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單元測試(A卷)(時間:90min滿分:100分)姓名:學校:分數:題型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總計題數2086337小題分數40182022100分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0小題,共計40分):1.下雷陣雨時,我們是先看到閃電而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A.閃電發生的更早 B.閃電后發先至C.人的眼睛長在鼻子前面 D.空氣中光速大于聲速【答案】D【解析】解: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在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原因是: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的傳播速度。故選:D。2.物理學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并將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這種研究方法叫建立模型法,下面關于光和光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和光線都是真實存在的B.光和光線都不是真實存在的C.光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D.光不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是真實存在的【答案】C【解析】解:物理學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種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光是實際存在的,而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而構建的模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模型法,故C正確。故選:C。3.我國有著燦爛的詩詞文化,很多詩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潭清疑水淺”,水變淺是光的折射現象B.“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現象C.“日影化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D.“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現象【答案】A【解析】解:A、“潭清疑水淺”指的是池底看起來要比實際的位置變淺了,看到的池底是真實池底反射的光線在由水中進入空氣時發生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故A正確;B、池水映明月,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錯誤;C、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錯誤;D、起舞弄清影中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D錯誤。故選:A。4.下列現象中,可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A.水中倒影B.筷子“折斷”C.樹下光斑D.雨后彩虹【答案】C【解析】解: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錯誤;B、筷子“折斷”,是光的折射現象,故B錯誤;C、樹下光斑,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正確;D、彩虹是光照射到空氣中的小水滴上發生的折射現象,故D錯誤。故選:C。5.下列圖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A.放大鏡的游戲B.小貓叉魚游戲C.手影游戲D.水中的倒影【答案】D【解析】解:A、用放大鏡看文字時,文字變大了,屬于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與題意不符。B、從水中魚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小貓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魚的虛像,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小貓叉魚時應對準魚的下方叉才可以叉到魚,故B與題意不符;C、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C與題意不符;D、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6.下列現象中,與筷子在水面處“折斷”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樓B.日食現象C.屏幕上呈現人的影子D.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答案】A【解析】解:筷子在水面處“折斷”是光的折射現象。A、海市蜃樓,是光在密度不均勻的空氣中形成的折射現象,符合題意;BC、日食現象和屏幕上呈現人的影子,都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符合題意;D、橋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現象,不符合題意。故選:A。7.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兩種類型(如圖所示)。雨后的夜晚,迎著月光行走在有積水的路上時,會發現水坑處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樣。結合光的反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面發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干燥的地面發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干燥的地面比較暗,水坑處比較亮D.干的地面比較亮,水坑處比較暗【答案】C【解析】解:平靜的水面,能發生鏡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發生漫反射;迎著月光走,月光經水面發生鏡面反射,進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線多,所以人感覺水洼處比較亮;地面發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所以人感覺地面比較暗;不管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8.一個雨后的晚上,天剛放晴,地面雖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斷正確的是()A.迎著月光走時,地面發亮處是水潭B.迎著月光走時,地面暗處是水潭C.背著月光走時,地面發亮處是水潭D.迎著和背著月光走時,地面發亮處是水潭【答案】A【解析】解:平靜的水面發生的是鏡面反射,光線很強,地面發生的是漫反射;(1)迎著月光走,水面發生的是鏡面反射,而地面發生的是漫反射,水面反射后的光線進入眼睛的較多,所以水潭處是亮的,陸地看上去是暗的;(2)背著月光走,水面發生鏡面反射的光線射向前方,沒有進入人的眼睛,而地面發生的漫反射會有一部分光線進入眼睛,因此水潭處是暗的,陸地看上去是亮的。