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1頁
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2頁
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3頁
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4頁
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422.某企業借入長期借款100萬元,可用兩種還款方式。一種是每年還25萬元,分6年還清本息;另一種是每年還款20萬元,分8年還清,當時借款利率為13%,確定采取哪一種還款方式有利。解:方案一:25×6=150萬元方案二:PA=A(P/A,i,n)=20×(P/A,13%,8)=20×4.799=95.98萬元因為150萬>95.98萬所以采用第二種還款方式有利3.假定A公司計劃購買一臺生產設備,現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甲方案是一次付款55萬元;乙方案是分6年付款,每年年初付11萬元,6年共支付66萬元。若銀行借款利率為7%,試問:該公司應該選擇哪種方案?解:乙方案:PA=A〔(P/A,I,n)+1〕=11×〔(PA,7%,6-1)+1〕=11×〔4.100+1〕=56.1萬元因為55萬>56.1萬所以選擇甲方案4.某人現在要為自己準備退休后的養老金,現在此人離退休還有10年,銀行的存款利率為6%。他想從退休開始,每年年末收到養老金10000元,持續20年。試問:此人現在應一次性存入銀行多少錢,就能實現養老計劃?解:P=A(P/A,i,n)(P/F,i,m)=10000×(P/A,6%,20)×(P/F,6%,10)=10000×11.470×0.558=64002.6元5.某企業于年初存入10萬元,在半年復利一次的情況下,年利率為10%,到第10年末,該企業能得到多少本利和?解:20F=10×(1+5%)=26.51萬元P105公司發行5年期、年利率為12%的債券2000萬元,發行費率3%,所得稅率為40%。要求:計算該債券的資本成本。解:K=[2000×12%×(1-40%)]/[2000×(1-3%)]=0.074226≈7.42%某公司擬發行普通股,每股市價20元,準備發行80000股,預計籌資費用率為6%,第一年每股發放股利2元,股利增長率為5%。要求:計算該普通股的資本成本。解:K=[2×80000]/[20×80000×(1-6%)]+5%=10.64%+5%=15.64%某企業年銷售額為280萬元,稅前利潤為80萬元,固定成本為32萬元,變動成本為140萬元。全部資本為200萬元,負債比例為50%,負債年利息率為10%。要求:分別計算該企業的經營杠桿系數、財務杠桿系數和復合杠桿系數。解:DOL=[280-140]/[280-140-32]=140/108=1.3=130%DFL=[280-140-32]/[280-140-32-200×50%×10%]=108/98=1.10204≈110.2%DCL=DOL×DFL=130%×110.2%=142.86%某公司在初創時擬籌資500萬元,現有甲乙兩個備選方案。有關資料經測算見下表:某公司籌資方案預計表籌資方式甲籌資方案乙籌資方案籌資額/萬元資本成本(%)籌資額/萬元資本成本(%)長期借款8071107.5公司債券1208.5408普通股3001435014合計500—500—要求:使用資本比較成本法確定該公司最佳資本結構。解:甲方案:K=[80/500×7%]+[120/500×8.5%]+[300/500×14%]=11.56%乙方案:K=[110/500×7.5%]+[40/500×8%]+[350/500×14%]=12.09%因為乙方案的綜合成本大于甲方案的綜合成本,所以選擇甲方案某公司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票1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已發行利率為6%的債券400萬元。該公司擬為一個新的投資項目融資200萬元,新項目投產后公司每年息稅前盈余增加到300萬元。公司所得稅率為40%。現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1)按8%的利率發行債券。(2)按每股10元發行新股。要求:(1)計算兩個方案的每股盈余。(2)計算兩個方案的每股盈余無差別點息稅前盈余。(3)計算兩個方案的財務杠桿。(4)判斷哪個方案更好。