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2024屆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本試卷共20題,共100分,共8頁。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963年,陜西省寶雞市出土了西周早期周成王時的青銅器“何尊”,內底鑄銘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滅商后決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文中“宅茲中國”(下圖),與《尚書》等文獻記載可互證。此銘文是()A.西周初年定都洛陽的歷史見證B.目前研究“中國”一詞的第一手資料C.西周王朝重視青銅鑄造的體現D.參考上古歷史文獻《尚書》鐫刻而成〖答案〗B〖解析〗據材料“文中‘宅茲中國’??與《尚書》等文獻記載可互證”可知,何尊記載了“中國”,其作為出土文物是研究“中國”名稱起源的第一手資料,B項正確;據材料“周武王滅商后決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可知,何尊記載的是周武王決定建都,并不一定已經定都,且西周定都鎬京,排除A項;據材料和所學可知,青銅器物的鑄造工藝這與銘文歌頌先王的功德無關,排除C項;《尚書》成書于春秋時期,而何尊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晚于《尚書》,排除D項。故選B項。2.《鹽鐵論》記載,西漢“吳、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勝用,而曹、衛、梁、宋,采棺轉尸;江、湖之魚,萊、黃之鮐,不可勝食,而鄒、魯、周、韓,藜藿蔬食”。這一記載說明,當時()A.市場管理逐步規范化 B.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C.手工業區域分工明顯 D.各地物產流通范圍有限〖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吳、越之竹,隋、唐之材”不能販運到“曹、衛、梁、宋”,且“江、湖之魚,萊、黃之鮐”不能為“鄒、魯、周、韓”地區所食用,說明當時各地物產流通不暢,流通范圍有限,D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物產流通受限,不能說明市場管理的規范,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西漢商品流通受阻,無法得出長途販運貿易發展狀況,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手工業區域分工,排除C項。故選D項。3.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出土了兩尊騎馬仕女俑。仕女俑頭戴帷帽,左手持韁繩,端坐在馬鞍之上,為當時典型的貴族女性騎馬出行的形象。它們的發現表明盛唐時期高昌地區有著同長安一樣的流行時尚。這可以用于說明盛唐時期()①騎馬是女性主要休閑方式②民族交流融合有所發展③社會趨向追求顯貴的地位④社會風氣比較開明開放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唐朝。根據材料,唐代墓群出土騎馬女俑,而在高昌地區有與長安一樣的流行時尚,說明邊疆地區受到中原影響,民族交融有所發展,社會風氣比較開放,②④正確;材料沒有對比,體現不出騎馬是主要的休閑方式,排除①;材料沒體現社會趨向,排除③。故選C項。4.如圖是《荊湖北路熙寧十年(1077年)各稅務商稅額分布示意圖》。這表明當時該地區()A.重農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動 B.商稅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源C.發展為全國商業貿易中心 D.基本形成區域性商貿網絡〖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荊湖北路熙寧十年(1077年)各稅務商稅額分布示意圖》”,呈現了北宋荊湖北路區域性貿易網絡的狀況,D項正確;商業貿易發展并不代表重農抑商政策松動,排除A項;無數據對比,不能得出商稅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源,排除B項;僅從示意圖中,不能得出其為全國商業貿易中心,排除C項。故選D項。5.明清射柳運動傳承于遼金元,但在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上又與之不同,據史料記載,萬歷朝“今京師端午節尚有戲柳之戲……令詞臣進詩詞對聯,頒賜優渥”;“觀擊球射柳,聽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觀”。這折射出()A.儒家觀念融入體育文化 B.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C.全民健身得到政府推崇 D.重文抑武的社會風氣〖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明清時期的射柳運動有“令詞臣進詩詞對聯”和邀請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觀的內容,而詩詞對聯與儒家觀念有關,說明明代儒家觀念融入了體育文化,A項正確;材料體現了儒家觀念融入體育文化的現象,并不能夠體現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中的射柳運動與社會上層有關,沒有體現出全民健身,排除C項;射柳運動是一項體育運動,據此并不能體現出崇文抑武的社會風氣,排除D項。故選A項。6.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指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不獨隴右堪虞,即北部科布多、烏里雅蘇臺等處,恐怕亦未能晏然?!睋丝芍谧笞谔目磥恚ǎ〢.新疆防務和東部海防同等的重要 B.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復新疆C.收復新疆關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D.新疆建省是渡過危機的關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左宗棠認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因為收復新疆關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對比信息,無法說明新疆防務和東部海防同等的重要,排除A項;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復新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描述關于新疆建省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7.如圖為1900-1936年中國棉花生產中的紗錠所有權變化圖,這反映出()A.西方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擴大 B.日本加強了對中國經濟侵略C.近代中國紡織企業陷入蕭條 D.中國傳統手工業日趨衰敗沒落〖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1900年到1936年棉花生產中的紗錠所有權日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可知日本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B項正確;材料只是涉及所有權的變化,沒體現對華資本輸出的擴大,排除A項;中國紡織企業陷入蕭條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后,排除C項;材料沒涉及傳統手工業,排除D項。