電系統組成部分的電源。2.0.14電能計量裝置electricenergymeteringdevice計量電能的所有電氣設備、電氣部件及機械結構體的組合的統稱。2.0.15資產(責任)分界點divisionpointofproperty指供電方和用戶的電氣設備連接處。—4—2.0.16電力負荷管理終端裝置powerloadmanagementter-minalunit電力負荷管理終端裝置是完成對用戶側實時用電數據、計量工況和事件等數據采集,并及時向系統主站傳送采集的數據和信息,以及能接收和執行主站的設置或控制命令的設備。2.0.17變配電所綜合自動化distributionsubstationintegrateau-綜合應用控制技術、信息處理和通信技術,通過計算機系統和各種智能化測控裝置,實現變配電所運行測量、監視、調節、控制、保護的自動化和遠動化。—5—3供電3●1一般規定3●1●1在編制用戶供電方案時,應符合國家有關政策、上海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根據用戶用電性質、用電容量、用電需求、用戶發展規劃,結合區域電網規劃、不同地區供電條件等因素,進行技術經濟比較與用戶協商后確定。3●1●2編制供電方案應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1安全性應滿足電網和用戶安全用電的要求,確保用戶的電能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2可靠性供電電源、應急電源的供電線路、接線方式、運行方式等選擇應滿足對用戶供電可靠性的要求。3經濟性變壓器容量、臺數選用應滿足用戶近期和遠期對電力的需求;無功補償裝置配置符合國家和電力行業標準規定;計量方式、計量點設置、計量裝置選型配置正確;電力設施維護管理責任劃分明確。4合理性用戶用電性質應正確分類;供電電壓選擇合理;用戶接入工程應根據地形、地貌和道路規劃要求就近選擇接入電源點。路徑選擇應短捷、順直,減少道路交叉,避免近電遠供、迂回供電。3●1●3應根據電網條件以及用戶的用電容量、用電性質、用電時間、用電負荷重要程度等因素,確定供電方式和受電方式。3●1●4應根據重要電力用戶的分級確定供電電源及數量、自備—6—應急電源及非電性質的保安措施配置要求。非電性質的保安措施配置包括人力和機械等。3●1●5應根據供電方式及國家電價政策確定電能計量方式、用電信息采集終端安裝方案。3●1●6用戶自備應急電源及非電性質保安措施的配置、諧波治理的3.2電力用戶分級及電力負荷分級3●2●1重要電力用戶的確定,應根據自身特點由用戶提出,并結合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以及中斷供電危害程度進行分級。重要電力用戶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和臨時性重要電力用戶。應準確地認定用戶性質,以便選擇恰當的供電方式。3●2●2特級重要電力用戶,是指在管理國家事務中具有特別重要作用,中斷供電將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電力用戶。3●2●3一級重要電力用戶,是指中斷供電將可能產生下列后果之一的電力用戶:1直接引發人身傷亡的。2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的。3發生中毒、爆炸或火災的。4造成重大政治影響的。5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6造成較大范圍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3●2●4二級重要電力用戶,是指中斷供電將可能產生下列后果之一的電力用戶:1造成較大環境污染的。2造成較大政治影響的。3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4造成一定范圍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7—3.2.5臨時性重要電力用戶,是指需要某段特定時間內特殊供電保障的電力用戶,應根據用戶書面申請或政府部門書面通知確定。3.2.6應根據用戶的用電負荷需求,并結合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后在安全、政治、經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程度確定用戶用電負荷性質。電力負荷分為三個等級,即一級負荷、二級負荷和三級負荷。應準確地認定用電負荷性質,以便選擇恰當的供電方式。3.2.7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為一級負荷:1中斷供電將造成人身傷亡時。2中斷供電將在經濟上造成重大損失時。3中斷供電將影響重要用電單位的正常工作。在一級負荷中,當中斷供電將造成重大設備損壞或發生中毒、爆炸和火災等情況的負荷,以及特別重要場所的不允許中斷供電的負荷,應視為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3.2.8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為二級負荷:1中斷供電將在經濟上造成較大損失時。2中斷供電將影響較重要用電單位的正常工作。3.2.9不屬于一級和二級負荷者應為三級負荷。3.3供電方式3.3.1用戶辦理申請用電手續時,應按市、區級政府的立項(核準)批文批準的該工程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總體規劃,依照本期、短期(1年~5年)、中期(5年~15年)和長期(15年~30年)等各期的用電容量核準該工程建設項目的總報裝容量。3.3.2用戶的報裝容量即為該戶與供電系統直接聯系的所有變壓器、高壓電動機等用電設備額定容量的總和,包括冷、熱運行和備用的設備。