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5848-2024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_第1頁
GB 35848-2024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_第2頁
GB 35848-2024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_第3頁
GB 35848-2024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_第4頁
GB 35848-2024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35848—2024代替GB35848—2018SGMC/GBZ-058商用燃氣燃燒器具2024-04-29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24分類和型號 44.1分類 4 55要求 65.1材料 65.2通用結構 65.3燃氣系統零部件 85.4燃具特殊結構 5.5性能 6試驗方法 6.1試驗條件 6.2檢查與驗證 6.3燃氣系統密封性試驗 6.4熱負荷準確度試驗 6.5燃燒工況試驗 6.6熄火保護裝置試驗 6.7點火性能試驗 6.8穩壓器的穩壓性能試驗 6.9預清掃試驗 6.10B型燃具安全裝置試驗 6.11表面溫升試驗 6.12電氣性能試驗 6.13輔助能源試驗 6.14能源合理利用試驗 6.15特殊要求試驗 7檢驗規則 7.1出廠檢驗 7.2型式檢驗 8.1標志 8.2警示 8.3使用說明書 Ⅱ 9.2運輸 附錄A(資料性)本文件支持GB16914—2023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 參考文獻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為與GB16914—2023《燃氣燃燒器具安全技術條件》保持一致,在附錄A中給出了本文件支持GB16914—2023基本要求的條款對應表。本文件代替GB35848—2018《商用燃氣燃燒器具》,與GB-38848—201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更改了按燃燒方求分類(見1.3,2018年版的4.1.3);b)增加了其他商用類別(見表2);c)更改了燃氣管路金屬材料的要求、燃氣管路彈性密封材料的要求、燃具內用不銹鋼波紋軟管的要求、旋塞控制展置和手動關閉裝置的要求、自動和半自動閥的要求、熱電式息火保護裝置的要求、動燃燒器控制系統的要求,壓為調英裝置的要求,機械式溫度調節裝置的要求、點火裝置的要求、動式燃氣與空氣些側控胡系統的要水,電子式燃氣與空氣比例控制系統的要求[見.1.21、5.1.3.352.25.3.1.5、5..8、53.1.0.5.3.1.10、d)刪除了量括可運動零部件動作、供水修路閥門、成沈熱行標準。蒸汽發生式蒸箱蒸汽壓力測壓接■、水膽式蒸箱蒸愛上力測壓接口炒然類燃具煙究排放體置,志火燃燒器火陷穩定性、蒸箱補是系繞耐久的相關變求己和18年版的5.2.645.2.5332.2.54.3.33、5.4.11、e)增加直熄人保護功能不應設道失效表距的要工(2113)f)增加了多個燃燒器共用煙道的要求(見5.2.1.16,h)更改了煮食妒類燃具補水裝置的要求(見5.4.4.2,2018年版的5.4.5;i)更改了夾層蒸弱安全裝置的要求(見5.4.5.3,2018年版的5.4.63.5.5.1414);j)更改了炒灶類燃具的要求(則5.4.10,2018年版的5.4.11)k)更改了點火性能的要求見5.5.6,2018-年順的6.5.6.1);1)更改了穩壓器的穩壓性能的要求6見5.5.7,2018年版的9.5.7.1);m)更改了地面面板的表面溫升的要求(見5.5.10,2018年版的5.5.10);n)更改了蒸汽發生器內膽及副水箱耐壓的要求(見5.5.14.2,2018年版的5.5.14.2);o)更改了熱板爐過熱限定值(見5.5.14.22,2018年版的5.5.14.23);p)增加了其他商用燃具的要求(見表4);q)增加了檢查與驗證的方法(見6.2);r)更改了平頭爐試驗用鍋的特征(見表10,2018年版的表9);s)更改了炒菜灶試驗用鍋的要求(見6.14.9.1,2018年版的6.14.9.1);t)更改了烤箱干煙氣中CO。-y含量的試驗方法(見6.15.12.2,2018年版的6.15.11.2);u)更改了施加銘牌的要求及銘牌包括內容(見8.1.1、8.1.2,2018年版的8.1.1、8.1.2);v)增加了無一級煙道燃具高溫排煙的警示標識(見8.2c)];w)增加了制造商聯系信息和最大進水壓力說明(見8.3.1i)、8.3.1j)]。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并歸口。本文件于2018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商用燃氣燃燒器具1范圍本文件適用于以符合GB/T13611規定的城鎮燃氣為能源,燃燒用空氣取自室內、燃燒產物直接或a)額定熱負荷不大80kW燕汽壓力不大于80kPa,且設計正常水位水容積小于30L的蒸汽發生器類燃具b)額定熱負荷不大80kW、蒸腔蒸汽壓力不大于1200Pa的蒸箱類燃具;d)額定熱負荷不大于50kW的煮食爐類燃縣e)額定熟負有不大于8@kW的人的形類f)額定熱負高不大于50EW的平更距類燃具;g)額霍熱負荷不大于100EE的李壓沸水熊類燃累h)燜骸量表于或等于區的反鍋類燃果i)額定熱魚荷不大于以的洗碗機類燃具;j)額建熱負荷不大于長必的炒灶類燃具k)額是熱負荷不大于5kW的曉些爐類燃集;1)額定熱負有不大于31w的熱板庭火燃縣n)額定熱魚荷有大于100kW的其他商用燃其;注1:以上熱負荷據單個燃燒單元的熱負荷。注2:本文件只涉及額起電壓不超過250V的單相電源。注3:本文件中的壓力凡來在明的,均指表壓。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1527銅及銅合金拉制管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3091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42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80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搪瓷制品2GB480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GB4806.