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網絡直播中的特定受眾群體實證探究14000字(論文)】_第1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網絡直播中的特定受眾群體實證探究14000字(論文)】_第2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網絡直播中的特定受眾群體實證探究14000字(論文)】_第3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網絡直播中的特定受眾群體實證探究14000字(論文)】_第4頁
【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網絡直播中的特定受眾群體實證探究14000字(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下網絡直播中的特定受眾群體實證研究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吃播文化開始逐漸興起,并為吃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傳播方式。而短視頻中的吃播類視頻,是主播們在網絡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吃飯過程,以此來吸引受眾的關注和打賞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紹了“吃播”的定義、特點以及它的研究意義,然后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加以說明。同時本文還從“吃播”受眾的基本情況、受眾的使用情況以及受眾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問卷設計;然后對調查的數據加以分析得出結論。從調查分析來看,無論是“吃播”的平臺、主播以及內容,受眾都對它們有著較高的滿意度,從受眾的使用情況來看,受眾對于觀看“吃播”的意愿較高。最后,從使用與滿足的理論出發,結合吃播的表現形式與受眾的心理,探究“吃播”受眾的心理,然后探討“吃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建議。關鍵詞:吃播受眾使用滿足目錄1緒論51.1研究背景51.2研究目的51.3研究意義52文獻綜述62.1“吃播”的研究現狀62.2“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現狀63研究方法73.1跨學科研究法73.2問卷調查法74“吃播”概述74.1吃播的定義74.2吃播的特點84.3吃播分類94.4吃播的現狀95“吃播”的研究理論105.1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概述105.2使用與滿足理論的適用性106“吃播”受眾的問卷調查127“吃播“受眾的使用動機208“吃播”受眾的滿意度228.1“吃播”中受眾的總體滿意度228.2“吃播”受眾的滿意度評價259“吃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26結論28參考文獻30附錄“吃播”受眾的問卷調研321緒論1.1研究背景“吃播”的源頭是由韓國的一位女生在網上分享她吃飯的過程引起的。自那時開始,逐漸開啟吃播的浪潮。后來,“吃播”的熱潮逐漸的蔓延到了日本,隨后誕生了像木下佑香,耳機小哥的大胃王。隨著2016年互聯網元年的到來,我國也出現了很多人“吃播”人士,如:密子君、朵一等。由此看到,“吃播”的發展并不只局限于某個特定的地區,而是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節目。隨后,在谷歌上尋找“吃播”的熱點地區的時候,發現它已經從東南亞蔓延到歐洲甚至是非洲。現如今,隨著“吃播”的越來越流行,人們現在已經可以在B站和美拍等平臺上找到“吃播”視頻,以滿足自己的需求。有研究表明,越是發達的城市對吃播的節目就越感興趣。1.2研究目的作為直播行業的一個分支,“吃播”的發展除了它互聯網的便利性外,也與觀眾的喜愛是分不開的。隨著吃播文化的火熱,作為吃播的受眾,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動機去觀看它?我們又可以從吃播中獲得怎樣的滿足?本文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基于使用與滿足的理論,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研究受眾在“吃播”節目中的使用情況和滿意度。然后對吃播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使其能夠健康的發展。1.3研究意義本文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使用傳播學中“使用與滿足”的理論去研究吃播節目。經過了許多學者的研究和探索,它已經從描述性研究發展到當前的“需求-動機-使用-滿足”研究邏輯。通過“使用與滿足”理論來研究吃播,不僅可以豐富“吃播”領域的研究,而且可以讓“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獲得新的發現,極大地豐富了研究的范圍。