3.3.3建筑類用戶宜按表3.3.3來核準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8—表3.3.3建筑類用戶變壓器最低容量配置序號建筑類別最低配置容量(VA/m2)1商業建筑包括商業辦公樓(包括綜合型大樓)、一般商業建筑1202大中型商業建筑1303辦公(非商辦)建筑(包括各級黨委、政府、企業、事業、團體、社區辦公樓等非商業辦公性質建筑)1004醫院三級甲等醫院1005其他醫院806學校高等院校607中小學308車庫34注:采用節能措施的用戶,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的情況下,可根據節能效果適當降低相應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例如:當公共建筑內空調系統采用直燃機制冷時,用電容量指標可比采用電動壓縮機制冷時降低20VA/m2~35VA/m2。對新裝和增容的公共建筑類用戶依據以上配置要求,核準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計算面積具體依據政府立項批復核準,變壓器最低容量配置可按下列公式計算:S=面積(m2)×最低配置(VA/m2)/1000(3.3.3-1)式中:S—變壓器容量(KVA)。若用戶提出需按照以上設施細分后計算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計算面積應依據測繪機構出具的《房屋土地權屬調查報告書》,變壓器最低容量配置可按下列公式計算:S=[面積商業(m2)×最低配置(VA/m2)十面積辦公(m2)×最低配置(VA/m2)十…十…]/1000(3.3.3-2)對于現有用戶增容類項目,若用戶僅需內部設備增容,未新增建筑面積,則按用戶實際增容需求受理;若用戶因建筑面積增加而申請增容,則只核新增面積的申請容量;若用戶因建筑面積增加后增容而引起供電電壓等級變化,則需核算項目全部建筑面積的用電容量。—9—3.3.4非建筑類用戶宜按以下標準核準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對新裝和增容的工業類用戶,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應依據用戶用電設備的額定容量,結合需要系數并考慮功率因數確定。用戶除提供用電設備額定容量清單外,必要時應提供項目立項批文、建筑規劃許可證、擴初設計等證明材料,變壓器最低容量配置宜按下列公式計算:S=pj/COSφ=Σpe●kd/COSφ(3.3.4)式中:pj—計算負荷(KVA);kd—需要系數,可參照《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三版)中的相關內容;—用戶的平均功率因數;Σpe—用戶需用設備容量總和(KVA)。采用節能措施效果的用戶,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的情況下,可根據節能效果適當降低相應變壓器最低配置容量。3.3.5除了用戶用電負荷特殊需要外,供電電壓的選擇應符合表3.3.5的規定。表3.3.5供電電壓的選擇序號用戶申請報裝容量(KVA)供電電壓1250KVA~8000KVA(含8000KVA)應采用10KV電壓供電28000KVA~30000KVA(含30000KVA)若周邊有35KV電源資源可利用時,應采用35KV電壓供電;若周邊無35KV電源資源可利用時,應采用10KV電壓多回路供電(原則上不超過4回)330000KVA~40000KVA(含40000KVA)若周邊有35KV電源資源可利用時,應采用35KV電壓供電;若周邊無35KV電源資源可利用時,應采用110KV及以上電壓供電440000KVA以上應采用110KV及以上電壓供電注:周邊35KV電源指以用戶所在地為圓心,半徑4Km范圍內的35KV電源點。—10—3.3.6對用戶供電電源點的選擇,應根據用戶的用電性質、用電容量、用電需求,結合地區電網規劃、地區供電條件,按照安全、可靠、經濟、運行靈活、管理方便五項原則綜合確定。當有多個可選的電源點時,應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3.3.7用戶供電電源點的選擇和接入系統方案應滿足現有網架結構的要求,原則上應滿足“N—1”準則,不應導致供電企業變配電所內設備滿載或超載,不應使電網產生新的重載或過載設備。3.3.8重要電力用戶供電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特級重要電力用戶應采用三路及以上電源供電,其中的兩路電源應來自兩個不同的變電所,當任何兩路電源發生故障時,第三路電源應能保證獨立正常供電。2一級重要電力用戶應采用雙電源供電,兩路電源應來自兩個不同的變電所,當一路電源發生故障時,另一路電源能保證獨立正常供電。3二級重要電力用戶應采用雙回路供電,供電電源可以來自同一個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4重要電力用戶供電電源的切換時間和切換方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的要求。切換時間不能滿足重要負荷允許斷電時間要求的,重要電力用戶應自行采取技術手段解決。5臨時性重要電力用戶按照用電負荷重要性,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通過臨時架線或發電車等方式滿足雙電源或多電源供電的要求。6重要電力用戶應配備自備應急電源(如發電機組、不間斷電源UPS等)及非電性質的保安措施,以滿足保安負荷應急供電需要。臨時性重要電力用戶可租用應急發電車(機)滿足保安負荷供電要求。3.3.9重要負荷供電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一級負荷應由雙電源供電,二級負荷宜由雙電源供電,當其中一路電源中斷供電時,其余電源回路應能滿足全部一級負荷—11—及全部或部分二級負荷的供電要求。向一級負荷供電的兩個電源應來自供電企業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2一級負荷除應由雙電源供電外,宜增設應急電源;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除應由雙電源供電外,必須增設應急電源,并嚴禁將其他負荷接入應急供電系統。設備的供電電源的切換時間,應滿足設備允許中斷供電的要求。3備用電源的負荷嚴禁接入應急供電系統。3.4受電方式3.4.1用戶的接入方式,應根據上海市區域規劃、供電企業認可的架空線入地范圍、電力通道因素,綜合考慮架空線、電纜的選擇。在架空線入地范圍內,電源接入方式應采用全電纜。在非架空線入地范圍內,電源接入方式可采用架空、全電纜、架空電纜混合。3.4.2重要電力用戶的供電線路應優先考慮采用電纜,若需雙路采用架空線路時,不應同桿架設。