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專項訓練:金屬的冶煉與利用 (含解析)_第1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專項訓練:金屬的冶煉與利用 (含解析)_第2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專項訓練:金屬的冶煉與利用 (含解析)_第3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專項訓練:金屬的冶煉與利用 (含解析)_第4頁
2024-2025學年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專項訓練:金屬的冶煉與利用 (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復習專題訓練

第5章《金屬的冶煉與利用》

考點一金屬的性質和利用

A題型|

1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例1】《天工開物》中記載“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盧瑟福利用金箔研究了原子的結構,主要體

現了黃金具有良好的()

A.磁性B.延展性C.導熱性D.導電性

【變式1-1】下列金屬的用途利用了金屬導熱性的是()

A.金制項鏈B.鐵制鐵鍋C.銅制電線D.鋁制的飲料罐

【變式1-2]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銅制插頭是利用銅的導電性B.鈣制燈絲是利用鈣的熔點低

C.鋁制成鋁箔是利用鋁的延展性D.用鐵鍋炒菜是利用鐵的導熱性

A題型|

12金屬的化學性質

【例2】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鐵絲表面有紅色金屬銅生成

B.溶液顏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C.溶液質量增加

D.鐵絲中鐵的質量逐漸減少

【變式2-11人類利用金屬的歷史經歷了從青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再到鋁合金大量使用的過程。這一

事實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A.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B.金屬的導電性、延展性

C.金屬的物理性質D.金屬冶煉的水平

【變式2-2]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或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物質雜質除雜方法

ACuCuO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加熱

BCFe將混合物在氧氣中灼燒

CFeCb溶液CuCl2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

加水溶解、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

DKC1MnO2

A.AB.BC.CD.D

A題型I

【例3】為驗證鎂、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可選用的一組物質是()

A.銅、氯化亞鐵溶液、氯化鎂溶液B.鐵、銅、氯化鎂溶液

C.鎂、氧化銅、硫酸亞鐵溶液D.鐵、硫酸銅溶液、氯化鎂溶液

【變式3-1]現有鋁、銅、銀三種金屬,另選一種試劑就可驗證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強弱,該試劑是()

A.稀硫酸B.硝酸鎂溶液C.硝酸銅溶液D.硝酸鋁溶液

【變式3-2]為驗證Fe、Cu、Ag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現提供Fe、Cu、Ag、稀硫酸、FeSO4溶液、

CuSO,溶液、AgNC>3溶液等七種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gNC>3溶液是不可或缺的物質

B.為達到實驗目的,最少要選擇三種物質

C.選擇Fe、Cu、Ag和稀硫酸四種物質可達到實驗目的

D.用Cu和FeSO4溶液不能驗證Fe和Cu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14金屬與酸反應的圖像分析

>題型

【例4】分別往等量的稀鹽酸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鋅粒,下列圖示與實驗結果相符的是()

U時間

【變式4-1]現有等質量且形狀相同的鎂和鋅兩種物質分別與等質量同濃度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產生氫

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氫氣的

質量/g

O反應時間/s

A.鹽酸都已完全反應

B.圖線A表示鎂的反應情況

C.反應結束后只有一種金屬剩余,則剩余金屬為鋅

D.圖線B過程中可以觀察到金屬溶解、有氣泡產生

【變式4-2]相同質量的鎂、鐵、鋅三種金屬,分別與足量的、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生成

氫氣質量與反應時間關系如圖,分析圖像判斷,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H2

B.鋅反應速率最快

C.鋅生成氫氣質量最少D.鐵消耗稀硫酸質量最多

》題型5金屬與酸溶液或者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先后順序問題

【例5】在硝酸銅、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定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濾液為無色,則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

B.若濾液為藍色,則濾液中一定有CM+、Zn2+,可能有Ag+

C.若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有Zn2+,可能有Cu2+

D.若往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濾液中一定有銀和銅,可能有鋅

【變式5-1】某科學興趣小組將一定質量的鎂粉加入到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

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該小組同學的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含硝酸銀和硝酸亞鐵