故選:A。9.舞蹈《朱鹮》飄逸靈動,靜謐夢幻,演員對朱鹮的演繹惟妙惟肖,宛如一幅流動的畫,訴說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當演員們動作整齊向前走時,彼此是運動的B.舞臺上的地屏光滑平整,相當于一個個平面鏡C.演員在每塊地屏上所成的像都是不完整的D.我們能從地屏上看到演員的像,說明光照到地屏上發生漫反射【答案】B【解析】解:A、當演員們動作整體向前走時,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但是相對于彼此是靜止的,故A錯誤;B、舞臺的地屏光滑,相當于一個平面鏡,故B正確;C、平面鏡成的像一定是完整的,但能否看到完整的像取決于觀察角度,故C錯誤;D、我們能從地屏上看到演員們的像,是因為地屏發生了鏡面反射,故D錯誤。故選:B。10.如圖是工人高空作業的情景,玻璃幕墻相當于平面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玻璃幕墻中工人的像是實像B.工人遠離玻璃幕墻時,鏡中的像將變小C.工人工作時佩戴防滑手套是為了減小摩擦D.工人距玻璃幕墻0.5m時,他在鏡中的像距玻璃幕墻0.5m【答案】D【解析】解:A、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故A錯誤;B、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在各處所成的像是等大的,故B錯誤;C、佩戴防滑手套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故C錯誤;D、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由此可知,他在鏡中的像距玻璃幕墻為0.5m,故D正確;故選:D。11.小明身高1.5m,站在平面鏡前2m處,他以0.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離和像的大小變化描述正確的是()A.1.5m,像變大 B.4.4m,大小不變C.2.2m,大小不變 D.2m,像變小【答案】B【解析】解:由他以0.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運動2s,根據速度公式變形s=vt可得,他遠離平面鏡的距離為s=0.1m/s×2s=0.2m,此時他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0.2m+2m=2.2m,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各對應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所以,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2.2m;此時他的像到他的距離為2.2m+2.2m=4.4m;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將不會改變。故選:B。12.如圖所示為“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實驗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讓像直接呈現在茶色玻璃板上B.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C.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像會變大D.移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光屏,發現光屏上能得到蠟燭A的像【答案】B【解析】解: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目的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與大小,并不會成實像,故A錯誤;B、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以便進行后面實驗,故B正確;C、通過玻璃板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虛像,只要物體大小不變,像就不變,像的大小只與物體本身有關,故C錯誤;D、因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所以不能在光屏上接到,故D錯誤。故選:B。13.如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正確的是()【答案】C【解析】解: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等大,又關于鏡面對稱,所以小丑成的像看起來是左右相反的。ABD、選項中物像不對稱,即對應點連線與鏡面不垂直,故ABD錯;C、選項中物像對稱、等大,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故C正確。故選:C。14.人在岸上透過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答案】D【解析】解:人在岸上透過池水看池塘底部,池底的光線由水中斜射入空氣時,在水面處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池底變淺了,A圖中光的傳播方向錯誤,而且沒有發生折射,B圖沒有發生折射,C圖光的傳播方向錯誤,故只有D正確。故選D。15.下列光現象中,解釋正確的是()A.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因為光在折射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C.河底看起來變淺,是由于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發生了反射D.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解:A、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利用的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故A錯誤;B、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屬于光的折射,故B正確;C、河底看起來變淺,是由于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時發生了折射,故C錯誤;D、雖然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故選:B。16.如圖是一款5G測溫巡邏機器人,在抗擊疫情中,提高了防疫效率,成為“新晉網紅”。下列關于該型機器人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溫儀遠距測溫時,是通過接收人體輻射的紫外線實現的B.行人都能看見機器人,是由于陽光在它表面發生了漫反射C.機器人巡邏進行廣播宣傳,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D.5G是通過電磁波傳輸信息的,在空氣中的傳輸速度是340m/s【答案】B【解析】解:A、測溫儀遠距測溫時,是通過接收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實現的,故A錯誤;B、行人都能看見機器人,是由于陽光在它表面發生了漫反射,故B正確;C、機器人巡邏進行廣播宣傳,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C錯誤;D、5G是通過電磁波傳輸信息的,在空氣中的傳輸速度是3×108m/s,故D錯誤。