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模擬卷
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
、積累運用(21分)
1.(23-24八年級上?廣東河源?期末)默寫古詩文。(共10分,答對一句得1分,滿分不超過10分)
(1)日暮鄉關何處是?o(崔潁《黃鶴樓》)
(2),云生結海樓。,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3)東皋薄暮望,o(王績《野望》)
(4),而無車馬喧。?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其五)]
(5)國破山河在,o,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6)李賀《雁門太守行》中抒發誓死報效國家的愿望的詩句是“,
(7)晏殊《浣溪沙》中“,”被贊為“情致纏綿,音調協婉,
對仗工整,宛如天成”。
【答案】煙波江上使人愁月下飛天鏡仍憐故鄉水徙倚欲何依結廬在人境問君
何能爾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無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
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徙、倚、濺、攜”等
字詞容易寫錯。
(23-24八年級上?廣東?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7分)
閱讀經典作品,不僅能夠培養我們的知識積累,而且能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閱讀《中國石拱橋》,我們了解了中國古代那的建筑技術;閱讀《藤野先生》,我們聽到了藤
野先生那、毫無民族偏見的勉勵;閱讀《背影》,我們看到了父親那pdnshdn而又深情的身影;
閱讀《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我們懂得了要iringji歷史、先烈,要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閱讀《白楊禮贊》,我們深深地感悟到中華民族那絕不向任何困難低頭,buzhebundo的氣節。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3分)
(1)panshan()
(2)mlngji()
(3)buzhebundo()
3.下列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惟妙惟肖抑揚頓挫懷念B.巧妙絕倫振聾發耳貴懷念
C.巧妙絕倫抑揚頓挫緬懷D.惟妙惟肖振聾發巨貴緬懷
4.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閱讀經典作品,不僅能夠增加我們的知識積累,而且能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B.閱讀經典作品,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而且能培養我們的知識積累。
C.閱讀經典作品,既能夠培養我們的知識積累,又能增加我們的文化自信。
D.閱讀經典作品,既能夠培養我們的知識積累,又能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
【答案】
2.蹣跚銘記不折不撓3.C4.A
【解析】
2.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寫漢字。
(1)panshan---蹣跚,意為往來徘徊的樣子;(2)mingji----銘記,意為牢記在心;(3)buzhebiin
do——不折不撓,意為形容在壓力或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3.本題考查詞語辨析。第一處:惟妙惟肖是指形容模仿或描繪得極其逼真。巧妙絕倫是指靈巧高明,無
與倫比。根據語境可知,形容建筑技術,填“巧妙絕倫”更合適;第二處:抑揚頓挫是指音調高低曲折,
節奏感強。振聾發耳貴是指形容清醒、高明的言論能喚醒麻木糊涂、是非不明的人。根據語境可知,形容勉
勵,填“抑揚頓挫”更合適;第三處:懷念意為關心;思念。緬懷是指深情地懷念、追想(已往的人或
事)。根據“先烈”可知,填“緬懷”更合適;故選C。
4.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與修改。A.“培養”“知識積累”搭配不當,應將“培養”改為“增加”;故選A。
5.(23-24八年級上?廣東汕頭?期末)班級開展“中學生飲食與健康”主題調研活動,請你完成下面任
務。(4分)
【材料一】
調查顯示,95%的學生喜歡吃肉類、膨化食品,88%的學生喜歡或比較喜歡吃“洋快餐”,43.6%的學生
每月都吃“洋快餐”,63.6%的學生選擇放學后在路邊攤買羊肉串、麻辣燙等食品。
【材料二】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影響健康的十大類垃圾食品:油炸類食品;腌制類食品;加工類肉食品;餅干類
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汽水可樂類食品;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頭類食
品:話梅蜜餞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燒烤類食品。這些垃圾食品提供一些熱量,但不提供豐富的營養。
長期食用,影響健康。
(1)請簡要概括上面兩則材料的信息,不超過30個字。(2分)
(2)結合上面材料的內容,請你向全班同學發出健康飲食的倡議。(2分)
【答案】(1)①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吃垃圾食品。②長期食用垃圾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
