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1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2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3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4頁
3.3 大氣熱力環流 課件 高一上學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3大氣熱力環流

課標解讀運用示意圖等,說明熱力環流原理,并解釋相關現象【課標呈現】1.通過演示實驗、視頻等相關材料,分析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及其對等壓面產生的影響2.結合生產、生活實例,理解熱力環流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實地觀測海陸風(湖陸風)等熱力環流現象【課標解讀】導入“呼風喚雨”一直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南北朝的地理名著《水經注》中有一段“祈雨”的記載:“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燼,下移淵中,尋即降雨。”什么意思呢?在高高的崖上,燃燒木材加熱空氣,從而引起降雨。這場祈雨比殺豬宰羊的祭祀靠譜得多。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呼風喚雨”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人工降雨便是為此而生。“祈雨”便是是利用了熱力環流的地理原理

探究熱氣球是指用熱空氣作為浮升氣體的氣球。相傳熱氣球的原型由三國時期諸葛亮(字孔明)所發明。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于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諸葛亮算準風向,制成能在空中飄浮的紙燈籠,附上求救信息,后來終于脫險,于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現代載人熱氣球由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構成。球囊下端開口,下懸一只載人吊籃,用火焰加熱器將熱空氣灌入球囊,使球囊膨脹并平穩升空。1.想一想,載人熱氣球能平穩升空的原因是什么?探究熱氣球加熱后,氣囊內的空氣溫度愈高,氣囊內氣體的密度就愈小,能產生更大的向上浮力,讓熱氣球向上飛行。探究有人提供了“點蠟燭切洋蔥,不流淚”的生活小竅門。這是真的嗎?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

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區氣溫不同,并導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間的氣壓差異,引起大氣運動。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大氣運動有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之分。大氣的垂直運動表現為氣流上升或氣流下沉。在同一水平面的水平運動,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空氣總是從高壓區流向低壓區,大氣的水平運動即是風。垂直運動水平運動大氣熱力環流的形成概念:由于地面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氣環流,稱為大氣熱力環流,它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冷熱不均熱冷仔細觀看視頻,觀察空氣的運動,并畫圖。高壓BA受熱上升CD冷卻下沉低壓高壓低壓近地面A空氣膨脹上升,使上空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B地空氣冷卻收縮下沉,使上空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近地面空氣上升后,使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上空空氣收縮下沉,使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熱力環流示意圖地面冷熱同一海拔同一海拔高壓BA受熱上升CD冷卻下沉低壓高壓低壓地面冷熱同一海拔同一海拔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遞減。上升氣流容易形成降水,下沉氣流往往晴朗高低氣壓都是在同一水面上的比較。難點詳解:比較ABCD的氣壓大小DABC>>>生活原理再現地熱空調

炎熱的夏季為了使房間更快降溫,壁式空調往往安裝在墻壁的上方;寒冷的冬季為了使房間更快升溫,暖氣片往往安裝在墻壁下面。小結:熱力環流的形成地面冷熱不均(根本原因)引起大氣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引起大氣水平運動(熱上升下雨、冷下沉晴天)熱低壓、冷高壓高壓低壓02自然界的大氣熱力環流探究“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下圖為我國西南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

常見形式1.山谷風3.城市熱島環流2.海陸風自然界大氣熱力環流夜晚:山風白天:谷風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溫快,氣流上升,氣壓低,暖空氣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風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溫快,氣流下沉,氣壓低高,冷空氣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風山谷風夜晚:山風白天:谷風谷風沿山坡上行時,常可形成山頂積云,有時甚至出現陣雨。夜晚,山谷氣溫高于山坡,盛行上升氣流,降水概率大。影響與應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大氣穩定,易造成大氣污染。所以,山谷地區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業。山谷風陸地海洋熱冷陸地海洋熱冷在圖中分別畫出白天、夜晚陸地和海洋之間的大氣運動方向,使之構成一個環流圈,并說明理由。陸地比熱容小,升溫降溫速度快,白天為熱源,夜晚為冷源;海洋比熱容大,升溫降溫速度慢,白天為冷源,夜晚為熱源。

海陸風活動探究影響與應用海陸風使海濱地區氣溫日較差減小,夏季氣溫低,空氣較濕潤,是避暑的好地方。海陸風由郊區流向市區由郊區流向市區簡述城市熱島環流的形成過程城市熱島環流【參考答案】城市市區由于人口密集,經濟活動集中,生產生活中釋放大量人為熱,導致市區氣溫高于郊區,空氣在市區上升,在郊區下沉,近地面風由郊區吹向市區。影響與應用一般將綠化帶布置在氣流下沉處以及下沉距離以內,而將衛星城或污染較重的工廠布置在下沉距離之外。城市熱島效應森林沙漠熱冷低壓高壓高壓低壓森林沙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