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科版(2024)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專題復習物態變化部分重難點專項練習卷一、單選題1.下列關于生活中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情況,對應正確的是()A.春天,在溫暖的陽光里冰化成水——熔化放熱B.夏天,人出汗后吹風扇感覺涼快——蒸發吸熱C.秋天,早晨草葉上出現露珠——液化吸熱D.冬天,窗戶內側出現冰花——凝固放熱2.不久前,南京迎來大雪,如圖為玄武湖的雪景,下列選項中與雪的形成物態變化相同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3.下列現象中需要放熱的有()A.(1)(2) B.(1)(3) C.(2)(3) D.(3)(4)4.下列關于溫度計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是伽利略發明的氣體溫度計,當環境氣溫升高時,玻璃管內的液面會升高B.乙圖是實驗小組自制溫度計,若想提高測量精確度,可將圖中長細管換成粗一點的長管C.丙圖是寒暑表,寒暑表中的測溫物質可選用凝固點為-39℃的水銀D.丁圖所示的溫度計是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測量體溫的5.如圖所示,在標準大氣壓下,用水浴法做“冰熔化”和“碘升華”的實驗,已知標準大氣壓下冰和碘的熔點分別是0℃和113.5℃,對比兩實驗有以下判斷:(1)兩實驗采用水浴法最主要的目的相同;(2)冰和碘都經歷了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這兩個判斷()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C.(1)、(2)都正確 D.(1)、(2)都錯誤6.如圖所示。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某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物質的熔點為90℃B.在10~20min過程中,該物質既不吸熱也不放熱C.該物質屬于晶體,它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D.在35~40min過程中,該物質的狀態完全是液態7.在炎熱夏季無風的環境中,剝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圍會冒“白氣”。小明和小強分別畫出甲、乙兩幅圖來反映冰棒周圍“白氣”的情形。則下列有關物態變化過程和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符合實際,“白氣”屬于液化現象B.圖乙符合實際,“白氣”屬于液化現象C.吃冰棒解熱是熔化過程,放熱D.冰棒從冰箱拿出后包裝袋上出現的“白霜”屬于凝固現象8.以下描述中“變多”、“變少”的過程,吸熱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下列場景與所含的物理知識,對應的解釋完全正確的是()A.初春,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用電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液體溫度升高,加快了液體液化B.盛夏,小明手拿著一瓶冰凍的礦泉水,隨著冰的質量減少,手感到涼——是因為冰熔化從手吸收了溫度C.深秋,小明發現操場的雙杠上有一層霜——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了凝華D.寒冬,戴眼鏡的小明從寒冷的室外走進溫暖的室內,鏡片上出現一層水珠——是因為空氣吸熱發生了液化10.在標準大氣壓下完成“探究燭蠟的熔化特點”和“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的兩個活動,對比兩實驗有下列判斷:(1)燭蠟和碘都經歷了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2)兩個實驗采用水浴法的主要目的都是受熱均勻。以上判斷()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C.(1)(2)都正確 D.(1)(2)都不正確11.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種物態之間轉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為液態,由甲到乙是凝固過程,冰的形成與該過程相同B.乙為液態,由乙到丙是汽化過程,衣服晾干與該過程相同C.丙為氣態,由丙到甲是凝華過程,霜的形成與該過程相同D.丙為氣態,由乙到丙是升華過程,冰雪消融與該過程相同12.某興趣小組以相同的燒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燒杯外物質的溫度分別為水溫100℃,油溫300℃,砂溫600℃,且觀察到乙、丙兩燒杯中的水呈沸騰狀態,則三杯水的溫度高低順序為()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C.t甲<t乙=t丙 D.t甲<t乙<t丙二、填空題13.如圖所示,(a)溫度計的液柱示數應該是℃,溫度計(b)的分度值為℃。14.冬天,陽光照射下,池塘中水面上的冰成水,水成水蒸氣;夜晚氣溫如迅速降到0℃以下,窗戶的玻璃上會形成一層冰花,這是水蒸氣而成的(均填物態變化名稱),冰花在窗戶玻璃的側(選填“內”或“外”)。15.物理課上老師用一根細銅管插接到打火機出燃氣的管口,如圖所示按下打火機出氣按鈕,觀察到打火機內部液體逐漸減少,液體發生了(填物態變化名稱),需要(選填“吸熱”或“放熱”);不一會兒同學們還看到銅管底部有白色的霜出現,霜的形成原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16.2023年12月18日,南京迎來了一場大雪,整個世界銀裝素裹,如圖所示。雪的形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填物態變化,下同)成小冰晶,此過程需要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下雪后我們普遍感到更加寒冷,主要是因為雪成水從而熱量導致的。此外,雪后的環境更加明亮,這是因為物體可以反射任何色光。17.