B.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鎂和硝酸亞鐵

C.濾渣中一定含銀、鐵、鎂3種金屬

D.濾渣中一定含有鐵和銀,可能含有鎂

【變式5-2]一定量鋁粉加入到含有硫酸鎂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觀察到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呈藍

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含有三種溶質B.溶液中硫酸鎂完全反應,硫酸銅有剩余

C.反應后溶液質量增重D.反應后得到的固體中含有鎂、鋁、銅

A題型I16置換反應

【例6】下列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A.CH4+2O2^=CO2+2H2OB.4P+5O2^=2P2O5

MnO2

c.2KC1O3^^2KC1+3O,TD.Cl2+2NaI=I2+2NaCl

A

【變式6-1】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A.微粒觀: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所以物質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B.轉化觀: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C.守恒觀:8g氫氣和8g氧氣反應,一定生成16g水

D.元素觀: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變式6-2]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B.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生成,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單質是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A題型I

【例7】下列物質屬于合金的是()

A.玻璃B.陶瓷C.赤鐵礦D.生鐵

【變式7-1】北斗系統的全面建成彰顯了中國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會用到大量金屬材料。下列有

關金屬材料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合金中一定含非金屬元素B.純銅比黃銅的硬度更大

C.生銹的鋼鐵制品沒有回收價值D.鈦和鈦合金被廣泛用于火箭、導彈等

【變式7-2]下列有關合金敘述正確的是()

A.焊錫的熔點比純錫的熔點高

B.合金中至少含有兩種金屬

C.生鐵是鐵的合金,鋼是純鐵

D.黃銅的硬度比純銅的硬度大

A題型I

【例8】金屬材料的應用和發展印證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金屬材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類生產和使用鐵器晚于青銅器

B.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

C.合金的硬度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小

D.鋁制品抗腐蝕性強是由于其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

【變式8-1】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設計的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方案甲探究相同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

B.用方案乙探究鐵釘銹蝕是否需要氧氣參與

C.用方案丙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屬的熔點高低

D.用方案丁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變式8-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鐵制錘子而不用鋁,是因為鐵的硬度較大

B.用銅作導線而不用銀,是因為銅的導電性較強

C.鋁能壓成鋁箔,是因為鋁的延展性好

D.用不銹鋼制醫療器械,是因為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強

考點二金屬礦物鐵的冶煉

A題型|

1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實驗

下圖是實驗室模擬工業煉鐵的裝置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入的CO要先驗純

B.實驗開始時,應先通CO,再點燃酒精噴燈

C.應把尾氣通入水中,以除去尾氣中的CO

D.實驗中,B處紅棕色粉末變黑,C處變渾濁

【變式1-1]如圖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開始時應先預熱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實驗中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漸變成紅棕色

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將尾氣點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

【變式1-2]如圖所示是模擬工業煉鐵的化學反應裝置,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凈硬質玻璃管內的空氣,防止爆炸

B.實驗過程中硬質玻璃管內觀察到的現象是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

C.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D.裝置中導管末端加一點燃的酒精燈,目的是為了燃燒未反應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環境

A題型I12工業煉鐵

【例2】工業上采用CO和赤鐵礦石反應煉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該反應體現了氧化鐵的還原性

C.可煉得純鐵

D.現象為固體從紅色變為黑色

【變式2-1】如圖所示,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描繪了我國的古代煉鐵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的我國古代煉i關圖

A.向高爐內加入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在高溫下煉鐵

B.高爐煉鐵出鐵口出的是生鐵

C.加入焦炭的目的只是利用其可燃性

高溫

D.工業上用赤鐵礦石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

【變式2-2】《天工開物》中描述了系統、連續的煉鐵煉鋼過程,利用煤炭煉鐵,從煉鐵爐流出的生鐵

水,直接流進炒鐵爐里炒成熟鐵,從而減少了再熔化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煤炭燃燒的溫度能夠達到煉鐵所需的溫度

B.煉鐵爐中流出的是純鐵

C.生鐵炒成熟鐵的過程中降低了含碳量

D.該煉鐵工藝減少了再熔化的過程,節約燃料,彰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A題型|

8結合傳統工藝流程考查金屬的冶煉

【例3】中國航天工業飛速發展,金屬鈦常被用于航空航天工業,下圖是以鈦鐵礦為主要原料冶煉金屬

鈦的生產工藝流程:

