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中醫傳承_第1頁
國學中醫傳承_第2頁
國學中醫傳承_第3頁
國學中醫傳承_第4頁
國學中醫傳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館中醫講解

二〇二X年肆月國學中醫傳承蘇IntroductionofGanluMedicalCenter應承認中醫診療疾病的合理合法性,不用西醫西藥的管理方法要求中醫,讓中醫按照自身的規律發展,使其充滿創新的愿望和能力。中醫不斷發展幾千年,關鍵在于有傳承。歷史上中醫的傳承,興衰相繼,斷斷續續,高潮低谷連綿不絕,坎坷發展到如今,既有師徒相遇的偶然性,也存在著學術發展的必然。中醫屬于低碳環保的學術體系,也是道術并重的國學,理應受到尊重,保障傳承。前言壹Preface中醫理論醫館目錄Catalog始叁中醫特點中醫起源壹肆貳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經典文化中醫起源壹起源成型盛行中醫誕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后歷代均有總結發展。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唐代后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并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于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起源origin春秋時期原始社會中國初唐origin中醫第一人京兆東原人,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孫思邈藥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origin中醫名人錄孫思邈扁鵲李時珍華佗藥王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神醫”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圣”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外科之祖”神醫藥圣外科之祖origin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難經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起源于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于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本書以問答解釋疑難的形式編撰而成壹貳叁肆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經典文化中醫理論貳origin理論變革分形經絡解剖結構,自身調節-體液-神經調節的細胞群(細胞社會學)經絡.經絡觀念陰陽概念陰陽的現代定義;陰陽分形集,陰陽分形維數,陰陽五行分形集中醫理論創新點:胰臟經脈,胰俞穴、胰島穴胰臟經脈氣概念氣="信息,能量,物質"流,氣三元論、多元論origin中醫進程古典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創造性的發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中醫概念的革命和突破。技術的發展理論的革新思想的變革學科的進步origin中醫理論中醫理論,即中醫基礎理論;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叁個哲學觀的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的循證觀點為最大特色的祖國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及養生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origin三個核心整體觀念陰陽乃是一氣,人的全身沒有一處沒有陰陽除非人死了,陰陽是一時也不會分開;辯證論治基礎上所進行的靈活運用。現代中醫將辨證論治作為中醫理論的核心;天人合一中醫思辨和修養的最高境界;壹貳叁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經典文化中醫特點叁origin天人合一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陰陽兩大類物質構成,陰陽二氣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依存醫'學教育網整理,并時刻都在運動與變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兩者處于一種動態的平衡之中,一旦這種動態平衡受到破壞,即呈現為病理狀態。而在治療疾病,糾正陰陽失衡時并非采取孤立靜止的看問題方法,多從動態的角度出發,即強調“恒動觀”。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即“天人合一”陰陽古作“侌”,或加表示虛擬實體的“阜”作“陰”古人是從物質世界的本質——“氣體”和氣體的“運動”這兩個角度定義“陰陽”的。“山北水南,日所不及”天地是古人類所知的最大的陰陽實體。從最大的陰陽實體論陰陽性質。origin陰陽origin草藥中藥主要來源于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制品類藥物。由于中藥以植物藥居多,故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簡而言之,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origin藥性理論四氣五味歸經毒性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藥物毒性的含義較廣origin中藥用法中藥劑量用法中藥劑量是指臨床應用時的分量;主要是指湯劑的煎煮及不同劑型的服用方法;服藥法服藥方法湯劑一般宜溫服;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經典文化醫館叁origin醫館醫館致力于傳承醫派精髓,打造一個集“名老中醫坐診、地道藥材配方、同仁堂中成藥專賣、高檔參茸專賣”的中醫藥旗艦會館。中醫館全體員工將秉承“仁德,濟世養生”的核心理念,堅持“名醫、名藥、名館”的發展戰略,以平等博愛之心,大醫精誠之道,地道品質之藥,熱忱為蘇城廣大市民提供優質、周到、方便、快捷origin甘露文化吳門中醫大醫精誠堂訓選道地藥材—精選料藥性上乘,細加工技藝精湛,揚國藥造福人類。修仁心妙手回春弘中醫濟世蒼生origin名醫孫思邈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孫思邈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孫思邈是我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歷史上,被人們尊為“藥王”高級藥師高級醫師臨床醫師醫館中醫講解

