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煤礦安全與生產技術作業指導書TOC\o"1-2"\h\u20054第1章煤礦安全生產概述 3312411.1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3159771.2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 347471.3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 42898第2章煤礦地質與礦壓災害防治 4303772.1煤礦地質基礎知識 4215162.1.1煤的形成與分布 4154522.1.2煤礦地質構造 597162.1.3煤礦水文地質 5219562.2礦壓顯現與災害類型 5173992.2.1礦壓顯現特征 5302502.2.2礦壓災害類型 5184622.3礦壓災害防治技術 5153022.3.1頂板災害防治技術 5314122.3.2底板災害防治技術 5114932.3.3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技術 5213332.3.4沖擊地壓防治技術 5192442.3.5綜合防治措施 531647第3章瓦斯災害防治 6220273.1瓦斯性質與危害 6103463.1.1瓦斯成分及性質 6239593.1.2瓦斯危害 614463.2瓦斯涌出與突出機理 644523.2.1瓦斯涌出機理 646973.2.2瓦斯突出機理 6212793.3瓦斯防治技術與措施 6300303.3.1瓦斯檢測與監測 648473.3.2防突措施 6226413.3.3瓦斯抽采 7276253.3.4安全管理 72038第4章煤礦火災防治 7269084.1煤礦火災成因與危害 7152854.1.1成因 7245724.1.2危害 7256964.2煤礦火災監測與預報 8294994.2.1監測 8254754.2.2預報 8105764.3煤礦火災防治技術與措施 831814.3.1防治技術 872214.3.2防治措施 832115第5章煤塵防治 9133525.1煤塵特性與危害 972085.1.1煤塵特性 9116425.1.2煤塵危害 952505.2煤塵爆炸機理與預防 9270425.2.1煤塵爆炸機理 9312385.2.2煤塵爆炸預防措施 10200265.3煤塵防治技術與措施 10254565.3.1煤塵防治技術 10185735.3.2煤塵防治措施 1023661第6章頂板災害防治 107286.1頂板災害類型與成因 1098306.1.1頂板災害類型 101226.1.2頂板災害成因 10185466.2頂板災害監測與預報 11165406.2.1頂板災害監測 11122526.2.2頂板災害預報 11171746.3頂板災害防治技術與措施 11281356.3.1頂板災害防治技術 11270486.3.2頂板災害防治措施 1117594第7章水害防治 12163117.1礦井水害類型與成因 1211737.1.1礦井水害類型 12177097.1.2礦井水害成因 129577.2礦井水文地質調查與評價 12320527.2.1礦井水文地質調查 1237827.2.2礦井水文地質評價 12183987.3礦井水害防治技術與措施 12235817.3.1預防礦井水害的技術與措施 1215307.3.2應急處理礦井水害的技術與措施 1294797.3.3治理礦井水害的技術與措施 1316549第8章煤礦通風與防塵 13223818.1煤礦通風基礎知識 1367488.1.1通風概述 13120758.1.2通風方式 13157658.1.3通風參數 13150428.2礦井通風設計與優化 13238518.2.1通風設計原則 13119238.2.2通風網絡構建 13156498.2.3通風設備選型與布置 13171758.2.4通風優化 13119118.3礦井防塵技術與措施 14321738.3.1礦井防塵概述 14326518.3.2塵源控制 142408.3.3防塵技術 14104848.3.4防塵措施 1410427第9章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1432319.1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概述 1459509.2瓦斯監測與預警技術 14298739.2.1瓦斯監測技術 14173669.2.2瓦斯預警技術 15168009.3礦井火災監測與預警技術 15249639.3.1礦井火災監測技術 15259259.3.2礦井火災預警技術 1525138第10章煤礦應急救援與處理 153161910.1煤礦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151771810.1.1應急救援組織架構 15546610.1.2應急救援預案制定 15477110.1.3應急救援資源配置 151263510.1.4應急救援培訓與演練 151290510.2煤礦應急預案與演練 162990210.2.1應急預案制定 16137610.2.2應急預案修訂 16488510.2.3應急預案演練 16605710.3煤礦處理與調查分析 163200810.3.1處理程序 161613610.3.2現場保護 1610110.3.3調查與分析 161975010.3.4教訓與整改 16第1章煤礦安全生產概述1.1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煤礦作為我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安全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和礦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煤礦生產過程中,自然災害和生產時有發生,如瓦斯爆炸、透水、頂板等,給礦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帶來嚴重威脅。