(1)為了加快鈦鐵礦與濃硫酸反應,可采取的方法是。

(2)實驗室中完成操作I時,玻璃棒的作用是。

(3)溶液n的主要溶質為TiOSO4,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4)反應②的基本類型為。

【變式3-1】贛州市素有“世界鴇都”的美稱。鴇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之一是黑鴇礦(主要成分是鐵和錦

的鴇酸鹽,化學式分別是FeWC>4、MnWOj),冶煉金屬鴇的工藝流程如圖:

(1)操作I的名稱是,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反應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流程中WC>3-W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變式3-2】鋁(Mo)是一種稀有金屬,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原料和不可替代的戰略物資。下圖是利

用輝鋁礦(主要成分M0S2)冶煉金屬鋁的工藝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焙燒前需將輝鋁礦粉碎,目的是;焙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操作II的名稱是,目的是為了除去。

(3)尾氣SO2任意排放會形成,污染環境,工業上常用NaOH溶液進行尾氣處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SO2+2NaOH=Na2SO3+=

(4)MOO3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操作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4含雜質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題型

【例4】(2022年12月,西昌至成都的城際動車組列車正式運行。高鐵鋼軌的制造需要大量鐵礦石煉

鐵?,F有含Fe2O3為80%的磁鐵礦石2900t,求理論上可煉制純鐵的質量為多少?

高溫

(提示:化學方程式為FezOs+SCO—2Fe+3CO2)

【變式4-1】某工廠用海南石碌鐵礦含雜質15%的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2C>3)煉鐵,(反應的化學方

高溫

程式3co+Fe2()3^2Fe+3c。2)若日產生鐵中含鐵的質量為2243則每天要消耗鐵礦石多少t?(已

知雜質中不含鐵元素)

高溫

【變式4-2】工業上可采用某鐵礦石(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鐵)冶煉鐵,反應原理為:Fe3O4+4CO—

3Fe+4co2,若現用100t含四氧化三鐵為46.4%的該礦石冶煉金屬鐵,

請計算:

(1)該鐵礦石中含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是。

(2)理論上可煉出含鐵96%的生鐵的質量是多少?

考點三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

A題型I1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

[例1]某化學小組對鋼鐵制品銹蝕的條件進行了探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據此回答下列有關問

題:

=干

-燥植

r空物

氣油

i儲

①②

(1)三天后,觀察到序號為的試管中的鐵釘明顯生銹。

(2)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3)對照實驗①和③,可知鐵銹蝕的條件是:。

【變式1-1]長久放置的鐵釘表面生銹。

(1)鐵釘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和同時接觸。

(2)實驗中所用的水是經煮沸迅速冷卻的蒸儲水,煮沸的目的是。

(3)為探究氯化鈉溶液是否會加速鐵銹蝕,現取兩支潔凈無銹的鐵釘,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一段時間

后觀察到②試管中的鐵釘比①試管中的鐵釘銹的更厲害,由該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為。

【變式1-2】某學生想探究鐵生銹的條件,他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棉花和

氯化鈣

(1)鐵釘生銹的試管是(填字母);

(2)B和C兩個實驗說明鐵生銹與有關;

(3)A試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4)C試管中的棉花和干燥劑放在試管底部(填“能”或“不能”)。

A題型I>2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

【例2】鋼鐵銹蝕造成金屬資源浪費的同時還可能引發安全事故,下列鐵制品的防銹原理與其他三項不

同的是()

A.用不銹鋼制餐具B.自行車鏈條涂油

C.水龍頭表面鍍銘D.給金屬欄桿刷漆

【變式2-1]深中通道是我國的一個超級工程,其中建設大橋時使用了大量鋼材,下列對鋼材防腐蝕的

有關措施錯誤的是()

A.鋼材表面涂防銹漆B.用生鐵代替鋼材

C.制成耐海水的合金鋼D.鋼索用一層塑料包裹

【變式2-2]我國自主制造的航母下海,為保證航母的使用壽命,下列防銹措施不可行的是()