(2)示例:同學們,垃圾食品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要少吃不健康食品,
健康生活,從飲食開始。
【解析】(1)本題考查材料提煉與概括。根據材料一“95%的學生喜歡吃肉類、膨化食品,88%的學生喜歡
或比較喜歡吃‘洋快餐',43.6%的學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學生選擇放學后在路邊攤買羊肉串、
麻辣燙等食品”,可概括為: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吃垃圾食品;根據材料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影響健康
的十大類垃圾食品”“這些垃圾食品提供一些熱量,但不提供豐富的營養。長期食用,影響健康”可概括
為:長期食用垃圾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
(2)本題考查提出倡議能力。根據倡議書的格式,可從以下四點回答:①稱謂;②認識到飲食與健康的
關系;③反對不良飲食習慣;④倡導健康飲食。稱呼可用“同學們”或“各位同學”;根據材料二”這些
垃圾食品僅提供一些熱量,而不提供豐富的營養。長期食用,影響健康”,闡明倡議目的一一垃圾食品會
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認識到飲食與健康的關系);根據材料一“調查……的學生選擇放學后在路邊攤買
羊肉串、麻辣燙等食品”闡明倡議內容一一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要少吃不健康食品(反對不良飲食
習慣);最后發出號召一一健康生活,從飲食開始(倡導健康飲食)。
二、閱讀(49分)
(-)(23-24八年級上?廣東珠海?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8分)
【甲】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俞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將,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
丈夫
(孟子《富貴不能淫》)
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1)丈夫之冠也
(2)父俞之
(3)貧賤不能替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2)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乙】
闞①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貧好學,與人傭工,嘗借人書來看,看過一遍,更不遺忘;口才辨
給,少有膽氣。孫權召為參謀,與黃蓋最相善。蓋知其能言有膽,故欲使獻詐降書。澤欣然應諾曰:“大
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軀報主,澤又何惜微生?”黃蓋滾下床來,拜而謝
之。澤曰:“事不可緩,即今便行。”蓋曰:“書已修下了。”
澤領了書只就當夜扮作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是夜寒星滿天。三更時候,早到曹軍水寨。
(選自《三國演義》,有刪改)
【注釋】①闞:kan,姓。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此之謂大丈夫/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B.得本,與民由之/匹夫不可奪本
C.嘗借人節來看/答謝中書節D.孫權召為參謀/為人謀而不忠乎
9.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
澤領了書只就當夜扮作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
10.結合選文,說說在孟子和闞譯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4分)
【答案】
6.(1)行冠禮(2)教導、訓誨(3)改變,動搖。這里是使動用法/使……改變/使……動搖
7.(1)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2)得志的時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
8.B
9.澤領了書/只就當夜扮作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
10.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講仁德,守禮法,做事合乎道義;無論得志與否,都不放棄“仁、義、禮”;富
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動搖(不講“仁、義、禮”)。闞澤心目中的大丈夫以國事
為重,可犧牲自我,建功立業。
【解析】
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
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1)句意: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冠:行冠禮;(2)句意:父親給
以訓導;命:教導、訓誨;(3)句意: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移:改變,動搖。這里是使動用法,使……
改變,使……動搖。
7.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
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1)是:這,
