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_第1頁
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_第2頁
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_第3頁
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_第4頁
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PAGEDLDL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標準DL/T272—202XDL/T272—202X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Specificationof220kV~750kVoilimmersedpowertransformer(征求意見稿)202X-XX-XX發布202X-XX-XX實施國家能源局發布

目次TOC\o"1-1"\h\u3370前言 錯誤!未定義書簽。226931范圍 179222規范性引用文件 148633術語與定義 1241714使用條件 2205115技術要求 3243336變壓器試驗 898117標志、標簽、隨行文件 11214378包裝、運輸、貯存 1125467附錄A 1218243附錄B 14PAGE1PAGE

220kV~750kV油浸式電力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使用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頻率為50Hz、電壓等級220kV~750kV的油浸式電力變壓器。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引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GB311.1高壓輸變電設備絕緣配合GB1094.1電力變壓器第1部分總則GB1094.2電力變壓器第2部分溫升GB1094.3電力變壓器第3部分:絕緣水平、絕緣試驗和外絕緣空氣間隙GB1094.5電力變壓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1094.7電力變壓器第7部分:油浸式電力變壓器負載導則GB1094.10電力變壓器第10部分:聲級測定GB/T2900.15電工術語變壓器、互感器、調壓器和電抗器GB3096聲環境質量標準GB/T4109交流電壓高于1000V絕緣的套管GB/T6451三相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GB/T7354局部放電測量GB/T7595運行中變壓器油質量標準GB10230.1分接開關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B/T10230.2分接開關第2部分:應用導則GB/T13462電力變壓器經濟運行GB/T17468電力變壓器選用導則GB20052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5014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油浸變壓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5