因此,加強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降低發生率,提高生產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2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我國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等。這些法律法規為煤礦生產提供了明確的安全生產標準和操作規程,為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憲法:明確了國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原則。(2)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等,對煤礦安全生產提出了具體要求。(3)行政法規:如《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等,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了具體的行政法規依據。(4)部門規章:如《煤礦安全規定》等,對煤礦安全生產的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進行了詳細規定。(5)地方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對煤礦安全生產進行細化和補充。1.3煤礦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煤礦安全生產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合法合規:煤礦企業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保證生產活動合法合規。(2)預防為主:煤礦企業應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對煤礦生產過程中潛在危險的排查和治理,降低風險。(3)責任明確:煤礦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4)科學管理:煤礦企業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保證生產安全。(5)教育培訓:煤礦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6)應急救援:煤礦企業應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7)環境保護:煤礦企業應注重環境保護,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第2章煤礦地質與礦壓災害防治2.1煤礦地質基礎知識2.1.1煤的形成與分布煤是一種由植物殘骸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轉化而成的沉積巖礦物。本節主要介紹煤的形成過程、煤質分類、煤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在我國的主要分布特征。2.1.2煤礦地質構造煤礦地質構造是影響煤礦生產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節對煤礦地質構造的分類、特征及其對煤礦生產的影響進行闡述,包括斷層、褶皺、巖漿侵入等地質構造現象。2.1.3煤礦水文地質煤礦水文地質涉及地下水的分布、運動及其與煤層的關系。本節主要介紹煤礦水文地質條件、水文地質類型及水文地質問題對煤礦生產的影響。2.2礦壓顯現與災害類型2.2.1礦壓顯現特征礦壓顯現是指煤層開采過程中,由于地壓活動導致的圍巖變形、破壞等現象。本節分析礦壓顯現的基本特征、影響因素及其與煤礦災害的關系。2.2.2礦壓災害類型礦壓災害主要包括頂板災害、底板災害、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等。本節對各類礦壓災害的定義、成因及其危害進行詳細闡述。2.3礦壓災害防治技術2.3.1頂板災害防治技術頂板災害是煤礦生產中的常見災害。本節介紹頂板災害的防治技術,包括合理采煤方法、頂板支護技術、監測監控手段等。2.3.2底板災害防治技術底板災害主要包括底鼓、底板突水等。本節闡述底板災害的防治方法,如注漿加固、底板疏水降壓、隔離帶施工等。2.3.3煤與瓦斯突出防治技術煤與瓦斯突出是煤礦生產中的重大災害。本節分析煤與瓦斯突出的機理,介紹防治技術,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監測預警等。2.3.4沖擊地壓防治技術沖擊地壓具有突發性和破壞力強的特點。本節對沖擊地壓的防治方法進行介紹,包括煤層預裂、卸壓鉆孔、防沖監測等。2.3.5綜合防治措施綜合防治措施是提高煤礦生產安全的有效手段。本節從管理、技術、監測等多方面提出礦壓災害綜合防治措施,以提高煤礦生產安全性。第3章瓦斯災害防治3.1瓦斯性質與危害3.1.1瓦斯成分及性質瓦斯是煤礦中常見的氣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CH4)、氮氣(N2)、二氧化碳(CO2)等。其中,甲烷是可燃氣體,具有爆炸性。瓦斯在礦井中呈無色、無味、無毒的特性,但高濃度的瓦斯對人體有一定的窒息風險。3.1.2瓦斯危害瓦斯爆炸是煤礦生產中的主要災害之一,可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瓦斯泄漏還可能導致礦井內空氣質量惡化,影響礦工的身體健康。