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選用技術標準TechnicalstandardforselectingandusingofsteeltubularscaffoldandformworksupportDBJ50/T-334-2019主編單位: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文件渝建標〔2019013號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發布《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選用技術標準》的通知各區縣(自治縣)住房城鄉建委,兩江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局,有關單位:現批準《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選用技術標準》為我市工程建設推薦性標準,編號為DBJ50/T-334-2019,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根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2017年度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項目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7〕628號)文件要求,規范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工程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家標準,并在廣泛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定;4.構配件;5.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6.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7.型鋼懸挑式腳手架;8.模板支撐架;9.施工;10.安全管理。本標準由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在本標準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注意收集資料,總結經驗,并將有關意見和建議反饋給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郊路69號,郵政編碼:400080,電話傳真網本標準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主編單位: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參編單位: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海建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恒祥市政園林有限公司浙江國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慶華碩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重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恒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財信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鵬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于海祥周雪梅翁邦正郭長春吳加松熊衛士祁文勇楊光余朱俊成周建元吳志鵬熊俊韓輝審查專家:張京街鄧小華余斌鄒時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2 2 33基本規定 4 65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5.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 5.2構造要求 6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206.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 206.2構造要求 207型鋼懸挑式腳手架 237.1選用條件及型鋼選用型號 237.2構造要求 24 308.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 308.2構造要求 389施工 489.1施工準備 489.2構配件進場 489.3搭設和驗收 499.4使用 9.6拆除 5110安全管理 53附錄A檢查驗收表 55 61引用標準名錄 62條文說明 63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s 44Components 22……65SteelTubularFloorScaffoldwithCouplersinDoubleRow 5.1ConditionsofSelectingandScaffoldDimensions 5.2RequirementsofDetails 6SteeITubularFullScaffoldwithCouplers 206.1ConditionsofSelectingandScaffoldDimensions 206.2RequirementsofDetails 207ProfiledSteelCantiliverScaffold 23mensions 237.2RequirementsofDetails 248FormworkSupport 8.1ConditionsofSelectingandScaffoldDimensions 8.2RequirementsofDetails 389Construction 489.1PreparationforConstruction 489.2CompohentsInspectionandAcceptance 489.3AssemblyandAcceptance 499.4Usage 509.5Monitoring 9.6Disassembly 10SafetyManagenment AppendixAInspectionandAcceptanceSheets 55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 61ListofQuotedStandards 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為了方便建筑施工作業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應用,提1.0.2本標準適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以及碗扣式普通鋼管支撐架的選用與安全技術管理。1.0.3在建筑施工中按本標準規定的條件直接選用作業腳手架或模板支撐架時,其使用條件、各項參數,構造要求和安全措施必須全部滿足本標準的要求。1.0.4作業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選用,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重慶市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術語和符號2.1.1鋼管腳手架steelpipescaffold采用鋼管搭設而成的為建筑施工提供作業平臺和安全防護的臨時操作架體。2.1.2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_/scaffoldindoublerow由扣件和鋼管構成的由內外兩排立桿和水平桿以及連墻件和剪刀撐等桿件構成的立桿坐落于地基上的作業腳手架。2.1.3滿堂扣件式腳手架fullscaffold由扣件和鋼管構成的搭設面積滿足作業區要求的雙(多)向多排腳手架。2.1.4型鋼懸挑式腳手架hangedscaffold通過從主體結構懸挑出的型鋼水平構件將架體所受豎向荷載傳遞到主體結構上的施工用作業外腳手架。2.1.5模板支撐架formworksupport采用鋼管搭設而成的用于支撐混凝土模板的滿堂架體。2.1.6開口型腳手架openscaffold沿建筑周邊非交圈設置的腳手架。2.1.7橫向斜撐horizontalcatercormerbracing與雙排腳手架同一節間內、外立桿或水平桿斜交,由底至頂呈之字形分布的斜桿。2.1.8拋撐non-orthogonalbracingtubewithlateralsurfaceofscaffold用于腳手架側面支撐,與腳手架外側面斜交的桿件。32.1.9主節點mainnode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三桿緊靠的扣接點。2.1.10作業層workingfloorofscaffold上人作業的腳手架鋪板層。2.1.11鋼絲繩卸荷裝置wireropeunloadingdevice采用斜拉鋼絲繩將雙排腳手架豎向荷載部分傳遞至主體結構的保險裝置。