故選:B。17.對下列設備的工作原理解釋錯誤的是()A.通信光纜﹣﹣光在光導纖維的內壁多次反B.移動電話﹣﹣利用電磁波傳播信息C.驗鈔器﹣﹣紅外線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光D.核電站﹣﹣核能轉化內能、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答案】C【解析】解:A、激光在傳輸過程中,從光導纖維的一端射入后,在光導纖維內壁上要發生多次反射,并從另一端射出,這樣就把它攜帶的信息傳到遠方。故A正確。B、移動電話既是電磁波發射臺也是電磁波接受臺,所以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故B正確。C、紫外線可以使熒光物質發光,鈔票上某些位置用熒光物質印上標記,在紫外線下照射下識別這些標記,從而辨別鈔票的真偽。故C錯誤。D、根據核電站的發電過程可知,核能發電的能量傳遞和轉化過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內能→發電機轉子的機械能→電能;故D正確。故選:C。18.如圖,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紙面的直線為軸繞O點轉動平面鏡,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恰好垂直,則鏡面應()A.順時針轉動30°B.逆時針轉動30°C.順時針轉動15°D.逆時針轉動15°【答案】D【解析】解:當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時,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是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夾角為120°,若以垂直紙面的直線為軸繞O點轉動平面鏡,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恰好垂直,即入射角和反射角都為45°,則入射角減小15°,因為入射光線位置不變,所以法線會逆時針轉動了15°,鏡面也逆時針轉動15°,故D正確。故選:D。19.如圖所示,光線從空氣射入某種液體中,入射角為45°,折射角為30°,光線射到液體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又反射回來,最后光線又回到空氣中的折射角是()A.30°B.45°C.55°D.60°【答案】B【解析】解:作出光路示意圖:光線入射到平面鏡上時的反射角,平面鏡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圖所示∠2=∠1=30°光從液體射向空氣時的入射角為∠3=∠2=30°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這時的折射角∠4=45°故選:B。20.在一個水深為20m的湖面的正上方,有一名跳傘運動員正從高40m的空中以5m/s的速度勻速下降,關于他在水中成像的情況,下列各種說法正確的是()A.運動員在水中的像始終只能在水面下20m處B.運動員下降到20m高度時才能在水中形成像C.運動員在水中始終能成像,像以10m/s的速度向水面靠攏D.運動員在水中始終能成像,像以10m/s的速度向他本人靠攏,且像的大小不變【答案】D【解析】解:平靜的湖面相當于平面鏡,運動員以5m/s的速度向下運動,運動員在水面下的像也要以5m/s的速度向上運動,如果以運動員為參照物,他們的距離每秒鐘靠近了10m,所以相對于運動員本人,其像的速度是10m/s,方向向上;像與物的大小總是相同的。故選: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8小題,共計18分):21.太陽發出的光,大約要經過500s才能到達地球。真空中的光速c=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c,則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km。【答案】3×108;1.5×108。【解析】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3×108m/s;依據題意可得,太陽到地球的距離s=vt=ct=3×108m/s×500s=1.5×1011m=1.5×108km。故答案為:3×108;1.5×108。22.如圖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所成的像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答案】同種均勻介質中;倒立。【解析】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實像。故答案為:同種均勻介質中;倒立。23.如圖所示,自行車尾燈設計的非常巧妙,當后面的光線從任何方向照射尾燈時,它都能把光線“反向射回”。由此可知,自行車尾燈是由相互的小平面鏡組合而成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光線“原路”返回,會引起司機注意而避免事故的發生。【答案】垂直;平行。【解析】解:通過圖知,自行車尾燈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即光線從哪里來,還反射到哪里去,會引起司機注意而避免事故的發生。如圖所示:當兩塊平面鏡互相垂直時,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M⊥ON,所以∠OBC+∠OCB=90°,因此∠ABM+∠DCN=90°,所以∠ABC+∠BCD=180°﹣∠ABM﹣∠OBC+180°﹣∠OCB﹣∠DCN=360°﹣180°=180°,所以AB∥CD。因此若平行光照射到互相垂直的平面鏡上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將反向射回,即光線從哪里來,將反射到哪里去,會引起司機注意而避免事故的發生,由此可知,自行車尾燈是由相互平行的小平面鏡組合而成的。故答案為:垂直;平行。24.汕尾品清湖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濱海潟湖。白天,岸邊景物在水中形成美麗的倒影,如圖所示。平靜的水面可以看成一塊鏡,岸邊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倒影”是(選填“實像”“虛像”或“影子”)。【答案】平面;反射;虛像。【解析】解:平靜的水面是一個平面鏡,岸邊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成的是虛像。故答案為:平面;反射;虛像。25.如圖所示,豎直放置的平面鏡能繞水平軸MN轉動,小明站在平面鏡正前方,他在鏡中成的是(選填“實”或“虛”)像;小明垂直鏡面移動8cm,他與像的距離改變cm;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可以讓平面鏡繞軸沿時針方向轉動。【答案】虛;16;順。【解析】解:據平面鏡所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小明同學在鏡中的像是虛像;小明垂直鏡面移動8cm,由于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所以小明鏡中的像也垂直鏡面移動8cm,那么他與像的距離改8cm+8cm=16cm;為了讓他站著就能看到鏡中腳的像,應讓平面鏡傾斜一些,繞軸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故答案為:虛;16;順。26.如圖所示,光在玻璃與空氣的界面MN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則入射角為度,界面左側是(選填“玻璃”或“空氣”)。【答案】30;玻璃。