故選B項。8.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通過了《關于蘇維埃經濟建設的決議》《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等一系列經濟建設的決議,并頒布法律文件規定:“蘇維埃應保證商業自由,不應干涉經常的商品市場關系”等。這些措施()A.推動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B.打破了日軍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C.踐行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D.解決了根據地的物資短缺問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通過了一系列經濟建設的決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指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略陣地,是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的基礎和依托,材料顯示的是蘇區的根據地建設情況,踐行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C項正確;根據材料無法得出“黨的工作重心”是否發生轉移,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打破日軍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問題,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斷定“根據地的物資短缺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排除D項。故選C項。9.如圖是1950年丁魚創作的年畫《女拖拉機手》,畫中的主角,是一位女拖拉機手,她操作著與傳統生產不同的新的設備、新的機器。該作品()A.表明婦女已經成為工業建設主力軍B.描繪農村生產方式變革的美好愿景C.展現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巨大成果D.說明耕作機械化已在農村得到普及〖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1950年丁魚創作的年畫《女拖拉機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新中國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努力方向,也是國家轉型期所呈現的人民對幸福憧憬的一項重要指標,有著強烈的符號意義,B項正確;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開始于1953年,此時尚未開始,排除A項;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開始于1953年,此時尚未開始,排除C項;受制于當時國情的影響,耕作機械化尚未普及,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據此可知,中國(

)時間領導人會議所作講話2002年江澤民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國大會《采取積極行動共創美好家園》2012年胡錦濤G20峰會《穩中求進共促發展》202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團結合作抗疫引領經濟復蘇》A.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B.主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努力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改革 D.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1世紀(中國)。根據材料“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全球政治經濟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環境問題上,貢獻了中國智慧,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D項正確;材料未反映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排除A項;材料凸顯了應對全球問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且中國也不能“主導”國際政治秩序,排除B項;傳統國際組織改革材料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1.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記載了眾多關于“大洪水”的故事,其內容與其它地域早期文明的洪水傳說非常相似。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該區域發現了厚約3米的“淤積層”,為證實“大洪水”傳說打開了突破口。這表明()A.兩河流域是古代農耕文明發源地B.歷史記載必須經由考古發現證實C.傳說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歷史真實D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發展軌跡相似〖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記載了眾多關于“大洪水”的故事,后來經考古發現厚約3米的“淤積層”,可以看出傳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歷史,C項正確;“發源地”表述錯誤,排除A項;“必須”表述絕對,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兩河流域文明,未涉及其他文明,排除D項。故選C項。12.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史論相符合的是史實史論A《漢謨拉比法典》的許多條文涉及土地的轉讓、繼承、出賣和租賃。漢謨拉比時期土地私有制較為盛行B亞歷山大竭力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婚。亞歷山大東征是一場掠奪性戰爭C12世紀末,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D《大憲章》規定未經教、俗貴族開會同意,國王不得向直接封臣征派補助金。英國君主立憲制得到確立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漢謨拉比法典》中重視規范土地轉讓、繼承、出賣和租賃等,反映出當時土地私有制較為盛行,A項正確;亞歷山大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婚等,促進了文明交流,不能證明亞歷山大東征是一場掠奪性戰爭,排除B項;12世紀末,日本建立的幕府統治,與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并不相同,排除C項;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權利法案》的頒布,并非《大憲章》的制定,排除D項。故選A項。13.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表明A.