2.1.12對稱傳力雙耳托扣件symmetricforcetransferringan-tiskidcouplerwithtwosidetrays兩側帶有對稱耳形承托件,能將兩側荷載對稱傳至立桿的抗滑傳力扣件。amx模板支撐架立桿頂端可調托撐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上限;H腳手架或模板支撐架搭設高度;h步距、梁截面高度;La立桿縱向間距;ir立桿橫向間距;L1懸挑鋼梁懸挑長度;L2懸挑鋼梁固定段長度;L3腳手架內立桿離墻面的距離;n梁下模板支撐架附加單鋼管主楞將立桿縱距均分數S梁截面面積;t樓板厚度;Z懸挑腳手架所處高度。43基本規定3.0.1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施工前應根據建筑結構的實際情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經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腳手架、模板支撐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組織專家論證。3.0.2腳手架的搭設場地應平整、堅實,并應有防、排水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架的地基應根據腳手架所受荷載、搭設高度、搭設場地等土質情況進行地基承載力驗算;2當腳手架立桿支承在混凝土結構構件上時,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對混凝土結構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3.0.3模板支撐架地基承載力應進行驗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地基應堅實、平整,場地應有排水措施,不應有積水;2土層地基上的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和混凝土墊層,墊層混凝土標號不應低于C20,厚度不應小于150mm;當采用墊板代替混凝土墊層時,墊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寬度不小于200mm、長度不少于二跨的木墊板;3混凝土結構層上的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4對承載力不足的地基或混凝土結構層,應進行加固處理;5濕陷性黃土、膨脹土、軟土地基應有防水措施;6當立桿支承在混凝土結構構件上時,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對混凝土結構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3.0.4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構造設計應能保證其體系的5穩定。3.0.5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應構造合理、連接牢固、搭設與拆除方便、使用安全可靠。64構配件4.0.1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所采用的鋼管應符合下列規定:1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其材質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Φ48.3mm×3.5mm,周轉使用的鋼管,壁厚不應小于3.0mm。4.0.2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所采用的扣件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應采用鋼板沖壓制作,也可采用可鍛鑄鐵或鑄鋼制作;其質量和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板沖壓扣件》GB24910和《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2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4.0.3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所采用的碗扣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上碗扣采用碳素鑄鋼或可鍛鑄鐵鑄造時,其材質應分別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ZG270-500牌號和《可鍛鑄鐵件》GB/T9440中KTH350-10牌號的規定;采用鍛造成型時,其材質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2當下碗扣采用碳素鑄鋼鑄造時,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ZG270-500牌號的規定。3當水平桿接頭和斜桿接頭采用碳素鑄鋼鑄造時,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ZG270-500牌號的規定。當水平桿接頭采用鍛造成型時,其材質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4上碗扣和水平桿接頭不得采用鋼板沖壓成型。當下碗扣采用鋼板沖壓成型時,其材質不得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板材厚度不得小于4mm,并應經600℃650℃的時效處理;嚴禁利用廢舊銹蝕鋼板改制。4.0.4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立桿接長當采用外插套時,外插套管壁厚不應小于3.5mm;當采用內插套時,內插套管壁厚不應小于3.0mm。插套長度不應小于160mm,外伸長度不應小于110mm,插套與立桿鋼管間的間隙不應大手2mm。4.0.5可調托撐及可調底座的材質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可調托撐及可調底座,當采用實心螺桿時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當采用空心螺桿時,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結構用無縫鋼管》GB/T8162中20號無縫鋼管的規定;2可調托撐及可調底座調節螺母鑄件應采用碳素鑄鋼或可鍛鑄鐵,其材質應分別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中ZG230-450牌號和《可鍛鑄鐵件》GB/T9440中KTH330-08牌號的規定;3可調托撐U形托板和可調底座墊板應采用碳素結構鋼,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和鋼帶》GB/T3274中Q235級鋼的規定;4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螺桿外徑不得小于36mm,碗扣式鋼管腳手架螺桿外徑不得小于38mm;空心螺桿壁厚不得小于5mm;螺桿直徑與螺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梯形螺紋第2部分:直徑與螺距系列》GB/T5796.2和《梯形螺紋第3部分:基本尺寸》GB/T5796.3的規定;5螺桿與調節螺母嚙合長度不得少于5扣,調節螺母厚度8不得小于30mm;6可調托撐U形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彎曲變形不應大于1mm,可調底座墊板厚度不得小于6mm;螺桿與托板或墊板應焊接牢固,焊腳尺寸不應小于鋼板厚度,并宜設置加勁板。4.0.6型鋼懸挑式腳手架用型鋼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或《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的規定。4.0.7腳手架用預埋鋼筋錨環、錨固螺栓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中HPB300鋼筋的規定。加工應采用鋼筋彎曲機冷彎成型,彎心半徑不應小于2.5d,加工過程中不得進行反復彎折或加熱處理;絲扣加工應符合《閥門零部件、螺母、螺栓和螺塞》JB/T1700的有關要求。4.0.8腳手架所用鋼絲繩及繩卡的材質應符合下列規定:1鋼絲繩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絲繩通用技術條件》GB/T20118、《重要用途鋼絲繩》GB8918和《鋼絲繩用普通套環》GB/T5974.1的規定;2繩卡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絲繩夾》GB/T5976的規定。4.0.9腳手板的材質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板可采用鋼,木或竹材料制作,單塊腳手板的質量不宜大于30kg;2鋼腳手板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沖壓鋼腳手板的鋼板厚度不宜小于1.5mm,板面沖孔內切圓直徑應小于25mm。3木腳手板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中IIa級材質的規定。