解:(1)EPS`=(EBIT-I)(1-I)/N=(300-400×6%-200×8%)(1-40%)/1000=0.156元/股EPS``=(EBIT-I)(1-I)/N=(300-400×6%)(1-40%)/(1000+200/10)=0.162元/股(2)(ˉEBIT-400×6%-200×8%)(1-40%)/(1000/1)=(–EBIT-400×6%)(1-40%)/(1000/1+200/10)解得:ˉEBIT=840萬元(3)DFL`(EBIT-I)=300/(300-400×6%-200×8%)≈1.15%DFL``=EBIT/(EBIT-I)=300/(300-400×6%)=1.09%(4)因為DFL越大,企業財務風險越大,所以方案(2)更有好P2031.某企業現金收支狀況比較穩定,全年的現金需要量為600000元,每次轉換有價證券的固定成本為250元,有價證券的月利率為1%,計算全年的固定性轉換成本。解:最佳現金持有量Q=√(2×600000×250)÷(12×1%)=50000元固定轉換成本=交易成本=600000÷50000×250=3000元某公司每年需要乙材料80000件,每次訂貨成本為160元。每件材料的年儲存成本為10元,該種材料的采購價為10元/件,一次訂貨量在2000件以上的可獲3%的折扣,在4000件以上可獲5%的折扣,求該公司的最佳進貨量。解:經濟進貨批量基本模式下確定的經濟進貨批量為:Q=√(2×80000×160)/10=1600即在不存在商業折扣情況下的經濟進貨批量為1600件,存貨總成本計算如下:存貨總成本=80000×10+80000÷1600×160+1600÷2×10=816000元進貨批量在2000件到4000件之間,價格優惠3%,此時在這個進貨批量范圍內最低進貨批量2000件的總成本是最低的,因為在進貨批量范圍內,存貨總成本存在著這樣的變動規律:進貨批量越小,存貨總成本越低。每次進貨2000件時的存貨總成本計算如下:存貨總成本=80000×10×(1-3%)+80000÷2000×160+2000÷2×10=776000+6400+10000=792400元進貨批量為4000件以上時的存貨總成本計算如下:存貨總成本=80000×10×(1-5%)+80000÷4000×160+4000÷2×10=760000+3200+20000=783200元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當進貨批量在4000件時,存貨總成本是最低的。所以此時最佳進貨批量為4000件。某企業預計的年度賒銷收入為7000萬元,信用條件是“2/10,1/20,n/60”,其變動成本率為60%,資本成本率為8%,收賬費用為70萬元,壞賬損失率為賒銷額的4%。預賒銷額60%的客戶會利用2%的現金折扣,占賒銷額20%的客戶會利用1%的折扣,其余客戶均在信用期內付款。一年按360天計算。要求計算:企業采用該信用條件的信用成本前收益。企業采用該信用條件的信用成本后收益。若企業為擴大銷售收入放寬信用條件為“2/20,n/60”,預計將有50%的客戶享受現金折扣,其余客戶均在信用期內付款。此時賒銷收入變為8000萬元,收賬費用變為80萬元,壞賬損失率變為賒銷額的5%,其他條件不變,判斷該企業是否應當年改變信用條件。解:(1)(2)應收賬款平均收賬天數=60%×10+20%×20+(1-60%-20%)×60%=22天應收賬款平均余額=7000/360×22≈427.8萬元維持賒銷業務所需資金=427.8×60%=256.68萬元應收賬款機會成本=256.68×8%=20.5344萬元壞賬損失=7000×4%=280萬元現金折扣=7000×(60%×20%+20%×1%)=98萬元變動成本=7000×60%=4200萬元收賬成本=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壞賬損失+收賬費用=20.5344+280+70=370.5344萬元所以:企業采用該信用條件的信用成本前收益為:年賒銷收入-現金折扣-變動成本=7000-98-4200=2702萬元=信用前成本收益-(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壞賬成本+收賬費用)=2702-(20.5344+280+70)=2331.4656(3)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年賒銷余額/360)×平均收賬天數=(8000/360)×[50%×20+50%×60]≈888.9萬元維持賒銷余額業務所需資金=888.9×60%=533.34萬元應收賬款機會成本=5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