科學社會主義誕生 B.馬克思揭露資本家剝削秘密C.唯物史觀已經創立 D.無產階級革命必然取得勝利〖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C項正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宣言》,排除A項;B項所說的“揭露資本家剝削的秘密”為《資本論》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并未強調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排除D項。故選C項。14.下圖為1919年8月30日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專欄記者凱里·奧爾發表于該報的漫畫《后視圖》。漫畫意在揭示()漫畫中威爾遜正在指揮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Peace),而合唱團成員的褲兜里都藏著左輪手槍,自左往右合唱團成員槍柄上分別寫有:日本院覦亞太(PacificControl);英國關注海權(BritishFleet);法國重提美法同盟(FrancoAmericanAlliance);意大利期待領土擴張(GreaterIaly)A.國聯難以促成世界和平 B.列強之間矛盾難以調和C.實力強弱決定國際格局 D.美國無力擔當世界領袖〖答案〗A〖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目的題。時空范圍為1919年(美國)。根據材料且結合戰后國際秩序所學相關知識可知,漫畫中的英、法、日、意四國在表面上附和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持久和平”計劃,即“十四點原則”,暗地里各懷鬼胎,彼此算計,由此可知,漫畫意在揭示巴黎和會上列強的矛盾,同時也意在諷刺“十四點原則”中的第14點:“成立國際聯盟以維持世界和平”,說明作者認為即將成立的國聯難以促成世界和平,A項正確;列強的矛盾是否難以調和,在漫畫中并沒有很好地揭示,而是體現了國聯難以促成世界和平,排除B項;英法意日四國位于平行位置,但并不能反映出各自實力強弱,排除C項;材料主題是列強之間的矛盾,而非美國的領袖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15.1971年,美元停止與黃金兌換后,信用貨幣迎來了發展的成熟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的50余年,除了美元之外,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信用貨幣也在世界通貨體系中逐漸占有重要地位。信用貨幣的流行主要取決于()A.多極化世界格局的形成 B.發行國的經濟實力C.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 D.美國經濟逐漸衰退〖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據材料可知,2021年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信用貨幣在世界通貨體系中逐漸占有重要地位,說明歐盟、英國、日本、中國等國家或國家集團在世界的經濟影響力逐漸擴大,B項正確;當今世界格局還是暫時的“一超多強”,多極化趨勢加強,排除A項;“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美元在世界通貨體系中還是占有重要地位,美國還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排除D項。故選B項。16.2021年5月2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立國際調查委員會,對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問題進行調查。投票國家及態度如下表所示。對下表解讀正確的()贊成反對棄權無權阿根廷、中國、古巴、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委內瑞拉等24個國家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德國、英國烏拉圭等9個國家印度、巴西、丹麥、法國、意大利、日本、尼泊爾、荷蘭、波蘭、韓國等14個國家美國(之前退出人權理事會,所以無權投票)A.國際關系民主化趨勢的發展 B.冷戰思維下兩大陣營的對抗C.國際多極化格局形成的影響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終結〖答案〗A〖解析〗從材料關于對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的投票表決來看,中國等24國家投了贊成票,奧地利等9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印度等14個國家投了棄權票,說明的是國際關系民主化趨勢的發展,A項正確;冷戰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以蘇聯的解體而告終,排除B項;國際多極化尚未形成格局,是一種趨勢,排除C項;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中國古代服飾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社會各階層的著裝有嚴格規范。下表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服飾規范的部分內容:出處內容《禮記·深衣篇》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圓弧,領子方正,意味著公正;背縫垂直,體現出誠直。《新唐書·車服志》唐高宗時對官服的規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緋,五品袍淺緋,六品袍深綠,七品袍淺綠,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端问贰ぽ浄尽方B興五年,高宗謂輔臣曰:“金翠為婦人服飾,不惟靡貨害物,而侈靡之習,實關風化宜申嚴禁?!薄幾詮埩帷吨袊糯椀奈幕杻群爸贫纫幏丁返炔牧隙鞔摹胺保ǚ椘娈悾┓譃橐鹿趶凸拧⑸莩拶栽?、男女混裝和習俗禁忌四個類別。衣冠復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飾,包括了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違制使用貴重飾品和貴族服飾;男女混裝,即女著男裝、男著女裝;習俗禁忌,即與傳統社會認知相違背的服飾或服飾行為,如上層人士穿戴低賤之人服飾等?!幾在w夢菲《明代“服妖”服飾現象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古代服飾的文化內涵并說明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服妖”的成因。〖答案〗(1)文化內涵:體現公正、誠直等傳統道德;體現等級秩序;禁止奢靡之風。影響: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統治秩序;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2)商品經濟發展;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的影響;傳統認知的發展變化?!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和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第一問,根據材料“袖口圓弧,領子方正,意味著公正;背縫垂直,體現出誠直”得出體現公正、誠直等傳統道德。