3.4.3采用架空線路接入的,其終端桿(塔)一般應設置在用戶的圍墻外。3.4.410KV用戶接入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1除平均單路裝接容量大于等于6000KVA的用戶、每環(兩回進線)所供變壓器容量大于等于10000KVA的現有電纜環網及規定應由變電所直供的重要用戶外,變電所10KV電纜出線應只供給開關站,再由開關站轉供開關站、環網站和用戶。2用戶單路用電容量大于等于6000KVA的10KV用戶(或用戶單路用電容量小于6000KVA的重要用戶)可由上級電源變電所直供;若10KV開關站進線承載能力允許,也可采用經10KV開關站供電。3用戶單路用電容量大于800KVA且小于6000KVA(消弧—12—線圈接地系統用電容量大于1000kvA且小于6000kvA)的10kv用戶可由開關站供電。4用戶單路用電容量小于等于800kvA(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可放寬至1000kvA)的10kv用戶可由環網站供電或架空線支接供電模式;政府規定架空線必須入地地區,不應采用架空支接供電模式。5采用架空線接入的,架空線宜分為3個供電單元,每個供電單元宜由3個及以下分段線路組成。城網每分段接入電業變壓器或用戶接入點的節點數量應控制在6個及以下,農網每分段接入電業變壓器或用戶接入點的節點數量應控制在9個及以下。6通過開關站、環網站接入時,可采用全電纜方式接入。7通過35kv或110kv變電所10kv開關間隔接入的,應根據配電網規劃采用經濟合理的方式接入。8采用架空線支接的,終端桿(塔)處應裝設柱上真空負荷開關,并裝設避雷器。9根據實際需求,10kv用戶站通信系統可接入各地區所轄四級通信網絡。3.4.535kv用戶接入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135kv用戶接入系統方案可選擇上級電源變電所直供、經開關站供電、經變電所環出供電等方式供電。2特級重要用戶、一級重要用戶視周邊電源的具體情況可選擇上級電源變電所直供供電方案、經35kv開關站供電方案、經35kv變電所環出方式供電方案。二級重要用戶可選擇經35kv開關站供電方案、經變電所環出方式供電方案。3非重要電力用戶視其單回路線路所供容量,選用相應的供電方案:1)單回線路所供容量大于等于20000kvA時,可優先采用上級電源變電所直供供電;若35kv開關站或變電所進線承載能力允許,也可采用經35kv開關站供電、經—13—35kv變電所環出方式供電;2)單回線路所供容量小于20000kvA時,宜采用經35kv開關站供電、經35kv變電所環出方式供電。4采用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接入的,應根據受電變配電所的位置及電氣設備安裝進線隔離裝置。5根據實際需求,35kv用戶站通信系統可接入各地區所轄四級通信網絡。3.4.6110kv用戶接入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1110kv用戶接入系統方案可選擇上級電源變電所直供、經開關站供電、經變電所環出供電等方式供電。2特級重要用戶、一級重要用戶視周邊電源的具體情況可選擇上級電源變電所直供供電或經110kv開關站供電、經110kv變電所環出供電模式。3二級重要用戶和非重要用戶可選擇經開關站供電、經變電所環出方式供電模式。4對有自備電廠的110kv用戶,其電廠接入系統方案需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評審。5應根據用戶變電站的位置及電氣設備的選型,采用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接入用戶變電站的進線隔離裝置。6110kv用戶站通信系統可接入各地區所轄四級通信網絡。4電能質量4.1一般規定4.1.1衡量電能質量的主要指標是頻率偏差、電壓偏差、三相電壓不平衡度、諧波含有率(電壓和電流)、間諧波電壓含有率以及電壓波動和閃變。4.1.2供電企業向用戶提供的電能質量應符合下列現行國家標準中的規定:《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偏差》GB/T15945;《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偏差》GB/T12325;《電能質量三相電壓不平衡》GB/T15543;《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GB/T12326;《電能質量公用電網間諧波》GB/T24337。4.1.3非線性負荷、不對稱負荷、沖擊負荷對公用電網和用戶內部電網供電電能質量的干擾,應采取相應措施予以消除或限制。4.2用戶負荷對公用電網電能質量干擾的限值4.2.110kv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標稱電壓的—7%~十7%。35kv及110kv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標稱電壓的—3%~十7%。4.2.2一個用戶沖擊負荷引起PCC的頻率變化允許偏差為49.8Hz~50.2Hz。4.2.3電網正常運行時,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不應超過2%,短時不應超過4%。—15—4.2.4一個用戶引起PCC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允許值為1.3%,短時不應超過2.6%。PCC的三相電壓不平衡度以注入PCC的負序電流計算。一個用戶注入PCC的負序電流限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I2—一個用戶注入PCC的負序電流限值(A);SK—PCC的正常最小短路容量(MVA);UL—PCC標稱線電壓(KV)。根據連接點的負荷狀況以及鄰近發電機、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安全運行要求,該允許值可作一定變動,但必須符合本規范第4.2.3條的規定。4.2.5一個用戶引起的PCC諧波電壓(相電壓)含有率限值應符合表4.2.5的規定。