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57-2021 冬小麥農業氣象服務規程_第1頁
DB41T 2157-2021 冬小麥農業氣象服務規程_第2頁
DB41T 2157-2021 冬小麥農業氣象服務規程_第3頁
DB41T 2157-2021 冬小麥農業氣象服務規程_第4頁
DB41T 2157-2021 冬小麥農業氣象服務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2021-07-06發布I 2 2 3 4 4 5 6 9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1冬小麥農業氣象服務規程GB/T37804冬小麥苗情長勢監測QX/T351氣象信息服務單位運行記注:小麥的生育時期分為出苗期、三葉期、分蘗期、越冬期、返青期2某一區域未來72h內天氣變化的預先估4服務流程),36.1.1按QX/T299規定開展冬小麥6.1.2應結合冬小麥各時期適宜氣象條件(見附錄B)提供以下農a)冬小麥農業氣象情報服務,包括冬小麥農業氣象旬(周)報、月報、冬小麥干旱監測公報、b)冬小麥農業氣象預報服務,包括農用天氣預報、冬小麥產量預報等;b)針對連陰雨提供短期氣候預測、延伸期、中期和短期天氣預報。連陰雨等級指標見C.2;以干旱天氣防御為服務重點,按6.2.1a)提供干旱氣象服務。b)針對晚霜凍提供中期和短期天氣預報。按DBa)針對干熱風、高溫提供中期、短期天氣預報;按DB41/T1027提出冬小麥干熱風災害防控建4b)針對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提供中期、短期和臨近天氣預報服務。適宜收獲期農事建議;遇天氣形勢突然發生變化,應及b)冬小麥病蟲害氣象等級預報;冬小麥主要病蟲害發c)按DB41/T1804規定,提供冬小a)冬小麥播種期、各生育時期起止時間;56(1)適宜播種的溫度指標為日平均氣溫15℃~20℃。(3)種子發芽最低溫度1℃~2℃,最適為15℃~20℃,最高為35℃~40℃。(4)小麥根系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6℃~20℃,生長速度最快;最低溫度為2℃。最適土壤相對(3)出苗至分蘗需要220℃~240℃積溫。(1)日平均氣溫穩定回升到2℃~3℃時,小麥開始返(2)返青期適宜溫度為日平均氣溫3℃~7℃。(1)小麥拔節期適宜溫度為12℃~14℃,孕穗期為15℃~17℃。(1)抽穗開花期要求最適溫度為18℃~20℃。(1)灌漿最適溫度為20℃~22℃。(2)灌漿末期最適日均溫度為20℃~24℃。7a)某測站在某日期段的第一日和最后一日均出現降水,日降水量≥0.1mm的雨日每日均日照時2)降水過程持續≥11d,無雨日數≤3d且不連續。注2:Ts為分蘗節深度處土壤最低溫度,單位為攝氏度(℃)。8℃℃河南發生的干熱風類型為高溫低濕型和雨后青枯型,具體指標如9干旱少雨不利于發病。在一定范圍內,隨相對濕度增加病害會逐漸加重冬前高溫多雨有利于發病。3~5月份降雨量與發病程度密切相關。侵染,芽鞘變褐,最后腐爛枯死。暖冬年早播麥易發病。拔揚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數和空氣相對濕度是該病流行的主導因素,穗期麥長管蚜適宜溫度范圍12℃~20℃。通常冬暖早春氣溫回升早,土溫上升快,發生就早;遇寒流侵襲,則發生期[1]GB/T21985—2008主要農作[2]QX/T82—2019小麥[3]QX/T447—2018黃淮海地區冬小[4]DB41/T1688—2018豫北地區冬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