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DL/T1799電力變壓器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試驗方法DL/T1811電力變壓器用天然酯絕緣油選用導則JB/T501電力變壓器試驗導則NB42020750kV和1000kV級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術語與定義GB1094.1和GB/T2900.1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集中冷卻布置方式CentralizedCoolingLayoutMode具有2組冷卻器或3組片式散熱器及以上的集中導油的冷卻裝置布置方式。3.2爬電系數CoefficientofCreepageDistance變壓器套管外表面爬電距離與干弧距離的比值。3.3重合閘耐受能力ReclosingWithstandAbility變壓器耐受重合閘不成導致的連續短路沖擊的能力。3.4直流偏磁DirectCurrentBias由于變壓器繞組內流過直流電流致使鐵心產生的不對稱磁通。使用條件使用環境條件變壓器應能在下列條件下正常使用:——海拔高度:≤1000m——最大風速:35m/s——最高相對濕度:25℃下為90%——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25℃——最大日溫差:25K——年平均氣溫:20℃——覆冰厚度:≤10mm——污穢等級:Ⅱ、Ⅲ、Ⅳ級——中性點接地方式:直接接地、不接地——耐震能力:a)地震烈度9度地區:1)地面水平加速度:4m/s22)地面垂直加速度:2m/s2b)地震烈度8度地區:1)地面水平加速度:2.5m/s22)地面垂直加速度:1.25m/s2c)地震烈度7度地區:1)地面水平加速度:2m/s22)地面垂直加速度:1m/s2(注:地震波為正弦波,持續時間三個周波,安全系數1.67)用于下列特殊使用條件下的應在訂貨時明確——海拔高于1000m——有害的煙或蒸汽,過多灰塵或沙塵、鹽霧、或重污穢等——異常振動環境——易燃易爆環境——環境溫度超出40℃,最低環境溫度低于-25℃,及濕熱條件——覆冰厚度>10mm——年平均溫度高于20℃或低于20℃(如選15℃或25℃)——特殊安裝位置及方式——油箱特殊工作壓力——特殊過勵磁、負載特性、負載條件和諧波要求——直流偏磁能力要求——中性點特殊接地方式(如經電阻、電容、電抗等接地)——特殊的冷卻方式和布置方式,如油/油冷卻方式、油/水冷卻方式、冷卻裝置的上下分體布置方式等——戶內安裝變壓器的室內通風要求——特殊的出線方式,如大電流封閉母線、與GIS直聯或電纜終端——特殊的運輸條件——極低溫環境(如嚴寒地區)下投運——特殊的系統運行條件在較高環境溫度或高海拔環境下的溫升和冷卻性能按GB1094.2修正,在高海拔環境下的外絕緣按GB1094.3修正。特殊熱帶氣候防護條件按相關標準執行。技術要求基本要求訂貨時用戶單位應向制造廠提供下列參數和要求:——額定容量、額定電壓、額定頻率;——主要性能參數:絕緣水平、空載損耗、負載損耗、短路阻抗、溫升限值和噪聲;——冷卻方式、調壓方式及調壓范圍、聯接組別、中性點接地方式、運行方式(升壓、降壓或聯絡)。絕緣水平繞組線端絕緣要求如表1。表1 繞組線端絕緣水平 單位:kV電壓等級試驗項目額定雷電沖擊耐受電壓(峰值)額定操作沖擊耐受電壓(峰值相對地)額定短時感應或外施耐受電壓(方均根值)全波截波220相一地9501050750395330相一地11751300950510500相一地155016751175680750相一地195021001550900注:地下變電站(或類似安裝條件的抽水儲能電站)的變壓器絕緣水平應至少提高10%,特殊運行環境下或重要的變壓器絕緣水平也可適當提高。