這個;焉:怎么,哪里;(2)得:實現;志:志向;由:遵從;獨:獨自;行:固守,堅持;道:原則,
行為準則。
8.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謂:叫做,稱作/認為;B.志:意思相同,志向;C.書:書籍/書信;D.為:做/
給,替;故選B。
9.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闞澤
拿了書信,只身一人趁著夜晚扮作漁翁,駕著小船,望北岸而行。“澤領了書”是主謂句,“只就當夜扮作
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均省略主語“闞澤”,是主語的連續的一系列行為動作,期間需要斷開;
故斷為:澤領了書/只就當夜扮作漁翁/駕小舟/望北岸而行。
10.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概括。甲文中,結合“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意思是大丈夫要守禮法;“居
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意思是大丈夫要講仁、禮、義;“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
獨行其道”意思是無論得志與否,都不放棄“仁、義、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謂大丈夫”意思是大丈夫不能為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因素所迷亂、動搖、屈服;乙文中,結合“大
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軀報主,澤又何惜微生”可知,闞澤認為大丈夫應
該,建功立業,以國事為重,捐軀報國,要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才可謂大丈夫。
參考譯文:
(甲〕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嗎?他們一發怒,連諸侯都
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里能算是有大志、有作為、有氣節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
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
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把順從當作做人的原則,是妾婦之道。(大丈夫應該)住進天
下最寬廣的住宅一一仁,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一一禮,走天下最正確的道路一一義。(大丈夫)能實現
理想時,就同百姓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
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做有節氣有作為的男子。”
【乙)
闞澤字德潤,是會稽山陰人;自幼家境貧窮、熱愛學習,給別人當傭工,曾經借別人的書來看,看過
一遍后就不會忘記;反應快,口才好,年少就有膽識。孫權召用他做參謀,和黃蓋關系最好。黃蓋知道他
能說有膽識,所以想讓他(去曹營)獻詐降書。闞澤高興地答應道:“大丈夫立世,(如果)不能建功立業,
(最終結局)不是幾乎和草木一同腐爛嗎!您既然舍身報效君主,我又怎會愛惜卑微的性命?”黃蓋滾下
床來,行禮謝他。闞澤說:“事情不要拖延,我現在就走。”黃蓋說:“書信(我)已經寫好了。”
闞澤拿了書信,只身一人趁著夜晚扮作漁翁,駕著小船,望北岸而行。這夜上滿是寒星。半夜時分,
(闞澤)便已來到曹軍水寨。
(二)(23-24八年級上?廣東湛江?期末)閱讀下面兩個文本,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讓敦煌壁畫再“活”兩萬年
①科幻大片《侏羅紀公園》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科學家找到一塊有史前蚊子的琥珀,從蚊子血中
提取了恐龍的DNA片段,從而讓已滅絕6000多萬年的恐龍復活了。
②這故事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但2022年天津大學的一項有關DNA存儲的研究成果讓人們離想象又
近了一些。他們將10幅敦煌壁畫的數字圖像存入DNA中,通過加速老化等實驗,發現這些壁畫信息在實
驗室常溫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兩萬年。
③DNA竟然可以存儲壁畫?其實,這并不奇怪。自有生命以來,大自然一直用DNA來存儲信息。紛
繁復雜的人類基因組信息,就是記錄在比細胞還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遺傳下來的。通過一根頭發附帶
的DNA信息,就能復原生命體的所有遺傳信息。DNA存儲了億萬年來無數生物的遺傳信息,可謂大自然中
最好的存儲器。如果能把海量的信息“寫”到小小的DNA上存儲起來,豈不便利?
④壁畫“變身”DNA,需要打破無機與有機的界限,如何才能實現這種“跨界”存儲呢?這要從DNA
存儲的兩個步驟一一信息寫入和信息讀取說起。
⑤先說信息寫入。DNA含有A、T、C、G四種堿基,如果用數字中的0、1、2、3分別代表一種堿基,
就能形成一個四進制堿基序列,然后通過編碼轉化,實現堿基四進制和計算機二進制的“對話”。據此,
將敦煌壁畫的數字圖像轉換成二進制的比特串,再通過編碼將其轉化為四進制的堿基序列,然后通過DNA
合成技術將堿基序列寫入DNA,壁畫的數字圖像就“變”為DNA了。
⑥再說信息讀取。正常情況下,可先利用技術手段將DNA存儲的壁畫數據拷貝出來,再通過專業測
序儀器測得其堿基序列,然后通過解碼將其轉換為二進制數據,從而實現信息讀取。
⑦然而,存儲了壁畫信息的DNA跟天然的DNA一樣,長期存放會產生斷裂和降解等問題。如何從嚴
重斷裂和降解的DNA樣本中讀取信息,恢復原始的敦煌壁畫圖像呢?