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橡膠材料及制品GB/T5013.1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電纜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7306(所有部分)55°密GB/T8163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8464鐵制、銅制和不銹鋼制螺紋連接閥門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T12113接觸電流和保護導體電流的測量方法GB/T12771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GB/T16411家用燃氣燃燒器具的通用試驗方法GB/T17219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23658彈性體密封圈輸送氣體燃料和烴類液體的管道和配件用密封圈的材料要求GB/T37499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自動和半自動閥GB/T38595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機械式溫度控制裝置GB/T38603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電子控制器GB/T38693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GB/T38756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點火裝置GB/T39485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手動燃氣閥GB/T39488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電子式燃氣與空氣比例控制系統GB/T39493燃氣燃燒器和燃燒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裝置特殊要求壓力調節裝置GB/T41317燃氣用具連接用不銹鋼波紋軟管CJ/T450燃氣燃燒器具氣動式燃氣與空氣比例調節裝置3術語和定義GB/T13611、GB/T16411和GB/T38603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冷態coldstate燃具正常運行一段時間后停止工作,待燃燒器冷卻至接近室溫后的狀態。再點火sparkrestoration當點火不成功或火焰意外熄滅時,在不完全切斷燃氣供應的情況下,能夠自動再次開啟點火裝置的一種功能。在燃具運行過程中意外熄火時,立即切斷燃氣供應,并隨之按啟動程序自動重新啟動的自動控制功能。一級煙道primaryflue燃具本體結構上的一段密封良好的連續煙道。注:可直接與外部排煙系統煙道連接排煙,也可通過集中排煙系統排煙。3點火燃燒器ignitionburner用來點燃主燃燒器的小火燃燒器。冷凝式燃具condensationtypegasappliance在基準狀態下,燃燒煙氣中水蒸氣被部分冷凝,其冷凝過程中釋放的潛熱被有效利用的器具。蒸箱gassteamingoven以燃氣為燃料、通過加熱水制得的微壓飽和蒸汽進行蒸制食物的器具。注2:該產品分為水膽式蒸箱和蒸汽發生式蒸箱。——水膽式蒸箱指帶有水膽的蒸箱。水膽中的水以敞開的方式被加熱至沸騰并為蒸腔提供蒸汽,蒸汽通過蒸腔或放散管直接排放至大氣中。——蒸汽發生式蒸箱指含有類似蒸汽發生器結構形式的蒸汽發生單元的蒸箱。蒸汽通路不設置蓄壓閥,區別于具有承壓功能的蒸汽發生器與蒸腔的組合體。液位標記indicatedlevel在燃具上標明的最高(低)液面位置。大鍋灶commercialovenforcooking以燃氣為燃料,固定式或可傾斜式炊用大鍋與封閉或半封閉爐膛組合成一體的器具。夾層煮鍋jacketedboilingpan以燃氣為燃料,具有雙壁容器,通過加熱容器外壁使容器雙壁間水浴傳熱到內壁的器具。平頭爐openburner以燃氣為燃料,敞開式爐頭的燃燒火焰直接加熱支架上方的烹飪用鍋,燃燒產物間接排到室外的器具。沸水器waterboiler以燃氣為燃料,加熱生活飲用水到開水狀態的器具。注1:將儲存于容器中水加熱至沸點,但進水及加熱期間不可使用的沸水器,稱為儲水式沸水器。注2:可連續供應沸水的沸水器,稱為連續式沸水器。額定容積ratedcapacity制造商標稱的盛液的最大容積。4以燃氣為燃料,加熱鍋內稻米及一定比例的水,以煮熟米飯為目的的烹飪器具。以燃氣為燃料供應洗滌用熱水洗碗的器具。置于被加熱食物之下,支撐食品用的易拆卸盤型容器。集油盒oildrippan燃具下方用于承接燒烤滴油或其他烹飪廢料的盤型容器。烤架grill以燃氣為燃料,以對流熱和輻射熱加熱固定容積箱體內食物的器具。4.1.1按使用燃氣類別不同,燃具分為人工煤氣燃具(代號R,額定壓力1000Pa)、天然氣燃具(代號T,額定壓力1000Pa或2000Pa)、液化石油氣燃具(代號Y,額定壓力2800Pa或5000Pa)。表1按排煙方式分類排煙方式定義代號間接排煙式煙氣通過燃具自身之外的機械排風裝置排向室外A(可省略)直接排煙式煙氣完全通過燃具自有風機和煙道排向室外B4.1.4按煙氣中水蒸氣汽化潛熱是否被有效利用,燃具分為冷凝式燃具、非冷凝式燃具。54.1.5按使用功能分類見表2。表2按使用功能分類使用功能代號所包含產品蒸汽發生器類蒸汽發生器等蒸箱類水膽式蒸箱、蒸汽發生式蒸箱等炸爐類常壓炸爐、承壓炸爐等煮食爐類煮面爐、意粉爐、燙菜爐等大鍋灶類DG大鍋灶、搖擺湯鍋、夾層煮鍋等平頭爐類PT煲仔爐、矮湯爐、火鍋灶等沸水器類FS儲水式沸水器、連續式沸水器等飯鍋類FG飯鍋等洗碗機類XW洗碗機等炒灶類炒菜灶等燒烤爐類燒烤爐、面火爐、燒豬爐等熱板爐類煎爐、扒爐、鐵板燒等烤箱類KX烤箱、蒸烤箱等其他商用其他炒菜機等其他商用燃具代號表示“其他”,僅為方便表4使用功能類別的要求,不作為型號編制依據型號按下列原則進行編制: 排煙方式(代號見表1) — —燃氣類別(代號見4.1.1)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S)示例1:額定熱負荷為20kW的間接排煙式天然氣烤箱的型號表示為:SKXT20A-C或SKXT20-C示例2:額定熱負荷分別為4kW、4kW、6kW、8kW(即總負荷為22kW)的間接排煙式液化石油氣4眼煲仔爐的型號表示為:SPTY8/22A-D或SPTY8/22-D示例3:額定熱負荷為30kW的直接排煙式天然氣蒸箱和額定熱負荷為40kW的間接排煙式天然氣炒菜灶的組合體(即總負荷為70kW)的型號表示為:SZX+ZCT40/70A-E或SZX+ZCT40/70-E65要求5.1材料5.1.1一般要求5.1.1.1制造燃具的材料應能承受正常使用條件下的溫度和荷載。5.1.1.2接觸燃氣的密封材料與所用燃氣的特性應相適應。5.1.1.3燃具不應使用含石棉成分的材料。腐處理。5.1.2.1燃氣管路金屬材料應選用符合GB/T1527、GB/T3091、GB/T8163或GB/T12771規定的材料。5.1.2.2燃具用水管路應采用耐腐蝕材料和不含污染用水水質材料制造。5.1.2.3可能受腐蝕影響的金屬部件(耐腐蝕性的材料除外)應進行電鍍、噴漆或其他合適的表面防腐處理。5.1.2.4與蒸汽、食品接觸的金屬材料應選用符合GB4806.9規定的材料。5.1.2.5燃氣管路焊接材料熔點應不低于450℃。5.1.3.1接觸食品的密封材料應選用符合GB4806.11規定的材料。5.1.3.2與食品可能接觸的搪瓷材料應選用符合GB4806.3規定的材料。5.1.3.3燃氣管路彈性密封材料應選用符合GB/T23658規定的材料。5.1.3.4供水管路密封材料應選用符合GB/T17219規定的材料。5.1.3.5保溫材料應選用符合GB8624中的A級材料,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除外:——保溫材料的熱表面溫度在運行過程中不超過85℃;——有不可燃外殼對保溫層進行保護。5.1.3.6排煙系統使用塑料排煙管或塑料密封襯套時,材料允許的使用溫度應高于煙氣的最高溫度。塑料排煙管或塑料密封襯套應是阻燃的。5.2通用結構5.2.1一般要求5.2.1.7燃具應便于觀察火焰或有運行狀態指示裝置。5.2.1.8燃具內部不應設計有放置液化石油氣鋼瓶的空間。