中性點絕緣水平見表2。表2 kV額定電壓(方均根值)中性點接地方式額定雷電全波沖擊耐受電壓(峰值)額定外施耐受電壓(方均根值)220直接接地18585不直接接地400200330直接接地18585不直接接地550230500直接接地18585不直接接地325140750直接接地350150注:不直接接地方式通常有完全不接地、小電阻接地、小電抗接地和隔直電容接地等方式。中壓側和低壓側的絕緣水平按GB311.1選用相應等級的絕緣水平。技術性能要求損耗和阻抗溫升限值表3 年平均溫度20℃時的溫升限值 單位:K部位溫升556578(試驗方法參照GB1094.7)油箱8080注1:因其他繞組所產生漏磁的影響,需通過設計校核的方法對第三繞組、平衡繞組進行合成發熱量下的熱點溫升核算;注2:對繞組熱點溫升的考核本標準推薦采用光纖實測。未實測變壓器應進行熱點溫升計算,計算方法參見GB1094.7。在滿足熱點溫升限制條件下的強油導向循環OD方式的熱點系數應大于1.3,其他OF或ON方式的熱點系數應大于1.15,但靠近鐵心側的繞組應按1.3計算;注3:年平均溫度高于或低于20℃時,其溫升限值可相應減去或加上差值。過負荷能力220kV及以上變壓器過負荷能力應符合GB/T1094.7的有關規定。制造廠需同時提供短時急救過負荷能力的計算報告,控制條件為:環境溫度40℃,起始負荷為80%額定負荷,150%額定負荷連續運行不低于30min,變壓器熱點溫度不超過140℃,任何組部件的過負荷能力不應小于變壓器本體的過負荷能力。過勵磁能力額定負載下的過勵磁能力見表4。表4額定負荷下的過勵磁能力過勵磁倍數(標幺值)220kV330kV~750kV1.05持續1.180%額定容量下持續,額定負載下20min1.23min30s1.3空載5min5s注1:過勵磁倍數為實際施加電壓與運行分接頭的額定電壓之比乘以額定頻率與實際頻率之比;注2:當變壓器和發電機直接連接且必須承受甩負荷工作條件時,應能承受額定頻率下1.4倍過勵磁5s。短路耐受能力變壓器在任何分接頭位置時應能承受實際運行環境(包括最大運行方式下變壓器所在地的短路容量、變電站多臺主變并列運行、主變多側電源聯合供電、短路類型等情況)下的最大短路電流,各部位無損壞和明顯變形,短路后繞組的溫度不應超過改變電磁線(如自粘性換位導線)機械性能的最高溫度。對三繞組變壓器,應滿足并聯運行條件下任何一側繞組發生出口短路時具有相應的短路耐受能力。帶有穩定(平衡)繞組的電力變壓器,其穩定(平衡)繞組也應具有相應的短路耐受能力。變壓器在任何分接位置時應能承受短路電流的重合閘沖擊。制造廠應提供滿足GB1094.5要求的不同短路工況的計算報告。(220-500kV變壓器宜提供突發短路試驗報告),運行單位應提供變壓器安裝位置的最大系統短路電流,制造廠家據此進行包括最大系統短路電流在內的計算并向運行單位提供計算報告、校核所需的詳細參數并開展第三方核算。計算應考慮不同分接因素。校核計算宜采用有限元法進行,計算所用參數及計算報告內容可參考附錄B。抗短路能力計算應考慮下列技術條件:a)對于具有兩個獨立繞組的變壓器,可只考慮三相短路;b)對于多繞組變壓器和自耦變壓器,應考慮運行中可能產生的短路類型如星形繞組單相短路及三相短路等;c)對于每個繞組,應考慮繞組的分接位置和短路類型下最嚴重的作用力條件;d)對于結構件,應考慮由短路力引起的最嚴重的作用工況。制造廠應配合采購方委托的抗短路能力校核等設計審查工作,提供設備相關設計參數、原材料使用情況等用于設計審查的必須資料。局部放電水平局部放電試驗方法應符合GB1094.3和GB/T7354規定。LAeqLAeq應是變壓器勵磁噪聲和負載噪聲的合成噪聲,應滿足GB3096要求,負載噪聲的負載電流應不低于80%的額定分接電流。