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杠 桿 課件 (共42張) 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1頁
12.1杠 桿 課件 (共42張) 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2頁
12.1杠 桿 課件 (共42張) 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3頁
12.1杠 桿 課件 (共42張) 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4頁
12.1杠 桿 課件 (共42張) 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jié)杠桿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知識點杠桿知1-講感悟新知1操作體驗(圖1)知1-講感悟新知分析思考從受力、運動狀態(tài)、材料等角度分析,這兩個工具工作時,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分析結果(1)都受兩個力——使工具轉動的力和阻礙工具轉動的力。(2)均繞著某個點轉動。(3)工具的材料硬度較大,即在力的作用下,不發(fā)生或基本不發(fā)生形變。知1-講感悟新知1.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O

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物理思想:杠桿是從具有復雜外形的機械中抽象出來的理想模型,杠桿模型的建構過程(1)

忽略次要因素:物體的材料、形狀等。(2)

抓住主要因素: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支點)轉動。▲▲▲▲知1-講感悟新知2.杠桿的五要素五要素物理含義圖示支點(O)杠桿可以繞其轉動的點動力、阻力都作用在杠桿上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知1-講感悟新知深度思考(1)動力和阻力都作用在杠桿上,兩個力對杠桿的作用效果相同嗎?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動效果相反。若動力使杠桿順時針轉動,阻力一定使杠桿逆時針轉動。知1-講感悟新知(2)支點對杠桿也有力的作用,為什么忽略這個力對杠桿的影響?支點對杠桿的力的力臂為零,這個力對杠桿的轉動沒有影響,從而忽略這個力對杠桿的影響。知1-講感悟新知3.杠桿五要素的理解(1)杠桿的支點一定在杠桿上,可以在杠桿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桿的中間某點。用同一根硬棒做杠桿,使用方法不同,支點位置可能不同,如圖2甲、乙所示。阻力為物體對杠桿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但不是體的重力知1-講感悟新知(2)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是相對而言的,可根據人們的需要來確定,動力和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如圖2所示。(圖中v

表示力使杠桿轉動的方向)知1-講感悟新知易錯提示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即力臂是點到線的距離,不是點到點的距離。知1-講感悟新知(3)力臂的三種表示方法(圖3):感悟新知知1-練[中考·廣安]如圖4所示是人走路的情形,可將人的腳視為一根杠桿。請在圖中畫出動力F

的力臂l。例1感悟新知知1-練解題秘方:畫力臂相當于數學中作“點”到“線”的距離。力臂的畫法步驟如下:步驟方法第一步:確定支點O假設杠桿轉動,杠桿上相對靜止的點即為支點第二步:確定動力、阻力的作用線從動力、阻力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分別作直線,即為動力、阻力的作用線第三步: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間的距離為力臂感悟新知知1-練解:如圖4所示。力臂與力的作用線垂直。當直角三角板的一直角邊與力的作用線重合時,過支點的另一直角邊與力臂重合。感悟新知知1-練1.[中考·岳陽]如圖是鍋爐上的安全閥門示意圖,請畫出物體A的重力示意圖及F

的力臂l。解:如圖所示。知識點杠桿平衡條件知2-講感悟新知21.杠桿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杠桿平衡包含靜止和勻速轉動兩種狀態(tài)。知2-講感悟新知2.探究杠桿平衡條件(1)實驗思路①猜想: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就是要找到影響杠桿平衡的各種因素并確定它們之間的關系。容易想到:杠桿支點兩側所受的動力、阻力,以及動力臂、阻力臂都會影響杠桿的平衡,所以應該找出這四個量之間的關系。知2-講感悟新知②方案:我們可以先保持杠桿一側的兩個量不變,如左側的阻力和阻力臂,改變另一側的兩個量,即右側的動力和動力臂。然后再保持右側的動力和動力臂不變,改變左側的阻力和阻力臂。綜合分析后找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四個量之間的關系。知2-講感悟新知(2)實驗過程①首先調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保持水平并靜止,達到平衡狀態(tài)。知2-講感悟新知②在杠桿兩側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6所示,這時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和阻力等于鉤碼所受的重力,但不是鉤碼所受的重力。知2-講感悟新知③設右側鉤碼對杠桿施加的力為動力F1,左側鉤碼對杠桿施加的力為阻力F2;測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1