75.2.1.9燃具應有防止用戶調節額定熱負荷的措施。5.2.1.10燃具中所含承壓部件應能承受正常使用時的機械應力與熱應力,且不影響安全。5.2.1.11燃具設計應防止溢出物注入燃具影響燃具運行安全。5.2.1.12燃具使用時產生的冷凝水不應影響火焰的穩定性。5.2.1.13燃具的燃燒單元應安裝熄火保護裝置;燃具不應設置有使熄火保護功能失效的裝置。5.2.1.14具有比例控制的全預混燃燒方式燃具應安裝燃氣穩壓器。5.2.1.15燃具正常運行時燃燒器不應移動;燃燒器位于燃具底部時應設有防止易燃物接近燃燒器高溫部位的結構。5.2.1.16多個燃燒器共用煙道時,燃燒器之間的運行不應相互影響。5.2.2燃氣管路5.2.2.1燃具進氣管應設在不易受腐蝕和不過熱的位置,并應固定在燃具本體5.2.2.2燃具進氣管與烘氣管間應采用管螺紋連接,螺紋的尺寸和公差應有合GBT7306(所有部分)或GB/T7307的有關規定采用非密封螺紋連接時應保證接口端面平整。5.2.2.3用于安裝零部牌的螺釘孔、螺栓孔,不應穿透燃氣通路,且孔和燃氣通路之間的壁厚不應小于5.2.2.4日常維修時可能拆裝的燃氣通路上的部配和組發件應采用機械方式密封。5.2.2.5燃具內用木銹鋼波紋較查應選用益香GB/T41317規定的突酸5.2.3空氣供應和排煙系統5.2.3.1空量供虛系統應保證在運行時,不發上增塞和非正周節。5.2.3.2使角風機供應空氣時現應位于不易受腐蝕、不過熱之處,風機應安裝穩固,工作時不應發生滑動,易觸及的風機轉動部件有距距圖或保護象。5.2.3.3燃燒器調尾裝置的旋面或于柄或設工但便玉操作的部應堅國麗用,操作管便,舞正常使用時不應自行滑量,應清晰地標用力、關位置及圓至無酶5.2.3.5燃具排煙系統應具備防止堵塞的保護措施。5.2.4.1在正常使用時,燃具的結構應使其電氣絕緣不受到在冷表面上可能凝結的水或從容器、軟管、接頭和燃具的類似部分可能泄漏曲的液體的影響。5.2.4.2構成點火器高壓放電的部件及放電回路應固定且可靠,操作時手可能接觸的高壓帶電部位應進行良好的絕緣。5.2.4.3點火電極導線應無纏繞并加以固定。5.2.4.4裝在燃具外殼上的電源開關應采取防水措施,安裝部位防護等級應不低于GB/T4208規定5.2.4.5絕緣失效可能帶電的I類燃具的易觸及金屬部件,應永久可靠地連接到燃具內的一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夾緊裝置應充分牢固,以防止意外松動,接地端子不應兼作他用。5.2.5.1燃具進水管路應設在不易受腐蝕、不過熱的位置(保證安全的余熱利用水管路除外)。5.2.5.2進水管與外部供水管采用管螺紋連接時,螺紋的尺寸和公差應符合GB/T7306(所有部分)或GB/T7307的有關規定。85.2.5.4進水管路的鐵制、銅制和不銹鋼制螺紋連接閥門應選用符合GB/T8464規定的閥門。警示標志。5.2.6.2冷凝水收集裝置和排放系統的結構應符合以下要求。——冷凝水收集裝置應方便檢查和清潔。——冷凝水收集裝置應保證密封性;表面不應有冷凝水滲漏。——冷凝水收集裝置應設置不低于25mm水封。——燃具運行期間,煙氣不應由冷凝水收集裝置向外泄漏。5.2.6.3與冷凝水接觸的部件表面應能防止冷凝水滯留(除排水管、水封槽、中和裝置和虹吸管以外的部分)。5.2.6.4使用塑料煙管、塑料連接管的排煙通路中應設置不可調節的限溫裝置;當煙氣的溫度超過限溫5.3燃氣系統零部件5.3.1.1燃具中不應使用含有水銀的零部件。5.3.1.2不允許用戶調節的零部件應有保護措施。5.3.1.3控制和調節裝置失靈時不應影響燃具安全。5.3.1.4手動燃氣閥應選用符合GB/T39485規定的零部件。5.3.1.5自動和半自動閥應選用符合GB/T37499規定的零部件。5.3.1.6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應選用符合GB/T38693規定的零部件。5.3.1.7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應選用符合GB/T38603規定的零部件。5.3.1.8壓力調節裝置應選用符合GB/T39493規定的零部件。5.3.1.9機械式溫度調節裝置應選用符合GB/T38595規定的零部件。5.3.1.10點火裝置應選用符合GB/T38756規定的零部件。5.3.1.11氣動式燃氣與空氣比例控制系統應選用符合CJ/T450規定的零部件。5.3.1.12電子式燃氣與空氣比例控制系統應選用符合GB/T39488規定的零部件。5.3.1.13電點火器的兩個點火電極之間的間距以及電極與點火燃燒器之間、點火燃燒器與主燃燒器火孔之間的相對位置應準確固定,在正常使用狀態下不應移動。5.3.1.14安全裝置不應由于控制裝置損壞而失效。5.3.1.15在通往燃燒器的任一燃氣通路上,應設置不少于兩道可關閉的閥門,兩道閥門的功能應是互為獨立的(見圖1)。95.3.2燃氣流量叁制和關閉裝置5.3.2.1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應符合以下要求a)機械撞制流量的旋鈕,應設計成逆時年死c)間接控制裝置(如觸摸式、氣動式、壓力式)應設置在明顯的位置,且應能不借曲工具即可方便調節。應能在一個值單的手控動作后在1s內切斷燃氣供應。d)觸摸式控制裝督,應保證由兩個手控動作來完成燃燒器起始點火程序,關閉裝置應符合以下要求。a)關閉裝置的操作可以手動也可以自動,不應使用針形閥或類似結構的閥門。b)燃氣通路串聯兩個可關閉的閥門時,第一道閥門應是手動閥或C級及以上自動閥,其他自動閥可以是D級或J級。5.3.3安全裝置熄火保護裝置應符合以下要求。a)熄火保護裝置的火焰探測器使用在常明火上時,常明火供氣閥門與主燃燒器供氣閥門應為關聯式設計,在常明火未點燃時,主燃燒器不應接通燃氣。b)在常明火熄滅時,應同步關閉常明火和主燃燒器供氣閥門。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在火焰熄滅、火焰探測器本身故障或連接故障時,與其關聯的燃燒器通路應安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運行時應符合以下要求。a)在點火不成功時,應再點火或再啟動或鎖定。b)再點火或再啟動過程中,在點火安全時間結束后,燃燒器仍未點燃時,控制系統應切斷燃燒器的燃氣供應并鎖定。c)應具有故障開機自檢和運行自檢功能。d)應保證先點火后開閥。5.3.4.2噴嘴應采用不可擦除的識別方式進行標記。5.3.4.3可變截口的噴嘴不應在主燃燒器上使用。5.3.4.5燃燒器設有一次空氣調節門時,調節門應能用常用工具進行調節,并應在適當位置使調節門5.3.4.6空氣進口或調節門不應置于可能發生意外堵塞的地方;不應置于燃燒器引射管喉管處或可能導致燃氣泄漏的位置。5.3.5.1風機安裝應牢固,正常使用條件下手不應直接接觸到旋轉部分。5.3.5.2與燃燒產物接觸的風機應有防腐蝕保護,或由耐腐蝕材料構成,應能承受燃燒產物的溫度和腐5.3.6.3B型燃具排煙管連接部位的承接長度應不小于30mm。5.3.7煙道堵塞和風壓過大安全裝置5.3.7.1B型燃具應設置煙道堵塞和風壓過大安全裝置。5.3.7.2B型燃具在排煙管煙道被堵塞或排煙阻力過大時應能安全關閉燃氣供應,且不能自動開啟。5.3.7.3煙道堵塞和風壓過大安全裝置的動作設定值不應可調。5.3.7.4煙道堵塞和風壓過大安全裝置發生故障或與控制裝置間的連接斷路時,應關閉通往燃燒器的燃氣通路且不應自動再開啟。5.3.8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5.3.8.1全封閉燃燒室內壓力為正壓的B型燃具應設置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燃燒室內氣體向外泄漏時應能安全關閉燃氣供應。