A.給某些部位涂油B.刷防銹漆

C.船體經常用稀鹽酸清洗D.用抗銹蝕性能優異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

A題型|

13金屬的防護和回收利用

【例3】“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采用碳復合材料替代鋁合金制作定向天線展開臂,還有許多優點,同時也

是保護金屬資源的一種措施。下列屬于該措施的是。

A.防止金屬腐蝕B.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C.合理有效地開采礦物D.尋找金屬代用品

【變式3-1】下列關于金屬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廢舊電池隨意丟棄會帶來對環境的污染,但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B.防止金屬腐蝕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

C.地球上的金屬資源中金、銀等以單質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目前世界上已有90%以上的鐵和5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

【變式3-2]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金屬都呈銀白色

B.常溫下,所有的金屬都是固體

C.為了增加金屬產量,大量開采金屬礦物

D.金屬的回收利用,有利于提高金屬資源的利用率

參考答案

考點一金屬的性質和利用

A題型I1金屬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例11B

【詳解】“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體現了黃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選:Bo

【變式1-11B

【解析】A、金制項鏈利用了金的延展性和稀有,選項錯誤;

B、鐵制鐵鍋利用了金屬的導熱性,選項正確;

C、銅制電線利用了金屬的導電性,選項錯誤;

D、鋁制的飲料罐利用了金屬的延展性,選項錯誤;

故選:Bo

【變式1-21B

【解析】A、銅質插頭是利用銅的導電性,說法正確;

B、燈絲一般是鴇制的,鴇制燈絲是利用鴇的熔點高,不易熔化,說法錯誤;

C、鋁制成鋁箔是利用鋁的延展性,說法正確;

D、用鐵鍋炒菜時利用鐵的導熱性使菜變熟,說法正確。

故選:Bo

A題型I

[例2]C

【解析】A、鐵的活動性大于銅,鐵在硫酸銅的溶液中反應時會置換出銅并附著在鐵的表面,故鐵絲表

面有紅色物質產出,故此項正確;

B、反應后得到的硫酸亞鐵溶液為淺綠色,可觀察到溶液顏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故此項正確;

Fe+CuSO4=FeSO4+Cu

C、5616015264,每56份質量的鐵反應會生成64份質量的銅從溶液析出,故溶液質量

減小,故此項錯誤;

D、在該反應中鐵絲中的鐵被反應了,所以質量逐漸減少,故此項正確。

故選:Co

【變式2-11D

【解析】A、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而最先使用的金屬是銅,故使用金屬的先后順序與

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無關,不符合題意;

B、金屬的導電性、延展性與使用金屬的先后順序無關,不符合題意;

C、金屬的物理性質與使用金屬的先后順序無關,不符合題意;

D、金屬活動性:Al>Fe>Cu,金屬活動性越弱,越容易冶煉,從而人類利用的越早,故金屬冶煉的

水平與使用金屬的先后順序有關,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2-21C

【解析】A、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加熱,要保留的物質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錯誤;

B、將混合物在氧氣中灼燒,要保留的物質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錯誤;

C、鐵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過濾除去銅和過量的鐵,得到氯化亞鐵溶液,正確;

D、氯化鉀溶于水,二氧化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過濾、將濾渣洗滌、干燥得到的是二氧化銃,錯誤

故選C。

A題型|13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

[例3]D

【解析】A、銅不能與MgCk溶液、FeCb溶液反應,說明銅在鎂和鐵的后面,不能證明鐵和鎂的順序,

故A錯誤;

B、鐵和銅不能與氯化鎂溶液反應,說明鎂在鐵和銅的前面,不能說明鐵和銅的順序,故B錯誤;

C、Mg不與氧化銅、FeSO4溶液發生反應,說明鎂在銅的前面,氧化銅不和硫酸亞鐵溶液反應,不能

說明鐵和銅的順序,故C錯誤;

D、鐵不能與氯化鎂溶液反應,說明鎂〉鐵,鐵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說明鐵〉銅,可以證明其

活動性順序為鎂>鐵>銅,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3-11C

【解析】A、銅、鋁、銀三種金屬單質只有鋁與稀硫酸反應,只能驗證鋁的活動性強于氫,銅、銀的活

動弱于氫,無法驗證銅、銀的活動性強弱,使用稀硫酸不能完成比較銅、鋁、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的