直流偏磁耐受能力變壓器高壓繞組在4A直流偏磁作用下應滿足下列要求:——變壓器能在額定負荷下長時運行,油箱壁的最大振動位移不應大于100;——變壓器油色譜無異常;鐵心和繞組溫升不應超過本標準中的限值;;單臺變壓器噪聲不應大于90dB(A);空載損耗增量不應大于4%。變壓器附件的機械強度和密封性冷卻器應能承受0.2MPa的液壓無永久變形,保持24h無滲漏。散熱器應能承受0.15MPa的液壓而無永久變形,保持24h無滲漏。組部件包括顯示和保護元件也應按變壓器本體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強油循環片式散熱器結構的風冷變壓器(ODAF、ODAN),當潛油泵、風扇冷卻系統故障下切除電源時,允許的負載和運行時間可由用戶和制造廠協商確定。油自然循環風冷變壓器(ONAF)的風扇停止工作時,允許的負載和運行時間可由用戶和制造廠協商確定。片式散熱器結構的風冷變壓器(ONAN)在冷卻風扇全停后,頂層油溫不超過65℃時,允許帶額定負載運行。在額定運行工況下主要組部件壽命無勵磁分接開關:手動操作5000次。套管、冷卻器、散熱器、壓力釋放閥、氣體繼電器、突變壓力繼電器等:應與變壓器同壽命。各類閥門的關合次數:100次以上。密封件:30年及以上。儲油柜隔膜、膠囊和金屬膨脹器:30年及以上。絕緣油變壓器新絕緣油應無腐蝕性硫,除抗氧化劑外不宜添加其他添加劑。750kV變壓器新油質量參見附錄A。結構大型自然循環變壓器的繞組匝絕緣宜采用熱改性絕緣紙。采用自粘性換位導線的繞組應按120℃導線機械特性設計或校核短路耐受能力。換位導線的股間耐壓應不低于2倍的額定匝電壓,且最低不應低于500V。換位導線或部分換位導線繞組的線圈應在30kg/cm2墊塊壓力下不出現3個以上的股間短路點,相同二股間不應出現2個以上的短路點。在滿足電網電壓變化范圍的情況下,應按無調壓、無勵磁調壓、有載調壓次序選取。鐵心和夾件應分別與油箱絕緣,接地引線應引出油箱外,便于日常開展接地電流測量以及在線監測裝置的安裝。分接開關應符合GB10230.1、GB/T10230.2的規定。分接開關的額定通過電流應和變壓器最大允許電流相配合,有載分接開關還具有過負荷自動閉鎖功能。無勵磁分接開關應具有安全機械閉鎖功能。有載分接開關不宜設置在器身的相(柱)間,其選擇開關應有機械限位裝置。在條件許可時,應按ONAN、ONAF、OFAF、ODAF次序選取冷卻方式,殼式結構變壓器應是自然循環方式。當采用片式散熱器時變壓器容量應滿足:——ONAN:100%容量;——ONAN/ONAF:ONAN時67%容量,ONAF時100%容量;——ONAN/ONAF/OFAN/OFAF:ONAN時60%容量,ONAF時85%容量,OFAN時80%容量,OFAF時100%容量;——ONAN/ONAF/ODAN/ODAF:ONAN時50%容量,ONAF時65%容量,ODAN時85%容量,ODAF時100%容量。采用片式散熱器的大容量變壓器可采用多種組合冷卻方式。通常可采用下列方式:——180MVA及以下采用ONAN或ONAF方式;——180MVA以上采用OFAF或ODAF方式;——火電、核電發電廠變壓器宜采用ODAF或OFAF方式;——水電發電廠變壓器可選用ODWF、OFAF、ODAF方式;——對環保要求較高時可采用全自冷方式,或強油循環自冷方式。對強油循環的變壓器,在按規定程序開啟所有油泵(包括備用)后整個冷卻裝置上不應出現負壓,也不應導致氣體繼電器動作。壓力釋放閥布置的位置(危險部位)和個數,以及結構(不得有升高座和導向管)應具有效性,應能在變壓器內部發生故障時快速釋放壓力。壓力釋放閥不應在穿越短路電流沖擊下發生誤動。為了防止該類誤動,可適當提高壓力釋放閥的開啟壓力,但應相應提高油箱機械強度(如壓力釋放閥的開啟壓力選用0.07MPa,則油箱的機械強度應為0.12MPa)。油箱機械強度。