5.3.8.2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的動作設定值不應可調。5.3.8.3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動作時應關閉通往燃燒器的通路且不應自動再開啟。5.4燃具特殊結構5.4.1蒸汽發生器5.4.1.1蒸汽發生器應設置壓力控制裝置和過壓保護安全裝置。5.4.1.2蒸汽發生器應設置過熱保護裝置。5.4.1.3蒸汽發生器應設置缺水保護裝置和自動補水裝置。5.4.2蒸箱類燃具5.4.2.1.4應設置確保蒸腔內蒸汽壓力不超過1200Pa的排氣裝置。5.4.2.1.5具有保溫措施的蒸腔保溫材料應與蒸腔隔絕。5.4.2.2.2尾蒸汽排空管當量外徑應不小于38mm。5.4.2.2.3蒸箱腔體應設置超壓放散裝置。5.4.2.2.5蒸汽發生式蒸箱應設置過壓保護安全裝置或過5.4.3炸爐類燃具5.4.3.2炸爐應有冷態炸爐用油的最高、最低的安全液位刻度標記。5.4.3.3配備接油容器的炸爐要合理確定盛放油脂的容積和放置位置,使排放油汁不能流到有明火危險的地方。5.4.3.4排油裝置應設置在能夠使炸爐用油完全流出的位置。5.4.3.7炸爐最高液位刻度之上應至少預留制造商聲稱最大烹飪體積的兩倍盛油空間或可收集溢油的容器。5.4.3.11承壓炸爐應設置兩個互為獨立的泄壓裝置,泄壓裝置的位置設置應保證其動作時不傷害到人身安全。5.4.3.12承壓炸爐應安裝壓力顯示表或壓力指示裝置。5.4.3.13承壓炸爐鍋蓋的鎖定機械裝置應保證炸爐內部承壓時無法打開。a)吊籃的使用位置,應保證對操作者不發生危險;b)吊籃處于正常烹飪狀態時,應能蓋上炸爐鍋蓋;c)帶升降功能的吊籃驅動裝置應能自動脫開或停止,并且吊籃升降機推桿應保持潤滑,防止升降機電機過熱。5.4.4煮食爐類燃具5.4.4.2自動煮食爐類燃具應設置自動補水裝置或防干燒安全裝置。5.4.5大鍋灶類燃具5.4.5.1.2大鍋灶類燃具爐膛應設泄壓裝置,或具有符合5.5.8規定的預清掃功能。5.4.5.2.1搖擺湯鍋穩定性和機械安全性應符合以下要求。a)在鍋體額定容積湯液傾倒時,應能自動切斷燃氣通路。b)手動控制裝置應保證在其所有傾斜角度內的傾斜移動是受控制的。c)自動控制傾斜的鍋,應通過控制裝置進行操作,控制裝置位置應位于危險區間之外,并且應能保證操作者控制傾斜期間清晰地看到鍋的移動。d)自動傾斜機械裝置各位置應能自動鎖定,以防止電力故障情況下鍋在各位置隨意移動。傾斜控制裝置應清晰地標出鍋移動的方向。e)控制裝置應有自鎖功能,應先解鎖后操作。a)鍋蓋在不受控制地閉合時不應引起對操作者的傷害。b)電動鍋蓋應裝有互鎖或類似裝置,互鎖裝置不應自動復位。夾層煮鍋應符合以下要求。a)蒸汽夾層內蒸汽壓力應不大于80kPa,并應有兩個互為獨立的泄壓裝置。b)應設置補水裝置或缺水保護裝置。5.4.6.1燃燒器和支架應保證平底鍋的穩定性。5.4.6.2沸液溢出不應影響燃燒器燃燒狀況。5.4.6.3燃具自帶用鍋直徑不應大于坐鍋表面最大內切圓直徑。水位時不應啟動或應自動停止燃燒。5.4.7.2沸水器類燃具應在非操作面設置超高水位水溢流口,溢出水應能通過管道引流至排水溝。5.4.7.4溫度調節功能應鎖定。5.4.7.6沸水器類燃具應在水膽最高處設排氣口,排氣口應背向使用者并應直通大氣,開孔直徑應符合表3的規定,并應有防止異物進入的保護措施。額定熱負荷50<I,≤8080<I,≤100開孔直徑5.4.8飯鍋類燃具5.4.9洗碗機類燃具5.4.9.1洗碗機應能承受正常使用時的水壓。5.4.9.2洗碗機在電源短時中斷后,不應自動再啟動。5.4.9.3洗碗機的門或蓋處于開啟狀態時應不能啟動。5.4.9.4門或蓋打開時應有防止熱水噴濺的保護措施。5.4.9.5洗碗機應裝有溫控器和水位控制器。5.4.9.6洗碗機應設置水溫限制裝置。使用自動燃燒器控制系統的炒灶類燃具,不應有再點火功能。5.4.11燒烤爐類燃具5.4.11.1燃燒器在燒烤工作面以下時應予以保護,防止燒烤油脂或高溫食物殘渣掉落在燃燒器上。5.4.11.2燒烤爐類燃具在結構上不應導致油脂和高溫食物殘渣直接墜落到燃燒室下部空間或地面。5.4.11.3燒烤爐類燃具應配備易于拆裝或排空的集油裝置,集油裝置應進行隔熱處理,避免高溫著火或被意外點燃。5.4.11.4燒烤時濺出的汁液不應滴落到內部空間的連接管以及氣路管路上。5.4.11.5活動機械零件應有防止人身傷害的措施。5.4.11.7潤滑油不應流到被加工食物上,也不應流進烤盤等可能與食物接觸的器皿中。5.4.12.2油煙與燃氣燃燒煙氣共用煙道時應有防止油煙引燃的措施。5.4.13.1多功能蒸汽烤箱中產生蒸汽的燃燒系統與產生烘烤用熱空氣的燃燒系統應互不干擾。5.4.13.2可能與水蒸氣接觸的燃氣管路和安全控制器在正常運行時不應受影響。5.4.13.3帶有下拉門的烤箱類燃具,門落下時不的應在鎖定位置上。并應保證在放入和取出烤物時不會產生危險。燃具性能應符合表4要求。表4性能要求分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其他5.5.1外觀燃具外殼應平整、光潔、易清潔表面應無明顯缺陷,標志和警示明顯、清晰G(COOOOOOOOO5.5.2燃氣系統密封性○OOOOOOO從燃氣入口到素燒器火孔,外部勵無可視泄漏5.5.3熱負荷準確度各燃燒單章的實折算熱負荷隨額總離負荷的偏差應在土10%以內CC〇OOO兩個燃亮單元的燃具總實測折算熱織洲應不小于單春燃燒單元實測折彈熱負謂之和的90具有三個及以上燃燃能站的燃具量不小于85%燃燒工況5.5.4.1火焰傳遞點燃垂燃燒器一處火孔后,火燃應陳內傳量所有水孔,且應無爆燃CCCOOOCC5.5.4.2火焰狀態5.5.4.3主燃燒器火焰穩定性5.5.4.4常明火火焰穩定性或熄滅時,有應產生媳火現象5.5.4.5運行噪聲應不大于80B(A)OOOOOOOO5.5.4.6熄火噪聲應不大于85dB(A5.5.4.7干煙應不大于0.10%OOOOOOOOOO5.5.4.8特殊工況下干煙氣中黃焰燃燒應不大于0.20%OO〇○OOOOOOO〇〇脫火燃燒應不大于0.20%O表4性能要求(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DG其他熄火保護裝置5.5.5.1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開閥時間應不大于45s6.6.1OOOOOOOCOOOOO閉閥時間應不大于60s器控制系統點火安全時間應不大于10s6.6.2OO○(○OOOOOOOO熄火安全時間應不大于2s再啟動:應先關閉閥門,然后再啟動再點火安全時間應不大于2sOOOOOOOOO—OOOO5.5.6點火性能點火成功率應不小于80%,并無連續不點燃及爆燃現象OOOOOOOOOOOOOO5.5.7穩壓器的穩壓性能燃氣流量與在額定壓力下的燃氣流量的偏差應在士5%范圍內OOOOOOOOOOOOOO5.5.8預清掃不具有常明火或交叉點火封閉或半封閉燃燒室的燃具,在每次運行時均應進行預清掃,且應符合下列要求:a)預清掃空氣能夠均勻分布于燃燒室整個橫斷面的燃具,清掃排氣量不應少于整個燃燒室的容積或在對應額定熱負荷的空氣流量下持續不少于5s,且不產生爆燃;b)其他類型的燃具,清掃排氣量應不少于3倍的燃燒室容積或持續10s,且不產生爆燃OOO○〇OOO—OOOB型燃具安全裝置5.5.9.1煙道堵塞安全裝置排煙管堵塞,應在1min以內關閉通往燃燒器的燃氣通路,且不應自動再開啟;在關閉之前應無熄火、回火、影響使用的火焰溢出現象6.10.1COO——O表4性能要求(續)號性能要求試驗加法適用功能類別DG其他B型燃具安全裝置5.5.9.2風壓過大安全裝置風壓在小于80Pa前安全裝置季應啟動;火焰溢出現象之前,應關閉通律燃燒器的燃氣通路6.10.2〇OO—O———OO5.5.9.3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