實驗目的,錯誤;

B、銅、鋁、銀三種金屬單質都不能與硝酸鎂溶液反應,使用硝酸鎂溶液不能完成比較銅、鋁、銀的金

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目的,錯誤;

C、硝酸銅為可溶性鹽,鋁能與硝酸銅反應置換出銅,能驗證鋁的活動性強于銅,銀與硝酸銅溶液不反

應,能驗證銅的活動性強于銀,從而可以得出鋁、銅、銀的活動性順序,正確;

D、銅、鋁、銀三種金屬單質都不能與硝酸鋁溶液反應,使用硝酸鋁溶液不能完成比較銅、鋁、銀的金

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目的,錯誤。

故選C。

【變式3-21B

【解析】A、如果選擇Fe、硫酸銅溶液,Ag,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有紅色固體析出,

說明鐵比銅活潑,銀和硫酸銅不反應,無明顯現象,說明銅比銀活潑,可以探究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

序,故硝酸銀不是不可或缺的物質,不符合題意;

B、為驗證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當選擇Fe、C11SO4溶液、Ag或FeS04溶液、Cu、AgNCh溶液時,

所需試劑最少,即為達到實驗目的,最少要選擇三種物質,符合題意;

C、選擇Fe、Cu、Ag和稀硫酸四種物質,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說明在金屬活動

性順序里,鐵排在氫前,銅、銀和稀硫酸不反應,無明顯現象,說明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銀排

在氫后,說明鐵比銅、銀活潑,但是無法探究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不符合題意;

D、銅和硫酸亞鐵不反應,無明顯現象,說明鐵比銅活潑,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4金屬與酸反應的圖像分析

A題型

[例4]D

【解析】由于鎂比鋅活潑,所以鎂的反應速率快,反應完全所需的時間短,根據金屬與酸反應生成的

氫氣來自于酸中的氫元素,由于金屬過量,酸等量,所以反應完全生成的氫氣的質量是相等的,故選

Do

【變式4-11C

【解析】A、由圖像可知,最終鎂、鋅二種金屬生成的氫氣質量相等,因為參加反應的稀鹽酸的質量是

相等的,所以稀鹽酸都已完全反應,故A項結論正確;

B、因為鎂的活動性比鋅強,反應時間短,則圖線A表示鎂的反應情況,故B項結論正確;

C、因為二種金屬生成的氫氣質量相等,結合生成的氫氣質量

=人逢吆日x金屬的質量,可知,鎂一定過量,鋅可能反應完,故C項結論不正確;

金屬兀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D、由上述分析可知,鎂一定過量,鋅可能反應完,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故可以觀察到

金屬溶解,有氣泡產生,故D項結論正確。

故選C。

【變式4-21C

【解析】A、鎂與稀硫酸反應:Mg+H2SO4=MgSO4+H2T,鋅與稀硫酸反應:

Zn+H2SO4=ZnSO4+H21,鐵與稀硫酸反應:Fe+H2SO4=FeSO4+H2T,生成氫氣的質量:Mg>Fe>

Zn,酸足量,金屬不足,三種金屬的質量相同,故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大,不符合題意;

B、圖中可以看到,金屬鎂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上升是最快的,所以金屬鎂反應速率最快,其次是

鋅,最后是鐵,不符合題意;

C、圖中可知,金屬鋅產生氫氣的質量最少,符合題意;

D、產生的氫氣中氫元素全部來自于稀硫酸,產生的氫氣越多,消耗的稀硫酸質量越多,鎂應該是消耗

稀硫酸質量最多的金屬,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5金屬與酸溶液或者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先后順序問題

>題型

【例5】B

【分析】在硝酸銅、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定量的鋅粉,鋅排在銅前,銅排在銀前,則鋅先與硝酸

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硝酸銀完全反應后再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

【解析】A、硝酸銅為藍色,若濾液為無色,說明硝酸銅完全反應,則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銅,可能有鋅,

選項錯誤;