表4.2.5公用電網諧波電壓(相電壓)限值電網電壓(KV)電壓總諧波畸變率(%)各次諧波電壓含有率(%)奇次偶次104.03.21.6353.02.41.21102.01.60.84.2.6一個用戶注入PCC的諧波電流限值按下列公式計算:=Ihp(4.2.6)式中:Ihi—第i個用戶注入PCC的第h次諧波電流限值(A);Ihp—允許用戶注入PCC的第h次基準諧波電流(按表4.2.6-1的規定確定)(A);SK1—PCC的最小短路容量(MVA);SK2—基準短路容量(按表4.2.6-1的規定確定)(MVA);—16—st—PCC的供電設備容量(MVA);si—第i個用戶接入PCC的受電設備總容量(MVA);α—相位疊加系數(按表4.2.6-2的規定確定)。表4.2.6-1注入PCC的諧波電流允許值(A)標準電壓kV基準短路容量MVA諧波次數及諧波電流允許值234567891011121310100262013208.5156.46.85.19.34.37.93525015127.7125.18.83.84.13.15.62.64.7110750129.66.09.64.06.83.03.22.44.32.03.7標準電壓kV基準短路容量MVA諧波次數及諧波電流允許值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01003.74.13.26.02.85.42.62.92.34.52.14.1352502.22.51.93.61.73.21.51.81.42.71.32.51107501.71.91.52.81.32.51.21.41.12.11.01.9表4.2.6-2諧波的相位疊加系數h35711139/>13/偶次α1.11.21.41.81.924.2.710kV、35kV及110kV電力系統PCC各次間諧波電壓含有率限值按表4.2.7的規定確定。表4.2.7單一用戶間諧波電壓含有率限值(%)電壓等級頻率(Hz)<100100~80010kV,35kV及110kV0.160.44.2.8一個用戶引起的PCC電壓間諧波含有率限值按表4.2.8的規定確定。根據連接點的負荷狀況,此限值可以做適當變動,但必須滿足本規范第4.2.7條的規定。—17—表4.2.8單一用戶間諧波電壓含有率限值(%)電壓等級頻率(Hz)<100100~80010kv,35kv及110kv0.130.324.2.9一個用戶引起的PCC電壓波動限值應符合表4.2.9的規定。表4.2.9電壓波動限值電壓變動頻度r(次/h)電壓波動限值d(%)10kv,35kv110kvr≤1431<r≤10310<r≤1002100<r≤10001.2514.2.1010kv、35kv及110kv電力系統PCC,在系統正常運行的較小方式下,以一周(168h)為測量周期,所有長時間閃變值plt都應符合表4.2.10的規定。表4.2.10閃變限值長時間閃變值plt10kv,35kv,110kv220kv1.00.84.2.11用戶的波動負荷單獨引起的閃變值應根據用戶負荷大小、其協議用電容量占總供電容量的比例以及電力系統PCC的狀況,分別按三級作不同的規定和處理。4.2.12第一級規定。滿足本級規定,可以不做閃變核算允許接入電網。1對于供電電壓為10kv和35kv的用戶,第一級限值應符—18—合表4.2.12的規定。表4.2.12供電電壓為10kv和35kv的用戶第一級限值r(次/min)k=(△S/SSC)max(%)r<1010≤r≤200200<r0.1注:表中△S為波動負荷視在功率的變動;SSC為PCC短路容量。2對于供電電壓為110KV的用戶,滿足(△S/SSC)max<0.1%。3滿足plt<0.25的單個波動負荷用戶。4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限值對每相額定電流≤16A且無條件接入的設備在公用低壓供電系統中產生的電壓變化、電壓波動和閃爍的限制》GB17625.2和《電磁兼容限值對額定電流大于16A的設備在低壓供電系統中產生的電壓波動和閃爍的限制》GB/Z17625.3要求的低壓用電設備。4.2.13第二級規定。波動負荷單獨引起的長時間閃變值必須小于該負荷用戶的閃變限值。每個用戶按其協議用電容量Si和總供電容量St之比,考慮上一級對下一級閃變傳遞的影響(下一級對上一級的傳遞可忽略)等因素后確定該用戶的閃變限值。單個用戶閃變限值Ei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LP—PCC點對應電壓等級的長時間閃變值plt限值;LH—上一電壓等級的長時間閃變值plt限值;T—上一電壓等級對下一電壓等級的閃變傳遞系數,推薦為0●8。不考慮超高壓系統(220KV以上)對下一級電壓系統的閃變傳遞。各電壓等級的閃變限值按4.2.14第三級規定。不滿足第二級規定的單個波動負荷用戶,—19—經過治理后仍超過其閃變限值,可根據PCC實際閃變狀況和電網的發展預測適當放寬限值,但PCC的閃變值必須符合本規范第4.2.10條的規定。4.3諧波及電壓變動防治4.3.1應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設計時,就用戶非線性負荷狀況、電壓波動狀況、是否采取防治措施以及對公用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做出評估。當不能確定是否采取諧波治理措施時,應預留設置濾波器的空間。4.3.2非線性負荷用戶應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非線性負荷設備接入電網的電能質量評估報告(其中大容量非線性用戶,須提供市級及以上專業機構出具的電能質量評估報告)。并應依據經評審的電能質量評估報告,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運、同步達標”的原則,在供電方案中明確治理要求。注:大容量非線性用戶泛指接入電力系統的單臺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的電弧爐、軋鋼設備、地鐵、電氣化鐵路、整流設備等具有非線性、沖擊性、不對稱性的負荷。4.3.3諧波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1選用的低壓用電設備的諧波電流輸出不應大于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公共建筑電磁兼容設計規范》DG/TJ08—1104中規定的限值。2合理增加換流裝置的相數。3由晶閘管控制的負荷或設備宜采用對稱控制。4配電變壓器應采用D●yn接線,5次諧波嚴重的場所變壓器可采用DZ5接線。