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鄉土中國》第2課時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鄉土本色》“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特點:①扎根土地、依附土地;②世代黏著、歷世不移;③聚村而居、熟人社會。《鄉土中國》閱讀建議1.有概念意識,抓住核心概念;2.有結構意識,厘清行文思路;3.有關聯意識,章節之間,書本與現實;4.有語言敏感性,透過現象看本質;5.樂于表達,多與老師同學交流。上節內容回顧概念詮釋社區在一定區域形成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群社會群體。禮俗社會即傳統的社會,規模小,分工與角色分化少。人的行為受習俗傳統的約束。法理社會現代工業社會,規模大,有復雜的分工和角色分化,人的行為受規章法律的制約。概念詮釋課前預習提示1.勾畫重點語句,提取核心概念;2.做好讀書批注,記錄思考的痕跡;3.梳理行文脈絡,繪制思維導圖。學術著作的讀書批注重要概念及其詮釋、語言獨到精彩之處、解讀困惑質疑之處、與個人經驗印證處……思維導圖——本節學習目標《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1.能理解基本概念及文章大意,把握兩篇文章的論證思路,探討鄉土社會怎樣傳情達意、傳遞經驗等重點問題;2.能探究文字背后的鄉土本質,整體把握前三章的邏輯關系,并聯系實際進行拓展,學以致用。概念理解?
文字:空間和時間中人和人的接觸發生阻礙,而產生
的代替語言的書寫符號。?
語言:用聲音表達的象征體系。在一個社群所有的相
同經驗的一層上發生。?
特殊語言:因個人間的需要而在親密社群中所使用的
象征體系,可以是聲音,如行話,也可以是表情、動作。?
文化: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
經驗。學習任務一:精讀——文意理解層次結構第一部分(1—5段)就鄉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這
一現象進行剖析和駁斥;第二部分(6—12段)闡述了文字的產生及受到空間阻隔
時傳情達意上的不足;第三部分(13—18段)語言的產生及在面對面的熟人社
會里,文字乃至語言都不是傳情達意的必要工具;第四部分(19段)重申鄉土社會中的文盲,并非是“愚”,
而是由于鄉土社會的本質決定的。文字下鄉第一部分(1—2段)闡述文字在傳情達意的過程中不僅受到
空間的阻隔還受到時間的阻隔;第二部分(3—7段)剖析了人的生活和時間的關聯,如
何打破鄉土社會中的個人今昔之隔;第三部分(8—15段)在歷世不移的鄉土社會,如何打破
社會的世代之隔;第四部分(16段)鄉土社會有語言無文字的現象,是因為
人們沒有用字來幫助生活的需要。不是因為“愚”再論文字下
結論:鄉土社會是面對面社群,不用文字來溝通,鄉土社會的
文盲不是因為“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性質決定的。提出問題:鄉下人不識字是“愚”嗎?群體越大--經驗越復雜--語言趨于簡單化只能在同一社群所有相同經驗的一層發生像社會定下的篩子,永遠都在削足適履容易產生理解偏差文法和藝術為了減少文字的“走樣”間接說話文字傳情達意是不完全無法當面交流,需用別的東西替代文字下鄉用聲音表達的象征體系論證思路論證文字語言產生產生局限局限決定
廟堂社會
-結論:若要文字下鄉,需要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先發生變化鄉土社會安定、歷世不移都市社會豐富、多變不定型再論文字下鄉時間阻隔基層社會詞個人今
昔之隔論證思路社會世
代之隔語言文字決定需要需要?
《文字下鄉》:從論述鄉下人的“愚”引入關于鄉土社會中文字和語言的討論,作者從文字的產生與功用的角度論證了文字在
鄉土社會這個熟人組成的面對面社群中沒有廣泛的使用基礎。(空間維度)?
《再論文字下鄉》:承接第二章內容,對鄉土社會中的文字生態作進一步論述,從時間維度上分析了歷世不移的中國基層社會
沒有文字基礎的深層原因。內容概要問題探討1.
城里人為什么認為“鄉下人是'愚'的”?費孝通又是如何
看待呢?“其實做鄉村工作的朋友說鄉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
們稱之曰‘文盲’
,意思是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如果說不識字就是愚,我心里總難甘服”。“鄉下人不識字,不代表識字的能力不如城里人”不同環境下表現出的不同優勢。客觀公正的立場和眾生平
等的意識。認字捉蚱蜢教授的孩子笨拙鄉下的孩子慢“鄉下人不識字,不代表沒有識字的能力,而是因為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的眼睛”。“鄉土社會中的文盲,是由于鄉土社會的本質決定的”。2.在費孝通看來鄉下人不識字,多文盲的原因是什么?產生特點文字語言3.請你從文字與語言的功用及鄉土社會的本質來分析鄉下多文盲的現象。產生特點文字空間和時間中接觸發
生阻礙,代替語言的
書寫符號。①詞不達意可能會產生誤會;②傳情達
意不完全;③要講究文法和藝術,否則
會走樣;④間接的說話,是不太完善的
工具。語言用聲音表達的象征體
系。在一個社群所有
的相同經驗的一層上發生。①只能在同一社群所有相通經驗的一層發生;②群體越大,語言越趨于簡單化;
③親密社群中的特殊語言,如表情、動作、行話。3.請你從文字與語言的功用及鄉土社會的本質來分析鄉下多文盲的原因。鄉土
社會歷世
不移鄉土社會的本質依賴土地熟人社會聚村而居“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么舍此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用文字呢?