【解析】解:由光路圖可知,∠BOM=60°,等于∠AON,左∠AOB的角平分線即為法線,所以MN為界面,GH為法線;則又由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所以AO為入射光線,OC為折射光線,OB為反射光線;則入射角∠AOG=90°﹣60°=30°,因為∠AOG<∠COH,即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所以光線由玻璃進入空氣,即界面左側是玻璃。故答案為:30;玻璃。27.光的世界變幻莫測,奧秘無窮。雨后天空出現七色彩虹,這是光的現象,其中紅、、藍三種顏色的光被稱為光的“三基色”。【答案】色散;綠。【解析】解: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所以說雨后的天空出現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其中紅、綠、藍三種色光被稱為光的“三基色”。故答案為:色散;綠。28.如圖,為某水文站設計的檢測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圖。光源S與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從光源S發出的一束方向不變、與水平面成45°角的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的位置隨水位的變化而變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選填“虛像”、“實像”);若光斑P向左移動了2.4m,那么,說明水位升高了m。【答案】虛像;1.2。【解析】解: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虛像;故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先通過水面作出發光點S的對稱點S′,連接S′P交平面鏡于點O,SO為入射光線,OP為反射光線,如下圖所示:若光斑P向左移動到A點,如下圖所示,則說明水位上升了。由題知PA=CO=2.4m,因為從S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則△CFO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EF=12CO故答案為:虛像;1.2。三、作圖題(第29題、30題各2分,第31~34題各4分,共6小題,共計20分):29.如圖所示,跟鏡面成30°角的入射光線射向鏡面,請畫出反射光線,標明反射角的度數。【答案】見解析。【解析】解:已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等于90°﹣30°=60°,反射角也等于60°,圖中法線已經畫出,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的右側即可畫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30.陽光與水平面成60°角射向地面,用平面鏡使陽光豎直射入井底,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并標明反射角的度數。【答案】見解析。【解析】解:因為太陽光豎直射入深井內,所以反射光線豎直向下,畫出法線,過入射點畫出法線的垂線,即平面鏡的位置;因入射光線與水平面成60°,而反射光線是豎直向下的,所以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60°+90°=150°,則入射角、反射角為75°.如圖所示:31.移動驗光車以其機動靈活、活動范圍大等特點,被消費者稱為“車輪上的眼鏡店”。如圖為驗光車內小明背對視力表觀察對面平面鏡M中視力表的像。請在圖中作出小明通過平面鏡M看到視力表上A點的像及光路圖。【答案】見解析。【解析】解:根據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由A向平面鏡作垂線并延長,根據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找到A點的像A'點,連接眼睛和像點A',交平面鏡于O點,連接AO即入射光線,O到眼睛為反射光線,如圖所示:3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答案】見解析。【解析】解:根據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先分別作出端點A、B在平面鏡中的像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如圖所示:33.如圖,一束光從空氣射向玻璃三棱柱,畫出光從玻璃磚右表面射出的光線.【答案】見解析。【解析】解:首先光從空氣垂直進入玻璃磚,所以其傳播方向不變;然后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先過入射點垂直于界面畫出法線,然后根據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34.如圖所示,從水下A點發出的一條光線射向水面,在水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線經過B點,折射光線經過C點。請你在圖中作出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答案】見解析。【解析】解: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律,作出A點關于水面的對稱點A′,即相當于A點通過水面所成的像,根據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像點A′,連接BA′,與水面的交點就是入射點O,再分別連接OA、OB、OC,可得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折射光線。如圖所示: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3小題,共計22分):35.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入射角30°40°60°反射角30°40°60°(1)實驗時從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了反射;(2)若將B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B板上(“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3)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4)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的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轉動板AB.沿ON前后轉動板BC.改變光線OF與ON的夾角D.改變光線EO與ON的夾角(5)表中記錄了光做以不同角度入射時對應的反射角,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反射角入射角(用漢字填寫這兩個角的大小關系),若一束光與鏡面的夾角70°射到鏡面上,則對應的反射角為。【答案】(1)漫;(2)不能;在;(3)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D;(5)等于;20°。