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1頁
3.19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2頁
3.19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3頁
3.19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4頁
3.19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回顧1.對臺灣的管理(東南):(1)1662年,民族英雄______打敗了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2)1683年,清軍進駐臺灣,1684年設置______;______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一個行省。2.對西藏的管轄(西南):(1)確立對西藏教首的冊封制度:順治帝時,冊封五世達賴為“_________”稱號;康熙帝時,冊封五世班禪為“____________”封號;后形成冊封制度。(2)1727年(雍正帝),設置________,監督西藏政務。(3)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規范了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明確規定_________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務。(4)乾隆帝時,制定“_________”制度,規定了喇嘛教活佛轉世的人選。3.對新疆的管轄(西北):(1)______帝三次率軍親征,平定了蒙古族準噶爾部噶爾丹叛亂,穩定了西北邊疆地區。(2)乾隆帝平定了回部貴族_______分裂祖國的叛亂。(3)清朝設置_______,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池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了對西北的管轄。(4)1771年,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在首領______的率領下,回歸祖國,受到乾隆皇帝的熱情接待。4.對東北的管理:(1)康熙帝于1685、1686年兩次在______打敗沙俄軍隊。(2)1689年,中俄兩國簽訂了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__________》,解決了中俄兩國_____邊界問題。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______流域和________流域包括______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5.清朝的疆域:西跨_____,西北_____________,北接__________,東北至___________,東臨_______,東南到__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西南達__________。猜謎語

謎語一:一物生的真奇怪,腰里長出胡子來,拔掉胡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謎語二:高高個兒一身青,金黃圓臉笑盈盈,天天對著太陽笑,結的果實數不清。你知道謎底嗎?它們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第19課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習目標1.了解清朝前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情況;2.探究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和影響;3.了解清朝前期人口增長的情況,理解自然環境、

社會發展與人口增長的辯證關系。材料:凡各處逃亡流民,不論原籍、別籍均廣加招徠(lái招攬),編入保甲(戶籍),使之安心樂業。查本地方無主荒田,州、縣官給以印信執照開墾耕種,永準為業。

——《墾荒令》通過這個材料說明了什么?統治者重視農業發展,推行墾荒政策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1.原因:年代耕地面積(頃)1661年(順治十八年)

5493576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078430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4144951920919頃≈128061平方千米(1)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到乾隆末年,全國耕地面積比明朝鼎盛時期增加了近3億畝)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2.表現:一、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對黃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運河進行治理,組織人力修建了許多堤壩、渠堰、海塘(2)大力興修水利(3)糧食產量提高

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使糧食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經濟作物品種增加,棉花、甘蔗、煙草、茶葉、藥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4)經濟作物推廣2.表現: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大力興修水利糧食產量提高經濟作物推廣種植農業發展有利于社會穩定和繁榮,推動手工業與商業發展。3.影響:“湖廣熟,天下足”——湖廣地區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1)傳統手工業的發展:清朝前期絲織業、印染業、礦冶業、

制瓷業、制糖業、制茶業等手工業都有很大的發展;(2)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當時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場。——早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萌芽)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清代制瓷圖1.結合書本,說說清朝前期手工業發展的主要表現。手工業工場:是由于商品經濟發展而形成的。在我國出現于明朝中后期,成熟于清朝前期。是一部分地主、商人設置機房,購買機器和原料,他們被稱為“機戶”。雇傭勞動力進行手工生產,計日領取報酬,受雇傭的勞動力被稱為“機工”。其關系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沒有人身依附關系,稱為“機戶出資,機工出力”。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2.商業發達的表現:(1)形成了商業網(農村集市、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全國性市場)(2)一些農村地區發展為工商業市鎮(3)北京、江寧等大城市,

工商業非常繁榮(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

如:晉商、徽商胡雪巖:著名的徽商,早年在各省設立銀號20多處,并經營中藥、絲茶生意,操縱江南商業,資產最高達2000萬兩以上。后入朝為官,史稱“紅頂商人”“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二、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清朝前期工商業的發展“人煙數十里,賈戶數千家”2.商業發達表現明清時期,白銀是流通的主要貨幣《盛世滋生圖》描繪了乾隆時蘇州繁華的市井風情山西祁縣喬氏