燃燒室為正壓時)應能在發生家全性最障前關閉通社的物器的燃氣通略,且家應自動開啟CO一— OC5.5.10表面溫升易接觸部位(旋鈕、手柄等)的表面金屬及基類似意料應不大于35稱OOOOO非金屬財料廟不大于45K不易接觸的非工作的表面金屬夏其類似材料應不大于80非金屬材料應不大于95K主要零部件溫升燃氣門外亮的表面應不大于大于圈門的最高許用溫度或不燃氣提頭應看大于50K點火器和導線的表面應不大于荔區藏大于點是器和是線的最高許用溫期安裝燃具地面面板的表面5.5.11電氣性能5.5.11.1標志與電網連接的接地線端子處應有永眾作三標志OOOOOOOOOO5.5.11.2防觸電保護(I類器具)用試驗指檢驗外殼開心時,試驗者不應接觸帶電部件5.5.11.3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I類器具泄漏電流應不大于3.5m——對燃具的基本絕緣施加1000V,附加絕緣施加1750V,加強絕緣施加3000V,不應出現擊穿表4性能要求(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DG其他5.5.11電氣性能5.5.11.4耐潮濕經受濺水試驗5min后應符合5.5.11.5電氣強度規定OO〇CCOOOOOOOCO5.5.11.5室溫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I類器具泄漏電流應不大于3.5mA;——對燃具的基本絕緣施加1250V,附加絕緣施加1750V,加強絕緣施加3000V,不應出現擊穿5.5.11.6內部布線——黃/綠組合雙色標識的導線,應只用作接地導線;——不應與尖銳邊緣接觸OOOOCOOOOOOOOO5.5.11.7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電源線導線的標稱橫截面積應大于或等于0.75mm2;——電源線應采用Y型或Z型連接方式,并有軟線固定裝置;——不應與尖銳邊緣接觸;——應有一根黃/綠組合雙色標識的導線連接在接地端子和插頭的接地觸點電源軟線應為耐油性保護套電纜,不輕于普通氯丁或其他相當的合成彈性體橡套軟線(GB/T5013.1中的57號線)5.5.11.8接地措施接地端子或接地觸點與接地金屬部件之間的電阻應不大于0.1Ω表4性能要求(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其他輔助能源故障導致燃具停止運行時,輔助能源恢復不應引起不安全;電源波動時,燃具應保持安全運行OOOCOOOOOO能源合理利用5.5.13.1蒸汽發生器熱效率冷凝式蒸汽發生器熱效率應不低于94%非冷凝式蒸汽發生器熱效率應不低O效率冷凝蒸汽發生式蒸箱熱效率應不低非冷凝蒸汽發生式蒸箱熱效率應不低水膽式蒸箱熱效率應不低于70%O—一—一5.5.13.3炸爐類、煮食爐類熱效率——OO—一———————一5.5.13.4大鍋灶熱效率一———O一————————5.5.13.5平頭爐類熱效率額定熱負荷不大于10kW的平頭爐類熱10kW的平頭爐類熱效率應不低于40%—————O—————一一一5.5.13.6沸水器熱效率一——一——O一一一一一一一效率飯鍋熱—一—一一一一O一—一—一一5.5.13.8炒菜灶熱效率應不低于25%————一一一O一一—一表4性能要求(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DGPTFSFGXWKX其他5.5.13能源合理利用5.5.13.9烤箱維持熱負荷除面包烤箱外烤箱維持熱負荷[單位為千瓦(kW)]應不大于0.22√V重復循環的面包烤箱維持熱負荷應不大于20W/L使用臺車的面包烤箱維持熱負荷應不大于30W/L6.14.10O5.5.14特殊要求5.5.14.1蒸汽發生器水路耐壓不應發生泄漏與變形6.15.1O5.5.14.2蒸汽發生耐壓不應發生泄漏與變形5.5.14.3蒸汽發生器壓力控制系統壓力控制系統控制壓力應不超過80kPa5.5.14.4蒸汽發生器低水位控制在水位低于最低設置水位前,燃燒系統應及時關閉并報警,在水位低于最低設置水位時,燃燒器不應點火,且應有低水位報警5.5.14.5蒸汽發生器壓力安全閥安全閥的起跳壓力應不大于100kPa5.5.14.6蒸汽發生器過熱安全裝置過熱安全裝置動作溫度應不高于120℃,過熱安全裝置動作后蒸汽發生器應停止工作,且不應自動重啟GBGB35848-2024表4性能要求(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DG其他5.5.14特殊要求5.5.14.7蒸箱類蒸汽壓力蒸腔內蒸汽壓力應不大于1200Pa6.15.2O———— 一—一5.5.14.8蒸箱自動補水系統對有水位刻度的蒸箱正常工作時,當液位低于最低液位標記前應開始補水,高于最高液位標記前應停止補水5.5.14.9炸爐溫度調節油溫控制裝置在最高設定溫度下,油溫應不超過200℃6.15.3O一5.5.14.10炸爐過熱安全裝置過熱安全裝置動作溫度應不超過230℃5.5.14.11承壓炸爐泄壓閥主泄壓閥動作時起跳壓力應不大于80kPa;鋪助泄壓閥動作時起跳壓力應不大于5.5.14.12自動煮裝置外殼表面溫升不應大于80K,內部和外殼不應變形6.15.4一——O一一—————一5.5.14.13夾層煮鍋泄壓閥主泄壓閥動作時起跳壓力應不大于80kPa;輔助泄壓閥動作時起跳壓力應不大于100kPa6.15.5— O—一—一一一一一5.5.14.14多爐頭含量應不大于0.20%6.15.6—O一一一一一一一應不小于92℃6.15.7一O一一—一5.5.14.16沸水器保溫性能1h后水溫降低應不大于9℃5.5.14.17沸水器缺水保護裝置弗水器中的水位低于最低液位標記時燃氣燃燒系統應關閉或無法啟動表4性能要求(續)性能要求試驗方法適用功能類別DGPTFSXWKX其他5.5.14特殊要求5.5.14.18排煙溫度非冷凝式蒸汽發生器的排煙溫度應大于110℃;非冷凝蒸汽發生式蒸箱的排煙溫度應大于110℃;非冷凝水膽式蒸箱的排煙溫度應大于110℃;非冷凝式洗碗機的排煙溫度應大于110℃且小于260℃6.15.8OOO5.5.14.19洗碗機水溫限制裝置水溫限制裝置動作時的水溫應不大于95℃,水溫限制裝置動作后應關閉通往燃燒器的燃氣通路,且不應自動重啟6.15.9O5.5.14.20燒烤爐穩定性可移動燒烤爐在10°傾斜角度應保持穩定—一—O 一一5.5.14.21集油盒的溫度應不大于230℃—OO—一5.5.14.22熱板爐過熱限定過熱溫度應不大于350℃(鍍鉻)———O一一5.5.14.23面包烤箱過熱安全裝置過熱安全裝置動作時烤箱幾何中心溫度應不大于400℃6.15.12O5.5.14.24烤箱干煙氣中CO-p含量應不大于0.20%5.5.14.25烤箱打開門的穩定性負重測試應保持穩定由多個功能類別組合的一體燃具應符合各單獨適用功能類別的相應要求注1:適用功能類別為“〇”,不適用功能類別為“—”。注2:5.5.13.9中,V;為制造商聲明的烤箱內有效容積,單位為升(L)。6試驗方法6.1試驗條件實驗室大氣壓力應在86kPa~106kPa之間。一般情況下,實驗室室溫應為(20±15)0,在每次試驗過程中波動應小于5℃。室溫測定方法是實驗室的空氣相好濕度應不大于85%實驗室量風操氣應良好,案內李于一氧化低管量(體積分數)應我于092%,二氧化碳食量(體積分數)應小0.2℃,在換氣良后的的提下應無能響然燒的氣流。當無特鼎規定時,使用市電預重額定頻,額定電壓下達驗工工我動范圍應在±2%以內。6.1.2試驗用燃氣6.1.2.1試驗用繁氣的類別和代號應符合CB/T13611的規定。試驗用燃氣的類加和代房對應關系見表5。表5試驗用燃氣的類別和代號代號試驗用燃氣的類別0基準氣1賈焰和不完全燃燒界限氣2回火界限氣3脫火界限氣6.1.2.2在進行燃具性能試驗過程中,燃氣的華白數變化應不大于±3%。6.1.2.3試驗用燃氣的壓力和代號應符合表6的規定。