3.2瓦斯涌出與突出機理3.2.1瓦斯涌出機理瓦斯涌出是指煤層中的瓦斯在礦山壓力、地應力及地下水活動等因素的作用下,向礦井空間涌出的過程。瓦斯涌出主要受到煤層孔隙結構、煤層壓力、礦井通風條件等因素的影響。3.2.2瓦斯突出機理瓦斯突出是指煤層中積聚的瓦斯在短時間內迅速涌出,形成高速氣流,對礦井設施和人員造成破壞和傷害的現象。瓦斯突出主要與煤層構造、應力狀態、瓦斯壓力及煤體物理力學性質等因素有關。3.3瓦斯防治技術與措施3.3.1瓦斯檢測與監測(1)建立完善的瓦斯檢測系統,對礦井內瓦斯濃度進行實時監測。(2)采用光學、電化學、紅外等檢測原理,提高瓦斯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3)定期檢查礦井內通風設施,保證通風系統正常運行,降低瓦斯積聚風險。3.3.2防突措施(1)采用礦井壓力、地應力及瓦斯壓力監測技術,實時掌握煤層應力變化,預防瓦斯突出。(2)對煤層進行預處理,如水力壓裂、松動爆破等,降低煤體強度,減少瓦斯突出風險。(3)優化采煤工藝,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避免應力集中,減輕瓦斯突出危害。3.3.3瓦斯抽采(1)采用鉆孔抽采、煤層氣抽采等技術,降低煤層內瓦斯壓力,減少瓦斯涌出。(2)結合礦井生產計劃,合理布置抽采鉆孔,提高瓦斯抽采效果。(3)對抽采的瓦斯進行利用,如發電、供暖等,實現節能減排。3.3.4安全管理(1)制定嚴格的瓦斯防治規章制度,加強礦工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2)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部門和人員的職責,保證瓦斯防治措施得到有效執行。(3)定期開展瓦斯防治演練,提高應對瓦斯災害的能力。第4章煤礦火災防治4.1煤礦火災成因與危害4.1.1成因煤礦火災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煤炭自燃:由于煤炭在特定條件下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熱量,導致溫度升高,最終引發自燃。(2)電氣設備故障: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因絕緣損壞、接觸不良等原因產生電弧或火花,引燃周圍易燃物質。(3)機械故障: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因摩擦、碰撞等產生高溫,導致火災發生。(4)人為因素:人為操作不當、違反規定、故意縱火等也可能導致煤礦火災。4.1.2危害煤礦火災對礦工生命安全、礦井生產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具體包括:(1)人員傷亡:火災發生時,礦工逃生困難,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2)礦井生產中斷:火災會導致礦井內設備損壞、通風系統癱瘓,嚴重影響生產。(3)煤炭資源浪費:火災會燒毀煤炭資源,造成資源浪費。(4)環境污染:火災產生的煙霧、有害氣體等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4.2煤礦火災監測與預報4.2.1監測煤礦火災監測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氣體監測:通過監測礦井內氣體成分、濃度等變化,判斷火災發生的可能性。(2)溫度監測:利用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礦井內溫度,發覺異常及時報警。(3)視頻監控: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實時觀察礦井內情況,發覺火災隱患。4.2.2預報煤礦火災預報主要依據以下幾種方法:(1)歷史數據分析:分析礦井內歷史火災數據,總結火災發生的規律,為預報提供依據。(2)火災模擬:利用計算機模擬礦井內火災發展過程,預測火災發展趨勢。(3)綜合預警:結合多種監測手段,建立火災預警體系,提高預報準確性。4.3煤礦火災防治技術與措施4.3.1防治技術(1)煤炭自燃防治:采用噴灑阻化劑、充填惰性氣體等方法,降低煤炭自燃風險。(2)電氣設備防火:選用防爆電氣設備,加強設備維護,保證設備正常運行。(3)機械防火: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保養,降低故障發生率。(4)通風防火:優化礦井通風系統,降低礦井內氧氣濃度,減少火災發生的可能性。4.3.2防治措施(1)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提高礦工安全意識。(2)火災應急預案:制定火災應急預案,定期組織火災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火災的能力。(3)火災監測與預報系統:建立完善的火災監測與預報系統,實現火災的及時發覺和預警。(4)消防設施配備:合理配置消防設施,保證消防設施正常運行,提高滅火效率。第5章煤塵防治5.1煤塵特性與危害煤塵作為煤礦生產過程中常見的有害因素,其特性與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5.1.1煤塵特性(1)煤塵是一種細微的煤炭顆粒,其粒度一般在0.01mm至1mm之間。(2)煤塵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氧氣、水分等,影響煤礦的空氣質量。(3)煤塵具有可燃性,在一定條件下,煤塵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氣體。