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廣西柳州市城中學區重點中學中考歷史適應性模擬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日。和這一節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攻占巴士底獄B.頒布《人權宣言》C.處死路易十六D.發生“熱月政變”2.下邊表格是不同歷史時期主要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的變化情況,對表格解讀正確的是()①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發展相對緩慢②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③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呈現出了不平衡性④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長征中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的標志是A.渡過烏江B.四渡赤水河C.巧渡金沙江D.強渡大渡河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科技的運用(坦克、潛艇和飛機)和軍隊的數量一樣,都在急速增長,戰爭結果表明,能夠在先進裝備上花費更多的一方取得了勝利。這段話強調了A.軍隊數量決定戰爭成敗B.科技影響戰爭結果C.團結是戰爭決勝的關鍵D.戰爭阻礙社會發展5.《孤獨的超級大國》中說:“當前我們處于一種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個超級大國與若干大國并存的‘單極+多極’的世界格局中。”這表明當前世界A.已進入單極化時代 B.已形成多極化格局C.兩極格局依然存在 D.已出現多極化趨勢6.有學者指出,秦朝雖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記。“深刻而持久的印記”主要指其A.修筑長城,抵御匈奴 B.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C.開發南疆,修筑靈渠 D.統一全國,加強中央集權7.什么是歷史?有人說:歷史是一門關于“過程”的學問;也有人說:歷史是一門關于“解釋”的學問。其實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失之片面。前者強調史實,后者突出史論。下列關于北京人的說法中,屬于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最關注的一項是:A.北京人遺址最早于1921年被發現B.北京人已經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C.在北京人遺址中發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遺跡D.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許多骨骼化石,其中就有北京人頭蓋骨化石8.“它在思想界的影響超越了其對商業和政治領域造成的震撼。它變革了中世紀的理論和思想的整個體系,讓過去狹隘的地理觀點靠邊站,對地球面積和形狀的爭論就此永遠終結。”“它”代表的行動是A.迪亞士發現好望角B.哥倫布發現美洲C.達·伽馬到達印度D.麥哲倫環球航行9.《新華日報》記者以素描手法,記敘了舉國狂歡的那一刻:“京滬路龍頭房內外的機車汽笛齊鳴,以表示慶賀與傳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長江江面上的輪船也一齊唱和起來,清脆的汽笛聲持續達20分鐘之久。”這位記者記敘的重大歷史事件是A.開國大典盛況 B.全國人大召開 C.政協會議召開 D.西藏和平解放10.新航路開辟后,中國引進的美洲玉米、馬鈴薯、甘薯等高產作物,在不適宜種植水稻、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的地方大量栽培,糧食產量迅速提高。1700年,清朝人口1億,到1800年已經超過了3億。以上變化說明A.中國歷史發展離不開世界 B.新航路開辟打開中國大門C.新航路開辟有利于世界交流 D.中國開始進入世界強國之列11.2016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日。某班同學要設計“中國共產黨成立背景”的主題黑板報,下列選項可作為板報內容的有()①十月革命的影響②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發展壯大③北伐戰爭的勝利④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2019年5月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推特稱,從本周五(5月10日)開始,美國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輸美商品所征收的關稅將從目前的10%增加到25%。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入到中國“一帶路”的朋友圈。材料說明A.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B.中美兩國操控世界經濟C.政治多極化格局已經確立D.經濟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發展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冷戰開始的標志是什么?兩極格局是怎樣形成的?兩極格局崩潰的標志是什么?14.美國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機遇和挑戰后,成為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19世紀末,美國的工業化巨變主要得益于哪一事件?請舉一例美國在交通領域的重要發明。美國在工業化巨變中迎來了城市化的浪潮。這一時期,歐美國家的城市體系有何特點?城市化浪潮帶來了什么負面影響?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歷了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緩解危機的改革有何特點?請結合二戰后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談談我國從中得到的有益啟示。15.犧牲弱小國家利益,推行強權政治,是西方大國慣用的手段。西方大國強行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讓給德國的會議是_____。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監獄,法國大革命爆發,從此每年的7月14日,是法國的國慶日,所以A正確;1789年8月26日資產階級頒布《人權宣言》,所以B不符合題意;1793年1月處死國王路易十六,所以C不符合題意;1794年7月27日發生“熱月政變”,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在7月14日這個時間限定詞,學生要對法國大革命歷史的準確識記,才能找出正確選項。2、A【解析】
根據表格“不同歷史時期(1870—1913年)、(1950—1973年)主要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的變化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的發展相對緩慢;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呈現出了不平衡性。①②③符合表格內容,選項A符合題意;根據表格,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經濟由3.94%到3.92%,并不是持續穩定增長,④不符合題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長征路線是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渡湘江→強渡烏江→解放遵義(召開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河(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吳起鎮會師→甘肅會寧會師,長征中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的標志是巧渡金沙江,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長征路線,基礎知識的識記是解題的關鍵,需要結合長征路線地圖進行分析。4、B【解析】題干的“戰爭結果表明,能夠在先進裝備上花費更多的一方取得了勝利”強調科技影響戰爭結果。科技的發展,促使參戰國的裝備先進,裝備先進的一方往往贏得戰爭的勝利。由此可見,戰爭中科技的運用情況會直接影響戰爭的結果。故B符合題意;軍隊數量決定戰爭成敗違背了題干材料的觀點,故A不符合題意;團結是戰爭決勝的關鍵在題干材料中不能體現,故C不符合題意;戰爭阻礙社會發展與題干材料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D【解析】