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火箭點火后,發射臺周圍騰起了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是(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這個過程中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8.我國古代詩詞中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比如:(1)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忽聞水上琵琶聲”,琵琶的聲音是通過傳播到詩人耳中;“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彈琴之前“轉軸”是為了改變弦的松緊程度,從而改變琴聲的;“小弦切切如私語”是指聲音的小。(2)周敦頤的故里有一愛蓮湖,到了冬天,愛蓮湖湖面出現一層薄薄的冰,這是水發生了現象,需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9.如圖所示,是標準大氣壓下某物質的凝固圖像,可知其凝固過程經歷了min,第25min時該物質處于態,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
20.秋冬季節流感病毒極易傳播,醫生會利用溫度計測量病人是否發燒。(1)水銀溫度計是根據測溫液體的性質制成的。某病人按照正確操作測量體溫后,其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的讀數是℃。由于疏忽,另一病人直接用此溫度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測量后體溫計的示數與之前相同,則該病人的體溫(選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與體溫計示數相等。(2)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科技小組自制了一個簡易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此溫度計的測溫物體是(選填“瓶內氣體”或“管內外的水”);若氣溫升高,則水柱的高度h將;為提高此溫度計的靈敏度,應選擇體積更的塑料瓶。三、實驗題21.小華做“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時在燒杯和試管中都放入碎冰,并各放一支溫度計如圖甲所示,兩支溫度計示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選填“實”或“虛”)線表示試管內碎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第7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態,此時試管內的碎冰(選填“能”或“不能”)熔化;試管內冰的熔化過程共經歷了min。22.初二物理社團進行了如下實驗:(1)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完成了“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組裝順序應為(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據實驗數據,小明繪制出了燒杯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第12分鐘時觀察到水中氣泡的情形應為圖丙中圖(選填“a”或“b”)所示。(3)為進一步研究水的沸騰,燒杯里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小明停止加熱,繼續對燒杯中的水進行觀察.這樣做的目的是。(4)小華將碘錘浸入裝有開水的燒杯中,如圖丁所示,將看到碘錘中的碘(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紫色碘蒸氣,但未觀察到碘的熔化現象,原因是。(碘的熔點是114℃)23.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1)按規范要求,調節鐵圈2的高度時,(選填“需要”或“不需”)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前,水(選填“發生”或“不發生”)汽化;(2)當水溫升到92℃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部分數據記錄如下表,分析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時間/min00.511.522.533.544.5…溫度t溫/℃92939495969798989898…(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將水的質量減少,重復(2)的實驗,請在圖乙中大致畫出“溫度—時間”的關系圖像;(4)用如圖丙所示的紙杯代替圖甲中的燒杯,去掉陶土網,用酒精燈加熱,水也能沸騰,這是因為水的低于紙的燃點,用紙杯燒水的過程中,出現下列(填字母)現象時,就可以判斷水一定沸騰了。A.水面出現白氣B.水中出現氣泡,氣泡上升過程中體積不斷減小,甚至消失C.水中出現大量氣泡,氣泡上升,體積不斷增大,至液面破裂24.如圖甲、乙所示,分別是“探究冰的熔化特點”和“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圖丁(a)(b)是實驗后畫出的圖像。(1)如圖甲將裝有適量碎冰的試管置于燒杯內的溫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溫度計,采用這種加熱方式的優點是,如圖乙安裝完相關器材后,小明發現其中錯誤的是;圖丙中溫度計示數為℃;(2)小明設計了一個記錄實驗過程的表格。表格中a、b兩處應填的內容分別是ab;a…溫度/℃…b…(3)根據圖丁可知,冰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從吸放熱和溫度變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共同的特點是;(4)小明在水沸騰后又往燒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圖中能反映小明在探究水沸騰實驗時,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A.