B、若濾液為藍色,說明一定有硝酸銅,則硝酸銀無法確定是否完全反應,則濾液中一定有鋅離子和銅

離子,可能含有銀離子,選項正確;

C、若往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鋅有剩余,則硝酸銀和硝酸銅完全反應,則濾液中一定有

Zn2+,一定沒有銀離子和銅離子,選項錯誤;

D、若往濾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產生,說明濾液中含有銀離子,因為氯離子和銀離子能結合為氯

化銀沉淀,硝酸銀有剩余則則濾液中一定有銀離子、鋅離子、銅離子,選項錯誤;

故選:Bo

【變式5-11D

【分析】鎂比鐵活潑,鐵比銀活潑,將一定質量的鎂粉加入到硝酸銀和硝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鎂先

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銀,后和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鎂和鐵;銀不能和稀鹽酸反應,鎂和稀鹽

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

【解析】A、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硝酸銀已經完全反應,硝酸亞鐵全部或部分反應生

成了鐵,若鎂不足,硝酸亞鐵部分反應,則濾液中含有硝酸亞鐵,故A選項判斷錯誤;

B、若鎂過量,硝酸亞鐵全部反應,則濾液中不含有硝酸亞鐵,故B選項判斷錯誤;

C、濾渣中一定含有反應生成的銀和鐵,可能含有鎂,故C選項判斷錯誤;

D、濾渣中一定含有反應生成的銀和鐵,若鎂不足,硝酸亞鐵部分反應,濾渣中不含有鎂,若鎂過量,

硝酸亞鐵全部反應,濾渣中含有鎂,故D選項判斷正確。

故選D。

【變式5-21A

【分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

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并且金屬越活潑,越容易先和鹽溶液反應。

金屬活動性Mg>Al>Cu,將一定量鋁粉加入硫酸鎂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鋁與硫酸鎂不反應,鋁

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溶液呈藍色,則硫酸銅過量,鋁已經反應完;則溶液一定有硫酸鎂、

硫酸鋁和硫酸銅,濾渣中一定含有銅,一定沒有鋁和鎂。

【解析】A、根據分析,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含有硫酸鎂、硫酸鋁和硫酸銅三種溶質,正確;

B、根據分析,鋁與硫酸鎂不反應,硫酸銅有剩余,不正確;

C、根據分析,發生的反應是鋁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鋁和銅,即:

2AI+3CuSO.=Al,(SO.),+3Cu

V73,反應后固體增加,則溶液的質量減小,不正確;

54192

D、根據分析,濾渣中一定有銅,一定沒有鋁和鎂,不正確;

故選:Ao

A題型I

【例6】D

【解析】A、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的

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

C、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6-11D

【解析】A、分子、原子可以構成物質,但物質不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還可能是離子構成的,

故A錯誤;

B、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置換反應有單質生

成,但是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如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和水,該反應有單質生成,

但是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而屬于分解反應,故B錯誤;

C、質量守恒定律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之和,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反應中氫氣、氧氣、水質量比為(2x2):32:(2x18)

=1:8:9,則8g氫氣和8g氧氣反應,氫氣過量,生成水的質量小于16g,故C說法錯誤;

D、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變式6-21C

【解析】A、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化學性質相似,故推理正確;

B、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的反

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如水通電分解生成氧氣和氫氣,有單質生成,但屬于分解反應,故推理正確;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但

不是氧化物,故推理錯誤;

D、單質是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推理正確。

故選C。

A題型|

17合金的判斷

[例71D

【解析】A、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A錯誤;

B、陶瓷是用泥土燒制而成的,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故B錯誤;

C、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是鐵的氧化物,不屬于合金,故C錯誤;

D、生鐵是鐵的合金,屬于合金,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7-11D

【解析】A、合金是由一種金屬跟其他金屬(或非金屬)熔合形成的有金屬特性的物質,根據合金概念

可知,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不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錯誤;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組成中純金屬的硬度,所以純銅比黃銅的硬度小,錯誤;

C、生銹的鋼鐵制品可以回收重新利用,既可以節約能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錯誤;