依據題干《孤獨的超級大國》中說:“當前我們處于一種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個超級大國與若干大國并存的‘單極+多極’的世界格局中。”結合所學知識,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不復存在,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趨勢),但是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迄今還沒有定型。D選項符合題意;兩極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已進入單極化時代的說法不正確,A選項不符合題意;兩極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并未形成多極化格局。B選項不符合題意;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C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6、D【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六國,建立了秦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D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是“深刻而持久的印記”的表現,不符合題意;故選D。7、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CD都是關于北京人發現的史實,是關于北京人的說法中,屬于持第一種觀點的人最關注的,ACD不符合題意,B項是根據在北京人遺址中發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遺跡的史實中推論出北京人已經懂得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和使用火,屬于史論,是關于于北京人的說法中,屬于持第二種觀點的人最關注的,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8、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對地球面積和形狀的爭論就此永遠終結”,結合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圓的,故D符合題意;1487年迪亞士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西海岸,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9、A【解析】
根據“以表示慶賀與傳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可知,《新華日報》報道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是開國大典。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隆重舉行,標志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辭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東了一百多年來被侵路被奴役的屈等歷史,直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0、A【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被引入中國,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糧食總產量大幅度增加,緩解了人地矛盾,促進了農業生產商品化,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因此以上變化說明中國歷史發展離不開世界,A項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CD三項均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故選A。11、C【解析】本題可以用排除法來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開,而③北伐戰爭的勝利是1927年,此時,中共還沒有成立,不符合題意,應該排除③,所以答案選擇C12、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經濟全球化。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國際形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下去。于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中美間部分貿易爭端說明經濟全球化局部受阻,但全局發展,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杜魯門主義出臺;美國和西歐國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建立華沙條約組織,兩大軍事組織建立標志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形成。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志美蘇主導的兩極格局的崩潰。【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國欲稱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視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于是,美國帶領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方式),這種政策稱為冷戰政策。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的開始;1949年,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形成了西方集體防御體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建立后,蘇聯于1955年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標志著兩極格局最終形成。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兩極格局終結。14、(1)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2)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生態環境被破壞。(3)全面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重視科技,重視教育。【解析】
(1)根據所學可知,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了電力、石油的利用,推動了美國和德國成為領先于世界的國家。美國在交通領域的重要發明有汽車、飛機等,列舉一例即可。(2)根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化發展,但是也帶來了城市擁擠、污染等一系列問題。(3)根據所學可知,為了應對危機,羅斯福新政調整工業,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校園水溝清理協議書
- 委托代理報稅協議書
- 重慶工傷賠付協議書
- 酒吧營銷培訓協議書
- 商行轉讓轉租協議書
- 投資合作租賃協議書
- 簡易機械租賃協議書
- 增量分紅合伙協議書
- 酒席訂金協議書范本
- 鉆石購買保密協議書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招聘考試真題2024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卷(有答案)
- 生物-華大新高考聯盟2025屆高三3月教學質量測評試題+答案
- 演出經紀人資格證常見試題及答案分析
- 2024年河北建投集團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聯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貴州國企招聘2024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8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哪吒電影產品的營銷問題及完善對策研究10000字》
- 4.2依法履行義務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上海金茂大廈》課件
- 2025年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