”;“在‘面對面的社群’里,連語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表情、動作,在面對面的情境中,有時比聲音更容易傳情達意”;“于是在熟人中,我們話也少了,我們‘眉目傳情’
、
‘指石相認’”;“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征體系”。“在‘面對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報姓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聲、聲氣、甚至氣味都可以是足夠‘報名’”;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歸有光《項脊軒志》)《文字下鄉》——熟人社會——空間維度打破空間之隔
語言傳情達意定“向泥土討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動的”;“每個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結果必然是世代的黏著”;“歷世不移的結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長大,而且還在熟悉的地方長大”;“同一戲臺上演著同一的戲,戲班子里的演員所需要記得的,也只有一套戲文”;
“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于開映同一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余的”;“祖先們在這地方混熟了,他們的經驗也必然是子孫所會得到的經驗”
“大家在同一環境里,走同一條道路,全部文化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再論文字下鄉》——歷世不移——時間維度打破時間之隔
語言傳遞經驗歷熟人
社會不×文字語言√移世學習任務二:重讀——關聯拓展1.請你用《文字下鄉》中的相關概念來解釋“冬天,我走出屋子沒把門帶上,父親在背后喊:“怎么不關門呀?怕把尾巴夾著了嗎?”次數一多,不必再用這么長的句子,父親只喊:“尾巴,尾巴!”就這樣漸漸養成了我冷天進出屋子隨手關門的習慣。”
——葉至善《幾件小事——憶父親葉圣陶》——“行話是同行人中的話,外行人因為沒有這種經驗,不會懂得。”你與父母,或者好朋友之間有著怎樣特殊的“行話”
?能跟同學們分享一下么?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日落紅云升,則日是晴天。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黑云起了煙,雹子在當天。喜鵲搭窩高,當年雨水澇。久雨聞鳥鳴,不久即轉晴。蚊子咬的怪,天氣要變壞。蜻蜓千百繞,不日雨來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2.下面是民間流傳到今天的諺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往往能夠應驗。結合《再論文字下鄉》的內容,用相應的知
識分析其應驗的原因。
在鄉土社會,語言就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①促進城鄉互動,打破鄉土社會單一的“面對面社群”結構,為鄉土社會
注入新鮮的血液;②豐富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展送文藝節目下鄉等活動(如:
鄉村大舞臺節目);③普及教育,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拉近鄉土社會中人們與文字的距
離(如:推廣普通話、智能手機使用培訓、預防電信詐騙宣傳);④考慮文字供給的方向,要瞄準鄉土社會中所需要的文字,內容貼近鄉土
生活(如:農業方面的書籍)3.70多年前,費孝通先生說:
“只有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70多年來,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社科院發
布的《202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我國鄉村振興規劃落地見效,城鎮化水平跨過
60%的門檻。意味著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城鎮化,初步完成從鄉村社會到城市社會
的轉型。據統計,我國文盲率已經從建國初期的60%多下降到如今的2.67%,文字
早已下鄉。然而,在此振興鄉村的進程中,也會發現一些地方的鄉鎮圖書館、鄉
村綜合文化站的利用率卻不容樂觀。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和建議?這兩章表面上是
寫文字下鄉的問題,
實際上是通過這個問
題來分析鄉土社會的
特征的,是對第一章
鄉土性特征的進一步
闡釋和鄉土性內容的
進一步補充。小結:把握篇章聯系,建立整體邏輯空間維度:面對面
直接接觸,語言交流時間維度:不阻斷
經驗積累,口口相傳第一章:鄉土本色
熟人社會
依附土地
第三章:再論文字下鄉第二章:文字下鄉歷世不移聚村而居論證方法例句修辭手法例句《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課后學習任務課后品讀文章,完成學習任務表格群文閱讀推薦影視作品:
《秋菊打官司》文學作品:
《一個村莊里的中國》
(熊培云)《平凡的世界》前四章(路遙)學術論文:
《晚清及民國時期掃盲運動的傳播社會學考察》
(潘祥輝)官媒時評:
《從“文字下鄉”到“文學下鄉”》
《光明日報》20200101《鄉土中國》第2課時(答疑)廣州市第五中學
江鴻洋結繩記事:結繩記事是遠古時代人類為擺脫時空限制
而記錄事實、進行傳播的一種手段。它發生在語言產生以
后、文字出現之前的漫長年代里。一些部落為把本部落的
風俗傳統、傳說及重大事件記錄下來,流傳下去,便用不
同方法把粗細不一的繩子結成大小、距離不同的結,以此
表示不同的意思,由專人(一般是酋長和巫師)循一定規則
記錄,代代相傳。1.如何理解“需要結繩來記事是因為在空間和時間中人和人的接觸發生了阻礙……找一些東西來代話”
?什么
是“結繩記事”?“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中國目前有129種方言(《中國的語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編寫)。同一社群所有相同經驗的一層——方言群體越大,語言越趨于簡單化、同質化——普通話2.如何理解“語言只能在同一社群所有相同經驗的一層上發生”
?為什么“群體越大,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技術員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合同買賣協議書
- 《新動向:探索未來教育》課件
- 2025員工續簽的合同范本
- 《服務卓越》課件
- 愉快的夏天音樂活動策劃方案
- 2025商業店鋪租賃合同保證書
- 2025年中國投資銀行貸款合同示范文本
- 2016年秋八年級生物上冊 第5單元 第1章 第7節 哺乳動物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賦能人力 益企同行-人力資源經理專題培訓
- 現代管理學知識點
- 供貨保障方案及措施范文(7篇)
- 北大企業家俱樂部
- 文物古建筑場所消防安全培訓
- 制漿造紙機械設備術語
- 《歸去來兮辭(并序)》 全省一等獎 教學課件
- 中科大非物理類力學課件8機械波
- JJF 1211-2008 激光粒度分析儀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YAV USB 8Multi多功能采集卡技術手冊USB6432
- 食堂改造與裝修設計方案
- 關于公司企業進行人員總量控制的實施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