2文獻綜述2.1“吃播”的研究現狀在國外的RISS文獻數據庫中搜索了35篇以“吃播”為關鍵詞的文獻,其中“8篇論文,27篇專著”,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幾個方面:首先,從傳播學的角度出發,研究“吃播”的傳播方法、傳播效果和傳播意義。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結合韓國當地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風氣研究受眾喜歡“看吃播”的原因。最后,從經濟的角度探討吃播對韓國商業的影響。吃播起源于韓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收獲大量的粉絲,這種粉絲效應意味著直播收益。現如今吃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職業,對韓國年輕人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力。現在國內的許多研究人員普遍認為,吃播的出現其實是大眾心理需求的表現。“吃播”文化的興起與當前年輕人的心理越來越孤獨有聯系。尋找陪伴和話題,是現在許多網民觀看“吃播”的原因。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獨居率,導致了許多年輕人正遭受著城市生活的孤獨。對于這些漂流在城市的孤獨者來說,獲得他人的陪伴成為了一種奢望的事情。所以對于這些“空巢青年”的人而言,觀看“吃播”是他們走出孤獨、獲得心理安慰的一種方式。2.2“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現狀傳播學中的“使用與滿足”理論是由卡茨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首次提出來的。卡茨認為,傳播學理論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媒體對人們的影響”以及“人們使用媒體”上。在1974年的時候,卡茨就在他的《大眾傳播的個人使用》一書中首次提出了“使用與滿足”的基本模型。他表示,使用這個理論的時候要將受眾看成是具有特定“需求”的個體,并且將他們的媒體行為看成是根據特定需求“使用”媒體達到“滿足”目的的過程。有人在研究“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時候總結了使用、滿足、需求和動機等一些關鍵詞的定義。根據“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研究時間,劃分為傳統期跟現代期。其中傳統期的研究主要是在受眾使用媒介的動機上。當時對于吃播的研究主要還是以訪談為主。直到1960年,“使用與滿足“的理論進入了現代期,才使得人們開始關注受眾在媒體影響下的行為關系。然而到了現在,人們又開始不斷對該理論發出新的疑問。例如:受眾難道一直都是主動的嗎?研究是否理論性?收集的數據是否科學?有一些研究人員把它們歸納為了假設、框架、方法、結果等四個層次。雖然目前還仍有許多的爭議,但它并不影響“使用與滿足”理論的傳播。。基于該理論對于傳播渠道、傳播內容以及受眾的行為都有著很好的解釋,所以本課題才使用該理論來探討吃播受眾的使用動機和心理需求。3研究方法3.1跨學科研究法本文基于“使用與滿足”的理論作為研究主體,結合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來探討“吃播”節目中受眾的使用行為情況,從而提高研究的科學性。3.2問卷調查法本文的調查對象是吃播的全體用戶,在進行理論研究的時候,主要采用問卷獲得的數據來支持相關的理論。研究主要采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發放時間從2021年3月15日至2021年4月20日,共收回161份問卷,其中有133份是看過“吃播”類節目,有28份是沒看過,有效問卷率為82.5%。4“吃播”的概述4.1“吃播"的定義網絡上對于“吃播”的解釋是“吃飯的節目”,就是指就是坐在網絡攝像頭面前,向觀眾分享自己吃飯的過程,以此獲得觀眾的“獎勵”。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除直播外,“吃播”還衍生出了發展出錄制和傳播的形式,同時內容也變得類更加的多樣。像微博這樣的平臺也都設置了美食專屬頻道,通過對美食的描述和近拍來吸引受眾的關注。“吃播”主要是通過在互聯網上制作的,目的是為了在主播與受眾以及觀眾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建立一個平臺,例如:在B站,吃播就是美食圈的一個分支,并根據各自的標簽進行分類,如:品嘗、自制等內容,同時也為了方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的觀看和參與。在B站不斷出現的熱門詞中,如:“美食”“烹飪”以及“美國”“種族”等詞的比例相當。盡管“吃播”作為也是我們熱愛生活的表現,但是它的流行程度大大的超過了社會的主流問題,這個比例不禁讓人反思。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這種不尋常的類型目前比其他兩種類型更受歡迎。在這種不尋常的類型下,一個視頻的播放量從大到小依次為:創新系列、世俗系列以及大胃王系列等。