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課時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學案高二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3課時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學案高二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3課時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學案高二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3課時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學案高二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3課時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學案高二地理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地表形態與人類活動【學習目標】1.了解地形條件對聚落類型、分布、規模和發展的影響。(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2.通過分析地形條件對聚落分布的影響,進一步鞏固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文資料的技能,培養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綜合思維)3.理解地形條件對交通線路密度、布局、形態和走向的影響。(人地協調觀)4.通過分析地形條件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進一步鞏固閱讀、分析、運用地理圖文材料的技能,培養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第1課時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自主預習】地表形態對聚落分布的影響1.聚落:人類從事生產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2.分類:①和②。

3.分布(1)我國古代:坐落在③。

(2)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村落的規模④,多呈⑤、棋盤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較多。

(3)我國南方地形復雜的丘陵地區和山區:村落的規模⑥,空間分布相對⑦,聚居的人口較少。

(4)塔里木盆地:分布在⑧、⑨中下部。

【答案】①城市②鄉村③河流階地上④大⑤團聚型⑥較小⑦分散⑧山前沖積扇⑨洪積扇【合作探究】情境導入圖中聚落分布密度與地形有何關系?主題1: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主題探究情境不同地形區自然地理條件不同,對聚落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如高原地區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呈狹長的條帶狀;山區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平原則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圖甲是某山區聚落分布示意圖,圖乙是某平原地區聚落分布示意圖。任務1分析圖甲中A處的聚落形態及形成條件。【答案】呈條帶狀分布。位于河流沿岸,水資源豐富;河漫灘地形,地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任務2說明山區聚落和平原聚落的主要差異,并簡要分析原因。【答案】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且相對開闊,聚落的分布、規模受地形的限制較小,因而聚落分布相對密集,規模也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格局。山區地形較為復雜,地勢起伏較大,聚落多分布于山間盆地或谷地等相對平坦的地區,因而聚落的分布較為分散,規模較小。素養培育課外探究——培育地理實踐力情境廬山桑落洲胡玢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盡,平沙長未休。想應百年后,人世更悠悠。任務1桑落洲位于河流的什么位置?【答案】凸岸(堆積岸)。任務2簡述河流地貌的演變規律。【答案】河流上游以侵蝕作用為主,下游侵蝕作用減弱,沉積作用增強;凹岸侵蝕使河流不斷彎曲,凸岸不斷堆積,總體使河道向侵蝕岸移動。知識小結1.平原地區和丘陵山區聚落的差異地區地形特點規模分布特點人口平原地區平坦廣闊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格局較多丘陵山區地形復雜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較少2.我國不同地區受地形影響的聚落分布特點地區分布特點主要原因北方平原區規模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人口較多地勢平坦南方低山丘陵區規模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人口較少山地、丘陵,地形復雜云貴高原多分布在山間盆地地勢平坦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低地海拔較低,氣溫較高對點訓練《雨過山村》:“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據此回答1~2題。1.詩句描述聚落具有的特點有()。①規模較小②空間分布相對分散③聚居的人口較少④呈團聚型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產生詩句中聚落形態特點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氣候C.河流D.