腳手板厚度不應小于50mm,兩端宜各設直徑不小于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4竹串片腳手板和竹笆腳手板宜采用毛竹或楠竹制作;竹串片腳手板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竹腳手架安全技術規4.0.10安全網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安全網》GB5725的規定。4.0.11周轉使用的腳手架桿件、構配件應定期維修每使用一個時報廢。4.0.12腳手架構配件應具有良好的互換性,且可重復使用。構配件出廠質量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桿件、構配件的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不得使用帶有裂紋、折痕、表面明顯凹陷、嚴重銹蝕的鋼管;4焊接件的焊縫應飽滿,焊渣應清除干凈,不得有未焊透、4.0.13工廠化制作的構配件應有生產廠的標志。5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5.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5.1.1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選用應符合表5.1.1的規定。表5.1.1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選用條件項目要求說明搭設高度當搭設高度超過50m時應另行設計計算作業層施工荷載標準值≤2.0kN/m2裝修用≤3,0kN/m2結構用腳手板自重標準值≤0.35kN/m2各作業層施工荷載標準值總和≤5.0kN/m2同一跨距內上下作業層交叉作業層數不超過2層風荷載條件地面粗糙度為C類或D類其它搭設場地風荷載應另行計算作業層設置數量≤2層鋪設腳手板層數作業層垂直高度大于10m時,應鋪設防護腳手板或防護安全網作業層附加水平桿作業層橫向水平桿間距按不大于立桿縱距的1/2設置針對于腳手板沿腳手架縱向鋪設的情況注:表中載地面粗糙度按現行國家《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要求,C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D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5.1.2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架體尺寸可按表5.1.2選用。表5.1.2扣件式鋼管落地雙排腳手架架體尺寸選用表搭設高度H(m)H≤2424-H≤[3535<H≤50H>50立桿橫距L(m)采用雙立桿、分段卸荷等方法搭設,并另行計算立桿縱距L(m)步距h(m)連墻件間距3步3跨2步3跨2步3跨2步3跨鋼絲繩保險措施(繩徑≥15,5mm)在架體約2/3高度主節點處每4跨、架體轉角以及架體開口主節點等部位設置一道。5.2構造要求5.2.1落地雙排腳手架立桿底部應鋪設通長墊板,搭設高度大于30m時宜增設專用底座。5.2.2腳手架立桿位于后澆帶、采光井等孔洞位置時,立桿底部宜采用型鋼橫梁支承。架體坐落于后澆帶上時,后澆帶下支撐體系不應拆除;型鋼橫梁的規格應經計算確定(圖5.2.2)。圖5.2.2腳手架坐落于采光井或后澆帶結構上底部構造示意圖5.2.3立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應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不少于兩跨與立桿固定,且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圖5.2.3-1);2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頂層頂步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0mm,且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搭接桿件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圖5.2.3-2);立桿采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3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端1m,高出檐口上端1.5m。5.2.4掃地桿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圖5.2.3-1):1腳手架底部主節點處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應在縱向掃地桿下方;2縱向掃地桿必須連續設置,鋼管中心距立桿底端不應大5.2.5水平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圖5.2.5):1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其單根桿件長度不宜小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3橫向水平桿應放置在縱向水平桿上部,靠墻一端至墻面距離不宜大于100mm;4主節點處必須設置橫向水平桿;5桿件接頭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桿件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接頭位置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6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扣件固定;7架體的節點扣件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也不應大于65N·m,且縱橫水平桿與立桿連接點間距不應大于150mm。gga≤l/3≥5005.2.6雙排腳手架剪刀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搭設高度在24m以下時,應在腳手架外側立面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剪刀撐,每道剪刀撐的跨度應為4跨~6跨,且不應小于6m,也不應大于9m(圖5.2.6-la);2當搭設高度在24m及以上時,應在腳手架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方向連續設置剪刀撐(圖5.2.6-1b);3剪刀撐桿件接長可采用搭接或對接方式,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圖5.2.6-2);4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a)24m以下不連續剪刀撐設置(b)24m以上連續剪刀撐設置5.2.7雙排腳手架橫向斜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圖5.2.7):1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橫向斜撐應分布在同一節間;2腳手架在塔吊、電梯、物料提升機、卸料平臺等需要斷開處,除設置連墻件外還應設置橫向斜撐;3橫向斜撐應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圖5.2.6-2剪刀撐桿件接長圖5.2.7架體開口處橫向斜撐加強做法5.2.8雙排腳手架連墻件應經設計計算確定,其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搭設高度在6m以下時,可采用加拋撐的方法保持架體臨時穩定(圖5.2.8-1);2搭設高度在6m以上時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與結構的連接應采用剛性桿件連接(圖5.2.8-2);連墻件應滿足連墻桿自身抗拉承載力、抗壓穩定性要求以及連接強度要求;3連墻件的布置間距應滿足架體穩定性要求,連墻點的水平投影間距不得超過3跨,豎向垂直間距不得超過3步,連墻點之上架體的懸臂高度不得超過2步,且單個連墻件作用面積不應大于24m2;4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應向腳手架一端下斜連接(圖5.2.8-3);5連墻件應靠近主節點設置,距離主節點不得大于300mm;6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及腳手架的開口處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豎向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且不應大于4m;7連墻件可采用鋼管通過扣件與結構拉結,當單扣件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可選用雙扣件、螺栓或焊接等方式連接(圖5.2.8-2);拋撐圖5.2.8-1拋撐設置(a)穿小洞口(b)穿小洞口(c穿大洞口(d)穿實心墻(C)抱柱圖5.2.8-2連墻件常用做法圖5.2.8-3連墻件設置