5大功率非線性負荷宜配置在配電系統的上游位置,設專用配電變壓器供電或采用專線供電。—20—6向大功率非線性負荷供電的變壓器,宜降容使用。降容比例(降容系數D)與非線負荷所占比例(非線性負荷率kf)相關,可參照圖4.3.3中的曲線確定。圖4.3.3不同非線性負荷率(kf)的變壓器降容系數注:此曲線降容比例較大,僅供參考。變壓器額定容量(KVA)非線性負載總視在功率(KVA)D=變壓器可使用容量(變壓器額定容量(KVA)非線性負載總視在功率(KVA)kf=變壓器總負荷視在功率(KVA)×100%7用于無功補償的并聯電容器組串接電抗器。8存在以下情況之一時,應裝設濾波裝置,治理諧波:1)注入公用電網的諧波電流超過限值;2)民用建筑低壓系統諧波干擾強度超過現行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公共建筑電磁兼容設計規范》DG/TJ08—1104中規定的分級標準;3)對諧波干擾敏感的負載有限制諧波電壓含量的要求。根據非線性負載的運行情況、諧波敏感負載的要求以及對濾波裝置的其他要求,選擇合適的濾波裝置。4.3.4電壓變動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起動電流較小的電動機;采用降壓起動。2較大功率的波動負荷或波動負荷群與對電壓波動、閃變—21—敏感的負荷分別由不同的變壓器供電。3對于大功率電弧爐的爐用變壓器由短路容量較大的電網供電。4采用靜止無功補償裝置、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動態電壓調節裝置。—22—5變配電所5●1●1宜采用室內變配電所。5●1●2受電變配電所根據負荷狀況及環境條件,可采用獨立變配電所、附設變配電所、預裝式變電所等型式。設在地面上的變配電所可采用一層或二層布置。環境條件合適時,變壓器可采用室外布置。5●1●3用戶內部分區供電的分變配電所,可采用附設變配電所。負荷較大的多跨廠房宜設在負荷中心。超高層民用建筑可設在中間設備層。5●1●4變配電所所址按以下要求選擇:1宜靠近負荷中心。2不應設在污穢、腐蝕性、爆炸火災危險、有積水及劇烈振動的場所。3應設在進出線及運輸方便的地點。受電變配電所宜靠近電源供電線路。4應考慮變配電所與周圍環境、鄰近設施的相互影響。5應采用地上或地下空間合理布置:1)當地上空間足夠時,必須設置在首層以上;2)用戶為特級、一級重要用戶,且地下建筑僅有地下一層時,必須設置在首層以上;3)當地下建筑有地下二層及以上時,不得設置在地下建筑最底層。6所有布置于地下的變配電所必須配置與站型規模相匹配—23—5.1.5超高層建筑在中間樓層設置變配電所,應滿足設備運輸條件。5.1.6變配電所設計應注重節能和環保效果,兼顧發展需要。5.1.7變配電所的控制室、計算機室、繼電保護室、遠動通信室、值班室等有環境溫度要求的工藝設備房間,宜設置空調設施。變40℃,有人值班控制室的環境溫度宜控制在18℃~26℃。5.2變配電所總體布置5.2.1變配電所建筑的各功能單元布置應合理、緊湊、運行管理方便。1高、低壓配電裝置室宜毗鄰變壓器室。2二層布置的變配電所,油浸變壓器室應在下層,控制室宜在上層。3半室內型變配電所室外布置的油浸變壓器,宜布置在無門、窗及通風口的墻外。當變壓器靠近有門、窗或通風口的建筑物外墻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有關規定。4走廊宜連接各功能單元出入口。5.2.210kv、35kv油浸變壓器和110kv變壓器應單臺布置在變壓器室。5.2.3高低壓配電裝置、干式變壓器同室布置時,變壓器不宜超過4臺。5.2.4變壓器、高壓配電裝置、電容器、保護測控屏等的操作及維護通道寬度、配電裝置安全凈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2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35kv~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9和《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的—24—相關規定。干式變壓器單獨布置在變壓器室時,變壓器金屬外殼(網狀遮攔)與墻壁、門之間的最小凈距相同于油浸變壓器。干式變壓器與高低壓配電裝置同室布置時,若變壓器置于開關柜正面或反面,變壓器與開關柜柜面之間最小凈距等于開關柜雙排布置的操作、維護通道最小寬度。GIS管道系統應有滿足運輸、安裝、維修所需的通道,寬度不5.2.5變壓器室、高壓配電裝置室、高壓電容器室、控制室等主要功能單元室,不應有與其無關的管道和線路通過。5.2.6地下變配電所宜預留空調設備位置,空調設備排水泄入集水井。5.3對建筑物的要求5.3.1變配電所建筑的造型宜與用戶其他建筑相協調。5.3.2獨立變配電所建筑物的結構設計應符合7度地震設防烈度的要求。地面及樓板的承載力應滿足設備動靜負載的要求。5.3.3建筑物的防火通風應符合本規范第5.4節的有關規定。5.3.4長度大于7m的配電裝置室,應設兩個安全出口。門應向外開啟;相鄰配電裝置室之間有門時(有充油設備的不應設置通向鄰室的門),應雙向開啟。用于搬運設備的門,應滿足最大設備和部件的進出。5.3.5高壓配電裝置室、電容器室的固定采光窗應采用夾絲玻璃窗或夾膠玻璃窗,下沿離地高度不宜低于1.8m。5.3.6變配電所的室內地坪高出室外地坪不應小于0.3m。設在建筑物內的變配電所當受層高限制時,變配電所室內地坪高出外部地坪不應小于0.15m。5.3.7通風口不應設在帶電導體正上方,并應有防止雨雪和小—25—動物侵入的措施。屋面、墻面應可靠防滲漏,屋面排水坡度不應小于1/50,并應采取有組織排水。5●3●8地下變配電所建筑的防水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的規定。穿墻管宜相對集中,并采取有效防水措施。附設在其他建筑物地下的變配電所,集水井、地漏等不應設在變配電所內,并應有防倒灌措施。裝孔。5.4防火及通風5●4●1變電所與所外的建筑物、堆場、儲罐之間的防火凈距以及變電所的生產場所和附屬建筑、生活建筑和易燃、易爆的危險場所以及地下建筑物的防火分區、防火隔斷、防火間距、安全疏散和消防通道的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和《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的規定。