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1.目的
辨識本單位范圍內的危害因素,對其進行風險評價,判定出不可
承受的風險,制定有效的風險控制程序,實現全過程安全控制。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玉湖鉛鋅礦范圍內生產活動中的危害辨識、評價和
控制活動。
3.術語和定義
3.1危害因素
3.1.1危險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亡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
素。
3.1.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
成慢性損害的因素C
3.1.3通常情況下,二者并不加以區分而統稱為危害因素,是說
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即人、物、環境、管理幾方面的缺陷,危害是造
成事故的“根源或狀態”。
3.2危險源
指可能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根
源或狀態。
3.3危害辨識
指識別危害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為什么能發生,怎樣發生的過程。
危害辨識的兩個關鍵任務是辨識可能發生的特定的不期望的后果;辨
識導致這些后果的材料、系統、過程和設備的特性。
3.4風險評價
利用系統工程方法對擬建或已有工程、系統可能存在的危險性及
其可能發生的后果進行綜合評價和預測,并根據可能導致的事故風險
的大小,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以達到工程、系統安全的過程。
3.5事故
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
件。
4.職責
4.1礦長
負責全礦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組織領導丁作,
并提供重大危險控制所需的資源。
4.2安全管理部
4.2.1負責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及重大風險因素控制計劃的制定。
4.2.2對不可承受風險控制計劃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4.3生產管理部、計劃技術部
4.3.1負責組織生產工藝、工程項目的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
4.3.2負責生產工藝、工程項目方面的不可承受風險治理項目的
立項管理。
4.3.3按照“三同時”的要求,保證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職
業安全健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
使用。
4.4裝備工程部
4.4.1負責組織電氣、機械設備設施的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c
4.4.2負責電氣、機械設備設施不可承受風險治理項目的立項管
理。
4.5財務部
負責不可承受風險治理所需費用的支付,確保專款專用。
4.6各車間、部門
4.6.1負責本單位作業范圍內的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
4.6.2負責作業范圍內的不可承受風險治理項目的立項管理c
4.6.3實施本部門評價出的風險因素的控制計劃。
5.工作程序
5.1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組織機構
5.1.1礦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領導小組
組長:主管安全副礦長
副組長:安全管理部主任、生產管理部主任、計劃技術部主任
成員:安全管理部副部長、生產管理部副主任、計劃技術部副
主任、裝備工程部正副主任、三個采掘作業區正副區長、機運隊、選
礦各車間正副主任、其他車間和部門正職。
5.1.2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專業小組
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專業小組分安全專業小組;生產工藝、工程
項目專業小組;電氣、機械設備設施專業小組。
①安全專業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小組組長由安全管理部主任兼
任,副組長由安全管理部副主任兼任;
②生產工藝、工程項目專業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小組組長由生產
管理部主任、計劃技術部主任兼任,副組長由生產管理部、計劃技術
部副主任兼任;
③電氣、機械設備設施專業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小組組長由裝備
工程部主任兼任,副組長由裝備工程部副主任兼任;
④專業小組成員: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生產技術管理人員、電氣、
機械設備技術管理人員、環境保護技術管理人員。
5.1.3車間(部門)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專業小組
組長:車間主任(部門正職)
副組長:車間主管安全副主任(部門副職)
成員:各生產技術負責人和安全、技術管理人員。
5.1.4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人員要求:
①具有安全管理經驗或具有相關專業職稱的人員;
②具有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和分析,表達能力;
③主要人員應接受過專業培訓。