方向5.2.9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斜撐應隨架體升高與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5.2.10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節點扣件組裝應符合下列規定:2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3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4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5.2.11作業層腳手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施工主體結構不宜大2腳手板應設置在不少于三根的橫向水平桿上,可采用對3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取130mm~15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4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30mm~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固定。5.2.12搭設高度大于35m的雙排腳手架應采用鋼絲繩卸荷裝置(圖5.2.12a),鋼絲繩不得參與受力計算。保險鋼絲繩上拉點可采用預埋直徑不小于20mm的鋼筋錨環或穿梁、抱梁、抱墻、背鋼管等拉接方式(圖5.2.12b)。22圖5.2.12鋼絲繩卸荷裝置構造20表6.1.1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選用條件項目要求說明搭設高度36m當搭設高度超過36m時應另行設計計算作業層活荷載標準值≤2.0KN/m2裝修用≤3.0KN/m2結構用作業層設置數量頂部1層架體高度H(m)立桿縱、橫間距(m)步距(m)施工荷載2.0kN/m2施工荷載3.0kN/m2≤1)4×1,4≤1,1×1,15≤H<101.3×1.31,0×1,010≤H<20≤1,0×1.0205H<301,0X1,00,9×0,930≤H≤36≤0.9X0.9≤0,8X0,821桿件接頭應符合本標準第5.2.1條~5.2.5條的有關要求。6.2.2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在外側四周及內部縱、橫向每~6m~8m由底至頂設置連續豎向剪刀撐,剪刀撐跨度應為6m~8m(圖6.2.2)。6.2.3當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在8m以下時,應在架體頂部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當架體搭設高度在8m及以上時,應在架體頂部、底部及豎向間隔不超過8m處分別設置連續水平剪刀撐。在頂層和豎向間隔不超過8m處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宜在豎向剪刀撐斜桿相交平面設置,剪刀撐跨度應為6m~8m。6.2.4高寬比大于2的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采用連墻件與建筑物結構可靠拉接;當不具備拉接條件時,應在架體四角及四周每隔15m處增設纜風繩,纜風繩拉接點應位于架體高度的2/36.2.5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架體內部需設置運輸或人行水平通道時,應單獨進行專項設計。6.2.6滿堂腳手架上人孔洞口處應設梯道或爬梯,爬梯梯檔間距不得大于300mm。架體高度超過4m時應設置梯道或搭設與結構樓層相連接的通道。226.2.7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局部承受不大于8kN/m2集中荷載時,可在架體局部對荷載傳遞構成影響的范圍內,將架體立桿表7,1.1型鋼懸挑式腳手架選用條件項目要求說明支撐懸挑梁的主體結構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板厚≥120mm懸挑梁每列立桿下設置一根工字鋼材質符合本標準第3.0.6條規定架體高度超過20m時應分段搭設或另行設計,架體所處高度≤100m作業層施工荷載標準值2.0kN/m2裝修用≤3,0kN/m結構用各作業層施工荷載標準值總和5,0kN/m2同一跨距內上下作業層交叉作業層數不超過2層腳手板自重標準值≤0.35kN/m沖壓鋼腳手板、竹串片腳手板木腳手板作業層設置數量≤2層鋪設腳手板層數≤3層作業層垂直高度大于10m時,應鋪設防護腳手板或防護安全周24架體高度H(m)懸挑長度工字鋼梁選用型號施工荷載2.0kN/m2施工荷載3.0kN/m2施工荷載2.0kN/m2十3,0kN/m2202020a#2,0020a井20a#22a#2,2518井20a#22a#25a井2.5020a#22a#25a#25a#2,7522a#25a#25a#28a#3.0022a#25a#28a#28a#7.1.3型鋼懸挑式腳手架鋼管架體尺寸可按表7.1.3選用。架體所處高度Z(m)步距h(m)立桿橫距(m)7.2構造要求7.2.1按本標準選用型鋼懸挑腳手架時,型鋼懸挑梁宜采用工字型截面型鋼,錨固件應按設計確定。7.2.2懸挑鋼梁懸挑長度應按施工方案確定,固定段長度不應小于懸挑段長度的1.25倍。7.2.3型鋼懸挑梁應設置在主體結構上,懸挑端應按懸挑跨度起拱0.5%~1.0%。支承點應設置在結構梁或墻上(圖7.2.3);25若設置在外伸陽臺上或懸挑板上時,應有加固措施,并經設計單位確認。200200≥20020.5%~1%7.2.4型鋼懸挑梁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按本標準選用懸挑型鋼型號時,型鋼懸挑梁間距應按懸挑架架體立桿縱距設置,每一縱距設置一根;當立桿下不能設置型鋼懸挑梁時,應增設縱向分配鋼梁;2型鋼懸挑式腳手架搭設在非直線(折、弧線)的結構外圍時,懸挑梁應垂直于外圍面或為徑向,型鋼梁及架體應按最大荷26載進行設計或按最不利等效工況按本標準進行選用。7.2.5型鋼懸挑梁固定應符合下列要求:1型鋼懸挑梁末端應采用不少于2個預埋U型螺栓(圖7.2.5-1)或預埋環與建筑結構梁板固定(圖7.2.5-2),預埋U型螺栓或預埋環宜預埋至混凝土梁內、板底層鋼筋位置,并應與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綁扎牢固,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鋼筋錨固的規定;2平面轉角處懸挑梁末端錨固位置應互相錯開(圖7.2.5-3a),當結構柱或剪力墻處無法錯開時,可采用側面預埋件、預留螺栓孔洞等側面固定方式設置懸挑型鋼(圖7.2.5-3b);3預埋U型螺栓的直徑不應小于18mm,寬度宜為160mm,高度應經計算確定;U型螺栓絲扣應采用機床加工,不得使用板牙套絲或擠壓滾絲,長度不宜小于120mim(圖7.2.5-1);4預埋環圓鋼的直徑不應小于16mm,寬度宜為160mm,高度應經計算確定;預埋環的錨固端平直段應埋置于樓板底排鋼筋以下(圖7.2.5-2);5預埋環、U型螺栓與型鋼間隙應用硬木楔楔緊。綠寬度+50m綠寬度+50m4A-A231直徑≥16mm預埋環;2硬木楔子楔緊32φ18錨固鋼筋、長度1000mm圖7.2.5-3平面轉角處懸挑梁末端錨固位置相互錯開示意28于9m(圖5.2.6-1b)。4.分段懸挑的鋼管腳手架立桿、剪刀撐等桿件,在分段處應全部斷開,不得上下連續設置。7.2.7懸挑式腳手架架體的底部與懸挑構件應固定牢靠,不得滑動或竄動(圖7.2.7)。7.2.8懸挑型鋼鋼絲繩卸荷保險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圖7.2.8):1鋼絲保險繩不應參與懸挑鋼梁受力計算,且直徑不宜小2鋼絲保險繩可在每2根型鋼懸挑梁上設置1道,并應與上部結構拉結;外墻陽角處、樓梯間、懸挑結構構件等處每根型鋼懸挑梁外端均應設置鋼絲繩與上部結構拉結;3鋼絲繩與建筑結構拉結的吊環應使用HPB300級鋼筋,應按設計確定,并不宜小于20mm,吊環預埋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中鋼筋錨固的規定;4鋼絲繩的作用位置宜與懸挑構件軸線一致;5鋼絲繩與預埋鋼筋錨環拉結處宜設置鋼絲繩梨形環,鋼絲繩繩卡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絲繩卡》GB/T5976的規定。鋼絲繩與鋼梁的水平夾角應不小于45°。45308模板支撐架8.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8.1.1模板支撐架選用應符合表8.1.1的規定。項目要求說明結構(構件)類型普通鋼筋混凝土樓(屋)梁、板或箱梁等平面構件;梁的鋼筋混凝土自重標準值≤25,5kN/m3,板的鋼筋混凝土自重標準值≤25,1kN/m3構件為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時或采用特殊混凝土時應另行計算搭設高度當搭設高度超過20m時應另行設計龍骨、面板自重標準值≤0.35kN/m28.1.2模板支撐架架體尺寸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混凝土樓(屋)面結構中,板類構件采用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時,可按表8.1.2-1選用;2混凝土樓(屋)面結構中,梁類構件采用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時,可按表8.1.2-2選用;3混凝土箱梁結構中,板類構件(頂底板、翼緣板)采用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時,可按表8.1.2-3選用;4混凝土箱梁結構中,梁類構件(腹板)采用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時,可按表8.1.2-4選用。