D、鈦和鈦合金具有優良的性能,被廣泛用于火箭、導彈、航天飛機和通信設備等,正確。

故選D。

【變式7-21D

【解析】A、合金的熔點比它的純金屬的熔點低,焊錫是錫合金,其熔點比純錫的低,故說法錯誤;

B、由生鐵和鋼的成分可知,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故說法錯誤;

C、合金是指在一種金屬中加熱熔合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形成的具有金屬性質的混合物,至少含有一種金

屬元素,鋼不是純鐵,故說法錯誤;

D、合金的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更高,黃銅是銅合金,其硬度大于純銅,故說法正確。

故選D。

A題型I

【例8】C

【解析】A、鐵的冶煉技術相對于煉銅較難,人類生產和使用鐵器晚于青銅器,正確。

B、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生鐵含碳量是2%-4.3%,鋼含碳量是0.03%-2%,正確。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的硬度大,不正確。

D、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是因為鋁能和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保護膜,正確。

故選:Co

【變式8-11C

【解析】A、甲中溶劑的種類、質量不同2mL水、5mL汽油,溶質的質量不同0.5g碘、1g碘,沒有

控制變量,則該實驗不能探究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符合題意。

B、左邊的鐵釘接觸水、氧氣,右邊的鐵釘和干燥的空氣接觸,一段時間后,左邊試管中的鐵釘生銹,

右邊的鐵釘沒有生銹,則該實驗能探究鐵生銹需要水,不符合題意。

C、分別將錫鉛合金、錫、鉛放到銅片上加熱,可以通過熔化的先后順序,來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屬的

熔點高低,符合題意。

D、碳酸氫鈉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反應前后的質量不等,不能

用于探究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變式8-21B

【解析】A.以金剛石的硬度為10作標準,鐵的硬度為4?5,鋁的硬度為2?2.9,用鐵制錘子而不

用鋁,是因為鐵的硬度較大,故A正確;

B.銀的導電性比銅強,用銅作導線而不用銀,是因為銅比較廉價,故B錯誤;

C.金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鋁能壓成鋁箔,是因為鋁的延展性好,故C正確;

D.不銹鋼是在純金屬鐵中熔合了一定量的銘、銀等,這種組成的改變,使得不銹鋼不僅比純鐵硬,而

且其抗銹蝕性能也比純鐵好得多,可用于制醫療器械,故D正確。

故選:B。

考點二金屬礦物鐵的冶煉

A題型|

1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實驗

C

【解析】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不純點燃時會發生爆炸,則通入的CO要先驗純,故選項說法正確。

B、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后,再點燃酒精噴燈,以排盡玻璃管中的空氣,

防止發生爆炸,故選項說法正確。

C、圖中缺少尾氣處理裝置,但不能把尾氣通入盛有水中,因為一氧化碳難溶于水、不與水反應,故選

項說法錯誤。

D、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會觀察到B處紅棕色固體變黑,C處

變渾濁(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和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o

【變式1-11D

【解析】A、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會發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氧

化碳,排出裝置內的空氣后,再預熱玻璃管,故A說法錯誤;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在高溫下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玻璃管

A中出現的現象是紅棕色粉末逐漸變黑,故B說法錯誤;

C、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一氧化碳高溫下還

高溫

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該反應的反應物是

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C說法錯誤;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環境,將尾氣點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變式1-21B

【解析】A、一氧化碳屬于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或電火花可能發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先通

入一氧化碳,再點燃酒精噴燈加熱玻璃管中的氧化鐵,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

炸,故選項說法正確;

B、硬質玻璃管中一氧化碳高溫下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由于氧化鐵是紅棕色,鐵粉是黑色,

則玻璃管內的現象是紅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故選項說法錯誤;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選項說法正

確;

D、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會污染空氣,則裝置中導管末端加一點燃的酒精燈,目的是為了燃燒未反應的

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環境,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o

A題型|12工業煉鐵

[例2]D

【解析】A、氧化鐵與CO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

于置換反應,錯誤;

B、該反應中氧化鐵失去氧,體現了氧化鐵的氧化性,錯誤;

C、工業上采用CO和赤鐵礦石反應煉鐵,得到是生鐵,是鐵、碳合金,不是純鐵,錯誤;