5.1.2煤塵危害(1)煤塵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煤塵被礦工吸入肺內,可能導致塵肺病等職業病。(2)煤塵爆炸:煤塵在一定濃度和條件下,遇火源可引發爆炸,給煤礦生產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3)煤塵降低能見度:煤塵懸浮在空氣中,影響礦工視線,增加發生的風險。5.2煤塵爆炸機理與預防5.2.1煤塵爆炸機理煤塵爆炸主要包括以下過程:(1)煤塵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氣體。(2)火源點燃煤塵,使煤塵開始燃燒。(3)燃燒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和氣體,形成爆炸波。(4)爆炸波在礦井空間內傳播,引發嚴重。5.2.2煤塵爆炸預防措施(1)降低煤塵濃度:通過濕式作業、噴霧降塵等技術手段,降低煤塵在空氣中的濃度。(2)消除火源:加強火源管理,杜絕一切可能引發煤塵爆炸的火源。(3)通風:加強礦井通風,降低煤塵爆炸的風險。5.3煤塵防治技術與措施5.3.1煤塵防治技術(1)濕式作業:采用濕式鉆眼、濕式噴漿等作業方式,減少煤塵產生。(2)噴霧降塵:在產塵點安裝噴霧裝置,通過噴灑水霧降低煤塵濃度。(3)干式捕塵:利用干式捕塵設備,對產塵點進行捕塵。5.3.2煤塵防治措施(1)加強煤塵監測:定期對礦井內煤塵濃度進行監測,保證煤塵濃度符合國家規定標準。(2)完善防塵設施:對防塵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3)提高礦工防塵意識:加強礦工培訓,提高礦工對煤塵危害的認識,使其養成良好的防塵習慣。(4)嚴格執行防塵制度:制定并嚴格執行防塵制度,保證煤塵防治工作的落實。第6章頂板災害防治6.1頂板災害類型與成因6.1.1頂板災害類型煤礦頂板災害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1)冒頂:頂板巖石因承載能力不足而突然塌落,造成作業面堵塞、設備損壞及人員傷亡。(2)片幫:煤層頂板與底板之間發生剪切破壞,導致煤層片落。(3)沖擊地壓:由于煤層及圍巖中積聚的彈性應變能突然釋放,導致頂板巖層快速移動,引發強烈震動。6.1.2頂板災害成因頂板災害的成因主要包括:(1)地質構造因素:如斷層、褶皺等地質構造活動,使頂板穩定性降低。(2)礦壓因素:煤層開采過程中,頂板壓力分布不均勻,導致頂板災害。(3)人為因素:如采煤工藝不合理、安全措施不到位等。6.2頂板災害監測與預報6.2.1頂板災害監測(1)巖層位移監測:采用位移計、激光測距儀等設備,對頂板巖層位移進行實時監測。(2)應力監測:利用應力傳感器,監測頂板巖層的應力變化。(3)聲發射監測:通過聲發射監測系統,捕捉頂板巖層的微破裂信號,判斷頂板穩定性。6.2.2頂板災害預報(1)地質預報:結合礦井地質資料,分析地質構造對頂板穩定性的影響,預報頂板災害發生的可能性。(2)礦壓預報:根據礦壓觀測數據,分析頂板壓力分布規律,預報頂板災害。(3)災害預警:基于監測數據,采用數學模型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頂板災害預警系統。6.3頂板災害防治技術與措施6.3.1頂板災害防治技術(1)巖層控制技術:采用合理的采煤工藝,控制頂板巖層移動,提高頂板穩定性。(2)注漿加固技術:對頂板破碎帶進行注漿加固,增強頂板承載能力。(3)水力壓裂技術:通過水力壓裂方法,降低頂板巖層應力集中,減少頂板災害。6.3.2頂板災害防治措施(1)加強地質勘探:掌握礦井地質條件,為頂板災害防治提供依據。(2)優化采煤工藝:根據頂板條件,選擇合適的采煤方法,降低頂板災害風險。(3)加強頂板監測:實時掌握頂板動態,發覺異常情況及時處理。(4)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頂板災害防治制度,提高礦井安全管理水平。第7章水害防治7.1礦井水害類型與成因7.1.1礦井水害類型礦井水害主要包括洪水、涌水、突水、泥石流等。各類水害對礦井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7.1.2礦井水害成因礦井水害成因復雜,主要包括地質構造、巖溶發育、地下水活動、大氣降水、開采活動等因素。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礦井水害的發生。7.2礦井水文地質調查與評價7.2.1礦井水文地質調查礦井水文地質調查主要包括收集礦井地質資料、開展野外調查、水文地質觀測、水文地質試驗等內容。通過調查,掌握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為水害防治提供依據。7.2.2礦井水文地質評價礦井水文地質評價主要包括分析礦井水文地質條件、評價礦井水害風險、確定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等。評價結果作為礦井水害防治的技術支撐。7.3礦井水害防治技術與措施7.3.1預防礦井水害的技術與措施(1)合理設計開采方案,避免開采活動引發水害。(2)加強礦井排水設施建設,提高礦井排水能力。(3)建立礦井水文地質監測系統,實時掌握礦井水文地質動態。(4)對礦井周邊地表水進行有效治理,減少地表水對礦井的影響。7.3.2應急處理礦井水害的技術與措施(1)制定礦井水害應急預案,明確應急響應程序和職責。(2)建立礦井水害應急救援隊伍,提高應急救援能力。(3)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保證礦井水害應急處理的需要。(4)定期開展礦井水害應急演練,提高礦井抗災能力。7.3.3治理礦井水害的技術與措施(1)采用帷幕注漿、凍結法等堵水技術,切斷礦井水源。(2)優化礦井排水系統,降低礦井水位。(3)對礦井水害區域進行加固處理,提高礦井穩定性。(4)加強礦井水害監測,及時掌握水害治理效果,調整治理方案。