而許多非傳統媒體的內容和特點則可能會引起受眾的注意,尤其是看似沒有任何意義的主題,比如:連吃兩個星期的螺螄粉加珍珠奶茶等內容。以此類推,在這些問題中,觀眾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主播下一次直播的內容,或者是下一個系列,以此來滿足他們在工作日里不能做的行為,進而得到精神的釋放。4.2“吃播”的特點4.2主播的特點首先,主播不僅能吃,還要吃相好。其次,主播們要長得好看。因為好看的主播往往都擁有更多的關注度。在如今這個“顏值優先”的社會,粉絲們更有可能會尋找一張漂亮的臉蛋和苗條的身材。一些受歡迎的主播如:像大胃王密子君、朵一等她們都是美貌的代表。最后,主播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因為在直播的過程中,主播們必須學會用流暢地語言溝通,這樣不僅能夠改善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還能夠提高他們觀看的興趣。同時為了提高直播的質量,主播們還需要有較強的敘述事物的能力,能夠正確的描述食物的顏色、味道,從而讓觀眾可以感受到美食的樂趣。4.22直播內容豐富在主播的直播間,她們大部分的設置都非常溫暖和美麗,還有一些主播會裝飾上鮮花和玩偶,以此來展現出一個青春女孩的氣息,同時也突出主播的溫柔和可愛,這會更容易俘獲觀眾的青睞。其次,吃播中的事物種類各具特色,從而要滿足不同觀看者的需求。第三,主播們對于食物的評價也是多種多樣的,她們會使用各種詞匯表述自己的感受,從而為觀眾提供美食的享受。4.23傳播渠道多元化隨著吃播節目不斷發展,成功的吸引了越來越多媒體和大眾的關注。現如各大媒介和大眾紛紛入局,各自開通吃播板塊,加入吃播的大潮中,從而導致“吃播”傳播方式和渠道更也更加的多樣化,可以不分時間和地區的傳播。并且由于“吃播”極具互動性,所以觀眾們可以通過在評論去和留言區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主播們也會及時的做出回應。一些視頻網站制作了“吃播”的短視頻,并將其發布到了網絡上。那些不經常看直播的觀眾也可觀看她們發布短視頻,這大大的擴大了“吃播”傳播范圍和影響力。例如:在快手上分布的吃播視頻在一個周內就吸引了超過百萬的點擊率,總計播放量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億。4.3“吃播”的分類根據“吃播”的形式可以分為“直播”和“錄播”兩種。直播的本意與吃播相似,都是通過直播平臺,在手機上或者PC分享自己美食的影像。比如:抖音或者快手都有這種直播的功能。大多的主播們都需要學習直播和錄制這兩種技能。在主播直播之當天,主播們都會先發一段視頻預告,會告訴觀眾今天直播吃什么、“怎么吃”等幾個方面,還可以起到邀約粉絲觀看的效果,這種類似電視節目的預告,都可以有一個很好的觀看率。然而“錄播”與“直播”區別很大,“錄播”更加側重于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這種記錄多少都帶有一點走秀的性質在里面。此外,還有一些錄播視頻獨具特色。例如:某主播昵稱“吃水果”,那么在她的頁面上,絕大多都是與水果有關的視頻。這種類型的短視頻和視頻播放列表類似,都是通過主頁作品來吸引粉絲的關注。而每一個新出現的作品都可以因為創意新穎而被平臺推送至首頁。也就是我們常說“熱搜”。對于主播而言,得到平臺的推送就意味著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度。在這個信息繁冗的網絡,這種推送性的閱讀往往會帶來更大的視頻播放量和粉絲量。4.4“吃播”的現狀4.41發展速度迅猛自從“吃播”問世以來,只用了短短的幾年的時間里,就已經傳遍了世界,并且“吃播”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自從吃播傳入中國以后,它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在2021年3月18日的時候,筆者在微博中輸入“吃播”的時候,出現了關于83條吃播的標題,通過分類發現有65條是關于“吃播”的主播,有8條是關于“吃播”的種類,其余是關于吃播的類型。當筆者在B站的搜索欄輸入吃播的時候,出現了多個播放量在百萬以上的“吃播”視頻。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吃播用戶加入到了主播行業,甚至出現了“哪里有平臺,哪里就有吃播”的現象。4.42形成“吃播”的產業鏈“吃播”節目之所以能夠在出現在各種各樣的直播平臺,這與受眾的接受和使用是分不開的。而且這些節目不僅滿足了受眾的心理需求,也為主播帶來了經濟收入,并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吃播”的產業鏈。廣告代言當“吃播”的主播具有足夠多的瀏覽量和粉絲量的時候,主播就會收到來自不同商家廣告的邀請。用這種方式在大眾面前呈現,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主播們購買的成本,還能為廠家增加曝光度。直播賣貨商品的網絡化使得人們不再只局限于去店里購物,網購平臺的興起也滿足了人們購買東西的愿望。像大家熟悉的李佳奇、薇婭等都是著名的直播帶貨達人。而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到了這種“直播+帶貨”的方式。