表6試驗用燃氣的壓力和代號單位為帕代號試驗用燃氣的壓力人工煤氣(3R、4R、5R、6R、7R)天然氣(3T、4T)天然氣液化石油氣1(最高壓力)2(額定壓力)3(最低壓力)6.1.2.4在海拔較高地區使用的燃具,需考慮海拔對實測熱負荷的影響。6.1.2.5試驗用燃氣代號表示為,試驗用燃氣的類別代號-試驗用燃氣的壓力代號。6.1.3試驗狀態6.1.3.1空氣量可調的燃具,試驗開始時,應將空氣調節器調節到適當開度,并且試驗過程中不應再對其進行調節。6.1.3.2無特殊規定時,在試驗狀態下所有燃氣閥門應開至最大。6.1.3.3熱負荷準確度與燃燒工況在燃具的正常使用狀態下進行。6.1.4試驗用儀器6.1.4.1試驗用儀器按表7的規定采用,準許采用具有同等及以上可靠性和精度的儀器。6.1.4.2所用儀器應按有關規定校準或檢定。表7試驗用儀器測試項目名稱規格或范圍準確度等級或分度值溫度環境溫度溫度計0℃~50℃燃氣溫度水銀溫度計0℃~50℃水溫/蒸汽溫度低熱惰性溫度計,如水銀溫度計或熱敏電阻溫度計0℃~100℃0℃~150℃表面溫度/煙氣溫度熱電阻溫度計或熱電偶溫度計0℃~450℃相對濕度濕度計0~100%質量衡器0kg~15kg0kg~300kg壓力大氣壓力動槽式水銀氣壓計定槽式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81kPa~107kPa0.1kPa燃氣壓力U型壓力計或壓力表流量燃氣流量氣體流量計0.01m3/h~3.0m3/h1.5級0.01m3/h~6.0m3/h0.15m3/h~25m3/h表7試驗用儀器(續)測試項目名稱規格或范圍準確度等級或分度值密封性氣體檢漏儀0.01mL/min煙氣分析CO分析儀0~0.2%CO?含量CO?分析儀0~16%O?含量O?分析儀0~21%燃氣分析燃氣成分色譜儀—靈敏度:≥800mV·mL/mg,定量重復性:或燃氣相對密度燃氣相對密度儀—燃氣熱值熱量計時間秒表噪聲聲級計風速風速儀0m/s~10m/s0.1m/s力測力計0N~150N0.1N角度角度尺0°~90° 電壓交流電壓表0V~250V1.0級電氣安全電氣強度耐壓測試儀電壓:0V~5000V電流:0mA~100mA電壓:±5%電流:±5%泄漏電流泄漏電流測試儀電壓:0V~250V電流:0mA~3.5mA電壓:±1.5%電流:±5%接地電阻接地電阻測試儀電壓:≤12V電流:25A電阻:0Ω~0.1Ω電流:±2.5%電阻:±2.5%注:干煙氣中CO-p含量及特殊工況下干煙氣中CO-1含量試驗時,可選用CO?分析儀或O?分析儀。6.2檢查與驗證通過確認相關資料、檢查檢驗報告和視檢核實確定燃具是否符合5.1、5.2的規定。通過確認相關資料、檢查檢驗報告和視檢核實確定燃具是否符合5.3的規定。通過視檢確定燃具是否符合5.5.1的規定。6.3燃氣系統密封性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關閉被測燃氣閥門,打開燃氣通路上其余所有閥門,從燃氣入口通入壓力為15kPa的空氣,穩定1min后,用連接在燃氣入口的氣體檢漏儀檢測泄漏量,檢查是否符合5.5.2的規定。燃氣通路上的閥門應逐道進行檢測,并聯閥門作為同一道閥門進行檢測。b)使用0-1燃氣點燃全部燃燒器,用檢漏液或明火等適當方式檢查從燃氣入口到燃燒器火孔前各部位,檢查是否符合5.5.2的規定。6.4熱負荷準確度試驗6.4.1熱負荷準確度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按照6.1,要求記置燃具,使用0-2燃氣,使燃具在額定熱負荷農態下1作15min;分別在單個燃燒單元和全部燃燒單元點燃狀態進行測試。b)按照CB/T16411燃具熱負荷試驗的規定進行,檢查是否符合5.5.3的規定6.4.2總熱負荷準確度實測析算熱負而和單人繁燒能元的實調加算熱負應安式(計算出總實測折算熱負荷號單個燃燒單元的實測近算熱負荷必箱的百別的值,檢看是零符谷5.3的規定。式中!b—總實測折算熱負題的百分工的1—整實測折算熱負商,單位為工wI?——單個燃燒單元的實測折算熱負荷,單位為于瓦kW)6.5.1火焰傳遞試驗使用3-2燃氣,點燃主燃燒器一處火孔,檢查是否符合55的規定6.5.2火焰狀態試驗6.5.2.1火焰均勻性使用0-2燃氣,燃燒15min后,目測檢查是否符合5.5.4.2的規定。使用1-1燃氣,燃燒15min后,目測檢查是否符合5.5.4.2的規定。使用1-1燃氣,燃燒穩定后,目測檢查是否符合5.5.4.2的規定。使用3-3燃氣和3-1燃氣,分別點燃主燃燒器燃燒15s后,目測檢查是否符合5.5.4.3的規定。使用2-3燃氣,燃燒20min后,目測檢查是否符合5.5.4.3的規定。使用3-1燃氣,冷態點燃主燃燒器15s后,目測檢查是否符合5.5.4.3的規定。分別使用2-3燃氣和3-1燃氣,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燃具點燃5min后關閉主燃燒器,檢查常明火單獨燃燒時火焰是否符合5.5.4.4的規定。b)連續開關主燃燒器10次,檢查是否符合5.5.4.4的規定。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0-2燃氣,點燃全部燃燒器15min后用聲級計A擋在距燃具正面水平距離1m與燃燒器b)當環境本底噪聲大于40dB(A),且比燃具測試噪聲低10dB(A)以下時,應按表8進行修正。燃具實測噪聲與環境噪聲之差/dB(A)修正值/dB(A)測量無效6789一0.5一0.50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0-2燃氣,點燃全部燃燒器15min后快速關閉各燃燒器,在距燃具正面水平距離1m與燃燒器等高處,采用聲級計的快速擋分別測試各燃燒器的熄火噪聲,檢查是否符合5.5.4.6的規定。b)若熄火噪聲有爆鳴聲時應為測定的最大值加5dB(A)作為熄火噪聲;熄火無爆鳴聲時為無熄火噪聲。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0-2燃氣,在燃氣額定壓力下運行15min后,采用適宜的煙氣取樣器均勻取樣,測量煙氣中的CO和CO?或O?含量(體積分數),在抽取煙氣樣的同時應測定室內空氣中的CO含量(體積分數)。b)如果燃具正常工況下無法滿足連續運行15min,應在接近燃具能正常連續運行的最長時間內取樣。c)按GB/T16411干煙氣中一氧化碳含量的公式計算干煙氣中CO。-n的含量。檢查是否符合d)煙氣取樣裝置及取樣位置如下所示。1)使用平底鍋的燃具取樣器如圖2所示,取樣器安裝位置如圖3所示;若氧含量(體積分數)超過14%時,取樣器的位置可在20mm~40mm范圍內調整,或在保證煙氣取樣均勻的2)炒灶類燃具測試用鍋按照6.14.9.1中的實測熱負荷確定;無一級煙道炒灶類燃具按圖4選取尺寸適中的集煙罩,并在集煙罩頂部開口處取樣。3)當圖4的集煙罩不能滿足要求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其他形式煙氣取樣裝置。4)有一級煙道燃具和B型燃具,煙管用取樣器見圖5。單位為毫米單位為毫米圖3平底鍋用取樣器的安裝位置單位為毫米abh圖4集煙罩的尺寸要求單位為毫米圖5煙管用取樣器6.5.8特殊工況下干煙氣中CO=v含量試驗使用黃焰界限氣代替基準氣,按6.5.7檢查是否符合5.5.4.8的規定。使用脫火界限氣代替基準氣,按6.5.7檢查是否符合5.5.4.8的規定。6.6熄火保護裝置試驗6.6.1熱電式熄火保護裝置使用0-2燃氣,冷態點燃燃燒器,用秒表測定從點火開始到電磁閥開啟的時間,檢查是否符合使用0-2燃氣,燃具運行15min后,關閉燃燒器閥門,用秒表測定從火焰熄滅到電磁閥關閉的時使用0-2燃氣,在110%的額定工作電壓、最大熱負荷下測定在未點燃情況下從開閥到關閥的時間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0-2燃氣,在最大熱負荷狀態下工作15min。