支架高度H(m)板厚200200<300300400400<500<600600<700<800800<900<f5900800900800900800700700步距5=H<8900800900800900800800700700700步距8≤H<10900800900800900704800700700700600步距10≤H<15900804900800900700800704800704700600600步距15≤H≤20900800900700800700800700700700600600600步距步距(mm)步距(mm)////步距(mm)//////步距(mm)//8////步距(mm)//注:900/2表示以900mm為模架立桿縱向間距模數、中間須加設一根立桿,滿足立桿縱向間距4立桿縱距(mm)立桿橫距(mm)步距(mm)立桿縱距(mm)立桿橫距(mm)步距(mm)立桿縱距(rmm)立桿橫距(rmm)步距(mm)立桿縱距(mm)立桿橫距(mm)步距(mm)立桿縱距(mm)立桿橫距(mm)步距(mm)支架高度H梁高h300<h≤600600<h900<h21002100<h24002400<h2700<h3000H<5立桿縱向間距900904600600600600600立桿橫向間距900900600600300300300300300300步距(mm)6006005≤H<8立桿縱向間距Cmm)900900600600600600600立桿橫向間距900900600600300300300300300300步距(mm)6006008H<10立桿縱向間距600600600600600//立桿橫向間距900600600600300300300300//步距(mm)600//10=H<15立桿縱向間距900900900600600600600600//立桿橫向間距900600600600300300300300//步距(mm)600600//續表8.1.2-4支架高度H梁高h300<h600<h900<h2100<h2400<h2700<h15≤H≤20立桿縱向間距900900900600600600600600//立桿橫向間距Cmm)900600600600300300300300//步距(mm)600600//378.1.3當梁板結構的梁截面尺寸較小時,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架體尺寸除可按本標準第8.1.2條進行選用外,還可按下列規定進行選用:1當梁板結構符合表8.1.3-1的要求時,梁下可不設置立桿;2當梁板結構符合表8.1.3-2的要求時,梁下可只設置1排立桿。支架高度H(m)寬度b≤300mm,面積S≤0,2m2梁邊板厚(mm)立桿縱距(mm)梁兩側立桿橫距(mm)步距(mm)支架高度H(m)H<55≤H<88≤H<1010≤H<1515≤H<20梁截面積S(m2)S0,35<S0.40.4<SS0,35<S0,30,3<SS0,25<S≤0,45梁邊板厚立桿縱距梁兩側立桿橫距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900步距388.2構造要求8.2.1混凝土樓(屋)面結構中,梁模板支撐架的立桿縱向應沿梁長方向布置;立桿橫向應沿梁截面中心線兩側對稱布置。梁兩側板下立桿距離梁邊距離不應大于300mm,且不宜小于200mm,并應根據梁下立桿數量不同分別符合以下三種情況構造要求:1梁下設置2排及以上立桿時(圖8.2.1-1),梁下最外側立桿距梁外側邊的距離不得大于100mm,梁下立桿應將兩側板下立桿之間的間距均分,梁下立桿橫向間距L,應為該等分間距;2梁下設置1排立桿時,梁下立桿應居中設置,梁下立桿橫向間距應為兩側板下立桿之間間距的一半,梁下立桿頂部可調托撐上部應設置兩級主楞(圖8.2.1-2a)或設置水平斜放單鋼管主楞(圖8.2.1-2b);3梁下不設置立桿時,可采用單鋼管主楞,沿梁縱向每縱距內應增設橫向單鋼管主楞(圖8.2.1-3),增設數量應滿足承載力計算;也可通過對稱傳力雙耳托扣件設置對稱成組主楞(圖8.2.1-4)。393003001(a)兩級主楞設置(b)水平斜放圖8.2.1-2梁下設置1排立桿時的梁板支撐架構造(適用于表8.1.3-2)(b)平面圖圖8.2.1-3圖8.2.1-3梁下不設立桿時采用單鋼管主楞的梁板支撐架構造(適用于表8.1.3-1)40(cA節點大樣圖1主楞鋼管;2立桿;3主楞木方;4對稱傳力雙耳托單鋼管扣件;5對稱傳力雙耳托雙鋼管扣件;6對稱傳力雙耳托單術方件;7對稱傳力雙耳托雙木方扣件注:每根立桿上各根水平桿傳遞至雙耳托扣件的豎向集中力設計值不應超過8kN。圖8.2.1-4梁下不設立桿時采用對稱傳力雙耳托扣件設置對稱成組主楞的梁板支撐架構造(適用于表8.173-1)8.2.2箱梁采用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時,應在腹板、實心段、漸變段等部位加密立桿,確保各部位立桿受力均勻,并應在頂面四周設置寬度不小于900mm的擴展作業平臺(圖8.2.2)。(a立桿伸至翼緣板支模(b)翼緣板下定型桁架支模418.2.3模板支撐架立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式鋼管架體立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2碗扣式鋼管架體立桿接頭宜交錯布置;3梁(箱梁腹板)與板(箱梁翼緣板、頂底板)的模板支撐架立桿間距、步距宜相等或互為倍數關系;4現澆混凝土結構的上、下樓層模板支撐架的立桿應對位5每根立桿頂部應設置可調托撐傳力,立桿下端應按本標準第3.0.3條的規定設置底座、墊層或墊板。8.2.4模板支撐架的水平桿應按步距沿縱向和橫向連續設置,不得缺失。在立桿的底部應設置一道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作為掃地桿,掃地桿距離地面高度,對扣件式鋼管架體不應超過200mm,對碗扣式鋼管架體不應超過400mm,水平桿和掃地桿應與相鄰立桿連接牢固。當掃地桿距離地面高度超限時,可采取在底座上設置附加鋼管扣件縱橫掃地桿的方法進行加強,并將剪刀撐桿件延伸至該層(圖8.2.4)。428.2.5-1):1立桿頂端可調托撐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對扣件式鋼管架體不應超過500mm,對碗扣式鋼管架體不應超2可調托撐和可調底座螺桿插入立桿的長度不得小于150mm,伸出立桿的長度不宜大于300mm,安裝時其螺桿應與立桿鋼管上下同心,且螺桿外徑與立桿鋼管內徑配合公差不應大于2.5mm;3可調托撐上主楞支撐梁應居中設置,接頭宜設置在U形托板上,同一斷面上主楞支撐梁接頭數量不應超過50%,支撐梁與頂托板間的間隙宜通過木楔楔緊,也可采用可調托撐宜旋轉適當角度(圖8.2.5-2)。438.2.6梁板結構模板支撐架搭的縱、橫向水平桿應雙向拉通,不宜出現錯層設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被支撐建筑結構底面存在坡度時,應隨坡度增設頂部水平桿(圖8.2.6-1);2當梁下立桿頂部自由外伸長度超限時,應增設頂部水平桿,并應向兩側非加密區延伸不小于1跨(圖8.2.6-2);3梁與兩側樓板橫向水平桿步距不同時,梁下橫向水平桿44應伸入兩側樓板的模板支撐架內不少于兩根立桿,并與立桿扣接。8.2.7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節點扣件擰緊力矩應符合本標準第5.2.10條第1款的規定,且縱橫水平桿與立桿連接點間距應符合本標準第5.2.10條第2款的規定;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碗扣節點組裝時,應通過限位銷將上碗扣鎖緊水平桿。8.2.8模板支撐架應設置豎向和水平剪刀撐(圖8.2.8),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支撐架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間隔不大于6跨且不大于6m,分別由底至頂設置連續封閉豎向剪刀撐,豎向剪刀撐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剪刀撐跨越立桿不應大于6跨,且不應大2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內以及掃地桿的設置層平面內應設置連續封閉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間隔層數不應大于3水平剪刀撐跨越立桿跨數宜與豎向剪刀撐跨越立桿跨數相一致;4豎向剪刀撐兩個方向的斜桿宜分別設置在立桿的兩側,由底至頂連續設置,剪刀撐斜桿傾斜角度宜在45°~60°之間;5豎向剪刀撐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水平桿上,旋轉扣件中心宜靠近主節點;6水平剪刀撐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水平桿上。A6441234≤6跨≤6m≤6跨≤6m≤6跨≤6m≤6跨≤6m38.2.9剪刀撐接長時可采用搭接或對接,搭接應符合本標準第5.2.6條第3款的規定,剪刀撐應與支架同步搭設。