⑧天津大學團隊創新設計了一種序列重建算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制備了一個DNA水溶液樣本,
放在70℃的溫度下加速其斷裂、降解長達十周,這類似于DNA在自然環境下千年萬年的降解情形,在此過
程中80%以上的DNA片段都發生了斷裂錯誤。然后,團隊根據設計的序列重建算法讓96.4%以上的片段重
新被準確組裝和解碼。最后,再通過一種編碼方式解決了少量片段丟失的問題,最終讓原始的敦煌壁畫圖
像完美恢復。
(作者:胡春艷趙暉。有刪改)
【文本二】
①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更海量、更穩定、更安全的數據存儲方式,而DNA存儲
恰能滿足這些需求。
②DNA存儲的最大優勢是存儲密度大。在硬盤上存儲一個字節要占200納米的空間,在DNA上則只
需0.2-0.3納米。如今,各大網站存儲數據需要多個面積數倍于標準足球場的數據中心,而用DNA存儲可
能只需一個汽車后備廂就夠了。
③DNA存儲的另一優勢是具有持久性。用傳統存儲方式,一般10年左右數據就會開始失去完整性,
而DNA存儲的數據壽命則要長得多,在適當條件下可達數千年、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
④但DNA存儲目前還無法取代硬盤等常規存儲載體。DNA讀取速度慢,寫入速度更慢。用磁盤寫入
200MB數據用時不到1秒,用DNA則約需三周。此外,DNA寫入和讀取信息目前都耗資巨大。不過有專家
表示,放眼未來,DNA存儲方式應用前景廣闊。
(摘編自《DNA存儲打開想象空間》)
11.下列對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文本一第②段畫橫線處的語句說明了溫度對DNA存儲時間長短的影響。
B.目前DNA無法取代常規存儲載體,因為它寫入和讀取速度慢且耗資巨大。
C.文本二用作比較等方法來說明DNA相較于傳統存儲載體的優勢與劣勢。
D.兩個文本都圍繞DNA這一新型存儲載體,闡述了它存儲的原理和步驟。
12.同學們在梳理文本一的結構時有兩種不同意見,你認為哪一種更合理,請簡要分析。(4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3.文本二說明了DNA存儲的兩個優勢,請從文本一中各找一個例子來佐證它們。(4分)
【答案】
11.D
12.A項合理。因為文本一①②段用科幻電影引出天津大學的研究成果,進而明確本文的說明內容一一DNA
可用來存儲敦煌壁畫數字圖像;第③段解釋DNA可作為存儲載體的原因;第④一⑧段具體解釋敦煌壁畫能
“變身”DNA并被成功讀取、恢復原樣的步驟。A項正體現了這一寫作思路。
13.“存儲密度大”示例:①文本一說DNA比細胞還小得多,卻能記錄紛繁復雜的人類基因組信息,這說
明DNA作為存儲載體,體積小容量大,可以證明DNA存儲密度大的優勢。②一根頭發附帶的DNA信息就能
復原生命體的所有遺傳信息,說明DNA雖小,存儲的信息量卻很大,這能佐證它存儲密度大的優勢。(任
舉一例即可)
“具有持久性”示例:①文本一說大自然中的DNA能存儲億萬年來的生物遺傳信息,這表明DNA存儲具有
持久性的優勢。②天津大學團隊的實驗研究發現,存入DNA中的壁畫信息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可保存上萬
年,這一研究成果可佐證DNA存儲具有持久性的優勢。(任舉一例即可)
【解析】
11.考查辨析信息。D.文本一第③段介紹了DNA這一新型存儲載體存儲信息的原理。第④段到末段介紹
了這種存儲方法的步驟。根據文本二第②段中的“DNA存儲的最大優勢是存儲密度大”,第③段中的“DNA
存儲的另一優勢是具有持久性”,末段中的“但DNA存儲目前還無法取代硬盤等常規存儲載體”可知,文
本二介紹了DNA存儲的優勢與不足。故選D。
12.考查內容理解。本文首段列舉了科幻大片《侏羅紀公園》的實例,第②段列舉了2022年天津大學的
研究成虹,引出說明內容:DNA可用來存儲敦煌壁畫數字圖像。根據第③段中的“DNA竟然可以存儲壁畫?