根據材料“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緋,五品袍淺緋,六品袍深綠,七品袍淺綠,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得出體現等級秩序。根據材料“金翠為婦人服飾,不惟靡貨害物,而侈靡之習,實關風化宜申嚴禁”得出禁止奢靡之風。第二問,根據所學知識得出有利于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統治秩序;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拘?】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明朝。根據所學知識得出商品經濟發展。根據材料“ 包括了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得出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的影響。根據材料“即與傳統社會認知相違背的服飾或服飾行為,如上層人士穿戴低賤之人服飾等”得出傳統認知的發展變化。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隨著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銀元成為西方列強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之一,清末外國金屬幣和鈔票占到了中國流通貨幣的65.71%。清政府不得不調整幣制與之競爭。咸豐年間(1851-1861年),為了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清政府決定鑄造大錢、發行鈔票,而戶部“鐵既可以抵鋼,鉛似可以抵鐵”的措施造成惡性通貨膨脹。1886年,張之洞購進了英國的造幣機,開始鑄造廣東銀幣,引起各省效仿。1900年,清政府開始鑄造無孔鋼圓,各省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樣式,1910年清政府將銀幣造幣權收歸中央(部分省份也可以代中央鑄造銀幣并標明省份名稱),開始鑄造統一的“大清銀幣”,其主體形制與鋼圓相似。全國的行用銀元形制基本上得到了統一?!幾岳钼暋稖\析晚清貨幣形制變革的原因》材料二1948年12月1日中國銀行成立并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新中國成立后,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在發行中必須堅持三條原則:堅持經濟發行,反對財政發行;堅持計劃發行,反對盲目發行;堅持中央集中統一發行,反對分散發行。在國家一系列統一財經政策的配合下,很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國民黨時期持續十二年的通貨膨脹局面,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發展,為開展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幾郧Ъ荫x、郭彥崗《中國貨幣史綱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貨幣政策出臺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民幣發行流通的積極作用?!即鸢浮剑?)背景:貨幣制度混亂;太平天國運動加劇了通貨膨脹;西方侵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洋務運動引進西方造幣技術;清末新政的推行。(2)作用:配合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確立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抑制了長期的惡性通貨膨脹;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奠定基礎?!冀馕觥健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中國。背景:由材料“清末外國金屬幣和鈔票占到了中國流通貨幣的65.71%”、“開始鑄造廣東銀幣,引起各省效仿”、“清政府開始鑄造無孔銅圓,各省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樣式”可知,貨幣制度混亂;結合太平天國運動可知,太平運動加劇了通貨膨脹;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爆發后,西方列強加大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在對外貿易中逐步處于貿易逆差,再加上近代清政府同列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支付戰爭賠款基本采用白銀支付可知,西方侵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由材料“1886年,張之洞購進了英國的造幣機”可知,洋務運動引進西方造幣技術;結合清末新政的推行客觀上也要求統一的貨幣可知,清末新政的推行?!拘?】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新中國初期的中國。作用: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明確了人民幣是新政府唯一的法定貨幣;據所學可知,通過“銀元之戰”打擊了不法商人在貨幣市場倒賣銀元的現象從而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同時新中國初期的貨幣政策配合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根據材料“在國家一系列統一財經政策的配合下,很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國民黨時期持續十二年的通貨膨脹局面,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發展,為開展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笨芍?,新中國初期貨幣政策抑制了長期的惡性通貨膨脹,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奠定基礎;。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聯合國難民署成立于1950年12月,主要任務是處理二戰后歐洲的難民問題。到50年代中期,美國出于反對蘇聯的需要轉而支持聯合國難民署,這使它收到更多國家的資金捐贈。50年代后期,隨著美蘇爭霸范圍的擴大和第三世界反帝反難斗爭的高漲,蘇聯和不少亞非國家也開始支持聯合國難民署。60年代,聯合國大會授權它在世界各地設立公署機關,從而使它擁有較大自主權,工作范圍進入到因為南北差異造成的新的難民問題領域。80年代末以來,由于世界各國內部及地區性戰爭頻發,亞非拉甚至歐洲地區都出現了難民潮。聯合國難民署始終是解決世界難民問題的中堅力量。然而,聯合國難民署的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各國的自愿捐助,伴隨國際危機的日益增多,其經費短缺現象愈發嚴重,此外,來自捐贈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政治壓力也使它面臨兩難選擇,要么成為大國的御用工具,要么喪失在國際難民救援工作中的應有地位?!幾院位邸墩撀摵蠂y民署的歷史地位與現實作用》(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推動聯合國難民署成立和發展的主要因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國際社會為解決聯合國難民署面臨的問題應采取的策略?!即鸢浮剑?)因素:二戰帶來的難民問題;美蘇爭霸的影響;第三世界力量的壯大;南北經濟差距拉大;國家內部和地區性沖突頻發;聯合國的支持。