土壤【答案】1.D2.A【解析】第1題,山村聚落聚居人口較少、規模較小,且相對分散,多呈帶狀。第2題,由“竹溪村路板橋斜”可知,該聚落所在地區為山區,所以影響詩句中聚落形態最主要的因素為地形。主題2:塔里木盆地城市的空間布局主題探究情境塔里木盆地因深居內陸,四周高山環繞,氣候特別干旱,山上的冰雪融水在盆地邊緣形成綠洲,人們逐水草而居。任務1塔里木盆地中,山前沖積扇的分布特征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分布特征:山前沖積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帶,呈環狀分布。原因:受中間低、四周高的盆地地形的影響。任務2盆地中城鎮的空間分布與地形、地貌有什么關系?山前沖積扇為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答案】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鎮主要分布在山前沖積扇的中下部。山前沖積扇的中下部地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條件好,人口集中,農牧業生產較為發達。任務3除地形外,影響聚落分布的因素還有哪些?【答案】影響聚落分布的因素還有土壤、水源、氣候、自然資源和交通等。知識小結1.地形影響聚落的分布和形態不同地形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對聚落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具體如下表所示:地區聚落分布聚落形態原因分析高原地區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呈狹長的條帶狀深切河谷,地勢較低,氣候溫暖;河谷兩岸泥沙淤積的河漫灘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山區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明顯的條帶狀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兩岸發展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源比較豐富,并有肥沃的土壤,適宜農耕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最密集區有的沿河流發展,形成沿河聚落帶;有的沿海發展,形成沿海聚落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河網密布,有便捷的內河航運和海上運輸,更適宜聚落的發展2.我國不同地區受地形的影響,聚落分布特點不同地區聚落分布特點西北地區多分布在綠洲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區云貴高原多分布在山間盆地北方平原地區規模較大,呈團聚型、棋盤式,人口較多南方丘陵山區規模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人口較少對點訓練云南鹽津縣城是世界上最窄的縣城,城區窄得就像一條線,最大縱距62.5km,最小橫距不到30m,堪稱真正的“一線城市”,水流湍急的關河穿城而過,沿河的房屋一側用木樁或水泥樁支撐,如同吊腳樓(如下圖)。讀圖,回答1~2題。1.鹽津縣城所處的地貌最可能是()。A.河漫灘B.冰蝕谷C.“V”形河谷D.峽灣2.鹽津縣形成“一線城市”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規劃B.河運便利C.地價昂貴D.地形限制【答案】1.C2.D【解析】第1題,由材料“水流湍急的關河”可知,鹽津縣城位于河流上游,且從圖中可見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城區非常狹長,房屋如同吊腳樓,說明河流沿岸平地少,地勢陡,因此所處地貌最可能是“V”形河谷;河漫灘是河流洪水期淹沒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區;冰蝕谷是經山谷冰川刨蝕、改造而形成的谷地,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緯度地帶,且河谷較寬闊;峽灣是海侵后被淹沒的冰川槽谷,多分布在高緯度沿海地區。第2題,材料中的“一線城市”是指城市形態沿河流呈條帶狀分布,鹽津縣位于河流上游的峽谷地帶,受峽谷地形的限制,城市沿著河道呈帶狀分布;城市規劃不是根本原因;鹽津縣位于河流上游的峽谷地帶,河運條件沒有優勢;地價與該城市形態成因無關。【隨堂檢測】思維構建【答案】①平原②大③團聚④丘陵⑤小即時訓練塔里木河歷史上是游蕩性河流,在其干流南北兩岸80~120km范圍的地表遺留一系列古河道,部分古河道表層河相沉積物中含風成沙夾層。讀塔里木河流域分布示意圖,回答1~2題。1.塔里木河干流沿線聚落數量少,是由于該流域內()。A.人口稀少B.地形波狀起伏C.氣候干旱D.河流改道頻繁【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塔里木河歷史上為游蕩性河流,河流經常發生改道現象,導致其干流沿線聚落數量少。我國西北地區降水少,氣候干旱,河流成為影響聚落和人口分布的決定性因素,聚落和人口應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形波狀起伏主要是由冰川堆積作用形成的,這種地形主要分布在緯度較高的地區,典型代表為歐洲西部的波德平原和西歐平原,塔里木河流域地形不具備此特點。2.河相沉積物中含風成沙夾層,說明該時期()。A.河流有長時段斷流B.河流水量充沛C.風力沉積持續增強D.流水沉積顯著【答案】A【解析】風成沙夾層是風力沉積作用形成的,說明該時間段內河流斷流,流水沉積作用減弱,風力沉積表現明顯。河流水量充沛,則外力以流水沉積作用為主,不會形成風成沙夾層。風力沉積持續增強,應形成風成地貌,而不會形成夾層。浙西南山區有許多保存著傳統風貌的古村落。讀該區域松陰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圖,回答3~4題。3.松陰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A.溪谷B.綠洲C.盆地D.沖積扇4.北宋狀元沈晦曾在松陰溪畔吟唱出這樣一首詩:“西歸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結合詩句推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