5.2劃分作業活動
5.2.1一般情況下,可按如下方法劃分作業活動:
①按生產(工作)流程的階段劃分;
②按地理區域劃分;
③按生產設備劃分;
④按作業任務劃分;
⑤上述幾種方法的結合。
5.2.2收集相關信息,作業活動信息包括:
①任務:實施的地點,持續時間,人員,實施頻率等;
②設備:可能用到的機械、設備、工具及其使用說明;
③物資:用到或遇到的物質及其物理形態(煙氣、蒸汽、液體、
粉末、固體)和化學性質等有關資料;
④現場控制方法:操作規程、安全規程、作業程序和作業指導書,
員工的能力及已接受的相關培訓,現場安全控制設施;
⑤手工操作:可能要手工搬運的物料的尺寸、形狀、重量、表面
特征,要用手移動物料的距離和高度;
⑥數據:作業活動及作業環境監測數據;
⑦事故:與該工作活動有關的事故經歷:
⑧現場工作環境(條件):空間、高度、溫度、濕度、安全防護
設施等情況。
5.3危害因素識別
5.3.1危害分級依據:
①法律、法規(《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Z230—2010)
和《有毒作業分級》(GB12331—90)等);
②危害和事故傷亡的程度、規模;
③事故發生的頻率;
④相關方關注程度;
⑤財產損失額度;
⑥降低風險的難度。
5.3.2危害因素分類
按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劃分危害類型。分為人的不安全行為、
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缺陷以及管理缺陷等四個方面。
①人的不安全行為:
⑴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⑵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⑶使用不安全設備;
⑷手代替工具工作;
⑸物品(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產用品等)存
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⑺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
⑻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⑼機器運轉時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11)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或場合中,忽視其使用;
?不安全裝束;
?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誤操作;
?其他不安全行為。
②物的不安全狀態:
⑴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2)防護、保險、信號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③環境的缺陷:
⑴作業場所的缺陷;
⑵作業環境不良。
④管理缺陷:
⑴制度缺乏;
⑵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有缺陷;
⑶安全培訓教育和考核有缺陷;
⑷安全投入不足;
(5)監督與日常檢查;
⑹應急救援有缺陷。
5.3.3事故分類
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86),主要分為20
類,包括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
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
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
5.3.4危害辨識的對象
①作業現場方面
⑴作業現場方面主要包括作業的全過程、作業環境、勞保用品以
及職業衛生方面,將以上方面融合于每一崗位或作業工種中,以
種”為載體,貫穿作業的全過程;
(2)主要體現于每一作業工種的人在工余、工前、作業前、作業中、
作業后的每一步驟中可能受到的傷害。
②生產工藝流程方面:
⑴設計方面:安全預評價、三同時、設計文件和圖紙;
⑵采礦工藝方面:采礦方法、采場結構參數、設備設施的匹配性
是否滿足工序要求、工序能力是否匹配,是否滿足生產要求、回采順
序和工藝是否適應開采現狀、開采范圍是否符合規定等;
⑶生產保障系統:運輸線路、供電、防排水、防滅火、維修等;
(4)變化管理方面:工藝改造、設備設施改造等的變化管理制度、
變化的系統文件、人員的變化等。
③設備設施方面:
⑴全過程控制:規劃、采購、安裝(建設)、調試、驗收、使用、
維護和報廢;
⑵原始技術資料和圖紙;
⑶維修維護;
⑷檢測檢驗:特種設備、安全標志產品、特殊設施。
5.3.5危害辨識的方法
根據礦里的生產特點與管理形式,危害辨識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①詢問與交流法;
②專家分析法;
③現場觀察法;
④查閱記錄法;
⑤工作任務分析法;
⑥安全檢查表法;
⑦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主要以訪談法為主,通過召開班組會的形式,由工作小組成員隊
員工進行詢問,與員工進行交流,從而找出員工在作業過程中可能會
受到的所有傷害類型及其原因。
5.3.6辨識與評價程序
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應包括如下過程:
①準備;
②危害辨識;
③危險源轉化為風險的條件;
④量化風險結果;
⑤劃分風險等級。
5.3.7辨識與評價應考慮下列因素:
①在冒頂片幫、坍塌、礦巖突出風險評價時,應考慮可能的不同
的致因因素,包括:地壓活動、結構面、巖柱破壞、支護、爆破影響。
②在中毒窒息風險評價時,應考慮可能的致因因素,包括:爆破
作業、有害氣體積聚區域、通風不良、火災影響。
③在水災風險評價時,應考慮可能的不同的突水來源,包括:地
下水源、地表水源、降雨及其徑流、老窿水源。