由此也出現了“吃播+賣貨”“游戲+賣貨”等多種吃播形式。以大胃王密子君為例,她在平臺進行直播的時候,就是一邊吃東西一邊推銷,而觀看的人數就已經達到幾萬人。5“吃播”的研究理論5.1使用與滿足理論概述作為傳播學中經典的行為理論,“使用與滿足”理論是站在受眾的角度去分析使用動機和滿意度。它和之前“關注媒體對受眾影響”的理論不同,它主要是以廣播電視節目的吸引力作為出發點,逐漸從“社會批判學”的解釋轉變成反科學、現象學的方式進行思考。應該把更多地關注放在人們使用媒介,而不是媒介對人們的影響,實現了受眾反應從線性效果向以動機或滿足當做自變量的轉變。在該理論的反復驗證過程中提出的許多觀點在今天仍然適用。5.2“使用與滿足”理論的適用性5.21媒體接觸作用機制的適用性(1)受眾對“吃播”節目接觸的可能性要想實現與媒介的接觸,首先,你需要有與媒介接觸的可能性,而這也只是需要有上網的設備以及瀏覽網頁的時間。根據第47次《中國互聯網的報告》,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國網民達到99.5%,其中使用手機、電腦、ipad的比例分別是47.2%、35.1%、29.3%。同樣的在《報告》中顯示到2020年12月每個網民每周上網的時間就達到了32個小時,相當于每個網民一周就有五分之一的時間是用在上網。其中網絡視頻、短視頻以及直播視頻的占比分別為16.4%、13.5%以及6.3%。這三個應用的使用時長就占全部的36.2%。由此可以知道網絡視頻、短視頻以及網絡直播也成為了“吃播”的主要傳播方式。(2)受眾對“吃播”節目的媒介印象受眾對媒介的印象決定著他們是否再次使用并接觸此類媒介。在本次的問卷調查中,筆者就受眾對“吃播”節目的整體態度設置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喜歡看;另一個是不會再看。根據圖形可得,80.63%的受眾表示喜歡看,會繼續再看,有19.38%的受眾表示內容引起我的不適,不會再看。根據上面的數據,表明了受眾對“吃播”的媒介印象還不錯。圖1表示受眾對“吃播”節目的整體態度5.22使用媒介動機的適用性受眾觀看“吃播”類節目說明該節目的一些特征或用途對受眾具有吸引力,而且受眾從中得到的需求與滿足越多,就越有接觸的可能性。在這個反反復復的過程中,也表現出了受眾需求的特點。受眾在使用媒介的時候,他們的動機也是不相同的。在論述受眾的需求時,首先我們要對需求與動機之間的區別進行一定的區分。正如麥奎爾等人針對電視類節目總結出的,受眾接觸媒介是為了滿足信息、娛樂、社會關系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的結論,則包含著主觀與客觀因素。在“吃播”的節目中,受眾選擇接觸該節目的需求動機要符合上述的分類。通過對比其他的“吃播”節目可以發現,大多數吃播都是從獵奇心理、陪伴心理、替代心理等方面來進行深入的研究。6“吃播”受眾的調查情況6.1“吃播”受眾的屬性分布6.11性別分布圖1表示吃播的性別分布通過圖1可以發現,有43%的男性觀看吃播,有57%的女性觀看吃播。對比數據可以發現,女性吃播的比例略大于男性吃播。研究調查可知,相對于男性,吃播更容易吸引女性。通過分析其他的“使用與滿足”的研究,如薛俊愷表示,男性受眾的比例要略高于女性;而在陳洪玉的研究中發現女性用戶數量差不多是是男性用戶的數量的三倍。從之前的調查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媒介的使用在男女用戶的比例上是不同的,這可能與調查的規模或者媒介的類型有關。盡管在現實社會中,女性觀看吃播的比例要遠高于男性,但是在網絡應用的程序中,用戶的性別比例因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游戲或者體育類的直播男性的用戶會更多一點;而美食或者彩妝類的直播往往會得到更多女性的關注。其中不僅僅是直播內容的影響,也是男女雙方關注焦點的不同引起的。6.12年齡分布圖2表示吃播的年齡分布在今天的網絡社會,媒介的流動性和內容的選擇性意味著人們不再只局限于傳統電視媒體所提供的節目與內容。本次研究的對象沒有年齡的限制,所以只要是看過“吃播”的用戶都可以參加問卷調查。最后,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受眾中,年齡在18至28歲的受眾最多,占到總人數的51.09%,這是由于這個時間段大多數都是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他們的時間相對于更加充足。其次,在29至40歲這個階段的受眾,占總人數的27.18%。可能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受眾大多數處于事業的成長期,因為面臨著工作的壓力,所以想要通過觀看吃播來緩解壓力。其他的年齡排序是在41至60歲之間,占比18.17%;18歲以下的受眾占比3.01%;61歲及以上的受眾占0.55%。這幾個年齡段的受眾占比較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41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對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相對較弱,而18歲以下的這個階段則是處于在學習繁忙的階段。且不管是什么原因,總體來講,“吃播”節目的受眾結構呈現年輕化。6.13學歷分布圖3表示吃播的學歷分布根據上面的數據,很顯然的是,本次調查的對象大多數有很高的學歷。