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二二年秋季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一、選擇題(以下各題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將正確答案填入下表答案欄內,每小題2分,共50分)1.假如你要建一個服裝廠,為取得好的效益,應將它建在()A.山區 B.牧區 C.遠離城鎮的農村 D.城鎮或城郊【答案】D【解析】【詳解】服裝廠的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資源,因此假如要建一個服裝廠,為取得好的效益,應將它建在勞動力充足的城鎮或城郊。故選D。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張蘭家和小亮家的圖上距離是2.5厘米,兩者的實際距離是()A.250米 B.2500米 C.25000米 D.2500厘米3.張蘭駕駛一輛汽車由B點到A點,汽車行駛的方向是()A.先向西南,再向東北 B.先向東,再向東南C.先向東北,再向東南 D.先向東北,再向東【答案】2.A3.D【解析】【分析】【2題詳解】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2.5×10000=25000厘米=250米。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題詳解】由圖可知,右上角有向北的指向標。張蘭駕駛一輛汽車由B點到A點,汽車行駛的方向是先向東北,再向東。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和方向的判讀,考查了學生根據圖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4.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下列不能說明地球形狀為球體的是A.人造衛星拍攝地球照片B.麥哲倫環球航行C.遠航的船舶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下D.流星現象【答案】D【解析】【分析】現在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詳解】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遠航的船舶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下、麥哲倫環球航行、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等,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故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儀。5.在中學生科普知識交流會上,小向這樣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其中有誤的一項是A.地球是個赤道稍扁兩極略鼓的不規則球體B.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C.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地球赤道半徑略大于極半徑,因此地球是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A描述錯誤,符合題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由此推算出,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BCD描述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6.讀經緯網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的經緯度位置是45°S,165°E B.C在D的西北方,B位于南半球C.A位于高緯度地區,E位于低緯度地區 D.C的經緯度位置是60°N,150°W【答案】A【解析】【詳解】在經緯網地圖中,度數往東增加為東經用E表示,度數往西增加為西經用W表示,度數往南增加為南緯用S表示,度數往北增加為北緯用N表示。由圖可知,圖中D的經緯度位置是(45°S,165°E),C的經緯度位置是(60°S,150°W),故A正確,D錯誤;南極所在的地方是南方用S表示,反之為北方用N表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由圖可知,C在D的東南方,B位于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故B錯誤;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由圖可知,A位于高緯度地區,E位于中緯度地區,故C錯誤。故選A。7.“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丘陵【答案】C【解析】【分析】
【詳解】一般來說,“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表示的地形是平原,高原在500米以下,盆地沒有海拔限制,但中間低、四周高,丘陵和山地地面崎嶇,故選C。8.圖中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轉 B.地球自轉 C.五帶劃分 D.季節變化【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地球自轉是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轉動的運動方式,其周期為一天,我們每天經歷的晝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時區的差異(東部的時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轉運動所產生的地理現象,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地球自轉的有關知識.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根據圖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序號①是大西洋 B.圖中序號②是非洲 C.序號⑦是南美洲 D.序號⑥是大洋洲10.關于圖中海陸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A.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陸地C.陸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D.陸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答案】9.C10.A【解析】【9題詳解】讀圖可知,圖中序號①是亞洲,A錯誤;圖中序號②是歐洲,B錯誤;序號⑦是南美洲,C正確;序號⑥是北美洲,D錯誤。故選C。【10題詳解】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地,從南北半球來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從東西半球來看,陸地主要集中在東半球。故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是個蔚藍色的美麗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據人們的計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海洋彼此相連成一片,陸地則被海洋分割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陸地。