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務:改變勞資關系巧妙節省個人所得稅_第1頁
會計實務:改變勞資關系巧妙節省個人所得稅_第2頁
會計實務:改變勞資關系巧妙節省個人所得稅_第3頁
會計實務:改變勞資關系巧妙節省個人所得稅_第4頁
會計實務:改變勞資關系巧妙節省個人所得稅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變勞資關系巧妙節省個人所得稅如今,個人的工資并不一定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收入狀況,因為兼職和其他勞務所得大行其道,個人的收入來源呈現多樣化。因此,在稅務實踐中,許多個人往往難以區分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從而不知道在這兩個方面進行合理的節稅。那么,在收入多元化的年代里,個人如何籌劃所得稅收才能取得更多的報酬呢?

同學聚會,除了回憶往昔的美好時光以外,談論最多的恐怕就是各自的收入狀況了,而談到收入就不能不提個人所得稅的問題,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辛苦所得被劃走,確實讓每一位高收入者都覺得不是滋味。

2006年五一長假期間,在廣州地稅局工作的梁興平參加了一個高中同學的聚會,酒酣飯飽之際,幾個非常要好的同學就個人所得稅的問題拿梁興平開涮了,他們開玩笑說:每個月賺的錢都被你征收了,你小子得給我們喝一杯賠罪酒!

原來,梁興平的這幾個要好朋友許海峰、林建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個稅”牢騷:

許海峰是一個美術設計師,是公司里的頂梁柱,每個月的收入不菲,為此,個人所得納稅就自然不少,經常日夜顛倒做設計的許海峰很辛苦,拿他自己的話說,一年365天,300天都是熊貓眼;余翔是同學中比較風光的一個,建筑設計師的他在公司有不錯的收入,同時還在一家設計院兼職工作,每個月雙收入的他收入不菲,當然,稅收也不菲,因為余翔花錢大手大腳,又月供著兩套房子,因而時常感到日不敷出。

梁興平聽了老同學的埋怨后,依據他們各自的情況思量一會,告訴他們可以巧妙的節稅。兼有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實際工作中,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即使是稅務人員也難以區分。工資、薪金所得是屬于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雇而得到的報酬;勞務報酬所得則是個人獨立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后者則不存在這種關系。

據個人所得稅法,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是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在中國境內任職、受雇的中國公民,每月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以其工資、薪金收入額減除1600元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表見鏈接)。

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影視、廣告、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800元的費用;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應減去20%費用后乘以20%的稅率為應納稅額。但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奇高(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要實行加成征收辦法,具體是: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收入的20%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中超過2萬元、不足5萬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出的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顯而易見,相同數額的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所適用的稅率不同,梁興平認為這3位老同學可以充分認識這一區別,并加以合法利用,能達到節稅的目的。尤其是對高收入人群,納稅籌劃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實惠。

許海峰每個月從公司取得工資類收入31000元。由于許海峰和該公司存在穩定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則應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稅,其應繳納所得稅額為:(31000-1200)×25%-1375(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6075元。如果許海峰和公司不存在穩定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則該項所得應按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應納稅所得額=31000×(1-20%)=24800元,其中超過20000元、不足50000元的部分是24800-20000=4800元。許海峰最后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24800×20%+4800×20%×50%=4960+480=5440元。因此,梁興平根據許海峰已經是華南地區著名美術設計師,并不存在失業問題的現實,建議許海峰與該公司解除穩定的雇傭關系,改為兼職用工形式,這樣他可以節省稅收6075-5440=635元。

余翔在本公司獲得工資收入共10000元。另外,余翔還可每月從某民營設計公司獲得勞務報酬30000元。不同類型的所得應分類計算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收入應納稅額為:(10000-1200)×20%-375=1385元;30000元按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的話,其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1-20%)=24000元,其中超過20000元、不足50000元的部分是24000-20000=4000元。余翔最后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稅額為24000×20%+4000×20%×50%=4800+400=5200元。那么,余翔共納稅1385+5200=6585元。

梁興平假設余翔將勞務報酬所得轉化為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則其應納稅額為:(10000+30000-1200)×25%-1375=8325元,這比分開納稅多出了8325-6585=1740元。如果余翔將工資、薪金所得轉化為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30000)×(1-20%)=32000元,其中超過20000元、不足50000元的部分是32000-20000=12000元。那么,余翔最后納稅稅額為32000×20%+12000×20%×50%=6400+1200=7600元。這也比分開納稅多出了7600-6585=1015元。可見,余翔分開繳稅比轉化后繳稅少,那么余翔按現在分別納稅是比較省稅的。因此,梁興平根據余翔與設計公司良好關系的這一事實,建議余翔與兼職公司簽定一個比較正式的用工協議(最好用其親屬的名義),這樣,按照公司的工資結算,個人所得稅可以節省一大部分。

梁興平在為幾個同學籌劃節稅的時,加上憑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發現,一般而言,當工資薪金比較少時,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稅率比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的稅率低,將勞務報酬所得轉化為工資、薪金所得,合并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合理的;當工資、薪金收入相當高時,適用的稅率已累進到比較高的水平,此時,將工資、薪金所得轉化為勞務報酬所得用以節約應納稅額;當兩項收入都較大時,將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分開計算亦能節稅。(羅瑜)

小編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