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科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77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鄭和下西洋被廢止的主要原因是()A.途中風險太大,損失嚴重B.國力衰退,財政困難C.倭寇騷擾和對沿海的封鎖D.鄭和去世,無人能擔當重任2、七年級(8)班本月負責學校文化長廊的黑板報設計,他們選定的主題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擬定了如下四個標題,請你幫他們指出哪一項是不恰當的()A.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B.鑒真東渡宣揚中國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經D.日本派遣唐使來華3、下列人物中,總結出了我國中醫中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方法的是()A.黃帝B.炎帝C.扁鵲D.華佗4、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一定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中出現于隋唐時期的是①火藥②造紙術③雕版印刷術④指南針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5、雕版印刷術的主要作用是()A.促進了《金剛經》的流傳B.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C.促進了學校教育的普及D.促進了雕刻藝術的發展6、“蘇湖熟,天下足”這一諺語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全國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于()A.三國時期B.隋唐時期C.南宋時期D.明清時期7、商朝是我國青銅器的燦爛時期,生產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毛公鼎D.青銅立人像8、以下歷史故事中,發生在有文字記載歷史時期的是()A.三皇五帝B.大禹治水C.武王伐紂D.黃帝蚩尤的戰爭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9、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10、【題文】公元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11、【題文】思想解放是社會改革開放的先導;先進的思想推動社會進步,落后的思想阻礙社會進步。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提前括號內正確的寫“對”錯誤的寫“錯”,并加以改正。

(1)“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商鞅這一治國主張代表了諸子百家中縱橫家的觀點。

【】改正:

(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在中共七大上成為黨的思想。

【】改正:

(3)著有《農政全書》;提出農業是立國之本主張的人是賈思勰。

【】改正:

(4)“我不想變成上帝.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于我就是足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這句話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改正:12、楚國與晉國在____大戰,結果楚國大敗,____一躍成為中原霸主。13、被稱為“醫圣”的是東漢后期的____,他的醫學著作是《____》。創制出麻醉藥——麻沸散的是東漢末年人____。14、請寫出下列人物的代表作品:

(1)酈道元______

(2)張仲景______

(3)孫武______

(4)孟子______.15、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被后世稱為“醫圣”。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則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______(判斷對錯)16、抗金名將岳飛在郾城大敗金軍,成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______(判斷對錯)17、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賢相______和______的輔佐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8、618年,李世民(即唐太宗)建立唐朝,其在位時,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很快,人民生產生活安定,國力逐步強盛。19、孔子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T正確F錯誤20、1662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日本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2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周王室的統治力大大減弱。______(判斷對錯)22、春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______(判斷對錯)23、陳勝、吳廣領導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的統治。______(判斷對錯)24、唐長安城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25、隋朝大運河由北向南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26、《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辨析題(共3題,共24分)27、辨析題。

關于新航路開辟的歷史作用;史學界觀點不一,主要有兩種:一是“災難說”,認為它給亞非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二是“進步說”,認為新航路開辟雖有消極作用,但總體上促進了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

你比較贊同哪一種觀點呢?為什么?28、北宋前期;書生李某從泉州前往杭州探視兄長,他用交子選購了一些地方特產準備作為禮物送給哥哥。

錯誤:________

理由:________29、對1000年前的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歷來有兩種評價:第一種主要持否定。認為這是一個不平等的、屈辱的條約。第二種主要持肯定。認為簽訂這個協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種評價,請結合史事,談談自己的看法。評卷人得分五、連線題(共4題,共28分)30、把下列成語與其出自的戰役連接起來。31、今天的許多傳統節日,在宋代就已經有了,請將古詩與節日用線連起來。32、連接下列相關的內容戰役名稱時間成語牧野之戰春秋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商朝臨陣倒戈長平之戰戰國破釜沉舟巨鹿之戰秦朝紙上談兵33、(1)(2)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4題,共16分)34、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源泉。請完成中國古代制度創新情況的填寫。

(1)原始社會后期;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______。

(2)禹死后;兒子啟繼承王位。從此,______代替了禪讓制。

(3)西周為了穩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實行了______。

(4)秦始皇統一全國后,正式確立了______: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35、《岳母刺字》

北宋滅亡,中原慘遭浩劫,岳飛的家鄉相州也遭到金軍的蹂躪。女真族的鐵騎所過之處,老弱遭殺戮,婦女被擄掠,男子被強迫剃掉頭發充當苦力。岳飛懷著深深的民族仇恨,時刻想奔赴戰場,收復失土。但是父親死后,母親年老,使他猶豫不決。岳母深明大義,勉勵兒子「______」,于是岳飛決定奔赴抗金戰場,臨行前,岳母請人在岳飛背上刺了「______」四個大字。岳飛記取母親教誨,從此南征北戰,不曾返回故鄉。36、戰國是社會大變革和大發展的時期;秦孝公抓住機遇,直面挑戰。商鞅借助歷史的大舞臺進行變法,改變了秦國的命運,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1)請說出商鞅在什么時間主持變法;得到誰的支持和任用?