11.下列山體部位中,容易發育河流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讀圖可知,A圖中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的地方是山峰;B圖中等高線凸向高處的地方是山谷;C圖中等高線凸向低處的是山脊,D圖中等高線重合的地方是陡崖。河流最容易在山谷發育。所以根據題意選B。【點睛】1815年4月10日傍晚,巖漿沖破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山的頂蓋,裹挾石塊、煙塵和水汽沖向4萬米的高空,爆炸聲傳到了2000千米外;1000℃的熔巖流如決堤洪水,擄走山下所有村落,隨后瀉入海中,讓海水沸騰并燙熟一切活物……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這段文字描寫的自然現象是()A.火山噴發 B.地震C.泥石流 D.海嘯13.板塊構造學說認為,該現象主要分布在()A.大洋板塊內部 B.高大山脈的主峰C.板塊交界地帶 D.人煙罕至的地區【答案】12.A13.C【解析】【12題詳解】火山噴發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地球內部熱能在地表的一種最強烈的顯示。是巖漿等噴出物在短時間內從火山口向地表的釋放。根據材料,上述現象中巖漿、熔巖等是描述的火山噴發,A正確。地震是地殼巖層受力后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泥石流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材料中現象BCD不符合。故選A。【13題詳解】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板塊內部地殼穩定。故C正確,A錯誤;與BD無關。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睛】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運動對板塊內部的影響較小,而在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會發生張裂或碰撞擠壓,所以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14.下列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現象是()A.地中海面積在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 B.喜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C.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D.海島漲潮被淹沒,退潮露出【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地中海面積在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是海洋變成陸地,屬于海陸變遷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喜馬拉雅山地區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說明這里曾經是一片海洋,后來由于地殼隆起才抬升成為高山,屬于海陸變遷的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說明臺灣海峽原來是陸地,屬于海陸變遷的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海島漲潮被淹沒,退潮露出,是潮汐現象,不能證明海陸變遷,故D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15.根據材料中的描述,Tom所屬的人種和Make所在的國家主要信仰的宗教類型分別是()Tom說:“我的家在非洲南部,我和我的家人一樣,都是皮膚黝黑、頭發卷曲。你呢?”Make說:“我來自英國,我和我的家人每個禮拜都要去教堂做禮拜。”A.白種人、伊斯蘭教 B.黑種人、基督教 C.黃種人、佛教 D.黑種人、伊斯蘭教【答案】B【解析】【詳解】世界黑種人的故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皮膚黝黑、頭發卷曲。英國屬于歐洲西部,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B正確,ACD錯誤,故選B。16.谷愛凌奪得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金牌。接受采訪時,她流利的說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其中一種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另一種是使用最普遍的,它們分別是()A.漢語、英語 B.法語、漢語 C.漢語、俄語 D.漢語、西班牙語【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超過13億人使用。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語言,由于歷史上英國的殖民地遍及全球,英語的影響也遍及世界,所以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17.下列地區人口稠密的是()①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②南美洲熱帶雨林地區③歐洲的西部地區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詳解】世界有四大人口稠密區,分別是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歐洲的西部地區,北美洲的東部地區。①③正確。南美洲熱帶雨林地區氣候悶熱,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區水資源缺乏,都不適合人類居住,②④錯誤。故選C。18.聚落形成和發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還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在這兩大因素共同影響下,有的聚落在成長,有的聚落在衰落。讀圖回答,圖中聚落中,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的是()A.甲、乙 B.丙、丁 C.丁、戊 D.乙、丁【答案】D【解析】【詳解】從圖中看出,甲、乙、丙、丁、戊五處聚落中,乙處位于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交通便利,并且地形平坦、面積較大,丁處地形平坦、面積較大,因此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故選D。19.下列說法指天氣的是()A.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B.河南冬冷夏熱C.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少雨 D.秋高氣爽【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天氣是某地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變化,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定性。"