和阻力臂l2;把F1、l1、F2、l2

的數值填入表格中。④保持阻力F2

和阻力臂l2

不變,改變動力F1,相應調節(jié)動力臂l1的大小,再做幾次實驗,把數據填入表格中。⑤保持動力F1

和動力臂l1

不變,改變阻力F2,相應調節(jié)阻力臂l2

的大小,再做幾次實驗,把數據填入表格中。知2-講感悟新知實驗次序動力F1/N動力臂l1/cm動力×動力臂(/N·cm)阻力F2/N阻力臂l2/cm阻力×阻力臂/(N·cm)10.530151.0151521.020202.0102031.520303.01030知2-講感悟新知(2)實驗結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知2-講感悟新知思想方法通過類比法了解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當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類比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當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知2-講感悟新知概念理解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1)如圖7所示,杠桿不一定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傾斜靜止時杠桿也處于平衡狀態(tài)。(2)當杠桿“緩慢轉動”時,可以認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感悟新知知2-練[中考·貴港]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如圖8甲所示,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向_____(

填“左”或“右”

)移動右端的平衡螺母。例2右感悟新知知2-練解題秘方:試題屬于驗證性實驗題,可利用所學的知識和規(guī)律,對號入座,直接解答。解析:如圖甲,杠桿的右端上翹,可以將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翹起端移動。感悟新知知2-練(2)實驗時只有10個相同的鉤碼,杠桿上每格等距,當在A

點掛3個鉤碼時,如圖乙所示,怎樣掛鉤碼可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設計兩種方案)在G

處掛2個鉤碼在E處掛3個鉤碼感悟新知知2-練解析:設一個鉤碼重為G,杠桿上每格長度為l,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左邊有3G×4l=12Gl,右邊有2G×6l=3G×4l=4G×3l=6G×2l=12Gl,可見可以在G

處掛2個鉤碼,或在E處掛3個鉤碼,或在D處掛4個鉤碼,或在C

處掛6個鉤碼。感悟新知知2-練(3)通過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可得出結論:杠桿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解析:經過實驗探究得出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感悟新知知2-練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每格長度相等的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重力為0.5N的鉤碼若干個。(1)如圖甲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從杠桿的兩側同時減掉一個鉤碼,那么杠桿的___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右感悟新知知2-練(2)在圖乙中,將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旋轉至沿虛線方向,如果要繼續(xù)保持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要______

(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變大知識點生活中的杠桿知3-講感悟新知31.探究杠桿的省力情況知3-講感悟新知2.三類杠桿的比較省力杠桿等臂杠桿費力杠桿示意力臂關系l1>l2l1=l2l1<l2力的關系F1<F2F1=F2F1>F2特點省力但費距離不省力也不費力,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費力但省距離應用鋼絲鉗天平鑷子知3-講感悟新知思路點撥判斷杠桿種類的思路:(1)構建杠桿模型:確定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2)比較力臂大小:比較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3)判斷杠桿種類: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判斷杠桿種類。知3-講感悟新知發(fā)散結果有些杠桿由于使用方法不同,有時會省力,有時會費力,如使用圖9所示的剪刀,若動力F1的作用點位置不變,被剪的物體置于a

處時,剪刀是省力杠桿,被剪的物體置于b

處時,剪刀是費力杠桿。發(fā)散思考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在使用過程中會不會發(fā)生角色的轉換?感悟新知知3-練[母題中考·棗莊節(jié)選]壯麗輝煌的咸陽宮曾巍然矗立于八百里秦川,司馬遷在《史記》中有關于這座宮殿的描述。如圖10是我們的祖先在建造宮殿時搬動巨大木料的勞動情境示意圖,他們通過橫桿、支架、石塊等,將巨木的一端抬起,墊上圓木,以便將其移到其他地方,請分析:例3感悟新知知3-練解題秘方:判斷杠桿類型的兩種方法:(1)根據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

的長短關系判斷;(2)根據應用目的和效果判斷:省力杠桿一般在阻力大的情況下使用,費力杠桿一般在阻力小的情況下為了省距離而使用。感悟新知知3-練(1)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其目的是______壓強。解析:支架下端墊有底面積較大的石塊,是為了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減小感悟新知知3-練(2)支架上的橫桿其實是______(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杠桿。解析:方法一:使用時,支架上橫桿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如圖11所示),支架上的橫桿相當于省力杠桿;方法二:巨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