油箱機械強度最低要求為98kPa,若儲油柜的最高油位加上50kPa后的油箱底部壓力大于98kPa,應按實際壓力對油箱機械強度進行考核。氣體繼電器氣體繼電器應采用帶擋板式結構,其流速整定值應能迅速對內部故障作出反應。氣體繼電器本身不應在最大合閘涌流和穿越短路電流沖擊下發生誤動,不應在按規定程序開啟油泵后發生誤動。強油循環冷卻變壓器的氣體繼電器中尚有1/3以上油位時,油流速動(重瓦斯)保護不應誤動。應具備不停電情況下取氣樣的條件。氣體繼電器應能在小于13Pa高真空度下持續72h后不發生滲漏,包括氣體繼電器內部的干簧接點玻璃管和浮球。現場三相組合式變壓器的每相應獨立設置氣體繼電器。500kV及以上的獨立出線桶或升高座上可各自設置氣體繼電器。如需預留在線監測的接口應予以明確。變壓器套管套管的絕緣水平一般應高于變壓器的內絕緣水平。套管的介質損耗因數tgδ應符合GB/T4109的有關規定。套管的局部放電測量應符合GB/T4109的有關規定。應符合GB/T4109的有關規定。套管的傘裙宜選用不等徑大小傘,其相鄰大傘間距不小于70mm,兩裙伸出之差不小于15mm,應具有良好的抗污穢能力和運行性能。多雨地區宜選擇滴水沿(裙)。套管爬電距離應符合當地污穢分區圖的規定,并留有一定裕度。對于直徑較大的套管,爬電距離應考慮直徑系數。爬電系數應小于4。套管端子的允許組合荷載、安全系數、套管接線端采用的型式和尺寸應由電力設計部門提出要求,制造廠應提供套管組裝于變壓器上的機械強度計算報告。油紙電容套管在最低環境溫度下不應出現負壓。套管電流互感器的技術條件由設計部門提出要求。儲油柜儲油柜應在最低環境溫度下顯示不報警的最低油位,在最高油溫(最高環境下的過負荷)下顯示不報警的最高油位。220kV及以下變壓器的儲油柜的最低油位宜高于高壓套管頭部。變壓器試驗出廠試驗除6.1.2-6.1.16的試驗要求外,其他試驗要求按GB1094、GB/T6451和JB/T501的規定。使用天然酯絕緣油的變壓器試驗要求按DL/T1811的規定。除試驗套管外,被試變壓器的套管和部件均應是實際供貨的套管和部件。應測量所有分接位置的變比和直流電阻,變比的允許偏差在額定分接時為±0.5%,各分接的相間差不應超過0.2%或1匝的偏差,否則應予以試驗驗證說明。直流電阻相間差應小于平均值的2%,線間差小于平均值的1%;如果直流電阻不平衡率由于線材及引線結構等原因超過規值定時,應提供工廠過程試驗記錄,說明引起這一偏差的原因。應測量各個繞組對地及繞組間的絕緣電阻,試驗電壓應不小于直流電壓5000V,絕緣電阻應在第15s和第1min到第10min之間的每1min進行測量。折算標準溫度下的1min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5000MΩ,吸收比(R60/R15)或極化指數(R600/R60)不小于1.5(10℃~30℃時)。如果第一分鐘的絕緣電阻大于10000MΩ,可根據介質損耗角等值綜合判斷,酌情考慮吸收比和極化指數值。鐵心絕緣電阻測量應使用2500V絕緣電阻表,允許的最小絕緣電阻是500MΩ(20℃)。空載損耗和空載電流的測量按GB1094.1規定進行。變磁通調壓的變壓器應測量額定、最大和最小分接下的空載損耗與空載電流。阻抗電壓及負載損耗按GB1094.1規定進行。應在各接頭位置分別進行各繞組對間短路阻抗和負載損耗測定,并測定最大損耗值及分接位置,測試的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對自耦變壓器,應測量1/4、1/2的最大試驗電流負載損耗值,并進行線性度比較。按電流平方關系折算的負載損耗最大偏差不得大于2%。變壓器應在額定分接位置下分別進行不小于4h的1.1倍額定電流和1.1倍額定電壓試驗,試驗完畢后的油色譜分析應無異常。變壓器油的氣相色譜分析試驗應結合油量及時間等因素分析。對油自然循環變壓器,由于可燃氣體擴散的滯后性,應適當延緩取油樣的時間。