B.C.
D.四、綜合題25.圖甲是一臺激光雕刻機工作時,電動機M帶動橫桿沿框架前后移動,電動機N帶動激光頭在橫桿上左右移動,在金屬表面灼燒出各種圖形。(1)激光照射在金屬表面,能灼燒金屬,說明光具有,金屬表面因吸收熱量發生(填物態變化名稱)并汽化;(2)激光照射金屬時,落在金屬表面的光斑越小,形成的線條就越細,所以激光頭中安裝了透鏡來會聚光斑大小;(3)如圖乙所示,開始時光斑在A點,設定雕刻時間為2s。若只啟動電動機M,讓橫桿以3cm/s的速度勻速向后移動,能雕刻出線段AC;若只啟動電動機N,能雕刻出長8cm的線段AB。現讓兩個電動機同時工作。①雕刻出線段AD,激光頭移動的速度為多少?()②若要雕刻出線段AE,則應該如何調整電動機速度?()26.如圖所示,2022年9月6日12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五號05組衛星發射升空。(1)火箭發射成功,發射控制中心傳來熱烈的慶祝聲,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2)火箭發射時,高溫火焰向下噴射到發射塔底部的水池中,利用水的(填物態變化名稱)來(選填“吸收”或“放出”)巨大的熱量,火箭升空瞬間,伴有迅速擴展的龐大“氣團”是水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3)長征火箭是以氫、氧作為燃料的,為了減小火箭的體積,采用降溫和的方法使氣態氫、氧變成液態氫、氧后儲存在燃料室中。參考答案:1.B【詳解】A.冰化成水,是固態變為液態,屬于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故A錯誤;B.出汗后吹風扇,身上的汗是由液態變為氣態,屬于汽化中的蒸發現象,汽化吸熱,故B正確;C.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液化放熱,故C錯誤;D.窗戶內側出現冰花,是由于屋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凝華放熱,故D錯誤。故選B。2.C【詳解】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變成固態的小冰晶,是凝華現象;①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形成的;②冬天房檐下形成的冰錐是凝固現象;③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形成的;④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霧,①③的物態變化與雪的形成物態變化相同,綜上分析知,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3.A【詳解】圖(1)(2)中,露和霧都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熱;圖(3)中消融的冰凌是固態的冰熔化變成液態的水,熔化需要吸熱;圖(4)中冬天變干的衣服是冰直接升華變成水蒸氣,升華需要吸熱。需要吸熱的是圖(1)(2),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4.D【詳解】A.伽利略發明的氣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氣體的熱脹冷縮,當環境氣溫升高時,管內上方氣體膨脹,玻璃管內的液面會下降,故A錯誤;B.細管越細,當溫度變化時,液柱的變化越明顯,測量精確度越高,故B錯誤;C.由圖可以看出寒暑表最低測量溫度為-40℃,凝固點為-39℃的水銀在-40℃時已經凝固,所以不可以用來做測溫物質,故C錯誤;D.丁圖是一個紅外線測溫儀,是利用人體發出的紅外線測量體溫的,故D正確。故選D。5.D【詳解】水浴法可以使物體受熱均勻,因此在做“冰熔化”實驗中采用水浴法加熱,而在做“碘升華”的實驗中,碘的熔點為113.5℃,采用水浴法加熱可使碘受熱時只會發生升華,而不能達到熔點,不會熔化,這樣通過控制溫度可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所以前者是為了受熱均勻,后者是為了控制溫度,兩個實驗中只有冰經歷的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碘是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6.C【詳解】AC.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是不變的,其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由圖可知,該物質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80℃不變,由此可知,該物質為晶體,同一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所以該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都為80℃,故A錯誤,C正確;B.由圖可知,在10~20min的過程中,為物質的熔化過程,熔化過程中該物質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D.由圖可知,,在35~40min的過程中,為物質的凝固過程,凝固過程中該物質持續放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此時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故D錯誤。故選C。7.B【詳解】AB.冰棒周圍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小水滴,“白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白氣”應下降不應上升,故A錯誤,B正確;C.吃冰棒解熱是熔化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C錯誤;D.包裝袋上出現的“白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B。