(答出4點即可)(2)策略:呼吁大國擔當;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答出4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問1】因素:根據材料中的“聯合國難民署成立于1950年12月,主要任務是處理二戰后歐洲的難民問題?!笨傻贸龆饚淼碾y民問題;根據材料中的“隨著美蘇爭霸范圍的擴大和第三世界反帝反難斗爭的高漲,蘇聯和不少亞非國家也開始支持聯合國難民署?!笨傻贸雒捞K爭霸的影響,第三世界力量的壯大;根據材料中的“60年代,聯合國大會授權它在世界各地設立公署機關,從而使它擁有較大自主權,工作范圍進入到因為南北差異造成的新的難民問題領域?!笨傻贸瞿媳苯洕罹嗬螅桓鶕牧现械摹?0年代末以來,由于世界各國內部及地區性戰爭頻發,亞非拉甚至歐洲地區都出現了難民潮?!笨傻贸鰢覂炔亢偷貐^性沖突頻發;根據材料中的“聯合國難民署始終是解決世界難民問題的中堅力量?!笨傻贸雎摵蠂闹С帧!拘?】策略:根據材料中“聯合國難民署的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各國的自愿捐助,伴隨國際危機的日益增多,其經費短缺現象愈發嚴重”可得出呼吁大國擔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根據材料中的“聯合國難民署始終是解決世界難民問題的中堅力量?!笨傻贸鲋С致摵蠂趪H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根據材料中的“來自捐贈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政治壓力也使它面臨兩難選擇,要么成為大國的御用工具,要么喪失在國際難民救援工作中的應有地位?!笨傻贸龇磳Π詸嘀髁x和強權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上面三幅地圖反映了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化的演變。請你為它們配上解說詞。(要求:解說全面,史實清晰,語言流暢,表述成文)〖答案〗圖1是新中國成立前的工業分布,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因為這個地區鴉片戰爭后最早開放為通商口岸,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最先在這個地區發展起來。圖2是1950年工業布局,這個時期主要集中在華北和東北地區,因為東北地區是傳統的工業基地,華北是政治中心容易發展起來。圖3是1960年工業布局,1960年因為開展三線建設,所以工業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區。〖解析〗本題是歷史事物闡釋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圖示和所學知識可知圖1是新中國成立前的工業分布,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因為這個地區鴉片戰爭后最早開放為通商口岸,外國資本和民族資本最先在這個地區發展起來。圖2是1950年工業布局,這個時期主要集中在華北和東北地區,因為東北地區是傳統的工業基地,華北是政治中心容易發展起來。圖3是1960年工業布局,1960年因為開展三線建設,所以工業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區。黑龍江省東北三省三校2024屆四模模擬預測歷史試題本試卷共20題,共100分,共8頁??荚囉脮r75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1963年,陜西省寶雞市出土了西周早期周成王時的青銅器“何尊”,內底鑄銘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滅商后決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文中“宅茲中國”(下圖),與《尚書》等文獻記載可互證。此銘文是()A.西周初年定都洛陽的歷史見證B.目前研究“中國”一詞的第一手資料C.西周王朝重視青銅鑄造的體現D.參考上古歷史文獻《尚書》鐫刻而成〖答案〗B〖解析〗據材料“文中‘宅茲中國’??與《尚書》等文獻記載可互證”可知,何尊記載了“中國”,其作為出土文物是研究“中國”名稱起源的第一手資料,B項正確;據材料“周武王滅商后決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可知,何尊記載的是周武王決定建都,并不一定已經定都,且西周定都鎬京,排除A項;據材料和所學可知,青銅器物的鑄造工藝這與銘文歌頌先王的功德無關,排除C項;《尚書》成書于春秋時期,而何尊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晚于《尚書》,排除D項。故選B項。2.《鹽鐵論》記載,西漢“吳、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勝用,而曹、衛、梁、宋,采棺轉尸;江、湖之魚,萊、黃之鮐,不可勝食,而鄒、魯、周、韓,藜藿蔬食”。這一記載說明,當時()A.市場管理逐步規范化 B.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C.手工業區域分工明顯 D.各地物產流通范圍有限〖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漢(中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吳、越之竹,隋、唐之材”不能販運到“曹、衛、梁、宋”,且“江、湖之魚,萊、黃之鮐”不能為“鄒、魯、周、韓”地區所食用,說明當時各地物產流通不暢,流通范圍有限,D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物產流通受限,不能說明市場管理的規范,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西漢商品流通受阻,無法得出長途販運貿易發展狀況,排除B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手工業區域分工,排除C項。故選D項。3.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出土了兩尊騎馬仕女俑。仕女俑頭戴帷帽,左手持韁繩,端坐在馬鞍之上,為當時典型的貴族女性騎馬出行的形象。它們的發現表明盛唐時期高昌地區有著同長安一樣的流行時尚。這可以用于說明盛唐時期()①騎馬是女性主要休閑方式②民族交流融合有所發展③社會趨向追求顯貴的地位④社會風氣比較開明開放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唐朝。根據材料,唐代墓群出土騎馬女俑,而在高昌地區有與長安一樣的流行時尚,說明邊疆地區受到中原影響,民族交融有所發展,社會風氣比較開放,②④正確;材料沒有對比,體現不出騎馬是主要的休閑方式,排除①;材料沒體現社會趨向,排除③。故選C項。4.如圖是《荊湖北路熙寧十年(1077年)各稅務商稅額分布示意圖》。這表明當時該地區()A.重農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動 B.商稅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源C.發展為全國商業貿易中心 D.基本形成區域性商貿網絡〖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荊湖北路熙寧十年(1077年)各稅務商稅額分布示意圖》”,呈現了北宋荊湖北路區域性貿易網絡的狀況,D項正確;商業貿易發展并不代表重農抑商政策松動,排除A項;無數據對比,不能得出商稅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源,排除B項;僅從示意圖中,不能得出其為全國商業貿易中心,排除C項。故選D項。5.