其實,這并不奇怪”可知,本段介紹了DNA可作為存儲載體的原因。根據第④段中的“這要從DNA存儲的
兩個步驟一一信息寫入和信息讀取說起”可知,第④一⑧段具體解釋敦煌壁畫能“變身”DNA并被成功讀
取、恢復原樣的步驟。故應劃分層次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故選A。
13.考查篩選信息。根據文本二第②段中的“DNA存儲的最大優勢是存儲密度大”,第③段中的“DNA存儲
的另一優勢是具有持久性”可知,DNA存儲兩個優勢是存儲密度大和具有持久性。存儲密度大:根據文本
一第③段中的“自有生命以來,大自然一直用DNA來存儲信息。紛繁復雜的人類基因組信息,就是記錄在
比細胞還小得多的DNA上,一代代遺傳下來的”可知,DNA比細胞還小得多,卻能記錄紛繁復雜的人類基
因組信息,這說明DNA作為存儲載體,體積小容量大,可以證明DNA存儲密度大的優勢。根據第③段中的
“通過一根頭發附帶的DNA信息,就能復原生命體的所有遺傳信息”可知,一根頭發附帶的DNA信息就能
復原生命體的所有遺傳信息,說明DNA雖小,存儲的信息量卻很大,這能佐證它存儲密度大的優勢。具有
持久性:根據第③段中的“DNA存儲了億萬年來無數生物的遺傳信息,可謂大自然中最好的存儲器”可知,
大自然中的DNA能存儲億萬年來的生物遺傳信息,這表明DNA存儲具有持久性的優勢。根據第②段中的“發
現這些壁畫信息在實驗室常溫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兩萬年”可知,天津大學團隊的實驗研究
發現,存入DNA中的壁畫信息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可保存上萬年,這一研究成果可佐證DNA存儲具有持久
性的優勢。
(三)(23-24八年級上?廣東茂名?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5分)
懷念蛙鼓
①鄉下的四五月間,一切都像從油塘子里提出來一樣,光亮亮的,鮮艷艷的。村東頭的禾苗已長得碧
油油的了,黃瓜蔓、南瓜蔓拼命往上竄;芥菜、蘭草,田字草也趕趟兒似的,聚滿了田野;青蛙這時的嗓
門也像上了油的齒輪,聲音又脆又亮。一到夜里,音樂會更隆重了。先是一只青蛙領唱,“呱一一呱一一
呱”,清脆有力。然后是大合唱,”呱呱呱,呱呱呱……”霎時,萬流齊發,如萬馬奔騰,如浪濤洶涌,氣
象恢弘。這場大合唱持續了三四個小時,接下來又是二重唱,童聲獨唱……
②它們各自把最美的音色獻給你,一聲比一聲響亮,一聲比一聲抒情。它們有鮮明的節奏感,有長短
不同的曲調,有弦音,有樂音,有強音,有弱音,時而齊唱時而合唱,不需要指揮更無需歌譜。它們分明
是天生的歌者。歌聲如行云流水,在這長夜里,讓你忘記了憂慮,在這美妙的天籟之聲里徜徉……它們仿
佛是在歌頌這美好的家園,在慶祝即將來臨的生命盛季。
③村頭的曬谷坪里,鄉親們一邊搖著蒲扇,一邊聊著家常。聽到這熱鬧非凡的蛙鼓,大家心底便有了
著落,有了依靠,一個好年成仿佛就在眼前了。
④我們小孩子就從人群中溜出來,有的一手提一個瓶子,一手拿一把扇子,跑到田邊去捉螢火蟲;有
的提一根釣竿在田邊釣青蛙。父母說不要往深草里走,小心蛇。因此,大家都不敢走遠,只在近地方耐心
地呼喚:“呱一一呱一一呱。”就是釣不到,大家也毫不在意,畢竟“醉翁之意不在蛙”。夜深了,大合唱
也漸漸地低下來,換成了很抒情的女生清唱,“呱一一呱一一呱”,像催眠曲一樣在空曠的田野飄蕩,越發
襯出夜的寧靜。孩子們也倦了,躺在曬谷坪的草席上,伴著蛙聲入眠。
⑤這是我童年里最溫馨的記憶。蛙聲聒噪使我感到生命的奔騰和美好。試想:月白風清的晚上,萬籟
寂靜是不是有一點單調和陰森?只有蛙聲的合鳴才是鄉村生活的原汁原味。
⑥如今,隨著父母工作的變遷,我從鄉村走到城鎮。在都市里生活久了,”蛙鳴蒲葉下,魚入稻花中”
便只是一個遙遠的意象了,兒時那種恬靜的田園生活,我已不敢奢望能親臨。“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
處不鳴蛙”“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蛙鳴夜半尋荷塘,
誤作星辰友人燈”……這些美好的精致在社會發展的車輪中已經被碾得粉碎,“蛙聲一片”的美好童年也
只能期待著在夢中出現了。
⑦今年的清明節,當我再一次回到家鄉,再一次靜立田頭,等候蛙聲的洗滌時,我失望了:蒼白的月
光下是一望無際的田疇。沒有蟲鳴,也沒有了蛙鼓。只有偶爾幾聲低低的嘆息:“呱一一呱一一呱。”不遠
處又來了一群掃蕩者。那些穿梭不息捕蛙的燈火像殘忍的鬼子的探照燈。螢火蟲銷聲匿跡,只有死亡的火
光威脅著一切,吞噬著一切。我不由顫栗起來……
⑧辛棄疾曾樂觀地寫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當蛙聲疏落時,稻花不香、豐年不再的
噩運離我們還會遠嗎?