8.D【詳解】①金屬盤下的水變多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液化放熱;②燒杯內的冰變小,是冰的熔化現象,熔化吸熱;③推動活塞液態乙醚變多,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乙醚液化,液化放熱;④碘粒變少是碘的升華現象,升華吸熱。吸熱的是②④,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9.C【詳解】A.小明體育訓練后滿頭大汗,回到教室用電扇吹風感到涼爽,是因為電扇加快了空氣的流速,從而加快了皮膚表面汗液的蒸發,水汽化時會吸熱,所以小明會感覺到涼爽,故A錯誤;B.冰的質量減少,是冰熔化成水了,冰熔化時從手吸收了熱量,而不是吸收了溫度,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不能被吸收。故B錯誤;C.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成的固態小顆粒,故C正確;D.鏡片上出現一層水珠是由空氣中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眼鏡鏡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現象要放熱;故D錯誤。故選C。10.D【詳解】“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使用水浴加熱,是因為碘的熔點是113℃,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100℃,水浴加熱時,使碘的溫度不能達到熔點,不會熔化,只會發生升華,這里主要是為了控制溫度。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1.A【詳解】B.由圖知,丙放熱變化成甲,甲放熱變化成乙,而乙吸熱直接變化成丙,則丙為氣態,甲為液態,乙為固態,故B錯誤;A.甲為液態,乙為固態,則甲到乙是凝固過程,如:冰的形成,故A正確;C.甲為液態,乙為固態,丙為氣態,丙到甲是液化過程,如:“白氣”的形成,露水的形成等,故C錯誤;D.乙到丙是升華過程,如:冰凍的衣服也能晾干,樟腦丸變小等,冰雪消融是熔化過程,故D錯誤。故選A。12.A【詳解】甲杯中的水溫等于100℃,但由于不能繼續從外面燒杯中吸收熱量;乙、丙兩燒杯外的物質溫度雖然分別達到了300℃和600℃,因為液體沸騰后溫度保持不變,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13.-180.1【詳解】[1](a)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溫度計越往下讀數越大,因此液柱頁面在0℃以下,液柱液面處的示數應該是-18℃。[2]溫度計(b)的一個大格分成了10個小格,每個小格代表0.1℃,因此分度值為0.1℃。14.凝固汽化凝華內【詳解】[1][2]冬天,陽光照射下,池塘中水面上的冰由固態變成液態,熔化成水,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現象。[3][4]冬天,夜晚氣溫如迅速降到0℃以下,窗戶的玻璃上會形成一層冰花,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冰附著在玻璃內側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15.汽化吸熱凝華【詳解】[1][2]火機里面的液體逐漸減小,是由于液體變成了氣體,即發生了汽化現象。汽化時,物質是要從外界吸收熱量的。[3]由于火機里面的液體在汽化時從周圍物體中吸收熱量,導致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成為固體,就出現了霜。16.凝華放出熔化吸收白色不透明【詳解】[1][2]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上升過程中急劇降溫,凝華成小冰晶形成的,凝華過程需要放出熱量。[3][4]雪變成水是熔化過程,此過程需要吸收熱量。[5]雪是白色的,白色不透明物體可以反射任何色光,所以雪后更明亮。17.液化放出【詳解】[1][2]火箭點火后,發射臺周圍大量高溫的水蒸氣遇到溫度相對較低的空氣液化成小水滴,騰起了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液化放出熱量。18.空氣音調響度凝固放出【詳解】(1)[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琵琶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到聆聽者的耳朵里的。[2]彈琴之前“轉軸”是為了改變弦的松緊程度,即改變弦的振動頻率,從而改變弦發聲的音調。[3]“小弦切切如私語”,是指聲音小,即聲音的響度小。(2)[4][5]愛蓮湖湖面出現一層薄薄的冰,水結冰是水發生了凝固現象,凝固需要放出熱量。19.10固變大【詳解】[1][2]由圖甲可知,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是凝固圖像;又因為該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該物質從10min開始凝固,凝固點為-2℃,到20min結束,可知其凝固過程經歷了10min,所以第2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態。[3]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而該物質熔化時的溫度是-2℃;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水達到凝固結冰的條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冰的質量將變大。20.熱脹冷縮37.8可能瓶內氣體減小大【詳解】(1)[1]水銀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溫度增大時,水銀受熱膨脹,液柱會升高,顯示的溫度示數變大。