(2)填空;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

①政治方面:______;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廢除貴族的______特權;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嚴明法度,禁止私斗。

②經濟方面:廢除______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______,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統一______。

③軍事方面:獎勵______,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商鞅變法使______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______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37、根據《戰國形勢圖》填出國名.

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史實的識記。“鄭和所到之處;帶去了明朝皇帝給當地統治者的友好書信和禮物,受到各國統治者與百姓的熱情接待。”可知,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宣揚國威,隨著明朝國力衰退,財政困難,鄭和下西洋不得不被廢止,故選B。ACD選項都不是鄭和下西洋被廢止的主要原因。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原因、情況和影響。2、A【分析】【分析】鑒真東渡宣揚中國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取經、日本派遣唐使來華都屬于唐代的中外交往的史實;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屬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實,故選A。

【點評】學生還要知道,玄奘西行發生在唐太宗時期,鑒真東渡發生在唐玄宗時期,鑒真、玄奘都是唐朝的僧人;日本遣唐使的代表人物是阿倍仲麻呂。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都反映的是唐朝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這是唐朝繁榮的重要表現之一。3、C【分析】扁鵲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名醫.他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疾病.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法;扁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正式傳記而記載的古代醫學家.

故選C.

本題考查扁鵲.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掌握我國古代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解析】【答案】C4、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四大發明的相關內容。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印刷術是隋唐時期的雕版印刷術,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國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火藥的研究始于古代煉丹術,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經有了制成火藥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于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造紙術出現于西漢;指南針北宋制成。故選C。【解析】C5、B【分析】雕版印刷術具有大量文字,息傳遞的作有,有利文化傳播。【點評】考查雕版印刷術的主要作用6、C【分析】【分析】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大致經過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我國經濟重心出現南移的趨勢;唐中后期,我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南宋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故選C。

【點評】本題重在考查學生對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全面認識。7、B【分析】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用陶范鑄造,鼎體渾鑄,是世界上現存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器,體現商朝青銅文明的燦爛.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司母戊鼎.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商朝的青銅文明.【解析】B8、C【分析】甲骨文開始出現于商朝;武王伐紂發生在商朝末年.故發生在有文字記載歷史時期的是武王伐紂.

故選C.

本題考查甲骨文的出現;知道發生在有文字記載歷史時期的是武王伐紂.

本題考查甲骨文的出現,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C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9、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的人。黃帝及其部下發明了許多東西,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被后人尊為“人文初祖”,這些神話傳說,反映了后人對華夏始祖黃帝的尊敬,至今,海內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中華文明的起源?華夏之祖【解析】【答案】黃帝10、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建立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華夏之祖·堯舜禹的“禪讓”【解析】【答案】×11、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1)結合所學可知;商鞅的變法思想體現了諸子百家中法家的思想,其變法內容中如編制戶口,加強刑罰,建立縣制等都體現出中央集權的思想。故應將縱橫家改為法家。

(2)本題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改正。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思想被定為黨的指導思想;1992年的中共十五大上鄧小平理論被定為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

(3)賈思勰的著作為《齊民要術》;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農政全書》的作者為我國明朝時期的徐光啟。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藝復興的理解。文藝復興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故本題是正確的。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解析】【答案】(1)錯將“縱橫家”改為“法家”

(2)錯將“鄧小平理論”改為“毛澤東思想”或將“七大”改為“十五大”

(3)錯將“賈思勰”改為“徐光啟”

(4)√12、城濮晉文公【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問鼎中原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第二子目問鼎中原中的內容:“楚國與晉國在城濮大戰,結果楚國大敗,晉文公一躍成為中原霸主。”可知,故填城濮晉文公。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問鼎中原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問鼎中原的時間、原因、影響。13、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分析】【分析】主要考查東漢時期的兩位名醫張仲景和華佗以及其成就。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14、略

【分析】(1)酈道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酈道元年少時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后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撰《水經注》四十卷,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后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

(2)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3)孫武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圣典”.

(4)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作品有《孟子》.

故答案為:

(1)《水經注》.

(2)《傷寒雜病論》.

(3)《孫子兵法》.

(4)《孟子》.

(1)酈道元.

(2)張仲景.

(3)孫武.