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據統計,從2010年至2020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呈現上升的趨勢。到了2020年,高考的報名人數就超過1071萬人,同時大多數的高校也在呈現擴招的趨勢。其次工作環境的壓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企業和公司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要求員工加班等,大大的增加了人們的工作壓力,甚至像“過勞死”等這類的話題也經常出現在網絡上。也由于這些員工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所以在加大工作壓力的環境下,他們迫切希望找到一個減壓的方法。6.14職業分布圖4表示吃播的職業分布參與此次“吃播”調查的受眾中,我們發現排在前四位的行業的分別是企業員工(35.23%)、黨政機關(14.42%)、自由職業(12.58%)、學生(11.58%)。在短視頻迅速發展的今天,對于一些工作壓力大、沒有太多休息時間的公司和機構人員來說,零碎式的“吃播”可能是一種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的好方法。另一方面,對于學生和自由個體者來說,他們在選擇娛樂方式上會更加靈活,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是因為“吃播”的內容也更容易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再通過新聞媒體的的“推”與“拉”,將吸引更多的更多地在線用戶,為“吃播”類節目提供更多的受眾。6.2“吃播”受眾的使用頻率與時間6.21“吃播”受眾的使用頻率圖5表示吃播的使用頻率根據上面的數據可知,平均每周2次到5次的比例為22.03%,,平均每個月觀看2次到5次的人數占17.03%,而每個月1次的占24.09%,每天都看的占9.40%,其他的占29.93%。從受眾的各個使用頻率可以看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眾觀看“吃播”節目的頻率較高,而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受眾對這類節目的觀看頻率相對較低。這表明了,只有定期的觀看“吃播”的受眾較少,所以有必要提高節目對用戶依從性。6.22“吃播”受眾的觀看時長圖6表示吃播的觀看時長從受眾觀看時長的數據來看,觀看30分鐘以下占高,為66%,這表明了受眾每次觀看吃播的時間并不長,也符合了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觀看在30分鐘到1個小時之間的的為19.05%,1小時到2小時的受眾為11.68%,2小時以上的受眾為3.69%。這也反映出了受眾更偏向于觀看1小時內的“吃播”的節目。6.23“吃播”受眾的觀看時間段圖7表示吃播的觀看時間段通過研究調查表明,一邊吃飯一邊觀看“吃播”的受眾占26.17%。通過之前的調查結果可知,大多的受眾表示“吃播”節目可以起到一定的陪伴作用。而在吃飯的時候選擇觀看“吃播”節目,會讓他們有一種陪伴的感覺。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己的身材和體重,但是他們在面對美食的時候,難免會抵制不了誘惑,而通過觀看“吃播”的節目可以讓她們滿足自己美食的欲望。選擇在睡前吃播的受眾占總人數的36.19%,選擇在無聊的時候觀看吃播的受眾占總人數的21.97%。6.3“吃播”受眾的平臺選擇與偏好類型6.31“吃播”受眾的平臺選擇圖8表示吃播的平臺選擇通過調查發現,選擇抖音、快手等平臺吃播的受眾占52.01%,選擇在愛奇藝或者B站吃播的受眾與微博、微信吃播的受眾占比分別為38.43%和35.91%。根據統計結果顯示,在線視頻用戶的規模和使用率呈現上升的趨勢。出現上升的原因與在線視頻的社會互動性以及用戶喜愛在線視頻是分不開的。此外,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快速的識別用戶的喜愛和需求,從而實現短視頻內容的精準推送。6.32“吃播”類節目中受眾的偏好類型圖9表示吃播的偏好類型根據調查的結果表明,在受眾觀看的類型中,占比最多的是自做自吃系列,為35.88%,其次是大胃王系列,為28.75%。“大胃王”系列自從出現以來,一直深受觀眾的喜愛。像密子君、朵一等大家熟悉的大胃王。她們都以能吃而著稱,他們那驚人的食量和與之不相匹配的身材都吸引了許多受眾的關注。自做自吃系列,其實就是一個結“做飯+吃飯”的過程。通過上面數據可知,現在人們越來越喜歡這樣的吃播類型。6.4“吃播”類節目中受眾的接觸選擇與使用行為6.41“吃播”類節目中受眾的接觸選擇圖10表示吃播的接觸選擇通過上圖可知,觀看某個主播節目的受眾占21.81%,選擇觀看自己喜歡主播的受眾占28.03%,表示會隨意觀看的受眾占50.16%。通過數據發現,大多數的受眾在接觸選擇的時候并沒有選擇某個特定的主播,而更多的是隨意看看。而只有一小部分數的受眾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主播。