5●4●2油浸變壓器、油浸電抗器、集合式電容器應按現行國家標準《3~110KV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的相關規定,設置貯油或擋油設施。5●4●3油浸變壓器室耐火等級為一級,門應為甲級防火門。其他功能單元室均為二級耐火等級。通風系統管道應采用非燃燒材質。5●4●4附設于一類建筑物內的變配電所,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火災自動報警裝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規定。附設于一類建筑物的油浸變壓器應設置固定滅火裝置。滅火系統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的規定,滅火器配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的規定。—26—5.4.5多臺室外油浸變壓器之間的防火距離及防火墻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3~110KV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0060的規定。5.4.6設于地面上的變配電所宜采用自然通風。電氣裝置室環境溫度不能滿足要求的,應裝設機械排風裝置;控制室環境溫度不能滿足要求的,應裝設空調。設于地下的獨立變配電所,應設兼作事故排煙的通風系統。附設變配電所的通風系統,若共用建筑物的公共通風系統,則應在進、出風口采取擋火措施,并另設向建筑物外排煙的事故排煙系統。5.4.7有SF6充氣設備的配電裝置室應裝設機械排風裝置,有人值班變配電所內裝有較多SF6充氣設備的配電裝置室,應裝設由SF6氣體泄漏檢測裝置啟動的機械排風裝置。排風口離地面不應高于0.3m。地下變配電所、附設變配電所的SF6排風可共用事故排煙系統管路。5.4.8用戶應開展變電所和配電室中消防器材的定期檢查、維5.4.9用戶應對從事變電所、配電室和電力線路安裝、運行、檢修、試驗等現場工作的有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5.5照明5.5.1變配電所應有全方位的燈光照明,并有足夠的亮度:主控制室照度宜為300lx;配電裝置室宜為200lx,變壓器室宜為100lx。5.5.2照明燈具不應設置在設備的正上方,并應滿足維修照明燈具時作業人員正常活動范圍與帶電導體間的安全距離。5.5.3受電變配電所的控制室、高壓配電裝置室、變壓器室及走廊宜配置使用時間不小于180min的事故照明。事故照明可采用手動投入的應急燈。—27—5.5.4各功能單元室、室外變壓器場地應合理設置照明、動力插座。室外設置時,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4。5.5.5電纜夾層、電纜隧道內的照明采用22ov電壓時,應有防電擊的安全措施。5.6受電變配電所電氣主接線5.6.1主接線應根據供電方案規定的供電條件、用電負荷的容量、性質、分布以及電能計量、繼電保護、運行維修的要求確定;有擴建前景的,應便于擴建。接線應做到經濟合理、簡單可靠。5.6.2多電源供電的受電變配電所,進線電源不宜設聯絡開關,因供電可靠性的需求必須設聯絡開關的,應加裝防止電源并列的聯鎖裝置。5.6.335kv、11okv供電的用戶內部配電電壓等級,原則上宜采用國家標準電壓等級。5.6.435kv供電的用戶,負荷分區集中且均為低壓負荷,經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的,可采用多臺35kv直降變壓器分區供電。5.6.5由中性點非有效接地(中性點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和經高阻抗接地)電網供電的用戶變配電所,供電電壓級電壓互感器不應采用Yo/yo接線。用戶高壓配電網采用中性點非有效接地的,Yo/yo接線的電壓互感器僅在用戶變壓器低壓側母線上裝設。5.6.6電氣主接線應滿足無功就地補償的原則,分散配置的無功補償不能就地平衡時,應在用戶變配電所配電母線上裝設并聯電容補償。5.6.735kv及以上的受電變配電所高壓側宜采用線路變壓器組接線、低壓側應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或單母線分段環式接線,各段母線之間應裝設分段斷路器。5.6.81okv受電變配電所高壓側宜采用線路變壓器組接線、低壓側應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28—5.6.910kv及以上用戶如采用總降站向各分降壓站供電時,總降站可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高壓側不宜設分段開關。5.6.10重要用戶如論證有必要,高壓側可考慮聯絡,雙電源重要用戶可采用內橋接線,多電源重要用戶可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5.6.11重要用戶電氣主接線應預留應急電源所需的母線和間隔。5.6.12用戶內部受電變配電所典型主接線圖參見附錄A。5.7所用電源5.7.1兩路供電的受電變配電所,應設兩路所用電源;一路供電的受電變配電所,可設一路所用電源。有兩路供電電源的,兩路所用電源應分別接自兩路供電電源。每一路所用電源均應滿足正常所用電和維修用電的需要。5.7.2所用電源可由所用變壓器或配電變壓器供電。5.7.3只有一路所用電源的,宜不設失壓脫扣。有兩路所用電源的,兩路電源間應能聯絡,并采用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重要所用負載應設置失電報警。所用電系統的各級保護間應保證選擇性配合。5.8操作電源5.8.1采用全交流操作的變配電所,操作電源由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或UPS供電。僅動作于信號的保護裝置,也可由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供電。5.8.2直流操作電源:1直流操作電源宜采用閥控密封式鉛酸蓄電池組或高倍率鎘鎳蓄電池組。—29—2直流系統的額定電壓宜取110V,規模較大的或采用電磁操動機構的變配電所,可取220V。3蓄電池組的蓄電池臺數按單臺蓄電池的額定電壓和直流操作電源的額定電壓確定。