⑨今夜,我又聽到了蛙鳴,如此的親切,如此的溫馨,它如初夏夜里拂動著的暖風,沿著情感的脈絡
縷縷入心。然而,情緒中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憂慮。但愿人們在聆聽美妙的蛙鳴時能有愛護之心。用
心去感受,用耳去聆聽,不要用手去欣賞,不要用嘴去品嘗。讓我們的城市也保有一絲自然的地方,為了
那些蟲、鳥、蛙,也為了我們自己。
⑩突然想起了齊白石的一幅國畫,題曰《十里蛙聲出山泉》。畫里除一條溪水中的十幾只蝌蚪外,并
不見一蛙。而你仿佛看到了在不遠處,蛙們的悠閑與自在,仿佛能聽到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鼓,噫亮而宏
闊……
?懷念蛙鼓。
(選自散文集《活在塵世中》有刪改,作者簡默)
14.文章多處引用或化用古詩詞名句。你認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請以第⑥段為例分析。(4分)
15.下面兩小題,任選其一完成。(3分)
(1)從加點詞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詞語的表達效果。
但愿人們在畛聽美妙的蛙鳴時能有愛護之心。
(2)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霎時,萬流齊發,如萬馬奔騰,如浪濤洶涌,氣象恢弘。
16.“比較”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法。任選下面一篇散文與《懷念蛙鼓》進行比較,說說兩篇散文運用的
主要寫作手法有何不同。(4分)
A《老山界》B.《白楊禮贊》C.《五猖會》
17.本文被《南方日報》編輯選中了,準備安排在“視窗?關注”欄目中發表。請結合文本內容,揣摩編
輯這樣安排的原因。(4分)
【答案】
14.第⑥段中,這些古詩詞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各種生活場景下蛙鳴的美好景致,表達了作者因久居都市而
再也見不到這些美好景致的遺憾之情。隱含著作者對童年及恬靜美好的鄉村田園生活的懷念和留戀。古詩
詞的運用,也使本文語言充滿了詩意和美感,為文章增添了韻味。
15.選(1),“聆聽”是集中精力聽的意思,常用于晚輩對長輩,表達尊敬、恭敬之意。這里用在人們聽
蛙聲的語境中,有“大詞小用”的意味,能突出體現“蛙鳴”所蘊含的生命和自然的美好,表達作者對蛙
鳴聲的熱愛以及希望人們親近自然保護環境之意。選(2),比喻。連用比喻,生動形象地突出了青蛙
鳴叫時此起彼伏、響亮歡快、氣勢恢弘的壯觀場面,體現出蛙聲所展示出的生命的奔騰和旺盛,表達作者
對童年時期美好田園生活的喜愛、懷念之情。
16.選A.本文是以寫景抒情為主的散文,以“蛙鼓”為線索串聯起童年往事,“蛙鼓”被情感化、意象化,
作者借景抒情,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喜愛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希冀。《老山界》是典型的敘事性散文,
按照時間變化和空間轉移的順序來敘述,通過生動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真實生動地記敘了紅軍翻越老
山界的經過,贊頌了紅軍戰士樂觀昂揚的精神和革命必勝的信念。
選B。本文是以寫景抒情為主的散文,以“蛙鼓”為線索,串聯起童年往事,“蛙鼓”被情感化、意象化了,
作者借景抒情,通過往事和對蛙鼓的描寫來表達情思。《白楊禮贊》是典型的托物言志類散文,先抑后揚,
用白楊樹來象征廣大的北方人民,象征抗日軍民堅貞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選C。本文是以寫景抒情為主的散文,以“蛙鼓”為線索串聯起童年往事,“蛙鼓”被情感化、意象化,通
過這一物象抒情,來表達作者的情思。《五猖會》是魯迅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文章