變壓器油檢驗按照GB/T7595中“投入運行前的油”的規定進行,750kV的標準間隙擊穿電壓不低于70kV;500kV不低于60kV,330kV及以下為50kV。500kV及以上應進行絕緣油清潔度(顆粒度標準參見附錄A)測試。冷卻裝置電動機、控制線路的絕緣試驗,交流耐壓50Hz,2000V,1min下,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MW。330kV及以上變壓器的繞組對地的靜電電流測試值。對強迫導向或部分導向的油循環冷卻方式變壓器,當啟動額定容量運行需要的全部油泵后,經變壓器中性點測量的每柱繞組對地的4小時內穩定靜電電流應滿足下列規定:——無勵磁下:500kV及以下|-0.2|μA;750kV|-0.5|μA;——1.1倍過勵磁下:500kV及以下|-1.0|μA;750kV|-1.3|μA。測試時變壓器油溫:10-40℃。在測試過程中應進行超聲波檢測,并無放電信號。對三相變壓器進行小電流短路阻抗測試,應三相短路,按JB/T501的規定進行單相測試,試驗電流為5A。強油循環冷卻方式的局部放電測量應在油泵開啟情況下進行。應進行聲級測量,試驗按GB/T1094.10的規定進行。應進行三相變壓器零序阻抗測量,試驗按JB/T501的規定進行。應進行空載電流的諧波測量,試驗按JB/T501的規定進行。型式試驗6.2.1除6.2.2的特殊說明外,其余試驗方法按GB1094有關規定。6.2.2溫升試驗應滿足下列規定:——集中導油布置方式的進出油管應采用內植入方法測溫;——測量容量大于100MVA的變壓器的頂層油溫,應不少于3個有代表性的內植入式測溫點;——在最大總損耗分接位置測量頂層油溫;——在最大分接電流下測量繞組平均溫升;——在最大橫向漏磁的分接位置和最大繞組出口油溫區域測量熱點溫度后,利用最大總損耗條件下頂層溫升,共同推算繞組熱點溫升;——采用熱成像儀測量油箱壁溫升。6.2.3集氣試驗應滿足下列規定:500kV及以下變壓器試驗方法參照GB/T17468,750kV變壓器試驗方法由制造廠與用戶協商確定。特殊試驗短路承受能力試驗短路試驗應滿足下列基本要求:——每個繞組應進行三次短路試驗,試驗間隔時間不應大于10min。——每個繞組進行三次重合閘試驗,試驗電流由用戶與制造廠協商確定,每次重合閘的過程為“合-分-合-分”,重合時間間隔為0.5s。——對三繞組變壓器的內繞組應在兩側繞組同時受電時最大短路電流下進行。——有分接繞組時三相應分別在最大、額定和最小分接位置時進行。短路試驗后應滿足下列要求:——不應發生氣體繼電器、壓力釋放閥動作;——短路試驗后的電抗測量應在5min內進行,試驗前后的每相電抗值偏差應不大于1%;——100%規定試驗電壓下的絕緣試驗應合格;——在規定的試驗程序和電壓下局部放電量不大于100PC;——溫升試驗應合格;——變壓器無滲漏油現象;——套管無移位、裂縫或滲漏;——變壓器內部無放電痕跡,無移位變形現象;——試驗前后的空載損耗不應有大于4%的增量;——變壓器油色譜分析應無異常變化,不允許出現乙炔。短路耐受能力的等同設計驗證應滿足下列要求:——a)如果變壓器的短路耐受能力是通過設計來獲證,則應以通過短路耐受能力試驗的相似產品或有代表性的模型為基準,進行短路耐受能力的計算、設計和制造(工藝、工裝和材料等)校核驗證。——b)類似變壓器的容量與合同變壓器額定容量相差在±30%范圍內,合同變壓器繞組短路時軸向力和繞組應力不應超過類似變壓器的120%,且兩者在設計、結構、用材和制造工藝上有很大的相似性。——c)有代表性的模型與合同變壓器在設計、結構、用材和制造工藝等方面有足夠相似性。大容量變壓器由于受試驗條件的限制,合同變壓器可通過有代表性的模型試驗來進行驗證。——短路承受能力的理論評估參見GB1094.5-2008附錄A的規定進行。