b)通過人為關斷燃氣或斷開火焰檢測器來模擬火焰故障,測量從火焰消失瞬間至有效關斷燃氣的時間間隔。c)可用燃氣表或其他適當儀器檢測燃氣通路是否關閉,檢查是否符合5.5.5.2的規定。使用0-2燃氣,測量從人為熄滅燃燒器火焰到再次點燃時的時間間隔,檢查是否符合5.5.5.2的規定。使用0-2燃氣,在燃具運行過程中,檢查從燃燒器火焰熄滅后到自動重新啟動的時間內是否符合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0-2燃氣,使用直流電點火的燃具將電壓調至70%的額定電壓;使用交流電點火的燃具將電壓調至85%和110%的額定電壓;壓電式點火直接測試。b)反復點火10次,記錄著火次數,檢查是否符合5.5.6的規定。6.8穩壓器的穩壓性能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基準氣、天然氣和人工煤氣的燃具將燃氣入口壓力分別調至75%的額定壓力、額定壓力和最高壓力;液化石油氣的燃具將燃氣入口壓力分別調至最低壓力、額定壓力和最高壓力。b)測試各壓力條件下的燃氣流量,檢查是否符合5.5.7的規定。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在冷機運行狀態下測量排氣管出口的流量。b)把實測的流量與制造商給出的燃燒室容積比較,檢查是否符合5.5.8的規定。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燃具按6.1.3規定安裝;b)測量試驗風機啟動至點火開始的時間間隔,檢查是否符合5.5.8的規定。6.10B型燃具安全裝置試驗6.10.1煙道堵塞安全裝置試驗使用0-2燃氣,電源條件為額定電壓,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點燃燃燒器15min后完全堵塞排煙口或強制關閉風機,檢查在關閉之前是否有熄火、回火、影b)移除堵塞物或恢復風機工作,檢查燃燒器是否啟動,燃氣通道是否打開。c)使安全裝置與控制裝置間連接斷路,檢查燃具是否能啟動運行。a)點燃燃燒器15min后,調節煙道出口擋板開度使排煙管道內壓力升至80Pa。b)目測檢查以下項目。1)安全裝置是否動作。3)有點火燃燒器時,僅點燃點火燃燒器,以目測方法檢查有無熄火、回火及妨礙使用的離焰現象。c)再調整煙道出口擋板使煙道內的壓力慢慢上升,檢查在產生熄火、回火、影響使用的火焰溢出d)安全裝置動作后打開煙道出口調節擋板,檢查燃燒器是否啟動,燃氣通道是否打開。e)使安全裝置與控制裝置間連接斷路,檢查燃具是否能啟動運行。6.10.3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燃燒室為正壓時)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使用1-1燃氣穩定運行燃具。b)分別在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最遠的位置及其他必需的位置,如安全裝置的上方、下方,盡可能遠的位置開孔(孔的大小為能使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在10min內檢測到動作的最小孔徑)。點燃燃具并在最大熱負荷下工作,檢查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是否在燃具可能引起火災產生前動作并切斷燃具燃氣供應。c)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動作后,檢查燃具是否能再次啟動。d)使燃燒室損傷安全裝置的感應部件斷路,檢查通往燃燒器的燃氣通路是否能開啟。6.11表面溫升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按照燃具使用說明將燃具放置于最不利使用空間,且將燃具置于1cm厚的黑色啞光木板b)測試前應保證燃具周圍風速小于1m/s,間接排煙式燃具需同步開啟室內排煙系統,燃具在正常使用狀態下運行至少30min后達到溫度穩定狀態。c)用溫度計檢測燃具各部位及黑色啞光木板的表面溫度,檢查是否符合5.5.10的規定。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b)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按下列步驟進行。3)進行泄漏電流試驗時,器具城106%的額定電壓供電,使用GB/T12113中加權接觸電流(感知電流或驚嚇反應電流)的測量網絡電路,試驗電師施加在電源的任一極與連接金屬箔的易觸及金屬部件之間。被連接的金屬箔面積應不超過20cm×14)泄漏電流試驗之后,斷開器具電源,器具絕緣應立即經受歷時】min、頻率為50Hz或c)耐潮濕請驗采用圖6所示裝軍進行起驗期間,水壓應順整到使水從碗底酸起150mm高,對于通常在地面上使麗的燃其碗攻在地面上;其他燃縣癥放在低上然具最低邊50mm的水平表面上然后使碗既密然樂移動,以便微水能以備個方向減到燃要且水滿不應直接向燃具噴射。單位為毫米呂d)室溫下的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按下列步驟進行。1)試驗前,保護阻抗要從帶電部件上斷開。使燃具處于室溫,不連接電源的情況下進行試驗。2)交流試驗電壓施加在帶電部件和連接金屬箔的易觸及金屬部件之間。被連接的金屬箔面積應不超過20cm×10cm,并與絕緣材料的易觸及表面相接觸。3)單相燃具試驗電壓為106%的額定電壓;在施加試驗電壓后的5s內,測量泄漏電流。4)泄漏電流試驗之后,絕緣應立即經受歷時1min、頻率為50Hz或60Hz基本正弦波的電6.13輔助能源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模擬輔助能源各種可能引起燃具停止運行的故障情況,然后恢復輔助能源到正常狀態,檢查燃具是否有不安全的情況發生。b)將輔助能源的電壓從額定電壓調節至85%的額定電壓,然后再調節至110%的額定電壓,檢查燃具是否保持安全運行。c)將輔助能源的電壓從額定電壓調節至低于85%的額定電壓,然后再調節至高于110%的額定d)輔助能源在額定電壓下使燃具正常運行,然后中斷輔助能源供應,檢查燃具是否安全關閉,恢復輔助能源供應并重新啟動燃具,檢查是否引起危險。6.14能源合理利用試驗試驗條件在滿足6.1基礎上,還應符合下列條件。a)實驗室溫度:(20±5)℃。b)使用0-2燃氣。c)燃具正常運行15min。熱效率試驗裝置見圖7。GB35848—20245——蒸汽發生蒸箱)a)按照圖7連接試驗系統蒸汽發生器箱兩正兩水,盛水容器加滿水。b)使增本泵(保持0.4MPa壓萬下持續抽取盛水容器(10)中的水補給蒸汽發生器(蒸箱)(5)c)蒸汽發生餐(蒸箱)(5)持續產出蒸汽的熱效率測試過程中應保證進水溫庭計(6)的溫度變化小于0.5℃,并嘔錄進水溫度t?,同時記錄蒸汽發生器(蒸箱)(5)蒸汽出血溫度計(7)的溫度tz。e)選取三個連續補水周期后增壓乘9)向蒸汽發生器兩部補水結束時作為終點且測試時間不小于15min,記錄此時電子秤(11)的終讀數M?與燃氣流量計(3)的終讀數V?。g)步驟a)~f)連續進行兩次,連續兩次熱效率測試結果的差值小于2%時,則可認為達到穩定狀 (2) GB35848—2024M?——熱效率測試開始時的電子秤初讀數,單位為千克(kg);M?——熱效率測試結束時的電子秤終讀數,單位為千克(kg);q——水蒸氣汽化潛熱,取2.258MJ/kg(100℃,101.325kPa);t?