明清射柳運動傳承于遼金元,但在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上又與之不同,據史料記載,萬歷朝“今京師端午節尚有戲柳之戲……令詞臣進詩詞對聯,頒賜優渥”;“觀擊球射柳,聽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觀”。這折射出()A.儒家觀念融入體育文化 B.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C.全民健身得到政府推崇 D.重文抑武的社會風氣〖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內容可知,明清時期的射柳運動有“令詞臣進詩詞對聯”和邀請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觀的內容,而詩詞對聯與儒家觀念有關,說明明代儒家觀念融入了體育文化,A項正確;材料體現了儒家觀念融入體育文化的現象,并不能夠體現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中的射柳運動與社會上層有關,沒有體現出全民健身,排除C項;射柳運動是一項體育運動,據此并不能體現出崇文抑武的社會風氣,排除D項。故選A項。6.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指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不獨隴右堪虞,即北部科布多、烏里雅蘇臺等處,恐怕亦未能晏然。”據此可知,在左宗棠看來()A.新疆防務和東部海防同等的重要 B.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復新疆C.收復新疆關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D.新疆建省是渡過危機的關鍵〖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左宗棠認為,出兵新疆是當務之急,因為收復新疆關乎國家領土主權完整,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對比信息,無法說明新疆防務和東部海防同等的重要,排除A項;只有收回伊犁才能收復新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描述關于新疆建省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7.如圖為1900-1936年中國棉花生產中的紗錠所有權變化圖,這反映出()A.西方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擴大 B.日本加強了對中國經濟侵略C.近代中國紡織企業陷入蕭條 D.中國傳統手工業日趨衰敗沒落〖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選題,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1900年到1936年棉花生產中的紗錠所有權日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可知日本加強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B項正確;材料只是涉及所有權的變化,沒體現對華資本輸出的擴大,排除A項;中國紡織企業陷入蕭條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后,排除C項;材料沒涉及傳統手工業,排除D項。故選B項。8.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通過了《關于蘇維埃經濟建設的決議》《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等一系列經濟建設的決議,并頒布法律文件規定:“蘇維埃應保證商業自由,不應干涉經常的商品市場關系”等。這些措施()A.推動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 B.打破了日軍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C.踐行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D.解決了根據地的物資短缺問題〖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后,通過了一系列經濟建設的決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指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略陣地,是開展土地革命,進行武裝斗爭的基礎和依托,材料顯示的是蘇區的根據地建設情況,踐行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C項正確;根據材料無法得出“黨的工作重心”是否發生轉移,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打破日軍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問題,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斷定“根據地的物資短缺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排除D項。故選C項。9.如圖是1950年丁魚創作的年畫《女拖拉機手》,畫中的主角,是一位女拖拉機手,她操作著與傳統生產不同的新的設備、新的機器。該作品()A.表明婦女已經成為工業建設主力軍B.描繪農村生產方式變革的美好愿景C.展現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巨大成果D.說明耕作機械化已在農村得到普及〖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可知,1950年丁魚創作的年畫《女拖拉機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新中國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努力方向,也是國家轉型期所呈現的人民對幸福憧憬的一項重要指標,有著強烈的符號意義,B項正確;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開始于1953年,此時尚未開始,排除A項;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開始于1953年,此時尚未開始,排除C項;受制于當時國情的影響,耕作機械化尚未普及,排除D項。故選B項。10."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據此可知,中國(