4蓄電池容量按以下條件選擇:1)事故放電末期蓄電池的放電終止電壓不應低于額定電壓的90%;事故放電時間不小于3h,對于有兩路所用電源、兩組充電整流裝置的變配電所,可采用1.5h事故放電時間;2)事故放電末期蓄電池的高倍率放電電流能滿足最大可能沖擊電流(包括穩定事故放電電流在內)。5.8.3直流系統應采用成套裝置直流屏。充電設備采用高頻開關整流裝置。直流系統的接線采用單蓄電池組單母線(一組整流裝置,充電模塊按N十2方式配置。一路交流電源或兩路交流電源)或單蓄電池組單母線分段(兩組整流裝置,充電模塊按N十1方式配置。兩路交流電源)的接線。35kV、110kV大容量受電變配電所宜采用后者。5.8.4充電設備應滿足各種工況要求,直流輸出電壓可調,波紋系數不大于0.5%。5.8.5直流成套裝置應配置必要的檢測、保護、報警裝置,實施變配電所綜合自動化的應按需配置相應的通信接口。5.8.6直流系統各級保護(熔斷器或自動開關)應達到選擇性配合。蓄電池組出口保護元件的額定電流應按蓄電池1h放電電流加大一級選擇;各分支回路按最大工作電流選擇,操作機構有直流電機的,要考慮到起動電流影響;電磁操動機構合閘回路按0.3倍額定合閘電流選擇。5.8.7變配電所的所外直流負載不應接入直流操作電源。—30—5.9運行管理基本要求5●9●1供電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范圍,按產權歸屬確定。供電設施產權分界點以《供用電合同》為依據,分界點電源側供電設施屬供電企業,由供電企業負責運行維護管理;分界點負荷側受電設施屬電力用戶,由電力用戶負責運行維護管理。5●9●2用戶應根據其配電系統的規模、用電負荷的重要性以及運行管理模式,建立必要的、內容相適應的運行管理規章制度及相應的運行記錄,認真實施。5●9●3變配電所應建立的規章制度包括: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現場運行規程、倒閘操作規程、巡視檢查制度、設備缺陷管理制度、事故處理規程、安全及消防管理制度等。5●9●4變配電所應根據規章制度的規定建立相應的運行記錄。5●9●5電力用戶應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建立電氣工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制度。電氣工作人員應熟悉與其工種、崗位有關的電氣設備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并取得相關資質。有新設備投入運行時,應在設備投入運行前,對電氣工作人員進行培訓。5●9●6電力用戶對運行中且存在安全運行隱患的電力設備應及時更換,對運行中且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的電力設備應根據具體情況制訂改造計劃予以更換。—31—6電氣裝置6.1變壓器6.1.1變壓器額定容量選擇:1宜按變壓器經濟運行的條件選擇。2有兩臺及以上變壓器的,一臺變壓器停運時,其余變壓器能滿足全部一級負荷和全部或部分二級負荷的用電。3變壓器負荷中,有沖擊負荷的,沖擊負荷電流引起的變壓器次級電壓降低應不影響其他負荷的正常供電。6.1.2變電所中,變壓器低壓側額定電壓為0.38kv時,其單臺容量不宜大于2500kvA。6.1.3變壓器宜有一側繞組為三角形接法,接線組別宜符合表表6.1.3變壓器連接組的選擇序號額定電壓(kv)接線組別110/0.4D,yn11235/0.4D,yn11335/10Y,d11或D,yn114110/10Y,d11或Y,yn10十d5110/35Y,d11受電變壓器低壓側有備用電源自公用電網接入,且允許帶電并列操作或設備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的,受電變壓器的接線組別應使其低壓側相位與備用電源相位一致。6.1.4單電源供電的受電變配電所,下列情況下宜設兩臺及以—32—上變壓器:1一臺變壓器不能滿足用電負荷需要。2不能滿足重要負荷供電可靠性的要求。3對電能質量造成嚴重危害或對電能質量有特殊要求的負荷需另設專用變壓器,特種負荷需另設特種變壓器。4供電區域大或負荷分區集中,宜分區供電。6.1.5附設變配電所的35KV及以下變壓器當與高低壓配電裝置同室布置時,應采用干式變壓器。與高低壓配電裝置同室布置的干式變壓器,單獨裝設的,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2X;與配電柜組合拼裝的,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3X,并應帶有溫控風機。6.1.6應采用節能的新型變壓器。三相配電變壓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20052中的規定。6.1.7變壓器噪聲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110KV桿上配電變壓器、預裝式變電所、組合變電所噪聲不應超過45dB(A),變電所室內變壓器包括干式變壓器的噪聲應小于48dB(A)。235KV油浸變壓器戶內噪聲應小于55dB(A);戶外應小于52dB(A)。3110KV油浸變壓器戶內噪聲應小于62dB(A);戶外應小于56dB(A)。6.2高壓開關設備6.2.1110KVGIS的選擇:1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條件》DL/T617的規定。2低壓室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X,機械操作壽命不應小于—33—10000次。裝置。4外殼應采用鋁合金或鑄鋁結構。5應具有完善的“五防”聯鎖功能,能有效防止誤操作。6●2●235kv開關柜的選擇:1喪失運行連續性類別為LSC2,內部燃弧試驗時間不應小于0●5S,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X,機械操作壽命不應小于10000次。2應具有完善的“五防”聯鎖功能,能有效防止誤操作。3受環境條件或地形、空間限制或與大樓結合在一起的35kv開關站可采用SF6氣體絕緣開關柜,其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X,SF6氣體的年泄漏率應低于1%,機械操作壽命不應小于10000次。