[2]如圖甲所示的溫度計的一個小格表示0.1℃,即分度值為0.1℃,因此它的讀數為37.8℃。[3]體溫計的縮口使水銀不可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會下降,用這支體溫計測37.8℃及以下的病人時,其示數仍為37.8℃,由于測量后體溫計的示數與之前相同,則病人的真實體溫可能低于或等于37.8℃。(2)[4]觀察實驗裝置圖,會發現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時,瓶內氣體會熱脹冷縮使管中液面發生變化。[5]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瓶中氣體受熱膨脹,體積增大,將液柱向下壓,管中液面將向下運動,管內水柱高度h將變小。[6]瓶的容積越大,其所容的氣體就越多,在同樣的情況下,其受熱膨脹的體積就越大,管中水柱長度變化越大,溫度計靈敏度就增大。21.虛線固液共存不能4【詳解】[1]試管內碎冰采用水浴法加熱,溫度變化較慢,則虛線表示試管內碎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2]第7min時燒杯內的碎冰處于熔化過程,為固液共存態。[3]第7min時,燒杯內處于熔化過程,溫度保持不變,此時試管內的碎冰溫度達到熔點后,不能吸收熱量,則試管內碎冰不能熔化。[4]由圖乙可知,第6~10min試管和燒杯中物質溫度相同,試管中的冰不能吸熱熔化,則試管內的冰從第10min開始熔化,熔化過程共經歷了22.自下而上a探究水達到沸點后不繼續吸熱是否能沸騰升華碘的熔點高于水的沸點,碘在沸水中不能熔化【詳解】(1)[1]安裝儀器時,為了防止溫度計接觸燒杯底,且使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2)[2]如圖乙所示,第12分鐘時水處于沸騰狀態;沸騰前,氣泡上升,氣泡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使得氣泡體積變小;沸騰時,由于此時整個容器內的水溫相同,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進入氣泡內,氣泡逐漸變大;故a圖為沸騰時的現象。(3)[3]燒杯里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小明停止加熱,觀察燒杯中的水,是為了探究水達到沸點后不繼續吸熱是否能沸騰。(4)[4]碘錘中固態碘在熱水中,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屬于升華現象。[5]在此實驗中,固態碘沒有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原因是由數據知,水的沸點為100℃,而碘的熔點為114℃,即碘的熔點高于水的沸點,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23.需要發生98沸點C【詳解】(1)[1]實驗時要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所以組裝實驗裝置,調節鐵圈2的高度時,需要點燃酒精燈。[2]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會發生蒸發現象;故水加熱前,水依然在發生汽化現象。(2)[3]由表格數據知,水從第3min開始,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水的沸點是98℃。(3)[4]根據表格中數據描點,再用平滑的曲線連接(2)實驗中水的沸騰圖像a,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減少水量,這樣會使水更快的沸騰,且沸騰溫度仍然為98℃,如圖像b,則“溫度—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4)[5]水沸騰時仍要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一直保持達到沸點時的溫度,水的沸點比紙的著火點要低,所以紙鍋沒有燃燒。[6]A.水在加熱過程中,隨著水溫升高,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時會液化成小水珠,從而在水面出現白氣,此時水不一定是沸騰的,故A不符合題意;BC.水沸騰前,下層的水溫度高于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習作《家鄉的風俗》精美課件
- 緊急救援設備種類及操作考核試卷
- 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節約利用考核試卷
- 港口市場營銷策略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的礦產資源評估與開發潛力考核試卷
- 介紹杭州初二語文作文
-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工程安全文化建設路徑考核試卷
- 社區兒童友好空間設計考核試卷
- 砼結構構件的預制件市場需求預測分析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礦選礦廠工藝優化與生產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2025-2030中國汽車金融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年鐵路車輛鉗工(高級)職業技能鑒定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跨越高原勇敢前行 課件 2025屆高考學習的高原期主題班會
- 2025年中國共青團入團團員必知知識考試題與答案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第27屆聯考 生物學(含解析)
- 移動業務代辦協議書
- 2025年CSCO胃癌診療指南解讀
- 2025屆廣東省高三一模生物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