8.2.10當模板支撐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可不設置豎向及水平向的斜撐桿和剪刀撐:1搭設高度小于5m,架體高寬比小于1.5;2被支撐結構自重面荷載標準值不大于5kN/m2,線荷載標準值不大于8kN/m;3架體按本標準第8.2.11條的構造要求與既有建筑結構進行了可靠連接;4場地地基堅實、均勻,滿足承載力要求。8.2.11當有既有建筑結構時,模板支撐架應與既有建筑結構可靠連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連接點豎向間距不宜超過2步,并應與水平桿同層設置;2連接點水平向間距不宜大于8m,并宜優先布置在水平剪刀撐層處;3連接點至架體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300mm;4當遇柱時,宜采用抱箍式連接措施;5當架體兩端均有墻體或邊梁時,可設置水平桿與墻或梁47頂緊。8.2.12當立桿承受荷載較大需加密時,加密區的水平桿應向非加密區延伸至少兩跨;非加密區立桿、水平桿間距應與加密區間距互為倍數(圖8.2.12)。8.2.13獨立的模板支撐架高寬比不宜大于3;當大于3時,應采1將架體超出頂部加載區投影范圍向外延伸布置2跨~32按本標準第8.2.11條的構造要求將架體與既有建筑結構進行可靠連接;3當無建筑結構進行可靠連接時,宜在架體上對稱設置纜風繩或采取其他防傾覆的措施。8.2.14后澆帶處的模板支撐架應獨立設置。489.1施工準備9.1.1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搭設與拆除施工前,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應向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形成記錄。9.1.2構配件進人施工現場時,施工單位應進行檢查和驗收,所使用的鋼管和扣件應對其鋼管尺寸偏差和扣件力學性能進行現場隨機抽樣,委托具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性能檢測,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腳手架租賃企業應提供營亞執照、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并對構配件質量負責。9.1.3腳手架搭設前,應對場地進行清理、平整,地基應堅實、均勻,并應采取排水措施。9.1.4當采取預埋方式設置腳手架連墻件時,應按設計要求預埋;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隱蔽檢查。9.2構配件進場9.2.1進入施工現場的主要構配件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產品性能檢驗報告,并應按本標準附錄A表A-1的規定對其表面觀感質量、規格尺寸等進行抽樣檢查。9.2.2對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碼放,并應標識數量和規格。構配件堆放場地排水應暢通,不得有積水。構配件存放地點不宜距架體搭設場地過遠。9.2.3扣件進場應按表9.2.3的規定進行力學性能檢測。49檢測項目旋轉扣件;抗滑性能、抗破壞性能、9.3搭設和驗收9.3.1架體搭設前應清除場地障礙物,對承載力不足的地基或樓板應進行加固處理。9.3.2基礎施工完成后應按本標準附錄A表A-2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9.3.3架體地基驗收合格后,應按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放線定位。腳手架立桿墊板、底座應準確放置在定位線上,墊板應平整、無翹曲,不得采用已開裂的墊板,底座的軸心線應與地面垂直。9.3.4架體應自下而上順序搭設,剪刀撐、連墻件等加固件必須隨架體同步搭設,不得滯后安裝。9.3.5架體搭設完成后按應按本標準附錄A表A-3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9.3.6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模板支撐架搭設完后,應按表9.3.6的規定對螺栓擰緊扭力矩進行檢查。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規定,對梁底扣件應進行100%檢查。50扭力矩值范圍508ll2359.3.7架體的所有安全防護設施施工完成后應按本標準附錄A表A-4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9.3.8架體投入使用前,應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及監理等相關人員在階段檢查驗收的基礎上進行完工驗收,并按照本標準附錄A表A-5形成完工驗收記錄,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9.4.1架體在使用過程中應針對下列內容進行檢查:1基礎是否有不均勻沉降,立桿底座與基礎面的接觸有無松動或懸空情況;2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桿、支撐、門洞桁架或轉換橫梁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4扣件螺栓是否松動;5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6開挖管溝是否影響架體地基與基礎的承載力;7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18是否超載。9.4.2下列情況應對架體重新進行檢查驗收:1遇六級以上大風或大暴雨后;2寒冷地區開凍后;3停工超過一個月恢復使用前。9.5監測9.5.1腳手架使用過程中應設專人定期對架體的變形和位移情況進行觀測。9.5.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設專人對模板支撐架進行觀測,發現異常時應立即停止施工。9.5.3危險性較大模板支撐架宜對架體四周和中心位置的立桿及水平桿的應力和變形進行監測。9.6拆除9.6.1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拆除前應按下列規定做好準備工作:1應全面檢查架體的連接件、加固件、連墻件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3應有單位工程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4應清除架體上的雜物及地面障礙物。9.6.2架體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1拆除作業應按順序施工,應堅持按從上而下、從外到內、逐層拆除的順序拆除施工;2連墻件應隨支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52拆除后再拆除架體;3架體剪刀撐等加固件在架體拆除至該部位時,才能拆除;4雙排腳手架拆除作業過程中,當架體的自由端高度大于2步時,必須增設臨時連墻件;5嚴禁先拆除或松開下層架體的桿件連接和拉結;6拆除后的構配件必須妥善運至地面,嚴禁高空拋擲。9.6.3模板支撐架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中的有關規定。9.6.4對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板應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張拉預應力前拆除。9.6.5后澆帶模板的拆除和支頂應按施工方案執行。10安全管理10.0.1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搭設和拆除人員應持證上崗。10.0.2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搭設人員應有相應的安全措施,并應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和防滑鞋。10.0.3夜間不得進行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搭設與拆除。10.0.4雨雪天及六級以上大風應停止室外作業。凡雨、霜、雪10.0.5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搭設及拆除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10.0.6雙排腳手架作業層及無外腳手架的模板支撐架頂面四周作業平臺外立桿內側,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的相關規定設置防護欄桿和擋腳板,臺面腳手板必須鋪設牢靠、嚴實,并應用安全網兜底,懸挑式腳手架的底部應作硬質封閉。塔吊處或開口的位置應密封嚴實。10.0.7落地式、懸挑式作業腳手架沿架體外圍應采用密目式安10.0.8不得在影響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地基安全的范圍內進行挖掘作業。10.0.9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嚴禁進行下列作業:1在架體上拉結吊裝纜繩;2利用架體吊運物料;4任意拆除架體主節點處的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縱5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6利用作業腳手架支頂模板;7其它影響架體安全的作業。