(4)孟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酈道元、張仲景、孫武、孟子等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主要內容及影響.【解析】《水經注》;《傷寒雜病論》;《孫子兵法》;《孟子》15、略

【分析】東漢末年;張仲景收集了許多民間藥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華佗和賈思勰的貢獻。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秦漢和三國兩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解析】√16、略

【分析】岳飛抗金抵抗的我國少數民族女真族對南宋的進攻;不是反抗外國侵略.所以岳飛不是民族英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岳飛抗金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準確理解民族英雄的概念.【解析】×17、姚崇宋璟開元盛世【分析】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宋璟等人當宰相,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職,并親自考核縣令政績,還注意節儉,這些改革措施使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故答案為:

姚崇;宋璟;“開元盛世”。

本題考查開元盛世。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唐玄宗與開元盛世。

本題以開元盛世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姚崇宋璟開元盛世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8、×【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有關唐太宗的史實。建立唐朝的不是唐太宗,而是唐高祖李淵。【解析】【答案】錯19、√【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孔子的功績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題正確。孔子是春秋末年魯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禮兩部分;教育上他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因而題干正確。故選T。【解析】T20、×【分析】本題考查鄭成功收復臺灣。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入侵我國臺灣。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并收復開發臺灣。本題是錯誤的。故選F。【解析】F21、√【分析】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這一時期周王室王權衰落,諸侯已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各諸侯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中國歷史出現了春秋爭霸和戰國爭雄的局面。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東周的分期;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東周的分期,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22、√【分析】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和牛耕,戰國時期,得到擴大;推廣。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春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這個表述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鐵農具與牛耕的使用。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的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和牛耕。【解析】√23、×【分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沉重的打擊了秦朝統治,但沒有推翻了秦朝統治,推翻秦朝統治的是劉邦的軍隊。

故答案為:

×。

本題主要考查陳勝;吳廣起義。注意掌握秦朝滅亡的相關知識。

本題以陳勝吳廣起義為依托,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解析】×24、√【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朝長安城的史實。唐長安城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大都市。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解析】【答案】對25、√【分析】【分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辨別能力以及簡單的地理知識。隋朝大運河由北向南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由這個知識點便可辨別出是正確。【點評】注意考查學生對于歷史與地理知識的結合。26、√【分析】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文筆簡潔,語言生動,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故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史記》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司馬遷與《史記》的相關史實。【解析】√四、辨析題(共3題,共24分)27、觀點二。雖然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也從此開始,但是新航路開辟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因而總體上促進了人類史上的巨大進步。【分析】【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新航路開辟影響的認識;回答該題,學生可以贊同任意體重觀點,但必須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據,答案簡潔,觀點充分,比如同意第二種觀點進步說:雖然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也從此開始,但是新航路開辟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個地區相互隔絕和孤立發展的局面,因而總體上促進了人類史上的巨大進步,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連為一體,被稱作是世界被發現的時代。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新航路的開辟和當時的文藝復興運動被人稱為“世界被發現的時代”和人被發現的時代,新航路的開辟是教材的基本知識點,也是中考考試命題的重點,對于新航路開辟的背景,經過(路線),意義和影響同學們要注意重點掌握和識記。28、錯誤:北宋前期;書生李某從泉州前往杭州探視兄長,他用交子選購了一些地方特產。