本章針對礦井水害防治,從礦井水害類型與成因、水文地質調查與評價、水害防治技術與措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為礦井水害防治提供技術指導。第8章煤礦通風與防塵8.1煤礦通風基礎知識8.1.1通風概述煤礦通風是保證礦井內空氣質量,防止災害發生的重要措施。本章主要介紹煤礦通風的基本概念、通風方式及其在煤礦生產中的應用。8.1.2通風方式(1)自然通風:依靠礦井內空氣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對流進行通風。(2)強制通風:采用風機等通風設備對礦井內空氣進行強制循環。8.1.3通風參數介紹通風過程中涉及的參數,如風量、風速、風壓等,并分析這些參數對煤礦通風效果的影響。8.2礦井通風設計與優化8.2.1通風設計原則通風設計應遵循安全、經濟、合理、可靠的原則,保證礦井內空氣質量滿足生產需求。8.2.2通風網絡構建根據礦井生產布局和通風要求,構建合理的通風網絡,包括主通風道、輔助通風道、通風聯絡道等。8.2.3通風設備選型與布置選擇合適的通風設備,如風機、風筒等,并合理布置在礦井內,以滿足通風需求。8.2.4通風優化分析通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整通風網絡、改進通風設備等方法,提高通風效果。8.3礦井防塵技術與措施8.3.1礦井防塵概述介紹礦井防塵的重要性、塵源及其對煤礦生產的影響。8.3.2塵源控制(1)礦井開采過程中塵源控制:采用濕式鉆眼、水炮泥等方法減少塵源產生。(2)通風過程中塵源控制:優化通風系統,降低礦井內粉塵濃度。8.3.3防塵技術(1)濕式防塵:利用水霧、濕式噴漿等方法降低粉塵濃度。(2)干式防塵:采用過濾、靜電等方法捕集粉塵。8.3.4防塵措施(1)合理安排生產作業,減少粉塵產生。(2)加強通風除塵,提高礦井內空氣質量。(3)做好個人防護,配備防塵口罩、防塵服等。(4)定期檢查防塵設施,保證其正常運行。通過以上內容,本章對煤礦通風與防塵進行了詳細闡述,旨在為煤礦生產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第9章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9.1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概述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是保證煤礦生產安全的關鍵技術手段。本章主要介紹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發展、組成、功能及其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通過實時監控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安全指標,為煤礦企業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9.2瓦斯監測與預警技術9.2.1瓦斯監測技術瓦斯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的一種有害氣體,對煤礦安全生產具有嚴重影響。瓦斯監測技術主要包括固定式瓦斯監測和移動式瓦斯監測兩種方式。固定式瓦斯監測主要通過安裝在工作面的瓦斯傳感器來實現,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靜脈輸液工具的合理選擇 2
- 廣東詩莞市高二數學下學期5月期中試題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生字筆順期末復習
- 【2】66144+AIGC應用基礎+課程標準
- 岳陽現代服務職業學院《生物醫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德陽中學2025年高三調研測試(二)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大連市達標名校2025屆中考猜題卷(一)語文試題含解析
- 江西婺源茶業職業學院《數字音頻處理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延邊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應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龍泉第二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零月考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上海市控江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
- 反詐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共286題)
- 2024年福建省中考歷史試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 高等工程數學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學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6第六講 五胡入華與中華民族大交融(魏晉南北朝)
- 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本科(五年制)教育評估標準
- 品質周報表(含附屬全套EXCEL表)
- 商鋪裝修工程施工方案.
- MQ2535門座起重機安裝方案
- 一針療法高樹中著精校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