用戶可選擇合同變壓器的短路耐受能力試驗驗證,并要求廠家提供突發短路試驗報告。變壓器直流偏磁承受能力試驗可采用同規格變壓器并聯或電抗器做負載、中性點直流注入方法進行,具體試驗方法參照DL/T1799。現場試驗與檢查除6.4.2-6.4.9的試驗要求外,其他試驗按GB50150的規定繞組電阻測量應在其他試驗前進行。必要時應在80%額定電壓及以上測量空載損耗和空載電流,并與工廠試驗值對比應無明顯差異。變壓器安裝完畢后,在儲油柜的最高油面上施加等效的30kPa靜壓力,進行密封試驗,試驗時間連續24h,不得有滲漏和損傷。可采取相應技術措施確保試驗期間壓力釋放閥不發生動作,但不允許將壓力釋放閥拆除。溫升檢查試驗應在變壓器運行時進行,測量上層油和油箱的溫度與溫度分布,折算后的溫度值應與工廠試驗所測值基本相同;小電流負載試驗應包括測量變壓器負載損耗、短路阻抗。套管型電流互感器試驗應測量直流電阻,絕緣電阻,變比,飽和曲線及極性。感應耐壓試驗和局部放電測量應符合下列要求:——按GB1094.3進行,在規定試驗時間和測量電壓下,其高壓和中壓端子的局部放電量應不大于100pC。——如局部放電有異常,應適當延長試驗時間冷卻裝置在持續工作24h后,應無任何滲油或空氣滲入絕緣油。冷卻裝置的油泵啟動時不應使氣體繼電器動作,啟動后裝置包括管道也不應出現負壓。標志、標簽、隨行文件變壓器的標志、標簽、隨行文件應符合GB/T1094.1和GB/T6451的規定。整體預裝的組部件必須是實際供貨產品,并對每一根管道進行編號,確保多臺變壓器在現場安裝過程中不混用管道配件。充氣運輸的變壓器本體或升高座,制造廠應提供運輸過程中的氣體壓力記錄。制造廠應提供變壓器外形尺寸圖(包括吊裝圖及頂啟圖)、附件外形尺寸圖、套管安裝圖、二次展開圖及接線圖、銘牌圖、安裝圖、出廠例行試驗報告、變壓器型式試驗和特殊試驗報告(含短路承受能力試驗報告)、組部件說明書及試驗報告、新油無腐蝕性硫/結構簇/糠醛及油中顆粒度報告、安裝使用說明書等資料。包裝、運輸、貯存變壓器的包裝、運輸、貯存應符合GB/T1094.1、GB/T6451、NB42020的規定。變壓器在運輸過程中,應按照相應規范安裝具有時標且有合適量程的三維沖擊記錄儀。變壓器運輸和裝卸應符合GB50148要求,如運輸和裝卸過程中沖擊加速度出現大于3g或沖撞加速度監視裝置出現異常情況時,應建設、監理、施工、運輸和制造廠等單位代表共同分析原因并出具正式報告。分體運輸、現場組裝的變壓器宜進行真空煤油氣相干燥。充氣運輸的變壓器應密切監視氣體壓力,壓力低于0.01MPa是要補干燥氣體。現場充氣保存時間不應超過3個月,否則應注油保存,并安裝儲油柜。

附錄A(資料性附錄)750kV變壓器油的規范項目質量指標試驗方法1功能性運動粘度(40℃)mm2/s不大于12GB/T265傾點℃不高于-40GB/T3535凝點℃不高于-45GB/T510含水量amg/kg不大于30/40GB/T7600擊穿電壓b(間隔2.5mm交貨時,球形電極和平板電極)kV不小于70/40GB/T507密度20℃,kg/m3不大于895GB/T1884GB/T1885介質損耗因數(90℃)-不大于0.002GB/T5654IEC61620IEC602472精制/穩定性、顆粒度外觀-清澈透明,無沉淀和懸浮物質目測酸值mgKOH/g不大于0.01IEC62021-1界面張力mN/m不小于40GB/T6541總硫含量%(m/m)0.08GB/T17040腐蝕性硫-不呈腐蝕性ASTMD1275(B法)抗氧劑含量不含抗氧劑油(U)%(m/m)檢測不出IEC60666ASTMD2668含微量抗氧劑油(T)不大于0.08%含抗氧劑油(I)0.08–0.40%2-糠醛含量mg/L不大于0.05IEC61198顆粒度-2級美國航空航天工業聯合會(AIA)NAS1638標準3運行性能氧化安定性(120℃)-不大于0.3IEC61125(C法)試驗時