6.5“吃播”中受眾的媒介接觸原因圖11表示吃播的接觸原因6.51平臺推送調查研究發現,有37.52%的受眾是通過平臺的推送接觸到“吃播”的,所以這些人都沒有積極的與“吃播”接觸,而是在大數據的作用下將人們關注較多、瀏覽量較多的視頻推送給用戶,從而吸引受眾的觀看。6.52朋友介紹每個人都有分享的經歷,尤其是在我們遇到有趣的事情或者喜歡的東西時,會習慣性的在朋友圈進行分享,這樣不僅有助于形成一個社交話題,還可以增加友誼。通過調查結果發現,朋友介紹吃播的人數占16.17%。6.53自己搜索通過上面數據可知,有28.93%的受眾會自己搜索吃播視頻。說明了這部分的受眾觀看吃播是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使用動機。另外根據上圖數據可知,還有17.01%的受眾是通過其他的途徑接觸吃播的,這說明了吃播節目的傳播渠道之廣。7“吃播”受眾的使用動機為了鼓勵受眾觀看“吃播”節目,一定的心理需求和期望是受眾在觀看過程中行為形成的先決條件。正是這些需求激勵他們產生觀看的動機,并將動機轉化為行為,從而產生一系列的使用和滿足的過程。最后筆者通過參考卡茲等人的需求理論,將受眾的使用動機劃分為了認知的需求、替代心理的需求、舒緩壓力的需求、滿足獵奇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等五個方面.圖12表示吃播的使用動機7.1認知的需求作為主播向受眾展示美食的重要平臺,“吃播”節目展示的不僅僅是美食,還展示了人們對于美食文化的探索和創新。因此,在吃播的過程中,既有主播制作自己喜愛的食物,也有受眾推薦的美食。這樣做不僅可以達到增加受眾的觀看效果,同時又能讓受眾了解更多美食內容。根據上面數據可知,有16.75%的受眾表示,觀看吃播是想要了解更多的美食。這表明了一些受眾觀看“吃播”是為了滿足美食的欲望。7.2替代心理的需求7.21代償心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從以前的只關注吃的質量轉變成了現在關注自身的形象。無論是在化妝方面還是在體型方面都追求完美,所以減肥似乎就成為了目前大多數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目標。這就導致了人們在減肥的時候,可以通過觀看“吃播”的節目來滿足想吃的欲望以及取代飽腹感的目的。根據調查顯示,有11.97%的受眾表示正在減肥,所以想通過觀看“吃播”節目來滿足自己想吃的欲望。7.22陪伴心理為了尋找更好的工作,得到更高的收入,越來越多人背井離鄉外出工作。作為漂泊在外的年輕人來說,工作壓力和其他壓力使得他們想要更多的心理陪伴。而在觀看“吃播”節目的時候,主持人通過放大鏡頭和聲音可,從而給受眾產生一種“陪伴”的效果。在有關“吃播”的研究中也提到了,受眾觀看吃播是為了獲得陪伴和減少孤獨。然而,在通過調查中發現,因為想要陪伴而觀看“吃播”的比例并不高,只占總數的5.03%。7.23舒緩壓力的需求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壓力不斷增大。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既要保持前進的工作態度,也要分擔生活的壓力。根據調查表明,以娛樂身心為動機的吃播占23.86%;以緩解壓力為動機的吃播占15.7%;以吐槽為動機的吃播占6.35%。可以說,“吃播”節目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緩解壓力的方法。7.24滿足獵奇的需求在“吃播”的節目中,每一件東西包括食物、主播以及受眾等都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比如:“主播能吃多少?”今天主播吃什么?但是我們要明白獵奇的心理并不單單是指窺探他人的隱私,同時它還包括對知識的學習和視野的拓展以及對世界的認識。通過調查結果顯示,有10.95%受眾觀看吃播是為了滿足獵奇的心理需求。7.25社交的需求 在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經從傳統的電視節目轉變成了使用各種媒體技術。在傳播的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和更新信息,人們不需要用電視節目等傳播媒體,就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在網絡吃播節目興起的同時,為了能夠隨時隨地的捕捉社會話題,人們開始擴大瀏覽范圍,以保證自己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例子,從而把更多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收集和了解社會信息當中。在觀看吃播的過程中,觀眾不僅可以獲得觀看的滿足感,可以與身處不同地方的網民,共同討論社交話題。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過程中,一個共同的社會話題,不僅可以使交流變得更有趣,同時也可以鍛煉人們的溝通技巧。有一部分受眾就希望通過觀看“吃播”來結交朋友,當他們觀看“吃播”時,他們也可以加深對“吃廣播”和自己身份的理解。根據調查的數據,4.19%的受眾會選擇觀看“吃播”來尋找社會話題,2.15%的觀眾會選擇結交朋友。8“吃播”受眾的滿足度8.1“吃播”中受眾的總體滿意度8.11受眾的滿意度占比滿意其實是受眾在使用媒體時候的一種自我感覺。在“吃播”的過程中,如果受眾的需求得到了滿足,那么他就會增加對這些節目的觀看數量以及頻率。