感謝觀看蘇IntroductionofGanluMedicalCenter目錄CONTENT夏養心2春養肝秋養肺冬養腎134肝的主要功能中醫認為,春天對應人體的肝。肝臟與草木比較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也喜歡生發,在春季功能比較活很多慢性肝病患者在此季節都有反映,春天肝功能容易波動、升高,人的情緒易激動,而且癥狀也比較明顯。疏泄調節精神情志、脾胃的升降和膽

汁的分泌、氣機的調暢。藏血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肝氣失調主要體現肝陽上亢肝郁氣滯乏力、頭痛、眼病怎樣養肝010302控制情緒調整心情生活規律不要熬夜保證睡眠適當多吃溫補陽氣的食物(蔥、蒜、韭菜、菠菜、芹菜、油菜、薺菜、菠菜、萵筍)

春季養生食譜以臟補臟,雞為先以味補肝,首選食醋補肝血、食鴨血春季養生食譜雞肝味甘而溫,補血養肝,為食補養肝之佳品,較其它動物肝臟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具體用法是:取新鮮雞肝3只,大米100克,同煮為粥服食。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飲食不佳,眼睛干澀或流淚。此外,老年人肢體麻木者,也可用雞肝5只,天麻20克,兩味同蒸服,每日一次,服用半月,便可見效。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抑菌等作用。肝陽偏亢的高血壓老年患者,每日可食醋40毫升,加溫水沖淡后飲服:也可用食醋泡雞蛋或醋泡黃豆,食蛋或豆,療效頗佳。平素因氣悶而肝痛者,可用食醋40毫升,柴胡粉10克沖服,能迅速止痛。鴨血性平,營養豐富,肝主藏血,以血補血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取鴨血100克,鯽魚100克,白米100克同煮粥服食,可養肝血,輔治貧血,同時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春季養生食譜舒肝養血,佳蔬菠菜首烏肝片—春令最佳藥膳春季常用食譜春季養生食譜將首烏30克煮濃藥液,取20毫升備用。鮮豬肝250克切片。姜、蔥、蒜各15克,蔥切成絲、蒜切成片、姜切成米粒。將豬肝片加入首烏汁和食鹽少許,用約10克濕淀粉將其攪拌均勻。另外,把首烏汁、醬油各25克,白酒10克,食鹽4克,醋5克,濕淀粉5克和湯兌成滋汁。再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放入油,燒至七八成熱,放入拌好的肝片滑透,用漏勺瀝去余油,鍋內剩油約50克,下入蒜片、姜片略煸后下入肝片。同時將青菜下入鍋翻炒幾下,倒入滋汁炒勻,淋入明油少許,下入蔥絲,起鍋即成。首烏補血烏發,是古代著名的抗老益壽藥。菠菜為春天的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滋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肝氣不舒并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補肝防寒菜:茄汁青魚片。

★養肝抗寒湯:韭菜豬肝湯。

★益肝祛寒粥:黑米粥、紅棗粥。

★護肝驅寒茶:蜜糖紅茶:紅茶葉5克,放保溫杯內,以沸水沖泡,加蓋燜片刻;調適量蜂蜜、紅糖。每日飯前各飲1次,能溫中養胃。此茶適用于春天肝氣偏旺,脾胃功能不佳夏養心2春養肝秋養肺冬養腎134目錄CONTENT心的主要功能夏季,在這個季節,心臟的負擔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對心臟的保養,很容易使心臟受到傷害。人體的新陳代謝是最活躍的時候,活動量也相對增大,天氣炎熱,睡眠時間也較其他季節少一些。血脈神志心火面舌怎樣養心ABCDE及時補水切忌暴吃冷飲保證營養保證睡眠不可因暑貪涼夏季養生食譜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夏養心2春養肝秋養肺冬養腎134目錄CONTENT夏季養生食譜0