【解析】解:(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這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生了漫反射的緣故;(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因此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仍在同一平面內,但不能在紙板上看到反射光線;(3)讓光線逆著OB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AO方向射出,說明了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此題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規律,先讓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然后改變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減小,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數,與前一次實驗量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即可發現反射角和入射角關系,故選D;(5)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一束光與鏡面的夾角70°射到鏡面上,則入射角為90°﹣70°=20°,則反射角為20°。故答案為:(1)漫;(2)不能;在;(3)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D;(5)等于;20°。36.小華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1)在豎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圖甲中(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應選擇(選填“薄”或“厚”)玻璃板進行實驗。(2)把與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動直至棋子B與A的像A′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的方法是(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圖甲中(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觀察光屏,根據的現象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4)改變A的位置,三次實驗得到三組物、像位置點如圖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結論是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到平面鏡之間的距離(填“相等”或“不相等”)。(5)用木板緊貼在玻璃板背面,擋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填“能”或“不能”)看見蠟燭A的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傾斜(如圖丙),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會(選填“偏高”或“偏低”)。(6)實驗結束,小華離開實驗室,走近自動感應玻璃門時,門自動平移打開,則她在玻璃門中的像將(填“隨”或“不隨”)門平移。【答案】(1)①;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薄;(2)等效替代法;(3)②;光屏上看不到棋子的像;(4)相等;(5)能;偏高;(6)不隨。【解析】解:(1)實驗時,將茶色玻璃板豎直放置在一張方格紙上,在玻璃板前放一個棋子A(如圖所示),應透過玻璃板來觀察這個棋子的像,故按照圖甲中①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為了防止玻璃的兩個面都能成像,影響實驗效果,應選擇薄玻璃板進行實驗;(2)把與A的相同的棋子B放到鏡后,并移動直至棋子B與A的像A′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移去棋子B,在其原來的位置上放一光屏,為了區別所成的虛像應在②處觀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棋子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4)根據圖乙可知,A和A′、B和B′、C和C′都是關于玻璃板所在位置對稱的,則可得到: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5)平面鏡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棋子發出的光線經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緊貼玻璃板背面,擋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能看見棋子A的像;由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像物關于鏡面對稱可知:玻璃板上端向左傾斜,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會偏高;(6)玻璃門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虛像不在玻璃門上,所以門自動平移打開,她在玻璃門中的像不隨門平移。故答案為:(1)①;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薄;(2)等效替代法;(3)②;光屏上看不到棋子的像;(4)相等;(5)能;偏高;(6)不隨。37.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板E、F可以繞ON軸轉動。(1)為了看清楚板上的光路,板的材質應是(選填“粗糙的”或“光滑的”);(2)為了研究反射角與入射角之間關系,實驗時應進行的操作是;A.繞ON前后轉動板EB.繞ON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濟寧高新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平輿縣中等職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滄源佤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疼痛腰痛康復規范
- 幼兒園冬季衛生保健小知識
- 教育機構二人合資托管合同書
- 心理知識習題(含參考答案)
- 電子商務行業分析報告
- 植物題庫含答案
- 企業與員工離職合同樣本
- 造價咨詢公司組織機構及人員崗位職責
- 中國文化科舉制度的等級
- GB/T 700-2006碳素結構鋼
- 多發性骨髓瘤NCCN患者指南中文版2022
- GB/T 13441.4-2012機械振動與沖擊人體暴露于全身振動的評價第4部分:振動和旋轉運動對固定導軌運輸系統中的乘客及乘務員舒適影響的評價指南
-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全冊全套課件【最新版】
- 中綠的制度課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抽油機機械系統設計說明書
- 醫療護理品管圈QCC成果匯報之提高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曉率(問題解決型)
- DBJ41T 074-2013 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
- Q∕SY 05262-2019 機械清管器技術條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