)時間領導人會議所作講話2002年江澤民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國大會《采取積極行動共創美好家園》2012年胡錦濤G20峰會《穩中求進共促發展》202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團結合作抗疫引領經濟復蘇》A.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B.主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努力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改革 D.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1世紀(中國)。根據材料“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全球政治經濟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環境問題上,貢獻了中國智慧,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D項正確;材料未反映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排除A項;材料凸顯了應對全球問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且中國也不能“主導”國際政治秩序,排除B項;傳統國際組織改革材料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1.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記載了眾多關于“大洪水”的故事,其內容與其它地域早期文明的洪水傳說非常相似。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該區域發現了厚約3米的“淤積層”,為證實“大洪水”傳說打開了突破口。這表明()A.兩河流域是古代農耕文明發源地B.歷史記載必須經由考古發現證實C.傳說可以一定程度反映歷史真實D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發展軌跡相似〖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上記載了眾多關于“大洪水”的故事,后來經考古發現厚約3米的“淤積層”,可以看出傳說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歷史,C項正確;“發源地”表述錯誤,排除A項;“必須”表述絕對,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兩河流域文明,未涉及其他文明,排除D項。故選C項。12.下列選項中,史實與史論相符合的是史實史論A《漢謨拉比法典》的許多條文涉及土地的轉讓、繼承、出賣和租賃。漢謨拉比時期土地私有制較為盛行B亞歷山大竭力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婚。亞歷山大東征是一場掠奪性戰爭C12世紀末,源賴朝建立鐮倉幕府,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D《大憲章》規定未經教、俗貴族開會同意,國王不得向直接封臣征派補助金。英國君主立憲制得到確立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漢謨拉比法典》中重視規范土地轉讓、繼承、出賣和租賃等,反映出當時土地私有制較為盛行,A項正確;亞歷山大推行馬其頓人與東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導馬其頓人與東方女子婚等,促進了文明交流,不能證明亞歷山大東征是一場掠奪性戰爭,排除B項;12世紀末,日本建立的幕府統治,與中國古代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并不相同,排除C項;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是《權利法案》的頒布,并非《大憲章》的制定,排除D項。故選A項。13.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說:“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表明A.科學社會主義誕生 B.馬克思揭露資本家剝削秘密C.唯物史觀已經創立 D.無產階級革命必然取得勝利〖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C項正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是《宣言》,排除A項;B項所說的“揭露資本家剝削的秘密”為《資本論》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并未強調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排除D項。故選C項。14.下圖為1919年8月30日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專欄記者凱里·奧爾發表于該報的漫畫《后視圖》。漫畫意在揭示()漫畫中威爾遜正在指揮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Peace),而合唱團成員的褲兜里都藏著左輪手槍,自左往右合唱團成員槍柄上分別寫有:日本院覦亞太(PacificControl);英國關注海權(BritishFleet);法國重提美法同盟(FrancoAmericanAlliance);意大利期待領土擴張(GreaterIaly)A.國聯難以促成世界和平 B.列強之間矛盾難以調和C.實力強弱決定國際格局 D.美國無力擔當世界領袖〖答案〗A〖解析〗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目的題。時空范圍為1919年(美國)。根據材料且結合戰后國際秩序所學相關知識可知,漫畫中的英、法、日、意四國在表面上附和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持久和平”計劃,即“十四點原則”,暗地里各懷鬼胎,彼此算計,由此可知,漫畫意在揭示巴黎和會上列強的矛盾,同時也意在諷刺“十四點原則”中的第14點:“成立國際聯盟以維持世界和平”,說明作者認為即將成立的國聯難以促成世界和平,A項正確;列強的矛盾是否難以調和,在漫畫中并沒有很好地揭示,而是體現了國聯難以促成世界和平,排除B項;英法意日四國位于平行位置,但并不能反映出各自實力強弱,排除C項;材料主題是列強之間的矛盾,而非美國的領袖地位,排除D項。故選A項。15.1971年,美元停止與黃金兌換后,信用貨幣迎來了發展的成熟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的50余年,除了美元之外,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信用貨幣也在世界通貨體系中逐漸占有重要地位。信用貨幣的流行主要取決于()A.多極化世界格局的形成 B.發行國的經濟實力C.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 D.美國經濟逐漸衰退〖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據材料可知,2021年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等信用貨幣在世界通貨體系中逐漸占有重要地位,說明歐盟、英國、日本、中國等國家或國家集團在世界的經濟影響力逐漸擴大,B項正確;當今世界格局還是暫時的“一超多強”,多極化趨勢加強,排除A項;“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美元在世界通貨體系中還是占有重要地位,美國還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排除D項。故選B項。16.2021年5月28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立國際調查委員會,對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問題進行調查。投票國家及態度如下表所示。對下表解讀正確的()贊成反對棄權無權阿根廷、中國、古巴、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委內瑞拉等24個國家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德國、英國烏拉圭等9個國家印度、巴西、丹麥、法國、意大利、日本、尼泊爾、荷蘭、波蘭、韓國等14個國家美國(之前退出人權理事會,所以無權投票)A.國際關系民主化趨勢的發展 B.冷戰思維下兩大陣營的對抗C.