6●2●310kv開關柜的選擇:1通用型10kv空氣絕緣開關柜應達到IAC級,喪失運行連續性類別應為LSC2,內部燃弧試驗時間不應小于0●5S,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X,機械操作壽命不應小于10000次。2小型化10kv空氣絕緣開關柜應達到IAC級,喪失運行連續性類別應為LSC2,內部燃弧試驗時間不應小于0●5S,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X,通過凝露試驗,機械操作壽命不小于30000次。3小型化10kv氣體絕緣開關柜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X,應具有獨立的泄壓通道,應通過AFRP等級的內部燃弧試驗,SF6氣體的年泄漏率應低于1%,機械操作壽命不應小于10000次,并且母線壓變應具有隔離開關進行隔離。4應具有完善的“五防”聯鎖功能,能有效防止誤操作。5開關站周邊運行環境惡劣的(周邊2km內存在化工廠或其他重污染源或處于重污區等),應選用氣體絕緣開關柜。6開關站進線柜內應配置相應縱差保護所需流變次級。7宜逐步推廣應用開關運行狀況在線監測裝置。6●2●410kv環網柜的選擇:—34—1空氣絕緣環網柜外殼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4X,氣體絕緣環網柜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5。2應具有IAC級別,內部燃弧試驗時間不應小于0●5S。3環網柜母線及饋線單元均應絕緣封閉且配備帶電顯示器及故障指示儀。4負荷開關-熔斷器組合電器的轉移電流不應小于1500A,機械操作壽命不應小于5000次。5SF6氣體絕緣環網柜的SF6氣體年泄漏率不應低于1%。6應采用三工位開關,能有效防止誤操作,同時應具有可視性接地功能。7應有電動操作功能及配電自動化通信接口。8應具備可擴展性,便于擴展。9環網站周邊運行環境惡劣的(周邊2km內存在化工廠或其他重污染源或處于重污區等),應選用SF6氣體絕緣環網柜。6●2●5斷路器型式的選擇:1110kv斷路器宜采用SF6氣體絕緣斷路器。235kv斷路器可采用真空斷路器或SF6氣體斷路器。在選用真空斷路器時必須進行過電壓計算,計算條件不僅考慮目前電網情況,還應按電網發展進行校核,尤其注意35kv真空斷路器投切并聯電抗器(電容器組)過程中產生的截流過電壓、重燃過電壓等情況。310kv應采用真空滅弧斷路器。435kv及110kv的斷路器應優先選用彈簧操作機構(含液壓彈簧機構)。10kv真空斷路器應采用一體化結構。5全交流操作的變配電所,應采用交流儲能電機。6●2●610kv柱上開關的選擇:110kv柱上斷路器用于架空配電線路的分段、聯絡處,應采用真空滅弧,具有承受20kA/4S短時耐受能力,可帶負荷操作(50kA短路關合電流操作次數不小于30次,630A額定負荷電流—35—開斷次數不小于600次)。210KV柱上負荷開關用于額定電流大于100A的10KV用戶進線處,應采用真空滅弧,具有承受16KA/4s短時耐受能力,可帶負荷操作(20KA短路電流開斷次數不小于30次,630A額定負荷電流開斷次數不小于600次)。柱上負荷開關的用戶側應配置連體或獨立的隔離刀閘(優先配置連體隔離刀閘),所有刀閘觸頭和轉動部分應具有與負荷開關等壽命的防雨措施和絕緣遮蔽措施。6.3無功補償裝置6●3●1用戶應安裝自動無功補償裝置,并應采取措施防止向電網反送無功電力。除電網有特殊要求的用戶外,用戶在當地供電企業規定的電網高峰負荷時的功率因數,應達到下列規定: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的用戶功率因數為0●90以上;其他電力用戶中大、中型電力排灌站、躉購轉售電企業,功率因數為0●85以上;農業用電,功率6●3●2采用并聯電容器作為無功補償裝置時,宜分散設置、就地平衡補償,并符合下列要求:1低壓部分的無功功率應由低壓電容器補償。2高壓部分的無功功率宜由高壓電容器補償。3容量較大,負荷平穩且經常使用的用電設備的無功功率宜單獨就地補償。4補償基本無功功率的電容器組,應在配變電所內集中補償。6●3●3電容器的安裝容量,應根據用戶的自然功率因數計算后確定。當不具備設計計算條件時,電容器安裝容量:35KV及110KV變電所可按變壓器容量的12%~30%確定;10KV變電所—36—可按變壓器容量的15%~30%確定。6●3●4需要抑制諧波電流或限制合閘涌流時,并聯電容器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購房合同補充條款列舉
- 公司合作養殖合同樣本
- 買土地建房合同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大會參展須知
- 民間個人借款擔保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簡單車輛質押合同范例示例
- 郴州人才認定申報工作指南
- 借款反擔保的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征收決定
- 二零二五版自愿內退協議書
-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課件完整版)
- 電儀TPM管理方案
- 風電基礎施工方案
- 2021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下冊《人與自我》教案
- 【人教版】《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手冊》四年級下冊 勞動項目一 課件
- 二十屆三中全會知識點試題及答案【200題】
- 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病媒生物控制技術(096)(副高級)自測試卷及解答參考
- 2023年山東青島局屬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CBL聯合情景模擬人文護理查房
-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模擬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LY/T 3371-2024草原生態狀況評價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