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課時作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課時作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課時作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課時作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課時作業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3課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課后課時作業[學業達標]1.一家姓氏,一代王朝,集天下之血火,開創一個新世紀!多國爭雄的春秋戰國時代,秦最終統一了天下。下列關于秦統一六國史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擊退匈奴標記著秦統一大業的完成B.秦統一六國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C.從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接連滅掉六國D.秦建立起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心集權的封建國家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滅掉六國標記著秦完成統一,所以A項表述錯誤,其他選項表述均正確。2.自統一后,秦始皇在中心設置的太尉一職,曾“虛設其位”。對秦朝這一現象較為合理的說明是()A.減弱中心軍事力氣 B.增加地方軍事權力C.皇帝親自限制軍權 D.丞相、太尉職位合一答案C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朝建立后,為了鞏固統治,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心集權制度,秦始皇總攬軍政大權,軍國大事全由皇帝決斷,這使得太尉并沒有實權,故C項符合題意。3.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塑造了一批人民檢察官的形象。秦朝時,在中心設立了負責監察百官的()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郡守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而丞相負責行政,太尉負責軍事。故B項正確。4.秦朝確立了“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的規制。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________特點。()A.皇權專制 B.任免官吏C.思想限制 D.言即法律答案A解析材料中“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的意思是:天下的全部事情,都是皇帝一人做決斷。這是秦朝皇帝專權的表現,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質是皇權專制,故選A項。5.有學者在評價某一制度時說:“伴隨著這一制度的產生,新名號成為秦以后歷代野心家們舍命爭奪的最高目標,這充分體現了崇拜最高權力的奴性意識。”“這一制度”是()A.郡縣制度 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 D.宰相制度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信息“最高權力”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郡縣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并非最高權力,故A項錯誤;三公九卿制是中心官制,并非最高權力,故B、D兩項錯誤;皇帝制度是秦朝首創,是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下的最高權力,故C項正確。6.《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到梁山宮,見丞相車騎甚眾,顯示出不興奮。后來身邊人告知了丞相,丞相為之收斂。秦始皇揣測有人泄漏了他的話,便把當時在場的人都殺了。秦始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顯示出自己的暴戾,打擊丞相B.讓全部的人都膽怯 自己C.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D.為即將進行的政治改革營造聲勢答案C解析材料“秦始皇到梁山宮,見丞相車騎甚眾,顯示出不興奮”表明秦始皇認為皇帝至高無上;材料“秦始皇揣測有人泄漏了他的話,便把當時在場的人都殺了”表明秦始皇在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獨尊地位。A、B、D三項對題文材料的理解不精確,故選C項。7.唐代詩人章碣有詠史詩云:“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詩中提到的歷史事務是()A.統一六國,焚書坑儒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秦末起義,劉項文盲 D.焚書坑儒,秦末起義答案D解析依據“坑灰未冷”可以判定該事務為焚書坑儒,而“山東亂”“劉項”則是指秦末農夫起義。故D項正確。8.央視大型節目《國家寶藏》中展示了一件“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等,其中法律條文達到六百條,如此具體的法律規定最主要是為了()A.疆域拓展的須要 B.經濟發展的須要C.加強中心集權的須要 D.嘉獎功臣的須要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內容主要是秦朝時的法律制度、行政文書等,其中法律條文達到六百條”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實現大一統后,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實行了一系列加強中心集權的措施,在中心設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制定法律加強對人民的統治,這樣中心就牢牢限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故C項符合題意。9.秦長城西到臨洮,由此可推斷秦朝的疆域最西已經到達我國現在的()A.青海省 B.甘肅省C.山西省 D.四川省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朝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而臨洮在今甘肅省。故選B項。10.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表現在()①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夫斗爭②建立了張楚政權③打擊了秦朝黑暗統治④殲滅了秦軍的主力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夫軍接著進行反秦斗爭,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故解除全部含④的選項,其他各項都符合陳勝、吳廣起義的特征。故選A項。[等級提升]11.據《漢書》載:“自周衰,官失而百職亂,戰國并爭,各變異。”“秦遂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材料認為秦朝中心集權制度的建立()A.鞏固了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度B.適應了封建大一統政治確立的須要C.消退了分裂割據的經濟基礎D.適應了封建土地全部制確立的須要答案B解析依據材料“自周衰,官失而百職亂,戰國并爭”“秦……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分天下為郡縣”即可得出作者認為建立郡縣制有利于加強國家統一,故B項正確。12.下圖的秦代磚文為“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踐此萬歲”。其中“海內皆臣”所反映的歷史信息主要是()A.疆域寬闊,人口眾多B.國家一統,中心集權C.法律嚴苛,覆蓋全國D.交通發達,經貿昌盛答案B解析磚文中“海內皆臣”是指天下都臣服,也就是國家統一的意思。磚文中的四句話可譯為“天下都臣服了,糧食豐收,路上沒有逃荒要飯的百姓,達到萬民景仰的地步”。這是對秦朝樹碑立傳之詞,表達了秦朝皇帝主見國家統一、中心集權的政治思想。故選B項。13.秦始皇統治時期,市場上鞋子沒有人買,拐杖卻是搶手貨,這說明()A.秦朝人不喜愛穿鞋,喜愛拄拐杖B.秦朝法律殘酷C.秦朝市場競爭激烈D.拐杖是外來品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秦朝的刑法殘酷,單是死刑就有車裂等十多種,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鄰里都要受到牽連,人民動不動就要受到嚴刑峻法的處置。這樣使許多人因為受到刑法的處置而殘疾,以至于出現了材料中“鞋子沒有人買,拐杖卻是搶手貨”的驚奇現象。故B項正確。14.下圖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聯系秦朝的歷史,我們能夠得出的結論是()①秦朝創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心設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職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統一了文字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③說法本身就不正確,分封制是周朝時期的政策,秦朝時期實行的是郡縣制,解除全部含③的選項,故選B項。15.“朕統六國,天下歸一”,下列屬于“朕”的功績的是()①滅掉六國,實現統一②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心集權制度③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④采納科舉制選官⑤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⑥修建靈渠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信息“朕統六國,天下歸一”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①②③⑥都是秦始皇的功績;④采納科舉制選官是隋朝創立的,⑤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現,不是歷史功績。故A項正確。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行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材料三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組成的中心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對以后的歷代封建王朝中心機構的設置,有著重要的影響)。三公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互不相屬,相互牽制。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史記·秦始皇本紀》(1)商鞅變法起先于哪一年?商鞅變法得到哪一位統治者的支持?該事務體現出“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這個事務有什么歷史作用?(2)材料二中,“秦王掃六合”是指什么事務?“掃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秦王”的最大貢獻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誰?“三公”除丞相外還有哪兩“公”?(4)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鞏固統一的哪些措施?答案(1)時間: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該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