④在火災風險評價時,應否考慮可能的不同的火災類型,包括:
固體材料火災、液體或液化固體火災、氣體或液化氣泄漏火災、粉塵
燃爆火災。
⑤在機械傷害風險評價時,應考慮可能的不同的致因因素,包括:
鑿巖穿孔機械、鏟裝機械、提升機械、運輸機械、排土機械、破碎機
械、鉆探機械、通風機械、排水機械、壓風機械、支護機械。
⑥機動設備與交通風險評價時,應考慮采購、維護、檢查、自然
環境、運輸物料特性、路線、時間性等因素。
⑦在對關鍵設備進行風險評價時,應考慮其可靠性、安全性、經
濟性。
⑧對人機工效進行調查時,應包括:重復運動、使用電動工具、
作業姿勢、座位舒適度、環境條件、易接近程度。
⑨在對心理性危害進行識別時是否考慮了下列因素:工作因素、
人為因素、個人生活環境因素。
⑩照度測量過程應考慮應急時的照明設備、照明時間、能見度、
照明源布置情況。
?對識別的暴露于物理、化學、生物和人機工效,可能造成嚴重
健康風險的危害,應完成定量監測的比例。
?應考慮職業危害的監測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及比例。
?應考慮職業危害監測設備定期校正妁比例。
?應考慮風險概述的一致性、可審核性、持續性。
5.4風險評價方法
5.4.1直接判斷法:
對所辨識的危害進行直觀評判,直接判斷出風險a、b、c、d四
個風險等級,a、b、c、d四個等級,風險依次增大,對于判斷為d
級的風險,再繼續采取之后的LEC法進行風險評價。
5.4.2LEC評價法:
LEC法是利用與系統風險率有關的3種指標值之積來評價系統人
員傷亡風險大小,這3種因素是:
L一一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體暴露在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
風險值D二后果LX暴露EX可能性C。D值越大,說明該系統
危險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改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減少人體暴
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減輕事故損失,直至調整到允許范圍內。
5.4.3初始風險評價
①凡新開作業面、新工程項目必須進行初始風險評價。
②初始風險評價過程應綜合考慮:
(1)生產工藝流程風險;
(2)危險物質風險;
⑶設備、設施風險;
(4)環境風險;
⑸職業衛生風險;
(6)管理風險;
⑺法律、法規、標準需求;
⑻相關方的觀點。
③初始風險評價結果應包括各種風險可能發生過程的描述和風
險的級別,并按危險性排序。
④初始風險評價結果文件化,各單位應依據初始風險評價結果進
行風險分級管理。
5.4.4持續風險評價
①礦應持續地進行風險評價,及時處理重大風險。
②持續風險評價常用方法包括:
⑴使用前檢查法;
⑵計劃任務觀察法;
⑶設備檢查法;
⑷工前危險預知法;
⑸交接班檢查法;
⑹定期安全檢查法;
⑺定期檢修法;
⑻安全標準化系統評價法。
5.4.5風險評價計劃
①根據生產特點,應制定風險評價計劃如下:
⑴采掘作業風險評價;
⑵大爆破作業風險評價;
⑶工程地質風險評價;
⑷設備設施風險評價;
⑸職業衛生風險評價;
⑹交通、運輸風險評價;
⑺危險物料風險評價;
⑻火災風險評價;
⑼水災風險評價;
⑩緊急情況風險評價;
(11)地震災害風險評價。
②風險評價計劃必須配備相應的資源。
5.4.6風險評審
安全管理部根據所完成的初始風險評價工作的結果,對各個車間、
部門匯總的風險評價結果進行核實,并進一步完成其它的評審工作。
①核實已完成的風險評價工作:
⑴核實每個車間、部門列出的工種是否全面,核實主要的設備設
施是否全部包括在內,核實工藝流程是否符合實際情況,核實各職能
部室的評價是否準確;
⑵核實作業過程評價表中的各工種的作業過程是否有條理,是否
有缺漏;
⑶核實匯總表中的“以往案例”是否列舉全面;
⑷核實其采用的直接判斷法評價以及采用的LEC法評價的是否
符合實際情況,是否準確,核實所確定的風險等級是否準確;
⑸核實所確定的不可承受風險是否準確;
⑹核實所提出的風險控制措施是否實際、合理。
②評審以下三個方面:
⑴獲取和識別適用的法規和其他要求,搜集各個車間、部門的法
規、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資料,評審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是否
執行落實到位,即符合性、實施性和有效性;
⑵對既往事故進行分析總結,搜集以往的事故事件資料,進行分
類匯總、統計、分析和總結;
⑶對現有的損章制度、文件、機構和職責進行評審.評審其是否
健全、是否有效、是否執行,安全職責是否明確。
③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工作,按照實施
指南的要求執行時,可參考政府部門認可的有資質的機構提出的勞動
安全衛生預評價報告。
5.4.7風險等級判定,使用LEC評價法評價出以下風險等級,
五級:超過400,為非常高的風險,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考慮放棄、停止本項作業。
四級:200至400,為高風險,高度危險,需要立即整改糾正。
三級:70至200,為中風險,顯著危險,需要整改糾正。
二級:20至70,為可能的風險,一般危險,需要關注。
一級:20以下,為可接受的風險,稍有危險,可以接受容忍。
5.4.8確定不可承受風險
①確定不可承受風險依據:
⑴以前發生過死亡、重傷、職業病、重大財產損失的事故,或輕
傷、一般財產損失三次及以上的事故,且現在發生事故的條件依然存
在,無論風險級別為幾級,一律為不可承受風險。對于曾經發生過某
種事故,但條件已發生變化,不會再有此類事故發生,這種情況不必
列入;
⑵對于違反國家安全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中強制性
規定的,列為不可承受風險。對于其他違規,如勞動防護用品穿戴不
全一類,凡是后果較為嚴重的,列為不可承受風險;
⑶評價得出風險級別較高的為不可承受風險。
②各車間、部門進行危害辨識時,負責填寫《工藝流程危害辨識