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變化。屬于天氣,A正確。“河南冬冷夏熱”、“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少雨”、“秋高氣爽”等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屬于氣候,BCD錯誤。故選A。【點睛】下圖為某山地對氣溫、降水影響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迎風坡降水多于背風坡的原因是()A.氣流下沉運動 B.氣溫明顯增加 C.風力明顯減弱 D.水汽含量較多21.若山腳甲處氣溫為22℃,只考慮地形因素乙地氣溫可能是()A.6℃ B.10℃ C.14℃ D.20℃【答案】20.D21.B【解析】【20題詳解】讀圖可知,迎風坡降水多于背風坡的原因是氣流上升運動,A錯誤;風力明顯增強,C錯誤;水汽含量較多,D正確;而氣溫不會明顯增加。B錯誤。故選D。【21題詳解】讀圖可知,甲乙兩處海拔相差約2000米,受地形因素的影響,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約下降6℃,所以若山腳甲處22℃,乙地氣溫為22℃-(2000÷1000)×6℃=10℃,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迎風坡和背風坡降水差異的原因是迎風坡有氣流的抬升,氣流抬升過程中氣溫降低,其中的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降水;背風坡氣流下沉,氣溫升高,且背風坡氣流中水汽減少,不容易形成降水。22.下列關于世界降水分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B.回歸線附近大陸的東西兩側降水都很多C.中緯度地區沿海降水少,內陸降水多D.南、北緯40°-60°的大陸東岸全年降水都很多【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降水分布特點:赤道附近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所以A正確;回歸線附近大陸的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所以B錯誤;中緯度地區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所以C錯誤;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都很多,大陸東岸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D錯誤。故選A。【點睛】23.圖中①、②、③三地均處于北回歸線上,但氣候類型各不相同,其中②地為()A.地中海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由圖可知,圖中①是位于阿拉伯半島的熱帶沙漠氣候;②是分布在印度半島的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③是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故選C。【點睛】24.新冠疫情期間,蒙古國向中國捐贈三萬只綿羊中國向蒙古國援助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中國和蒙古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A.南南合作 B.南北合作 C.南南對話 D.南北對話【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中國、蒙古都屬于發展中國家,中國和蒙古之間的互助合作屬于“南南合作”,A正確。故選A。【點睛】25.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蔓延不止,給世界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這說明()A.疫情使得經濟全球化受到了很大影響 B.疫情僅對國內經濟產生影響C.由此看出全球化對經濟發展不利 D.今后應減少國家間的合作發展【答案】A【解析】【分析】【詳解】此次新冠肺炎給世界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反映了當今世界各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疫情使得經濟全球化受到很大的影響,故選A。【點睛】二、綜合題(每空2分,共50分)26.下圖是世界輪廓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與大洋名稱:⑤____,C____;(2)大洲①與大洲②的分界線是____,大洲③與大洲⑤的分界線是____。(3)在七大洲中,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____洲。【答案】(1)①.亞洲②.太平洋(2)①.巴拿馬運河②.蘇伊士運河(3)南極【解析】【分析】本題以世界輪廓簡圖為材料,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大洲的界線等內容,重點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小問1詳解】讀圖可知,圖中⑤是位于亞歐大陸東部的亞洲;圖中C是亞洲東臨的太平洋;世界四大洋總面積約為36100萬平方公里,其中太平洋占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所以最大的大洋是圖中字母C表示的太平洋。【小問2詳解】大洲①北美洲與位于其南部的②南美洲的分界線是連接大西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大洲③非洲與⑤亞洲的分界線是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小問3詳解】讀圖可知,在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位于南極點附近的南極洲。27.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周末進行野外研學考查活動,本次研學活動的目的地是城郊附近的M山。下圖為該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研學小組途中經過了甲、乙兩村莊,同學們發現兩村莊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夏季易遭受洪澇災害威脅的是____村莊。(2)研學小組繼續前行,到達了療養院,中途休息過程中,了解到該療養院計劃新建一條引水線路,設計了圖中A、B兩條引水線路,研學小組覺得更合理的是____線路。(3)研學小組到達M山腳下時,為體驗不同的風景,分成了兩個登山組。圖中a,b兩條線路分別是兩個小組的登山線路,當兩個小組都到達山頂時,選擇線路____的同學大多比較疲憊。同學們在山頂向山下望去,發現圖中C處比較低平,C處是____(地形部位:鞍部或陡崖)。(4)同學們在山頂休息了一會兒,感覺到絲絲涼意,山頂M處海拔可能是多少米?()A.350米 B.400米 C.450米 D.560米【答案】(1)乙(2)A(3)①.a②.鞍部(4)C【解析】【分析】本題以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為素材,設置了4道小題,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應用,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讀圖識圖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讀圖分析,甲村河流流速較快,水量較小,且甲村地勢較高,不易遭受洪澇災害;乙村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形為盆地,河流水量大,地勢平緩,更易遭受洪澇災害。