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受眾“吃播”后的感受,筆者對受眾的滿意度進行了調查。題目\選項很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很滿意了美食信息4.38%2.5%51.25%33.75%8.13%替代的心理6.25%9.38%62.5%18.13%3.75%娛樂身心3.13%2.5%44.38%38.13%11.88%緩解壓力2.5%3.13%49.38%31.88%13.13%獵奇窺視心理11.88%5%57.5%20.63%5%吐槽的欲望13.75%10.63%58.13%14.38%3.13%獲得社交話題12.5%6.88%57.5%19.38%3.75%結交新朋友16.25%8.75%56.88%15%3.13%獲得陪伴9.38%8.13%60%16.25%6.25%表13表示吃播受眾的滿意情況8.12受眾的滿意度指數根據上面圖表可知,“一般”是滿意度最好的,并且是一個中間量。因此研究的受眾滿意度,可將“一般”作為是一個中間量,是滿意度的最大比例。從而可將滿意度分為了1分到5分,然后將滿意度的百分比乘以分數,即為受眾的滿意度指數=(非常不滿意*I)+(不滿意*2)+(通常是*3)+(滿意*4)+(非常滿意*5)。最后通過計算得到:滿意內容滿意指數獲得美食信息3.38替代心理3.03娛了身心3.50緩解壓力3.50獵奇窺視心理2.92吐槽的欲望2.82獲得社交話題2.95結交新朋友2.80獲得陪伴3.01根據上面圖表可知,最高滿意指數為3.50,最低滿意指數為2.80,借鑒他人對滿意度的劃分,可將滿意度劃分為三級,即高度滿意、中度滿意和低度滿意。滿意指數差=最高滿意指數-最低滿意指數,如:3.50-2.80=0.7,然后將0.7分為三段,即每段為0.233.因此高度滿意區間值為3.500—3.267,中度滿意區間值為3.267一3.034,低度區間值為3.034—2.801。8.13受眾的滿意度分類根據需求動機將如上的需求進行如下劃分認知需求滿意度指數滿意程度獲得了美食信息3.380高度滿足表14表示吃播受眾的認知需求滿足情況替代心理需求滿意度指數滿意程度替代心理3.030低度滿意獲得了陪伴3.010低度滿意均值3.020中度滿意表15吃播受眾的替代心理需求滿足情況舒緩壓力與娛樂需求意度指數滿意程度娛樂了身心3.500高度滿意緩解壓力3.500高度滿意吐槽的欲望2.820低度滿意均值3.273高度滿意表16表示吃播受眾的娛樂身心滿足情況窺視他人,滿足獵奇心理需求滿意度指數滿意程度獵奇窺視心理2.920低度滿意表17表示吃播受眾獵奇窺視心理的滿足情況社交需求滿意度指數滿意程度獲得社交話題2.950低度滿意結交新朋友2.800低度滿意均值2.875低度滿意表18表示吃播受眾的社交需求滿足情況8.2“吃播”受眾的滿意度評價8.21認知需求與滿意度不成正比在“吃播”中,以“了解美食”為動機的受眾占比為16.75%,表明有不超過五分之一受眾對美食的欲望有著一定的需求,而得到的滿意與很滿意結果的比例分別為33.75%和8.13%,也就是說有近五分之一的受眾吃播達不到心理預期的滿意度。說明了受眾在“吃播”時候的認知需求與獲得的滿意度之間不成正比的關系。8.22替代心理的滿意度低于預期假設自從觀看“吃播”節目以來,筆者特別的感興趣受眾的使用動機。通過收集大量的文獻資料,發現“吃播”具有替代心理的效果。由此筆者認為觀看“吃播”節目的受眾一般都有很高的使用動機。然而根據調查表示,有11.97%的受眾選擇在減肥的過程中通過吃播來滿足美食的欲望,有5.03%的受眾觀看吃播是為了尋求陪伴。因減肥產生替代心理的滿意度和獲得陪伴產生的滿意度都為低滿意度。這表明,“吃播”雖然存在著“補償”和“滿足”的作用,但是并沒有滿足受眾的需求,而在“陪伴”和“減少孤獨”的效果更為明顯,其替代心理的滿意度整體上低于預期。8.23舒緩壓力與娛樂需求與滿意度成正比在“吃播”中,以娛樂身心為動機的吃播受眾占23.86%,以緩解壓力為動機的吃播受眾占15.70%,這表明了有近五分之三的受眾對娛樂身心、緩解壓力有著強烈的需求,說明了現代人緩解壓力的途徑之一就是觀看吃播。因“娛樂身心”、“緩解壓力”產生的滿意度都為高滿意度,說明受眾在吃播時獲得舒緩壓力的滿足。從而可以看出舒緩壓力與娛樂需求與滿意度成正比。9“吃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建議9.1“吃播”存在的問題題目\選項不存在存在不清楚虛假吃播、催吐等問題10%63.13%26.88%盲目跟從,內容一致9.38%74.38%16.25%觀看吃播容易產生暴飲暴食25%45.63%29.38%觀看吃播使我產生了心理不適39.38%36.25%24.38%存在對主播的文字攻擊等網絡暴力問題25.63%48.75%25.63%表19表示吃播存在問題的調查結果通過圖表可知,大多數受眾都認為目前的吃播存在著問題,只有極少數的受眾表示不清楚這類問題。根據上述的調查結果,筆者將從“吃播”節目中的用戶、平臺以及主播出發,對吃播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9.2吃播的發展建議9.21用戶需要提高網絡素養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開發,大大的提高了用戶的主觀能動性,“吃播”的大多數內容也都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因此,規范吃播的混亂和傳播,用戶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觀意識,要有能夠辨別的能力。