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和“我”看五猖會前后心境的對比,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揭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
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17.示例:本文通過對“蛙鼓”的反復描寫、渲染,為我們展示了鄉村田園生活的迷人魅力,抒發了作者
濃重的鄉愁和對美好童年的懷念。也敘述了作者因久在都市生活而欣賞不到“蛙鼓”這樣美好景致的遺憾,
描敘了當下鄉村再也聽不到“蛙鼓”的現狀,表達出作者對在城市化、現代化進程中,故鄉逐漸消逝的隱
憂和關心,表達出對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如何處理好鄉村與城市發展等方面的反思。本文與報刊”視
窗?關注”欄目內涵相符,所以編輯將本文放在此欄目。
【解析】
14.本題考查語句賞析。⑥段中的“蛙鳴蒲葉下,魚入稻花中”“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黃
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蛙鳴夜半尋荷塘,誤作星辰友人
燈”,描寫了不同生活場景下的蛙鳴的美好景致。聯系本段中的“這些美好的精致在社會發展的車輪中已
經被碾得粉碎”可知,表現了作者因久居城市而再也見不到這些美好景致的惆悵之情。聯系“'蛙聲一片'
的美好童年也只能期待著在夢中出現了”可知,表現了作者對童年時期美好的田園生活的懷念與留戀之情。
引用古詩詞,使文章的語言典雅,富有詩意之美和文學之美,為文章增添了韻味。
15.本題考查詞句賞析。
(1)“聆聽”是集中精力聽的意思,常用于晚輩對長輩,表達尊敬、恭敬之意。這里用來形容人們聽蛙鳴,
這是大詞小用的手法。聯系⑨段后句“用心去感受,用耳去聆聽,不要用手去欣賞,不要用嘴去品嘗。讓
我們的城市也保有一絲自然的地方,為了那些蟲、鳥、蛙,也為了我們自己”可知,作者之所以用“聆聽”,
是因為作者認為蛙聲所代表的,是自然和生命的美好。他希望人們“能有愛護之心”,表現了希望人們能
親近自然,敬畏自然,愛護弱小生靈,保護環境之意。
(2)“如萬馬奔騰,如浪濤洶涌”是比喻的修辭,把青蛙鳴叫比作萬馬奔騰和浪濤洶涌。萬馬奔騰,聲音
響亮而雜亂,以此為喻,表現了蛙鳴的響亮歡快。浪濤洶涌,氣勢恢弘,以此為喻,表現了蛙鳴的氣勢恢
弘。連用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蛙鳴聲所展現出來的生命的奔騰與旺盛。聯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現
了作者對童年時美好田園生活的喜愛與懷念之情。
16.本題考查比較閱讀。開放類試題,選擇自己熟悉的課文與文本進行比較即可。
示例:聯系文本內容可知,本文是以寫景抒情為主的散文。題目“懷念蛙鼓”點明主旨,奠定了全文的感
情基調。行文中,作者以“蛙鼓”為線索串聯起童年往事,回憶了自己童年時聽到了蛙鳴之聲以及蛙鼓給
自己帶來的樂趣。在本文中,“蛙鼓”不僅是描寫的對象,也是作者情感的觸發物,作者借描寫蛙鼓,表
現了對童年時期美好田園生活的喜愛、懷念之情,以及希望人們親近自然保護環境之意。
《老山界》是一篇敘事散文,主要按時間和空間順序記敘了紅軍長征時翻越老山界的經過,其中的細節描
寫,比如對睡不著時聽到的若有若無的聲音,還有環境描寫,如描寫山路的陡峭難行,表現了作者對紅軍
戰士們革命樂觀義認精神和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的贊美之情。
17.本題考查賞析主旨。本文前五段作者回憶往事,重點描寫了兒時的“蛙鼓”,展現了蛙鳴中蘊含的生