【小問2詳解】讀圖分析,A線路從療養院上游引水,水質較好,且可以實現自流引水;B線路從療養院下游引水,水質較差,并且無法實現自流引水;綜上分析可知,A線路更合理。【小問3詳解】讀圖分析,a線路和b線路到山頂的相對高度相同,但a線路沿線等高線密集,坡度大,攀爬困難,耗費的體力大;b線路等高線稀疏,坡度小,攀爬較為容易,耗費的體力小。C位于兩個山頂之間,地勢較為平緩,為鞍部。【小問4詳解】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100米,山頂M的海拔高度為大于400米,小于500米,因此其海拔最可能為450米。故選C。28.某班同學在學習板塊的運動時,用書本做演示實驗。根據演示實驗及世界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1)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甲圖實驗反映了板塊____(碰撞擠壓/張裂拉伸)運動。(2)讀乙圖,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幾乎全是海洋的是____。(填板塊名稱)。(3)圖中①處表示的是____山脈,該山脈是印度洋板塊和____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填板塊名稱)。②處海域在不斷____(擴張\收縮)(4)當地震發生時,下列自我保護的應急措施中,不正確的是()A.在家中(樓房),選擇浴室、廁所等空間小、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不能使用電梯B.在教室,應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躲在課桌下、抓緊桌腳;主震過后,迅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C.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D.在野外,躲在山腳、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答案】(1)碰撞擠壓(2)太平洋板塊(3)①.喜馬拉雅②.亞歐③.收縮(4)D【解析】【分析】本題以世界板塊分布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板塊運動的影響、板塊的分布、自然災害的防御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能力。【小問1詳解】板塊運動的方式有碰撞擠壓和張裂拉伸,圖中實驗反映了板塊的碰撞擠壓運動。【小問2詳解】由圖可知,全球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塊。【小問3詳解】①處是世界最高的山脈,位于我國西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該山脈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形成的,②處是地中海沿岸附近,處于板塊碰撞擠壓地帶,故②海域在不斷收縮。【小問4詳解】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冷靜,若發生地震時,在家中(樓房),選擇浴室、廁所等空間小、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不能使用電梯;A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在教室,應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躲在課桌下、抓緊桌腳;主震過后,迅速有序地撤離教學樓;B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C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在野外,不能躲在山腳、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泥石流的垂直方向跑,逃離滾石流,D敘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12月1日23時11分,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然后采集了2kg月球土壤樣品,于12月17日返回地球。(1)文昌航天發射場位于____帶(五帶)。(2)當太陽光線直射A時,此時北極地區有____(極晝、極夜)現象。(3)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永順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4)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那么地球運動到圖中的哪個位置?()A.B—C之間 B.C—D之間 C.D—A之間 D.A—B之間(5)當地球位于A位置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____。【答案】(1)熱(2)極夜(3)晝短夜長(4)C(5)南回歸線【解析】【分析】本大題以經緯網圖和兩分兩至地球公轉示意圖為材料,涉及五帶的劃分、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晝夜長短的變化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小問1詳解】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陽光線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極晝和極夜現象,將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溫度帶。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伺服系統與工業機器人課件第10章 工業機器人的運力學分析
- 守護藍色星球
- 分享護理文獻
- 羊駝創意畫課件
- 山西省平遙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期終調研測試文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河北東方學院《文化人類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會寧一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月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陽理工學院《統計分析與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唐山學院《太陽能發電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化工職業學院《企業戰略思考與行動系列講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飼料廠獎懲制度匯編
- 《互聯網營銷課件:市場拓展的七大技巧》
- Elements幾何原本(中文版)
- 應用數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 動火作業許可證
- 區法院權力運行外部流程圖(豎版)
- 風力發電機功率曲線統計MATLAB代碼實現
- 1.潘月杰BEST管理沙盤-四川國企
- 生產設備定期保養記錄
- 《數據排序-冒泡排序法》
- 氣瓶安全管理與使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