間:(U)不含抗氧劑油:164h(T)含微量抗氧劑油:332h(I)含抗氧劑油:500h總酸值mgKOH/g0.3油泥(質量分數)不%不大于0.05介質損耗因數(90℃)不-不大于0.050GB/T5654氧化安定性(旋轉氧彈法)(U)不含抗氧劑油min-ASTMD2112(T)含微量抗氧劑油不少于195含抗氧劑油不少于220帶電傾向度(20℃)pc/mL報告析氣性-報告IEC60628(方法A)4健康,安全和環境閃點(閉口)℃不低于140GB/T261多環芳烴含量PCA%(m/m)不大于3BS2000第346部分多氯聯苯含量PCB%(m/m)檢測不出IEC61619a考慮不同的交貨方式:含水量不大于30mg/kg適用于船艙交貨;含水量不大于40mg/kg適用于桶裝或IBC交貨;b未處理油擊穿電壓≥40kV;處理后油擊穿電壓≥70kV。

附錄B(資料性附錄)

變壓器抗短路計算報告(有限元法)采用有限元法進行抗短路能力計算,其計算報告結果見附表B.1。應提供的參數表見附表B.2。表B.1計算結果短路工況下短路力短路型式高壓供電,中壓短路中壓供電,高壓短路高壓供電,低壓短路短路電流峰值(高壓線圈)短路電流峰值(中壓線圈)短路電流峰值(低壓線圈)裕度保證值計算應力值裕度保證值計算應力值裕度保證值計算應力值外線圈平均環形拉伸應力(MPa)內線圈平均環形壓縮應力(MPa)在撐條或墊塊之間的跨度內的導線幅向彎曲應力(MPa)在幅向墊塊之間的跨度內的導線軸向彎曲應力(MPa)與導線傾斜相關的每個實體繞組上的最大軸向壓縮力(kN)幅向墊塊的壓縮應力(MPa)層式繞組中導線紙絕緣的壓縮應力(MPa)紙板卷制端圈的壓縮應力(MPa)紙板層壓端圈的壓縮應力(MPa)紙板制成的公共壓環或壓板(如果用了)的壓縮應力(MPa)夾緊結構中的拉桿(板形拉條)的拉伸應力(MPa)注:裕度保證值=應力計算值/許用應力計算值如果經計算,其他運行工況有受力更嚴格的情況,也應一并說明并提供計算報告。若為雙線圈變壓器,則只需要考慮單側供電的短路型式。采用有限元法進行抗短路能力計算應提供的參數表見附表B.2。表B.2核算參數表(有限元法)基本參數制造廠家用戶單位制造代號銘牌參數變壓器型號鐵心參數鐵心柱數額定電壓(kV)鐵心直徑額定容量(MVA)窗口高度(mm)繞組聯結方式短路阻抗(高中)其他參數繞組(外徑側)至油箱距離(mm)短路阻抗(高低)短路阻抗(中低)磁屏蔽還是電屏蔽繞組類別低壓繞組中壓繞組高壓繞組基本參數導線型號導線Rp0.2(MPa)導線材質(普通銅或半硬銅)低壓繞組形式低壓繞組內徑(直徑)(mm)低壓繞組外徑(直徑)(mm)低壓繞組撐條數墊塊寬度(mm)安匝平衡分區參數一區本區繞組底端距下鐵軛上表面距離(mm)本區繞組高度(mm)本區繞組匝數本區繞組每匝并聯股數本區繞組每餅匝數每股導線幅向寬度(mm)每股導線軸向寬度(mm)二區本區繞組底端距下鐵軛上表面距離(mm)本區繞組高度(mm)本區繞組匝數本區繞組每匝并聯股數本區繞組每餅匝數每股導線幅向寬度(mm)每股導線軸向寬度(mm)三區本區繞組底端距下鐵軛上表面距離(mm)本區繞組高度(mm)本區繞組匝數本區繞組每匝并聯股數本區繞組每餅匝數每股導線幅向寬度(mm)每股導線軸向寬度(mm)…前言本標準的編寫格式按照GB/T20001.1—2001《標準編寫規則第1部分:術語》。本次修訂與原標準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變化:——本標準重點對目前國家和行業標準未涉及的如三繞組變壓器短路承受能力、片式散熱器多種組合冷卻方式、直流偏磁承受能力、重合閘耐受能力和等壽命設計等要求提出了規定;——本標準重點對目前國家和行業標準規定不明確或有矛盾的如溫升試驗、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