命的奔騰與美好。為我們展現了鄉村生活的原汗原味,表現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對鄉村田園生活的回
憶與懷念之情。第⑥段中的“這些美好的精致在社會發展的車輪中已經被碾得粉碎,‘蛙聲一片’的美好
童年也只能期待著在夢中出現了”表現了作者因久居都市而再也見不到這些美好景致的遺憾之情。隱含著
作者對童年及恬靜美好的鄉村田園生活的懷念和留戀。第⑦段中的“蒼白的月光下是一望無際的田疇。沒
有蟲鳴,也沒有了蛙鼓”“螢火蟲銷聲匿跡,只有死亡的火光威脅著一切,吞噬著一切”描敘了當下鄉村
再也聽不到“蛙鼓”的現狀。第⑨段表達作者的思考,”但愿人們在聆聽美妙的蛙鳴時能有愛護之心。用
心去感受,用耳去聆聽,不要用手去欣賞,不要用嘴去品嘗。讓我們的城市也保有一絲自然的地方,為了
那些蟲、鳥、蛙,也為了我們自己”,作者希望人們能處理好鄉村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農村現
代化進程中故鄉曾經那些美好風物逐漸消失的隱憂與關心。本文與報刊“視窗?關注”欄目內涵相符,所
以編輯將本文放在此欄目。
(四)(23-24八年級上?廣東佛山?期末)根據名著內容完成下面小題。(6分)
18.在《昆蟲記》中,小小的昆蟲無一不是身懷技藝的行家里手。請根據你的閱讀體驗,選出依次填入橫
線處最正確的一項()(3分)
昆蟲行業榜
歌唱家:蟋蟀麻醉師:①_____清道夫:②_____
舞蹈家:歐洲粉蝶心理專家:③_____裁剪工:④_____
A.螳螂豌豆象蟬大孔雀蝶
B.飛蝗泥蜂圣甲蟲螳螂切葉峰
C.螳螂圣甲蟲蟹蛛切葉蜂
D.螢火蟲豌豆象蟋蟀大孔雀蝶
19.有人說,讀《紅星照耀中國》就像從平面鏡中看客觀世界,讀《昆蟲記》就像從顯微鏡中看微觀世界,
讀《儒林外史》就像從哈哈鏡中看變形的世界。請參考示例,從《紅星照耀中國》或《昆蟲記》中任選一
本,結合作品內容,說說你對這個評價的認識。(3分)
示例:讀《儒林外史》就像從哈哈鏡中看變形的世界,因為作者用夸張手法表現出一個畸形科舉制度下的
社會。例如作者在敘述范進中舉后的表現時,不厭其煩地描寫他發瘋的樣子,讓讀者看到了他扭曲的靈魂,
看到了變質的科舉制度。
【答案】
18.B
19.示例一: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就像從顯微鏡中看微觀世界。因為作者通過細節描寫呈現出一個有
趣的昆蟲世界。例如,作者在記述蟬幼蟲脫殼的過程時,細致地描寫了蟬的動作,讓讀者看到了一個鮮為
人知的昆蟲世界。
示例二:讀《紅星照耀中國》,就像從平面鏡中看客觀世界。因為作者用紀實手法忠實地描繪了中國紅色
區域的真實情況。例如,作者深入根據地,經過大量訪談,客觀記錄了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經歷,讓人們
了解了他成為共產黨人的原因。
【解析】
18.本題考查名著內容。十卷本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在法布爾的筆下,小小的昆蟲們無
一不是身懷技藝的行家里手:長腹蜂是揮舞瓦刀的“泥瓦工”,黑蛛蜂是技藝高超的“制陶工”,飛蝗泥蜂
(土蜂)是下針精確無誤的“麻醉師”,圣甲蟲是“草地清道夫”,螳螂是“心理專家”,切葉蜂是名副其
實的“裁剪工”,黃斑蜂是技藝驚人的“糅氈大師”,而蝶嬴則是“挖掘工”“采脂工”和“粉刷工”。
故選B。
19.本題考查名著內容與語言的表達運用。《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
?斯諾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筆優美、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地記錄了自1936年6
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
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