10.0.10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有重物水平移動時應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保證架體穩定。10.0.11混凝土澆筑作業開始前應再次對模板支撐架進行全面檢查,合格后方能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模板支撐架下不得有作業人員。10.0.12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實際荷載不得超過設計允許荷載。10.0.13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嚴禁與纜風繩、混凝土輸送泵管、卸料平臺及大型設備的附著件等連接,腳手架與模板支撐架嚴禁連接。10.0.1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55表A-1主要構配件檢查驗收打孔;鋼管外壁使用前必須涂刷防銹漆,鋼管內壁宜涂刷防銹漆。目測目測冒口殘余等缺陷,表面粘砂清除干凈;鍛造件和沖壓靈活,無卡滯現象目測110mm,插套與立桿鋼管間的間隙不大于2mm。套管焊縫應飽滿,立桿與立桿的連接孔應能插人φl0mm56項目要求抽檢數量檢查方法底座及可調托撐螺桿扣件架螺桿外徑不得小于36mm,碗扣架螺桿外徑不小于38mm;空心螺桿壁厚不得小于5mm,螺桿與調節螺母嚙合長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小于30mm;可調托撐U形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彎曲變形不應大于1mm,可調底座墊板厚度不得小于6mm;螺桿與托板或墊板應焊接牢固,焊腳尺寸不應小于鋼板厚度鋼板尺測量腳手板木腳手板不得有通透療疤、扭曲變形、劈裂等影響安全使用的缺陷,嚴禁使用含有標皮的、腐朽的木腳手板全數安全網安全網繩不得損壞和腐朽,平支安全周宜使用錦綸安全網;密目式阻燃安全網除滿足網目要求外,其鎖扣間距應控制在300mm以內全數表A-2地基基礎檢查驗收序號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抽檢數量l地基處理、承載力符合方案設計要求每100m2不少于3個點2地基頂面平整度20mm每100m2不少于3個點3墊板鋪設土層地基上的立桿應設置墊板,墊板長度不少于2跨,并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數4墊板尺寸墊板厚度不小于50mm,寬度不小于200mm,并符合方案設計要求不少于3處5底座設置情況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數6立桿與基礎的接觸緊密度立桿與基礎間應無松動、懸空現象全數7排水設施完善,并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數8完整全數57序號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抽檢數量檢查方法1可調底座垂直度十5mm全部經緯儀或插人立桿長度鋼板尺2模板支撐架可調托撐螺桿垂直度十5mm全部經緯儀或插人立桿長度鋼板尺3架體節點扣件節點扣件擰緊力矩本標準8,3,7條扭力扳手縱橫水平桿與立桿連接點間距150mm全部碗扣節點鎖緊度限位銷旋轉鎖緊水平桿全部鋼板尺4立桿間距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雙排腳手架接頭相鄰立桿接頭不在同一步距內全部垂直度1,8m高度內偏差小于5mm全部經緯儀或模板支撐架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長度且扣件架≤500mm,全部鋼板尺5水平桿完整性全部步距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水平度相鄰水平桿高差小于5mm全部水平儀或水平尺掃地桿距離地面高度且≤400mm全部鋼板尺序號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抽檢數量檢查方法6斜撐桿、剪刀撐斜撐桿位置和間距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剪刀撐間距、跨度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鋼卷尺與地面夾角45°~60全部鋼板尺搭接長度及扣件數量搭接長度≥1m,搭接扣件不少于2個全部鋼板尺與立桿(水平桿)扣接情況全部鋼板尺扣件擰緊力矩40N:m65Nm全部力矩扳手復擰7雙排腳手架連墻件的豎向和水平間距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鋼卷尺8懸挑型鋼型號、位置、固定方式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目測鋼卷尺9模板支撐架與既有建筑結構連接點的豎向和水平間距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鋼卷尺架體全高垂直度扣件架二架體搭設高度的5/1000,且10tmm碗扣架二架體搭設高度的1/600,且<35mm每段內外立面均不少于4根立桿經緯儀或門洞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目測鋼卷尺模板支撐架門洞結構(立桿距、擴大基礎尺寸等)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全部鋼卷尺59表A-4安全防護設施檢查驗收序號檢查項目質量要求抽檢數量檢查方法l寬度符合方案設計要求,且橋梁支模架≥900mm全部鋼板尺和安裝符合方案設計要求,鋪滿、鋪穩、鋪實全部擋腳板位置和安裝立桿內側、牢固,高度全部安全網外惻安全網牢固、連續全部甘測防護欄桿高度立桿內側、離地高度分別為0.6m、1.2m全部層間防護腳手板下采用安全平網兜底,水平網豎向間距10m;內立桿與建筑物間距離三150mm時,間隙應封閉全部2坡道寬度符合方案設計要求,且全部鋼板尺坡度梯道坡度≤1:1,坡道坡度≤113全部鋼板尺坡道防滑裝置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并完善、有效全部轉角平臺腳手板符合方案設計要求,鋪滿、鋪穩、鋪實全部甘測安全網牢固、連續全部甘測護欄桿高度立桿內側、離地高度分別為0,6m、1.2m全部甘測3模板支撐架門洞安全防護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并完善、有效全部甘測護欄桿及安全周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并完善、有效全部60項目名稱架體類型雙排腳手架口模板支撐架口懸挑腳手架口滿堂腳手架口搭設部位搭設高度搭設跨度施工荷載檢查與驗收情況記錄序號檢查項目檢查內容及要求符合性1專項施工方案搭設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架體結構布置和計算,專項施工方案應經審核、批準2構配件進場的主要構配件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產品性能檢驗報告,構配件觀感質量、規格尺才應按規定的抽檢數量進行抽檢3地基基礎地基處理和承載力應符合方案設計要求,地基應堅實、平整;墊板的尺寸及鋪設方式應符合方案設計要求;立桿與基礎應接觸緊密;地基排水設工記錄和試驗資料應完整4架體搭設立桿縱、橫間距及水平桿步距應符合方案設計要求;架體水平度和垂直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水平桿應縱、橫向貫通,不得缺失5桿件連接扣件式鋼管架體的節點扣件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縱橫水平桿與立桿連接點間距不應大于150mm;碗扣式鋼管架體的碗扣節點組裝時,應通過限位銷將上碗扣鎖緊水平桿。