D、氧化鐵與CO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現象為固體從紅色變為黑色,正確。

故選D。

【變式2-11C

【解析】A、高爐煉鐵所需原料是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在高溫下煉鐵,說法正確;

B、高爐煉鐵出鐵口出的是生鐵,說法正確;

C、加入焦炭的目的不只是利用其可燃性獲得高溫的條件,還利用其還原性制取具有還原性的CO,說

法錯誤;

D、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氧化鐵和一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工業上用赤鐵礦

高溫

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說法正確。

故選C。

【變式2-21B

【解析】A、高爐煉鐵時,用煤炭進行加熱,煤炭燃燒釋放熱量的能夠達到煉鐵所需的溫度,說法正確

B、高爐煉鐵過程中,生成的鐵與剩余的焦炭混合在一起從出鐵口流出,故煉鐵爐中流出的是生鐵,說

法錯誤;

C、生鐵炒成熟鐵的過程中碳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降低了含碳量,說法正確;

D、該煉鐵工藝減少了再熔化的過程,節約燃料,彰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說法正確。

故選Bo

13結合傳統工藝流程考查金屬的冶煉

A題型

A

【例3】(1)將鈦鐵礦粉碎(合理即可)(2)引流(3)TiOSO4+2H2O=H2sO4+H2TiC>3(4)置換反應

【解析】(1)為了加快鈦鐵礦與濃硫酸反應,可采取的方法是將鈦鐵礦粉碎,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促進反應的發生,故填:將鈦鐵礦粉碎(合理即可);

(2)操作I可以將固體和液體分離,其操作名稱是過濾,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體灑

出,故填:引流;

A

(3)TiOSCU加熱時和水發生反應,經過濾得到H2TiC>3和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TiOSC)4+2H2O=

A

H2SO4+H2TiO3,故填:TiOSO4+2H2O=H2SC)4+H2TiO3;

(4)由流程圖可知,反應②,即鎂與四氯化鈦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鈦和氯化鎂,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

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特點,屬于置換反應,故填:置換反應。

【變式3-1](1)過濾引流⑵NazWO,+ZHChHzWO,(+2NaCl⑶置換反應(4)水

【解析】(1)操作I得到一種固體和一種溶液,所以該操作為過濾,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由工藝流程圖可知,反應池中的反應物為Na2WC)4和濃鹽酸,通過復分解反應生成了NaCl和H2WO4,

所以反應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WO4+2HCl=H2WO4;+2NaCl;

(3)氫氣在1000久能將W03固體還原成W和水,是一種單質和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

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4)溶解池需要用水作溶劑,而該流程中高溫燃燒H2WO4固體時生成WO3和水,所以水可以被循環

使用。

焙燒

【變式3-2](1)增大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2Mos[+7O2=2MO(93+4SO2

(2)過濾難溶性雜質

⑶酸雨H2O

高溫

(4)+6MOO3+3H2Mo+3H2。

【解析】(1)操作I焙燒前需將輝銅礦粉碎,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MOS2

和氧氣反應生成MOO3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OS2+702=2MOO3+4SO2;

(2)操作n是將不溶物與溶液分離,為過濾操作;過濾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難溶性雜質,得到鋁酸鍍

溶液;

(3)二氧化硫會引起酸雨,污染環境;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

S、0、Na、H的原子個數分別為1、4、2、2,反應后S、0、Na、H的原子個數分別為1、3、2、0,

所以另一種產物為H2O;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MoC>3中氧元素顯-2價,所以鋁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操

作IE是MoC)3與氫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及氫氣具有還原性,可推出生成鋁和水,

高溫

化學方程式為:MOO3+3H2=MO+3H2OO

A題型p4含雜質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例4】方法一:

解:設理論上可煉制純鐵的質量為X。

高溫

Fe2O3+3CO2Fe+3CO2

160112

2900tx80%x

160112

2900tx80%

x=1624t

答:理論上可煉制純鐵1680t。

方法二:

112

理論上可煉制純鐵的質量為zgootxgo%、?;:!624t

160

【解析】見答案。

【變式4-1】設需消耗鐵礦石的質量為x,

高溫

3CO+Fe2O32Fe+3CO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