理由:北宋前期,紙幣——交子只在四川地區使用。泉州、杭州等地使用的是鐵錢、銅錢和銀兩。【分析】【分析】此題考查北宋前期相關的知識點。閱讀題文所給提示信息:用交子選購了一些地方特產。因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北宋時期的四川地區。根據要求即可回答:錯誤:北宋前期,書生李某從泉州前往杭州探視兄長,他用交子選購了一些地方特產。理由:北宋前期,紙幣——交子只在四川地區使用。泉州、杭州等地使用的是鐵錢、銅錢和銀兩。29、兩種觀點都有道理,關鍵是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不同,對北宋方面來講,澶淵之盟確實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歲幣確實成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負擔,對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淵之盟的訂立也有著積極的一面。和議簽訂后,北宋和遼之間保持了長達數十年的和平穩定,雙方在邊境上開展貿易,對兩方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特別是遼所統治的我國北部和東北部邊疆地區經濟文化得到較大的發展,縮小了和中原地區的差距,從而為這些地區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從長遠來看,澶淵之盟的訂立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是一件好事。【分析】【分析】本題解題的關鍵是;學生要用歷史唯物之一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觀點、一分為二的方法;要用歷史的觀點、客觀科學的方法。全面的就是要一分為二的看法人的一生,既要看主流又要看缺點或不足;歷史的就是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進行分析和評價在當時起的作用如何?既要看到功又要看到過,一分為二對待他們。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應持“一分為二”的態度。上述材料的兩種觀點都有道理,關鍵是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不同,對北宋方面來講,澶淵之盟確實是一個屈辱的和約,歲幣確實成為了北宋人民的沉重負擔,對北宋的老百姓是不利的。但澶淵之盟的訂立也有著積極的一面。和議簽訂后,北宋和遼之間保持了長達數十年的和平穩定,雙方在邊境上開展貿易,對兩方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特別是遼所統治的我國北部和東北部邊疆地區經濟文化得到較大的發展,縮小了和中原地區的差距,從而為這些地區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從長遠來看,澶淵之盟的訂立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是一件好事。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的是北宋與遼的關系知識。五、連線題(共4題,共28分)30、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準確認識,揭竿而起指的是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為避免被殺頭,陳勝吳廣于是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統治;在楚漢戰爭中,劉邦占領秦都咸陽后,廢除了秦的苛法嚴刑,只保留“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三條;草木皆兵指的是在淝水之戰中,苻堅與苻融登上城樓,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上,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朝的軍士。苻堅面容失色,誤認為是晉軍;破釜沉舟指的是在巨鹿之戰中,項羽為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而采取的辦法;紙上談兵指的是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伐無道、誅暴秦·農民起義【解析】【答案】揭竿而起——陳勝吳廣起義約法三章——楚漢之爭草木皆兵——淝水之戰破釜沉舟——巨鹿之戰紙上談兵——長平之戰31、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宋朝的社會生活。學生中有種重視洋節輕視中國傳統節日的現象,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學生更要明白其來源與習俗。左邊的詩句中包含了節日的名稱及習俗,結合所學及現在的節日習俗學生可以完成此題。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解析】【答案】32、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與成語故事有關的古代戰役名稱及其所處的歷史時期。根據教材知識可知,陣前倒戈是指周武王伐紂時的牧野之戰,商朝奴隸兵陣前倒戈。退避三舍是晉文公與楚國令尹子玉在城濮之戰時避其鋒芒的戰略退讓。紙上談兵說的是秦趙長平之戰時的趙軍主帥趙括,形容他只擅長理論,沒有實戰經驗。破釜沉舟是指項羽攻打秦軍的巨鹿之戰,當時項羽命令士兵渡過河后把船都鑿沉,把鍋都砸壞,不留后路。他用此方法逼自己一定要打贏這場仗,這樣部下的士氣大增,并且很快把秦軍打敗。【解析】33、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古代史上的著名戰役。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后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故紙上談兵出自于長平之戰;商朝晚期,紂王暴政。周部族逐漸強大,決定推翻商紂統治,公元前1046年,雙方在牧野大戰。商軍在陣前紛紛倒戈,引導周軍攻入商都。商紂逃到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歷史上叫做西周。故臨陣倒戈出自于牧野之戰;公元前354年,勢力強大的魏國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第二年,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八萬前往救援。田忌本來打算帶領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空虛,主張采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勢。田忌采納了孫臏的計謀,率軍進攻魏國。龐涓得知消息,非常著急,丟掉糧草輜重,星夜從趙國撤軍回國。孫臏預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之地掛陵(今河南長垣西北)設下埋伏,當龐誤用率領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役又稱為“桂陵之戰”。在戰史上,把這種作戰方法叫做“圍魏救趙”,故圍魏救趙出自于桂陵之戰;公元前342,魏國進攻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求救。次年,齊國仍以孫臏為軍師,出兵圍魏救韓。魏國又派龐涓帶兵10萬迎戰。孫臏主動后撤,采用減灶計(第一天,在撤出營地留下的軍灶,足夠10萬人吃飯用;第二天留下的軍灶只5萬人吃飯用,第三天只夠3萬人吃飯用)。龐涓察看軍灶變化,以為齊軍大量逃亡。于是,他輕敵猛進,追到馬陵。那時天已大黑,魏軍點火,見一棵樹上寫著“龐涓死于此樹之下”。這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主力被殲滅,龐涓拔劍自刎。從此,魏國大大削弱,齊國強大起來,孫臏名揚天下,故減灶誘敵出自于馬陵之戰。(2)本題主要考查了春秋爭霸和孔子的相關內容。問鼎中原出自《左傳》,春秋時楚莊王北伐晉國時,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故問鼎中原和晉楚爭霸有關系;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報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找到時機,滅亡吳國。故臥薪嘗膽和吳越爭霸有關;齊桓公執政以來,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故尊王攘夷和春秋首霸有關系;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很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故因材施教和孔子有關系。【解析】(1)紙上談兵——長平之戰;臨陣倒戈——牧野之戰;圍魏救趙——桂陵之戰;減灶誘敵——馬陵之戰(2)問鼎中原——晉楚爭霸;臥薪嘗膽——吳越指之爭;因材施教——孔子;尊王攘夷——春秋首霸六、簡答題(共4題,共16分)34、略

【分析】(1)相傳堯年老時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做他的繼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

(2)禹死后;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西周建立后;為了鞏固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