6架體構造掃地桿離地間距、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長度(模板支撐架)斜撐桿和剪刀撐設置位置和間距、連墻件(雙排腳手架)或架體與既有建筑結構連接點(模板支撐架)的豎向和水平間距應符合方案設計和規范要求7可調托撐與底座螺桿垂直度、插人立桿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8安全防護設施應按方案設計和規范要求設置作業層腳手板、擋設置應符合方案設計和規范要求施工單位檢查結論結論:檢查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監理單位驗收結論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的寫法為:“應符合62引用標準名錄1《碳素結構鋼》GB/T700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499.13《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4《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15《安全網》GB57256《梯形螺紋第2部分:直徑與螺距系列》GB/T5796.27《梯形螺紋第3部分:基本尺寸》GB/T5796.38《鋼絲繩用普通套環》GB/T5974.19《鋼絲繩夾》GB/T597610《重要用途鋼絲繩》GB891811《可鍛鑄鐵件》GB/T944012《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13《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14《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15《密目式安全網》GB1690916《鋼絲繩通用技術條件》GB/T2011817《鋼板沖壓扣件》GB2491018《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1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2《閥門零部件、螺母、螺栓和螺塞》JB/T170023《結構用無縫鋼管》GB/T816224《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和鋼帶》GB/T327425《建筑施工竹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542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建筑施工鋼管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選用技術標準條文說明 2術語和符號 682.1術語 3基本規定 694構配件 705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725.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 725.2構造要求 6滿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756.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 756.2構造要求 757型鋼懸挑式腳手架 777.1選用條件及型鋼選用型號 777.2構造要求 778模板支撐架 798.1選用條件及架體尺寸選用 798.2構造要求 80 849.1施工準備 849.2構配件進場 849.3搭設和驗收 85 869.6拆除 8810安全管理 89671.0.1對于量大面廣的房屋建筑工程以及一般的橋梁箱梁現澆工程,其常用的鋼管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搭設尺寸較為固定,本標準制定的目的是為給施工企業現場操作提供便利,省去繁瑣的腳手架、模板支撐架的設計過程,凡滿足本標準限定條件的腳手架、模板支撐架均可按本標準選用搭設參數,不必對架體進行設計計算。另一方面,隨著BIM技術在模板腳手架領域的廣泛應用,本標準為BIM技術智能布置空間腳手架提供了一種基本組架準則。1.0.2本條規定了標準適用范圍,模板支撐架主要針對現澆混凝土工程的模架體系,裝配式混凝土工程可參照執行。目前全國范圍內,碗扣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有Q235級的普通鋼管架體和Q345級的高強鋼管架體,根據重慶的應用情況,本標準給出了廣泛使用的碗扣式普通鋼管支撐架的選用與安全技術管理要求。如采用Q345級的高強鋼管架體需符合《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的相關規定。1.0.3實際使用本標準應注意:首先必須滿足本標準給出的限定條件,如架體用途、頂部作業層施工荷載上限、高度上限等,另外還必須滿足本標準所給出的嚴格的架體構造條件,如連墻件設置、剪刀撐設置等。按照本標準給出的選用表格確定架體搭設參數時,可嚴于選用表格中的技術參數。1.0.4本標準為在特定限定條件下的選用標準,按照本標準選用的架體必須嚴格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的相關規定,并滿足腳手架及施工安全的其他相關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規定。682術語和符號2.1.1本標準所指的鋼管腳手架包括落地雙排腳手架、滿堂腳手架和型鋼懸挑式腳手架。2.1.2本條所指落地雙排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坐落于地基是指承載整個架體的地基,而非建筑地基。693基本規定3.0.1按照《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辦質[2018]31號)和《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實施細則(2019年版)》(渝建安發[2019]27號)的規定,危險性較大的腳手架、模板支架應編制專項施工方工安全保證措施、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配備和分工、驗收要求、應急處置措施、計算書及相關圖紙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由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批。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腳手架、模板支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按照文件具體規定組織好專家論證工作。項施工方案,必要的審批管理程序可以減少方案中存在的技術缺理環境充分考慮安全技術措施。腳手架、模板支架使用中構造或用途發生變化時,應重新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設計和審批。3.0.3模板支撐架地基是確保架體結構穩定的重要環節,架體基礎承載力不足會導致整體坍塌,本條明確了架體基礎設計、施工的依據,是避免架體坍塌的重要技術措施。3.0.5本條是對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結構、構造、連接、搭設與拆除、使用的總體要求,也是今后腳手架和模板支撐架的發展方向。4構配件4.0.1根據GB/T3091《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第4.1.1條規定,并結合行業標準《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16的規定,按架體種類規定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鋼管的規格為φ48.3×3.6mm,碗扣式鋼管腳手架鋼管的規格為Φ48.3×3.5mm。考慮到施工現場的腳手架構配件多為重復周轉使用,故要求最小壁厚不應小于3mm,這與目前各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7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23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3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22《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3九年級物理下冊 第二十章 電與磁第4節 電動機第1課時 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四年級數學上冊 6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第13課時 用商不變的規律簡便計算(練習十七)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8 人之初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下冊統編版
- 蒙藥浴足療法課件
- 《玩冰》(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蒙滬版
- 框架完整·論文答辯
- 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一章 人口和民族 單元教學設計
- 老地基轉讓協議合同樣本6篇
- 2022年大學生就業指導綜合測試卷及答案(題庫)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回填技術規范
- Mtqnqk吉祥時輪金剛圓滿次第六支瑜伽修習次第11
- 財務報表分析-第五章 營運能力分析
- 2024年黑龍江龍東地區初中畢業學業統一考試中考物理試卷(真題+答案解析)
- 2024年甘肅定西中考數學試卷試題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砌石工程承包合同
- 穿越鐵路頂管施工方案
- 2024-2029年中國可再分散乳膠粉(RDP)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戰略投資分析研究報告
- 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模式研究
- 小學科學湘科版六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