——蒸汽出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進水溫度,單位為攝氏度(℃);c。——水在0℃到100℃的平均定壓比熱容,單位為兆焦每千克攝氏度[4.19×10-3MJ/V?——燃氣流量終讀數,單位為立方米(m3);V?——燃氣流量初讀數,單位為立方米(m3);H;——15℃、101.3kPa狀態下燃氣的低熱值,單位為兆焦每立方米(MJ/m3);f——將燃氣耗量折算到15℃、101.3kPa狀態下的修正系數;tg——燃氣溫度,單位為攝氏度(℃);p。——大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m——通過燃氣流量計的燃氣壓力,單位為千帕(kPa);p,——溫度為tg時的飽和水蒸氣壓力(當使用干式流量計測量時,p。值應乘以試驗燃氣的相對濕度進行修正),單位為千帕(kPa)。6.14.2.3持續補水式蒸汽發生器熱效率測試中補水量隨著蒸汽的蒸發而持續補水,可認為測試中的補水是均勻的;按照6.14.2.2方法測試,選取15min以上任何兩個間隔點作起點與終點分別記錄電子秤初讀數、電子秤終讀數、燃氣流量初讀數、燃氣流量終讀數等參數,進行熱效率計算。6.14.3蒸箱熱效率試驗6.14.3.1蒸汽發生式蒸箱蒸汽發生式蒸箱補水方式為間歇補水式時測試方法見6.14.2.2,為持續補水式時測試方法6.14.3.2水膽式蒸箱蒸箱水膽與蒸腔為一體式結構時,熱效率測試時應防止蒸汽被冷凝后回流至水膽和未汽化的水被蒸汽帶出水膽。如需要,在測試熱效率時應在蒸箱水膽上方開口位置設置一隔離水膽和蒸腔空間的頂蓋,頂蓋面積為100cm2,中間留出一個蒸汽孔,蒸汽應自由進入蒸腔空間,冷凝水不應回流至水膽同時水沸騰時水滴不應濺出水膽。水膽式蒸箱補水方式為間歇補水式時測試方法見6.14.2.2,為持續補水式時測試方法見6.14.2.3。6.14.4炸爐類、煮食爐類熱效率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按照制造商的聲明,向燃具內注水至最高液位。b)控制溫度的恒溫器設置到最高溫度,當水沸騰后開始計時,測量15min以上水的汽化量。按式(4)計算熱效率。…………GB35848—2024m——測量期間水的汽化量,單位為千克(kg)。6.14.5大鍋灶熱效率試驗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試驗用鍋應采用制造商自配用鍋,試驗時加熱的水質量應為鍋有效容積的75%,并蓋上1.5mm厚鋼制鍋蓋。b)溫度計由鍋中心插入水深1/4處,水初溫取室溫加5℃,水終溫取水初溫加45℃。在水初溫前5℃時開始攪拌,到水初溫時停止攪拌,并開始計量燃氣耗量,在水終溫前5℃時重新開始c)熱效率按式(5)計算。 (5)式中:M——加熱的水質量,單位為千克(kg)。d)步驟a)~c)連續進行兩次,連續兩次熱效率測試結果的差值小于2%時,則可認為達到穩定狀態;兩組試驗數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試結果。e)攪拌器結構見圖8,規格按表9執行。特殊結構大鍋灶的攪拌器應保證攪拌均勻。單位為毫米H標引序號說明:1——攪拌片;2——螺母;3——拉手。注1:d?為攪拌器直徑。注2:攪拌片用1mm鍍鋅板或不銹鋼板。注3:拉手用φ6鍍鋅鋼絲。圖8攪拌器結構表9攪拌器規格單位為毫米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試驗所需平底鍋的特征見表10,試驗用鍋及用水量見表11。b)根據式(6)計算的實測熱負荷確定上限和下限試驗用鍋;并分別用上限和下限試驗用鍋進行熱效率試驗。GB35848—2024式中:V——實測燃氣流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小時(m3/h)。c)水初溫取室溫加5℃,水終溫取水初溫加50℃,在水初溫前5℃時開始攪拌,到水初溫時停止計量燃氣耗量;攪拌器結構見圖8,攪拌器直徑為2dp/3。d)記錄所有參數,按式(5)計算實測熱效率,其中式(5)中M用式(7)中M。代替。M?=M+0.213M?……………(7)式中:M?——實際加水量與鋁鍋的當量加水量之和,單位為千克(kg);M?——鍋重(含鍋蓋),單位為千克(kg)。e)上限鍋和下限鍋的熱效率測試結束后,按式(8)計算熱效率。f)步驟a)~e)連續進行兩次,連續兩次熱效率測試結果的差值小于2%時,則可認為達到穩定狀態;兩組試驗數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試結果。 (8)7o?——使用下限鍋時的實測熱效率,%;q?——使用下限鍋試驗時的鍋底熱強度,單位為瓦每平方厘米(W/cm2);g2使用上限鍋試驗時的鍋底熱強度,單位為瓦每平方厘米(W/cm2);7o——使用上限鍋時的實測熱效率,%。注1:鍋底熱強度=實測熱負荷(W)/試驗用鍋在正投影面的面積(cm2)。注2:燃具自帶專用鍋時可使用自帶的鍋,加熱的水質量為鍋體容積的75%,試驗時水初溫至水終溫50℃溫升期間無需攪拌。表10平頭爐試驗所需平底鍋的特征直徑d,/mm420~鍋重(含鍋蓋)M?/kg表中所有尺寸公差為±2%注:鍋和鍋蓋由3003合金鋁制造,顏色為鋁合金本色。表11試驗用鍋及用水量直徑實測熱負荷加熱的水質量569表11試驗用鍋及用水量(續)直徑實測熱負荷加熱的水質量實測熱負荷在任何兩數值之間時,分別用上、下限鍋進行熱效率插值測試,實測熱負荷不大于2.47kW的爐頭用24cm鍋進行煙氣和熱效率測試,實測熱負荷不小于15.47kW的燃具選用直徑為60cm的鍋進行煙氣和熱效率測試,或自帶加熱容器進行測試將沸水器注滿初溫為(20±2)℃的水至上水位,并記錄試驗期間的燃氣流量及燃氣參數。1min后打開沸水閥放水10s后測溫,測溫點位于出水口內5mm~15mm處,記錄隨后10s內沸水流出過程中的最低水溫,每間隔1min進行連續測量,直到沸水放空,記錄所出加熱的水質量M,沸水流出過程中的最低水溫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加熱水的終溫,計算水的溫升△t。按式(5)計算熱效率;連續兩次熱效率測試結果的差值小于2%時,則可認為達到穩定狀態;兩組試驗數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試結果。按照沸水器使用說明書要求運行沸水器,沸水器調節至狀態指示燈持續顯示綠色狀態(持續穩定放出恒溫熱水),穩定運行15min后開始測試。以5min為測試周期,記錄測試周期的燃氣流量及燃氣參數,并將沸水收集在保溫桶中,記錄加熱按式(5)計算熱效率;連續兩次熱效率測試結果的差值小于2%時,則可認為達到穩定狀態;兩組試驗數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試結果。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按照制造商聲稱的最大烹飪稻米質量乘以2作為所測加熱的水質量M。b)測試溫度計放置于鍋中心水深的1/2處。c)水初溫取室溫加5℃,水終溫取水初溫加50℃,測試過程中不進行攪拌。d)記錄測試過程所有參數,按照式(5)進行熱效率計算;連續兩次熱效率測試結果的差值小于2%時,則可認為達到穩定狀態;兩組試驗數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試結果。406.14.9.1根據式(6)計算的實測熱負荷按表12選用試驗用鍋,試驗用鍋采用滲氮處理后的雙耳球面熟鐵鍋,鍋蓋可采用厚度為1.5mm的鋼板制作,鍋的結構尺寸見圖9。標引符號說明:de——鍋內徑;he——鍋深。圖9試驗用鍋結構尺寸表12試驗用鍋和水量的選用實測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