荷葉茯苓粥奶油冬瓜球涼拌萵筍兔肉健脾湯[配料]荷葉1張,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做法]先將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將白糖入鍋。[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配料]鮮萵筍350克,蔥、香油、味精、鹽、白糖各適量。[做法]萵筍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腌1小時,潷去水分,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功效]利五臟,通經脈。[配料]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淀粉、味精各適量。[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削成見圓小球,入沸水略煮后,倒入冷水使之冷卻。將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內,加鹽、味精、鮮湯上籠用武火蒸30分鐘取出。把冬瓜球復入盆中,湯倒入鍋中加煉乳煮沸后,用水淀粉勾芡,冬瓜球入鍋內,淋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后撒上火腿末出鍋即成。[功效]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損,益脾胃。[配料]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大棗30克。[做法]兔肉洗凈與其它配料武火同煮,煮沸后改文火繼續煎煮2小時,湯、肉同食。[功效]健脾益氣。此外,西紅柿炒雞蛋,也是夏季時令菜。夏季的注意事項001002003004005006多曬太陽:陽光是人體陽氣的主要來源(9:00-10:00最佳)晚睡早起,多進行戶外運動。衣服要透氣,空調溫度要適宜。少穿露臍裝。多喝水。水是夏天的第一養生良方。養陰生津。飲食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吃蔬菜水果。忌過甜、咸,辛辣油膩。注意養心。夏天出汗多,易用損傷心陰,耗心陽,是心最累的時候。夏季的注意事項007008009010011正確對待苦夏:胸悶不適、食欲不振、四肢無力、大便稀薄等。應減少食量、清淡飲食,使脾胃健和。冬病夏治: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免疫功能低下者。注意醒脾:尤其是三伏天,氣候悶熱而潮濕,多夾濕濁(惡心)、食欲不振(薄荷、荷葉包飯、生姜)用其芳香之氣來醒脾。多食清熱利濕之品:綠豆湯、綠茶、荷葉粥、蘆根、竹葉、西瓜等注意補心氣:心慌、氣短、乏力等(心陽或心氣虛)--人參3g泡水,人參燉雞,肉桂3g泡水,黃芪3-5g泡水喝肺的主要功能秋季是收獲的季節,也是重要的養生季節。秋季是有熱轉寒,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有陽盛轉為陰盛的過度時期。而養陰重點是養肺陰。肺朝百脈外合皮毛開竅于鼻氣宣發與肅降通調水道主怎樣養肺ABC注意保暖堅持鍛煉內心寧靜保持樂觀飲食防燥秋季養肺食譜

1、水果養收法:秋季氣候干燥,應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這個季節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作用。特別適宜食用。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由于梨、甘蔗性寒,對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適于秋冬季吃的水果還有蘋果、香蕉、橘子、山楂等。2、茶療養收法★蘿卜茶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加少量食鹽,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略加食鹽調味(勿放味精),再將茶葉用水沖泡5分鐘后倒入蘿卜汁內服用,不拘時限,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之功,適用于咳嗽痰多、納食不香等。★姜蘇茶生姜、蘇葉各3克,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有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型感冒。★銀耳茶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和入銀耳湯,攪拌均勻服用。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之功,適用于陰虛咳嗽。★桔紅茶桔紅3~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每日1劑,有理氣潤肺、消痰止咳之功,對咳嗽痰粘、咳痰不爽有效。秋季養肺食譜3、補粥養收法★梨子粥:梨子2只,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適于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胡蘿卜粥: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秋季的注意事項001002003004005秋天養肺,學會呼吸:胸式呼吸:伸開雙臂,盡量擴展胸廓,然后大口吸氣,大口吐氣;腹式呼吸:把氣深吸到腹部,鼓起小腹,最后引氣沉于丹田(臍下3寸處),停頓幾秒種后,再把氣從鼻孔呼出。多喝水。注意降壓肺氣虛者要多吃補益肺氣之品:黨參、太子參、黃芪、山藥、四君子湯、西洋參等。在秋季,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忌食辛熱香燥的食物:蒜、蔥、生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品,多食助燥傷陰,可以加重內熱,使燥邪侵犯人體。秋季的注意事項006007008忌食油膩煎炸的食物: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油膩食物,秋季食用后難以消化,容易積于腸胃之內。加之脾胃功能較弱,食用油膩煎炸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積滯之熱,不利于人體適應秋季干燥的特性。秋季忌吃肥甘食品:中醫認為,秋季主肺氣,肺主辛味。如果肺氣太過,往往會導致肝氣抑郁。秋燥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方面,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主,忌吃肥甘食品。忌生吃水生植物: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獲的季節,也是囊蚴最多的季節。如荸薺、茭筍、菱角等,它們大都質白鮮脆、清涼爽口,吃起來味道很美,并有清熱解毒、開胃消食、化痰止咳等醫用功效。但是,生吃這類水生植物,極容易導致姜片蟲的感染。夏養心2春養肝秋養肺冬養腎134目錄CONTENT腎的主要功能冬季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于內。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以保證生命活動適應自然界變化。主水藏精骨發納氣開竅0501020304腎虛腎陰虛:腰膝酸軟、頭暈、失眠、心煩、五心發熱。腎陽虛:四肢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