【喬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院,喬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共有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學和居住民俗研究價值,故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材料:(明清時期)商業資本十分活躍,積累了百萬乃至千萬資金。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大小商人,他們在各地設會館,公所,組織商幫……清代,山西票號商、兩淮鹽商、廣東行商,富甲天下,山西莊氏號稱數千萬兩。

——以上資料摘自《簡明中國經濟史》結合所學,指出明清商業進一步發展的表現有哪些?商業資本活躍,資金雄厚,會館、商幫出現三、人口的增長人口

單位:萬人(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425398451094229690材料:下圖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長情況示意圖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社會經濟的措施,使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1.右表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清朝前期人口增長的情況。2.人口增長的原因

清朝前期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長。

康熙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1.5億。乾隆末年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材料: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積簡表時間全國人均耕地面積統計數順治十八年(1661年)6.88畝康熙六十年(1721年)8.26畝雍正十二年(1734年)8.13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2.51畝1.分析上面表格,出現了什么現象?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由于人口增加快,使人均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人地矛盾突出,進一步開荒墾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力下降。2.由以上不良后果,我們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計劃的控制人口增長,科學、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電視劇《闖關東》和《走西口》再現了當年人們背井離鄉、歷經磨難的移民生活。那么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呢?人口大幅增長,人地矛盾突出。

材料: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隸永定河邊蓄水邊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則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漲,水無所容,甚至漫溢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黃河“河灘地畝,盡皆耕種麥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圍打壩,填塞日多”。現象:人們盲目開墾沿河與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積不斷縮小;破壞生態平衡,導致水災越來越嚴重。原因:人口增長過快,耕地減少,人地矛盾突出。認識: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依據材料分析:1.說明黃河流域出現的突出的社會現象。2.簡要分析其原因。3.從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歷史現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認識?原因:1.統治者重視;2.社會穩定;3.人民的辛勤勞作措施:1.大力推行墾荒政策2.興修水利,治理河道

3.改進種植技術,改良新品種

表現:1.耕地面積不斷擴大

2.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高產農作物推廣

3.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影響: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對手工業和商業的

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1.傳統手工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2.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手工業表現商業的繁榮1.各類商業城鎮的繁榮2.晉商、徽商等大型商幫的興起原因:社會經濟恢復,國力增強,社會安定表現:乾隆末年人口達3億,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影響:人地矛盾突出,增加了社會壓力,影響經濟持續

發展。人口增長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小結:1.清朝前期,許多大城市工商業非常繁榮。據載擁有“十萬煙火”,財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的是()A.北京

B.江寧

C.蘇州

D.杭州2.看了《喬家大院》,小明了解到劇中主人公喬致庸是名典型的晉商,晉商興盛于()A.秦漢時期

B.東晉時期C.唐宋時期

D.明清時期3.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長,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是在()

A.順治年間

B.康熙年間

C.雍正年間

D.乾隆末年4.下列關于明清農業發展狀況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雙季稻得到大面積擴種B.玉米、甘薯等得到大面積推廣C.糧食產量提高,經濟作物增多D.耕地面積日益縮小5.清前期涌現出許多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其中最著名的有()A.徽商、川商B.徽商、晉商C.粵商、晉商D.徽商、京商CD

DD課堂達標檢測B6.清朝前期,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市場,其中有些頗具規模,如著名的機戶李扁擔、李東陽等,這些機戶生活在()

A.北京

B.江寧

C.長安

D.洛陽7.電視劇《走西口》描繪的商幫在清朝與徽商齊名,它是()

A.浙商

B.閩商

C.冀商

D.晉商8.票號類似于今天的()

A.支票

B.銀行

C.存折

D.典當行9.“湖廣熟,天下足”中的“湖廣”指的是()

A.湖北廣東

B.湖北廣西

C.湖南廣東

D.湖南湖北10.閱讀材料,解答問題:

材料一:《醒世恒言》敘述:明朝浙江淳安縣的一個小地主,依靠仆人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數千金,便購置田產,成為大地主。又有蘇州王憲,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