與風險評價表》、《設備設施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表》和《作業過程
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表》(列入風險級別在二級以上的風險),并將
表上交安全管理部c安全管理部負責匯總危害辨識結果,并填寫《工
藝流程不可承受風險及其控制計劃清單》、《設備設施不可承受風險
及其控制計劃清單》、《作業過程不可承受風險及其控制計劃清單》
和《不可承受風險匯總表》,報管理者代表(主管安全副礦長)批準。
5.5風險控制措施
5.5.1風險分級管理
①風險程度在四級及以上的,定為玉湖鉛鋅礦關鍵任務、關鍵設
備或關鍵工藝,由生產、技術部、安全管理部組織有管部門現場制定
安全措施;
②風險程度達到三級的,定為車間(部門)關鍵任務、關鍵設備
或關鍵工藝,由部門主管領導組織本部門生產、安全等有關人員現場
制定安全措施;
③作業風險程度達到二級的,定為工段關鍵任務,由工段組織本
單位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制定安全措施。
5.5.2風險控制計劃
對風險控制主要采取以下一項或多項措施的組合:
A制定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例:技術改造、上硬件設
施)
B——制定安全規章制度;
C——制定應急預案與響應;
D一一制定關鍵任務作業指導書;
E——執行工作票制度;
F——執行危險作業審批制度:
G——編制安全操作規程;
H——制定安全檢查表(日常、專項);
I一一加強培訓教育;
J——保持現有措施。
5.5.3安全管理部監督,協調各車間、部門對重大風險進行有效
控制;對各車間、部門的風險控制的有效性實施監督、評價。
5.5.4《不可承受風險及其控制計劃清單》的控制措施經安全管
理部審核后,由管理者代表(安全生產副礦長)批準發各單位,對重大
風險策劃進行有效控制;各車間、部門負責組織制定目標管理方案或
其他的措施,經管理者代表(礦領導)批準后組織實施。
5.5.5生產車間每年依據當年內、外部條件,對單位管理、生產
活動進行一次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工作,并將辨識和危險評價結果報
安全管理部。
5.5.6各單位依據風險評價結果,匯總本單位的風險等級、關鍵
任務、關鍵設備、關鍵工藝以及各類風險控制措施,將匯總結果交安
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匯總完成全礦的《風險評級結果匯總表》、《關
鍵任務清單》、《關鍵設備清單》、《關鍵工藝流程清單》、《目標
管理方案清單》、《安全規章制度清單》、《應急措施或(現場處置
方案)預案清單》、《危險作業審批表清單》、《安全操作規程清單》、
《工藝流程安全檢查表清單》、《設備設施安全檢查表清單》、《作
業過程安全檢查表清單》、《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方案清單》。各單位
應按照《變化管理制度》,根據風險評價及時更新以上清單資料,以
備實時控制風險。
5.5.7各車間、部門應根據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結果,制定相應
的風險控制措施,以達到有效控制。
5.5.8風險控制措施的確定,應遵循下列原則:
①消除;
②替代;
③工程控制,隔離;
④管理措施;
⑤個體防護。
5.5.9當員工安全健康與財產保護發生矛盾時,應優先考慮確保
員工安全健康的措施。
5.5.10重大風險控制措施按《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隱患整改
制度》執行。
5.5.11作業過程方面的重大風險控制按安全標準化系統的作業
管理制度執行。
5.5.12設備設施方面的風險控制按《發備設施管理制度》執行。
5.5.13采礦工藝方面的風險控制按《采礦工藝管理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民族學院《中國水墨畫技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清遠市清新縣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培黎職業學院《企業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師范大學《醫學與法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雨花區、江寧區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一次測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衢州市開化縣2025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睢寧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考試高三數學試題含解析
- 濟南歷下區2025屆第二學期質量抽測(5月)初三語文試題試卷(照片版)含解析
- 山西省大同市煤礦第二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第四次統考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娛樂產品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藍色商務發展歷程時間軸PPT模板課件
- 外墻憎水巖棉保溫板施工方案doc
- 門店清潔衛生標準
- 聯想集團財務風險分析及對策論文財務管理專業
- 阿丁尿床了(2)
- 工會會計報表完整版(內有6張表)
- 雙堿法脫硫設計計算
- 增值稅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清單(標準模板)
- 醫用耗材分類目錄 (低值 ╱ 高值)
- competition-model
- 退檔申請書怎樣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