國際多極化格局形成的影響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終結〖答案〗A〖解析〗從材料關于對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侵犯和踐踏人權的問題進行調查結果的投票表決來看,中國等24國家投了贊成票,奧地利等9個國家投了反對票,印度等14個國家投了棄權票,說明的是國際關系民主化趨勢的發展,A項正確;冷戰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以蘇聯的解體而告終,排除B項;國際多極化尚未形成格局,是一種趨勢,排除C項;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排除D項。故選A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中國古代服飾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社會各階層的著裝有嚴格規范。下表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服飾規范的部分內容:出處內容《禮記·深衣篇》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圓弧,領子方正,意味著公正;背縫垂直,體現出誠直?!缎绿茣ぼ嚪尽诽聘咦跁r對官服的規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緋,五品袍淺緋,六品袍深綠,七品袍淺綠,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端问贰ぽ浄尽方B興五年,高宗謂輔臣曰:“金翠為婦人服飾,不惟靡貨害物,而侈靡之習,實關風化宜申嚴禁?!薄幾詮埩帷吨袊糯椀奈幕杻群爸贫纫幏丁返炔牧隙鞔摹胺保ǚ椘娈悾┓譃橐鹿趶凸?、奢侈僭越、男女混裝和習俗禁忌四個類別。衣冠復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飾,包括了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違制使用貴重飾品和貴族服飾;男女混裝,即女著男裝、男著女裝;習俗禁忌,即與傳統社會認知相違背的服飾或服飾行為,如上層人士穿戴低賤之人服飾等?!幾在w夢菲《明代“服妖”服飾現象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中國古代服飾的文化內涵并說明其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服妖”的成因?!即鸢浮剑?)文化內涵:體現公正、誠直等傳統道德;體現等級秩序;禁止奢靡之風。影響: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統治秩序;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2)商品經濟發展;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的影響;傳統認知的發展變化?!冀馕觥健拘?】本題是特點類和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第一問,根據材料“袖口圓弧,領子方正,意味著公正;背縫垂直,體現出誠直”得出體現公正、誠直等傳統道德。根據材料“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緋,五品袍淺緋,六品袍深綠,七品袍淺綠,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淺青”得出體現等級秩序。根據材料“金翠為婦人服飾,不惟靡貨害物,而侈靡之習,實關風化宜申嚴禁”得出禁止奢靡之風。第二問,根據所學知識得出有利于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有利于維護統治秩序;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拘?】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據材料時間信息得出準確時空是明朝。根據所學知識得出商品經濟發展。根據材料“ 包括了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得出元蒙遺風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飾的影響。根據材料“即與傳統社會認知相違背的服飾或服飾行為,如上層人士穿戴低賤之人服飾等”得出傳統認知的發展變化。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隨著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銀元成為西方列強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之一,清末外國金屬幣和鈔票占到了中國流通貨幣的65.71%。清政府不得不調整幣制與之競爭。咸豐年間(1851-1861年),為了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清政府決定鑄造大錢、發行鈔票,而戶部“鐵既可以抵鋼,鉛似可以抵鐵”的措施造成惡性通貨膨脹。1886年,張之洞購進了英國的造幣機,開始鑄造廣東銀幣,引起各省效仿。1900年,清政府開始鑄造無孔鋼圓,各省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樣式,1910年清政府將銀幣造幣權收歸中央(部分省份也可以代中央鑄造銀幣并標明省份名稱),開始鑄造統一的“大清銀幣”,其主體形制與鋼圓相似。全國的行用銀元形制基本上得到了統一?!幾岳钼暋稖\析晚清貨幣形制變革的原因》材料二1948年12月1日中國銀行成立并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新中國成立后,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在發行中必須堅持三條原則:堅持經濟發行,反對財政發行;堅持計劃發行,反對盲目發行;堅持中央集中統一發行,反對分散發行。在國家一系列統一財經政策的配合下,很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國民黨時期持續十二年的通貨膨脹局面,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發展,為開展有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幾郧Ъ荫x、郭彥崗《中國貨幣史綱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晚清貨幣政策出臺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民幣發行流通的積極作用?!即鸢浮剑?)背景:貨幣制度混亂;太平天國運動加劇了通貨膨脹;西方侵略導致白銀大量外流;洋務運動引進西方造幣技術;清末新政的推行。(2)作用:配合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軍;確立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抑制了長期的惡性通貨膨脹;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為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奠定基礎?!冀馕觥健拘?】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晚清中國。背景:由材料“清末外國金屬幣和鈔票占到了中國流通貨幣的65.71%”、“開始鑄造廣東銀幣,引起各省效仿”、“清政府開始鑄造無孔銅圓,各省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樣式”可知,貨幣制度混亂;結合太平天國運動可知,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