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_第1頁
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_第2頁
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_第3頁
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_第4頁
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47.020.70R28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2018-08-29發(fā)布 Ⅲ 1 13術語和定義 14縮略語 25一般要求 26功能要求 37性能要求 38電源要求 6參考文獻 7IⅢJT/T1223—2018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交通運輸信息通信及導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1JT/T1223—2018落水人員主動報警定位終端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水上交通與水上作業(yè)等人員配備的報警定位終端產品。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5869—2010救生衣燈GB/T18214.1—2000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GNSS)第1部分: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接收設備性能BD420007—2015北斗用戶終端RDSS單元性能要求及測試方法鋼質海船入級規(guī)范:2015第4分冊IEC60945:2002水上導航和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tǒng)通用要求測試方法及要求的測試結果(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eneral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IEC61097-14全球海上遇險安全系統(tǒng)(GMDSS)第14部分:AIS搜救定位裝置(AIS-tressandsafetysystem(GMDSS)-Part14:AISsearchandrescuetransmitter(AIS-SART)-0perationalandperformance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ITU-RM.493-13建議書用于水上移動業(yè)務的數(shù)字選擇性呼叫系統(tǒng)(Digitalselective-callingsystemforuseinthemaritimemobileservice)ITU-RM.1371-5建議書在VHF水上移動頻帶內使用時分多址的自動識別系統(tǒng)的技術特性(Tech-nicalcharacteristicsforan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using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intheVHFmaritimemobileband)ITURR國際電信聯(lián)盟無線電規(guī)則(ITURadioRegulations)MSC.379(93)決議船載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BDS)接收設備性能標準(PerformancestandardsforshipborneBeiDousatellitenavigationsystem(BDS)receiverequipment)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佩戴在水上交通作業(yè)人員身上,人員落水后能夠自動播發(fā)佩戴者報警信息的便攜式設備。2JT/T1223—20183.2報警信息alertinformation3.3電池有效期expirydateofthebattery3.4終端唯一標識terminaluniqueidenti4縮略語VHF——甚高頻(VeryHighFrequency)5一般要求5.1外觀5.2材質5.3質量終端質量不宜超過200g。5.4佩戴方式3JT/T1223—20186.1定位6.2報警6.4運行狀態(tài)顯示b)關機采用手動關閉方式。終端應設有防止意外啟動裝置。終端浸水后應能延時10s自動開啟。7.1定位精度GPS定位應符合GB/T18214.1—2000中4.3.3要求。BDS定位應符合MSC.379(93)決議中附件3.5的要求。7.2定位時間終端開機首次定位時間宜小于180s,之后每次定位時間宜小于30s。4JT/T1223—2018a)采用VHFDSCCH70通信方式,應符合ITU-RM.493-13中附件1的要求;c)采用AIS通信方式,應符合IEC61097-14中第7條的要求。終端通信頻率應滿足ITU-RR的規(guī)定。7.4報警頻次則應改為每隔10min發(fā)送一次。c)采用AIS通信:應符合IEC61097-14中3.7的要求。7.5報警信息7.5.1VHFDSCCH70通信方式終端報警信息格式應符合ITU-RM.493-13附件1中第2條的要求。信息格式應符合BD420007—2015中附錄A的要求。北斗的報文通信內容宜滿足ITU-RM.1371-7.5.3AIS通信方式信息格式應符合ITU-RM.1371-5附件8的要求。報警時消息內容為“MOBACTIVE”;自檢時消息7.6報警范圍b)采用北斗RDSS通信方式:為RDSS服務覆蓋區(qū)域。5JT/T1223—2018終端的防護等級應符合GB/T4208—2017中IP67的要求。溫度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2及8.4的要求???jié)駸嵝阅軕獫M足IEC60945:2002中8.3的要求??篃釠_擊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5的要求。7.11太陽輻射抗太陽輻射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10的要求。7.12抗油抗油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11的要求。抗水面跌落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6.2的要求。抗硬地面跌落性能應滿足GB/T5869—2010中4.7的要求。7.15振動抗振動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7要求。7.16鹽霧抗鹽霧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8.12的要求。7.17霉菌抗霉菌性能應滿足GB/T5869—2010中4.9要求。和10.9的要求。羅經安全距離應滿足IEC60945:2002中11.2的要求。人身安全防護性能應滿足IEC60945:2002中12.2的要求。6JT/T1223—20188.1終端應采用一次性電池供電,電池有效期不應小于3年。8.3終端開機后,工作時間應不小于72h。7JT/T1223—2018[1]BD410004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GNSS)接收機導航定位數(shù)據(jù)輸出格式[2]BD420011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GNSS)定位設備通用規(guī)范[3]IEC61097-7Globalmaritimedistressandsaf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