學會抵制低俗內容,確保自己嚴格的遵守網絡紀律,不斷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倡導和諧的內容。同時,用戶們還需要關現實的人際交往,學會選擇適當的方法排遣壓力,不要太依賴于網絡上的情感。9.22平臺需要提高審核標準作為“吃播”的傳播媒介,平臺要發揮好“看門人”的責任,清除那些低俗的內容。首先,需要建立一個建立強大的監管系統,在后臺使用大數據來標記那些低俗的內容,抵制它們傳播。并禁止一些擦邊緣的視頻,以此優化平臺的環境。其次,平臺需要對主播進行素質考核,實名認證以及問責制。最后,平臺需要建立獎罰制度,支持那些高質量的內容,鼓勵她們積極創新,從而實現互利合作。9.23主播堅持以內容為主主播作為內容的生產者,應該把更多的時間關注在受眾的心理需求上,而不是迎合觀眾的各種口味。況且,“吃播”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不就在于主播們的內容可以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們在?觀眾們通過觀看獲得陪伴感,同時還能夠排解壓力。因此,主播們需要以高質量的內容為主,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堅持原創。綜上所述,一開始“吃播”能夠在中國流行起來,原因包括通過現場互動不僅可以緩解人們內心的孤獨,同時還能夠滿足人們對美食的渴望。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擠入“吃播”的行業,為爭奪粉絲和流量,主播們著眼于只關注滿足觀眾的欲望和好奇,并且使用各種方法來嘗試不同的食材,從而形成一系列混亂的吃播現象。結論“吃播”文化的崛起,離不開主播、媒體及受眾的表現。在直播的過程中,主播們依靠自身的特點,在經濟上獲得了收益。同時為了滿足觀眾們的偏好,“吃播”的內容也在發生著變化。隨著網絡社交平臺的整合,“吃播”已經從單一的直播渠道變得多元化了,并且逐漸擴大了“吃播”的影響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吃播”的迅速走紅,也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和賺錢,“吃播”的粗俗化已經變得越來越嚴重。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欺詐行為和插入廣告。如果平臺不加以調整這些混亂,而是“幫助類混亂”,那么便會在“吃播”界引發混亂。觀眾們未來娛樂,沉迷于“吃播”帶來的虛擬陪伴,沒有任何意義,而是再一點一點的消耗掉他們的精力。所以,未來的“吃播”需要加大整治與管理,不斷的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以傳播中國美食文化為主,不斷的創新發展,這樣才能讓“吃播”變得更有意義.參考文獻[1]孫芊芊.吃播節目盛行的背后[N].光明日報,2016-01-09(12).[2]王吉.韓國獨居人口30年間激增近倍500萬余人[N].中國新聞網,2016-02-17.[3]劉芳秀.傳播學視角下吃播的受眾心理及盈利模式探究[J].新聞傳播,2018(09):57-58.[4]白莎娜.網絡吃飯直播節目的內容生產模式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5]苑夢月.傳播學視閾下吃播現象的冷熱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8,(11).[6]劉楚君.吃播熱現象的孤獨與狂歡——以“大胃王密子君”為例[J].傳播力研究,2019(22).[7]張雨夢.傳播學視閾下吃播秀流行的原因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6).[8]陳禹毅.從受眾心理分析“吃播”盛行原因及冷思考[J].電視指南,2017(19):3-4.[9]曹曦冉.孤獨與狂歡—傳播學視閾下中國“吃播熱”現象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7(08):102-103.[10]楊慧.從傳播學視角分析網絡吃播盛行的原因[J].新聞研究導刊,2018(5):74-75.[11]周昕.快感與意義網絡吃播的大眾文化解讀[J].新聞研究導刊,2019(21):59-60.[12]榮藝.從人類學的視角看吃播節目[J].新聞研究導刊,2017:110.[13]胡兆雪.“吃播”的經驗主義研究——以“B站”“吃貨木下”為例[D].山東大學,2017:27.[14]張雨夢.傳播學視闕下吃播秀流行的原因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7(06):19-20.[15]曹曦冉.孤獨與狂歡——傳播學視域下中國“吃播熱”現象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7(08):102-103.[16]聶妍.傳播學視閾下的“全民吃播”現象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7(07):117-118.[17]盧尚月.網絡表達中的道德亂象及治理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